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58.P0568 注华严同教一乘策(一卷)〖宋.师会述 希迪注〗

2018-9-28 11:21 1035 0
简介
1016 58.P0568 注华严同教一乘策(一卷)〖宋.师会述 希迪注〗 卍新续藏第 58 册 No. 1016 注华严同教一乘策  No. 1016  注华严同教一乘策一卷(并序)  武林沙门 希迪 注  同教䇿者法 ...

1016 58.P0568 注华严同教一乘策(一卷)〖宋.师会述 希迪注〗

卍新续藏第 58 册 No. 1016 注华严同教一乘策

  No. 1016

  注华严同教一乘策一卷(并序)

  武林沙门 希迪 注

  同教䇿者
法真大师天纵机先
才悬世表。既
坚综其指。乃
虚洞于玄。非为私于己焉。实欲公于万世以
救其弊也。由是
深存
远虑。以 (矢)其
谋。使
华严宗大成者哉。(希迪)不敏。学而习之。略折
幽微。叨申短注。虽无益于
教。然其用心亦已至矣。冀毋
罪焉。

  时嘉泰改元之明年正月一日  希迪 谨序

  华严同教一乘䇿

  住善住法真大师 师会 述

  问。华严大宗。唯同别二教。([太]曰。一乘义者。分别有二。一者正乘。二者方便乘等。释曰。斯则乘为两种。教立二门。故云唯同别也)别义讲解多同。(同谓唯一别教)但易简特异。而多不从。(独易简说能弘义门教门三种之别。而多不从者。杨子云。不合乎先王之法者。君子不法也)若同教一义。或曰三种。(此即易简。言三种者。一融会同。二和合同。三义相同)或曰四门。(此指会解。言四门者。一三一和合同。二同泯二乘同。三义类相似同。四同成一教同)言小异。大义不差。(颐庵谓。善住自指。若然者。同彼会三。故云小异旨意是一。故曰不差)而学者二三不知孰是。请诸少俊。博采祖文。示其所归。当公论是非。不可私其所党。至祝至祝。

  其一言通目。(内章具云。又言同者。众多别义。一言[通]位中所含。即通成解行等)随别取一义。(内章又曰。会义不同。多种法门。随别取一义。余无别相。故言同耳。释曰。地论云。信地菩萨。乃至与不思议佛法。为一缘起)并同别中。各说同别等义。(各说同别者。具云别教之中亦有同别。由多即一。是其同也。为一中多。即是别也。同教之中亦有同别。一乘三乘同一善巧。是其同也。各为据机别。即是别也)非诸方所诤。不必辨也。

  章初一别教。二同教。易简释曰。后同教门。直就法界本末融会。故下章云。此同教说诸乘等会融无二。同一法界。

  评曰。此中引文不尽。(次云有其二门等)复错乱宗因。(以宗为因。故云错乱。如焚薪说)自言此是能弘门。非被机之教也(华藏若了一同一别。必不出此言也。书曰。若网在纲。有条而弗紊)。

  迎福释曰。此乃三一合说。则三乘一乘和合不异。又注曰。此约三一具。故名同。又拣非海具百川等。(云云会解注云。以初义具三一乘故。少异全收。以全收必约海具百川。故说少异。具三一。故。以法华为同教也)至相释曰。经云。会三归一。故同也。(问复入二章曰。会三归一。乃教相也。岂将作同字之训义哉。今云。至相释曰。何耶。答。此约释义。彼约释文。不相违也)多义如彼。(妙趣章)又曰。今以理求通之。与同别趣也。今从至相(孟子曰。所愿则学孔子也。又曰。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评曰。易简将彼别教。此对同之别。(易简曰。妙趣章云。别于三乘。故名别教)今取彼同。示此对别之同。义无舛也。(大师亲谓。义丰[勒]成。例释甚当)迎福亦曰。别义皆同。则亦与矣(会解第八云。别教名义。诸祖皆同。与者许也。语云吾与汝弗如也)。

