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7 13.P0501 楞严经疏解蒙钞(二十八卷)〖明.钱谦益钞〗

2018-9-27 13:05 8570 0
简介
0287 13.P0501 楞严经疏解蒙钞(二十八卷)〖明.钱谦益钞〗 卍新续藏第 13 册 No. 0287 楞严经疏解蒙钞          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目录卷首一 古今疏解品目二 咨决疑义十科 ...

0287 13.P0501 楞严经疏解蒙钞(二十八卷)〖明.钱谦益钞〗

卍新续藏第 13 册 No. 0287 楞严经疏解蒙钞

  

  

  

  

  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目录卷首一 古今疏解品目二 咨决疑义十科第一卷一之一 经前十门悬叙 经起如是我闻尽序分一之二 起阿难见佛尽七处徴心竟一之三 起卷中尔时阿难尽卷末第二卷二之一 起尔时阿难尽含受十方国土二之二 起阿难白佛言尽及诸群塞亦复如是二之三 起阿难汝犹未明尽五阴非自然性第三卷三之一 起复次阿难云何六入尽十八界非自然性三之二 起阿难白佛尽七大文说偈赞佛第四卷四之一 起富楼那问生起尽如何自欺尚留观听四之二 起阿难及诸大众尽云何不成无上知觉第五卷五之一 起阿难白佛尽从三摩地得无生忍五之二 起阿难请问圆通尽二十四圣说竟第六卷六之一 起观音说圆通尽观音名遍十方界六之二 起世尊放光现瑞尽文殊说偈获益六之三 起阿难请问修行尽六种清净明诲第七卷七之一 起阿难汝问摄心尽如来宣说神咒七之二 起阿难问渐次修行尽众生十二种类第八卷八之一 起阿难如是众生尽四加行位八之二 起十地位尽结经汝当奉持八之三 起阿难请问六道尽十种仙趣八之四 起阿难诸世间尽自此已往名为欲界第九卷九之一 起色界一十八天尽总结精研七趣九之二 起如来将罢法座尽想阴十种魔事第十卷十之一 起阿难诸善男子尽行阴十种心魔十之二 起识阴十种见魔尽修进最后垂范十之三 起阿难重复白佛尽流通作礼而去卷末佛顶五录一佛顶图录二佛顶序录三佛顶枝录(中分七)四佛顶通录(上下)五佛顶宗录(中分三 一垂示宗旨上下 二参会公案 三举拈偈颂)

No. 287-A 佛顶蒙钞目录后记

  万历己亥之岁蒙年一十有八。我
神宗显皇帝二十有七年也。帖括之暇。先宫保命阅首楞严经。中秋之夕。读众生业果一章。忽发深省。寥然如凉风振箫。晨钟扣枕。夜梦至一空堂。
世尊南面凝立。眉间白毫相光。昱昱面门。佛身衣袂。皆涌现白光中。旁有人传呼礼佛。蒙趋进礼拜已。手捧经函。中贮金刚楞严二经。大学一书。 世尊手取楞严。压金刚上。仍面命曰。世人知持诵金刚福德。不知持诵楞严。福德尤大。蒙复跪接经函。肃拜而起。既寤。金口圆音。落落在耳。由是忆想隔生。思惟昔梦。染神浃骨。谛信不疑矣。备官词林。讨论典故。闻嘉靖中。内江赵大洲教习庶吉士。课读楞严。谓诸君年长四十。少亦三十。不以此时读此经。待何时耶。三复斯语。鞭影入心。不自知口呿齿击。急杵撞胸也。顿踣仕途。流离国难。万死备尝。一身余几。波叱填耳。斧锧攒躯。血路魄回。刀山魂返。噩梦乍歇。藏识孤明。楞严积因。影现心目。经言。如汝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忽然覆睹。记忆宛然。曾不遗失。诚哉是言也。庚寅之冬。不戒于火。五车万卷。荡为劫灰。佛像经厨。火焮辄返。金容梵夹。如有神护。变慑良久。矍然憬悟。是诚我 佛世尊。深慈大悲。愍我多生旷劫。游盘世间文字海中。没命洄渊。不克自出。故遣火头金刚。猛利告报。相拔救耳。克念疮疣。痛求对治。刳心发愿。誓尽余年。将世间文字因缘。回向般若。忆识诵习。缘熟是经。览尘未忘。披文如故。抚劫后之余烬。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开梦里之经函。如醒中人取梦中物。此佛顶蒙钞一大缘起也。窃自循省。厥因有三。名言习气。书生笔格。剽观河之玄义。模写逝川。拾圆通之剩文。发挥耳顺。采掇菁华。铺陈粉绘。添乳中之水。杂彼醍醐。收茹后之泥。涂兹场地。博易不殊搏黍。游戏亦类聚沙。其因一也。上党旧游。曾遗正脉。(交光正脉友人程孟阳游泽潞得本)吴门法侣。先赠圆通。(幽溪圆通疏初出即中兄赠我曰此后时阅首楞标准也)迨三箧得脱沈灰。而二本仍栖旧皮。惟兹初篑。用为先资。虽非觉海之全珠。抑亦昏涂之束炬。其因二也。东海徴心。少依讲席。(指东溟管夫子)牢山悬镜。长侍巾瓶。(指海印憨山大师)典刑日远。记莂自惭。违先生之况。岐路茫茫。烦智者之诃。问桥种种。回心迟暮。仰托师承。灌顶之大法昭然。觉迷之绪言具在。入室敢同真子。泛海终藉导师。其因三也。此经章门广博。标指参差。三观横分。三摩错互。旧解既表中未定。新章亦逐北同走。窃欲甄明总别。参详异同。搜剔本根。剃剟稂莠。务俾钤键开涤。教观分明。入三摩地门。照涅槃日。示明了还家之路。修三无漏学。濯奢摩水。断轮回生死之根。庶可以上报
佛恩。下酬誓愿。是本心也。会稡一经。披寻三载。钞略十卷。但是筌罤。咨决十章。敢云悬叙。慧惭天鸟。钝笑人牛。斯所以执简汗颜。临文永叹也。昔者宋学士景濂。尝言清凉大士。一遵 如来遗教。学无常师。问律于澧公。受南山行事于昙一。传涅槃起信法界观还源记于瓦官。咨杂华于大诜。习天台止观法华维摩等疏于荆溪。参决南宗禅学于牛头忠径山钦。群机尽摄。万理俱融。卓然为一代之师。去圣日远。末学支分。欲总萃诸家。折衷融贯。恨鲜有可言斯事者。居今之世。末法倒澜。时教凌夷。魔外锋起。诚欲兼综性相。和会台贤。抉擿生盲。枝柱恶觉。故当弘阐此经。导其先路。斯则照万法之智灯。烛群邪之心镜。捞笼末劫。津筏异生者也。标斯言于经首。庶以当发愿文。仰扣三尊。冥求加被。世之法将。有智觉转轮。深心荷担。如学士其人者。施我慧目。鉴而助之。

  岁在阏逢敦牂九月三日海印弟子虞山蒙叟钱谦益焚香肃拜敬书于绛云余烬处之右厢

No. 287-B

  钱谦益曰。蒙之钞是经也。创始于辛卯岁之孟陬月。至今年中秋而始具草。岁凡七改。藁则五易矣。七年之中。疢病侵寻。祸患煎逼。僦居促数。行旅喧呶。无一日不奉经与俱。细雨孤舟。朔风短檠。晓牕鸡语。秋户虫吟。暗烛汇笔。残膏渍纸。细书饮格。夹注荖行。每至目轮火爆。肩髀石压气息交缀。仅而就寝。盖残年老眼。著述之艰难若此。今得溃于成焉。幸矣。削藁粗就。编排略毕。插架阁笔。喟然三叹。何叹乎。盖深叹夫解经之实难。而古人之未易以几及也。蒙初翻此经疏解。上溯资中。下循长水。文质理精。词简义富。有读之三四过。犹未了者。有绎之三四年。始得解者。少言多义。自古皆然。无不契真。无不成观。今师笺释。波澜满纸。少时涉眼。亦自烂然。旋目观之。气味索薄。如翳眼乱华。都无生处。其或披新猎异。自数珍宝。不知互互料简。胥为刍狗之已陈。又或立义开章。别安眉目。不知彼彼具含。元是篱落之长物。去古久远。圣师不作学者之智日粗。则心益不小。学日狭。则见益不圆。未了宗源。辄加搴剟。不详利病。先设砧椎。道安有言。岂将不知法者勇乎。蒙为此惧。盖已有年。钞略一周。平心普告。窃谓自今已往。一切大乘契经。与夫诸圣造论。宗趣深远。义疏繁芿者。胥当依佛顶之例。权阁今文。先宗古释。务俾先佛心宗。与古师教眼。分齐吻合。血脉疏通。大义炳然。微言不坠。然后网罗多家。衷其得失。将使四河俱入。勿令一沤自认。如是。则如来之慧命续矣。法灯衍矣。宗教不患乎分涂。魔外不忧其炽盛矣。正法难闻。魔民未慭。汝遵佛语。名报佛恩。凡我善友。无忽苦言。共截象流。免游兔经。如以为是古非今。卑他尊己。大妄语成。坠无间狱。佛有明诲。敢食斯言。是钞也。激赞咨决。亲加标目。怂恿卒业。发愿流通者。苍雪彻师也。指决三摩。冥符古义。相期扬榷。未睹厥成者。蕅益旭师也。与闻草创。共事蓝缕。采掇清凉。佽助旁论者。含光渠师也。指瑜伽之教相。考匿王之生年。搜剔小宗。旁资引证者。楚松影省师也。明镜清流。不辞披拂。霜天雪夜。共许参求者。长干社中勖伊闲师。介立旦师。雪藏韶师。介丘残师也。耳目濡染。晨夕扣击。欢喜赞叹。异口同音者。里中石林源师。及亡友陆铣孟凫也。敢告诸方。勿吝诲迪。凡沾法乳。敬俟续书。

  岁在强圉作噩中秋十有一日辍简再记于碧梧红豆庄。是岁长至日书于长干大报恩寺之修藏社。

No. 287-C

  (丁酉长至。遇雪藏韶师于长干。出斯钞就正。韶师偕介丘残师。呵冻开卷。废寝食五昼夜。读罢。说八偈以唱叹。介丘告我曰。雪老教乘宿学。不妄许可一字。谓此钞得楞严大全。古圣师面目各在。亟宜流布。勿复疑滞。逾三年己亥。江邨岁晚覆视旧稿。良多䮞驳。抖擞筋力。刊定缮写。寒灯黯淡。老眼昏华。五阅月始辍简。卷帙粗了。韶师顺世之音旋至。及门之士。佽加铅椠若毛晋。黄翼何云者。一岁中相继捐馆。法将徂谢。伴侣凋零。少分翻经。杀青未整。逝川藏舟之感。迢然如积劫矣。明岁。余年八十。室人劝请。流通法宝。以报佛恩。遂勉狥其意。然此钞不敢终閟者。以韶师及诸方敦趣之故。而韶师嘱累一念。逾于肉灯身座。尤不忍其抑没也。韶师偈有曰。七处徴心妄本空。八还何处觅行踪。不知身在含元殿。更问披蓑钓雪翁。又曰不生不灭是因根。三世如来共一门。欲识劫前无混浊。一声羌笛闇销魂。读斯钞者。知韶师为法深心。八偈在卷端。一一皆发妙高顶椎椎声矣。韶师住匡山。为萧伯玉所咨请。今兹刻经。伯玉犹子孟昉。首先唱导。亦缘因也。上章困敦岁三月三日敬他老人谦益焚香再拜重记岁月)。

  No. 287

  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卷首(之一)

  海印弟子 蒙叟钱谦益述

  古今疏解品目

  唐

  崇福寺惟悫法师疏(悫公于至德初年。得房相家笔受经函。发愿撰疏。计十一年始下笔。勒成三卷。目为玄赞。文义幽颐。盛行西北。实此经疏解之祖也。高僧传云。悫公撰疏。梦妙吉祥乘狻猊。自其口入。及将彻简。寐中见由口而。出。在。乎华严宗中。文殊智也。永明宗镜。引悫公论楞严六十圣位。深契华严圆融法界之旨。人知长水释楞严用华严宗旨。而不知其原本于悫公也。长水解经首一时。有说法领法四对。金刚刊定。记云。此是悫公楞严疏意。故知长水之疏。于玄赞采撷多矣。万松录。载悫师八处徴心科解。尤奇崇福。义海诸书。亦云兴福)。

  魏北馆陶沙门慧振科判(振公初立义例。即此经科判之祖也。资中已下。皆所遵用长水云。振公八段。资中显称。吾今从古。依振公判。八段七科。开合之异耳。北峰七科。温陵五分。标指有别。义门不殊。后人各树门墙。竞标科段。清凉诃为已杂尘飞徒盈纸墨。今并裁而削之。虽云近师长水。实则远宗馆陶。先河后海。何必改作。振公亦云慧震)。

  蜀资中弘沇法师疏(继崇福而作疏者。资中也。义例则取诸馆陶。古今疏解。惟此三师。导其前路矣。长水疏经。多引沇师旧文。而不举其名。以义海诸书。参之今疏。略可考见。其解奢摩他三法云。大意与一心三观相应。此则原本止观。即孤山诸师。用台观解经之祖也)。

  长庆道巘禅师楞严说文(巘师以赵州嗣孙。撰此经说文。宗门引重。义海失载。会解遂没其名。故其书不传。今于海眼补注。大藏一览等书。采其零义。略钞数则。唐人以禅宗解经者。自长庆始。于振沇二师之外。别标一宗。即温陵诸师之祖也)。

  五代吴越

  永明寺智觉寿禅师宗镜录(禅师会三宗学者。集录大乘经论。诸家语录。撰宗镜录一百卷。折衷法门。会归心要。多取证于楞严。所引古释。即悫振沇三家之说也。长水疏经。裁决要义。用宗镜为诠准。而寂音僧宝传。发明永明撰述。以徴心直指为缘起。古师弘法。确有渊源。今人习而不察。间有采剟。徒取骈偶之词。资为旁义而已。蒙之钞略。披文拣集。广引证明。零义单词。罔敢遗阙。欲使学者。知古义有所从来。勿寻枝而失干也)。

  宋

  真际崇节法师撰删补疏。

  槜李灵光洪敏法师撰证真钞(二师疏钞。未见全文。略见义海诸录)。

  长水疏主楞严大师子璇撰义疏注经十卷(长水初依灵光敏师。学贤首教观。尤精于楞严。已而得悟于琅玡。受扶宗之付嘱。乃依贤首五教。马鸣五重。详定馆陶科判。采集悫沇敏节诸家之解。释通此经。勒定一家。是中修治止观。参合天台。拣辨心识。圆?宗镜。理该教观。又通经论。性相审谛。悟解详明。裴相之赞圭山云。文广理一。语简义圆。以方长水。良无愧焉。今兹钞略。奉为准绳。期于研照智灯。刊落枝蔓。紫柏有言。长水疏经。为百代心宗之祖。卓哉斯言。即寂音义学之诃。亦可以息喙矣)。

  (△禀长水之学者。有苏台元约疏钞。宋时盛行于世。今不传。又有道欢法师手鉴。及释要等。皆钞类也。今略见海眼补注。及桐洲集注)。

  泐潭晓月禅师标指要义(宜阳参学比丘应干集录)。

  △闽僧咸辉楞严经义海三十卷(已上二书皆长水之流派也。月公与长水。同参琅玡得悟。晚居泐潭道济庵。与其徒应干。论楞严指决。其科节一依长水。取其文之精要。删掇附注。乾道中。咸辉书配。研究标指。知月公本依长水也。遂取疏义标指。排合经文。附以吴兴集解。目为义海。虽采集众解。一以长水为纲骨。其言曰。诸师师承不同。得失互见。正相与抑扬圣教。洗荡物情。亦庶乎通人之言矣)。

  孤山法慧法师智圆经疏十卷谷响钞十卷(释自撰楞严疏)。

  △吴兴净觉法师仁岳集解十卷(集崇福已下诸解。而附己说为私谓)。

  熏闻记五卷(释自造集解)。

  (△自智者大师。遥礼楞严入灭遗记。于是孤山圆师。首先奋笔。思应肉身比丘之谶。用三止三观贴释此经。吴兴岳师。力扶孤山。张皇其说。自时厥后。讲席师承。咸以台观部属楞严。无余说矣。今按孤山教义分明。文词富有。十部疏主。宜其擅名。然其分配三止。则观网未圆。错解三摩。则义门未确。春前夏满克定说经。则时教未审。盖亦山外一家之言。非此经通义也。吴兴分卫得悟。若拓虚空。词辨从横。穿穴经论。妨难侧出结弹繁兴。方诸古人。良多新解。未免自尊己德。下视先贤。未能善自他宗。抑亦招建立过。当其雪谤扶宗。已无上古。岂知灵芝开口。更有后人。此病于今正烦。未能缕指)。

  △桐洲法师怀坦集注十卷(南渡已后。禀学台宗者。竹庵可观。得法于车溪。大慧称为教海老龙。虽其搜剔苦心。未免葛藤满纸。观之嗣。为北峰印。印之后。为桐洲坦。无极度。各有诠释。桐洲集注。收集神智补注。竹庵补遗。北峰解题诸家。皆以敷演教观。辅翼圆岳。开张本宗。显扬父祖而已。元皇庆中。北峰孙我庵本无。重为修治。附以私议。亦山家一家之书也。柏庭善菩月。嗣法月堂。竹庵常命分讲。着玄览二卷。疏通大意。谓一家借位。未始定论。斯亦山家之铮铮者矣。经肆流传。更有侗洲集注。冯祭酒作序者。多引融室广注。知为国初撰集。或桐洲后人托名也。怀坦。今本讹为思坦)。

  石门圆明禅师洪觉范着尊顶法论十卷(亦云寂音尊者)东吴雷庵正受如方山新论例厘论入经名曰楞严合论而自附己见为论补(寂音谓此经说尊顶法。明见。佛性。而传注之家。从而汩之。学者乃疑以为教乘。尝深观之。得世尊意于诸家笺释之外。由是造论。略正纲宗。排斥异说。以无顶顶相法。超见悟明为了知。以止观妙法。称性观照为方便。使人知成佛显决。修行要门。从语言文字三昧。证入自住三摩地。如是而已。其与灵源论法相抵。及其扶宗卫法之苦心。蒙于佛顶枝录。着之详矣。论中妙义。玲珑逗漏。殆如走盘之珠。骇鸡之犀。而援据经论。断章竖义。未能尽厌人心者。亦间有之。如谓佛顶三摩提。为请法中之一也。谓菩萨具足万行。非首楞严具足万行也。谓前五识。是第八识相分也。引瑜伽眼识三心。谓第三心为等流也。拣长水结归五重。不知是清凉逆推之法。而斥为义学也。若此之类。或然或疑。将顶论自有纲宗。或禅解不无影略。世有法匠。自出手眼。刊而正之。无俾疑误后学。斯亦寂音所印许也。雷庵补注。禀承尊顶。其统论曰。直指之道。非观照所及。如来不能提摄庆喜。令其自见自悟。至如来自到境界。不得已而示以入三摩提之路。破五阴魔之惑。是为最后垂范。信斯言也。则此经中宣胜义中。最胜义性。总是第二门头。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何谓一门超出。观世音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何以上合诸佛。学人承误。莽荡拨无恐有空魔。入其心腑。未能长饮光之矣。祗足重石门之悲。蒙故不得而不辩也)。

  王文公介甫楞严经解(文公罢相。归老钟山之定林。着首楞严疏义。洪觉范称之。以谓其文简而肆。略诸师之详。而详诸师之略。非识妙者莫能窥也。有宋宰执大臣。深契佛学。疏解首楞者。文公与张观文无尽也。文公之疏解。与无尽之海眼。平心观之。手眼具在。具只眼者。自能了别。蒙不敢以宗门之轩轾。辄分左右袒也)。

  张无尽删修楞严改名楞严海眼经兼采集诸家之解及己说为补注(无尽删修楞严。窜易缘起。移置前后。芟除重复。改定圣位。削匿王指河之事。换槃特诵帚之因。信意增减。师心博易。全经面目。枺摋殆尽。越僧慧印谓为妙喜所印赞。公然题目。标为新旧二经。雷庵受师。抗词驳正。累数千言。以大慧语录考之。宋有孙知县者。曾以臆见删改金刚经。大慧答书。以为敢作如是批判。招因带果。毁谤圣经。当下无间狱。雷庵之驳海眼。即移妙喜答孙尹之书。以驳无尽也。用其文而隐其人。不敢以弹驳海眼之故。移师于妙喜也。雷庵之用意。亦可谓微而彰矣推无尽之本病。盖有两端。一则禅人习气。高抬宗眼。脱略教宗。观其论太极邪因。料简清凉。数行之中。引疏而遗钞。则于他经可知。一则有宋儒者。学粗心大。庐陵敢非十翼。河南擅更戴记缪妄成风。无尽遂衡加于教典也。吾为此惧。普告来者。妙喜复起。不易斯言)。

  温陵宝胜禅师戒环要解十卷(环师一生掩关。深悟玄理。法华华严楞严。皆有新解。而是经则于台家观谛。胶缠封执之后。解黏释缚。迢然自远。其识见有大过人者。于时称之者。以为长水之疏元约之钞。文义浩博。学者泛其波澜。益味元本。要解言约义丰。词畅理诣披文见经。如指诸掌。蒙窃谓温陵之解。以长水为椎轮。闇用其义门。而巧遮其面目初非能绝出于长水也。长水由禅综教。能用文字解脱。故其宗趣深。温陵用禅判教。主于解脱文字。故其宗趣㨗。在华严宗中。长水远绍清凉。温陵别承枣柏。斯其所以别与。环。师自叙。谓及观璇月圆三师。及长庆巘闽中度舒王张观文之说。皆不足为准绳。其主张未免太过。而近世学者遂欲宗温陵而祧长水。此则目睫之论也)。

  胜国蒙古

  天目中峰幻住和尚明本楞严徴心辨见或问一卷(中峰广录别出)。

  (△幻住受高峰心要。坐断死关。于金刚圆觉楞严。各有发明尝以楞严小本。付弟子天如曰。吾于徴心辨见。略示指点。汝当发明全经。以终吾事。此则师会解之缘起也。今会解列唐宋九师。附已为十。而不录幻住之解。以为禅有禅解。经有经义。不欲混为一门。以长后人之狂慧也。九师之中。刊落长庆说文。亦复如是。此则师集解之深意。殆非今人所知。蒙故表而出之)。

  中吴师子林天如禅师惟则楞严会解十卷(集唐宋九师解附以补注为十高丽麻谷则师解别出)。

  (△则师得法中峰。受小本付嘱。会唐宋诸家疏解。三年而成此书。南北讲席。师承墨守。垂二百年乃有异议。有人言此天如之楞严。非如来所说之楞严也。蒙详定此解其宗印虽本原天目。而教眼则专属天台。孤山吴兴。主伯亚旅。收温陵为眷属置长水为附庸。宗趣一成。取舍硕异。宜其传久而敝也。此师根据父祖。一室卧云。于时通人称其随机说法。如月印水。会解其最经意之书。自谓若合殊流。同归于海。而数传之后。遂有延津刻舟之叹。信乎。举扬宗说易。诠注佛语难。习禅之家。拂略义解。虽寂音未免遗讥。而况其它乎)。

  (△洪武中。槃阴沙门洪阔。禀承天如。辑冥枢会解十卷。万历中。携李幻居真界。辑楞严纂注。燕中讲师如相。兼采合论管见等。辑古今合解。皆是会解枝流。故不别开)。

  皇朝

  吴江融室法师净行楞严广注十卷(行师传贤首教观。洪武丙辰。住持中吴报恩禅寺。注楞严楞伽。并行于世。自台家谛观。诠旨纷如。长水心宗。等闲抹摋久矣。行师独归宗长水。一灯再焰。长水十门首义。一为克示真三昧故。吴江曰。三摩地门。是楞严一经。所诠总相也。长水曰。此之三昧。具足多义。吴江曰。三摩提。即非阿难所请之三摩。一经总相法门。不出于此也。由孤山错解三摩。致多师纷争三观。经中三摩地大总相法门。譬如摩。尼宝珠。沈理尘垢。长水遗文。犹含藏于额内。吴江新解乃豁露于衣中。蒙故于行师广注。特为诠表。使诸方学者。知三摩地总别法门。古人区别已久。故非别立新章。强扶昔义也)。

  大兴隆寺鲁山法师普泰楞严管见(泰师。弘正间名僧也。习贤首教观又尝分卫近郊。遇草庵翁媪。教习唯识。着楞严管见。力排会解。密藏开公曰。于经旨不无得失。亦多人所未发者)。

  曹溪憨山海印大师德清悬镜一卷通议十卷(大师少依长千无极法师讲筵。探探楞严教观。缚禅台山冰雪中。坚凝参究。以此经印证照瞩。居东海那罗延窟。枯坐三年。海湛空澄。一夕发悟。全经观境了此心目信笔述悬镜一卷。词富理圆。包络观网。晚年结制南岳。狗门人之请。复着通议。以释全经。举要言之。则亦悬镜之余耳。大师气宇如王。游遍知海。梦登弥勒栖阁。亲受识智染净宗旨。胸中一部楞严。自海印发光。不思议心中流出。一心三观。融会发挥。自他师训解。则为口头三观。数他家之珍。自大师演说则为当体三观。观掌中之果。文字性离。无别解脱。悬镜之云。即清凉镜光无尽之义也。乃欲执世谛文字。评量虚空。不己愚乎)。

  (△湖南颛愚禅师观衡。初依五台空印法师听习经论。后归大师。提究向上。着四依解十卷。谓大师悬镜依三观分经四分。即同温陵五分。一谓三观体。即见道。二谓三观相。即修道。三谓三观用。即证道。四谓三观名。即结经又云楞严一经从始至终。教义理智因果。总一观字。此观字。全体是如来藏心。故曰首楞严究竟坚固。究竟即能观智坚固即所观理也。撮其要义。庶几不失师门宗旨)。

