2387 75.P0039 苏悉地妙心大 (1卷)〖日本圆仁撰〗

2018-9-23 11:48 1828 0
简介
2387 75.P0039 苏悉地妙心大 (1卷)〖日本圆仁撰〗 《大正藏》第75卷No.2387  No. 2387  苏记妙心大  吽净业三部三昧耶护身。其后作诸印也。次受触忿怒印。如文。但左拳置腰右手作印。先 ...

2387 75.P0039 苏悉地妙心大 (1卷)〖日本圆仁撰〗

《大正藏》第75卷No.2387

  No. 2387

  苏记妙心大

  吽净业三部三昧耶护身。其后作诸印也。次受触忿怒印。如文。但左拳置腰右手作印。先当脐上诵真言三返亦七返竟。次印五处。谓额右左肩心及咽上。而后以印举顶上三返。右转已以印宽宽从右头边下至胸上。然后方便举二手于顶上散印。如常。
  次分土净文云五聚土及三聚土者。谓以五指共取分土而为一聚。准此可知。
  次洒身印(亦名洗手面印)如文。但用印法与仪轨稍异。右手作印已以左手把水瓶。然其左手作金刚拳势以把水瓶而泻水于印手诵真言已。此契水三度已。以前所屈指头跓二吻。先右后左。即以手水散洒二肩顶以致背后。先右肩。次左肩。后从顶越洒。然后更印手洒水洗口。并右转手洗面竟。具如文。或人云。但依仪轨文作之亦得也。文云。两度拭唇者不散手印。以大指添附掌侧而拭唇也。
  次洒扫神室涂地真言印(名无垢印)金刚合掌即大轮真言印也。若以此真言结大坛时。其印同金刚界结大坛印而作之。或云。洒神及涂地用大轮真言并印。二手虚心合二无名二小内相叉。合二头指以二中指绞二头指背上令相合。二大指并入掌即成(今云。二说无异。各以通别印故)
  次除萎华者。谓去坛上萎华也。其印右手执持拂子从中心佛上华始为去华。口常诵真言去华也。言拂子者段段劈练绢以系着竹杖等端也。印图中亦有其样也。次其左手是拳印亦属事随宜。
  次扫地明。其印亦右手把扫。先从西方始右旋扫也。左手准前。
  次涂地明印。散舒右手五指涂摩坛地。犹如摩着壁上泥之势。如是渐渐一寸二寸一尺二尺从狭之广涂成坛地。或云。涂地舒右手触着坛地。地手不相离。而转腕从东北角起手作(二说同成一事)
  次加持供物印。如文。然加持供物印随类不同。若军荼利右手大小二指相捻。三指散舒。如三钴杵。若不动尊大指押小指无名指甲。中指头指相合舒之如利剑也。若此仪轨加持印如文也。或仪轨云。以右手作拳直竖指头大指屈入掌中。或云。先护身五处先印额右左肩心上喉也。然后印诸物。
  次三部三昧耶印如文。
  次军荼利结缚难者印。如文。但与唵声俱作印。与勿路声俱嗔目先见右。与驮野声见左。娑诃声见前也。或云。若欲缚即此真言后置满驮满驮。若欲解即此真言后置闷左闷左。
  次澡浴印。如文。言搏头指者。谓以大指搏着头指也(三玄)
  次辟除印。如文。怒臂者。或云。举臂头上。先左转三匝。右转亦三匝印身五处。然后顶散印。
  次拍手除印。如文(拍手掌)或云。第二辟除印右手覆左掌。申大小指互相押。余六指舒展三度回转。然后顶散。
  次弹指辟除印。如文。又以此印弹指于十方成结十方界。先上方。次下方。次四方四角。又印身五所成护身也。或云。第三辟除印左手作拳置腰侧。亦置脐下亦得。
  次结十方护身印。如文。但以印结方及护身如前印势。或云。结印已先左三转右三转。次侧印先击东方次西次南后击北。次东南次西北次西南后击东北。次上方次下方次印身五处后顶散。
  次去垢及与清净印。如文。但以印印身五处及水土等。如文。
  次军荼利作清净印。如文。但仰拳受水遍洒诸物及身顶上。若以水过身洒则自然普洒顶上。
  次作光泽印。如文。以左手大指捻小指甲上。余三指微开直竖舒其膊。还以右手亦作此印承左手肘下。以左手印印触诸物及以己身即成光泽。
  次搅其水印。如文。或云。搅水印结印。便以头指端入水里回转也。
  次取土涂身印。取土和水两手大指各押小指甲上。余指散开。更互相揩身。以右手遍涂身上。是涂土洗身印也。言更互相揩身者。谓(云云)或本不说印相。直尔云其手印相取土和水。两手相揩以右手遍涂身上。此是涂身印也。依此文或云。取土印先取土和水以二手相摩已后涂身。如文。
  次军荼利持诵水印。如文。或本云。其手印相先平舒右手大指押其中指无名指甲上。稍屈头指小指持诵咒。以印搅水澡浴。此是持诵水印。或云军荼利搅水印。仰印印水也。
  次遣除身中毗那夜迦印。如文。但以印三度略去也。文云。左右相叉者。或云。先以右头指押左头指相叉也(二说不异)
