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6 81.P0605 五家参祥要路门 (5卷)〖日本东岭圆慈编〗

2018-9-23 16:17 1693 0
简介
2576 81.P0605 五家参祥要路门 (5卷)〖日本东岭圆慈编〗 《大正藏》第81卷No.2576五家参详要路门序  夫五家之宗者。欲传我宗乘向上大事而已。然只如解世间流布文字。妄解以为要故。宗祖各各 ...

2576 81.P0605 五家参祥要路门 (5卷)〖日本东岭圆慈编〗

《大正藏》第81卷No.2576
五家参详要路门序

  夫五家之宗者。欲传我宗乘向上大事而已。然只如解世间流布文字。妄解以为要故。宗祖各各教训其宗要路而分门户。自为五之一宗风。可知根本只向上大事也。五家即差别要门也。第一临济之战机锋。亦有全提半提之别。第二云门之择言句。亦有全得半提之别。第三曹洞之究心地。亦有全提半提之别。第四沩仰之明作用。亦有全提半提之别。第五法眼之先利济。亦有全提半提之别。曰全提者。如来正法眼藏全分荷担受用之义也。半提者。未及全提或半或及十之一者也。半提之言类多难分。学者止于半途为究竟者。诚可怜愍邪。予三十年前。虽闻先师之命。至于变尽成五之大事。与云门言句。老曾今日彻游言句林中等之密意。渐闻信受。而尚未彻。参究已经三十余霜。颇得其要领矣。天明戊申岁。予应八幡圆福之选。结夏之日告诸子曰。夫此山者。初祖大师与圣德太子。神佛值遇之灵迹。吾邦无比之祖场也。老僧无德当其选者。时以无人也。古人道。有法有食处应住。有法无食处应住。无法有食处不应住。诸禅德。此山实无食。一夏在举扬碧岩一百则当法食耳。勇于法不管衣食者。已自十至百。又告众曰。往日峨山棹公。请予于折衷眼目提装五家法要。不果已十年。今再太灵鉴公逼近左右责其不果。诸禅德。若欲得究明自己。不登五家阶位。非我家种子。岂道达磨真孙。是故先得曹洞道体为初。究云门宗旨为最极焉耳。五月望讲智门莲花话了。时诸子各立五家门户激发请益。老僧求间拟往河西西邨柳庵宅。凌晨乘驾下山过河。至道西之滨途中。忽然撞着先师叮嘱境界。欢踊之余打一偈曰。去年今日始为语。今岁斯时自入门。仲夏过望辰向已。五家要路是缘缘。于时天明戊申五月既望也。入宅坐卧异前日事。在柳庵宅五日。归山试诸子。日夜参详不懈。五家儿孙将获其人。时有一人问曰。五家宗要是为何事。予曰。何以然问。曰。彻根本事尚未得其人。而参五家宗要并无一个半个。然则五家之辩无所用焉。予曰。不然。汝观种子结华果。种荆?则得荆?。种华果则得华果。是故于大应老祖参详异他。虚堂谶曰。明明说与虚堂叟。东海儿孙日转多(ラント)云。大灯已受佛国印为一个种草。因甚么还嗣老祖么。是故关山国师遗诫曰。宿昔吾大应老祖。正元之间越风波大难地蚤入宋域。遇着虚堂老禅于净慈真参实证。末后径山尽其蕴奥。是故得路头再过之称。受儿孙日多之记。单传杨岐正脉于吾朝者。老祖之功也。次先师大灯老人参得老祖于西京。侍者京辇巨峰。其随从之际。胁不到席者多年。颇有古尊宿之风。卒受老祖渊粹之命。长养者二十年。果彰大应远大之高德。起佛祖已坠之纲宗。贻真风不地之遗诫。鞭策后昆者。先师之功也。老僧爰受华园先帝敕请创开此山。先师嚼饭养婴儿。后昆直饶有忘却老僧之日。忘却应灯二祖之深恩。不老僧儿孙。你等请务其本。白云感百丈之大功。虎丘叹白云之遗训。先规如兹。误而莫摘叶寻枝好(巳上)如我关山国师者。越凡超圣。独出物外底。慧眼这里无生死句。管老僧屋为什么。逐高梨出门等机。吾祖宗大事。谆乎谆者也。向上事外不可拟议之宗风。辛辣难当底国师。又有何妄分别。独于此佛法不得人之叹息。兼五家风彩儿孙无眼之哀怜。何如是遗诫耶。何如是悲伤耶。日多真孙。岂可无抛身舍命策励。请回思再三熟读。子细观察。莫作容易之看。至嘱至祷。
  于时天明第七岁戊申雨安居之日
  前住豆之龙泽东岭头陀圆慈撰焉