  紫柏达观大师真可楞严解一卷(紫柏全集中别出)。

  (△大师得无师智。具金刚心。如水中龙。如陆中象。其研究教乘。覃思析理。不以性破相。不以宗略教。不以贤压台。近代宗匠。未有公虚博大若此者。伏膺石门之书谓五百年后。始知宗门纲宗之说。照用生杀之机。而其论长水。则曰。璇师因读楞严而生疑因疑而参琅玡。顿悟清净本然之心。遂为百代心宗之祖。初不依寂音之论。以义解遣拂也。师每言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以文字三昧。证清净音闻。是首楞一经教体。约文拈义。每有提唱。翦截葛藤。超然于笺注之表。此解则偶见笔札者也)。

  雪浪三怀法师洪恩经解科判一卷(师与憨山大师。同出无极之门大师入五台山。于冰雪堆中。参究大事。师承本师法席。以南方佛道久湮。出为人天眼目。其誓愿一车两轮也。南北讲肆。墨守旧闻。会解邮传。紏缠熟烂。师疏通洒落。称性而谈。听闻者耳目更移。知见开涤。讲已。辄墨然罢去。人或请之。微笑而已。师既摆落文字。不肯著书。殁后讲席虽昌微言中绝。世所流传诵习。往往标记错杂。附会失真蒙于亡友陆氏箧中。得故纸一束。题曰雪浪楞严解。枝经理解要言不烦。科判一章。尤为孤迥。观其指意。以谓撮要提纲。因指见月。古今科行线路。烟?尘飞。皆唯恐不埽而去之也。郢人已逝。斫轮不传。聊借残编。以存玄义。其诸假托。金錀罔辨。具只眼者。幸无惑焉)。

  (△。雪浪之高足弟子。分擅讲注。有巢口雨手之目。雨即二楞通润法师。撰楞严合辙者也。此书盛谈师门讲授。顾其开演宗指。略而不传。中年瓣香。傍归上党。又复杂拈公案。多引机缘借禅门捧喝之谈。资讲筵排演之口。鲁冠适越浰语带吴。岂能广设门庭。终是自资败阙。语云智过于师。方堪传道。岂不然乎)。

  云栖莲池和尚袾宏楞严摸象记一卷(云栖修净业。为念佛大师。不居禅讲故有摸象之言。然谓经中三观之义随文皆具。他摩必含摄禅那。禅那必融会空假。时师割截段落逐文分配。无有是处。又谓文殊结经五名。译人撮略立题。不应将此经十轴。挨配经题。某卷为大佛顶。某卷为如来密因等。于时交光正脉。初传江表。人谓为云栖所印赞。倾动诸方。而不知摸象此文。超然悬解。故己临其茅蕝。针其膏肓矣。厥后有柴紫乘时。开讲虞山。亦曰。世尊说法。直指人心。一句一偈。便可入楞严大定。修证圆通。岂必寻行数墨。分配一经文句。如线贯华而后可入三观哉。此师料拣。亦本摸象。可为诵文之师。作应病之药也)。

  (△一时讲师。由云栖而出者。柴紫乘时有讲录十卷。云栖广莫撰直解。虞山鹤林大寂撰文义。各十卷。消文贴释。咸有可采)。

  内江中川法师界澄新疏十卷 五台空印法师镇澄正观疏十卷(中川通解深密诸经。广搜阿毗达磨藏。钩深索隐。释通此经。殆亦所谓多说法相。少说法性者也。然下视时流。耳食目学者。则天渊矣。空印为万历中五师之一。北方法席最盛。博引大小乘诸经论。证明首楞行位。破斥天台借别名圆之说。山家诸师。奋笔弹驳。要其是非。未有攸归也。印师博通三藏。勇于持论。近代贤宗。斯为杰出者与)。

  金陵秋溟先生殷祭酒迈太仓东溟先生管公志道楞严质问一卷(殷公有荣木轩赘言一卷。论楞严要义。管公复以质言五则。殷别有温陵要解辑补十卷。管别有问辨觉迷诸录)。

  (△皇朝隆万间。儒门有法将二焉。殷公习静牛首。从楞严金刚干慧发悟。谓楞严流在五天。多诸经未闻之义。孤山吴兴。广博引释。未必与本经符合。不若只以楞严释楞严也。发悟之后。遍阅诸解。谓直吐心得。以经解经。无出温陵之右者。夷考其宗趣。殆亦所谓以禅判教者也。东溟先生一代儒宗。悟入华严性海。标学乾元统天之学。总持儒释。晚年应诸宗扣击。盛谈首楞奥义。论觉海元明。直穷众生无明之最初起处。论妙明明觉。直穷过去宇宙之最初起处。其言横竖三界。汪洋恣肆。过河沙而放烟海。世智办才。靡不卷舌却步。而况于中人已下乎。蒙于此钞。略举绪论。聊以抽端启錀。腾疑送难。非敢自附瓣香。阿其所好也)。

  卢陵曾祠部凤仪楞严宗通(金个谒南岳天台寺。礼智者大师拜经台。发愿书楞严于石室。以终拜经之愿。已而遍采宗语。配合经文。取宗通说通之义。作为此书。永明有言。佛教已明。须陈祖意。达佛乘者。皆与了义相应。今则假借门庭铺陈公案。始焉主宗而宾教。终将挟祖以令佛。谓阿难飞光印可。尚是从门而入。不如明眼宗师。回头磕脑。撒手彻悟。如斯判断。大妄语成。岂惟阿难不逮宗师。抑且如来远输诸祖。任汝说玄说妙。一味过头正恐判教判宗。两门负堕。近世儒者。此风尤炽。裨贩指月。柝洗传灯。不知眼翳五华。自谓口吞诸佛。滥觞未艾。作俑有人。能无三叹于金个哉)。

  交光法师真鉴楞严正脉十卷(万历庚子 藩王殿下制序妙峰登公较刻)。

  △天台幽溪法师传灯玄义二卷(申释其师百松楞严百问)会解圆通疏十卷。

  △蕅益素华法师智旭玄义二卷文句十卷(交光自叙缘起。谓从楞严发悟。病中见佛。启请注经。埽拂台观。排抵会解。流传幽朔。惊动江左。咸谓经入支那。未有此解。今则少夷矣。夫其奋乎百世之下。披剥陈言。发挥己见。不可谓非北方豪杰之士。第以择法未端。立宗太勇。本祈祓除三观。以愿深经。顾乃割剥全经。以配三法。三摩错解。仍㳂旧闻。佛顶寄居。岂成实义。最初方便。别立其初。三渐次行。辄汰其一。每师心而自是。恐拂迹而弥多。若乃破识用根。或指其未符教理。因闻立所。或讥其自撰观门。若非刊定分明。终惧宗涂矫乱。蒙固不敢附和山家。操戈助斗也。幽溪力扶台宗。专依会解。教典博涉。观网详明。教博则文多氾滥。观详而理未周圆。识见每涉于支离。义解罕据其精要。玄义多文。广明师说。骈一家之枝指。餔四教之陈羹。此类实繁。束之高阁可也。蕅益标释三摩。正明三昧。辨梵音之楚夏。订法相之总别。长水吴江。宗指印合。咨决初首。仗此证明。是以度众而取之。此师律仪清肃。心眼孤明。著作专勤。未见其止。若其自立坛墠。凌躐古今。破立自由。是非不少。当俟诸方哲匠。公虚楷定。非蒙所敢置喙也)。

  (△近代疏解。层见叠出。台家则有传如讲师截流。禅家则有湛然禅师臆见等。宰官撰述则有王墨池指月。汪静峰依释等。咸资采集。非敢整遗。其有捃拾成文缪妄刚述。如近世所传定本者。挟夜郎自大之识。取穷人窃号之诛。岂能点污虚空。何用党仇枯腐。概从剃削。不复累书)。

  △钟贺二居士楞严如说十卷(竟陵钟惺伯敬自序曰。不揣冥顽。妄希信解。栖寻众典。研讨五年。永新贺居士中男。字可上。慧性辨才。深心闳览。昔聚白门。演说数过。中来闽署。披剥四旬。辨因果于兹经。析异同于诸教。自谓厥衷所蕴。非缘予笔不宣。亦恐遗亡。勉为疏缉。取经中如所如说之语名之准佛五语之一也。钞略甫周。始见此本。嗟吾二友。先得我心。是中析理命章。则贺氏之楷定良苦。因文阐义。则钟生之笔受居多。所谓于诸家旧解。通其违隔。酌其复单者。即交光幽溪。函矢交攻之说。乘彼乱辙。略有折衷。故未可以儒者之文笔。聊尔置之也。若夫草创者难。因修者易。登高临深。良在今日。逝者可作。助我起予。徒惜辍弦。末由攻玉。临文俯仰。有余嘅焉)。

  (蒙钞引用疏解略例 此钞禀承长水。次用大字。排列经文之下。悬叙已后。引用全文。单标一疏字。泐潭要义。则标标指二字。他如携李之证真钞。孤山之谷响。吴兴之熏闻。寂音之尊顶论。或称其名字。或指其地号。或列其书帙。随文错举。初无定例。近代诸解。闻见错互。多列名号。以防抑没。若幽溪圆通疏。自署天台。僭本宗四祖之称。不敢不削正也。通经科判。全依长水。间或略其繁芿。非敢妄言治定。具如咨决。览者请详)。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首(之一)

  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卷首(之二)

  海印弟子 蒙叟钱谦益述

  咨决疑义十科

  问曰。将撰疏解。先立章门。五重十科。咸称悬叙。今兹钞略。踵迹古人。初首十章。变名咨决者。何也。答曰悬叙者。叙一经之旨。咨决者。决一己之疑。悬叙者。决定之谈也。咨决者。咨诹之义也。良以圣教纲宗。必须决定。初心研审。翻藉心疑。有疑而后能咨。有咨而后能决。能疑则扣击猛利。如钻木而火生。能咨则弹驳弘多。譬佩觿而结解。菩萨犹尔。凡夫可知。况复佛法冲深。众言淆乱。此立彼破。流派滋烦。入主出奴。方隅罔辨。张罗一目。将举一而废诸。设网众流。恐多岐而乱指。是用广陈隅见。不避蒙求。列多病以请对治。面首涂而问识路。师心臆断。吾知免夫。虚己求宗。有余师矣。窃放清凉。略述制疏十意。一法门总别故。二三观破立故。三显示教观故。四克示方便故。五当机权实故。六义科刊定故。七闻修增进故。八人天行位故。九古今得失故。十钞略义例故。

  ○第一法门总别者

  经初阿难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此别相法门也。如来告许。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此总相法门也。云何三摩提为总相法门。略有二义。一者是诸经总相故。准大般若经。为诸有情。显一切分别法相。遍摄持。是一切陀罗尼门相。遍摄受。是一切三摩地门相。十方菩萨。请住堪忍世界。供养释迦牟尼如来。及诸菩萨。得无碍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神通自在。住最后身。绍尊位者。智论云。有无量阿僧祇三昧门陀罗尼门。菩萨摩诃萨。学是三昧门。陀罗尼门。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云陀罗尼门。三摩地门。广说则无量。有无量诸三摩地。有真三摩地。唯九地已上。受职菩萨。独有是三摩地。显扬论云。菩萨摩诃萨。依此一一三摩地门。出生无量三摩地。诸声闻缘觉。不达其名。此诸经论所诠总相法门也。二者是此经总相故。准诸经论。三昧。具言三摩地。地亦音提。梵音楚夏故。故长水云。克示真三昧也。智论明首楞严三昧。秦言健相分别。大般若开诸三摩地。乃至无量百千。曰第一健行三摩地。第一健相三摩地。首楞严三昧经说菩萨行首楞严三昧。一切三昧。皆悉随从。如转轮王。七宝皆从。般若经言。尔时世尊入等持王妙三摩地。诸三摩地。皆摄入此中。故曰。首楞严三昧。名为王三昧。正指此真三摩地也。佛言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此一经所诠总相法门也。云何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为别相法门。准瑜伽师地论。若略说三摩呬多地者。谓此地中。略有四种。一者静虑。二者解脱。三者等持。四者等至。等持者。谓三三摩地。乃至金刚喻三摩地。等至者。谓五现见三摩钵底等。此中等持者。三摩地。等至者。三摩钵底也。禅那者。静虑也。三摩钵底。即圆觉之三摩钵提。即阿难所请之三摩也。三摩地即三摩提。不滥等至。三摩即三摩钵底。不滥等持。华严七地亦云。诸禅三昧。三摩钵底。神通解脱。皆得现前。清凉疏曰。诸禅即四禅。三昧即三三昧。三摩钵底。有其五种。是四是三。教相历然。故曰别相法门也。说经之家。不考总别法门。谓三摩具云三摩提。滥为一法。自孤山圆师始。今依经文对决。有其二过。一者。阿难得深三昧。忆持如来十二部经。岂他摩等三相。尚有未了。但是于三法中。请问何者为最初方便耳。今谓是通请三观。同单复标记之文。次下徴心了毕。启请开示。指奢摩路为真际。从何开解。此一过也。二者。如来告示真三摩地。大总相法门。此门一门超入。即天王赐与华屋之门。即十方如来一路涅槃之门。今谓是三观一门。举次第修持之法。向后建立道场。一门修证。指入三摩地为住地。依何安立。此二过也。唯其误解三摩地总相。为三摩之一法。一期之问答不清。全经之科断俱错。以故依观诠经。已乖分齐。复将依经入观。弥失指归。此则佛顶经中。初门钤键。应首先厘正者也([孤山云]阿难始以三法为请。如来重重演说。一一破迷。悉具三法。盖酬阿难。三止之请也[吴兴云]阿难所请。有通有别。通谓奢摩他等。别谓最初方便。下文从破心见以去。酬其通请。有三摩提。至辨诸圣圆通本根。酬其别请。今谓阿难请问三法中。何者是最初方便。是别请。非通请也。如来一经。委答最初方便。是别答。即通答也。原其误本。皆以错解三摩地为三摩故。细研长水疏文。宗致自了。下文最初方便章具之)吴江行师。刊定旧解。援据般若圆觉。标陀罗尼三摩地两门。以证此经。经云。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则楞严圆觉。二经所诠总相法门。互相含摄之诚证也。依此诠释。是为宗要。溺闻牵俗。胥无取焉。

  ○第二三观破立者

  自孤山圆师。禀天台三观三止。贴释楞严。霅川华亭。张皇其说。原其披文竖义。虽则印合楞严。实为开显台观。非以楞严注楞严也。乃以三观注楞严也。非以三观注楞严也。乃以楞严注三观也。枝岐日久。矛盾渐兴。初取解黏。终从埽荡。约而论之。建立三观者。谓天台所立三观。即如来所说之三观。立之诚是也。而其所以立者则非也。埽荡三观者。谓山家所立三观。非如来所说之楞严。破之诚是也。而其所以破者则非也。言此中不应开立三观。略有六义。一曰。消文未顺也。涅槃之定慧舍。圆觉之静幻寂。此但可消阿难启请之文。未可以消有三摩提名大佛顶之文也。若言三观之一。何以启请兼举三观。而告示偏举三摩。若言即一而三。何不首举奢摩以摄三。而次举三摩以摄三。以是故。三观不应立。二曰。收教未该也。古人言圆觉之三。于涅槃大同小异。于天台理同趣异。(圭山)又言楞严之三。与涅槃名异义同。与圆觉名同义异。(神照)今欲一门开设。但用三法铺舒。披文或通。寻义则局。以是故。三观不应立。三曰。悟法未真也。北齐悟中观以授南岳。南岳悟法华以授天台。天台获旋陀罗尼。岳曰。非汝莫证。非我莫识。今之悬契楞严。依凭谶记。从何开悟。仗谁证明。以是故。三观不应立。四曰。悬合未确也。天台谓三止映望三论。随义立名。今之取印楞严。必云悬合。取盖配函。持镜觅像。能合。未叶圆顿之门。不合。有违映望之义。以是故。三观不应立。五曰。本宗未契也。智者说摩诃止观。止即奢摩他。观即毗婆舍那。他那平等。即忧毕叉。章安疏涅槃云。三法不同。若圣行以戒定慧为三法。今文以定慧舍为三法。未尝执涅槃三相。定配三止。古称大师教门。解脱文字。山外则去之远矣。以是故。三观不应立。六曰。教相未融也。张一经以为罗。缉三观以为网。次第历别。影略钻研。开则举一即三。合则言三即一。如陈部籍。如列掌故。遂使诵文法师。如寻条而屈步。闇证禅伯。譬吹网而贮空。以是或。三观不应立。若今师之埽三观。见法未端。过亦非小。一者埽孤山。兼埽天台过。天台三谛三观。见仁王璎珞。三智三德。本涅槃大品。故曰。天台教源。与佛同致。但可谓孤山三观。未叶楞严。安可谓天台止观。不同佛旨。三观三藏。画像生面。戏论务法。何可长也。(是交光拣谛立藏文)二者。拣台观。兼拣圆觉过。谓奢摩三名。尊重不翻。则圆觉三名。固非唐梵兼举也。此经三观则为妙定。彼经三观则曰常涂。有常涂之三观。何容有常涂之圆觉也。三者。诃台教。并诃起信过。起信双现二门。即天台圆修三观。双照双遮。不相舍离。今力拣三观。以为觉观思惟。不离六识。既诃天台三观。全乖妙定。将拣马鸣二门。有碍圆修。此亦两口相啮。必穷之论也。清凉谓龙树中论。全取华严宗旨。天台亦依贤首品。立圆顿止观。其疏华严。以三观会智论。以三止摄台宗。三一圆融。以华严法界收之。罄无不尽。此经广辨真空。交融理事。真三摩地门。即是华严圆融法界。万法具足。何观不立。一法不容。何观不埽。故曰。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一切斗诤坚固。点空指月。皆可回向虚空。此伸彼破。夫何有焉。

  ○第三显示教观者

  此中所以不立三观者。以一经十轴之文。皆具教观故。要而言之。略有八义。一曰标观体。经初显示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此体即一真法界如来藏心。涅槃所谓首楞严佛性也。次言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等。此则首楞严三昧。一切三昧禅定。陀罗尼门。悉皆摄人者也。起信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止观言菩萨闻圆法。起圆信。立圆行。住圆位。正依一心法界。建立圆观也。故曰标观体。二曰立观境。最初徴诘。先立心目二门。向下推穷。克示奢摩一路。乃至三科勘辨。皆云。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正此观也。华严明事法界。即根识尘大。世出世间。一切法数。天台止观十境。第一观阴界入。立阴等为境。以拣入理之门。起观之处。龙树破五阴一异。同时前后。喻如炎幻响化。皆是法也。故曰立观境。三曰究观相。既云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自此观门。重重开演。金拳曜目。屈指飞光。阿难从心眼悟入。如来以对境印可。由是童耄观河。正倒垂臂。上取日轮月体。下及林苑河沙。离见非见。出指非指。皆是用推简法。显观察智。阿难大众。获本常住真心。空如手叶。身吹微尘。境智忽尔圆彰。空觉于焉显发。故曰究观相。四曰摄观义。贤首论六重观门。随入一门。全收法界。喻如圆珠。穿为六孔。随入一孔。全收珠尽。经云。阿难大众。各各自知心精遍圆。包裹十方。正入此法界也。此观一成。圆觉之二十五轮。仁王之三观。中观之三谛。观网交罗。偏圆泯绝。故曰摄观义。五曰定观法。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依前历显藏心。圆修止观。持清净明诲。合道场轨则。乃至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光刹海。交光涉入。只此一念。观境现前。故曰定观法。六曰提观网。二十五圣。各依方便。是交络绮互观。观音大士。圆通超余。是如意圆修观。一观即三观。一圣观即二十四圣观。空假中观。师网交罗。故曰提观网。七曰历观位。五十五位。渐次安立。是圆融行布观。金刚心中。圆明发化。是行布圆融观。金刚宝觉。如幻三昧。始终观照。只此一门。故曰历观位。八曰治观魔。此中五重阴魔。即止观四障四魔也。故曰。破观名夺命。破止名夺身。又曰。磨观讹令黑闇。磨止讹令散逸。经言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割水。魔依观起。还依观灭。用观治魔。如药治病。故曰治观魔。上来八重。法尔觉照。总一观体。总一观门。是中于奢摩他。微密观照。观察对治。约有三重。如来愍诸众生。无始生死相续。由不了第七转识。是攀缘心。轮回流转。无常妄识。虚妄分别。周遍计度。犹如空华。于是重叠徴辨。作照了四科。会通七大之观。立一顶楞严王。为大总持。此第一重也。如来愍世界众生。业果相续。由不了第八藏识。是世界山河。发生缘起。三细六粗。业力增上。五浊五阴。相织妄成。于是反覆破显。作六根解黏。六结解除之观。立一金刚宝觉。为王三昧。此第二重也。如来愍六道众生。随其生死相续。由不了五阴心中。成就破乱。由汝主人。淫杀盗妄。作魔徒众。七趣升降。如汲井轮。于是究竟修证。作镜佛交光。虚空流殒之观。立一净琉璃心。为真道场。此第三重也。如是三重。映望前八。观文虽广。观智则一。故曰。作是观者。名为正观。此如来自立教观之明文也。

  ○第四克示方便者

  此经最初方便。一误于孤山总酬三止之门。再误于吴兴通请别请之说。长水疏文。解行成就之正义。学者遂抑置弗省。一经眼目。爚乱久矣([长水疏云]从初约破执破疑。显如来藏。约信解真正。为真修之本。答最初方便竟。此即以经文请示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为真修因。明最初方便也。次下释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云。妙三摩提。首楞严定。即真如观。欲修此观。先须方便。故以止观二门。名为发觉初心。即最初方便也。经文累言奢摩他中。毗婆舍那。此止观二门也。疏言修之成就。即说明止。即止明观。此非奢摩他中。用毗婆舍那修证。为最初方便而何。蒙以奢摩他一门。克定最初方便。实疏通长水之绪言。非敢立异于古德也)近师遂横判三名。各立方便。多言乱听。莫知适从。(交光以奢摩三法。分判一经。各立初方便。最初方便。最初方便。则一而已矣。岂有多乎)今请克而论之。如来初答阿难启请。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此正十方如来。圆证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大总相法门也。如来哀愍有情。沉沦生死。以大悲真智。从真三摩地中。开设敌对生死。枝柱轮回之法。曰定慧平等。则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三。曰止观双运。则奢摩他毗婆舍那二。而即止之观。寂静观照。只一奢摩他可了。行人发心修行。欲成无上菩提。先自识常住真心始。欲悟明常住真心。愿出生死。先自识奢摩他路始。此经与圆觉普眼章。观门同佛。可互证也。阿难七徴了毕。未知真际所诣。即曰。唯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世尊开示二种根本。即曰。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一问一答。啐啄相应。由是屈指飞光。观河垂手。八相二月。大开曲示。乃至四科七大。本如来藏。获本妙心。常住不灭。经云。我今如是开示方便。分别告汝。次云。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但汝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二文想望。钩锁历然。则由知奢摩他路。悟明常住真心。为入三摩地之方便明矣。故曰。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又曰。此是过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觉明分㭊。微细魔事。岂非初终观察。一门修证。皆依奢摩他路之明证乎。经言。业报招引。犹如转轮。互为高下。无有休息。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寝。奢摩他之力。能停寝业报生死。积劫苦轮。与佛出世等。则最初方便。应不出此。以佛语克定可也。普眼智辅如来。悲接群品。请问起行方便。如来教以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尘净智圆。显心清净。克取因圆果满。乃至等同诸佛。阿难大众法将。冥机示现。启请修行方便。如来许以出离生死。开示菩提奢摩他路。厌离小乘。舍诸有漏。遂获僧祇法身。即同见性成佛。以二经互证之。四种律仪皎如冰霜。即彼经坚持禁戒也。安立道场。端坐定居。即彼经安处徒众。宴坐静室也。想相为身。聚缘内摇。昏扰扰相。以为心性。即彼经四大六根。妄有缘气也。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即彼经幻灭灭故。非幻不灭也。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即彼经圆觉净性。现于身心也。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一时销殒。即彼经无边虚空。觉所显发也。五浊旋湛。六根解黏。即内外四大。乃至内根外尘清净。藏心显现。根门圆通。即十二处十八界。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次下刚藏章述三疑。即同富楼那问。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义。弥勒章说轮回。即同流爱为种。想爱同结义。清净慧章说解脱。即同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义。以圆觉四章。证楞严十轴。上根修证。同是依如来奢摩他行。披二经之明文。证一会之问答。教观圆足。函盖相应。无可疑也。阿难重重扣击。只是启请最初方便。如来节节开演。总是开演奢摩他路。迨乎六根解除。俱空不生。从三摩地。得无生忍。而奢摩他微密观照之功毕矣。方乃普告圣众。开悟秘严。一则曰。从何方便。入三摩地。一则曰。何方便门。得易成就。而观世音言。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入流亡所。乃至寂灭现前。即是奢摩他中。寂静远离。能清能灭之观门。此中备列诸圣。选择圆通。十方如来。得成菩提。最初方便。克定于此。斯所谓一门超出。方便易成就者也。蒙之立斯义也。诸方法匠。妨难不一。有曰。三种妙观。即一即三。举一拣二。将无失妙。答曰。举一即三。言三即一。亦笼统之谈耳。谓三观举一即三。单举奢摩。必兼二妙。是矣。圆觉普眼章。但说依奢摩他行。二十五轮。乃说单复先后。标记结取。末云。修于禅那。先取数门。三种净观。随学一事。举一即三。此何云通。谓三观。言三即一。三法兼该。乃成妙义。是矣。先依奢摩他行。归于圆觉普照。寂照不二。未尝不妙也。未尝不圆摄他那也。以此之妙。拣彼不妙。言三即一。又何云通。谓三观即一即三初中后门。不容单举。是矣。涅槃中师子吼言。若毗婆舍那。能破烦恼。何故复修奢摩他。佛言。毗婆舍那决定不能破烦恼。因为广说一切定相。又言为三事故。修奢摩他。为三事故。修毗婆舍那。即三即一。又云何通。如来说法。有合有开。合则法性自尔。开则行相迢然。如云。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以圆义格之。具足应云。除奢摩他三摩禅那。及佛出世。此为佛语巧含。抑是译人影略。故知其必不尔也。三种观门。随机错举者多矣。必以失妙诃之。是谁之过与。有曰。奢摩他。观门一法耳。最初方便。非大佛顶首楞严王。不足以当之。答曰。圆觉诸大菩萨。咨请修行。皆云作何方便。渐次修习。起信云。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熏修。亦无得净。涅槃言。尼俱耶洲直入西海。修时梯隥。江河回曲。天台云。方便者。门也。方便权略。皆是弄引。为真实作门也。圆觉云。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大城喻于圆觉。在此经。则大佛顶首楞严王也。四门喻于行门。阿难所请三法。是外有四门。非一方便也。古人判此经以如来藏心为宗。又以常住真心为体。夫为宗为体。则未可谓最初方便也。有曰。止观二法。目足兼资。单修止法。岂成观门。答曰。起信修行止观门。言止者。随顺奢摩他观义故。观者。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止亦言观者。贤首云。依真如门。止诸境相。无所分别。即成根本。无分别智。经言于奢摩他。微密观照。非观而何。智论言阿难智慧多。定力少。末后后夜推枕。廓然入金刚定。破一切烦恼山。岂非夙昔奢摩他路。微密观照之力。此中接引当机。尤为契会也。或又曰。如是则为历别三观。与今师三止判经。不次而次者何异。答曰。圭山科普眼章。全同杜顺华严法界。三种行相。今经从金拳举示。拂迹入玄。离相即法。见见离见。即真空绝相观也。常性周圆。妙真如性。即理事无碍观也。性空真觉。含吐十虚。即周遍含容观也。圆觉依奢摩他行。空觉显发。即圆彰华严三重法界。此经开奢摩他路。微密观照。圆照法界。亦复如是。华严十定品云。始成正觉。入刹那际诸佛三昧。以一切智现如来身。清净无碍。住奢摩他最极寂静。具大威德。夫以入诸佛三昧。现如来身。普见三世平等。如理无异。是为住奢摩他地。最极寂静。则今经由奢摩他路。证首楞严王三昧。岂非一路涅槃门乎。疑滞未释。聊复疏通。勿销担麻。敬须斧凿。