  清凉总相会通中。或分为四中云。三同教一乘。如法华等(大经疏二云。中间三教。存三泯二别。故开之为四。一别教小乘。如四阿含等。二同教三乘。如深密等。三同教一乘。如法华等。四别教一乘。如华严等)。

  易简释教章摄益中同教一乘云。此即三乘一乘和合。属同教摄。前别教一乘即是圆教。权教三乘即是始教。同教一乘即当终顿。故清凉玄文云。三同教一乘如法华。演义释曰。即合终顿二教也(同教唯一。势多变态。谅乎摄益。于五教中。前四当三乘教。后一当别教。三一和合当同教。今配分四。几许误哉)。

  评曰。此师又指。此乃别教所不拣者也。(易简曰。终顿二教亦是一乘。非此所拣)又曰。终顿二教。文虽不拣。常自迥异。(次曰。以华严中唯圆融具德故。至下教义摄益中。分为三类。一别教一乘。二权教三乘。三同教一乘。斯与终顿自别)故此指云。即当终顿。非圆教也。决择其意中。亦曰终顿非后教也。余义不录(即当等者教门与义相为二也)。

  迎福会解曰。要终顿二教同泯二故。名同教一乘也。注曰。此约终顿二教。泯二是同。非即合终顿为同也。正约终顿同无二乘。故云同教一乘也。又次义中注。若终顿自相同者。渐顿有异。安得是同。又曰。不是合终顿为同。但约同泯二。故名同也。又曰。近人皆云。终顿二教合为同教。渐顿自殊。将何可合耶(会解第八)。

  评曰。此亦非圆中之同。又非合终顿。是离之之存泯也。又将泯二是同。作同教得名所以。(已上按定其非)余义可知也。如讲时所辨。

  清凉释曰。始教存三故。别为一教。终顿泯二是同故。合为一教。下列四中云。三同教一乘。即合终顿二教也(演义抄第六)。

  评曰。此乃泯二是同。出合为一教之所以。(文义焕然。宗因允当。清凉曰。仲尼倾盖。伯牙辍弦。亦藉形声矣。不面而传。得旨系表。意犹吾心。未知有也)非同教得名之因由也。(张家儿岂作李家子。然涉猎之讥。不可逃也)是故存三为一教。泯二为一教。与小圆为四。亦明曰同教一乘即合终顿。与迎福有异。自注云。然亦各自建立不必见疑(清凉与迎福。有异建立也)。

  又曰。约圆融不融。分成二种。即实教顿教并皆不融。为同教一乘。(贞元一之上)善住自注云。此约理事无碍。对事事无碍拣也。问。若一向不融。何异顿实。答曰。若入圆收。理事无碍。必有事之无碍。何以故。由彰其无碍等四门皆别教故(玄文曰。今显别教一乘。略显四门。一所依体事。二摄归真实。三彰其无碍。四周遍含融。释曰。上之四门。初即法相。二即无相。三即同教。四即别教。若下同诸乘。通四无碍。皆别教分齐。法界三观。其义一揆。详之可见。若尔何谓非余经法界释。体势纵横。不可定准。故祖曰。此经所宗。诸经通体等)。

  评曰。既曰不融为同。非泯二名同。不亦显然乎。又此同教一乘。是合终顿。义亦明矣(已上蹑[疏]印定)。

  又曰。若自他相绝。则与众生心。同一体故。无心外也。不坏能所。故能知也。自解曰。此通终顿二教。但同一体是顿教。兼不坏能所知义。即是终教。若总取双绝双存亦圆(教中)同教义也(地经云皆如实知。疏五十八云。审于事实。见理实故。亦非心外见法。亦非无境可知。若自他相绝。则与众生心同一体故。无心外也。不坏能所。故能知也。又他心是总。余皆是别。六相圆融。一乘之实知也。抄四十一云。皆如实下。总释如实知义。有五教意。初通小乘初教。理实通人法二空故。二亦非心外下。通始终二教。唯识之义通二教故。三若自他相绝下。通于终顿两教。相同一体。即是顿教。兼取不坏。能所知义。即是终教。又总取双绝双存亦圆中同教义故。四又他心是总下。六相圆融。唯属[同]教一乘之别教义。释曰。约教分别。故云有五教意等。若约融通。皆别教也)。