五家参详要路门第一

  前住豆之龙泽临济正宗东岭圆慈编
  前住丹之大梅赐紫比丘大观文珠挍

第一临济宗战机锋论亲疏为旨

  师初在黄檗会下行业纯一。首座乃叹曰。虽是后生。与众有异。遂问上座。在此多少时。师曰。三年。首座云。曾参问也无。师曰不曾参问。不知问个什么。首座云。汝何不去问堂头和尚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师便去问。声未绝黄檗便打。师下来。首座云。问话作么生。师曰。某甲问。声未绝和尚便打。某甲不会。首座云。但更去问。师又去问。黄檗又打。如是三度。发问三度被打。师来白首座云。幸蒙慈悲令某甲问讯和尚。三度发问三度被打。自恨障缘(アツテ)不领深旨。今且辞去。首座云。汝若去时。须辞和尚去。师礼拜退。首座先到和尚处云。问话底后生甚是如法。若来辞时。方便接他。向后穿凿成一株大树。与天下人作荫凉去在。师去辞。黄檗云。不得往别处去。汝向高安滩头大愚处去。必为汝说。师到大愚。大愚问。什么处来。师云。黄檗处来。大愚云。黄檗有何言句。师云。某甲三度问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不知某甲有过无过。大愚云。黄檗与么老婆。为汝得彻困。更来这里问有过无过。师于言下大悟云。元来黄檗佛法无多子。大愚搊住言。这尿床鬼子。适来道有过无过。如今却道黄檗佛法无多子。你见个什么道理。速道速道。师于大愚胁下筑三拳。大愚托开云。汝师黄檗。非干我事。师辞大愚却回黄檗。黄檗见来便问。这汉来来去去有什么了期。师云。只为老婆亲切。便人事了侍立。黄檗问。什么处去来。师云。昨奉慈旨令参大愚去来。黄檗云。大愚有何言句。师遂举前话。黄檗云。作么生得这汉来待痛与一顿。师云。说什么待来。即今但吃(セヨトヰナ)随后便掌。黄檗云。这风颠汉却来这里捋虎须。师便喝。黄檗云。侍者引这风颠汉参堂去(ラツメヨ)。后沩山举此话问仰山。临济当时得大愚力得黄檗力。仰山云。非但骑虎头。亦解把虎尾。
  临济慧照禅师。最初入处痛快。悟后参禅瞥脱。虽有五家各立宗旨。初中后事。头正尾正。中兴如来正法眼藏。明了祖师西来密旨者。只此临济一宗最为至当而已。是故古来以本录称录中之王。元帝赐临济院现住以临济正宗之印。是乃冠帝之初也。所谓临济是正宗基源义也。
  师栽松次。黄檗问。深山里栽许多作什么。师云。一与山门作境致。二与后人作标榜。道了将钁头打地三下。黄檗云。虽然如是。子已吃吾三十棒了也。师又以钁头打地三下。作嘘嘘声。黄檗云。吾宗到汝大兴于世。后沩山举此话问仰山。黄檗当时只嘱临济一人更有人在。仰山云。有。只年代深远。不欲举似和尚。沩山云。虽然如是。吾亦要知。汝但举看。仰山云。一人指南吴越令行。遇大风即止。
  仰山谶语。风穴则近而不当。昙橘洲曰。大慧则当而不稳。然以理事总则风穴为理。大慧为事。以大三灾应庵之语最为的当欤。夫临济之一宗超出他者。所以且五事也。第一入处痛快。已详序门也。第二悟后明正者。自从大愚(ニ)证彻黄檗(ニ)却回后。师资参详甚以明了。加之参沩山侍德山。他师所不及。如是着明也。第三树德荫孙者。此栽松一则堪垂儿孙。末后与三圣问答遗偈遗诫亦不可及欤。第四试道待人者。破夏因缘和百丈再参之则。是又临济之外谁敢恁么。第五受用真脱者。佛佛所印。祖祖所证。彼此明照如见天鉴。虽然先师常谓我徒曰。五家宗要。人人不兼我宗不全。宜省察尔。
  师因半夏上黄檗。见和尚看经。师云。我将谓是个人元来是么黑豆老和尚。住数日乃辞去。黄檗云。汝破夏来。不终夏去。师云。某甲暂来礼拜和尚。黄檗遂打趁令去。师行数里疑此事。却回终夏。师一日辞黄檗。檗问。什么处去。师云。不是河南便归河北。黄檗便打。师约住与一掌。黄檗大笑。乃唤侍者。将百丈先师禅版机案来。师云。侍者将火来。黄檗云。虽然如是。汝但将去。已后坐却天下人舌头去在。后沩山问仰山。临济莫辜负他黄檗也无。仰山云。不然。沩山云。子又作么生。仰山云。知恩方解报恩。沩山云。从上古人还有相似底也无。仰山云。有。只是年代深远。不欲举似和尚。沩山云。虽然如是。吾亦要知。子但举看。仰山云。只如楞严会上阿难赞佛云。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岂不是报恩之事。沩山云。如是如是。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
  临济一宗。古人评论曰。百丈再参马祖三日。耳聋之大事与此破夏因缘。古今独步之榜样。衲子可依行底之大事。公案为体。言句为衣。心地为宗。体用为行。利济为旨。师上堂小参。以是为宗。含五归一。可贵欤。
  上堂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时有僧出问。如何是无位真人。师下禅床把住云。道道。其僧拟议。师托开云。无位真人是什么干屎橛(ソトヰテ)。便归方丈。
  有定上座到参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下床绳擒住。与一掌便托开。定伫立。傍僧云。定上座何不礼拜。定方礼拜忽然大悟。
  师初至河北住院。见普化克符二上座。乃谓曰。我欲于是建立黄檗宗旨。汝可成褫我。二人珍重下去。三日后。普化却上来问云。和尚三日前说什么。师便打。三日后克符上来问。和尚昨日打普化作甚么。师亦打。至晚小参云。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云。煦日发生铺地。锦婴孩垂发白如丝。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云。王令已行天下遍。将军塞外绝烟尘。如何是人境俱夺。师云。并汾绝信独处一方。如何是人境俱不夺。师云。王登宝殿野老讴歌。
  上堂。两堂首座相见。同时下喝。僧问师。还有宾主也无。师云。宾主历然。师云。大众要会临济宾主句。问取堂中二首座。
  师一日示众云。参学人大须子细如宾主相见便有言论往来。或应物现形。或全体作用。或把机权喜怒。或现半身。或乘狮子。或乘象王。如有真正学人。便喝先拈出一个胶盆子。善知识不辨是境。便上他境上做模做样。学人又喝。前人不肯放。此是膏盲之病不堪医治唤作宾看主。或是善知识不拈出物。随学人问处即夺。学人被夺抵死不放。此是主看宾。或有学人应一个清净境界出善知识前。善知识辨得是境。把得住抛向坑里。学人言。大好善知识。即曰。咄哉不识好恶。学人便礼拜。此唤作主看主。或有学人披枷带锁出善知识前。善知识更与安一重枷锁。学人欢喜彼此不辨。唤作宾看宾。大德山僧所举。皆是辨魔拣异知其邪正。
  僧问风穴。如何是宾中宾。穴曰。攒眉坐白云。如何是宾中主。穴云。入市双瞳瞽。如何是主中宾。穴云。回鸾两曜新。如何是主中主。穴云。磨砻三尺剑。待斩不平人。
  要会临济宾主句。先须参宾主历然则。四宾主妙处。自然彻底得明了。此风穴问答。岂但四宾主。全提半提大事。自然尽妙矣。
  师临迁化时。据座云。吾灭后不得灭却吾正法眼藏。三圣出云。争敢灭却和尚正法眼藏。师云。已后有人问你。向他道什么。三圣便喝。师云。谁知吾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言讫端然示寂。
  凡师上堂小参等语。举扬开示法身为本。脱体现成似老婆禅。稳密纯真言句为衣。暗号密令不许他知。见性不交。他物绝影。真实谛当依法立则。体用如如不出法界。受行自在谁敢窥觎。任缘导利间不容发。根无错谬摄入为贵。如是五家要路自兼。可谓真之宗风也。