  次军荼利护身印。如文。言二无名指双押二小指者。谓双押二小指相叉之中间也。
  次持诵一一分土印。文稍难见。或本云。其手印相以二手头指小指头相着。二中指二无名指各屈入掌。指背勿相着。以二大指各捻中指无名指头。所置三聚土一分以印印土。诵咒三遍。用洗身分从足至脐。即洗其手用水洒净。第二第三如是又取一聚。如是前诵咒用洗。从脐向上至颈。又取一聚如前持诵用洗从颈至顶毕已。还诵咒随意入澡水澡浴。还作此印诵咒七遍。转印于身一度已即当心解印。是名被甲印。亦名咒土印法也。文中云转印于身者。当于胸前右手转一度已顶散。
  次诵军荼利根本真言随意澡浴印。或云。如向前搅水无异(今谓印在)
  次自灌顶印。如文。以印取水诵咒。如文。
  次自结发印。文所说是佛部结发印也。然结印置顶。于上便开头指以下三指作把发之势了。便举三指从顶上宽宽下印。至前便举二手于顶上散印。所余二部把发之势及收印相亦尔。但结发相各各不同。如次说也。若开四指时大指直竖。若举四指时亦尔。此事应知也。
  次莲华部结发印。作金刚拳以头指不着母指节稍相去。然后置顶上。余如前说也。
  次金刚部结发印。作金刚拳置顶上。余如前说也。或云。三部结发印。如文。但以印先置顶上是佛部。次置右顶是莲华部也。后置左顶是金刚部也。顶散如常。左拳置脐下。
  次洗浴了掬水献三部尊印。如文。
  次洗浴等了解前所结之印。如文。
  次至道场门外而立洗手及足。用前所说真言手印。重更饮水并洒净有三部饮水洒净印。如文。但饮水了即过身洒净。
  次洒净门外所换之衣印。如文。
  次着衣真言(无印也。印图中作普印)
  次入室真言印。或云。欲入神室时印是入定印也。二手外相叉大指相拄。是佛部金刚之印也。右手置左手上是莲华入定印也。
  次三部三昧耶印。如文。
  次遣除身中毗那夜迦难印。如文。从顶向下至足三度作之。言虎口中者谓所举大指孔里也。
  次辟除诸部印。如文。印(准前)
  次拍掌辟除。如文。或本右手指左手。恐是错矣。
  次弹指辟除。如文。左拳置腰。或云。置脐下亦得(三昧耶以下印同前)
  次去垢印。如文。
  次以三部心真言印作拳取水遍洒诸物。如文。或本云。佛部心印。其手印相两手内相叉大指直竖也。莲华部心印。其手印相与佛部心印唯改左手大指屈入掌中即是也。金刚部心印。其手印相与佛部印唯改右手大指屈入掌中即是也(今谓。前总后别)
  次光泽印。三部通用。如文。
  次明王护身印。如文。
  次大护身印。如文。
  次被甲印。如文。或云。先金刚合掌散舒两掌举印顶上。渐下至膝散之。如常被甲。
  次结发印。通三部用如文。或云。如前先顶。次右顶次左顶。是三部也。和尚说。如前记应知也。或本云。于顶上三转是结发印。
  次又三部结发印。如文。
  次大海等五印。如别(云云)或本云。其手印相者两手相叉。合其十指以右押左。此印以前五咒同用此印加被。想宝楼阁等种种庄严随意成就。各诵七遍。
  次奉献阏伽水随部差别。其所应器盛满香水置其所应华。以辨事真言印加持。或以部母真言加持。若奉献时以本真言持诵而献也。辨事真言印如前所说。有两阏伽器一器左边用洒也。一器用奉本尊也。
  次三部母印。初佛部母佛眼手印。如文。但结印了。从口鼻上直举印。致眉间下。先避拂右目上。次拂左目上。次右转三度拂面上。次左转三度拂面上。此其用印相也。
  次莲华母印。如文。或本云卢如来开者错也。
  次金刚母印。如文。
  次三部心印。如文。
  次奉请时先送车辂印。如文。三部通用也。若送车辂时。以二大指各向内拨二中指头。若奉请时以二大指向外各拨无名指头也(此说未详。可检诸仪轨也)或云。送车辂印向外拨。应知也。
  次召请明末文云。此中安来句者。若请时加句云唵翳呬翳呬。若请佛部时云唵翳呬翳呬怛他蘖睹。若请莲华部时云唵翳呬翳呬钵那摩。若请金刚部时云唵翳呬翳呬拔折啰。是即安来句也。后文亦有奉请句。应捡知。若送遣尊时云唵蘖磋蘖磋。若拨遣佛部时云唵蘖磋蘖磋怛他蘖睹。若拨遣莲华部时云唵蘖磋蘖磋钵那摩。若拨遣金刚部时云唵蘖磋蘖磋拔折罗(大略如此。可检法教)其奉请手印三部通用。如文也(不同事如前)请印以大指向身拨。
  次三部心奉请印。如文。初佛部心印。二手内缚竖二大指招之。余并如文。人云。佛部心咒中可云唵尔那尔迦翳系呬(送云蘖磋蘖磋)莲华金刚两部亦准之。
  次执香炉印。以右手作拳把香炉之茎供养本尊。诵治路真言即成治路。通三部。
  次佛部莲华部治路真言直尔手把香炉念真言是其印也。
  次奉请真言印。同前。奉请印但是示奉请句。