  评曰。既称总取。合二教也。亦圆教中。□同非离之终顿。乃海具之江水。安得不咸。正同此间之同教一乘也(问。引文可尔。且四中同教。探玄果于共教分出。岂亦圆中同邪。答。太一曰。为成普[法]所成。法性论中三处入法界。法华等教。非圆中同。而何故圭山云。若约顿开。但悟至此。便入圆教也)。

  密祖释能所证义曰。能所无二。大乘终教也。能所俱泯。大乘顿教中证道也(愿抄二后)。

  观祖曰。以能所历然。证事法界。能所一相。证理法界。及事理无碍相即之门。能所俱泯。证事理无碍形夺无寄门。存亡无碍。全证事理无障碍门。与一全收。证事事无碍门(贞元一之下)。

  评曰。能所存亡无碍。得非总取双绝双存圆中同教义乎。是乃同前密祖之终顿也。举一全收。证事事无碍别教也。此前更不立圆中同。又于终顿之后。别有此门。义可见矣(作此评者。判存亡无碍。是犹入海江水也)。

  密祖释理事无碍中。至存泯同时。则曰逦迤有此三重。事理无碍之义方足。智者一一审之(扬雄吾子篇云。升东岳而知众山之逦迤也。况介丘乎。注云。逦迤犹?眇)。

  评曰。即前观祖能所一相。所证事理无碍相即之门。一重也。(愿钞二释俱存。现前故云即前等也)能所俱泯。证理事无碍形夺无寄门。二重也。(事理双夺)存亡无碍。全证事理无障碍门。三重也。(为一事理无碍法界)如次前二祖取之。第三重。乃圆中之同。如日月矣。非合终顿乎。(二祖即清凉。第一重终教。第二重顿教。第三重。乃圆中同也)。

  观祖释事理无碍曰。会法性者。以是同教一乘义理分齐故(演义第七云。又十对中。唯会法性。以是同教一乘义分齐故)。

  评曰。此盖后三教。并拣于权。总是一乘。开之为同别。(贞元曰。实教大乘亦名一乘。即后三教合名为实。就实教中。约圆融不融。分成二种。即实教顿教。并皆不融。为同教一乘。唯第五教圆融具德。名别教一乘)此事理无碍。是同教一乘之义理分齐故。(圭山云。已当大乘同教之趣致)故一一会前终顿能拣权三之义也。(清凉云。三乘一乘别。今但会一乘等)以同教一乘是该取顿实故也(太一曰。此中所明如来藏佛性。虽约诸义。差别不同。皆是同教一乘义也。何以故。为成普法故。普法所成故)。

  密祖又曰。具此十门。方名理事无碍。又曰。当同教大乘之极致。后观别教等(观注)。

  评曰。即前清凉存亡无碍全证之事理无碍门。此大乘亦名一乘。故理义正齐。不必疑也。后观别教。此观同教。何疑之有。次前即言。是同教一乘之义理分齐。可为良证(贞元一之上曰。实教大乘。亦名一乘)。

  观祖又曰。实教大乘。亦名一乘。谓会三归一。唯有一乘法故。即后三教合为一实。即今性相二宗。有多差别。略列十条。此能拣十义。亦即此经中同教之义。密祖亦曰。即华严同教义(演义六曰。此经同经者。三摩娑释。依主得名。补卢沙声。属声受称。此经之同教也。大抄四云。即华严中同教之义)。

  评曰。此亦后三合为一实。开二即同别。开三即圆终顿也。是以为四。即但有同别。是合取顿实。即圆中之同也。以一乘三乘小乘三宗不同。一乘有二故(配五教者。后三一乘宗。始教三乘宗。愚法小乘宗。如贞元等说)。