五家参详要路门第二

第二云门宗择言句论亲疏为旨

  师初参睦州。州旋机电转。直是难凑泊。寻常接人。才跨门便搊住云。道道。拟议不来。便推出云。秦时?轹钻。师凡去见至第三回。才敲门。州云。师云。文偃。才开门便跳入。州搊住云。道道。师拟议。便被推出。师一足在门阃内。被州(ニ)急合门拶折师脚。师忍痛作声。忽然大悟。后来语脉接人一模脱出。云门后于陈操尚书宅住三年。睦州指往雪峰处去(ラシム)。师至峰庄见僧问。上座上山去那。僧云是。师云。寄一则话问堂头和尚。不得道是别人语。僧云诺。师云。上座到山见和尚上堂众集。便出握腕立地曰。者老汉顶上铁枷何不脱却。其僧依师教。峰见者僧与么道。便下座拦胸把住曰。速道速道。僧无语。峰拓开曰。不是汝语。僧曰。是某语。峰曰侍者将绳棒来。僧曰。不是某语。是庄上一淅中上座教某来道。峰曰。大众去庄上迎取五百人善知识来。师次日上山。峰一见便曰。因甚得到与么。师以手拭目趋出。峰奇之。师又出众问。如何是佛。峰曰。莫寐语。师便礼拜。一住三年。峰一日问。子见处如何。师云。某见处与从上诸圣不移易一丝毫许。后到陈操尚书。尚书与裴休李翱同时。凡见一僧来。先请斋。衬钱三百须是勘辨。一日师到。相看便问。儒书中即不问。三乘十二分教自有座主。作么生是衲僧家行脚事。师曰。尚书曾问几人来。操云。即今问上座。师云。即今且置。作么生是教意。操云。黄卷赤轴。师曰。这个是文字语言。作么生是教意。操曰。口欲谈而辞丧。心欲缘而虑亡。师曰。口欲谈而辞丧。为对有言。心欲缘而虑亡。为对妄想。作么生是教意。操无语。师曰。尚书看法华经是否。操曰是。师曰。经中道。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且道。非非想天即今有几人退位。操又无语。师曰。尚昼且莫草草。师僧家抛却三经五论。来入丛林十年二十年。尚自不奈何。尚书又争得会。操礼拜云。某罪过。又一日与众官登楼次。望见数僧来。一官人云。来者总是禅僧。操云。不是。官云。焉知不是。操云。待近来与你勘过。僧至楼前。操蓦召云。上座。僧举头。操谓众官云。不信道。
  马大师曰。楞伽经以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又曰。凡有言句。是提婆宗。只以此个为主。圆悟曰。诸人尽是衲僧门下客。还曾体究得提婆宗么。若道言句是。也没交涉。若道言句不是。也没交涉。且道。马大师意在什么处。后来云门拈道。马大师好言语。只是无人问。有僧便问。如何是提婆宗。门云。九十六种。汝是最下一种。
  举。师以拄杖示众云。拄杖子化为龙。呑却乾坤了也。山河大地甚处得来。雪窦颂云。拄杖子呑乾坤。徒说桃花浪奔。烧尾者不在拏云攫雾。曝腮者何必丧胆亡魂。拈了也闻不闻。直须洒洒落落。休更纷纷纭纭。七十二棒且轻恕。一百五十难放君。窦蓦拈拄杖下座。大众一时走散。
  举。翠岩夏末示众云。一夏以来为兄弟说话。看翠岩眉毛在么。保福云。作贼人心虚。长庆云。生也。师云关雪窦颂曰。翠岩示徒千古无对。关字相酬失钱曹罪。潦倒保福抑扬难得。唠唠翠岩分明是贼。白圭无玷谁辨真假。长庆相谙眉毛生也。
  举。乾峰示众云。法身有三种病二种光。汝等诸人还委悉么。时师出众云。庵内人为甚么不知庵外事。峰呵呵大笑。师云。犹是学人疑处。峰云。汝是甚么心行。师云。和尚亦要委悉。峰云。心恁么而可始得稳坐地。
  先师拈云。若人欲见息耕录。先须参此话。二大老说话见彻分明。许汝亲见息耕老人。
  三光拈云。大凡医治乾峰三种病。有三种法。所谓外疗与本道也。请耆婆为诊脉师。请扁鹊为配剂师。却向仲景伤寒论商量。时有僧出曰。和尚自病未能除。论人病作什么。光曰。汝道老僧有何病。僧喝云。瞎汉铁枷铁锁脓滴滴地。光笑曰。恰佣汝疗那。僧曰。某甲有公事。乞请别人好。光击杖三下曰。春山行处兴难极。春鸟春花唱拍新。僧便礼拜。光道苍天苍天答拜。
  举。乾峰示众云。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着落在第二。师出众云。昨日有一僧从天台来。却往南岳去。乾峰云。典座今日不得普请。
  先师或时到大平山中平坦处。有一座盘石。因于石上晏坐数刻。忽然举头拈起▲ミアケテミレハハシズヤマミヲロセハ世歌有省曰。见举而观则鹫头山见降则マタシゲシシバマノツリフネ△亦狮毛鹿滨之钓船。先师此时相看云门大师。三十年后于大乘堂中碧岩会复知其骨髓。
  举。五祖和尚在太平上堂。僧问。如何是临济下事。祖云。五逆闻雷。僧问。如何是云门下事。祖云。红旗闪灿。僧问。如何是曹洞下事。祖云。驰书不到家。僧问。如何是沩仰下事。祖云。断碑横古路。僧礼拜。祖云。何不问法眼下事。僧云。留与和尚。祖云。巡人犯夜。
  是真实入证者。五家共随之本据也。虽然一齐念取无请益意者。参到弥勒下生亦不可得也。慎哉。
  举。五祖和尚住黄梅东山时。拈香云。此一炷香在舒郡。二十七年三所住院。诸人总知。遂欲烧次。复云。不得也须说破。某十五年行脚。初参迁和尚得其毛。次于四海参见尊宿得其皮。又到浮山圆鉴老处得其骨。后在白云端和尚睡得其髓。方取承受与人为师。今日爇向炉中。从教薰天灸地。有耳朵者辨取。
  五祖大师始自破头山栽松以来。下山投水。行乞路傍。面谒四祖。黄梅养母。赤县留孙。流入东海为日多谶底之消息也。
  先师六十九岁。宝历三年癸酉夏。于甲府能成禅刹提唱人天眼目。开筵示众云。
  瞎却人天双眼目。波斯夜半落空谷。归来谵语无人量。各袒左边访背触。夫以人天眼目秘诀。佛海狂浪禅苑毒花。
  是明作者未尽吾家妙。其所出事宜见五宗。先师常道。古德判云。人天眼目却成盲目。又甚有故。若以依行。恐误后人。
  昔晦岩老人亲辑编。顾孙思子。近鳌背老汉间注解。逐恶随邪。毙疑兕于千载当来。提家丑于五家衰末。
  作者只恐儿孙大误。注主又示事实可违而已。
  三玄三要净地上抛土撒屙。五位君臣浇末代匡徒导众。开示转位就功之大事。震杀认贼为子钝根。
  临济所严呵者。恐认七之无分别识。错为根本如来藏也。曹洞所指示者。只恐认七地之有功用智。偏守八地之无功用行。是认贼为子之钝根也。
  法眼为殿后。临济为先锋。岂其容优劣于其际。云门为天子。沩仰为公卿。须知非宗风无高下。
  为殿后者。八宗皆以利人为究竟。五家共导学者是基本也。虽宗旨以高为贵。其所教示自有高下前后之分而已。
  常恨顾鉴咦时人尽错会。为报六相义须亲切参究。
  眼目曰。师每见僧。顾之即云鉴。僧拟议。师即曰。咦。而录之者曰顾鉴咦。又作颂曰。举不顾即差互。拟思量何劫悟。先师久参云门宗大事。始会三字旨。依之三字为宗。别通格外。六相义法眼宗。第一表法。见本书注。兹为易解别设一譬。如是男是女是总相。如六根在是别相。如依办用是同相。眼见耳闻是异相。如聚成身是成相。如四大分死是坏相。通宗而后参诀。
  从头五派秘诀。尽可究明至要也。浇季末代法灭尽之效验。诸方尽言。不参话头。不知文字。唯一向无念无心去。是向上禅。你不知么。佛言。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依此示众。先师之意尊重五家如是明着。若至无其事者。搜索不足参详不及之所致也。
  临济上堂。僧问。如何是第一句。济云。三要印开朱点侧。未容拟议。主宾分。问。如何是第二句。济云。妙解岂容无著问。沤和争负截流机。问。如何是第三句。济云。看取棚头弄傀儡。抽牵都来里有人。济又云。一句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有权有实。汝等诸人作么生会。下座。
  先师曰。于此三句甚有深理。可尽参详。如彼函盖乾坤等句。非真宗意。至此上堂始知云门临济同一三昧。若复不知此旨底。即非虚堂日多真孙必也。