  ○第五当机权实者

  一斯法会。以庆喜堕淫发起。释者谓阿难证初果人。得道俱戒。岂容被邪魔遣摄。淫欲紏缠。如来知法会缘深。故冥遣阿难。曲加哢引。阿难知登伽根熟。故巧堕淫室。妙设钩牵。若尔。则一会中主伴师宾。咸同幻作。归来后顶礼悲泣。亦复无从。神咒之销灭何功。文殊之提奖徒尔。本或通矣。迹亦未然。辨实辨权。约因约果。广诠正释。略有六义。一为现前残漏未尽故。大般若云。摩诃那伽。尽诸有结。唯除阿难。在学地。得须陀洹。龙树云。上所赞阿罗汉。阿难不在其数。阿难虽能得阿罗汉道。自不尽漏。以在学地。未离欲故。以是故。恶咒能迷。淫席能摄。登伽母人告其女曰。有二种人。难加咒术。一者断欲。二者死人。良有以也。佛将涅槃。娑罗林外。为六万四千亿魔之所娆乱。亦以文殊将咒得免。尔时不请佛住。自言魔蔽我心。忧愁啼哭。人诃由有爱结。今兹乞食堕淫。正缘结使尚在。谓之示堕。非其质也。二为多生习气难忘故。众生积劫。种习难除。阿罗汉正使虽断。习气犹在。况是学地。未离欲人。往昔乐人业习。常好歌吟。今者爱河未干。几沦淫室。三毒之中。淫欲最毒。于诸衰中。女衰最重。此经以淫席发起。以提奖立教。放顶光以照热恼。说顶法以拔欲泥。抉三界之牢关。撤四生之缰锁。斯为正因。不同权说也。三为宿世缘业相逐故。佛告阿难。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小乘摩邓女等经。具云。是摩隥女。先五百世为阿难作妇。夫妻相见。如兄如弟。耶输曾破独角之定。释尊再试欢喜之丸。而阿难能违登伽之远因乎。空王发愿。善友相成。此净因也。五百世婚姻追逐。此染因也。仗积劫之善根。现刹那之魔事。爱结永离。邪淫得度。革囊脓血。熏发香光。妖冶嫈嫇。圆成清众。亲因度脱。金口弘宣。何云示堕也。四为历劫多闻无功故。论言阿难种种诸经。听持诵利观故。智慧多。摄心少。一遭登伽之难。十二部经。积劫忆持。如写瓶水者。如影如风。无可凭倚。乃始自责无功。回心向大。若非登伽一番遣摄。阿难多闻藏海。历劫依然。未必能猛利破除。熏修无漏也。因病以发药。则恶咒乃瞑眩之良剂。借昏而扶照。则淫女即般若之导师。固不妨于真堕。亦何碍于冥机也。五为净力毕竟冥持故。佛言。阿难事我。二十余年。始具烦恼。随我游刹利大姓。见诸女人。及天龙女。不生欲心。经云。心清净故。尚未沦溺。虽以神咒冥资。亦其自清净力。所感持也。淫室祇洹。净秽同土。堕如魇寱。宛尔非无。归如魇歇。魇人何有。故曰。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而谓初果圣人必无摄堕。此亦痴猿救月。迷其在井者也。六为大愿究竟弘摄故。佛称阿难具八种不可思议。具足八法。虽居声闻众。实修菩萨行。方行等慈。乞食微贱。正为普慈四姓。广利群生。五浊先入。不取泥洹。愿长作佛供给人。不愿作阿罗汉。共解脱床上坐。皆此愿此力也。一期法会。冥感非常。阿难总持三藏。翻以误堕而得益。登伽弹指四果。即用淫舍为大超。梵天神鬼并侍法筵。舜若难陀。互资主伴。当知如来不以小因缘小愿力故而说是经。不应以凡情曲见。比量回互。遮大缘起法门也。七徴已后。疑难多端。咸谓愍彼愚蒙。示同迷执。佛说四谛诚言。经许直心酬问。阿难涕泪悲泣。岂容假面笑啼。如来咄叱拳喝。宁是排场嘻骂。其未得度也。为失乳儿。为逃父子。为贫儿孤露。为旅人飘泊。其既得度也。如乳儿遇母。如逃子见父。如穷子获珠。如旅人识路。如其示同未悟。迷既非真。及乎悟后赞佛。悟亦应假。阿难得法性觉。开佛知见。无疑根不搜。无惑网不抉。如其心量而止。亦如众生大众之心量而止。如来具大圆智。广说法相。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如来之心量而止。亦如阿难大众及众生之心量而止。佛如大医王。疗众生病。单方多品。无药不具。阿难是大医师。诊众生病。千源百结。无病不知既了知自身病。又周知众生病。是用勤扣医王。博求对治。若谓不病而呻。示同众病。同体大悲。岂其然乎。示堕示迷。执权违实。诸有智者。裁而正之。

  ○第六义科刊定者

  此经疏解。义科错列。旧章新义。啧有烦言。谨撮其大端。用警疑误。一曰判经之误。二曰判位之误。三曰判教之误。何谓判经之误。古师七科。并显圆妙。南宋诸德。犹知禀承。近代纷拿断章逐段。盲人摸象。各见一隅。不知奢摩他是观照一门。以前三卷判属奢摩。初门错。则后门亦舛也。不知三摩地是法相总门。以次四卷去判属三摩。一门错。则二门俱堕也。不知禅那是修三摩提奢摩他中现境。以后七卷去判属禅那。后之一门孤起。即前之两门失照也。经中首楞严总相大法门。喻如天王赐与华屋。堂宇洞开。便门四启。今乃重重封蔀。处处分㭊。大善法堂。交加复壁。普光明殿。错立储胥。琉璃地上。界画七宝之楼观。清净水中。夹断四天之日月。赐予了非旧宅。旅人何以入门。此可为叹惜者也。何谓判位之误。台家解经。每先依本宗六即等位。判断了毕。才去理会文字。古师不尔。如圆通章。释入流亡所诸文。依文销释。不列行位者。永明也。依观行相似略判。随言遣拂者。长水也。经中安立位次。明文有二。三渐次中。安立五十五位。受阴尽中。上历六十圣位。而此中无有也。三渐次者。有渐次。有增进之法门。所谓圆家之渐也。观音圆通一门。五蕴皆空。忽然超越。无作妙力。上同诸佛。诵文之师。借鰕为眼。用三慧三空。初贤后圣。配合多心。妄立行位。则台家判位之法误之也。阴尽中禅那现境。历别辨魔之相也。入流亡所。圆照诸法。一空一切空。宁复有受想行诸所。居然未亡。取次破除。如用心交互。故现斯事者乎。有师言。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入流亡所也。动静不移。忆忘如一。所入既寂也。若尔。则大士尔时。不犹坐色阴区宇中乎。圆通中不显位次。而臆判之。渐次中未历位次。而悬判之。阴尽中元无位次。而曲判之。葛藤滋蔓。繁言乱心。故当一往刊削也。何谓判教之误。台家判教。纲领法华。部类群经。收为眷属。其料拣首楞曰。咄非汝心。惊怖疑惑。不同法华我今无复疑故。为彼所转。溺于淫舍。不同法华。安住佛道故。明了其家所归道路。不同法华。已到宝所故。发心勤求无上菩提。不同法华。宝藏自然故。初果三果。随闻获证。非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故。七徴八辨。屈曲举扬。非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故。圆通各门。偏圆互异。非纯一无杂。独得妙名故。信斯言也。智者大师。已悟知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不应又西向遥礼。祈见楞严也。又以法华首楞。重重差别。彼为山王。此为宝山也。彼为海王。此则小海也。彼为望月。此则弦月也。彼为盈日。此则蚀日也。彼为象由之路。回绝兔群。此则凡弓之力。决难撒鼓也。既判教已。因而判佛。拣楞严十向分真之佛。不同法华等妙究竟之佛。又拣华严次第带别之佛。不同法华一乘纯圆之佛。执计四教杂纯。已非深智。区别三身胜劣。岂不大愚。天台有言。佛初成道。纯说圆顿。为不解者。大机未浓。以三藏方等般若。洮汰淳熟。即说法华。开佛知见。得入法界。与华严齐。初后佛慧。圆顿义齐。故次般若之后。说华严海空。齐法华也。智者大师。判教大宗如是。既华严海空。齐于法华。此经圆顿有何差等。又有师执今经最后垂范。部属法华。但许开权。不许显实。固矣哉。两宗后人。无或如郑人之争年。以后息者为胜。

  ○第七闻修增进者

  问曰。观世音菩萨。自叙圆通法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与多心经行深般若。是一是二。文殊结劝偈曰。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此中如何修习。如何修行。经无明文。若为取证。答曰。善哉斯问。此楞严修行方便。第一啮镞关节也。观音三慧。受记古佛。照空五蕴。发妙耳门。照空五蕴。即耳门圆通矣。耳根圆通即照空五蕴矣。入流亡所。即色即是空。所入既寂。即诸法空相。如是渐增去。则十八界至四谛俱尽。无智亦无得之行相也。此中无圆顿可言。况有渐次。凡夫异生。心如轻毛。仰求大士圆照三昧。清净微妙法门。如人腾空。无有是处。行人浮慕圆通。不思真实修习。如欲于空中种树。无有是处。如来悲愍是人。乃为开示行门。施设梯隥。建立三种渐次。修行增进法门。克示安立道场。清净修证。闻熏闻修。趣向圆通之真路。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所以修证观音之入流亡所。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也。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所以修证观音之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也。身心快然。妙圆平等。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是人即得无生法忍。修习至是。庶几乎观音之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也。圆通是真空绝相。一门超出之观。渐次乃清净禁戒。修行发真之法。获二殊胜。上合诸佛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此圆家之圆。所谓理则顿悟也。五十五位。清净修证。修习毕功。善能成就真菩提路。此圆家之渐。所谓事非顿除也。近师不了渐次增进。是圆通修证。吃紧功夫。修地不清。观网滋误。凡心世智。巧见多知。比量耳门。杜撰观法。妄言长时后夜。若何返闻。响后声前。若何解悟。古人言。佛在世时用声为经。如来以金口演说。弟子以声音诠辨。陈那于音声悟四谛。满慈以音声助转轮。观世音亦云。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今人解经。拂略声教。而单指声尘。已失其宗矣。颂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圆通真实。闻复尘销。观音入门。文殊简出。所谓此方真教体者。即用尘为经也。亦声是其经也。今以浅智。臆解深经。影质俱无。有何现证。谓闻中非肉耳之中。又非耳识之中。则先于闻中立所。吹光镂影。境界历然。谓亡所之闻。先亡屈曲之声。次亡径直之声。则又于所中立所。击木敲空。缘尘宛尔。谓闻性湛然。静夜寂历。街谈市语。远近不隔。设尔。则逼心飞出。安知不堕色阴第九魔中。谓闻机虚妙。触境交融。根身器界。了无踪迹。设尔。则精魂涉入。安知不堕色阴第三魔中。高僧法空。夜闻清声。召曰空禅。知是自心境界。以法遣之。遂乃安静。天台明诸见发禅。或因禅发。或因闻发。从闻发者。心既静利。心豁开悟。洞明邪慧。百千重意。逾深逾远。犹如石泉。是为从闻发得迦毗罗见。禅见既发。邪解浩然。况在初机。良难对决。汝何贤圣。创立观门。惧引后人。同趋鬼窟。如来于此结文。痛指之曰。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今师之云。岂非如来所指他观者乎。呜呼慎哉。

  ○第八人天行位者

  六道七趣。十界森然。撮其要领。总归人道。一切众生熏发种子。从习浓厚处先发。人天尚少。岂况佛乘。暂居人界。长逐三涂。业海堪怜。人身难得。欲泥沉没。爱结坚牢。积劫焚烧。多生笼甑。如来是以铺陈天趣。弄引戒支。始于欲爱微薄。己乃嚼蜡横陈。于流逸染着之中。发澄蓥虚明之相。不舍房室。而身度须弥。未修禅定。而心光日月。此则深慈善巧。拔济有情。依欲漏之身根。诱凡夫于天界也。由是依未到定。发清净色法。获初禅。离初禅地。厌粗攀妙。获上三禅。获四禅定已。欲出色笼。修四空定。初令不离五欲。假欲习以钩牵。已而发动四禅。赞净妙而诃责。用戒定两枝为灯烛。过欲色二界之由旬。从人天迷没者。还运载于人天。受欲色沉埋者。仍捞漉于欲于。烦恼大海。觉宝不没。尘劳粪壤。净华所生。庶几启途三有。息驾四空。斯众生揭厉之津涂。实我佛接引之梯桄也。诸经论中。有言人天二处易得道。余道中不尔者。人中结使薄。厌心易得。天中智慧利故。人中行乐因多。天中乐报多。善法是法因。乐是善法报。余道中因报少故。有言欲色二天易得道。余天不尔者。十地菩萨。感报寄生。多作欲色天王。欲界天身当光明。不须日月。色界身常出妙光。胜于日月。是诸光明。皆内心清净故。梵世界总摄色界诸天。上诸天无觉观。不喜散心。生无想天。不得见佛闻法故。有言欲界天易得道。余天不尔者。世尊说华严七处。四在天宫故。释提桓因住首楞严定。居善法堂。常为三十三天说微妙法故。护世四王。上升元首。本为常乐我净四王。护持佛法故。三界中清净天多。佛教弟子。但念欲天菩萨多生欲界。以无色界无身。不可说法。色界中味着禅定乐。慧心钝故。二乘回趣留身。引生无漏。以本愿力。所留生身。是欲界故。以欲界能诃责欲爱贪爱。诸粗烦恼。以是因缘能得涅槃。又欲界道。其性勇健。得向果故。有言欲界第四天易得道。余五天不尔者。此天上常有补处菩萨。居内院说法故。以同居欲界。修行易成。一食系念。七日得生。放光雨华。引入内院故。经言。善男子能行甚深般若。当从人道中来。或兜率天来。以兜率五欲虽多。常闻说法度人。法力胜故。下天放诞。上天闇钝。下地结使厚浊。上地结使数利。此天不厚不利。智慧安隐故。下地命短。佛未出世。上地命长。佛复过去。此天不造命业。时命等故。大论言。行者未得道时。心着人间五欲。佛为是众生。故说念天。如国王子。在高危处。欲自投地。王使人敷厚绵蓐。堕则不死。差于堕地故。如来悲愍沉沦。诱归清净。未断五欲。先脱三涂。所以设诸天为茵褥。免一子于投地也。经言。是诸天上。各各天人。则是凡夫。业果酬答。答尽入轮。又言。彼之天王。即是菩萨。游三摩提。渐次增进。回向圣伦。所修行路。言酬答入轮者。所以提奖下界。警醒天趣之耽迷。言增进回向者。所以勾引胜流。策进天乘之运载。同居四禅。有功用纯熟之四静虑。有不还卜居之五那含。同证四空。有慧光圆通之阿罗汉。有穷空不归之阿罗汉。推诸欲色二界。岂无修行证果同断见思。同出三界。行三百由旬。入化城者。亦岂无大超小超。凡地闻唱善来。直超四果者。论言净生天者。三界生诸圣人。所谓须陀洹。家家。斯陀含一种。或于天上得阿那含罗汉道须陀洹极七反生。天家家受三二生。往来人中天上。得证圆寂。皆欲界也。以藏乘判之。今经所列诸天。即三乘之行位也。当知四果圣人皆王天上。三果生色空天上。初果生欲界天中。三界天中。是菩萨寄位。亦是声闻修位。初二果居欲色界亦尔。行人在人天界内。发心起信。如那罗延箭。一往必中。观位断惑。如登楼台渐陟渐高。故不应聊尔净生。概言沉溺也。龙树曰。是诸天人。皆得好慧。持戒自守不烧众生。行是善法。身心安隐无热无恼。是为向涅槃门。命欲终时。见福心喜。无忧无悔。若未得涅槃。生诸佛世界。若生天上。正法念处经云。迦留足天天子。入天戏林。受天乐报。而说偈言。既得受天乐。若不行放逸。从乐得乐处。彼必至涅槃。一切乐无常。要必终乐尽。此天乐无常。寿尽必退没。既知此法已。常求涅槃道。三界如烟。欲界如海。介在人天。正须修习。乱流求济。可不勉哉。昔者像末多端。而龙树证初地于净土。无著咨十地于瑜伽。禅宗盛演。而天台弘教观于寂光。奘师定皈依于睹史。古人修真实行。舍戏论法。逐要利生。无过见佛。如今盲禅闇证之徒。狂慧拨空之者。业重三涂。而位轻五果。身栖三毒。而口拂四禅。直待生死浩然。方知说食不饱。凡我行人。尚思救将来之急。谛审之哉。

  ○第九古今得失者

  然崇福弘赞杂华。馆陶创始科段。资中广演义门。命古作家。唯兹三匠。有宋诠释。约有三科。孤山以衡台立观。长水以贤首弘宗。温陵以禅解竖义。自兹以降。枝派繁芿。坛墠错互。窃欲囊括古今。整齐同异。其诸得失。可得而言。古师解释。异见同归。随人浅深。咸趣智海。永明集慈恩台贤三宗之义。天台评河西光宅六师之文。长水疏经。网罗古释。佛无定法。人有我师。譬如众干。宗乎一根。不应一匙。开于众户。家各标部。人自立宗。靡不改作新章。拂略古义。此则古人之得。而今人之失也。古师之讨竺坟。犹先儒之释鲁诰。述而不作。多闻阙疑。今师笺疏一出。互相题目。咸曰。唐宋已来。无此解矣。古人妙契二宗。名擅十部。思拔群位。智出众情。今遂欲使孤山牵羊。长水乱辙。自多有同河伯。求度不问海师。此则古人之得。而今人之失也。清凉疏经。通诠三藏。撮台衡之玄趣。陶南北之禅门。无法不收。无理不契。今之学者。智闇通方。五部律师。竞㭊帝青之钵。五百弟子。争分白㲲之衣。见比拘墟义同拾沈。加以俗学肤陋。笔格支离。或架屋安床。重言而指弥晦。或瓜钞藤蔓。累书而义不周。此则古人之得。而今人之失也。河东称草堂曰。不以所长病人。故无排斥之说。不以未至盖人。故无胸臆之论。集解义海。揽采多师。略有砧椎。都无函矢。迨乎近德。竞比干戈。仇作冤家。詈同恶口。又或一言半解。欺诬前贤。号叫喧呶。自尊己德。增烦恼病。起诤后宗。此则古人之得。而今人之失也。今师开章立义。广伸互㭊。似是而非。略有三端。一曰。徴心显见也。长水依振公科段。立显如来藏心一科。约心约见。破妄显真。破见科中。文广义博。寂音示破灭无明。广埽疑执。北峰依常住真心。顺开圆解。彼此章门。落落星布。伸工破巧。一往参同。今人苦诤显心。别立十番显见。不知古师此科。元以显真为正。破妄为助。妄真一体。非妄何以显真。破立同时。非破何以成立。若言前破非心。不应重破。破立不是同时。若言前破妄见。此但显真。真妄居然二体。心见两门。如来成立。曾无外见之心。宁有离心之见。苦诤十番显见者。判左右为异耳。固是支离。定指一往显心者。辨眼目之同称。均成附赘。不若平心点示。尽剪烦科。不失旧章。无违理观也。二曰。破识用根也。论言阿罗汉位。由是永失阿赖耶名。说之为舍。非舍一切第八识体。第八识体。即如来藏心。圆成实性。第八可破。何以成第九白净无垢乎。五居圆成现量之中。八识心王。唯取第六。为能观察智。此二识可破尽乎。经言六为贼媒。自劫家宝。根结若除。尘相自灭。结由六根。能结非六根也。解由六根。能解非六根也。佛为众生黏织六根。覆真迷妄。于六根中。指出见闻二性。随用常在。分明照了。故曰。六自在王常清净。根。门户也。识。主人也。今曰但用六根。是有门户。无主人也。佛明言生死结根。安乐解脱。皆汝六根。今但计安乐解脱不许生死结根。佛语应不如是。以是故。立破识用根者过。三曰。立三如来藏也。三如来藏。经中未有其名。温陵解果位七名。误引宝积。今遂横分三段。擘列经文。此大失也。准宝积经。胜鬘夫人云。如来成就。过于恒沙。具解脱智。不思议法。说名法身。如是法身。不离烦恼。名如来藏。此如来藏空性之智。复有二种。何等为二。谓空如来藏。所谓离于不解脱智。一切烦恼。不空如来藏。具过恒沙佛解脱智。不思议法。清凉疏曰。法身在缠名藏。谓空不空。空为能藏。藏不空故。钞引起信如实空。如实不空。释曰。此即双标二藏名也。次引起信所言空。所言不空者。释曰。论文即双释二藏也。又引大般若经云。当知即是此如来藏。亦空不空二种之藏。如上引释。最为分明。乃至南岳止观法门。宗镜释摩诃衍论。真谛翻决定藏论。双标二藏。皆如是说。经言。我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观音亦云。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此清凉所云。空藏能藏不空者也。二尚无有。况于三乎。佛言。而如来藏。本妙圆心。以是俱非世出世故。不云本空如来藏也。佛言即如来藏。元明心妙。以是俱即世出世故。不云本不空如来藏也。佛言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不云本空不空如来藏也。胜鬘云。此二空智。一切声闻。所未曾见。亦未曾证。唯佛世尊。如实知见。今于二空之外。又立空不空一藏。为复佛言未了。仗汝疏通。又复经论未周。待汝补缀。转相传述。莫辨由来。台贤两家。互互承禀。此则古人之失。而今人滋甚者也。清凉有言。若有过不说。是非混同。岂非掩传者之明。实乃拥学者之路。若夫击纤指类。重古轻今。终日是非。则吾岂敢。