第二卷

  次除遣从魔印。如文。或云。左手作印向外。诵除从魔咒七遍。即三度左转三度右转。然后印五处。右手如左作印置腰也。未作散印法。次便左手作跋折罗形置腰。右手作跋折罗形向外。诵唵升羯㘑真言七遍。先三度左转。次三度右转。后印五处即顶散也。
  次视三昧耶印。如文。其用印法亦如前记。
  次奉阏伽印。如文。
  次奉莲华座印。如文。若奉佛部座时顶上奉座也。若奉莲华部座时额上奉座也。若奉金刚部座时面上奉座也。或云。奉佛部座真言应云怛他蘖睹味罗味罗也。余二部如文。但文中云相搏著者。先头指中指无名指相着故云并相搏着。然后开掌作莲华座印也。
  次奉衣掌等用辨事真言印持诵奉献也。其真言印如前(三部通用)
  次结界法。初金刚栓印。如文。诵咒三返。每诵一遍大指头着地。第三度毕便散印也。或云。金刚栓印三度触地掣开。
  次金刚钩栏印。如文。但结印举顶上右转三度即成结界。左转即成解界也。或云。钩栏印。顶上右转三匝顶散也。
  次金刚墙印。如文。若左转成解界也。或云。墙印三度当前右转也。
  次金刚罥索印如文。言以右手三指背着左手三指内者。犹如定印之势。但微开圆孔为异。或云。当胸前三度右转顶散。
  次结西方金刚幡印。如文。但右头指大指相着也。或云。当前右三转顶散也。又结西方印。左右作之。若右侧置左大指头上是一样也。若左置右亦是一样。不是重作也。
  次结北方印。散右手五指以头指着大指中节。左手五指作拳以头着大指中节。然以左拳举右大指头也。或云。亦如前右三转也(或本此印名为一古印。亦名独股印)
  次结南方界印。左五指作拳大指直竖。右手亦作拳大指头侧舒也。而以右拳举左大指头是其印也。或云。如前右转三度也。结西方以下印。和尚说。且依手印样也。别人多依仪轨说亦得也。
  次结下界及结上界印。左拳置腰侧。以右手掌七遍拍地成结下界也。既拍地已。便转手掌仰手。拍上方空即成结上方界印。或云结十方印左手作拳当心上也。散舒右手以拍头触地七度也。三度亦得。后顶散也(或本云。以右手指其地。别人说。依此文。但恐指字是拍)
  次作火院印。如文。
  次结大界印。如文。或云。结印已。先左转三匝次右转三匝。次印上方次印下方。次身五处顶散也。或本云复言及印者。复言者重说结界也。次文云用本咒持诵者。谓以五供养真言各各加持也。或本云咒王者。或云。谓军荼利根本真言也。清金刚者谓青面金刚也(此等三说未详。可检诸文。又直尔依此文好也)
  次成就拔折罗文中云而涂之者。或本云而涂其上。或释云以香涂拔折罗上也。
  次成就拔折罗真言无印。直依文作之。细寻文意。或云。左拳置腰右拳把拔折罗。右三度转当胸持之(更问。又文云。金刚等真言主恐用彼印)
  次三部净珠真言(直尔诵本部咒穿珠孔等)
  次三部成就数珠真言无印(直尔诵本部咒。加持香花供养)次三部执持数珠。手印相并如文也。或云。印相如文。但各随三部以右手指。把执珠颗以左手指。但二指相捻不把执珠颗。直尔系着数珠随诵持咒而过数珠。和尚云。三部执数珠如文。但作诸法事。若欲执数珠念诵时。随自本尊先结根本印暂念其尊。次结定印暂摄其心已。便执数珠。依三部执珠之法。其指相捻。右三度引转数珠毕。以数珠绕绞左手头指以下四指毕。即脱取珠安置二掌中。若佛部者十指作虚心合掌之势。二中指稍少开。若莲华部者中间六指折开作莲华座印势。若金刚部者作虚心合掌势屈二头指置二母指头。而各以数珠置其中也。然后若佛部举头上。若莲华部齐额上。若金刚部举印齐面上。而各誓愿也。然后依前法执持数珠。而以右二指捻母珠侧一个珠子。以左二指捻除两个珠子第四珠子。更依前三部法更各举头额面上。随事誓愿。然后摄心诵持真言。其念持毕。更依前法以数珠置掌中。发心誓愿安置本处。然从始至终不令数珠作声。是为好也。安置数珠毕更结根本印。亦结定印毕终其事。是通一切持念。是执数珠法则也。佛部活儿子。莲华部莲华子。金刚部?捺罗叉子。或云。?捺罗叉子者谓金刚子也(未详)