五家参详要路门第三

第三曹洞宗究心地论亲疏为旨

  师讳良价。嗣云岩。越州诸暨人。姓俞氏。初谒忠国师。问无情说法。不契。后到沩山。山问。闻阇黎曾问国师(ニ)无情说法。是否。师云。是。沩云。试举看。师举了。沩云。我者里也有些子。只是罕遇其人。师云。便请。为以拂子点一点。师云。请和尚为某甲说。沩云。父母所生口终不为子说。师云。此间莫有同时慕道者么。沩令见云岩。师辞直造云岩。请益前话。岩云。不见弥陀经云。水鸟树林悉皆念佛念法。师因有省。作偈云。也太奇也太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一日问岩。某甲有余习未尽。岩云。汝曾作甚么来。云。圣谛亦不为。曰。还得欢喜地也未。云。欢喜即不无。如粪堆头拾得一颗明珠。师辞岩问。百年后忽有人问还邈得和尚真。如何祇对。岩良久云。只者是。师沉吟。岩云。价阇黎承当个事。大须审细。师犹涉疑。后因过水睹影。方得顿悟。作偈云。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示众云。末法时代人多干慧。若要辨验真伪。有三种渗漏。一见渗漏。机不离位堕在毒海。二情渗漏。智常向背见处偏枯。三语渗漏。体妙失宗机昧终始。曹山辞次。师授山先云岩所付宝镜三昧五位显诀毕。山再拜而去。
  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旧日嫌。
  偏中正。失晓老婆逢古镜。分明觌面更无真。休更迷头还认影。
  正中来。无中有路出尘埃。但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断舌才。
  兼中至。两刃交锋不须避。好手还同火里莲。宛然自有冲天气。
  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

宝镜三昧

  如是之法 佛祖密付 汝今得之
  宜善何护 银盂盛雪 明月藏鹭
  类之弗齐 混则知处 意不在言
  来机亦赴 动成窠臼 差落顾伫
  背触俱非 如大火聚 但形文彩
  即属染污 夜半正明 天晓不露
  为物作则 用拔诸苦 虽非有为
  不是无语 如临宝镜 形影相睹
  汝不是渠 渠正是汝 如世婴儿
  五相完具 不去不来 不起不住
  婆婆和和 有句无句 终不得物
  语未正故 重离六爻 偏正回互
  叠而为三 变尽成五 如荎草味
  如金刚杵 正中妙挟 敲唱双举
  通宗通涂 挟带挟路 错然则吉
  不可犯忤 天真而妙 不属迷悟
  因缘时节 寂然昭著 细入无间
  大绝方所 毫忽之差 不应律吕
  今有顿渐 缘立宗趣 宗趣公矣
  即是规矩 宗通趣极 真常流注
  外寂内摇 系驹伏鼠 先圣悲之
  为法檀度 随其颠倒 以缁为素
  颠倒想灭 肯心自许 要合古辙
  请观前古 佛道垂成 十劫观树
  如虎之缺 如马之馵 以有下劣
  宝几珍御 以有惊异 狸奴白牯
  羿以巧力 射中百步 箭锋相直
  巧力何预 木人方歌 石女起舞
  非情识到 宁容思虑 臣奉于君
  子顺于父 不顺非孝 不奉非辅
  潜行密用 如愚若鲁 但能相续  名主中主

  宽延庚午之春。先师在骏州庵原大乘。提唱碧岩集。会中一朝召予曰。夫法随入益深。昔日在正受室。参详尤久矣。虽究变尽成五之大事于格师兄。行住不稳凡三十余年也。至于今日始彻底尽其蕴奥。比前所得如影响。是故书以与诸子。

洞上五位偏正口诀

  宝镜三昧曰。重离六爻。偏正回互。叠而为三。变尽成五。

  重离六爻。

  回互叠变之义者。众说繁絮。今不记之。

  正也。空也。真也。黑也。暗也。理也。阴也。

  偏也。色也。俗也。白他。明也。事也。阳也。

  正中偏叠而为三偏中正正中来五位变尽成五兼中至兼中到。

  盖宝镜三昧者。不知谁人之所述。石头和尚药山和尚及云岩和尚。祖祖相传密至相承。无容易漏泄。传到洞山和尚。着五位阶渐。每位安着一偈。以提佛道大纲。可谓夜途玉炬迷津船筏。悲哉近代禅苑荒鞠。以无智昏愚称向上直指禅。以宝镜三昧五位偏正等无上大法财为老屋里破古器总不顾。恰似瞽者抛掷杖子言闲具。殊不知自蹎坠小果见泥里。到死不得出离。何计五位是蓦过正位杂毒海之舟航。辗破二空坚牢狱之宝轮。往往不知进修要路。不谙者般秘诀。故陷溺辟支小果死水里。蹎没焦芽败种黑暗坑。终到佛手难救。是故四十年前在正受室内所信受大略。以当法施。得真正参玄大死一番底上士。宜须密付。非所以为中下机设者。谨勿轻忽矣。
  大凡教海浩渺法门无量。其中间有秘授有口诀。未曾见如五位纷烦者。重离烦评叠变凿说。枝上添枝蔓上结蔓。不知毕竟五位者所以为胡为法理施设者矣。非无小补于法门。令学者转增迷闷。似纵鹙子庆喜大智难了别者。予谓。祖师岂留得无用烦语劳役后昆者乎。我怪之久矣。及入正受室。从上疑兕乍毙矣。学者若依之进修。大有利益。莫为非洞上知识口授凝惑。须知正受专参究洞山颂而后判断将来。勿为非洞上知识口授轻忽。正受老人曰。祖师初施设五位大意者。令学者证得四智之大悲善巧也。大凡佛有四智。所谓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是也。道流直饶三学精炼经多劫。未证得四智。不许称真佛子。须知道流真正参究打破八识赖耶暗窟时。大圆镜智宝光立地焕发。即怪大圆镜光黑如漆。此道正中偏一位。于此入偏中正一位。修宝镜三昧多时。果证得平等性智。初入理事无碍法界境致。行者以此不为足。亲入正中来一位。依兼中至真修。获得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最后到兼中到一位。折合还归炭里坐。不知何谓。精金万锻不再矿。唯恐得小为足。可贵依五位偏正功勋非但证四智。三身亦体中圆焉。不见大乘庄严论曰。转八识成四智束四智具三身。是故曹溪大师有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又曰。清净法身你之性。圆满报身你之智。百亿化身你之行。