  ○第十钞略义例者

  古人疏钞之作。疏释经。钞释疏。犹外典之有注有疏也。钞者。钞略补缺之义。明不敢与疏解齿也。蒙者蒙也。蒙之钞也。割剥句文。荟蕞笺解。有童蒙之道焉。故曰蒙钞也。钞略之文。有离释。有合释。有通释。而复有私谓者。何也。蒙钞者。蒙之所钞也。私谓者。蒙之能钞者也。非蒙求我。而我之自求也。霅川集解。仿荆溪涅槃疏例。标己说为私谓。蒙窃取其义焉。古今释经。取法龙树。论曰。略说如是我闻一时五字别义竟。此离释也。又曰。略说如是我闻总义竟。此合释也。今窃仿龙树二释。立为通例。合释之中。复分合释通释者。何也。合释者。或合释一合之文。或合释数章之义。故先经而发凡。或后经而结例。不可以一段标目。一节分配也。通释者。或一句而诸师各解。或一义而诸解相参。或并举不病雷同。或互载不妨各异。所以剃省烦芜。疏瀹疑滞者也。且如长水正释之外。每立或可一科。此中决择。亦有两端。一者理无两存。义不离立。前车后辙。涂路差殊。匪可抗行。务遵同轨。二者阡陌横从。新旧反夺。正资弹驳。用断伏疑。善有取于三占。药当生于多品。愿从良导。转益多师。离释者。殊逐句贴文。或依字训故。或条分注解。或和会勘同。段落则有宽有狭。义门则有别有通。有以前后相次。有以部类相比。纯驳要归楷定。半满不免杂居。仿霅川排经入注。全经皆然。临卷自悉。所以没离释名。从省文矣。约教释经。随文诠量。以山家四教准之。或参用前三。或专用后一。旨归圆顿。方兼藏通。章安谓圆论我闻。是经正意。吴兴谓简偏取圆。唯一如来藏心。所以多翦繁言。惧翳理观者也。二释之余。立引证释文二科者。何也。此经五教纲维。万法渊府。四大五浊。溯情器于劫初。五位四生。穷情想于中有。性相包络。半满交罗。或以大乘而形小宗。或以小乘而彰大教。乳从唼异。饭取器同。不妨提谓之经。兼收奈苑。或可罗汉之偈。分证雪山。又如古人笺注。各有源流。名号方域。唐梵译翻。一皆内翻藏函。外摭典籍。末学凡猥。闻见单疏。每有援据。系以孤山长水等文。贻笑通人。略为厘正。又则别题通序。碎事璅言。采集则蛇足为烦。弃捐则鸡跖可惜。矧乎拘尼一树。东西别杨柳之名。馺娑九呼。清浊正古今之误。核灵运华实之指。仿玄应音义之文。不遗小道。撰此释文。敢告糅书。衷其典俗。(二科今多杂见钞文不能具列)章段之末。立删修一科者。何也契。经金口亲宣。理当信受。译场回文错互。疑盖阙如。海眼删修。流傅缪种。以凡心自生圭角。或消文间有抵牾。无复参详。辄加涂乙。甚者妄称定本。矫乱经文。特设此科。严为驳正。又若介甫用字说解三昧。已蒙法秀之诃。无尽用法数解三昧。犹承妙喜之印。身非译匠。敢改梵文。律在同科。法当并按。今于此类。镌削无余。聊识一端。以惩妄作。钞略之后。继以佛顶五录者。何也。以言乎寄象观心。则有图录。以言乎提纲举要。则有序录。以言乎杂物撰德。则有枝录。以言乎会通关脉。广演玄言。则有通录。以是经徴心一咄。斥印交驰。屈指击钟。言思迥绝。何一言不直指人心。何一处不见性成佛。古人即教明宗。不看他面。今人将宗判教。转落二门。斯则宗录三分。所由作也。近代义学。㳂流失源。得解歧枝。归宗目睫。不曰会解云尔。则曰正脉云何。靡不望涯长水。况复问渡永明。窃欲搜彼根株。决其沟渎。使全经大义。月满星罗。古德玄文。海涵地负。萤火之光失照。醯鸡之覆齐开。无事傍求。得探悬解。又复先喆辽远。外难纷呶。昔义未扶。新章益汩。此钞之设。自命调人。违顺相成。遮表互摄。小师曲学。敢云自郐无讥。零义断章。期于下体必采。不主张一法。不偏赞一门。解禅讲二席之交绥。息台贤两宗之接刃。智者谓裂网解结。清凉言成观契真。所愿与多生善友。现在学人。同趣觉场。共游智海者也。自紫柏海印云栖三大师入灭。龙象寝息。狐狸狂舞。盲禅交作。魔民炽然。刻人粪为栴檀。斫顽石为师座。发狂长伪。聚瞽导聋。炽恶知见。成大妄语。楞严会上。如来遗嘱阿难。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己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直。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哜人。欲谁成就。如来金河顾命。最后叮咛。克骨痛心。传示末法。身为佛子。违背诚言。忍负佛恩。甘为魔眷。昔南天竺有法师。高座说五戒义。国王语当今世人。狂多正少为难。高座以指指诸外道。而自说余事。王语外道。法师指答已讫矣。举指指汝。言汝等是狂。髑髅盛粪。将护汝等。故指而不说。世有智人。弘宣正法。申明我佛清净明诲。谛观狂惑。救彼失心。不动手指。而指答已竟。先佛付嘱。庶几在是。不辞狂瞽。谨代犍椎。知我罪我。复何惜焉。

  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卷首(之二)

  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卷第一(之一)

  海印弟子 蒙叟钱谦益钞

  [长水疏云]将释此经。十门分别。一教起因缘。二藏乘分别。三教义分齐。四所被机宜。五能诠体性。六所诠宗趣。七教迹前后。八传译时年。九通释名题。十别解文义([谦益曰]将释经文。先标悬叙。天台五重。贤首六门。皆仿龙树释论。立缘起论之例而作也。清凉华严疏。禀承贤首。总启十门。前八义门。后二正释。圭峰疏圆觉。长水注楞严。先后开章。并循斯轨。今兹钞略。一以长水为宗。第十则仍仿华严。第九则兼依圆觉。咸扶昔义。但为当经。判教传译二门。长水考求。尚有疑互。僭为是正。不避异同。谨以俟后之达者。详而定之)。

  ○一教起因缘者

  初中二。一总。二别。总者。谓酬因酬请。显理度生。一代教兴。皆繇此矣。若原佛本意。唯为一大事因缘。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虽三车通许。唯赐白牛。但为一乘。无三及二也。别者有十。故说此经。

  △一为克示真三昧故。谓阿难遭难。盖无真定。故请诸佛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及佛告许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至于再请责己。将谓慧我。偈赞希有等。乃至如来讽叹。名金刚王如幻三昧。来说圆通。文殊拣显。指三世佛。同此一门。道场加行。成就圣位。立此经名。破灭七趣。辨识诸魔。皆为此也(细研此文。一经总相问答。章门历然。吴兴通别请酬之误。不辨而自明矣)。

  △二为广破诸妄执故。谓阿难执妄迷真。匿王执常为断。七处徴诘。三疑拒诤。佛再语云。若汝执吝分别觉观为汝心等。故约心见二门。随执广破。此之执相。不离人法也([圆觉疏云]众生旷劫漂沈。或堕邪小。不成种智者。良由二障。二障不断。由于二执。欲除二执。必假二空。故于法界文前。先作二空观智△按资中判前三卷经。初破心见二执以显人空。次破阴处界等以显法空。吴兴海印。科段小异。然先破二空。后彰法界。其义则一也)。

  △三为开显妙明心故。谓阿难初请三昧。佛先审问发心。既陈爱见之源。全迷真实之体。遂云。众生无始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此真妙明。即是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故阿难自责。不知寂常。如来许可。发妙明性。先就心见二门。乍徴乍显。后约三科七大。分明显会。令于法法。咸见性常。俱遍俱融。含摄无碍。众皆领悟。自知心遍十方。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体。元明心遍。含裹十虚。身土虚空。了无所得。唯一本妙。常住不灭。洎满慈疑于有相。庆喜再责因缘。佛随开示。令得知见矣。

  △四为决断众疑网故。谓佛显示知见。阿难随见疑生。或缩断离身。因缘自尔。和合非合。执相疑性。诸大遍圆。灭妄生妄。成真不真。修无常因。获常住果。疑网既众。佛随断之矣。

  △五为辨析修行门故。谓佛广示藏体。庆喜深解现前。举喻天王。赐与华屋。虽知所赐。将入无门。已悉多闻。不逮修习。故请问云。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入佛知见。佛举二义决定。以为发觉初心。谓止及观。斯为要也。初令以湛旋妄。成不生灭。次令审详烦恼。知根降伏。一根既反。余根自旋。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六为分别邪正行故。谓阿难已悟修行。后代罔知邪正。虽期正道。多陷邪宗。水灌漏卮。若为取满。庆喜请云。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至多。欲令心入佛乘。远魔无退。佛举四种明诲。诸圣同涂。戒根不亏。定慧可据。如其不切清禁。禅慧洪深。鬼属魔民。斯难逭免。祈进却步。诚可悲夫。

  △七为显咒力能胜故。谓庆喜堕淫。如来遣救。承力虽至。密言阙闻。况能潜护根门。防闲宿习。斋戒不禀而自备。果证不远而可得。消难获利。自行化他。因人果人。靡不繇此而办其事也。

  △八为证入有阶降故。谓理绝修证。事存阶渐。偏一则病空有。圆通则融真俗。故不损寂灭。而建立诸位。始从渐次。终乎极果。于无生忍中。立五十七位。不断而断。惑障必亡。非证而证。神用斯备。岂同魔外。都无位次耶([仁王经云]若言越此地位。得成佛者。是魔所说△[宗镜云]若无位次。即是天魔外道。既有信入。须假炼磨)文云。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姑苏神照曰]三摩毗婆。名异义一)。

  △九为广示诸魔境故。修禅观人。鲜克有终者。盖不谙其魔境。妄生取着。不了唯心。遂派诸道。佛慈无缘。不问自说。观中破阴。每阴十种。五十境界。分析邪源。末代修禅。罔为所惑([张无尽曰]世尊慈悲深厚。虑末世魔强法弱。垂示无遮之诲。不设事相。不立时劫。直指五阴之魔。直解六根之结。定力羸劣者。示以增进渐次。安立圣位。心精圆明者。指以清[清]本然。妙庄严海。予于李长者十时之外。判为末后显正破邪。直截根源)。

  △十为究尽妄想故。谓五阴诸经皆说。未闻五妄想成。今明破一阴时。出一妄想。破则从粗至细。起则自细现粗。其之根元。唯一识阴。识阴无体。但是圆常。文云。湛入合湛。归识边际。既知五阴咸是妄想。五阴摄法。何所不该。论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也。由斯十义而说此经。

  ○二藏乘分摄者([圆觉疏钞]三法即为三门。初藏。次乘。后分)

  谓三藏之中。正唯修多罗摄。(三藏。经律论也。一修多罗。此云契经。二毗奈耶。此云调伏。三阿毗达磨。此云对法。皆言藏者。能含藏所诠经义故。修多罗摄者。唯契经摄此圆觉之教。若此摄彼。即亦兼于律论)二藏之中。唯菩萨藏。(一声闻藏。二菩萨藏。即由前三藏。诠示声闻理行果故。名声闻藏。诠示菩萨理行果故。名菩萨藏。小乘三藏教中。并无圆觉法义。故非彼摄)若此摄彼。则兼该二三。持戒证果。有小乘故。徴难辨析。最明显故。

  △诸乘之中。一乘所摄。(诸乘者。有开合。合者。统唯一乘。谓十方佛土中。无二无三。开者。或立三乘。亦立五乘四乘。然大乘与一乘异者。贤首教义章。料简。有十义差别)若此摄彼。亦该诸乘。

  △十二分中。契经方广。二分所摄。(旧云十二部经。恐滥部帙。改名分教)摄彼如前(按圆觉钞云。若将此经。摄彼十二分者。即摄九分。余二如上。唯不摄伽陀自说本生等三。此云摄彼如前。应并摄伽陀自说二分。唯不摄本生耳)。

  ○三教义分齐者

  依贤首大师二义分别。

  △一约教诠法通局显分齐(即圆觉权实对辨)

  谓以义分教。教类有五。一小乘教。(但说我空。纵小说法空。亦不明显。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未尽法源。故多诤论)二大乘始教。亦名分教。(但说诸法皆空未尽大乘法理。故名为始。但说一切法相。有不成佛。故名为分。)三大乘终教。亦名实教。(说如来藏。随缘成阿黎耶识。缘起无性。一切皆如。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名为终。以称实理。故名为实)四大乘顿教。(总不说法相。唯辨真性。亦无八识差别之相。阿教劝离。毁相泯心。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故说为顿)五一乘圆教。(所说唯是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帝网重重。主伴无尽也)若于五中。显此分齐。正唯终教。兼于顿圆。([吴兴云]今经所谈。唯一圆教。以明如来藏故。非前藏通。中间永无诸委曲相。非别教也△[交光云]四科七大。即如来藏。真如随缘所成。陀那细识。乃赖耶别名。异生番染。小乘向大。皆当成佛。正属终实之教。歇即菩提。圆照法界。兼于顿圆矣△[勖伊问曰]终教教中之深极者。圭峰云。终顿二教。彼此克体。全相摄属。此经终兼顿圆。岂容异议。洪觉范以宗家顿门。高推顶法。而斥终兼顿圆之判。目为义学。非通论也)若将此经。与五教互相摄者。五唯后三摄此。此总摄彼诸教(以不废小教。果法戒品。兼存始教。八识三空故)。

  二约法生起本末显分齐(即圆觉分齐幽深)

  依起信论。明诸染法。本末五重。([贤首云]所诠染法。从本起末。略有五重。以对诸宗。显其分齐[圆觉钞云]染净法皆有本末。净法是返本还源之意。故唯约染法。显从本起末。五重伦次之行相也。将五重为秤斗。量度诸经分齐。故云对显。五重者。如一树木。本末五重。最初是根。二是树身。三枝干。四华叶。五果实。说得果实。如最浅教故。展转乃至辨得树根。如最深教故)论中初唯一心为本源。二依一心开二门。一心真如门。所谓真性不生不灭。二心生灭门。谓依如来藏。与生灭合。名阿黎耶识。三依此识明二义。一觉义。谓心体离念等。二不觉义。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不觉心动等。四依后义生三细。一依不觉故心动。名业相。二依动故能见。名转相。三依见故境界妄现。名现相。五依最后生六粗。一智相。(依境分别也。即法执俱生)二相续相。(依智起念不断。即法执分别)三执取相。(心起着故。即我执俱生)四计名字相。(我执分别。上四皆惑)五起业相。(业也)六业系苦相。(报也)若以诸宗就此五重。显分齐者。谓人天唯齐业报。小乘齐后二粗法相极于三细。终顿圆通诠本末。方穷初一心源(已上并圆觉疏文)初一心源。即此经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经标此心为宗本故。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故。二根本中。说为无始菩提涅槃。元明体故。(第一重)约见约心。或破或会。至于备历三科七大。咸言妙真如性等。即心真如门。经喻瞪目合手。眚见灯光。性圆明故。因明发性。识精元明。性一切心等。即心生灭门。(第二重)满慈致疑。佛举本觉明妙。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等。即本觉不觉也。了然自知。发真归元。觉迷迷灭等。即始觉也。(第三重)三相四轮。晦昧为空。空晦昧中。结暗为色等。即三细。(第四重)引起尘劳烦恼。聚缘内摇。趣外奔逸。业果众生。二种相续等。即后六粗。(第五重)由是此经。具诠本末。学者。备览。足见幽深。

  ○四所被机宜者(清凉名教所被机。通有十类。今依圭峰)

  依圆觉疏。略有二种。初料拣。后普收。初谓乐著名相。以文为解者。系滞行位。高推圣境者。情尚于空。触言宾无者。自恃天真。轻厌进习者。固执先闻。担麻弃金者。如上皆非其器。反上即皆是器。([清凉玄谈]前五拣非器者。一无信非器。二违真非器。三乖实非器。已上是溺邪见。四狭劣非器。谓一切二乘。是堕深坑。五守权非器。谓三乘共教诸菩萨等。四及三。皆示而诱之。熏其成种)后普收。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得闻之。无不获益。谓宿种深者悟入。浅者信解。都无种者。亦皆熏成圆顿种性。如华严经。食金刚喻。若约五性。正被菩萨性。及不定性。兼为余性。作远因缘。三聚之中。为正定聚。令增妙行。为不定聚人。令修信心。为邪定人。作远因缘也(清凉后五显所为。一正为。谓是一乘圆机故。二兼为。即时未能悟入。而能信向成种。如食金刚喻故。三引为。即前权教菩萨。不受圆融之法故。四权为。即是二乘。谓既不闻。况于受持故。五远为。诸凡夫外道阐提。悉有佛性故。按清凉后五即贤首正为兼为之文。不但被菩萨及不定性也)。

  ○五能诠体性者

  略作四门(清凉名教体浅深。从浅至深。略明十种。今依贤首)。

  △一随相门

  复二。一声名句文体。体用假实。二相资故。([起信疏云]于中或唯名句文。谓能诠诸法。自性差别。二所依故。或唯声音。离声无别名等。摄假从实故。或假实双取四俱为体。又遍于六尘。一切所知境界。总有生解之义。悉为教体[记云]四遍一切。不出六尘境界。但能生于物解。岂独声名句文。如净名光明尘劳。楞伽动目直视等。楞严二十五圣。于十八界七大性。各从一门而得圆通。此中六尘。犹且约境。余者例知)二通摄所诠体。若不诠义。文非教故([圆觉钞云]瑜伽云。诸契经体略有二种。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是能依。此明教义相成。若不诠教。文非教非)。

  △二唯识门

  前二不离识所变故。然有本质影像之异([论疏云]谓说者净识所现文义为增上缘。令闻者识上文义相现故△[圆觉钞云]本影相对。有其四句。一唯本无影。即小乘教。不知教法唯识现故。二亦本亦影。即大乘始教。三唯影无本。即大乘实教。四非本非影。即顿教也)。

  △三归性门

  此识无体唯是真如故(摄所变之万境。归于能变之八识。又摄所现之八识。归于能现之一心。一心即是真性。故云归性)。

  △四无碍门

  心境理事。交彻相摄。(谓前三门。心境理事。同一缘起。混融交彻。以为教体)以一心法。有二门故(二皆各摄一切法故△[紫柏可公曰]释迦文佛以文设教。文殊尸利以文字三昧。辅释迦文。而用拣择之权。于楞严会上。进退二十五圣。独拣观世音当机。观音虽弥陀辅佐。亦以闻思修入。近乎文字三昧。岂非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与。文字根于音闻。音闻根于觉照。文字。佛体也。觉照。佛心也。圣人出无量义定。放眉间白毫相光。而为文字之海。使一切众生。得沾海点。皆得入流亡所。以至空觉极圆。寂灭现前而后已。佛欲使一切众生。因有分别心入。文字三昧。因文字三昧。入音闻之机。因音闻之机。入无觉无观。则文殊文字三昧。观音音闻三昧。不在文殊观音与释迦文。在我日用而已。今欲拨弃语言文字。不通文字般若。而欲得观照实相。岂不愚哉△[私谓]上来四门。古师通释。唯第一随相门。以声名句文为教体。则此经与诸经迥别。盖楞严会上。拣别圆通。独取观音耳门。故曰。今此娑婆国。声论独宣明。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此门中二唯声音。摄假从实。唯取声为教体。是此经别义。他契经未有也。贤首起信疏。谓一切六尘境界。但能生解。悉为教体。长水遂以楞严圆通。尘尘悟入为解。而于此中却未拈出。紫柏大师以清净音闻。发挥文殊观音文字三昧。恰是此经要义。故特表而出之。圭峰金刚疏云。文文般若。即是经体。文字即含声名句文。文字性空。即是般若。无别文字之体。正可与紫柏论文字三昧。互相举扬也)。

  ○六所诠宗趣者

  即有通别(清凉名宗趣通局)。初谓统论佛教。因缘为宗。以佛圣教。自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贤圣弟子。相承传习。通大小乘。宗途有五。如起信疏别明此经者。又有总别。(此下并依圆觉疏。而夹注则以本经易之)总以心(寂也)境(空也)空(遍计如蛇鬼。经云。如虚空华本无所有。又云。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寂。(依他如影像等。经云。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等)藏性圆满。(由空寂故。圆满成实。经云。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等)凡圣平等为宗。(下云迷悟死生。了不可得。又圣凡无二路。又生死涅槃。皆即狂劳等)令修行者。忘情(由悟宗故。下云。即汝心中狂性自歇。旋流无妄)等佛。(由情忘故。经云。歇即菩提。即同如来等)观行速成(文云方便易成就)为趣。又以前趣为宗。令惑业消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永绝轮回。(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有无二无。无二亦灭)起大神用。(不须天眼。自然观见等)安乐(身心快然获大安隐)自在(一为无量小中现大等)为趣。

  △别者有五对。一教义。二理事。三境行。四行寂。五寂用。皆初宗后趣。此五亦是从前起后。渐渐相由也。若以要言之。不出解行修证。初解如来藏为宗。行首楞严为趣。谓佛许示真修。却约心见徴解故。次修此真定为宗。证彼藏体为趣。因下请云。虽获大宅。要因门入等。

  ○附见台家五重玄义。

  (第一释名[孤山疏云]以人法为名)。

  (●第二辨体[孤山云]正宗之首。显示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安得不以此为体。经云。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又云。遗失本妙圆心。宝明妙性。乃至阿难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又云。觉缘遍十方界湛然常住。三卷终。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如是开示悟入。示此经一部之宗。显众生因地之本)。

  (△[吴兴云]别以空如来藏为体)。

  (●第三明宗[孤山云]以圆通妙定为宗。经中番番开示。须修如幻三摩提。令了真心本然。诸法如幻。虽异名别说。只是广演楞严妙定。故以为宗)。

  (●第四论用[孤山云]以反妄归真为用。经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销殒并是返妄归真之义。妄即人法二执。空即二空之理)。

  (△[寂音云]此经功能。不出破显。破则破诸妄见。显则显一真心)。

  (●第五判教相[孤山云]以上妙醍醐为教相。北峰判大众生酥。今不取)。

  ○第七教迹前后者

  判教迹者有二。一判此经说于何时。二判此经结属何教。

  △今初约判时者

  [长水云]佛说此经。非一时顿说。说。必前后。集者约类总为一部。谓佛初说匿王在座。叙外致疑。破彼断见。后至阿难疑问七趣。举琉璃诛释种姓。善星妄说法空。二俱生身陷入地狱。琉璃岂非匿王之子。王死为嗣。方诛瞿昙。岂有事之未形。预致问耶。故知此经。非一时说。若以文义往定。即法华后。涅槃前也(△[孤山云]此经最后垂范。涅槃临终乃说。俱在八年之内。夏满说经。前春示灭。故云最后垂范)。

  (○[私谓]诸师判时硕异。有判法华后。涅槃前者。长庆真际孤山长水泐潭也。有同前判。克定第四十九年说此经。第五十年说涅槃者。孤山也。准因果经及释迦谱。佛生之日。西域八王。同日生太子。各为制好名字。舍卫国太子。名波斯匿。又同日立为太子。经中匿王请法。自叙行年六十有二。佛年亦尔。在成道后三十二年。合是第四转轮说般若时。菩提流支法界性论云。佛言。我成道后四十二年。说法华经。以诸文证。二经先后迢然。诸师定判第五时。在法华后。未必然也。有判般若后。法华前者。温陵也。环师驳长水文五。一者。匿王代谢。可唯旦暮。法会徂冬。岂待异世。匿王父子继世。先佛涅槃三载。琉璃纂父兴兵。佛坐枯树谏止。阿难灭释忧闷。佛言过三年已。还来问我。中阿含五十九。波斯匿王告佛。我年八十。世尊亦八十。即匿王代谢之年也。今漫不稽考。判属一会。即孤山指夏满前春。并是。痴人说梦也。二者。灯明诸佛。咸说法华。持地闻经。应非今会。经文明言毗舍浮佛摩顶得悟。回心今入菩萨会中。闻宣法华。定指灵山今会。曰闻诸如来宣妙莲华者。今如来所宣妙莲华。十方三世异口同音故。曰我先证明为上首者。普门品末。证明普门示现功德故。经文诚证。宁有疑义也。三者。耶输受记。自在法华。此由神咒。不同果记。佛言或得出缠。于此会中得那含也。或蒙受记。法华中同姨母受记作佛也。谓今经所云。不同法华果记。有何援据。若谓灵山会中。何无摩登。即应楞严会上。当有爱道。此亦骈枝之论也。四者。最后垂范。结辨魔文。法会最后。非临灭最后。经文累言。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金山凭倚金河顾命。楞严之传示。即法华之唱灭。何云垂范。不关最后也。五者。阿难于法华。堪任佛记。不应于楞严。后遭魔摄。依智论。阿难为佛给使故。自不尽烦恼残结。是以涅槃顾问。于娑罗林外。又被魔娆。清净结集。以六吉罗罪。尚遭牵斥。云何执此教相。作意称量。是知温陵定判法华前者。亦未允也。唯其法华前后。涅槃近远。此顺彼违甲伸乙破。于是北山印师。曲为和会。谓事缘在昔。发起在今。示迹在方等之时。追叙在法华之后。此则窜改教迹。杜撰机缘。不可得而疆通也。长水大科。判为前后二会。敢窃取其义而折其衷曰。此经有前分。有后分。前分在法华前。而后分在法华后。前虽在法华之前。而前分实非局指一会。后虽在法华之后。而后分亦难克定一时。约前分言之。应以是经发起。尽第三卷。为前分。徴辨弘深。赞叹希有。首楞法会。于焉一周。考匿王观河之年。断在法华已前者也。复次。以富楼那问义。尽六卷中文殊说偈。为次分之一。以文殊奉旨说偈。重颂长行。起性觉妙明。尽六根解结。二卷半之文。一席生起。无分段故。又以阿难请立道场尽八卷中汝当奉持。为次分之二。以安立道场。宣说心咒。理事并观。正助兼修。安立圣位。请名奉持。一经教行。方具足故。法会一期。时分未定。法华既阅八载。首楞岂限判年。是中耶输持地诸文。在法华后。我灭度后累嘱。在涅槃时者。前后连蹑。始终纶贯。或佛通时说法。而弟子以类撰之。如次第结集说也。约后分言之。以阿难请问琉璃善星。广明七趣。世尊唱无问自说。广辨诸魔。断为经之后分。以琉璃篡父灭释。去涅槃不遥。善星见佛陷狱。即涅槃缘起故。遗教品佛告阿难。佛去世后。尸波罗戒。是汝大师。今辨魔之文。重言告戒。岂非双林末命。叮咛嘱累之苦语乎。楞严初首。涅槃末后。淫摄魔罥。神咒双显。重请宣说。或在娑罗放舍之侯。时会钩连。以后分为齐。则无疑也。由此衷之。长水分前分后分良是。而尚应通诠于二分。孤山解最后垂范良是。而不应局指于一时。法藏结集。有别有通。旧学专门悫难消释。今之融会。颇异多师。期于义通。非敢执诤也)。