  次辟钏之法如文。此中云捺婆草者或云茅草也(作环之法在别仪未定)
  次成就腰线印。如文。
  次三部奉涂香印。如文。或云。三度右转也。
  次三部奉华印。如文。
  次三部奉烧香印。如文。
  次三部奉食印。如文。
  次三部奉灯印。如文。但火指头相捻。余指如文。或云。灯印左拳置腰。亦置脐下亦得也。凡五供养印皆右三转也。或又云。奉灯印。右手作拳以大指押头指甲上捻竖中指。以大指捻中指中节也。以腕向身也。
  次运心供养两印。如文。
  次澡浴二及加持土二印。如文。仪轨印略了。
  或仪轨运心供文云。诵三摩耶咒。或人云。三部身及心也。或仪轨末文明三座。谓跏趺半跏贤座。或云。贤座者任意座也(检金刚顶经)
  又云。及诵本尊咒手印者。或云军荼利真言等也。若作彼等真言印时不用此真言印也。
  唵萨婆他修陀真言是金刚藏普通真言也(此等说未检虚实。若有中当者用耳)
  或云。息灾增益法无加唵并归命及娑嚩(二合)贺也。若损他事于真言去唵并归命及娑嚩贺加吽泮言诵念彼前人者。或云。怨家为前人也。使遣闻之者。谓遣使令怨家闻真言之声也。
  若四字真言诵满一俱胝(百万)若十字真言每一一字满十落叉。三十二字真言每字满三落叉。若四十字已上真言每字一万遍也。
  言护摩者息灾也(更检)护本尊者谓加持本尊所居之处。半拏罗缚私汝者谓莲华部母也。忙么鸡者金刚部母也。忿猛咒者谓金刚母真言也。于二时者初夜后夜也。
  言护摩者如于念诵次第等者。谓若护摩者同供养法则。先澡浴然后入道场。次第结界护身并以辟除及供养。然可护摩。次第法事也。是故云也。
  乌昙未罗木者谓杏木也(加良母母乃岐)
  息灾增益敬爱用楪木作。调伏用棘夹木。是蔷薇柴是也(似本国吽波良。其华稍大。或赤或白色)以其本法护摩者。行人之本尊真言护摩也。
  次请火天印。如文。应云头指来去。若请时以头指招之。若拨遣时头指外向拨之也。
  次洒香水印。以大指捻小指。余三指散舒侧指洒之。加持并嗽口印。先金刚拳展头指搅水诵真言。便开拳稍屈四指以大指横置掌中。汲取水右掷洒之。是其印也。
  本咒者行人本尊真言也。
  吉利忿怒者净金刚也。
  吉利忿怒王咒印。左掌向外右掌向内。二手背相着。八指反相钩。转腕向身二腕相着。如胎藏锁印之势。此文说印相。如文应知也。
  洒垢印。结印已后。触水已后。如前洒诸物。其洒水诸物印如前也。真言在文也。
  次燃火真言。无印。
  文云。或寂静心等者。佛部莲华部属寂静。金刚部属忿猛。欢喜者是敬爱也。羯尼羯罗华者谓粳米华也。若一百日熟者最好也。
  若火天供养苏等时不把数珠亦不取真言数也。若供养本尊时把数珠取数也。
  次拨遣火神手印。如文。
  十五日断食一宿以向东者。谓十五日断食了。更一日断食也。以面向东谓向本尊(更检问)若十五日断食时以药吃代之。即不食物得上。若断食不得吃三白食。三白食者。乳粥。粳米饭。乳酪。是名三白食。若中食斋食为下。
  次三部加持五净真言。无印。
  或云。奉衣印。印如奉遏伽(未详)
  宝性草。倒销花(坛上草及华之名。或云苏悉地者此云妙成就也。揭罗者此云供)(养也。又或云。前辨事真言亦是奉衣璎珞尔之真言也。印亦尔也。更详)