洞山良价和尚五位偏正颂

  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旧日嫌。
  夫正中偏一位者。指大死一番㘞地一下见道人理之正位者也。若其有真正参玄上士。密参功积。潜修力充。忽然打发。则虚空消陨铁山摧。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卓足。无烦恼无菩提。无生死无涅槃。一片虚凝。如澄潭无底。似大虚绝痕。往往认得此一位。以为大事了毕。以谓佛道成办。死守无放。其此之道死水里禅。为棺木里守尸鬼。任使耽着经三四十年。不能出独觉自了小窠窟。所以言。机不离位堕在毒海。此是法华所谓正位取证底大痴人也。假设有明了平等无差别真智。不能焕发万法差别妙智。是故在寂静无为空闲阴处。虽内外玲珑了了分明。观照才涉动摇骚闹憎爱差别尘缘。则无半点气力。众苦逼迫。为救此重痾。假且设偏中正一位。
  偏中正。失晓老婆逢古镜。分明觌面更无真。休更迷头还认影。
  行者若住着彼正中偏。则智常向背。见处偏枯也。是故能玄上士。常坐卧动中种种差别尘境上。悉把目前老幼尊卑堂阁廊庑草木山川等之万法。以为我自己本来具足真正清净面目。如对明镜见自面目。于一切处如是观照重岁月。则自然彼此为我家一枚宝镜。于此如两镜相照中心无一点影像。心境一如。物我不二。白马入芦花。银盂盛雪。此谓宝镜三昧。涅槃经所谓如来目见佛性。是之谓也。入得此三昧时。大白牛儿推不去立地证得。真俗不二唯有一乘中道实相第一义谛平等性智运出目前。学者若到此田地以为足。则亦是依旧堕二乘小果深坑。何故。不知菩萨威仪。不了佛国土因缘故。祖师为救此患难。重假设正中来一位。
  正中来。无中有路出尘埃。但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断舌才。
  此一位者。明上乘菩萨不正位取证。菩萨既不以如上所证为足。转进不退。无功用海中焕发无缘大悲。依四弘清净大誓。鞭上求菩提下化众生愿轮。所谓向去中却来。却来中向去者乎。为令知明暗双双底受用。且设兼中至一位。
  兼中至。两刃交锋不须避。好手还同火里莲。宛然自有冲天气。
  此一位。菩萨拨转明暗不二法轮。红尘堆里灰头土面。声色队中七狂八颠。如火里莲华逢火色香转鲜明。入?垂手他受用。所谓在途中不离家舍。离家舍不在途中。是凡是圣。魔外不能辨。佛祖不能挟手。拟举心向。兔角龟毛过别山。者里犹是非他稳坐地。是故谓。宛然自有冲天气。毕竟如何。须知犹有兼中到一位。
  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
  鹄休着语曰。德云闲古锥。几下妙峰顶。佣他痴圣人。担雪共填井。学者若欲透得洞山兼中到一位。先须参此颂。宽延第三庚午天林钟吉祥辰。沙罗树下白隐老衲述.
  或时先师语予曰。洞山五位颂。各各尽美矣。于中兼中到一颂。似不尽善乎。子思奈如。予曰。然矣。若以云门临济宗旨而言。则此一颂大劣。似非洞山作也。彼宗风审细论义。是故此颂如是指示。而全无一字子之失。若以东山下事颂之。雪窦德云闲古锥之偈。诚可谓尽善尽美欤。尊意如何。先师应诺诺曰。诚然也。因以此偈代别洞山著于兹而已。