  此上释合后三也。合为一乘。后段释开后三也。则唯后一中。自有同别。不取终顿。以一乘唯有同别。无余乘故。故成三一也(此上白书。乃善住新加入。问。清凉义分齐中。合后三。开同别邪。答。仰观文意。直以后一。该取终顿作同。故云圆教摄。即太一谓。一乘即一乘也。若约影前二者。即摄前四教。为一方便。故太一谓。即有二义。通说一乘等。全同教章行位中也)。

  或五则终顿圆。若后一自开同别。则离之之终顿。非合之之终顿。亦以一乘三乘小乘不同。(此中圆教为一乘。宗始终顿为三乘宗。愚法为小乘宗。如教章等说。终顿二教。进退虽殊。然皆不违梁摄论也)终顿各诠双存俱泯。偏而非圆。若取终顿。全同四中。(白书顺明。此中反显)此理显然。宜深思之。若将四教作五教通。开合不分。偏圆难辨。(如会解释分四曰。非即合终顿)但见理事无碍之言。便名终教。如法华等。理事无碍一宗所收。大乘一发。判为偏浅。(多谓华藏。余亲问颐庵云。亦兼前人。若尔如符真曰。今理事无碍。是同教一乘。即终教无性真如。楞伽思益法华涅槃等一百余部实教大乘所诠极理。未敢评定)若谓圭山之言而不通者。(略抄曰。渐宗所依之经者。是法华涅槃等第四五时中所说法性实理。是结会始教之终极。故名终教。释曰。且约一期渐教说也)岂不碍他渐中之圆。(演义五云。华严之圆。是顿中之圆。法华之圆。是渐中之圆。渐顿之义。二经则异。圆教化法。二经不殊等)宗意别意。在于一乘等语乎。(要问上云。法华经宗义。是一乘经也。教章云。法华别意。正在一乘)况吾宗未尝局判一教而作一教。以深为浅。吾祖诫。之甚明。可深体之。可深思之(清凉云。一经容有多教等)。

  清凉曰。一同教一乘。同顿同实故(此下皆义理分齐疏抄)。

  易简释曰。清凉玄文义理分齐中。同顿同实。及圆融具德。乃教下曲分义门。与以教摄乘。义意亦别。指总相会通同别。并乘教开合同别。乃曰皆明教门。非是义相(以教摄乘中记文)。

  评曰。此兄常曰。但是义相。非为机教门。以一圆教。岂有二种修证。故此拣云。乃教下义门。是义相也。不同二处。皆明教门矣(二处者。总相会通。与乘教开合)。

  迎福释曰。三此中同教。要圆教与终顿二教。义类相似。故云同也。

  评曰。迎福老人。聪明博达。当今诸方。放出一头地者也。(欧阳集曰。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父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此论似涉无稽。何邪(尚书云。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注稽考。庸用也)。

  清凉释曰。言同教者。谓终顿二教。虽说一性一相。无二无三(演义五云。言无二亦无三者。古有多说。大乘法师云。二即第二。三即第三。以菩萨乘胜故。为第一等)。

  评曰。此正同教自相也。理应更曰。言思斯绝。以影在下文不言耳。无二无三。非泯二乎。问曰。彼顿实。安知合彼为同教邪。答。祖曰下同同教。释此言也。如次引云(下引演义四十四)。