  三部母 佛眼 白衣观音 忙莽计
  三部主 轮王佛顶 马头观音 降三世
  三明妃 无能胜 多罗 金刚钩
  三忿怒 不动尊 莲华军荼利 甘露军荼利

都号指观也

  智空胜信(从此头)
  力风高进
  愿火光念
  方水盖定
  (从此头)慧地轮慧

  两手并指名号。

  二手十指号十度。二手亦号二羽。二手亦号月堂。二手十指亦号十轮。二手十指亦号十峰。二手亦号圆满。左手号福。右手号智。左手号定。右手号慧左手号三昧。右手号般若。左手号从右手号献。二手相叉右押左号金刚合掌。二手虚心合掌号芙蓉合掌云莲华未开也。

  (从此头)檀地轮慧
  戒水盖定
  忍火光念
  进风高进
  禅空胜信(从此头)

  内缚二地合头尖为杵形。用㓨其土三下即是也。
  又印内缚并申合二空轮。二风在空合内。二地亦申合。便以印于土上。右转三匝即成结护。以二羽二地轮叉入掌。以二水轮押叉上。其二火轮直竖。头相着。屈二风轮在火轮背后。勿令相着。并直竖。二空轮在二火风第二节下。其印即成。此军吒利身印(更有如文。云云)
  次十指右押左内相叉。即仰开掌。八指相叉。大指各附头指根侧。是坎印也。
  次不改前印便以右头指端置左头指端上。是大海印也。
  次十指深内相叉令相叉中间之上稍如平地。合两肘稍直坚。然后以印置顶上(今谓。可依文)是苏弥卢印也。
  次十指大开结莲华座印置顶上(今谓。可依文)是兽印也。
  次结莲华座印更置其上。是迦摩印也。
  次十指初分相合是塔印也。
  或云。二手内相叉仰屈开掌。是坎印也。
  次二手内相叉作拳令腕。是苏弥卢印也。
  次两腕相合。十指散舒稍屈。如金刚莲华印。以二大指各押二小指甲上。是兽印也。
  次十指初分相合。是塔印也。亦是总印也。
  次莲华印是迦摩印也。
  次乌刍瑟摩根本印。二手右押左内相叉。二掌横侧之。二小指头相跓。二大母指附右头指上。而各相去一寸许。诸指如旧。
  持念之时不骞母珠过。若过时所有功课尽皆折尽。
  问。若初入堂时有何次第把铃摇之。答。供养华灯涂阏。总了即摇。问。一度入堂几度振铃。答。法中但次第结印供养名法供。总了即振铃。外供养初入堂时还结界护身请召法供养了即振铃。持念课诵功课毕。还诸供养了即振。
  中午时(入时七个。出时五个)寅朝黄昏(入时九个。出时七个)若无杵铃左拳置腰右拳印五处。于金刚顶经中何品是说降三世乃至一切义成就。金刚顶经但说金刚界。不说余三大品。
  陀罗尼曼荼罗是种子字以为曼荼罗。波罗蜜形者是菩萨形也。
  三十七尊者三十七尊种字也。
  微细曼荼罗者诸尊皆住定印是也。定印之上安金刚杵。是为杵中书各持定印也。
  羯磨曼荼罗是各持标帜是也。
  四印曼荼罗者是四佛印是也。
  四种成就者即四印成就也。
  一印者谓四五二十尊。随取一尊印以为一印曼荼罗。各以四佛围绕。八供四摄以为眷属。并中心尊为十七尊。若持大日尊及萨埵两个尊真言具十七也。余佛菩萨具十三除四个佛也。
  四印曼荼罗具二十一成就者。谓四佛四波罗蜜八供四摄中尊是为二十一。
  第二遍调伏中。第一曼荼罗十六种成就者。谓十六菩萨各各自有成就。何故不云十七。
  义成就中第三会法界宫殿者。谓须弥山顶峰宝楼阁以为法界宫。
  大印谓金刚印。是第一三昧耶印是第二法印是第三羯磨印是第四一百三十五种护摩炉别名也。
  普贤宫殿者。谓须弥山顶以普贤以为中尊。是为其宫殿。真言宫殿者。谓各各本尊于本道场为真言宫殿也。须弥山上空以为空界道场须弥山顶亦为金刚界道场也。十七字谓十七尊也。喻婆伽处谓般若一盘也。
  一印十七尊样。