  (○[柏庭月曰]此经说时不一。古今异判。佛化机教难思。时劫不定。安得执一文一义为。定论耶。时之前后。非判摄之本。置而勿论可也)。

  (○[私谓]天台五时。论通论别。非别无以见说法次第。非通无以见教法融通。如月师之云。则应但有通五时。无别五时也。清凉疏别明时分。初二皆约不坏相说。第三约实圆融。其徴初远近。答初通局。遮四伏难者。一云。华严教旨。时处圆融。要历三时。岂成玄趣。释云。常恒之说。说无息时。后时不谈。岂名常说。二云。如来圆音顿演。可要三节。方尽幽微。通云。虽能顿演。表法浅深。故须三节。如来海印三昧。应缘差别。既人中设教。即有人中之时。清凉初不以约实圆融。尽埽初中后会。次第说法之相也。柏庭之说。颇为贤家所宗。长水温陵。皆华严导师也。辨时判教。纸墨纷拿。彼皆不知。念劫圆融宗旨。独今人悬解哉)。

  △次约判教者

  [长水云]经文明指耶输受记。持地证经。以义往推。序叹声闻。非约小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法华已前。无此叹故。声闻入实。法华已前。亦无显露。今经有故。各说圆通。诸小乘者。皆叙本时。或述今遇。尽证圆妙。法华前无。应知在后。然又不唱入灭之期。定涅槃前。二经同部。此经居中。俱醍醐味。无所疑也。

  (△[孤山云]此经开权显实。与法华不殊。扶律谈常。与涅槃不异)。

  (△[真际云]会渐归顿。即法华后。入灭大期。名涅槃前)。

  (●上二师同长水。判法华后。涅槃前)。

  (○[温陵云]般若之后。慧学方发。定力未全。于是示楞严大定。资般若深慧。既定慧均学。解行两全。密因万行。一切毕竟。一乘圆妙。无复进修。故法华会上。纯谈妙法。随根印可。授记作佛。出兴大事已尽。后说涅槃。扶律谈常而终焉)。

  (●上一师判般若后。法华前)。

  (○[神智义云]经次第者。前分也。互指者。后分也。楞严中。波斯匿王年六十二。又云。是名妙莲华。定性声闻皆获一乘寂灭场地。岂非方等后分经耶[我庵无云]耶输持地。应是后分。结集家收通归别。结归前分)。

  (△[柏庭月云]一家判摄规矩。但非四时所摄。悉得以方等收取)。

  (●上台家诸师。判属方等)。

  (○[海印憨大师云]经结名云。亦名灌顶章句。别题云。于灌顶部录出别行。此经该五时。贯五教。结集者推报化二佛所说。从本垂末。摄末归本。二种法门。于一代时教。拈出灌顶一部。今判归灌顶。不定收何时何教也)。

  (●右憨大师判归灌顶部)。

  (△[建安沈士荣曰]楞严徴心辨性。显密双融。应根圆通。随机立教。略陈阶地。广说禅那。明诸阴销。条分异见。与圆顿诸教。互有显发。结集者以灌顶密因。集为一部。说有前后。不在一时也)。

  (△[宋王古]标目大藏。判此经属陀罗尼门)。

  (△[私谓]此经判教。结属多师。贤首之宗。多齐法华。台衡之家。定归方等。判般若者。或嫌妄诃但慧。收方等者。或拣有文无旨。唯憨山和尚。据经名别题。判属中央灌顶部。时教通别。咸归根本法轮。不定属一时一教。窃窥大师判教。略有三义。西方此土。各立宗源。二种四轮。㸦分教相。此经灌顶章句。乃是金口诚言。汝当奉持。不同悬判。一也。五方五佛。同一法身。五部教法。各有部类。中央毗卢遮那。即释迦如来。灌顶受职。三界法王。以清净法界智。演说般若相应陀罗尼。加持众生。受灌顶位。修证清净法身。是为灌顶部。此经秘密伽陀。微妙章句。成就众生出世间智。岂非中央教主。无上宝印。故曰。十方佛母陀罗尼咒。亦名灌顶章句。部类坛法。正与灌顶部相应。二也。彼土那烂陀寺。大乘所依。戒贤远承弥勒。智光远承文殊。灌顶章句。于焉流出。高僧传云。梵僧极量于灌顶部中。诵出一品。长水云。既标部处。寻简可凭。三也。用灌顶部而判是经。是别是圆是渐是顿。亦秘密。亦不定。谈般若。不抱法身慧命之疑。谈方等。不拣焦谷败种之类。开显即同法华。捃摭即比涅槃。圆融法界。会归根本。即卢遮那是释迦故。即首楞严是杂华故。沈待诏。国初之法匠也。谓结集者以灌顶密因。集为一部。与大师证明。若合符节。师承在兹。悬镜不远。后有科判。不易斯言)。

  ○八传译时年者

  此经传译本末。图记僧史。传闻异辞。长水悬叙。未能画一。今会稡诸文。考而订之。其异有四。

  △一经本翻度之异

  [长水疏云]下云。大唐神龙元年乙巳岁五月二十三日。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先是三藏将梵本泛海。达广州制止寺。遇宰相房融知南铨。遂请对译。房融笔授。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长水此文。出开元中释智升续古今译经图记[彼记云]释极量。中印人也。梵名般剌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居止。神龙元年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于灌顶部中。诵出一品。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一部十卷。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循州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赞宁宋高僧传译经部极量传并同)[疏又云]又据开元中。智升撰释教目录二十卷。其第九云。大佛顶首楞严经十卷。大唐沙门怀迪于广州译。迪。循州人。住罗浮山南楼寺。久习经论。备谙五梵。因游广府。遂遇梵僧。未详其名。对文共译。勒成十卷(今按译经图记。此经极量诵出。弥伽译语。房相笔受。怀迪证译。四人一席。翻度此经。油素委知。时日可考。及观释教目录。则但云梵僧出经。怀迪对译。二书出于升公一人之手。而自相抵牾如此。赞宁译经门。既两载之。而长水亦怀二本之疑。今以升公记录。参互考之。二本翻度。皆在神龙初元。首棱一经。未闻译而又译。怀迪一人。安得证而重证。今并列二文于前。而刊正取舍。则委辨于后)。

  △二证译先后之异

  [疏云]经之题目。纸数文句。与今融本。并不差异。迪笔受经旨。缉缀文理等。今详二经。译人虽别。译本是同。或恐迪因证义。各据流行。故今目录。书写有异。不尔。岂无一处差别。译主名字。何得未详耶。二本既同。今解融本(按开元释教录云。怀迪。循州人。住罗浮山南楼寺。往者菩提流志译宝积经。召充证义。事毕。归游广府。遇梵僧赍梵经一夹。请共译之。勒成十卷。即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是也。迪笔受经旨。兼缉缀文理。其梵僧传经事毕。莫知所之。此一经二译之疑。所繇来也。按菩提流志。以中宗神龙二年。住崇福寺。译大宝积经。怀迪于尔时。应证义召至京。正楞严证译讫功之候也。以其时考之为允。若宝积译成。以先天四月八日进内。迪以此时。证义云毕。归游广府。距神龙初元。已七年矣。译人译场。同在制止。重译重证复以何因。委悉参详。应是神龙元年。迪在制止。与房相同预翻经。次年。乃应宝积之召。而流闻者误以为在应召之后也。所遇之梵僧。未得其名者。即极量也。笔受缉缀。正证译之事也。传闻异词。断以图记为正。长水谓译同写异。岂无一处差别。译主名字。何得未详。此则已知开元目录之误。而矜慎阙疑。未敢克断。蒙谓此经翻度唯一。则并无二本之疑。壶以图记楷定可也)。

  △三译本进内之异

  [疏云]翻经才竟。被本国来取。奉王严制。先不许出。三藏潜来。边境被责。为解此难。遂即去回。房融入奏。又遇中宗初嗣。未暇宣布。目录阙书(按神龙元年正月。中宗即位。正谏大夫房融下狱。二月流融于高州。是年五月译经制止。图记云。二十三日。极量诵出一品。即是译经下笔时也。辍简讫功。未知何日。融流高州。卒以贬死。安得遇中宗初嗣。奏进此经。释氏稽古略云。融贬流高州。寓于译所。因得笔受。沙门怀迪证译。事竟。朝廷责以私译。蜜帝遂携梵夹归竺。据此。则融以流人翻经。以私译被责。未经表请。何从入奏。极量泛舶西归。但以翻经事毕。国王怒责不见史志。恐亦讹传也。赞宁唯悫传云。受旧相房公宅请。出经函云。相公知南铨。预其翻经。躬请笔受首楞严一部。留家供养。融流高州。而曰知南铨者。未知典故。或其家人忌讳之词也。曰笔受一部。留家供养。则其未尝奏进于朝。居可知也。悫公发愿疏经。计一十年。以大历元年丙午下笔。逆考其受请舒经。则至德二载丁酉也。量迪二传并云。后因南使。附经入京。皆开元中事。则神龙元年。房相未曾入奏。断无可疑也)。

  △四经本流布之异

  [疏云]时禅学者。因内道场。得本传写。遂流北地。大通在内。亲遇奏经。又写随身。归荆州度门寺。有魏北馆陶沙门慧振。搜访灵迹。常慕此经。于度门寺。遂遇此本。初得科判(按赞宁唯悫传末云。一说。楞严经。初是荆州度门寺神秀禅师。在内时得本。后因馆陶沙门慧震。于度门寺传出。悫遇之。着疏解之。长水所据。即赞宁传文也。按此经初译。在神龙元年五月。大通入灭。在次年二月。译场辍简奏进。与大通道场得本。期月之中。岂能立办大通自万岁通天元年。于江陵召至东都。凡五年。入灭于天宫寺。那得有随身写本。携归度门。南使之附经入京。悫公之受请得本。皆在开元至德间。今言神龙初写本流布。殊非事实。译人被责。房相不归。本无入奏之事。今云大通在内。亲遇奏经。其谁奏之而谁遇之耶。或者北宗照寂之徒。从内得本。传归度门。而馆陶搜访得之。遂讹传为大通写本也。宁公僧史。良多踳驳。此于唯悫传末。别标一说。本非传信之辞。故知其不足援据耳)。

  ○九通释名题者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长水疏]题有五名。题目三号者。谓该教行人理因果显密。各具足故。

  ([殷迈解题]经有五名。存三隐二。五名者。初名有二十一字。题字存三。即大佛顶也。而隐下十八字。二名二十四字。全隐。三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八字。全显。四名十五字。全隐。五名十二字。隐灌顶章句四字。显诸菩萨万行首楞严八字。所谓存三隐二。结集之妙也。虽有三名。五义具足)。

  △先[略配]者。上之三字是总。即一经法体。总含教行理果。教行明指。理果义含。

  (明指者。文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此指行也。又云。虽蒙如来佛顶神咒。又云。亦说此咒名如来顶。此指教也。教有显密。显了宣示。令悟修无妄。即十轴诸文。秘密受持。令障尽功着。即是咒辞。义含者。寂照含空。故名为大。性觉妙明等。故名为佛。此显理也。我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周遍法界等。故名大。明极即如来等。故名佛。此显果也。顶者。至极无上之义也。若以此三字全约理说。藏体周遍。无不含容曰大。即体大。灵照不昧。离诸妄想曰佛。佛有二义。一自性显照义。即相大。二随缘现益义。即用大。此大及佛。是至尊至极。无上无过。诸佛所师之法。故名为顶。三大之义。不离一心。故名一心为大佛顶)。

  △([泐潭标指云]大指当人法身。佛指当人般若。顶指当人解脱。谓当人得此首楞严三昧。勇健定力。更是此三德秘藏。不纵横并别。亦具体相用三大。不离当人一念也)。

  如来下。别显胜能。初八字。约果人自行修证。说教利他以别显。即十方如来。依此法门。修因证果。显了宣说。究竟利他也。

  (三世果人。依此大佛顶之体。从果入因。不滞名相。直显心源。无修而修。无证而证。自利利他。随机设教。直指人心决了大义。更无不了之谈)。

  诸菩萨下八字。约因人修习具足。自他诸行以别显。菩萨行门。自利利他。广多无量。此之真定咸具足故。文殊叹云。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等。

  (三世因人。从生死地。反妄归真修五十七位差别智门从因入果。如下经五十七位皆从三种渐次。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清净修证。渐次悟入。金刚观察即是首楞严定。亦名勇健三昧。亦名一切事坚固。三世果人因人。皆以大佛顶为体。建法幢。立宗旨也)。

  (△[温陵云]众生如来。隐于藏心。非密因不显。众生菩萨。隐于七趣。非万行不修。觉皇于是示以常遍大法。使不迷于小乘。喻以无上佛顶。便不滞于相见。指如来密因。明本妙心。知三世诸佛。皆依此为初因。明修证了义。悟究竟法。知一切圣人。皆依此而证果。乃至具足菩萨清净万行。一切事法。无不究竟至于实相。坚固不坏。故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次[广释]者[大佛顶]大者。当体得名。常遍为义。

  (当体者。不同法相宗。拣小名大。大外有小可拣。犹是分限。岂为至大。今以藏体性无边涯。绝诸分量。强名为大。常遍者。常则竖穷三世。遍则横该十方。竖者。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无有一法先之。唯此先于诸法。故言大也。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横者。十方穷之。无有涯畔。涅槃又云。所言大者。其性广博。今经常遍。广有其文。仍具三义(已上同圆觉疏))。

  佛顶者。究竟觉也。觉有二义。一本。二始。

  (本谓藏体。灵鉴无昧。绝诸妄想。具足无量性功德故。起信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而有始觉)。

  始觉是用。本觉是体。始本不二。名究竟觉。究竟觉者。即前藏性显现时也。无上最极。名之为顶。此约果位以显法体。名佛顶也。若约现事。即今佛顶放光化佛所说教行。是故。教行俱号佛顶也。

  ([智论云]佛名为觉。于一切无明睡[眼]中最初觉。故名为觉)。

  (○[涅槃云]佛性者。名顶三昧。以修如是顶三昧义。则总摄一切佛法)。

  (○[金刚密迹经云]佛成道后。游波罗奈。东方有菩萨名应持。念欲量佛身。以佛神力。往至上方百亿恒沙世界。永不见世尊之顶。往问彼佛。彼佛答言。更过恒沙劫。亦不能见世尊之顶)。

  △[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如谓本觉。来谓始觉。始本合故。名为如来。此指一佛。即该诸佛。下说教行。俱约诸佛以显同故。密因者有二。一教。二行。

  (教者。下说心咒。是佛密语。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不通他解。但言而受之。思而持之。灭障成德也。行者。以此真定。具空假中。即是一心非纵横并别不可思议。具足万行。三世诸佛。同此法门此行成时。名三秘藏。故名为密)。

  (△[融室云]显教微密。密教秘密。俱能感果。故云密因)。

  修谓修因。证谓克果。地前地上。缘真二种。俱名为修。初地妙觉。分满二果。同名为证。所修所证。俱大佛顶。此自行也。如观音圆通。

  ([融室云]因中以大佛顶。发正信而起正解。绝正解而成正行。行成得位。入位舍行。在位曰修。位满曰证)。

  (○[寂音云]此经尊顶法故。以明了佛性为宗。明见佛性者。以其离一切见故。六十二喻。顶法为第一。佛不自见。离自见相故。肉髻覆之。离他见相故。自他所不能见之谓密。盖无量义趣三昧。自住三摩地深固幽远。无人能到者也。如易曰。退藏于密。密。如莲蔤之蔤。说文曰莲可见可用者本而已。独退藏于无所用者其密也。如来因此以成道。故曰密因修证了义也)。

  了义者。说教化他。诠表义理。无有覆相。穷理尽性。称实谈故。

  (下文云。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令汝有学定性声闻。皆获一乘寂灭场地。非有余说。故名了义)。

  (△[圆觉疏云]决择究竟显了之说。非覆相。密意。含隐之谈)。

  (△[涅槃四依品]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不了义经者。谓声闻乘。闻佛如来深密藏处。悉生疑怪。不知是藏。出大智海。犹如婴儿。无所别知。是则名为不了义也。如来为于度众生故。以方便力说声闻乘犹如长者。教子半字。善男子。声闻乘者。犹如初耕。未得果实。如是名为不了义也。了义者。名为菩萨真实智慧。随其自心。无碍大智。犹如大人。无所不知。是名了义。又声闻乘。名不了义。无上大乘。乃名了义)。

  △诸菩萨万行者。三世因人。各修其行。自利利他。有无量义。今举大数。故名万也。此之三昧。具斯多义。故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等。

  ([寂音云]菩萨万行增于六度。六度生于定慧。定慧成于止观。止观体于首楞严。故言首楞严王。具足万行也。菩萨学之以圆满菩提。故曰诸菩萨万行)。

  △[首楞严经]首楞严者。梵语也。涅槃云。首楞者。名一切事竟。严者。名坚。即一切事。究竟坚固也。

  (得此三昧。观法如幻。于法自在。能破最后微细无明。能获二种殊胜之力。现身说法。无碍自在。故下经中。名为如幻金刚王。佛母妙莲华等。此三昧。以无分别智寂用为体。以一切法皆同智性。穷尽法界更无遗余。名一切事究竟。一切事言。无离染净。此智现时染净都尽。一法不立。又染法究竟尽净用究竟显。如下文云。我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一为无量等。又云。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等。既观如幻。不为物坏。能破无明。故名坚固)。

  (△[会玄引钞云]此之三昧。能观一切事。三科七大等法。皆如来藏。故云尔也)。

  (○[涅槃师子吼品]善男子。佛性者。即首楞严三昧。性如醍醐。即是一切诸佛之母。以首楞严三昧力故。而令诸佛常乐我净。一切众生悉有首楞严三昧。以不修行。故不得见。是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首楞严者。名一切事毕竟。严者。名坚。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以是故言首楞严定。名为佛性)。

  (○[首楞严三昧经]佛告坚意菩萨。首楞严三昧。非初地二地。乃至九地菩萨之所能得。惟住在十地菩萨。乃能得是首楞严三昧。首楞严三昧。不以一事一缘一义可知。一切禅定。解脱三昧。神通如意。无碍智慧。皆摄在首楞严。如陂泉江河诸流。皆入大海。如是菩萨所有禅定。皆在首楞严三昧。菩萨行首楞严三昧。一切三昧。助菩萨法。皆悉随从。譬如转轮圣王行时。七宝皆从。是故。此三昧名为首楞严三昧)。

  (○[智论云]首楞严。秦言健相分别。知诸三昧行相深浅。如大将知诸兵力多少也。菩萨得是三昧。诸烦恼魔及魔人。无能坏故譬如转轮圣王。主兵宝将。所住至处。无能坏伏。故云健相三昧)。

  (○摄大乘论。翻为健行定。亦云健相慈恩翻为金刚藏。此诸菩萨。证此定故。依涅槃五名。亦云金刚三昧)。

  (△[温陵云]金刚观察。觉明分析。始于徴心辨见。终于破阴除魔。无非健相。分别事也)。

  (△[勖伊间曰]涅槃言。一切众生。悉有首楞严三昧。此以佛性而言。即经初无始涅槃元清净体。如来藏心也。首楞严三昧经言。唯十地灌顶菩萨能得。此以修成而言。即经中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及佛与大菩萨自住三摩地也。经题三字。通因彻果。盖包举二经之义)。

  △经者。训法训常。是贯是摄。

  (谓依此言说。诠显性相。令物生解。故名为法。一切诸佛。皆同此说。故名为常。能令义理。无有散失。名之为贯。以此化生。令不颠坠。称之为摄。若约。所诠如来藏体。说名经者。亦具四义。谓此心性。诸佛所师。可轨可则。故名为法。不生不灭。无有变异。故名为常。上凡下圣。情与非情。无不同此。故名为贯具诸功德。遍含染净。故名为摄。心性既尔。一切法皆然。故下文云。五阴六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故一切法。任运有四义。悉名为经)。

  (△[法华玄义]经者。外国称修多罗。圣教之都名清凉云亦名修妒路。亦名素呾䌫。古译为契经。契谓契理契机。经谓贯穿摄化。正翻为线。线能贯华。经能持纬。此方不贵线称。故存于经。古德见此方儒墨皆称为经。遂借彼席经以目圣教则双含二义(即圣教及经纬义)俱顺两方借义助名更加契字。拣异席经。甚为允当)。

  (△[泐潭标指]上十九字。是所诠之义。经之一字。是能诠之文字般若也谓义理须假此文字为教。贯摄流通后代也。按佛地论云能贯能摄。故名为经。应知此中宣说佛地。饶益有情。依所诠义。名佛地经。能所释题。本出亲光。乃登地菩萨。四明妙宗钞斥云失旨之甚。今家用通别释题。方无所失。今所不取)。

  (△[融室云]大佛顶首楞严之经。即依主释。大佛顶等即经。持业释也)。

  △一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疏云]此别目也。印度。月名。具云印特伽。此云月邦。以此大国形诸小国。如星中月。彼有五印。此当中也。即一境之都名。此境之中。有多国别最尊大者号摩竭提。此云大体。以总摄故。或云不至。皆义翻也)。

  (△[西域记]天竺之称。异议纷紏。旧云身笃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印度。唐言月。月有多名。此其一称。良以其土圣。贤继轨。导凡御物。如月照临故。五印度之境。周九万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南渡殑河至摩揭陀国。是为中印度。周五千余里[成光子曰]中天竺国。东至震旦。五万八千里。南至金地国。西至那拘遮国。北至小香山阿耨达。各五万八千里。则知彼为中国矣)。

  (△[释迦方志]佛所生国。迦毗罗城。应是其中。经云三千日月。万二千天地之中央也。佛之威神。不生边地。地为倾斜故)。

  (○[西域记]那烂陀。唐言施无厌。此伽蓝南。庵没罗林中有池。其龙名那烂陀。傍建伽蓝。如来在昔。为大国王。悲愍众生。好乐周给。美其德。号施无厌。由是伽蓝因以为称。六帝缉兴。遐竦绀宇。园林普合。都建一门。僧徒数千。游学名僧。通数将万。俊才通学。声驰异域者数百。殊方来诣。守门者诘问。多屈而返。学深今古。乃得入焉[高僧传云]寺周圆四十九里。九寺一门。是九天王所造)。

  (○[疏云]灌顶部者。彼有五部。此当其一。毗卢为主。既标部处。寻捡可凭。无谓近翻。疑非正说)。

  (△[大明法数云]五部教主者。部谓部类。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为教主。各有所表也。中央毗卢遮那。即释迦如来。四方四佛。皆释迦一佛所现。以表诸佛同一法门。中方灌顶者毗卢遮那。已得一切如来灌顶。受佛职位为三界法主。故中央以毗卢遮那为教主也)。

  (△[融室云]别行者。如大部楞伽分行经也)。

  △大唐神龙元年龙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

  ([疏云]长安三年则天罢政中宗嗣位。是岁改为神龙元年。龙集者龙星。亦曰岁星。岁行一次也。集居也。乙巳即所舍之次朔。稣也。月死复稣。稣生也)。

  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

  (天竺亦云乾竺干豆身毒印度等。沙门云勤息。取生善灭恶之称。般剌蜜帝。此云到彼岸。译者。其有才智。通四方语。名曰象胥之学。四方各有其名。今取北方掌语者也)。

  (△[翻译集]般剌蜜帝。此云到彼岸。或呼般剌三藏。以此三藏。自利利他。俱到彼岸故)。

  (△[宋高僧传]极量中印度人。梵名般剌蜜帝唐言极量观方游化渐及支那于广州制止道场驻锡。印度俗呼广府为支那帝京为摩词支那)。

  (△按译场经馆。先宗译主。即赍叶书之三藏明练显密二教者。极量即此经译主也)。

  菩萨戒弟子前正谏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授

  (虽为宰官而受大乘戒者。经云。欲受国王位时。乃至百官受位时。应先授菩萨戒。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也。资于师长。以父兄之道事之。故云弟子笔授。或云笔受。谓以此方文体。笔其所授梵本。缉缀润色。令顺物情。不失正理也)。

  (△融。清河人。管之父也。天后长安四年甲辰十月。繇怀州刺史。拜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神龙元年乙巳二月。除名流高州)。

  (△按译场所司。次重笔受。必言通华梵。学综有空。相问委知然后下笔。至于帝王。执简即兴。又谓之缀文也。次有润文一位。次文润色。此是私译。故不具员)。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国名未详。弥伽释迦。此云能降伏。翻梵为华。故云译语)。

  (△乌苌。具云乌仗那[奘师传云]唐言苑。昔阿输迦王之苑也。旧曰乌孙苌。或曰乌荼皆讹。北印度境)。

  (△[翻译集]弥伽释迦。说题云。释迦稍讹。正云铄佉。此曰云峰。璇云能降伏)。

  (△按译场。次笔受则[释]语。亦名传语。传度转令生解矣。极量诵出。房相笔受。通梵于华。是译语之在也)。

  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

  ([云栖宏公曰]古本笔授后。有罗浮沙门怀迪证译一行。今本失去。宜从古增入)。

  (△按译场有证梵本。证梵义。证禅义。各一员。次则证义一员。盖证已译之文。所诠之义。迪于此充其任也。私译不具设员。故无证梵等位。亦以迪久习经论。备谙五梵。能兼三译之任。故兼称证译也)。

  ○十别解文义者

  (按清凉玄谈。此科分二。初总科判。二正释经文。圭峰长水。削总科判。单立别解文义一科。即正释经文也。今依清凉。仍立此科。以十例中。本部三分等。皆释经宗要。今既开章悬叙。理当总挈于此)。