  又曰。不辨圆融具德事事无碍。故非别教。

  评曰。拣非别教也。既非别即同明矣。不亦即终顿非别乎。

  又曰。而别教中有一性一相事理无碍。言思斯绝。同彼二教(以约拣权。且收顿实。即法华等了义大乘。并名同教一乘)。

  评曰。此示能同。即别教中彰其无碍也。非别有同教同彼也。今能所同义。不同昔人。可深体之。良以同彼。故取之也。义如下引。(昔谓同教同彼。今乃合彼为同。故有异也)问。信满成佛。行布十地。同前诸教。能同名同。岂非同教同彼耶。答。彼约一乘同三乘方便。引彼令舍权入实。不待该而是圆(章曰。以此经中安立诸位。有二善巧。一约相就门。分位前后。寄同三乘。引彼方便。是同教也。二约礼就法。前后相入。圆融自在。异彼三乘。是别教也。释曰。探玄云。前约同教。摄彼中根。今显别教。彼斯上达。此之谓也)今约所诠事理无碍。是一该取二教所诠。入圆成此。彰其无碍。如浩然气。(孟子公孙章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同雌雄风。(文选风赋。此所谓大王之雄风。庶人之雌风也)总斯二风。以为一气。浩然之外。无别雌雄。雌雄之外。宁有浩然。事理无碍。(能同也。合浩然气)同存绝即泯。(终顿也。合雌雄风)总斯存泯。为事理无得。(同教大乘之极致也。合总斯二风以为一气)道理亦尔。岂二事理无碍。分能所耶。(合浩然之外已下)章家约引权机。此文该取偏法。机教相须。宛然函盖。然皆别教一乘。同前教耳。第二义中。广引祖据。可却观之。

  又通难曰。以别该同。皆圆教摄。(以别教一乘。该取终顿。为圆中同。故云圆摄)抄曰。犹彼江水入海亦咸(具云。谓有难言。既同顿同实。何异顿实。故此通云。即此同中。必有别义。如事理无碍。必有事事无碍等)。

  评曰。既俟别该。即偏教之终顿。非能同别教也。又言。江水入海。非自海水。即终顿为此之事理无碍明矣。指圆教摄。即总取双绝双存圆教中同教也。当知该之之终顿。非离之之终顿。入海之江水。非未入之水矣。开为终顿。则各得存绝即泯之一门。该而合之。则具得存绝即泯同时全入之事理无碍门也。(弼师曰。谓此同教。但于别教法体之内。约于一分。似顿实义。立为同教。体不离别。非别教外。直以终顿。便名同教等。则与今天壤也。况更承袭)即所谓同教一乘之义理分齐。同教之极致也。岂别有事理无碍。同彼事理无碍乎。若本与同之圆。岂可复言圆教摄也(该取偏法。有理有文。以圆摄圆。文理俱绝)。

  又曰。圆教有二。一同教。二别教。别即不共。不共顿实。同教者。同顿同实。若下同同教一乘等(注䟽六十一云。上之十门。初一小教。次三涉权。次三就实。后三约圆中不共。若下同诸乘。通十无碍。一部大宗。不独此品。(即十地品)演义四十四云。上之十门下。约教教分别。即具五教。涉权是始教。就实通二。一即终教。终教亦名实教故。其摄相归性。亦通顿教。以后三教皆同一乘。并拣于权。顿亦名实。后三圆融。即是圆教。而言不共者。圆教有二。一同教。二别教。别即不共。不共顿实故。二同教者。同顿同实故。今显是别。故云不共。若下同诸乘下。约融通说。若下同同教一乘。即收次三。就实。若同于三乘。亦收前四。以其圆教如海包含无不具故。释曰。下同诸乘。通十无碍。仰观疏意。即是全收别教该摄门也。今答卷约同教释者。且取非即圆通。然法真大师圭山前身也)。