  于五部各有五部。此是且东方阿閦五部样。以一知三耳。


  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心是毗卢遮那佛。今降三世曼荼罗三十七中心是为何尊。遍调伏及一切义成就三十七中心亦尔。又问。以四种曼荼罗配四方否。又卷末云。或四千颂或五千颂或七千颂。都成十万颂(未知是何意)
  五部者一切如来部(中毗卢)金刚部(东)宝部(南)莲华部(西)羯磨部(北)一一部中各有五部。于大教王有四大品。一金刚界。二降三世。三遍调伏。四一切义成就。
  吽字黄色。想在心上。言心上者不是虑知心上。五股杵是金色。怛?字青黑色。言金刚宝者其样是珠品其色青黑色也。金刚藏者三股缚日罗也。
  纥哩字赤色。即其字变为八叶莲华。是即金刚法样也。
  恶字白色。业金刚样。即是样也。
  怛啰吒(二合)二字。想安于两乳者。怛啰字在左乳也。吒字在右乳也。
  观自身成普贤坐于月轮上。更不可观身前有普贤也。言身前观普贤者更说前事也(此说未定)
  得成莲华部转轮之主宰者无量寿佛也。以无所住心发五大愿是为菩提心也(何为菩提心。不可得为菩提心也)如胡麻者粒多为喻。此文云诸佛咸告言者。行者未见诸佛。何忽有此告言。以言见自心即是见佛。若尔行者以自心佛自问自答(更详)观八叶华者虽不坐八叶华合想莲华(未详)观身如本尊者五如来也。五相成身以何五相成何身耶自身。若不五佛在身不应受五佛灌顶。
  便敕行者言观身如本尊即此文也(更可令明)大日加持印安心上也。我心执见烦恼为缚。我心知烦恼性空即解。若知性空名为解。者。何故更云解者缚。为悟者说缚解是一。未悟者解缚。
  思惟大萨埵者即普贤菩萨也。
  赞捺罗者此云月也。唅鑁两字为海种子字(更详)彼大海观在何处。行者座前观有大海。(更问)而观曼荼罗者观三十七尊也。称名者三十七尊名(未详)阿演都(三度唱之即为请辞)
  一百八名者十六菩萨名也。
  羯磨门舞。无名指母指相拄也。三昧耶门舞。母指中指相拄也。
  若安立贤劫十六菩萨位时。右心左安地诵十六菩萨真言。总一个印也(更详)若安立千佛位时结何印诵何真言。千佛十六菩萨同一个印。同一真言。何以故。十六菩萨是千佛数故。若安置十六菩萨位时不用安千佛位。若安置二十天时。但有真言。今此文有吽字。是彼二十天真言也。彼二十天真言皆有吽字。但心想二十天位诵彼真言(更问)仪轨中云。有四十天者更加何天。每天有后其位安立何处随其本天也。
  贤劫十六菩萨及千佛。于三十七中何尊相摄。随其方面彼方佛相摄也。
  八曼荼罗者八菩萨互安置中心。四亲近别。八供四摄是同也。
  于三十七尊内金刚部乘象座。宝部乘马座。莲华部乘孔雀座。羯磨部乘加娄罗座。是五部。阿閦仪轨具有忏悔随喜乃至金刚墙等。何故此大仪轨无此等真言。别行仪则有。大教自有供养与别行各别。又大教中坛轮体法界。所以不结四方上下墙等印(更问)
  千手眼仪轨中有无印真言此意如何。有护用处。四无量是定印。通达真言但是观门也。
  莲华拳母指中指相捻。如来拳母指无名指相捻。舞印互一手向身。归命临时加娑婆(二合)贺亦复尔。何故娑婆(二合)诃及唵字临时安置。缘成就所求事法也。
  ?(宅皆反)曩(能于反)篦(辟夹反)一个吽(加持地)下吽(安天位)忧(妇普反)吽毗晒(庄夹反)以翊(二合。危忆反)骠(比中反)那(能于反)胜(不鸿反)只(岐夷反)
  阿閦法云。吉祥座者即半跏座也。金刚橛印(如如意轮结地印)解度者。解即下音。即二小指也。二大指为止观(未详)
  二羽半金刚者。以二大指各押小指甲。各三指开竖之。臂相叉。结印了把念珠。
  内护摩者。次观心月轮。囕字以名大真言。为乳木方便为苏蜜。烧除妄分别令净菩提心上。是名内护摩。为诸菩萨说也。
  略记云。并以明王真言加持者。马头明王。其印在如意轮仪轨也。辟除结界亦用马头明王真言也。护摩仪轨云。唵阿蜜里都纳婆(云云)是马头真言印也。请火天入炉中真言有请召真言(未)次军吒利印在护摩仪轨。即云唵阿蜜哩帝吽发是也。
  次漱火天口印亦在仪轨中也。用杓法亦须从师受。与娑婆诃词俱用也(作拳)随诵真言者即军吒利真言也。于军吒利亦马头真言娑婆诃上加求愿句。又加噎醘句也(恐此云喜观也。未定)蘖蹉者此云去也。阿蘖蹉者此云来也一一尊者(五种护摩真言也)次护摩真言(未)作三钵多法者。此云供养也。谓作诸供养供于佛菩萨等也(此是人语未详。然检文应云竟法)
  次灭恶趣真言印(在罥索经第二十八)
  即请本尊者即火天也(未定)或用本法中所用物者谓于五种护摩法中所用物也。一度供养了即安置杓也。如是每度作之(云云)
  若护摩时用几杓耶。杓数如本法说。于写杓注杓中何为大小。注杓为大杓写杓为小杓。
  钩召面向北仰视遍诸方。诀云。身居华座者谓结跏趺坐。更不作华座也。
  茅服者草衣。谓麻衣等类也。辨索者两拜焰如索绳转也。此经座送华座别者(未详)谓木名也。
  饮食黑者谓心生黑之想。诸余护摩亦如此。
  息灾坛若安羯磨印时不安大日尊。若安大日不用羯磨杵。
  加持五色粉印及真言在金刚顶经第三。
  唵跋折罗质多罗三摩耶吽。
  结二金刚拳进力二度仰侧相拄是也。迎已用本真言者即后真言也(名火天真言)仙杖者竹杖也。
  何故先供养火天已后供佛菩萨。火天能成就一切法。是以先供养也。
  四字明者三戟(逆音)叉者是也。
  中心者坛场之中心也。佉陀罗木者紫檀木也。
  息灾法坛了。其坛圆。初夜起面北坐。结佛印烧甘木。
  次修坛从三昧耶至迎请。皆依本法者。各随五护摩法用方色印座等法也(未定)
  诵赞叹者吉庆赞也。
  火天颜色赤也。火天本方谓东南也。
  略记云。并以明王真言加持者谓马头明王也。
  ?地罗者人血也蔓菁者蔓菁油也。
  言护摩者。外护摩辟除人天作障难者。内护摩者令六根不染六尘是也。此间云辟除一切障难(未定)
  军荼此云坛场之言也(未详)于夜作敬爱者夜半是也。仰视遍诸方者行者遍视诸方也。本尊同增益也。息灾结佛印(不空佛印)
  全跏先右后左。蹲踞尻居土二膝竖之。半跏先左。贤座右押左相叉。似蹲踞而尻居土。跛物座。用床子垂脚坐也(未定)
  面北作息灾(白色也。扇底迦)增益向东方(黄色报瑟置迦)敬爱面向西(赤色嚩试羯啰拏)降伏面向南(青黑色。阿毗舍?迦)息灾(北)增益(东)敬爱(西)降伏(南)
  胜初中云。开缚摧拍心者。于心上以缚印亦开亦合。若开时但开掌不散拍左蔓右安心者。蔓谓华也。左拳当于左胸右拳安于心(未)忍愿成力杖恐刀字也。
  第一文者中指上节也。
  或仪轨本有用心字。恐用心中义也。