五家参详要路门第四

第四伪仰宗明作用论亲疏为旨

  师讳灵祐。嗣百丈。福州赵氏子。初参百丈。侍立次夜深。丈曰。看炉中有火否。师拨之曰无。丈起身深拨得少火。举而示之曰。汝道无。者个聻师大悟。礼谢陈所见。丈曰。此是暂时岐路耳。经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忆。方省己物。不从他得。故祖师曰。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只是无虚妾凡圣等心。本来心法元自具足。汝今既然。善自护持。
  仰山讳慧寂。嗣沩山。韶州叶氏子。仰辞亲游方日。人有戏之者。于仰扇上题曰。寂子去行脚。诸魔使谁灭。仰续曰。龙生蛇腹中。借也十个月。人皆异之。盖仰出屠门。诸魔或曰猪毛。初参耽源。已悟玄旨。源谓仰曰。国师当时传得六代祖师圆相共九十六个。授与老僧曰。吾后灭三十年。南方有一沙弥。到来大兴此教。次第传授母令断绝。我今付汝。汝当奉持。遂将其本付仰。仰一览便火劫。源一日问仰。前来诸相甚宜秘惜。曰。当时看了便烧却也。源曰。吾此法门无人能会。唯先师及诸祖诸大圣人方可委悉。子可得烧之。仰曰。某甲一览便知其意。但用得不可执本也。源曰。虽然如此。于子即得。后人信之不及。仰曰。和尚若要。重录不难。即重集一本上呈。且无遗失。源曰然。
  香严智闲禅师参沩山。山问。我闻汝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此是汝聪明灵利。意解识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严被一问直得茫然。归寮将平日看过底文字。从头要寻一句酬对。竟不能得。乃自叹曰。画饼不可充饥。屡乞沩山说破。山曰。我若说似汝。汝已后骂我去。我说底是我底。终不干汝事。严遂将平昔看过底文字烧却曰。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乃泣辞沩山。直过南阳睹忠国师遗迹。遂憩止焉。一日芟降草木。偶抛瓦砾击竹作声。忽然省悟。遽归沐浴。焚香遥礼沩山。赞曰。和尚大慈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
  沩仰宗风审细。虽似老婆臭乳。宗旨之险过于他师者。以为香严不与一言。他所不存堪可依行也。后人以是可通宗极耶。
  沩山摘荼次。谓仰山曰。终日摘荼。只闻子声不见子形。仰撼茶树。沩曰。子只得其用。不得其体。仰曰。未审和尚如何。沩良久。仰曰。和尚只得其体不得其用。沩曰。放子三十棒。仰曰。和尚棒某甲吃。某甲棒教谁吃。沩曰。放子三十棒。
  沩山睡次。见仰山来。沩便面壁。仰曰。和尚何得如此。沩起曰。我适来得一梦。你试为我原看。仰度一盆水。沩便洗面。少顷香严至。沩曰我适来得一梦。寂子为我原了。汝更为原看。严点一盏茶来。沩曰。二子神通过于鹙子目连。
  沩山因问仰山。寂子心识微细流注。无(ニシ)来得几年。仰山不敢答。却云。和尚无(ニシ)来几年矣。沩曰。老僧无来已七年。沩又问。寂子如何。仰曰。惠寂正闹。虚堂拈曰。古人及盖玄微。犹恐走作。今人只管孟八郎道。总是五逆人闻雷。
  沩山问仰山云。寂子如何。仰云。和尚问他见解。问他行解。若问他行解。某甲不知。若是见解。如一瓶水注一瓶水云门云。某甲见处与从上诸圣。不移易一丝毫许。
  仰山问沩山曰。百千万境一时来时如何。沩山云。青不是黄。长不是短。诸法各住自位。非干汝事。仰山则作礼。
  中邑洪恩禅师每见僧来。拍手作和和声。仰山谢戒。邑见来于禅床上拍口曰。和和。仰山即从西过东。邑又拍口作和和声。仰山又从东过西。邑拍口作和和声。仰山又于中心立。然后谢戒了。却退后立。邑云。什么处得此三昧来。仰山云。于曹溪印子上脱将来。邑云。汝道曹溪用此三昧接什么人。仰云。接一宿觉。仰又复问中邑云。和尚什么处得此三昧来。邑云。我于马祖处得此三昧来。

此中邑之一则。可为沩仰宗之所据欤。

  举。王太传入招庆煎茶。时朗上座与明招把铫。朗翻却荼铫。太传见问上座。荼炉下是什么。朗云。捧炉神。太传云。既是捧炉神。为什么翻却茶铫。朗云。仕官千日。失在一朝。太传拂袖便去。明招云。朗上座吃却招庆饭了。却去江外打野榸。朗云。和尚作么生。招云。非人得其便。雪窦云。当时但踏倒茶炉。
  碧岩集第四十八则。明茶道亦有向上出身作用。茶道有本末中之三节。本者成人也。人各皆散乱粗动器耳。故以恒事自然教定。诫我为戒。不乱为定。彻物为慧。是以约点茶论亲疏焉耳。主有五事。一扫室。二居物。三改具。四点茶。五接客。作客有五。一进室。二着座。三改衣。四吃茶。五彻物。夫人精炼平生作用自清。是曰成本。参详宗旨至沩仰理。是曰成末。通达事理物物无惑。是曰得中道之理。凡得三义通十道。则可谓究尽茶道之要。如此问答。三义眼瞎。堪可笑尔。雪窦拈语苏活茶道。
请高着眼。

五家参详要路门第五

第五法眼宗先利济论亲疏为旨

  师。讳文益。余杭鲁氏子。祝发诣开元寺觉律师受具戒。及觉盛化四明。师往习毗尼。工文章。觉奇之。目为吾门之游夏也。师以玄机一发杂务俱捐。振锡南迈抵福州。初见长庆。无所契悟。与进修辈拟之湖外。既发值雨。少憩城西地藏。入堂见藏坐地炉。问师。此行何之。曰。行脚去。曰。行脚事作么生。曰。不知。曰。不知最亲。三人附火。因举肇论。至天地与我同根之处。藏又曰。山河大地与自己是同是别。修曰同。藏竖两指熟视之。两个。便起去。雨霁辞行。藏送之问曰。上座寻常说三界唯心。乃指庭下石曰。且道。此石在心内在心外。师曰。在心内。曰。行脚人着甚来由安块石在心头耶。师窘无以对。遂放包俱求决择。近月余呈见解说道理。藏曰。佛法不是恁么。曰。某甲到此辞穷理绝也。藏曰。若论佛法一切见成。师大悟。出世临川崇寿。
  僧问师。慧超咨和尚。如何是佛。师云。汝是慧超如则监院在师会中也不曾参请入室。一日师问云。则监院何不来入室。则云。和尚岂不知。某甲于青林处有个入头。师云。汝试为我举看。则云。某甲问。如何是佛。林云。丙丁童子来求火。师云。好语恐你错会。可更说看。则云。丙丁属火。以火求火。如某甲是佛。更去觅佛。师云。监院果然错会了也。则不愤便起单。渡江去。师云。此人若回可救。若不回救不得也。则到中路自忖云。他是五百人善知识。岂可赚我耶。遂回再参。师云。你但问我。我为你答。则便问。如何是佛。师云。丙丁童子来求火。则于言下大悟。如今有者只管瞠眼作解会。所谓彼既无疮。勿伤之也。这般公案。久参者一举便知落处。法眼下谓之箭锋相拄。更不用五位君臣四料简。直论箭锋相拄。是他家风如此。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若向句下寻思。卒摸索不着。师出世有五百众。是时佛法大兴。时韶国师久依疏山。自谓得旨。乃集疏山平生文字顶相。领众行脚。至师会下。他亦不去入室。只令参徒随众入室。一日师升座。有僧问。如何是曹源一滴水。师云。是曹源一滴水。其僧惘然而退。韶在众闻之。忽然大悟。后出世承嗣师。有颂呈云。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师印云。只这一颂可继吾宗。子后有王侯敬重。吾不如汝。师圆成实性颂云。理穷忘情谓。如何有喻齐。到头霜夜月。任运落前溪。果熟兼猿重。山长似路迷。举头残照在。元是住居西。
  举。陆亘大夫与南泉语话次。陆云。肇法师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也。甚奇怪。南泉指庭前花召大夫曰。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
  石头因阅肇论。至会此万物为自己处。豁然大悟。后作一本参同契。亦不出此意。看他恁么问。且道。同什么根。同那个体。到这里也不妨奇特。岂同他常人不知天之高地之厚。岂有恁么事。陆亘大夫恁么问。奇则甚奇。只是不出教意。若道教意是极则。世尊何故更拈花。祖师更西来作么。南泉答处用衲僧鼻巴与他拈出痛处破他窠窟。遂指庭前花召大夫云。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如引人向万丈悬崖上打一推令他命根断。岩头道。此是向上人活计。只露目前些子。如同电拂。南泉大意如是。有擒虎兕定龙蛇底手脚。到这里也须是自会始得。不见道。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看他雪窦颂出曰。闻见觉知非一一。山河不在镜中观。霜天月落夜将半。谁共澄潭照影寒。
  南泉一株花话。是宗门之骨随。如先师与云山老宿商量。夫云门法眼二宗。大概如诗之通韵叶韵。本出自岩头雪峰下。岩头出瑞岩主人公。游化三昧受用确乎。故出沩仰作用高贵尊胜之风。雪峰即出玄沙云门。玄沙一转得地藏。又一转得法眼宗。故云门法眼二宗言句易迷。
  五祖弘忍大师。深乘愿轮。再来为法演。弄得云门临济受用。如车两轮。是道东山下暗号密令。圆觉佛光国师。在大宋往虚堂室中。参详许多次。卒得言句三昧。云门大师心不赚然。再作大灯国师扶起我宗。别示有生涯。又关山一休等。专教喻五家有来由。祖师加助儿孙如是亲切也。
  真净文禅师有颂曰。云门临济百花春。一一灵机总有神。总有神。祖庭不复春耶。