  评曰。既言下同同教一乘。则收次三门唯识。则同教一乘是。终顿何不得称此名邪。既曰收之。是海具之江。水不同长江也。然海中江乃收长江同味耳。别教同彼。言下同也。

  又曰。若同三乘。亦收前四。自注云。乃前四门唯识。非四教也。

  评曰。别教一乘。下同诸乘。(自下至不待该例显)既不所同。是三。能同亦三。(能例)当知。别教下同终顿。不应便非是圆。却俟该而入圆也。(所例)以本非江水。故不待入。本非不融。故不待该。(约宗因以释成能同。一性一相。是有法。不待该为宗。因云。本非不融故。同逾如自海水。自海水是有法。不待入为宗。因云。本非江[水])盖后三教并拣于权。合为一实。皆是一乘。开即为二。谓同别也。有开之之终顿。非圆中之同。(为次义本)今将合之入圆。故说该耳。(以别该同皆圆教摄)而抄又曰。如海包含。无不具故。则总收诸教。会三归一。得非广乎(弹会解也。问。人谓会三唯是法华。如何。答。非独法华也。何者。祖云。若引机以会同。同同具十。岂亦法华为能会。若尔。探玄何谓。华严无权可会。涅槃会前诸权。答。彼约化仪。非此之比。岂不乖[害]。犹南行者至于郢。北面不见冥山者。去之远也。若剉法真此语。得不异于江淹梦笔也。问。心识中设以法华为能摄。何失。答。则违清凉华严疏。初列属所摄也。若尔。称性极谈一乘要轨。可谓会三归一不。答。贤首虽云引彼三乘。清凉云开权[实]。如。约相就门。皆别教也。问。已知能会非独法华。且群修多罗得名同教一乘。为因华严该耶。为因法华会耶。答。若因法华者。则有宗因通局过。以诸宗皆说法华会三归一故。若谓此约会归华严。异诸宗者。则有自因为力过。以假华严故。问。毕竟如何。答。凡名同教一乘者。必因圆该。故云为彼所目。从彼所流一乘。摄方便同顿同实等。其间虽通说别说不同。然皆别教该耳。问。章初同教。岂亦圆该释。是亦方便中分。方便中融。成机欲性。入法界中。是知法华等经。要依圆该。方名同教。若非圆该。就彼自宗。非圆教摄。应立量云。诸经是有法。名同教一乘为宗。因云。圆该故。同喻。如百川。百川是有法。亦名咸味。为宗。因云。海具[故]名咸味。圆该故名一乘。此上言该者。以别该同之该。非该摄门之该也。诸贤到此。幸冀留神。怀前识以标玄。存所存之必当。则吾未如之何也。已矣)总会诸权。以入一实。得非为人之教门乎。(弹易简)同顿同实。又同三乘。前后互出。(前该顿实。此同三乘。故云互出)前明拣权。未收沟洫。(包氏注论语曰。方里为井。井间有沟。沟深四尺。十里为城。城间有洫。洫广深八尺之也)且同顿实。况复影在前文全收中耶。(前云。语其横收。全收五教)此文拣收具明。(别即不共。不共顿实故。同教者。同顿同实故)但拣顿实。异于前文。(今云。别即不共。不共顿实。前云别教一乘。唯圆融具德)而前文又曰。尚非三四。前后相仍。全同教章分相中也。又知不共。非唯不共二乘。乃权实三乘皆不共也。(探玄云。如力士经。大般若等诸大乘中。于中虽有权实不同。皆具三乘)拣则三一不同。同则三一和合。亦斯义也。

  全收诸教宗。迎福曰。四此中全拣前四。不摄于圆。约别教说。若此中全收。圆必摄四。约同教义说。故行愿抄作此指也。此约圆教收前四教。同成一教。故云同也。故下抄亦云。若同于三乘。亦收前四。以同教如海包含。无不具故。然上四义收摄同教。体势略尽。有同此类。以义收之。则无所滥涉矣。又余三义。诸祖共有同顿同实。清凉新加。唯约一乘深义说也。又泯二是同。乃目法华等。余三皆华严也。

  评曰。迎福老以海具百川。说全收之义。与章初少异。(会解云。以初义具三一乘故。少异全收)不知将章初海印一乘。并所诠中一乘为百川邪。不百川非海而何。(庄子疏云。凡百川谷)又曰。共三一以法华为同教。又不拣泯二是同之一乘。目法华义。(差当曰。所以不拣第二义者。但由第一与第四但少异。故须当拣。而四教中泯二为同。于共教中分出。但泯始教二乘。归法华终顿之同。与第一义具三一[义]天隔。故章中三是诸教。一是圆教。第二义所泯。是始教中二泯为一。是终顿之一。虽同是法华。义势天远)又曰。余三皆华严。华严非海乎。或似自语前却。(注云。共三一以法华为同教。结云泯二是同目法华等。余三皆华严。故云前却)又曰。然上四义收摄同教。体势略尽。若曰旨意是一曰尽。此四岂非是一。若云祖文出处略尽。莫未尽否。又唯将全收。作同教释。(差当云。圭峰决以全收门。只作同教意)又曰。收前四教同成一教。故云同也。此作得名所以。不知自何而来也(既无自来奋私知也)。