  赤箭、人参、柘榴、茯苓、菖、天门冬、大麦、菉豆(此等是药物名)
  已上杂决或有道理或无道理。直尔记人言也。后人简用耳。
  此是小僧在大唐受灌顶时事。
  供养坛面仪则。以五色绢系着五瓶。一一其方安置。
  次以种种饮食果子等而食道安置。其色不可具记。
  次又当坛四门里各安置一金刚铃二缚日啰。中间金刚铃。左右缚日罗。
  又门门左右安置阏伽及香等器也。道场庄严如常更不记。
  次道场外庄严别堂里。师座向南。弟子座向佛也。师及弟子就座了。师即唤弟子就师座左。诵真言加持杨枝授与弟子。便有两僧引弟子出外令向东坐。彼一僧持澡瓶令洗弟子之口。一僧教授令嚼杨枝掷弃座前。所嚼向身以为吉祥。次入堂就本座礼佛了。即师唱一偈之梵呗。所谓云何得长寿。了便师授三昧耶戒。了师便唤弟子。即就师座左。令弟子饮誓水。手把烧香器示教。
  次一一示教华饮食烧等了。即唱一梵呗。所谓处世界如虚空等。
  次师入坛场。○次唤弟子入坛场加持真言。覆面向曼荼罗。师即令弟子诵真言。掷华了即师加持真言开面(华若在空所时更加持)令弟子礼佛师即示本尊。
  次师加持其部真言灌弟子顶。若应授大法人师即五部加持授与五瓶之水。若不尔直与一瓶。
  次以明镜教示受灌顶人。以一瓶水洒流镜面。
  次阿阇梨令弟子顶戴一?杵。
  次令顶戴五?杵。一一悉有教示之辞也。灌顶事了即唱赞绕坛。诸人皆唱南无大悲毗卢遮那佛多时作之。
  次诸事已毕。更备供具。其日初夜供养十天。然其供物所谓五谷乳粥华烧香涂香及水也蜡烛烧青叶新瓷器也。香即用师香炉之香。水即用坛上瓶水亦得也。然蜡烛以布作之。长一尺许。以蜡涂之也。先东北起首以青叶十天之处一一安置。所谓坛外边安置之。不是坛面上也。又以新瓷器一一安置。然其置之样四角各一叶一器。三方各一叶一器也。佛前南方安置三叶三器。而后阿阇梨起立到东南方向佛坐毕时。承事之僧六人俱时起立执持供物。初一人执持水瓶。次一人涂香。第三人时华。第四人灯香。第五人谷乳粥。最后人执持蜡烛。次第行立到来师边。师便先到座处自掬受水。诵加持真言三遍。其天真言一遍。以水洒器。
  次取涂香诵加持三遍。其天真言一遍。散着器里。
  次取时华加持时华及诵其天真言如前。于后烧香等亦尔。如前散着器里。
  次取烧香加持真言如前配薰器里。
  次器里受粥加持如前。最后蜡烛着火。立着粥上。加持如前。
  次右绕除一天供物之处。越到东南角加持如前从此已后不越次第一一加持供物。最后到东方。先越供物之处。而诵加持供物已毕。时阿阇梨及弟子俱时绕坛。或唱梵赞或唱大日尊名号。多时绕旋了。礼佛而待腊烛烧尽任意散去。此其法则也。
  此且记一时仪则耳。具如大教。
  仪轨中云。作四种密供养法已诵此伽陀者。有云。四种密供谓内四供养及外四供养。又文云。赞咏法晨朝当以洒腊音韵(人云请雅念)午时以中音(人云即五音中雄声)黄昏以破音(人云高声)中夜以第五音韵赞之(人云观智小音)
  又仪轨中云半金刚座者。又云半大座。
  大毗卢遮那佛根本大印钓用即无所不至白衣为钩。白处尊为索。毗俱胝为锁。多罗铃。有人云。于金刚界有三道悬契。
  八大明王者。降三世明王。大威德明王。大笑明王。大轮明王。马头明王。无能胜明王。不动尊明王。步掷明王。
  休粮法。大悲绝粒陀罗尼。
  南谟十方佛。救苦观世音。天人丈夫观音。慈悲柔软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十一面观音。愿济苦难。善护陀罗尼。灭却心中障。那休那休。清净比丘。恶事得灭。死事得休。
  欲拟休粮时持香水持观音像。对像念陀罗尼。七日内念一万遍。如至斋时念一百八遍。茶汤任吃。果子亦得。除不至心者。
  水仙陀罗尼。唵袜萨?。萨罗野。娑婆诃。
  欲作法时。一座念十万遍满取新汲水。以持掌中念二十一遍讫。服水服水讫。又念二十一遍。茶汤等任得。
  苍术(丈述反)石菖蒲等分捣为末。罗过以蜜为圆。如樱桃许。不食淡面薄饨。后食三圆。每日空腹三圆(不简时节)如宴食淡面饼子此些亦得。
  欲得还吃饭时先吃稀粥(此休养法非是类。然为不忘却。于此记耳)
  初头净三业。次加持三业印。莲华合掌中想吽字。心中亦想吽字。舌中亦然。共三字此为加持三业。若是净三业即无此观吽字。   次三拜。次忏悔等。
  次作定印。观虚空佛并观自身在中。
  次惊觉印。结印了不动印。每念真言三遍三度动头指第一节是。
  次礼四方佛。如文。
  次四无量观皆结定印。右手在左手掌中。
  次金刚掌等三印。不改初印便作后印等。至第二印了便散印也。此中第三印开掌中三度掣拍二乳上也。
  次遍入印。下二印不散初印便作后印也。此中初印每念真言屈大指三返。
  次印每念真言动头指第二节三屈。然后顶散了。旋舞而莲华合掌。
  次三昧耶。如文。
  次真实印。如文。但每念真言触心上三返也。
  次胜三世印。如文。但结印仪则如金刚界大教私记也。丁字者右脚横之左脚竖之也。
  次莲华三昧耶。如文。
  次三摩地印。于三个定印中此是胜上三摩地印也。
  从菩提心以下六道真言同此定印也。
  次加持印。如文也。灌顶印如文。
  次莲华鬘印。作莲华拳。以二大指屈横在掌中。以二手中头二指屈如钩形。二掌小名二指握二大指。从额前分脑后三遍缠。然后垂手旋舞势也。
  次被甲印。都十二处缠。心。背。脐。腰。两膝。两肩。喉。颈。额。恼后了也。
  问。十波罗蜜菩萨为在观音南为当在观音西。答。十波罗蜜菩萨坛在右边前。余四依次列。惠在左边余四依次第。其观自在位不定依四成就随方所置。
  次转法轮印。如文。次普请惊觉印。如文。
  次召印。以忍等者以智禅各弹忍愿也。真言曰。唵三么惹?三遍了然后想。
  左手中把干槌以右手执独?杵。垂系出声彻十方界。余如文即念召集真言曰钵娜么(二合)啰(引)誐?末兰迦(引)么啰誐母怛?路迦曩他满驮。