附录(二门)

腊八示众第一

  朔日夜示众曰。夫修禅定者。先须厚敷蒲团。结跏趺坐。宽系衣带。竖起脊梁骨。令身体齐整。而始为数息观。无量三昧中。以数息为最上。令气满丹田。而后拈一则公案。直须要断命根。若如是积岁月不怠。纵打大地有失。见性决定不错。岂不努力乎。岂不努力乎。
  第二夜示众曰。楞严经曰。一人成道归真。十方虚空悉消殒。凡修道处。必有护法神。有魔障神。譬如城市人多聚。则贼盗亦随聚。心愿强则护法神得力。心魔动则障神得力。是故学道者先须要发大誓愿。专辞让谦逊。置心于一切众生下。咸皆度脱。佛祖大道无有无愿力而能彻底者。譬如学射者。一箭一箭欲中鹄。始虽不中。久而不已。必得其妙。参学亦复然。一念一念起大愤志。抖擞精神。须要彻大道渊源。如是念念不退。一切法理无不现前。无上菩提犹如俯拾地芥焉也。
  第三夜示众曰。如来正法眼藏的的相承。是谓传灯菩萨。如来正法眼藏能护持。是谓护法菩萨。传灯护法犹如师家与檀越。师檀不合。大法独不行。而护法为最上。昔弘法大师尝祈请大日如来曰。谁是护法最上耶。如来告曰。无如辩才天。是虽传灯为第一。若无护法之力。则所以佛法只独不行也。是故护法为最上也。又坐禅通一切诸道。若以神道言之。则身即天地小者也。天地即身大者也。天神七代。地神五代。并八百万神。悉皆身中镇坐矣。如此欲祭祀镇坐诸神者。神史所谓非灵宗神祭则不能祭之。灵宗禅祭者。非神定则不能祭之也。竖起脊梁骨。充气丹田。正身端坐。眼见耳闻不杂一点妄想。获六根清净。则是祭天神地祇也。虽一炷坐。其功德不为鲜矣。是故道元禅师曰。可勤之一日。可贵之一日也。不勤之百年。可恨之百年也。鸣呼可恐可慎。
  第四夜示众曰。数息观有六妙门。所谓数随·止·观·还·净也。数息入三昧。是谓数。数息渐熟。唯任出入息入三昧。是谓随。十六特胜等。以要言之。归数随二字。故初祖大师曰。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内心无喘者。不依根本也。心如墙壁者。直向进前也。此偈甚深。汝等请试取本参话头如墙壁直进去。使令以土击大地有失。见性决定无不彻。努力乎努力乎。
  第五夜示众曰。所谓接心长期百二十日。中期九十日。下期八十日也。克期决定欲明大事。故一众不出户外。况杂谈乎。参禅只但勇猛一机而已。汝等不闻乎。近顷庵原有平四郎者。雕刻不动尊石像。以安置吉原山中瀑布处。忽览瀑水涨落。水泡跳珠前泡后泡。或流一尺消去。或二尺三尺消去。乃至二间三间消尽。宿缘所感。竟觉知世间无常都如水泡。殆逼一身不堪安处。偶听人读泽水法语曰。为勇猛众生成佛在一念。为懈怠众生亘涅槃三祇。因忽发大愤志。独入浴室。坚锁户牖。竖起脊梁骨。握两拳。瞪双眼。纯一坐禅。妄想魔境蜂午纷起。法战一场。终得断命根。深入无相定。及天明闻鸟雀绕舍啼。自求全身。终不可得。唯看两眼脱出在地上。须臾忽觉爪际痛。而两眼归位。四支获起。如是三夜。坐起一如前。及第三日朝。洗面而视庭树。大异于平日所见。甚为奇异。仍问邻僧。总不辨。因欲见鹄林。舁轿逾萨埵岭。眺望子浦风景。始知先所得草木国土悉皆成佛底端的。径见鹄林。屡入炉韛。透过数段因缘。彼是一个凡夫。未曾知参学事。然才两三夜而证如是事。唯勇猛一机与妄想相战得胜者也。汝等何不发起勇猛愤志乎。
  第六夜示众曰(于时侍者行茶)建仁开山千光祖师入宋时。偶中暑患瘅。有一老翁为饮茶。瘅速治。因赍茶实来贡禁廷。种之于宇治县。又赠明惠上人。上人亦种之于梅尾。故以千光明惠为茶之祖矣。夫茶之为能。以苦为体。故能养心脏。心脏治则四脏自平也。明惠上人曰。茶能除睡眠。修道人可吃者也。又外论之。则养心脏。若修为第一。专著精彩苦修彻骨。则神气朗然。故慈明曰。古人刻苦光明必盛大也。禅关策进曰。役心不已得果证。果证决定义也。是故汝等宜贵苦修也。近顷奥州有文冥和尚者。欲见予百计六年。遂来求挂搭。予曰。纵赐紫大和尚。法眼未明。于予为小僧。呵骂犹未足。若身存世仪。意抱尊大。见予何益之有哉。曰。某诚为大法乍入丛林一沙弥也。请和尚不惜慈悲接得焉。喝雷棒雨岂敢惜命哉。因许入室。一夏九旬之间。刻苦精炼。吃予手中棒举不可计。果契证我宗向上大事。临行长约取弟子礼。然则勇猛一机竟至法成就。可不慎哉。
  第七夜示众曰。一子出家。九族生天。夫出家须要真出家。所谓真出家者。愤起大誓愿。勇猛精进直断命根。豁然法性现前。是谓真出家。九族生天亦真实不虚矣。昔播州有一女人。当怀胎之夜。自发愿曰。此儿若男子。必当令出家。其夜梦有一老人来告曰。吾此家九代已前祖也。死而堕冥府受无量苦。而今依恃汝胜愿力。永得脱地狱苦矣。又甲州有良山和尚者。匡徒领众。腊八依例与众禅坐。一夜其亡母携刀来直刺腋下。大叫一声吐血闷绝矣。山良久苏。次日俄与众别行脚。一钵三衣风餐露宿。寻师访道。经年禅定颇熟。欲入三昧。时亡母复来现。才举眼即隐去。他日深入三昧。恰如少湛然。亡母来复告曰。吾始入冥府。鬼卒皆敬曰。是出家母也。都无苦恼。岂思及公壮狱卒皆曰。将谓是出家母也。却是俗汉母也。铁棒铁枷呵责不可言也。其恨彻骨。是故先夜来刺汝。然而汝悔出寺行脚。中来见公。生灭念犹未尽。故隐去。今定慧殆明。吾苦患亦尽矣。特得生天下。故来告谢而已。以兹观之。汝等咸皆有父母。有兄弟。有眷属。以生生数之。则岂惟千万人哉。悉皆轮回六道受无量苦。待汝等成道者。犹如大旱望云霓者也。如何悠悠坐见之而不发大愿乎。光阴可惜。时不待人。勉旃勉旃。
  师一日示侍者曰。予使侍者数十年。而熟见之。则有三等侍者。曰孝。曰正。曰平也。所谓孝唯事以纯素。而能常安师意者也。所谓正一诺而能须命常不怠者也。所谓平无孝正而事以庸常。半顺半违者也。其余不足言耳睛。在昔阿难侍佛三十年。颇合圣意。佛称总持第一。香林侍云门十八年。纸衣录语句继得鉴咦宗。天源柏庵事大应。生前自雕肖像受师之点眼。灭后常奉此像不异在世。入宋时但裹面容不暂离身。吾先师白隐老汉。侍祖翁透鳞于松荫塞夜入被衾里。抱住老躯以温之。古人侍其师概而如此。今人何不怀之哉。
  又示众曰。夫大法关系至重矣。命如悬丝。若不打出一个半个真正种草。传这的的相承向上大事。我亦佛法中罪人而已。风穴已有此叹。况其他乎。我熟顾旧参诸子。半个亦无堪忍。纵令有少分得力者。不过两三世。泯然而已。岂不痛乎。我此正宗支竺扶桑扫地尽矣。北郁东弗亦可知耳。我自证之。我此正宗正如一日在天。汝等何不愤起大勇猛心而欲明之乎。汝等若果无此志则俱是佛法中罪人也。此日既没。四天下咸暗黑。护法星辰亦依谁出于世耶。乞各各急须起志。言讫泪屡下。