  圭峰曰。全收诸教宗同教缘起义。亦指大疏玄谈全收之义(行愿抄具云。然此华严圆宗。具别教一乘同教一乘二义。上性起门。即别教义。迥异诸教故。上缘起门。即同教义。普摄诸教故。大疏玄谈。全拣全收。全拣诸宗。即别教性起义。全收诸宗。即同教缘起义。释曰。约教分别也。故云华严圆宗具别教一乘同教一乘二义等。答。卷作释。即以所收为同教一乘。故云即是方便前之四教谓之诸教等。会解到此。便谓同成一教。从此得名。别立一门。若非法真降迹出现。演说教门。而我何由得至此地。所感之恩。弥深弥厚也)。

  评曰。此作同教释。则是方便故。(章曰。若约同教即摄前诸教。是此方便故)贤首圆教或五也。(章曰。于圆内或具五教。以摄方便故)且取非即圆通义也。(内章曰。若横依方便进趣法门。即有二义。通说一乘释曰标也。一[由]究竟一乘教成。何以故。从一乘流故。又为一乘教所目故。二与彼圆一乘。为方便故。释曰列也。故说一乘非即圆通自在义也。释曰结也)既曰全收诸教。即前之四教。谓之诸教。清凉曰。圆必摄四。若尔即教章所诠差别。摄前之同教。亦即教章之初同教。以此同教。始自一乘。终至多乘。无不包故。(问。此之分齐。与诸文不同如何。答。虽知同教皆由圆该教章之初。兼用宗义。是故分二。已去文中。一乘皆是圆教。太一曰。依法华经。三乘一乘约界分体相。方便究竟不同故。又曰。依摄论。一乘三乘小乘。于教门中。成机欲性。显法本末不同故)亦即贤首总收十门。唯心之同。(探玄十三云。上来十门唯识道理。于中初三门。约初教说。次四门。约终顿教说。后三门。约圆教中别教说。总具十门。约同教说。问。复古记云。前五总融为同教如何。答。第五圆教。犹金刚齐。余方悉转。此地不动。今作此说。则孰为别教。若尔。岂异笑庵同成一教。易简普收诸教。则亦滥有奴无主过也。细思)清凉曰。如海包含。无不具故。则同顿同实之义。亦是此义。下文亦说三乘故。章中前曰华严一乘。后曰圆之同教。(如行位差别)非海而何。(会解谓初义具三一少异全收。非也)至相亦曰。会三归一。故如同也。三即诸教故。如初义已辨。(所摄之乘。既唯一胜方便。能摄之教。岂合有多门。故上云亦即等也)彦和可常共取至相。此义释章初二门。但不用同。与今有异。(华[严]笑庵。不以孔目与章初是同。遂与法真硕异)义苑亦指此同章初之义。此有深理。昔可尚也。安更有词。(义苑曰。若会三归一属于同。若称性融通。法本如是。一属于别。此与孔目同等)此义祖语稍多。然又易见。不多云也。

  清凉全曰。大海必摄百川。同一咸味。圆必摄四。圆以贯之。亦圆教摄。尚非三四等。有其所通。无其所病。圭山大抄。指全收为一。是别教。(大疏云。初总为一。谓圆教摄于前四。一一同圆。注云。海中百川无非海等。大抄五云。言一一同圆者。谓应难云。既摄前四。何殊小乘。及法相等。故今释云。圆教摄四之时。一一同圆。尚非终顿。何况初二。故注中举喻意云。如海中百川。滴滴皆具十德。及百川之味。不同江河。虽千万里。终无海中之一德)又曰。统收不异曰一。运载含容曰乘。(愿抄第六)章门探玄等亦尔圆教或一。余相尽故。一切三乘。本来悉是一乘法等故。则全收是别。义亦可见。(庄子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亦不难乎)不能广辨。过吾门者。熟闻之矣。况孔目问答。此之同别。文义如云。(选西都赋曰。冠盖如云。注云。如云言多也)然二师既但此之三四。且亦逢场作戏耳(清凉曰。若有过不说。是非浑和。岂唯掩传者之明。实乃壅学人之路。是以法真具录诸祖微言。秉真立破。义苑才吐。便自成溪。然亦不获已而为之。岂好辨也)。