  安国寺本云。便结普召集佛菩萨印(乃至云)声彻十方世界诸佛菩萨一切圣众。次诵召集真言曰钵娜么(二合)逻(引)誐?末兰迦么啰拏母怛?路迦曩他满驮。
  圣众闻已皆悉集会。乃至赞叹曰(如本文)
  赞印是莲华合掌也。凡一切赞叹印即用根本印亦得也。
  次马头印中言向身者。外倒手印即以进力招之。即成向身召之也。
  次罥索及锁印。如文。
  次俱摩罗印。当心上。每念真言微动也。
  次阏伽印。如金刚界。
  次嬉戏菩萨印。如文。结印念真言了便解印。各舒五指绕头以后作舞印。是鬘印也。
  师自笔云。以嬉戏印当心三念真言已。便以此印举与额齐前分二手。脑后三绕。如垂带势。以手旋舞莲华合掌当心也。此是二印。
  次歌赞菩萨印。结印了不开二小指。而三返开掌及余指。
  次莲华舞印。两说不同。一说如文说莲华拳。或说。二手各大指捻无名指。余指舒散而作舞也。而舞样者结印了。二手共右移转侧。左移转侧也。余师记不同也。胸右左颊右左。如文。
  次焚香三返向下散之。
  次华印。向上三返动印也。以上两印至后印了。一度散印也。
  次灯及涂亦一度散印。然此中灯印结印了。三返稍右回转如炎势也。
  次檀菩萨印。左金刚拳当脐上。右手如文。置右膝上。又说。不着膝上以印稍上举。
  次戒等印。如文。
  次白衣印。大白衣印。多罗印。毗句胝印。并如文。
  次根本印如文。但稍开二腕作之。名为莲华杵印也。
  次加持珠印。及捧珠印。并如文。
  次念诵移珠印。虽五度各聚而各以无名大指把珠应知。
  如是念诵根本真言大数毕已。又结根本印诵明三遍已。不散此印便念百字明一遍。又入三摩地观想。从定出已。又结八供各念一遍。又结十波罗蜜印各念一遍。白衣大白衣多罗毗俱胝四大菩萨印各念。一遍。
  又献阏伽印及真言一遍。又结胜三世菩萨印及念一遍。以印左转顶上散之。忏悔劝请如文。
  又结奉送印。如文。置华于指端上掷之。又结加持印余如文。
  又结灌顶印。连头系鬘被甲如前。便垂带旋绕以印顶散之。然后每方如前。各礼一拜。随意便住经行。若更作一如前作也。
  安国寺本后文似私记云。想自身在须弥顶。以七金山围绕成本尊。己身前莲华叶内佛眼菩萨从右转。次轮。次宝。次象。次马。次兵。次女。次主藏。各各放大光明遍大千界。所有珍宝悉放光明。都成光明。入观诵一字。字金色。想从顶出已成金轮。一字成一轮。轮遍法界。光焰炽盛摧破一切众生恶业烦恼。顶轮观行了。
  普贤五秘密仪中。兴善和尚云。初头礼四方佛。第二金刚起印。第三发愿等。第四菩提心。第五金刚合掌。并依文可寻。今略记之。
  四智印者是四方佛印。即羯磨会四佛印也。嚩日啰萨怛舞三合以下至解是用四佛印。如次东南西北。
  有文书云。瑜伽者以身为炉以心为台。于心台中观囕字火。以出入息为风渐渐吹发囕字之火。令其烈焰腾耀犹如劫烧之火。能焚瑜伽者身心地中无始烦恼丛林垢秽之业薪。顿获清净身器堪授净法。问。华着何等尊位时。为弟子授灌顶。答。除诸天之余皆灌顶。又问。亦未知华着何等位时具授五瓶水。答。上从大日尊下至金刚部。具授五瓶并授大法(此是人言)
  大兴善寺则和尚边受金刚界大法二入街西净法寺。道七阇梨。敕翻经院政和尚。又随政和尚受大法大慈恩寺西塔院僧操玄。大原僧谈静。
  护摩炉中用者。荏婆木(拣)迦兰支木。佉陀罗木(紫藤)骨帝遮木(槐)失利沙木(夜合)镇遮迦木。尸利蜜木(栗)波那师木(胡桃)没遮迦木(甘草)迦兰羯木(李)舍利离沙木(合欢)那伽抧萨(龙华出昆仑山也。真弥木)贯珠木(苟)杞旃木(紫檀)佉陀罗木(紫姜)
  观自在种子亦名释迦种子。南么三曼多勃驮喃婆。
  降三世种子心。南么三曼多伐折啰喃涸。
  大日如来种子。南么三曼多勃驮喃阿。
  普通种子心南么三曼多勃驮喃迦。
  秘密五轮种子檀真言者。圆檀失置于自体。自足而至脐成大金刚轮。从此而至心当思惟水轮。水轮上火轮。火轮上风轮。次应念持地而图众形像。
  三字明。
  德迦大威德明王小仪轨云。又法若欲摧他敌者应当建三角坛。于中画大威德明王。身作玄云色遍身生火焰。执持诸器伏身安立三字。谓顶唵字。口安恶字心安吽字。成就尊身已。于其像下置诸舍睹?。并安名字。对此像前应当布于自身。一同坛中像。威验并皆如是。即结印诵前大心真言一千八十遍。于真言句义中舍睹?下称彼名字。令彼群党自然退散。
  妙心大一卷。
  右圣教者梅尾经藏之本也。台家秘抄有之由。传闻数年。仁和寺良顺忍贺之许寻求。真乘院法务前大僧正间请。仍良顺命而此妙心大一本借给之间。敬书写毕。最秘最秘。世以希有。漫努努不可散在者也。若聊尔披露。除难护法可发嗔。可慎之。
  贞享元(甲子)十二月
  法曼院再兴住前大僧正庆算
  元文元(丙辰)年九月六
  法曼院第五世不动金刚义空校合加点已
  苏悉地妙心大


收藏 分享 邀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此篇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more
联系我们
  • 45-47 Auburndale Lane,Flushing, NY,11358,USA
  • 718-461-1052 (证仁法师)
  • wenmao68@hotmail.com
  • www.xifangju.com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西方居 -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Copyright © 2000-2017 Metropolitan Buddhist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