看经榜第二

  真言门有三密相应之法。所谓印相明正。是为身密。神咒清朗。是为口密。观本尊与自身不二。是为意密。禅门讽诵亦有三密。正身端坐根无空缺。是身密。三者朗声彻耳能所不二。是口密。三者眼耳相交念念正真。是意密而已。若能通达得大自在。动与不动当体寂灭。语与不语真个圆融。念与无念究竟平等。是为衲僧门下真正看经讽咒之法也。学者宜委悉。
  夫如法看经者。于自他上各具四德。初自四德者。一助三昧。音声入神得耳根圆通故。二灭障碍。善神来护恶鬼怖潜故。三除病患。音彻四大气血流溢故。四满心愿。运命日改随顺天真故。次他四德者。一欢诸天。增长威神升进阶位故。二救幽魂。消除业报发菩提心故。三益见闻。远离恶念成就信种故。四利畜类。音声所及普结胜缘故。
  论曰。见性修定者。禅门之正行。看经礼佛者。禅门之助道分而已。少林九坐曾无看经之名曹溪一世何有礼佛之劳。虽然至为消业养道之方便者。又非先德必有破败之。是故药山看经。黄檗礼佛。荐福弘辨答宜宗问。永明知觉兼法华业。汾阳一榻坐三阅藏。明教三昧称万祈忏。赵州三五夜而变两蛇争口之相。古鼎二十年而改四贱萃躯之业。舜老夫日有定课。垂老益坚。即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杲佛照深夜修敬未尝少懈。遂感雪顶丰姿二人入堂显异。阿难尽形寿事佛未得究竟。灭后逢迦叶恶手段。哭泣尾谢渐得入室。俱胝三十年。持咒虽无入证。后见天龙。一指头透脱圆融始及发验。爰有二义。如彼传道。关山三年密祈两宫。南山每日恭营一塔之类。即悟后祈传法度生之寿。又至大瘤多岁礼马祖塔。乾峰七日祈文殊智者。未悟已前哀求恳祷得道之大愿也。由兹见之。看经礼佛亦有不可舍底理欤。间有宗匠斥之呵之者。初心求他佛不求自佛。或求福寿或祈利养。不以佛祖不传妙道而挂在胸间。则皆是堕邪魔种族。最堪戕害祖师真风故也。若亦一等以败之为是。内外障难窥隙日加焉。我恐佛法夫不久欤。故无因和尚曰。我门礼乐者佛法久住之相而已。学者宜详之。

跋五家参详要路门

  三光老师之著述五家要路也。谅其有故哉。今时有以知见解会而为正悟者。有坐在无事中里而为正修者。有不知不会是为向上禅者。有认昭昭灵灵而为自己者。有着湛湛寂寂而称禅定者。有向言句上而作死摸样者。有尝古人糟粕而为奇特玄妙者。有缀一联偈颂而论死活者。以胡喝乱棒而为大机大用者。就中生下劣以念佛为公案。以诵咒为定课。看经礼拜愿净土乐天堂。匆匆忙忙终日劳役心身。皆是禅病而非真正见解。岂谓是五家之宗要耶。是故三光老师慈悲为教个痼疾。且撮出各宗一二誵讹之因缘。而以为拔钉抽楔底之一方便而已。若或谓晦岩有眼目希叟有赞辞。何用者般杜撰耶。阿呵呵。劝君尽此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咄。今也松云主人彻见五家要路者实为今时之指南车。乃喜舍尤资以上梓共之于世矣。庶几言扶起鹄林门风者欤。其志可以嘉尚焉。且附录二门者。供初以禅者之座右而心警睡魔者也。因缀数语以赘之卷尾云。

于时
  文政丁亥之秋九月
  阿鼻窟老衲大观叟


收藏 分享 邀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此篇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more
联系我们
  • 45-47 Auburndale Lane,Flushing, NY,11358,USA
  • 718-461-1052 (证仁法师)
  • wenmao68@hotmail.com
  • www.xifangju.com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西方居 -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Copyright © 2000-2017 Metropolitan Buddhist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