  此后二章当时失入卷内。遂不达宝塔之手。因复入之。

  祖曰。一乘教义分齐。云何一乘教。有二种。一共教。二不共教。圆教一乘所明诸义。文文句句皆具一切。此是不共教。二共教者。则小乘三乘教。名字虽同。意皆别异(要问上一乘分齐义)。

  评曰。祖言别即不共。(地经抄四十四。前已具引)又曰。迥异余宗。(圆觉略抄第八)又曰。不共二乘。(疏九十五曰。普贤智境。即是举胜不共二乘。名为拣劣)又曰。不共三乘小乘同。(孔目四十明章)又曰。别于三乘。(章初)此皆夐绝迥异不共。以解别也。然其所自。盖出智论。太一首由。诸祖靡有不从。其唯圆融具德。乃目普法之自体。非释别名之训义也。又祖曰。余经是共教。一乘三乘小乘共依故。(要问二十六)又曰。二乘共有名数共同。(要问二十一)又指成不成等四句。则曰。是一乘共教。非别教也。(要问二众生作佛义)皆以共释同。盖共者教也。又曰。三一和合。(教章)同一善巧。(妙趣章)故名同教。此乃以合释同。同者合也。则三乘为教。一乘为义。和合不离。摄成益也。又同者辈也。齐也。此言流辈相齐也。祖曰。同教门者。则与三乘义同。但由智回向故。入一乘(孔目二真如章)又曰。依一乘教分。与终教相同。(要问十修道总别义)又曰。同教者同顿同实。下同诸乘。又曰。文虽是同。意皆别异。(上句孔目十地章。下句要问一乘义)皆言三一宗差。法门同也。又说法华渐同华严。(教章)此以流辈相齐。以释同也。此中法华。即圆中同尔。又曰。今以理求通。与同义无别趣。盖以同犹通也。故有通教一乘。(妙趣曰。前德已述通别二教。而未见释相)亦言是一法门。通彼三一。达乎二宗。如曰上件法门。摄下诸教。顿属其上。分本教义。渐从其末。义通一乘三乘小乘。何以故。为彼圆教所目故。(孔目一)又曰。此义在三乘。亦通一乘说。(孔目三缘起章)又曰。此文在三乘。亦通一乘用。(要问三十五三性三无性)又曰。此又在一乘。通彼三乘用。(要问四十四悔过法义)此以通释同也。然其滥觞。(家语)皆智论之共教。共即同故。太一用之。诸祖同遵。岂有异致。故知诸文同教之名。释训不出三一共通和合。流辈相齐。故名同也。释训既尔。诸文互成。今欲示义。且作此耳。其会三归一。乃教相也。由彼教中诠显此理。知其是同。可释回三入一教之名义也。岂有将会三归一。作同字之。

  一乘宗。是则一乘还有同别。亦顺三宗。故一乘中。无二同教对一别也。是则顿实。属三则权。属一则实。离偏而合圆也。盖以教海之中接引物机。有多方便。句数不同。前代诸德各述一门。(如古今立教)五祖笼络。结成教网。故有开合。纵成多教。皆初圆中渐次开也。苟尔。亦圆之始小邪。答。实尔。总之别也。又何离偏而合圆邪。机有普别。智有三一。得向异故。是故卷舒。不曰一端。舒而常卷。卷又即舒舒。卷自在。为华严教网之大宗也(卷舒者。地论二云。舒则遍至阿僧祇世界。卷则还入常光)。

  注华严同教一乘䇿卷(终)

收藏 分享 邀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此篇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more
联系我们
  • 45-47 Auburndale Lane,Flushing, NY,11358,USA
  • 718-461-1052 (证仁法师)
  • wenmao68@hotmail.com
  • www.xifangju.com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西方居 -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Copyright © 2000-2017 Metropolitan Buddhist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