  △初本部三分科者。准常三分。谓序正流通。

  ([清凉云]三分之兴。弥天高判。冥符西域。今古同遵)。

  (△[金光明文句]序者。序将有利益。正者。正当机辨道。流通者。流名下注。通名不壅。欲使正法之水。从今以注当。圣教筌罤。不壅于来世。夫三段者。不可杜断隔绝。序本序于正通。序则有三义。正本正于序通。亦有三义。通本通于序正。通亦三义。经曰。上中下语皆善。即此义也)。

  今依长水科判。正明此经本分三科。从经首如是我闻。讫提奖阿难归来佛所。为序段。从阿难见佛下。讫十卷知有涅槃不恋三界。为正说。从此下讫经末。为流通段。

  (准古师。以经初如是我闻。至退坐默然承受圣旨。为序分。苕溪岳师。从长水判。齐归来佛所为序分段。以阿难启请三法。是楞严一会。说法宗要。应入正宗故。又准悫节二师。以佛告阿难。至八卷中若他观者名为邪观。为正宗。文殊问名下。为流通。岳师判精研七趣已上。正宗分讫。下流通分。大节有二。一分别魔事。流通行门。二较量功德。流通教门。今并依长水判。以辨魔破阴。犹属正说。下方入流通故)。

  △序中文二。证信发起。

  (初证信序。说时方人。令人信故。亦名通序。诸经皆同故。亦名经前序。付嘱令安故。亦名经后序。佛说法时未有故。亦名印定序。诸佛经初皆安立文句故。亦名破邪序。对破外道阿优故。二发起序。发明生起正宗之法故。亦云别序。诸经各别故。亦云经前序。佛先自发起。方说正宗故)。

  (△[天台云]通序序诸教。别序序一经)证信之立。由阿难问。佛令置之。意为断疑息诤。及异邪故。(今依清凉。略释证信序分三。初立序原由。二立序所以。三即释六成就也)。

  (△初立序原由者。智论第二。佛于俱夷那竭国。萨罗双树间。北首卧。将入涅槃。长老阿泥卢豆语阿难言。汝守佛法藏人。佛手付汝法。汝今愁闷。失所受事。汝当问佛。佛涅槃后。种种未来事。佛经初首。作何等语。佛告阿难。我三僧祇劫。所集法宝藏。是藏初应作是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方某国土。某处树林中。何以故。三世诸佛法。经初皆称是语。今我般涅槃后。经初亦应称如是我闻一时)。

  (△二立序所以者。核其所以。意有六焉。一为异外道故。外道经首。皆立阿优为吉。阿之言无。优之言有。不出有无。即断常计。如即真空。是即妙有。敌对邪宗。此约如是。二为息诤论故。智论云。若不推从佛闻。言自制作。则诤论起故。今废我从闻。闻从佛来。故传历代。妙轨不辍。此局我闻。三为离增减过故。佛地论云。应知说此如是我闻。意避增减异分过失。谓如是法。我亲从佛闻。文义决定。非谓传闻。有增减失。四为断众疑故。真谛引律云。结集法时。阿难升座。变身如佛。众起三疑。一疑大师涅槃重起。二疑他方佛来。三疑阿难转身为佛。说此如是我闻。三疑顿断。上二义。通约信闻。五为生信故。智论云。说时方人令。生信故。六为顺同三世佛故。此通六种)。

  (△三略释序文者。准佛地论。科为五事。一总显己闻。二教起时分。三别显教主。四彰教起处。五显所被机。今依智论。开初显已闻。作信闻二种。为六成就。一信。二闻。三时。四主。五处。六众)。

  诸经不同。发起各别。或放光微笑。乞食入禅。自唱位号。劝人令问等(又如净名宝盖法华毫光之类)。今经由夏满众集。国王营斋。庆喜循乞。因遭淫摄。自无定慧。不能降伏。由是外假秘密。摄护令归。意显生死轮回。莫过淫爱。超登圣位。岂逾定慧。安慧内具。秘密外资。尘飏顺风。有何艰险。

  (已上大字。并引长水疏文)。

  △二说经前后科者。长水判前后两度说经。从正宗起。至标经名。是酬问正说分。从说是语已下。至不恋三界。为请益再陈分。

  (按长水云。问名请奉。一期周毕。法会已终。以庆喜再有请益。时虽隔越。问且连环。集经者约问从义。合成一部。由是未结作礼而去。已下即二会。再说法也。以阿难问所见现。事时别故。今谓如来法会。不定判年。法筵未罢。咨请无时。连蹑生起。宛同一席。前后二会。延促差殊。次第包含。难可局取。略依长水二分。委为消释。具如教迹中说)。

  (○憨大师判经。正宗分大科分二。阿难见佛。至结经名。初大开修证之门。精研七趣。尽详辨魔阴。二曲示迷悟差别)。

  △三二分开合科者。

  (长水依振沇二师。开合判经。亦准清凉随分长品科也)。

  [长水云]古人科判。各是一途。春兰秋菊。互擅其美。振公八段资中显称。今详经文。复有理在。文中前后。两度说经。初有四段。一开妙解。二示妙行。三显妙位。四立妙名。此四。即八段中前五科。开合之异也。次再陈中有二。一辨趣生同异。二示禅境差别。即八中后三段也。然开判之设。各随其人。吾今从古。依振公判。略没第八。但取七名。

  △初酬问正说分有五。第一大科。显如来藏心。

  (从正说起。尽第四卷尚留观听。是中子科二。一破阿难认妄迷真。显如来藏。二破满慈执相难性显如来藏。右从振判之一。即资中开妙解也)。

  (△上来一科。温陵判见道分。使行人明见常住真心。为修行准的)第二大科明修行方便。(从四卷中。阿难及诸大众。尽六卷中文殊说偈。子科广陈修证三。一别明三义。二别破疑情。三广引修证。右从振判之二。即资中示妙行也)第三大科。辨离魔业行。(从六卷中。阿难整衣白佛。尽七卷宣说神咒。子科二。初自行离魔。后他力离魔。右从振判之三。资中合前三为二。长水仍依振公开三也)。

  (△上来二科。温陵判修道分。使行人依真见起真修。为修行方便)第四大科。示地位阶差。(从七卷阿难问修行渐次。尽八卷中名为邪观。子科二。一叙迷真起妄。为立位之因。二叙返妄归真。辨地位之相。右从振判之四。即资中显妙位也)。

  (△此科。温陵判证道分。使行人知因真果正)第五大科。出圣教名殊。(从文殊请名。至汝当奉持。右从振判之五。即资中立妙名。长水云。资中之四。即振公八段中前五科。开合之异也)。

  (△此科。温陵判结经分。见然后修。修然后证。修证事毕。于是结经)。

  △次再陈请益分有二。第六大科。辨趣生同异。(从结经下。说是语已。尽九卷中。即魔王说。即资中辨趣生差别也)第七大科。陈禅那境界(初从如来将罢法座。尽十卷最后垂范次阿难因闻请益。尽当卷不恋三界。即资中示禅境差别也。此二科。振公开三。资中合二。长水所谓略没第八。但取七名也)。

  (△上二科。温陵判助道分。使行人知一切唯心。乘戒双急)。

  △复次。依北峰印师。开二大科。初依常住真心以开圆解。二依常住真心以起圆行。

  (从上振公八段。以迄温陵五分。科段虽殊。不越乎开圆解。起圆行二者而已。解行相资。一经卷摄。故取印师正宗六段。束为二科。初从阿难见佛。讫四卷尚。留观听。为第一科。初中复二。初对庆喜。辨心见非是发露藏心。次对满慈。明性相即离。审除细惑。皆是开圆解也。二从阿难请门。讫终卷不恋三界。为第二科。二中文二。初依解起修。观心直入。为正行。次带事兼修。持戒诵咒。为助行。是中安立道场。修证历位。请名奉持。精研委辨。广有多文。无非圆行。永明宗镜略有二意。一为顿悟知宗。一为圆修办事。圆觉十一重问答。圭峰束之为二。前则信解。后则行证。华严一部亦唯此四。此经科判殊涂同归。以解行二义圆收。罄无不尽也)。

  △四问答相属科者。准[清凉疏]古云。此九会中。大会问答。总有五番。今于此经问答。亦开为六(一。第一卷。阿难请问十方如来得成菩提最初方便。从初至第六卷。方便成就答尽。二。第四卷。满慈发藏性生相。大性俱遍。二种难问。至是卷中。如何自欺尚留观听答尽。中间虽有诸问。未是大位问答。皆此二摄。三。第四卷。阿难请入华屋。至第七卷。宣说神咒。所作如愿答尽。四。第七卷中。阿难始从干慧。终至等觉之问。至第八卷。名为邪观答尽。五。文殊请名。云何奉持。于当卷答尽。六。结经讫。阿难广问七趣。至正说末。最后垂范答尽。中间无问自说。广辨魔事。亦是中摄)。

  又准清凉科中。或当会答尽。及别会答尽。略开为六(一。一卷中。佛告阿难开示奢摩他路。至十卷中。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觉明分㭊答尽。二。三卷中。阿难问外道因缘自然。至五卷解结。知其本因。随所缘出。答尽。三。四卷初。富楼那问清净本然。至五卷文。殊奉敕说偈。觉海性澄圆等。答尽。四。中间四卷中。汝观世间解结之人。阿难历问解结。亦至文殊偈中。六用不成。答尽。五。四卷中。阿难问摄伏攀缘。如来说五叠浑浊。至十卷中超越五浊五阴妄想答尽。六。六卷末。阿难问安立道场。远诸魔事。至十卷末。禅那现境。心见二魔。答尽)。

  ◎经前十门悬叙竟。次下正释经文。

  ([长水疏云]第十别解文义。准常三分。今[证信序]然此虽具六种成就。今均广略。总分为二)。

  ([?∴]一说经时分)。

  ([?∴]二引众同闻)。

  如是我闻。

  【疏】若兼我闻[合释]即指法之辞也。如是之法。我从佛闻。([清凉云]谓如是一部经义。我昔亲从佛闻故)[佛地论云]谓结集时。众共请言。如汝所闻。当如是说。传法菩萨。便许可言。如是当说。如我所闻(论有四义。一依譬喻。二依教诲。三依问答。四依许可。依许可者。谓结集时云云)。

  [离释]如是者。信成就也(已下同清凉云)[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论云]经中说信为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若无手。不能有所取。若无信。是人不能入我法中。如枯树不生华实)[肇公云]信顺之辞也。信则所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故万行中以信为首。故曰如是。([清凉云]肇公但是用智论意)又契理契机曰如。永离过非曰是。如理而说。如理而信。故言如是。若约今经。如来藏心。体性不动曰如。真实义故曰是。又一切诸法。本无生灭。皆如来藏。故名为如。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故称为是。更有余义。繁而不论。

  ([真谛云]如是者。决定也。佛说此经。有若干文句。若多成增谤。若少成减谤。阿难闻之如。泻水。不多不少。故数决定。佛说无相之理。不有不无。若有堕增。若无堕减。阿难传之。无增无减。故理决定)。

  (△[章安涅槃疏]不异曰如。无非曰是。若以牛羊眼看。则无非舛误。岂得如是。得如是者。知法身大士。住首楞严。种种示现。悟异不异。所以称如。知非不非。所以言是)。

  (△按清凉广释如是。用五教料拣。长水避繁不论。学者往检)。

  △我闻。闻成就也。我即阿难自指。五蕴假者。([圆觉疏]我即文殊及阿难海。五蕴假者。集法传云。一阿难。此云欢喜。持声闻藏。二阿难跋陀。此云喜贤。持独觉藏。三阿难伽罗。此云喜海。持菩萨藏。但是一人。随德名别)然一切法。佛说无我。今称我者。我有四种。一凡夫人遍计。二外道宗计。三诸圣随世。假立宾主。四法身真我。经指后二。非邪慢心而有所说。故无过矣。

  (上是圆觉疏文。言非邪慢者[智论云]世间语首。有三根本。一邪。二慢。三名字。凡夫具三。见道学人具于后二。圣人唯一。谓随世间。但是名字。故云非慢心也)。

  (△[智论云]佛弟子等辈。虽知无我。随俗法说我。非实我也。譬如以金钱买铜钱。人无笑者。于无我法中而说我。随世俗故。以是故。诸法空无我。而说我无咎)。

  △闻谓耳根。发识听受。虽因耳处。废别从总。故称我闻。([清凉云]此用何闻。约大小乘法相。各有三说。一耳闻非识。二识闻非耳。三缘合方闻。虽因耳处。废别从总。故称我闻。以有问言。现是耳闻。云何言我闻。故为此通。明我为总。总该眼耳等诸根故。即佛地论文)无相宗说。我既无我。闻亦无闻。从缘生故。不坏假名。即不闻闻耳。若约法性。此经旨趣。以我无我不二之真我。根境非一异之妙耳。闻真俗无碍之法门也。

  (上来皆清凉文。无相宗含于三教。始顿实也。第三约法性宗辨。而但明圆教中意。圆觉疏同此)。

  (△[清凉云]然阿难年三十。方为侍者。所不闻经。或云。展转传闻。或云。如来重说。或云。得深三昧。自然能通。推本而说。实是大权菩萨。影响弘传也)。

  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祗桓精舍。

  [什云公]一时。说经时也。【疏】时成就也。师资合会。说听究竟。总言一时。一者。拣异余时。时者。随世假立。

  ([法华文句]论云。天竺说时。名有两种。迦罗是实时。毗尼中。诫内弟子依时食。说明相。即用实时。三世无相。时法无实。三摩耶是假时。亦是时长短时。外人计时为实。为除邪见故。佛说三摩耶。不说迦罗)。

  如来说经。有无量时。不能别举。一言略周。但云一时。如涅槃云。一时佛在恒河岸等。又诸方时分。延促不定故。但言一时。

  ([圆觉钞云]诸方时分。竖则上下延促不同。如人间五十王年。四天一昼夜等。横则四方参差不同。如俱舍说。夜半日没中。日出四洲等)。

  若约法义释者。即说听之时。心境泯。理智融。凡圣如。本始会。此诸二法。皆一之时。

  (文同圆觉疏。金刚刊定。云此是悫公楞严疏意)。

  (△[慈恩玄赞云]经中说一时者。即是唯识时。一不定约刹那等者。听法之徒。根器或钝。说时虽短。听解时长。或说者时长听者亦久。于一刹那。犹未能解。故非刹那。二不定约相续者。由能说者。得陀罗尼。说一字义。一切皆了。或能听者。得净耳意。闻一字时。一切能解。故非相续。由于一会。听者根机。有利有钝。如来神力。或延短念为长劫。或促多劫为短念。亦不定故。总约说听究竟名时三。不定约四时六时八时十二时者。一日。一月照四天下。长短喧寒。近远昼夜。诸方不定。恒二天下同起用故。又除已下上诸天时。无此四时及八时等。经拟上地诸方流通。若说四时。流行不遍故。四不定约成道已后年数时节者。三乘凡圣。所见佛身报化。年岁短长。成道已来。远近各不同故。以长短不定。前后无凭。但说唯心之一时。可为正量。但是听者根熟。说者慈悲。应机为谈。说听事讫。总名为一时)。

  △佛。主成就也。具云佛陀。此云觉者。([清凉云]若言菩提。但称为觉。若云佛陀。此云觉者)谓觉了性相之者。即究竟觉也。论云。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未觉心源故。非究竟觉。然具三义。一自觉。(此拣凡夫)觉知自心本无生灭。二觉他。(拣异二乘)觉一切法无不是如。三觉满。(拣异菩萨)二觉理圆。称之为满。故云自他觉满之者。([清凉云]若禅观说。亦云离心名自觉。离色名觉他。一切俱离为觉满。以依起信心体离念。名为本觉故)。

  (△[佛地论]具有十义。谓具一切智。一切种智。出烦恼障。及所知障。觉了一切诸法性相。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华开。故称为佛)。

  (△[永明云]一切众生。以第七识为长夜。如梦时不知是梦。觉时方寤。故云佛者觉也。如睡梦觉。如莲华开)。

  △[什公云]佛在。据佛所在处也【疏】在室罗筏城等。处成就也。([孤山云]在者。住也。佛内住首楞严等。诸佛无量三昧。能建大义故。迹住精舍。利群生故)。

  (△[智论第三]佛多住王舍城舍婆提。少在余城憍萨罗国。是佛生身地。以报生地恩故。多住舍婆提。一切众生。皆念生地故。又憍萨罗国主波。斯匿王。住舍婆提大城中。佛为法主。二主应住一处。故多住舍婆提)处有二种。一所化处。即筏城。二所住处。即祇园。(真谛记云。住处有二。一境界处。谓化在俗之流。二依止处。谓统出家之众。初即舍卫。后即祇园[婆沙论云]举舍卫者。令远人知。举祇园者。令近人知)筏城。具云室罗伐悉底。(即舍卫国。梵音楚夏耳)此乃城名。非是国号。国都号为憍萨罗。以就胜易彰。故举城名。(室罗筏。此云丰德。或云闻物。或云好道。以其中多财宝。妙五欲。饶多闻。丰解脱。道德名称。五天共闻。故云闻者城。昔有古老仙人。住于此处。后有少仙。名为闻者。于彼禀学。老仙殁后。少仙于此建立城郭。故取其名)。

  (△[证真钞]谓简南憍萨婆国。故废国名而标城号)祇桓者。具云祇陀。或云逝多制。多此云战胜。即太子名。(太子生时。匿王战胜外国故)林主是彼。故云胜林。桓即林也。精舍。沙门精行所舍处也。谓须达买园置舍。太子舍树造门。二人共构以延僧佛(梵语须达多。唐言善施。义云给孤独)。

  (△[涅槃等经云]须达长者。愿建精舍。请佛说法。择得祇陀太子之园。太子戏云。侧布黄金。满即卖之。长者便欲交付。太子言。我戏语耳。长者共太子欲往讼了。首陀会天。化作断事之者。断与长者。便敕使人象负金出。八十顷中。须臾欲满。残余少地。一库金尽。更思取金。太子曰。佛为良田。宜植善种。园地属卿。树木属我。自起门楼。请佛出入。长者七日。为佛作窟。以妙旃檀用为香泥。别房住止。千二百处。凡百二十。处别打犍椎。佛告阿难。二人同心。共立精舍应谓此地为逝多树给孤独园。杂阿含说。给孤独长者疾病。佛记得阿那含果命终为率兜天子。长阿含说琉璃王灭释。忿祗陀王子不助我。㧞剑杀之。佛天眼观。得生忉利天)。

  (○[释文]李长者科华严经。如是是一句。我闻是二句。一时是三句。佛在是四句。今从之)。

  ([?∴]二引众同闻者。同闻之众。匪唯三乘。亦该诸趣。下具天龙八部。王臣菩萨。发起序中。今文但有二类。盖译之巧略也。文二)。

  ([?∴]初声闻)。

  ([?∴]二缘觉。初中三)。

  (卍一标类举数)。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疏】众成就也。与大比丘众。标类也。与者。并兼共及也佛与阿难。及大比丘等。证非虚谬([法华文句]释论明与者共义。举七一解共。谓一处。一时。一心。一戒。一见。一道。一解脱也[章安云]佛之七一。皆佛境界。唯与圆菩萨共。住首楞严。示比丘像者共)梵云摩诃。此具三义。大多胜也[智论]云何大。一切众中上故。一切障碍断故天王等大人恭敬故。([妙宗钞]梵王师陈如。帝释师迦叶等)数至五千。故名为多。([疏云]遍知内外经书故名多)九十六种外道论议能破。故名胜。([观经疏]此等皆是无学。小乘中极。故云大)比丘名含三义。乞士。怖魔。破恶。([智论]比丘名乞士。清净活命故。比名破。丘名烦恼。能破烦恼故。比名破。丘名能。能怖魔王及魔人民故)。

  (△[肇公云]秦言净命乞食。破烦恼。净持戒。破魔等。天竺一言。该此四义。秦无一名以译之。故存义名焉)。

  (△[天台云]比丘因果六义。因名乞士怖魔破恶。果名应供杀贼无生)谓出家者。上于诸佛求法以内资。令慧命增长。下于檀越离邪正命乞食以外资。令色身无损。故云乞士。(正命乞食者[智论]舍利弗告梵志女。不下口食。不方口食。不仰口食。不四维口食。不堕四不净食中。用清净法食活命也)又出家者。最初发菩提心。或至成道。皆令魔怖。失人众故。名为怖魔。(论言当出家剃头。着染衣服受戒。是时魔怖。魔王言是人必得入涅槃[什公曰]始出妻子家。乞食自守。清净活命。终出三界家。破烦恼持戒自守。具此二义。天魔怖其出境也)又能破断身口七支。九十八使业烦恼。故称为破恶([章安云]戒慧七支禅。镇心猿。怖无常狼。伏烦恼脂[妙宗云]见思二使。共九十八。名恶名贼。修观推穷为破恶。证智断尽为杀贼也)四人已上。乃至无量。能作说恣羯磨法。故名为众([智论云]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是僧四种。有羞僧。无羞憎。哑羊僧。实僧。若学人。若无学人。住四果中。行四向道。是名实僧)。

  (△[天台云]梵云僧伽。此翻和合。四人已上。乃至百千无量。一处羯磨作法。行筹布萨。事和无别众法和无别理。事理二和。名和合众[净名疏]理和。谓同证择灭故。事和。谓戒和同修。见和同辨。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说)。

  △千二百五十人。举数也。佛初成道。先度陈如等五人。次度三迦叶兄弟兼徒总一千。次度舍利弗目连。各兼徒一百。次度耶舍长者等五十人。经举大数。故减五人。(依报恩经)。

  (△[法华文句]三迦叶千人。身子目连共二百五十。又云耶舍五十人)此众先并事外。勤苦累劫。一无所证。才遇见佛。便得上乘。感佛恩深。常随佛化。为常随众(天台观经疏)。

  (△[清凉疏]明海众云集云。一影响众。为影响为主伴故。即诸大菩萨。及下证法如来。皆㸦为主伴。若影随形。响应声故。二常随众。为作辅翼。得圆满故。如普贤等常随之众。六发起众。为发起此经。诸请难者。即其事故。七当机众。为[开]法获益。常机领悟。即其类故)。

  (卍二总叹行德)。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疏】总指也。漏有三种。皆断尽故。([章安云]三漏者。一欲漏。谓欲界一切烦恼。除无明。二有漏。谓上两界一切烦恼。除无明。三无明漏。谓三界无明)。

  (△[法华文句]成论云。失道故名漏。律云。痴人造业。开诸漏门。毗昙云。漏落生死)阿难汉名含三义。故翻为应。应已永害烦恼贼故。应不受分段生故。应受人天妙供养故。此皆无疑。故名为大。([智论云]阿罗名贼。汉名破。一切烦恼贼破。是名阿罗汉。复次。阿罗汉一切漏故。应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复次阿名不。罗汉名生。后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罗汉。三界中三种漏已尽。故言漏尽。摩诃言大。那伽。或名龙。或名象。是五千阿罗汉。诸罗汉中最大力。以是故言如龙如象。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

  (△[法华文句]阿颰经云应真。瑞应云真人。悉是无生释也。依旧翻云。无著。不生。应供。或言无翻。名含三义。无明糠脱。后世田中。不受生死果报。故云不生。九十八使烦恼尽。故云杀贼。具智断功德。堪为人天福田。故言应供。或言初始学无生。生未无生。初虽怖魔。魔未大怖。初虽乞士。未是灼然应供。今获无生忍。破烦恼贼尽。是好良田。以果对因。释罗汉三义)。

  (△[涅槃四依品]第四人者。名阿罗汉。断诸烦恼。舍于重担。逮得己利。所作已办。住第十地[释论云]一切结使等断除。名无烦恼。戒定智慧等善法具足满。故名所作已办。五众粗重常恼。故名为担。阿罗汉此担已除故言弃担。能担者。是佛法中二种功德应担[章安云]所作已办。至第十地。学行穷满。是名应供)。

  (△[融室云]结集者。称大比丘德。能尽诸漏。回向大乘阿罗汉果)已下别叹。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

  【疏】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堪绍佛种。故云佛子。([法华玄义]身子云。今日乃知真是佛子。昔教五人。得真无漏。名佛子。菩萨不发真名为外人。发大乘解。自称昔日非真佛子。从佛口生。是闻慧中法身生。从法化生。是思慧中法身生。得佛法分。是修慧中法身生。三慧成就。是真佛子)安住觉性。三德秘藏。任持万善。功德不失。故云住持。(华严叹众。住一切菩萨智所住境。护持诸佛正法之轮)诸有者。二十五有。皆得二十五三昧。不为界系。故云善超。([智论云]三种有。欲有。色有。无色有。欲界业系取因缘。后世能生。亦是业报。是名欲有。色有无色有亦如是。结有九结。诸阿罗汉。结使应。永尽。得一切烦恼离故。有不应尽。答曰。无所妨。是因中说果。如人从高处堕。未至地。言此人死。虽未死。知必死故。诸阿罗汉结使已尽。知有必当尽。故言有结尽[法华]尽诸有结。心得自在[文句云]诸有即二十五有生处也。结即二十五有生因也[辅行云]因果不亡故名为有)。

  (△[交光云]二乘求出三界。畏如牢狱。即三界而不系。居有不有。为善超也。净名云。善于诸法得解脱。不着世间如莲华)此叹自利。已下叹利他。

  能于国土成就威仪。

  【疏】无刹不现。故云能于国土。有威可畏。有仪可则。行住坐卧。皆成轨范。可为标准。故云成就等。净名言不起灭定。现诸威仪。此仪止可观也([净名肇注]小乘入灭尽定。则形犹稿木。无运用之能。大士入实相定。心智永灭。而形充八极。顺机而作。应会无方。举动进止。不舍威仪。其为晏坐也。亦已极矣。上云。不于三界现身意。此云现诸威仪。夫以无现故。能无不现。无不现。即无现之体也)。

  (△[宗镜古释云]未灭定之前。加行心中。愿我入灭之后。若有众生合闻我说法。见我威仪。我当教化。以此愿故。入定之后。单将本识化相种子。生起现行。以平等性智。而能现起威仪)。

  (△[温陵云]随刹现身。正容悟物也)。

  从佛转轮。妙堪遗嘱。

  【疏】智堪遗付也。法有摧辗业烦恼义。喻之若轮。自既摧破障。亦能转教。令他破惑。([悫公云]从佛受教。自证已圆。能演佛言。转化群品)于一法中。作无量说。一一逗机。一一称性。以善巧方便。令其得入如来知见。妙好堪任护付法藏。令灯灯相然。明明不绝。嘱法令传。嘱生令度。名遗嘱也([净名经]已能随顺。转不退轮[肇曰]流演圆通。无系于一人。轮也。诸佛既转此轮。诸大士亦随类转之)。

  (△[清凉云]轮者。如帝王轮。略有四义。一圆满义。轮辐辋轴等。体用周备故。二摧坏义。摧坏烦恼。如摧未伏等。三镇遏义。已伏烦恼。令执转远。如摧已伏。四不定义。从见至修。修至无学。从自至他。从信至解。解至行果等转者□说也。流演圆通。名之为轮。自我之彼。故名为转)。

  (△[补遗云]此经最后垂范。正为扶律谈常。故云堪遗嘱也)。

  严净毗尼。弘范三界。

  【疏】戒可遵依也。毗尼云律。律。法也。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法不定([南山云]毗尼翻灭。从功能为名。非正译也。正翻为律。律者法也。从教为名)。

  (△[清凉疏]正曰毗奈耶。此云调伏)。

  (△[什公云]毗尼。秦言善治。谓自治淫怒痴。亦能治众生恶也)弘。大也。范。法也。既严持清禁。身心弗违。大能轨则世间。真是法中纲纪也([标指]毗尼是三界之大法。禀之则出生死故)。

  (△[私谓]佛入涅槃。嘱阿难言。尸波罗戒。是汝大师。此言严净毗尼。正是遗嘱之元首。经中清净明诲。禁戒成就。总摄于此)。

  应身无量。度脱众生。

  【疏】定能现化也。住首楞严。化复作化。普现色身。随十界机。宜何身相。现而说法。法华所谓内秘外现。随法身地。随缘俯应。如一月不降。百水不升。慈善根力。法尔如是。若非发迹之后。无如是叹。醍醐味教。于斯现矣([法华文句]诸大罗汉。从法身地。俯影随缘。迹临万水。为学无学。作男作女。示道示俗。首楞严力。靡所不现。方便善根为若此)。

  (△[智论云]如大龙王。起于大云。遍覆虚空。放大电光。明照天地。注大洪雨。润泽万物。诸阿罗汉。亦复如是。禅定智慧大海水中。起出慈悲云。润生可度。现大光明。种种变化。说实法相。雨弟子心。令生善根)。

  (△[直解]楞伽三种阿罗汉。一实二权。二权者。菩萨化化。佛化化。今同彼菩萨化也。既云菩萨化。宁非入实。安得谓法华前无此叹。又此叹德。是佛灭后。结集之人已闻开显之实。故引后分义叹。于教迹前后。殊不相妨也)。

  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疏】结悲化无尽也。拔令脱苦。济使得乐。佛灭度后。故曰未来。烦恼与业。染污系缚。喻之尘累。皆令清净。自在无碍。故称越也([温陵云]毗尼作范。应身度生。意非利彼一时。直欲㧞济未来。使皆超诸有尘累耳。经以阿难起教故叹其同列之德。以显大权示迹。意在㧞济也)。

  (卍三列众生首)。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疏】舍利弗具云奢利弗呾啰。此云鹙子。其母目睛明利。如彼鸟故。连母为号。亦云身子。是佛右面弟子。慧辨过人。故云大智。增一云。我佛法中。智慧无双。决了诸疑者。舍利弗第一)。

  (△[智论云]南天竺大论师。字提舍。独步王舍。打论议鼓。国师义屈夺封。纳其女为妇。舍利怀妊。母亦聪明。大能论难。既生七日。褁以白㲲。以示其父。父言我名提舍。逐我名字。字为优波提舍。时人贵重其母。聪明第一。标为舍利弗。年始八岁。越众升论床。封一聚落与大目连为友。道逢阿说示说偈。皆得初果。佛遥见言。是二人。我弟子智慧第一。神通第一。佛灭度后。长老阿泥卢言。舍利弗是第二佛。骄梵钵提言。能逐佛转将。我和尚舍利弗)。

  (△[法华文句]至佛所七日遍达佛法渊海。十五日后。得阿罗汉。佛说一句。身子以一句为本。七日七夜。作师子吼。更出异句异味。使无穷尽。况佛多说。宁可尽耶。为罗云和尚。桥梵作师。声闻众中。右面弟子)。

  (○目犍连。具云摩诃没特伽罗。此云大采菽氏。上古仙人。常食菉豆。母是彼种。从外立名。若从父名。此名毕利迦。亦云俱律陀。此云善占。左面弟子。神通无过)。

  (△[智论云]吉占师子。舍利弗友而亲之。舍利弗才明见贵。吉占豪爽取重。行则俱游。坐则同止。后俱出家。誓曰。先得甘露。要必同味。后与身子同证初果。经七日已。得阿罗汉)。

  (△[法华文句]身子目连为转法轮左右弟子者。通因定生。即定慧一双。亦是福慧一双。悲多现通。亦是悲智一双)。

  (○拘絺罗。此云大膝。常论胜姊。姊怀身子。论则不胜。知孕智人。寄辨母口。何况出胎。遂往南天学问。誓不翦爪。要读十八经尽。号长爪梵志。学毕还家。为佛弟子。成阿罗汉。获四辨才。触难能答。南方天王。常随侍也)。

  (△[智论云]长爪还家。知甥为佛弟子。起大憍慢。直向佛所。舍利弗佛边侍立。以扇扇佛。长爪语佛。瞿昙。我一切不受。佛问。汝一切不受。是见受不。佛所质义。汝已饮邪见毒。今出是毒气。言一切法不受。是见毒汝受不。尔时长爪如好马。见鞭影即觉。低头思惟。佛置我着二处。负门中。若说是见我受。是负处门粗。故多。人知。第二负处门细。我不受之。以不多人知故。答言一切法不受。是见亦不受。佛语梵志。汝不受一切法。是见亦不受。与众人无异。何用贡高如是。长爪不能答。佛说法。断其邪见。得法眼净)。

  (○富楼那。父名。此云满。父于满江。祷天求得。正值江满。又梦七宝器盛满中宝。入母怀。母怀子。父愿满。故名满愿。弥多罗尼。母名。此翻慈行。亦云知识。四韦陀有慈行品。其母诵之。尼。女声也。通称女为尼。男为那。连父母召。云满慈子[什公曰]于法师中第一。善说阿毗昙也)。

  (△[七车譬喻经云]生处安居比丘。叹满慈子。精进正念。智慧无漏。劝发亦称。说此等法。身子闻念。我何时得见此人。他示云。白晢隆鼻。鹦鹉?者。是其形相。后于安陀林相见。身子问贤名何等。答。我父名满。我母名慈。人称我为满慈子。身子称嗟。贤者满慈子。智辨聪明。决定安隐无畏。逮大辨才。得甘露幢。值汝者得大饶益。诸梵行人。应萦衣顶戴。满慈子问贤者何名。答我父字优波提舍。母名舍利。故称我舍利子。满慈嗟曰。今与世尊等弟子共论而不知。与第二世尊共论而不知。与法将共论。与转轮复转弟子共论而不知。若我知尊者。不能答一句。况复深论。善哉善哉。为如来弟子。乃至萦衣顶戴)。

  (○须菩提。此云空生。或云善吉善现等。生时。家中库藏器皿皆空。占云。儿必善吉。此善吉相。现于器故。从是得名。于大众中。解空第一。入无诤定。喜说空法。所修行业。以空为本)。

  (△[净名疏云]禀性慈善。不与物诤。及其出家。见空得道。兼修慈心。得无诤三昧。是以常能将护物心。故名善业。以生时家宅皆空。因名空生。即表其长成解空之相[什公云]须菩提。秦言善业。解空第一)。

  (○优波尼沙陀[资中疏云]此云尘性。以观尘性空而得道故。亦名优波尼杀昙。云近少。义翻尘性。详在本经第五)。

  【疏】更有余人。经不具载。故云等也。即三迦叶辈。此皆头角。为众知识。纲领佛法。各有弟子。故云上首也([通释]净名经列十大弟子。什公云。诸声闻体非兼备。则各有偏能。谓之第一。故五百弟子。皆称第一。今十弟子各一法门。摄为眷属。虽各掌一法。何曾不具十德。法华列二十一尊者。增一云。陈如比丘共上座名者。有德大人相随。舍利弗其智慧深利者相随。目连共神通大力者相随。各掌一法。引诸偏好意也。今经列六圣。智慧神足等。皆称第一。虽列常。随亦似兼发起当机二众耳)。

  (△[瑜伽云]从他闻正法名声。又能令他闻正法声。名为声闻。问。何因缘故。惟取声闻。说住学胜利。答。由声闻众是佛世尊。随顺修学。真实子故)。

  (△[天台云]声闻内秘外现。何曾保证涅槃。天人皆大萨埵。岂复耽玩生死。皆迹引二边。而本常中道也)。

  (△[清凉钞]不思议境界经云。尔时复有千亿菩萨。现声闻形。亦来会坐。其名舍利弗目犍连。乃至阿难提婆达多䟦难陀等。而为上首。皆已久修六波罗蜜。近佛菩提。为化众生。于杂染土。现声闻形。释曰。是大菩萨。方便显本。故为实说。如法华五百弟子品云。诸比丘谛听。佛子所行道。善学方便故。不可得思议。知众乐小法。而畏于大智。是故诸菩萨。作声闻缘觉。即其文也。又阿难章中云。方便为侍者。护持诸佛法。即大权明矣)。

  ([?∴]二缘觉众)。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

  【疏】具云辟支迦罗。此云缘觉。以观十二因缘而觉悟故。此是部行。非同麟喻。然不预叹德列名者。以厌喧乐静。不为众所知识故。(资中文)。

  (△[法华记]次释少知识众中。非唯不叹。又不列名。圣为引凡。发彼同类。机缘不等。随类接之。故现少识之迹。以接隐德之徒。不可以多少之迹。失其本也)主伴咸集。故云并其初心。遇佛回向。必证大果。故下经云。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等。皆获本心。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婆沙论云]学人者。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无学人者。阿罗汉。辟支佛)。

  (○[通释辟支])。

  (△[资中曰]此是部行。遇佛回向者。若麟喻者。出无佛世。三千大千。独一而出。如麟一角[吴兴云]并其初心。正似师徒共集。实部行也[孤山云]今云无量辟支。将非他方无佛之土。大权引实而来此乎)。

  (△[私谓]古称辟支。出无佛世。今与初心。同来佛所。部行引权。二义纷如。今详经论。核其通别。别者。释论云。迦罗。此翻缘觉。亦名独觉。独觉出无佛世。缘觉愿生佛世。俱舍明独觉自有二种。一麟喻。二部行。婆沙云。辟支佛独出世者。当知如佛。如渴伽兽。独生一角。涅槃现病品云。第五人者。永断贪欲瞋恚愚痴。得辟支佛道。涅槃无余。入于涅槃。真是麒麟独一之行。荆溪云。罗汉或出有佛世。或出无佛世。故非独一之行。辟支佛决定出无佛之世。故名独一之行。此别义也。通者。慈恩引仁王经。列独觉众。又云。释迦出世。五百独觉。从山中来。至于佛所。仁王但有缘觉之文。慈恩称独觉者。根性不异。名义㸦通也。独觉亦通见佛。法华文句。引华严等。独觉有三类。一者。知佛出世。即先入灭。或佛神力。徒于他土。二者。出无佛世。三者。虽生佛世。愿见佛故。不即舍寿。亦不被移。五百从山中来者。即第三类。此通义也。今又准瑜伽论通之。论明三独觉道。有安住独觉种性。经于百劫。值佛出世。亲近承事。专心求证独觉菩提。于当来世。疾能速证。名为初独觉道。复有二类。皆值佛出世。亲近善士。如理作意。证法现观。即于今生及当来世。得沙门果。得阿罗汉果。名为第二第三独觉。是则三种独觉。皆值佛出世。亲近承事。慈恩五百。华严第三。与今经同来佛所。皆是。今定指独觉出无佛世。缘觉出有佛世。似更须和会也。论又云。有依初独觉道。满足百劫。修集资粮。出无佛世。无师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得独觉菩提果。成阿罗汉果。清凉所谓缘觉缘觉也。或依第二第三独觉道。出无佛世。无师自能。乃至得沙门果。证最上阿罗汉果。清凉所谓声闻缘觉也。当知由初习故成独觉者。名麟角喻。由第二第三习故成独胜者。名部行喻。是则三种独觉。皆出无佛世。诸经论所开皆是。不应。定指部行见佛。麟喻独不见佛。又麟角别占独名。部行通指二觉。不应定指独觉麟喻。缘觉部行也。约根性言之。瑜伽明初所习麟角喻独觉。乐处深林。第二第三所习部行喻独觉。亦乐部众。则是麟独。部行众也。释论又明部行独觉。稍有为人之心。如鹿行走。而能回顾后群。麟喻独觉。但欲自度。譬如麒麟。唯有一角。又似乎部行利生。麟角无悲也。又缘觉亦称独觉者。虽值于佛。乐独善寂故。独觉亦称缘觉者。虽无师教。观外因缘故。若言缘觉声闻。缘觉于最后身。亦应值佛。若言声闻缘觉。声闻满人天七返。亦不值佛。若行因值佛。独觉虽独宿孤峰。亦得见佛。行因不值佛。缘觉但师徒训化。亦不见佛。愿力既殊。机应各别。未可定判也。缘独二觉。总翻辟支。盖一名而召。经言辟支无学。则具含耳。诸师或近局法会。克指部行。或高推圣境。悬希影响。义门错互。故此通也)。

  (○[释文]智度论二十一云。迦罗。此翻缘觉。亦翻独觉。四教义标云。辟支迦罗。此翻缘觉。释中开二。谓缘觉独觉。新译华严音义云。二名各有梵语。毕勒支底迦。此名各各独行。佛者觉也。局在独觉。钵罗底迦。此翻缘觉。辟支迦罗。名通二种。皆梵音赊切故也。玄应音义云。缘觉。又云独觉。旧经云古佛又言辟支佛。又言迦支迦。或云息支迦。皆梵音讹转也。此云独觉是)。

  (○上来通序竟)。

  (◎[二发起序]起属诸比丘尽阿难归来佛所文分为三)。

  ([?∴]一法会启动因缘三)。

  (卍一夏制圆成众求密义)。

  属诸比丘。休夏自恣。

  【疏】。属值遇会也。圣禁三月。满在此日。故云休夏。自迷所犯。恣任僧举。当悔清净。制限恣法。如律所明([安居篇]四月十六结夏。至七月十五日夜尽。名夏竟。至明相出[摭华钞]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丘五分法身生来之岁。则七月十五日。是腊除也。比丘出俗。不以俗年为计。乃数夏。腊耳)。

  (△[盂兰盆经]佛告目连。十方众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疏曰]前三月夏安居竟。故可自恣。自恣有三日。或十四十五十六。今举中间也。自恣者。自己之过。恣他所举。谓一夏安居。九旬加行。不皆四果。亦得四禅。佛设教门。本意如此。然将超苦海。谨护浮囊。犹恐当局者迷。必藉傍观得失。故褊袒于大众中白大德长老。或见我过。或闻我罪。或疑我犯。恣任所举。哀愍语我。我当忏悔)。

  (△[熏闻云]问。据何经律。知佛自恣。答。增一云。如来同僧至于草座。告诸比丘。我欲受岁。又新岁经。佛自叉手。向诸比丘悔过等)。

  (○[释文]钵剌波剌拏。译为随意[寄归传云]凡夏罢岁终之时。此日应名随意。即是随他。于三事之中。任意举发。说罪除?之义。旧云自恣者。是义翻也)。

  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

  【疏】具云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此有三释。一菩提所求果。萨埵所度生。二菩提所求果。萨埵能求人。三菩提觉悟智。萨埵情虑识。总约悲智能所真妄以立名也)。

  (△[肇公云]菩提。佛道名也。萨埵。秦言大心众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萨埵。无正名译也)。

  (△[智论云]天竺语法。众字和合成语。众语和合成句。如菩一字。提一字。是二不合则无语。若和合名为菩提。秦言无上智慧。萨埵。或名众生。或是大心。为无上菩提故出大心。欲令众生行无上道。是名菩提萨埵)此等安居。非止一处。故云十方。限内修行。莫尽通达。从师指授。夏末方遂。故云咨决心疑。恭敬遵承。故曰钦奉。恩念威重。故曰慈严。将求密义者。意请宣说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之法门也([熏闻]且通指大乘法要)。

  (卍二师资感应教演真乘)。

  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

  【疏】正禅不慧。故先入定。为后轨也。即敷尼师坛。静然安坐。如金刚法华。皆先入定。后方始说。常法尔也。([法华文句]非禅不智。故须入定。非智不禅。故先说法)。

  (△[翻译云]尼师坛。此名坐具。或云随具衣。戒坛经云。尼师坛。如塔之有基也。汝今受戒。即五分法身之基也。五分由戒而成。若无坐具。以坐汝身。则五分慧戒。无所从生。今按魏金刚云。如常敷坐。结加趺坐。如来每会说般若。皆自敷坐具。为敬般若故。今说佛顶。亦必尔也。尼师坛。乃比丘服相。如来示同比丘相故)前求密义。今宣深奥。随其所问。皆与说示。如法华先说无量义经。以为一乘之本。今亦如是。必有经目。隐而不言也([熏闻云]亦犹法华前说无量义。净名前说普集)。

  (△[手鉴云]凡入三昧。各有六意。一此真三昧是所证法体故。二非证不说故。三显此法非思量境故。四观根审法故。五显说证皆同故。六成仪轨故。此安坐宣示。即大定大慧。阿难一向未全。盖阙此也)。

  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

  【注】教主既非生灭心行。说实相法。能听之众。亦无一法。可为领受。称实说听。无有垢染。故云清众。斯为究竟无上法会。故未曾有。佛音和雅。众所爱乐。如迦陵频伽。在于㲉鸣。胜余鸟故。堪喻佛声。此鸟非常。故云仙也。遍十方界。显其圆义。如来梵音。于诸相中最为胜故(此云妙声音鸟[智论云]如迦罗频伽鸟。在㲉中未出。发声微妙。胜于余鸟。佛语真实柔软。次第易了。不疾不徐。不少不多。不没不垢。不调戏。胜迦罗频伽鸟音)。

  (△[正法念经]如是美音。若天若人。紧那罗等。无能及者。唯除如来音声)。

  (△[私谓]我佛以声相现化。何拣群生。诸天以禽鸟为师。咸能说法。法筵妙严。清众肃穆。频伽仙禽。自然演法。曰仙音。所以巧模和雅。曰遍界。所以极命妙圆。何必比量一音。牵连法喻。拟目连之闻声。徴大士为循响向后林木演音。梵呗敷奏。法会肇开。亦应如是。阿弥陀经。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斯为良证矣)。

  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疏】正云曼殊室利。此云妙吉祥。或妙德。([法华文句]悲华云。在北方欢喜世界作佛。号欢喜摩尼宝积佛。今犹现在。为菩萨像。影响释迦耳[肇云]曾已成道。号龙种尊也)下文将神咒。拣圆通。与夺众心。无思不服。智德之尊。故标上首([标指]文殊为根本智。始末皆归文殊也)前文十方菩萨。咨决心疑。今此复云恒沙来聚者。或因结上首。重指前文。或因前法说声遍十方。后始来集。二义无在([私谓]当依华严。开影响众。此文为通序之余也)。

  (△[智论云]善守等十六菩萨。是居家菩萨。慈氏妙德等。是出家菩萨。观世音等。从他方佛土来。他方菩萨。以先世因缘故。虽远处生。应来听法。譬如绳系雀脚。虽复远飞。摄之则还)。

  (△[李长者曰]何故文殊为上首。为文殊师利。皆启蒙之主故。十方诸佛。皆以文殊师利妙德。为发信心之首故。以彰显法身根本智故)。

  (△[寂音曰]经标文殊师利凡五。各表其法。枣柏论曰。文殊在东震旦东北方清凉山中。与万菩萨至止。艮位东北。菩萨居之。为根本智。艮。止也。恒沙菩萨来聚道场而为上首者。以顶法难信之法也。艮为小男。有发蒙起信之义。将咒往护提奖阿难者。溺于淫海。失于依救。艮为手。有抚怜援接之义。代诸大众发明二种精见色空义。以息驰求者。艮为止。有息灭散乱之义。选择二十五行何方便门者。证悟易难。以智择之。艮为指。有料理拣择之义。顶礼佛足云何名此经者。一会之法。始终皆归本智。艮为万物之所终始。故曰成言乎艮。非独此也。杂华以善财于福城之东。首见文殊。乃南询善知识五十三人。入弥勒大庄严楼阁已。却令复见初友文殊。与此意同也)。

  (○[引证][阿阇世品经]文殊师利童子。着衣持钵。呼长老迦叶言。仁当先行。我等随从。何以故。长老须菩提。如来先度。年夏俱尊。我等随从。须菩提言。于佛法中。不应以老为上。智慧为上。文殊师利仁者。智慧为上。教法为上。威德无碍。文殊师利最尊最上。仁但先行。我等随从)。

  (○[释文][恒沙]梵云殑伽。此云天堂来。见从高处来故。从阿耨池东西流出。周四十里。沙细如面。金沙混流[智论]恒河沙多。余河不尔。是佛生处。游行处。弟子眼见。故以为喻)。

  (○[道场][西域记]菩提树垣正中有金刚座。贤劫千佛坐之入金刚定。故曰金刚坐。亦曰道场[清凉云]场者证菩提之处也。事处即天地之中。王舍城西二百里金刚座上。约法则万法皆是道场。故不移其处说之)。

  (卍三王臣请供主伴分应)。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

  【疏】具云钵罗斯那恃多。此云胜军。([西域记]唐言胜军。亦云月光[翻译云]或名不黎先尼。此云和说)先王崩日。忌讳之晨。即自恣后之一日也。([私谓]准盂兰盆经。国王太子。大臣百官万民。行慈孝者。应为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匿王讳日营斋正值自恣之日。城中居士长者。亦如常法。同日饭僧。长水言自恣之明日。未知何据)讳。忌也。(忌举吉事。讳避其名)宫掖。内庭也(后妃居所。在天子左右。如肘掖耳。王之宫禁。策掖者所居故)。

  (○[引证][释迦谱]佛生之日。尔时八王同日生子。皆集婆罗门。制好名字。舍卫国太子名波斯匿。父王见大光明瑞相。谓子福力所致。故以月先命名)。

  (△[仁王经]佛言。是月光王。已于过去十千劫龙光王佛法中。为四住开士。我为八住菩萨)。

  (△[谏王经]有国王不离先尼。出行国界。道过佛所。佛为广说宿命。当畏地狱考治。勿杀诸含血类。王愿为弟子。即受五戒。头面着地。为佛作礼[涅槃疏]波斯匿王见佛时。舍王威仪。谓冠剑珮履车。此俗威仪)。

  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来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疏】十德具足。三品居财。故云长者居士。([手鉴]竺俗以商估为业。游方履险。弥积珍财。上者奉王。余皆入已。财盈一亿。德行又高。便称长者。彼土数法。万万为一亿。此为下品。十亿中。百亿上。积财巨亿。长者之上也)又守道自怡。寡欲蕴德。故曰居士。佛为化主。王请须临。臣为辅佐。余圣可赴([增一云]名闻优婆塞四十人。大檀越主。即须达长者)。

  (△[湛然云]尔时国王居士。同时饭僧。各有所应。惟屠儿魁脍。淫坊酒肆。未发道心。都无所请。阿难平等行乞。欲求彼最后檀越。以是故也)。

  ([?∴]二当机误堕机感四)。

  (卍一归园无请)。

  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

  【疏】阿难。此云欢喜。佛初出家。净饭忧恼。闻子成道。王大忻然。复有斛饭。奏云生儿。举国大喜。因立斯号。([智论云]菩萨智慧力故。大破魔军。魔恼净饭王。诡言汝子已死。王哭云阿夷。惊怖堕床。如热沙中鱼。菩提树神。持天曼陀罗华报王。汝子成佛。王大欢喜。斛饭家使来白。贵弟生男。王言今日大喜。是欢喜日。是儿当字为阿难。是为父母作字)又彼端正。或说或默。行住坐卧。进止动转。见者咸喜。故云欢喜。(云何依因缘立名。阿难端正清净。如好明镜。老少好丑。容貌颜状。皆于身中现。其身明净。女人见之。欲心即动。佛听阿难着覆肩衣。能令他人见者。心眼欢喜。故名阿难)。

  (△[中阿含云]四众若闻阿难所说。若多若少。无不欢喜。欲发问时。先为謦欬。大众皆欢喜。若观其默。行住坐卧。指撝处分。进退动静。皆欢喜。阿难年二十五。佛时求侍。阿难顺从。五百皆欢喜。佛言过去侍。闻说乃解。今佛未发言。阿难已解。故以法付阿难。如来欢喜。阿难侍佛二十五年。所闻八十八犍度。皆诵不遗。不重问一句。念力欢喜。阿难随佛入天人龙宫。见天人龙女。心无染着。虽未尽残思。而能不染。一切天人龙神。无不欢喜)先受别请者。涅槃经说。不受别请。乃不随佛受别请耳。或因他事而非斋也(资中文)。

  (△或因他事者。如毗尼藏中。不一向戒。于受别请。除病时。行时。作衣施衣等时。无犯之类)。

  (△[融室云]营斋饭僧之前。阿难已受他斋之请。是日未返祗桓。不暇预僧次之请也)。

  (○[引证][四分律云]观僧有二。僧次。别请也[十诵律]鹿子母别请五百罗汉。佛言无智不善。若于僧次请一人者。得大功德。胜别请五百罗汉)。

  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其日无供。

  【疏】同辈上下。曰上座等。阿阇黎。此云轨范。谓与众中作轨范也([毗尼母云]从无夏至九夏。是下座。十夏至十九夏。为中座。自二十夏至四十夏。是上座。五十夏已上。一切沙门之所尊敬。名耆宿[五分律]佛言上更无人。名上座)。

  (△[南山钞]阿阇黎。隋言正行。能紏正弟子行故[四分律]明五种阿阇黎。一出家阿阇黎。二受戒阿阇黎。三教授阿阇黎。四授经阿阇黎。五依止阿阇黎。乃至依住一宿者。和尚及依止。多已十夏者为之。上四师。皆多已五夏者为之)。

  (△[私谓]此经家结集叙事。明误堕缘起之文。阿难既不随如来应供。又不同大众赴斋。独行独归。一无伴侣。故曰既无上座及阿阇黎。描写途中孤独之状。初无弹驳之词也。寂音尊顶论言。比丘远出。须三人俱。为上座阿阇黎。考律无此明文。又谓出行既无上座。乞食又无次第。致溺淫舍。被邪咒摄。阿难既为佛侍。又须别求轨范僧乎。侍佛三愿。二不随如来受檀越别请。岂不知行乞次第乎。又听我出入无时。为广作利益四部众故。岂更论依止有无乎)。

  (卍二平等行乞)。

  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

  【疏】当日初分。乞食易得。故云即时。钵多罗。此云应量器。色与体量。皆应法度也。([翻译云]律明钵体有二。瓦及铁也。色者。熏作黑色赤色。或孔雀咽色。鸰色等。量者。大钵受三升。小受升半[南山云]此姬周之斗也。准唐斗上钵一斗。下者五升[五分云]佛自作钵坯。以为后式)无择净秽。故云次第。顺于轨则。故云循乞。乞食十利。如宝雨经说([宝雨经云]乞食成就十法。一为摄受有情。二为次第。三为不疲厌。四知足。五为分布。六为不耽嗜。七为知量。八为善品现前。九为善根圆满。十为离我执)。

  (△[僧祇律云]乞食分施僧尼。法护令修道业。故云分卫[辅行云]诸律论文。乞食之卫。不一处足。为福他故。令至七家)。

  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疏】檀越。此云施者。阿难乞食。意祈末后来请僧者。我当赴彼。故曰斋主。净秽。即刹利旃陀也。刹帝利。此云田主。即王种也。故云尊姓。([肇公曰]王种也。秦言田主。劫初人食地肥。转食自然粳米。人情渐伪。各有封殖。遂立有德者处平分田地。王者之始也。故相承为名焉)旃陀罗。此云杀者。即魁脍淫酒家也。([翻译]此言屠者。正言旃荼罗。此云严帜。谓恶业自严。行时摇铃持竹。为标帜故。若不尔者。王必罪之)。

  (△[法显传]名为恶人。与人别居。入城市则击竹自异。人则避之)方。法也。轨则如来。行平等慈。不取贵择贱。俾施者见者。得福无量([孤山云]方行等慈谓平等行慈也。欲令净秽。皆趋菩提。故曰圆成等)。

  (△[净名经云]迦叶。住平等法。应次行乞食。以空聚相。入于聚落。以一食施一切。供养诸佛及众圣贤。然后可食。若能于食等者。诸法亦等。诸法等者。于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

  (卍三钦仰无遮)。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度大各反度越也)诸疑谤。

  【疏】迦叶波。此云饮光氏。尊者头陀。上行第一。故云大也。不均平者。善现舍贫从富。迦叶舍富从贫。皆为净名所诃。今言如来者。就其印可。功归佛也。(资中文)然佛常乞食。无遮间者。一由内证平等理。外不见贫富相。二心离贪慢。慈无偏利。三表威德。不惧恶象沽酒淫女家。四息凡夫讥嫌。五破二乘分别。故得仰效。行平等耳。度疑谤者。即息凡夫讥嫌也([净名什公注]大迦叶先佛出家。第一头陀者也。一时从山中出。形体垢腻。着捔獘衣。诸比丘见之。起轻贱意。佛故赞言。善来迦叶。即分床坐。迦叶辞曰。佛为大师。我为弟子。云何共坐。佛言。我禅定解脱。智慧三昧。大慈大悲。教化众生。汝亦如是。有何差别。诸比丘发希有心。咸兴恭敬。迦叶闻已。当学佛行慈悲。救苦济人。有是慈悲。而舍富从贫。意将何在耶。将以贫人苦不植福。故致斯报。今不度者。来世益甚。亦以造富。有名利之嫌故。又不观来世。现受乐故。亦以富人慢恣。难开化故。贫人觉苦厌。此心易得故。从舍之生。必由异见。故讥其不普。诲以平等也[肇公曰]须菩提以长者豪富自恣。多怀贪吝。不虑无常。今虽快意。后必贫苦。愍其迷惑。故多就乞食)。

  (○[删修]张无尽海眼经。删如来下十三字。补十八字云。曾于毗耶离城。拣择行乞。悲心不善。被长者诃。雷庵受师弹驳甚厉。以改窜经文。其过易见。标以示戒)。

  经彼城陧。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疏】城之濠堑曰隍。斋庄齐整。不失威仪。安静恭谨。足成令则。以斯行乞。物无不从。仰效尊仪。故云斋法也([定林云]佛与比丘。在辰巳间应供。名为斋者。与众生接。不得不斋。又以佛性故。等视众生。而以交神之道见之。故曰。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私谓]阿难乞乳婆罗门。不惧乳牛践害。乞食旃陀舍。不惧淫女酒家。住平等慈。行大乘法。所以知呵凡小。愿效无遮也。今师计执。弹斥纷如。独行无伴。引绳律仪。初求最后。深文拣别。又谓严整肃恭。作意矜局。不若收衣洗足。从容中道。凡夫讥嫌。是此流类。海形牛迹。岂不然乎)。

  (卍四堕淫起教)。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疏】尔时。此时也。摩登伽。义翻本性。下经云性比丘尼。是也。(又过去为婆罗门女。名为本性。今从昔号。故曰性比丘尼)。

  (△[翻译]摩登皆梵音奢切。戒因缘经。旃陀罗女。名钵吉蹄。女报阿难。我是摩邓伽种。应法师云。摩登祇。女之总名。阿徙多。女之别名。此女?贱。常埽市为业。用给衣食)娑毗迦罗。亦云劫毗罗。此言金头。或云黄发。食米齐外道也。([清凉云]此云黄赤。时世号为黄叶色仙人[应法师云]食米脐外道。缚手二指。往舂簸处。以缚指取米屑。聚掌中为食。亦名鸡鸠外道。拾米如乳鸠行也[辅行云]迦罗恐身死。往自在天问。天令往频陀山。取余甘子。食之)师事梵天而得此咒。咒是梵天先说。外道施行。世人讽习。以为幻术。([私谓]准摩邓伽经。摩邓母人咒阿难云。天魔乾闼婆。火神地神。急令阿难到此。此旃陀罗咒。梵天之邪咒也。莲华实说梵天娑毗罗咒曰。若能离此欲。定得梵天处。此仙人离欲之咒。梵天之正咒也。二咒皆称娑毗罗。皆称梵天者。西竺外道。自言梵天口生。梵天下第六天。即魔罗天所居。故魔梵咒术。往往相滥。道经度人章。亦言三界飞空。魔王歌音。皆是大梵洞章也。娑毗迦罗师事梵天。建立冥谛。为投灰外道之元祖。而咒术流传。导淫毁戒。驯至于此。故知梵咒即是上品魔王。登伽则下品魔女也。一淫女耳。一幻术耳。堕淫启教。密咒将护。法会因缘在此。五阴心魔。邪缘沈孽。一经关键。亦钩摄于此。行人其可忽诸)将毁戒体者。别解脱戒。白四所发。形愿业体。体即无作。从作戒生。是第三聚。非色非心为戒所依。持之即肥。犯之则羸。故云戒体。([勖伊间曰]受戒。身口名有表有数有作色。意名无表无数无作色故名无作戒体。而今师误解。则以为一作不再作之义)阿难无心。遭逼入舍。欲犯未犯。故云将毁。若据下云。八万行中。只毁一戒。心清净故。尚未沦溺。应知阿难不毁吉罗。缘起如别([寂音云]僧残罪。八万行中。只毁一戒者此也。于二十大僧中可忏。即得清净。脱犯根本罪。则不可忏。如针鼻缺。如石析不可再合[佛间曰]律谓比丘淫欲变心。与女人身相摩触。捉手捉发。受乐犯罪。今尊者为咒所著。非淫欲变心也。将毁戒体。从登伽边说。非阿难将毁也。安得以清净心。结僧残罪。况又违只毁一戒之文)。

  (○[孤山云]经家明将毁危窘之意。生起如来往护之文。其实初果圣人。得道具戒。任久居淫室。终无毁犯。何者。见惑已除。惟存正使。虽有于贪。非妇不淫。虽有于瞋。垦地不夭。虽有于痴。不计性实。若在僧中。惑心设起。则有舍戒还家。欲饱还来之事。涅槃云。初果生恶国道而不为恶。大论云。初果生杀羊家。宁死不杀。此皆道具戒故。自然无犯也)。

  (△[私谓]孤山高推圣果。保任久处无愆。诸师曲护当机。影响大权起教。若毕竟无碍。则阿难之悲泣谓何。若克定大权。则如来之救护亦假。当知如来大教。皆由机感应生。法会宿因。亦是缘深时熟。魔强法弱。过在多闻。惑破智成。功归大定。释尊捞笼技救。如箭赴机。当机发动激敡。如痈欲溃。斯则冥机不定。显益可凭。安得尽拂机缘。全归哢引。广如咨决。智者请详)。

  (○[寂音论曰]世尊愍众生流转三界。皆由着欲。于诸欲中。唯淫为重。经首叙摩登伽女。谓溺之为大患。绝之为大利。譬如牧羊。鞭其后者。故于机会处。必痛致其意。如宝莲香比丘尼。妄言行淫无报。即于女根。节节焚然。堕无间狱。而乌刍瑟摩。闻佛说多淫之人。成猛火聚。以火光三昧。成阿罗汉。登无上觉。此二因缘。其灼然较著者也。论十种习因。首标淫习。而次贪慢等于后。说三决定义。令断杀盗淫妄。而叙淫于先。又观音三十二应。梵天王以欲心明悟。便与佛菩萨。缘觉声闻。同名解脱。又以食五种辛。发淫增恚。立第一渐次断之。次则当观淫欲。犹如毒蛇。禁戒成就。父母肉眼。能观十方。乃至即获无生法忍。是皆机会处。痛致其意者也)。

  ([?∴]三如来救护亲因三)。

  (卍一斋毕归园)。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疏】如来知者。知即是见也。谓以生死智明。不二天眼见也。(知即后得智。亦天眼见也)如来常仪。受请斋了。皆为说法。今日速归。必有所为。故随从而来。愿闻法要。(如来下资中文)然大众根熟。妙悟是时。不有因缘。无由发起。故托庆喜淫逼。摩登爱缠。俾知生死轮回。贪欲为本。修证常乐。禅慧是基。故下文中。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闻是法已。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性比丘尼。成阿罗汉。无量众生。发无上道心等。是知机应相扣。啐啄同时。形对像现。故无差滥。

  (卍二放光说咒)。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加趺坐。宣说神咒。

  【疏】归园既毕。主伴咸臻。于此之际。故曰于时。佛顶。体也。寂无相故。光明。相也。具性德故。莲华。用也。成万行故。化佛。果也。理智行三。所成就故。宣神咒者。自果既圆。说利他故。又释迦。表果海无说。顶光莲现。表大定智悲。三法冥熏而起大用。故现化佛。说神咒也([孤山云]顶表法身。光表报身。化佛表应身。光从顶出。即理由智发。遍照百界。故云百宝。化佛说咒。理智相冥。能起大用。折恶摄善也)。

  (△[熏闻云]莲以表实。华以表权。应身起。用不离权实二智。是故化佛趺坐其中)。

  (△[温陵云]无畏者。能慑魔外。物无以胜也。世尊不自宣说。而顶光化佛说者。示此咒乃无为心佛。无上心法也)。

  (△[摩诃衍论曰]此应身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故名释迦牟尼。千百万亿化身)。

  (△[寂音曰]佛与众生。体本平等。痴爱所缠故。不自敬重。乃于他起见慢。生倒想。失平等法。散为异类。龙胜云。淫欲情重。无明偏多。受鹅鸭孔雀鸳鸯鸠鸽鸡鹜鹦鹉百舌之属。受此众生。种类百千。淫欲罪故。身生毛羽。隔诸细滑。?距粗[鞭]不别触昧。盖淫心烦烧。名为热恼。淫事秽浊。名为欲泥。阿难未明顶法。痴爱所缚。怖畏散乱。几陷欲泥。宝有贵重义。光。有破暗义。故曰百宝无畏光明。莲华。净妙义。见者清凉除热恼。虽生淤泥而不染故。于热恼欲泥中。见此顶法。妙华清凉。则所有现行。皆无能所。心境虽歒。皆如幻住。故名为佛。故曰。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说法)。

  (○[合释标指]此经五次放光。一从顶。表体无说。二面门。表说显心。三从卍字。表因心显现。四诸顶。表一多无碍。五从五体。表耳根圆通。总摄五根)。

  (○[释文][加趺]加跏同。趺风无切。足也。正作跗[大论云]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隐。不疲极。摄持手足。心亦不散。佛教弟子。结跏趺直身坐。直身。心易正故。若心驰散。摄之令还。如此系心。入三昧王三昧。如偈说。除睡懒覆心。身轻不疲懈。觉悟亦轻便。安坐如龙蟠。见?加趺坐。魔王亦愁怖。何况入道人。安坐不倾动)。

  (卍三来护提奖)。

  来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悫公疏]文殊密说。妙解邪方。是则阿难亦不显闻。但蒙密护。故第七云。尚未亲闻等。【疏】提携。奖劝也。文殊显传佛旨。密护阿难。先令登伽见佛离欲。闻法增道。意显咒力不可思议也。如下文云。彼尚淫女。无心修行。神力冥资。速证无学。何况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等([雷庵云]此亦登伽入道机熟之时也)。

  (○[引证][净业障经云]有一比丘。名无垢光。于毗舍离城乞食。入淫女家。便咒其食。授比丘钵。此丘便失正念。起于欲心。行淫欲已。生大忧悔。时诸同学告言。此有文殊尸利菩萨。得无生法忍。善能灭除破戒之罪。亦令众生离诸盖缠。今[共]诣文殊。除汝忧悔。文殊具白世尊。佛为说法。本性清净。即得觉悟。今经如来救度阿难。必来文殊。良有以也)。

  (○别序章上来序分竟)。

  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卷第一(之一)

  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卷第一(之二)

  海印弟子 蒙叟钱谦益钞

  (◎【疏】[第二正宗分]从此去至十卷。知有涅槃不恋三界。为正说。从正宗起。至标经名。是酬问正说分。由阿难正请。如来正说。解行圆备。不偏不邪。当机得益也)。

  (○今谦益判经。由前发起序起。至第三卷。阿难说偈赞佛。为经之前分)。

  (○今按正宗经文。阿难请修三昧。如来乘机广演。为初首第一大科。次分大文有七。一显如来藏心。二明修行方便。三辨离魔业行。四示地位阶差。五出圣教名殊。六辨趣生因异。七陈禅那境界。第一如来藏心科下。生起破阿难满慈二大母科。次下生起承起子母诸科。以次排定。各有标识。今初。第一大科。文二)。

  (◎一阿难请修三昧二)。

  ([?∴]初阿难悲请)。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

  【疏】多闻习定。止观双修。若但偏攻。岂全道力。故涅槃云。先以定动。后以慧拔。定如缚贼。慧如杀贼。定慧双运。目足更资。到清凉池。保无留难。佛与阿难。空王佛时。同发大心。为乐多闻。匪勤修习。佛今成道。我始入流。仍值恶缘。不能免脱。良由偏失。诚可悲夫。故下文云。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法华第九]佛言我与阿难。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

  (△[柏庭云]一向多闻。由不能返自闻根。随尘而出。故有未全道力之咎)。

  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疏】如来。极证人也。菩提。极证法也。人法双举者。拣所请行。非眇劣耳。([孤山云]得成菩提者。证兹圆果。由彼圆因。即一心三止。楞严大定。是诸佛一路证果之门也)。

  (○菩提。智论翻为佛道[肇公云]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生公云]实则体极居终智慧也)奢摩他云止。三摩云观。禅那云静虑。释其相者。如圆觉经。([资中疏]准圆觉经。奢摩他以寂静为相。三摩以幻化为相。禅那俱离静幻二相。此大义与一心三观相应)此三种义。只在一心。非三而三。不一而一。举一即具。故称为妙。即天台一心三观也。此观若成即证涅槃三德。名秘密藏。故举十方如来。得成菩提等。([私谓]长水疏禀承资中。和会台观。然皆准圆觉经。今略依圭峰疏。会异说一科通之。一即会圆觉三法。静幻寂如前说。次三摩钵提。亦云钵底。即此经之三摩也。孤山泥于古译。解三摩为三摩提。即以阿难所问三摩释佛告之有三摩提。合两经之解而知其误也。二会涅槃三相。二名毗婆舍那。即此经三摩。与圆觉三摩钵提之别名。苑公释毗钵舍那。此云种种观察。正此经毗婆舍那。觉明分析义。故知三经名异义同。而三摩无容错解也。三会天台三观。圭峰判圆觉三门。与天台三观。义理同而意趣异。已闇简资中之说矣。圆觉既尔。首楞亦然。此则长水疏破立未尽。窃以草堂为良导也)最初方便者。然方便多种。今问成佛妙行。复云最初者。意请成妙行之方便也。浅深虽异。俱方便耳。如圆觉经方便随顺。圆摄所归。即有三种。(即奢摩等三观门)此指妙行即方便也。如下经佛问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即指入妙行之方便也。今文请即通问。下文答即别说。如下文云。有大佛顶首楞严等。即许说成道妙行也。复先徴诘发心。推遂妄执。破群疑。显藏性。令信解不谬。阿难因此了悟。发菩提心等。此即信解真正。成本起因。若无此因。纵历多劫。修诸行门。皆成邪僻。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终不能得。故圆觉中。示三观。显诸轮。一一皆云悟净圆觉。此经亦尔。从初至第四卷半已来。则总明信解真正。为最初方便也。(第四卷大文第二。明修行方便。疏云。上来破执破疑。显如来藏。约信解为真修之本。答最初方便竟。次下约依解修行。成就止观。为入理之方便。按经文从初至第四卷半已来。总明信解真正。皆开示奢摩他路。明正修行路也。长水于此。盖已克定奢摩他观为最初方便。但义含未显耳)悟解虽正。明识藏心。多闻无功。不逮修习。故请修行。从何摄伏。佛即具辩止观。为正修法。止观成处。为真三昧。(疏云。妙三摩提。首楞严定。即真如观。欲修此观。先须方便。方便若成。真修可冀。故以止观二门。名为发觉初心。即最初方便也。按长水此文确指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为最初方便。则舍止观二门。别无最初方便矣。妙奢摩他。即观之止。应是发觉初心。修观门第一方便。无可疑也)入此行时。须有方便。方便之法。不离根门。入一无妄。余皆清净。故问二十五圣。复来文殊令拣。即以根门顺机。为最初方便。如下文云。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圣。谁当其根。何方便门。得易成就。此则的取从闻思修。为初方便。最初之义先解后行。无出于斯[或可]最初是无上第一之义。即指真定为方便耳。如别有说。吾弗知也([融室云]此经修习三观。所依之本。即大佛顶首楞严也。如法华云。诸佛第一方便。此即长水或可一科)。

  (△[吴兴云]阿难所请。有通有别。通即奢摩他等。别则最初方便。经从破心见已去。酬其通请。辨圆通本根。酬其别请。要惟观音耳根圆通。是最初方便)。

  (△[海印云]阿难是转法轮第三将。奢摩他三法。岂不熟闻。以多闻无功。爱习深厚。非仗三观大法。不足以断之。故问最初方便。要知下手功夫。从何而入耳。此正拣吴兴问有通别之文)。

  (○[私谓]如来说法。有通有别。言通则教观互通。此经三门。即圆觉之静幻寂。即涅槃之定慧舍。在马鸣为止观。在龙树为空假中。本自圆成。何烦和会。言别则义门各别。圆觉威德章。差别此方便者。名奢摩他等。辨音章。广明单复修奢摩他等。普眼章。则云先依如来奢摩他行。一经中开设观门。先后绝待。则首楞严中。阿难所请观门。不应以诸经之三观。与台家之三止。比量配合。亦已明矣。今依本经。我今示汝奢摩他路等。又云。于奢摩他微密观照。乃至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寝等。复引圆觉先依奢摩他行。乃至法界圆通。以为诚证。决定知奢摩他路。是入楞严大定。获常住真心。为出生死之大路。束长水止观之二门。归奢摩寂静之一法。最初方便。克定于斯。发觉初心。有诚证也。问曰。经中一问一答。函盖相应。此经三观。阿难殷勤以请。如来未尝指决以答。此最初方便。所以科判纷拏。都无楷定也。今将何以断之。答曰。阿难多闻总持。得深三昧。岂于奢摩三法。尚有未了。今所问者。正于三法中决择。问何法是最初方便耳。彼问既非通指三法。如来何从一一而。答之乎。一期法会。啐啄同时。阿难但启请最初方便。如来但答示最初方便。今不于师资问答。对决分明。而影互测度。横分科段。则岳师通请别请之说误之也。智论明如来说法。有四种答。一决定答。二分别答。三反问答。四置答。如圆觉中。差别三种方便。及单复观网。此分别答也。今经阿难启请。如来两门示答。初言有三摩提名大佛顶等。此大总相法门。第一决定答也。次言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此成佛道妙行。第二决定答也。此中对决。惟憨大师具金刚眼。学者其毋忽焉)。

  ([?∴]二大众愿闻)。

  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疏】如渴思冷水。如饥思饮食。如病思良药。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华严偈)大众欲闻。假其请主。三乘贤圣。八部王臣。([孤山云]通序不言菩萨。别序不言二乘。此中备三乘。验前二序。影略互见)洁己虚心。收视反听而寂默也([智论偈云]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为说。论又云。阿罗汉所作已办。譬如饱满人。得好食。犹尚更食。云何饥渴人。而言不应食。是故。罗汉虽所作已办。常在佛边听法。心无厌足)。

  (○正宗文中科行生起略例○长水排科入经。州次部居。未免错杂。泐潭标指。始用画线分科。列于简端。线路重叠。未能一览分晓。今仍准长水。依经排列。大小科段。略有幖识。经中大文七科。幖识用◎。大文下初分母科。用[○@●]。母科下初生子科。用[○@│]又复子科之下。别生悬起。更有多科。是中子重生母。幖识用◑。母重生子。幖识用[○@║]。若子母叠生。则仍用◑用[○@║]。若科中子母相生。上下承起处。用[?∴]。承起之第二科。用卍。又经文逐节开章。子母科下。生起细科。凡科文关键处。用[○@(?∴)]用[○@卍]用[?(○/○)]。次下细科用○用[?(▽/○)]。用▽。用[?╳]。以次标识。视文之繁简为杀。经文条列。庶不混淆。子母部居。自成伦序。观者细心讨求。或可免尘飞烟?之患矣)。

  (○三如来乘机广演。次下大文有七。今先明第一大文。逐节科段)。

  (◎第一大文。显如来藏心下。母科有二)。

  ([○@●]一破阿难认妄迷真显如来藏(从此去尽三卷经文)二破满慈执相难性显如来藏(从四卷初尽三十四纸经文)初中生子科二)。

  ([○@│]一正约心见以破显(从此去尽二卷破和合非合)二总约诸法以会通(从二卷中尽二卷终)初中子科下。承起科四)。

  ([?∴]一审其发心。二彰其妄失。三劝其直心。四审其真妄。次下逐节分科。至文知之。今初。审其发心分二)。

  (卍初问发心之因)。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

  【疏】庆喜是佛堂弟。祖父相传。亦名同气。兄弟相次。恩爱相属。自然而然。故曰天伦([智论云]昔有日种王。名师子颊。其王有四子一女。一净饭王。二子。悉达陀。难陀。二白饭王。二子[跂]提。婆沙。三斛饭王。二子。提婆达多。阿难。四甘露饭[悉]二子。摩诃男。阿泥卢豆。甘露味女。有一子。施婆罗)。

  当初发心。(标心)于我法中。见(标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疏】父母妻子。恩爱之深者。世人以舍粗重恩爱。为其至道。而不知修行见爱。尚是妄心。故审问之。后方推破([吴兴云]阿难厌多闻而忻妙定。如来欲谈实相。先诘妄缘。故问发心见相之由。为止散入寂之本)。

  (△[私谓]如来徴诘阿难。先设心见两关。问中云。当初发心。心也。见何胜相。见也。答中云。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见也。常自思惟。心也。次下是心是眼。重重勘辨。乃至屈指飞光。卒以眼根得悟。如来说法。圆妙如是)。

  (卍二答舍爱之缘)。

  阿难白佛。我见(标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

  【疏】如来大相。有三十二。谓足下安平。至顶成肉髻。小相有八十种。谓无见顶。至手足有德相。从大相海。流出小相。故名为好。释梵轮王。亦有大相。然无其好。暗昧不明。不名胜妙殊绝。形状体质。清净无垢。喻琉璃也([法苑珠林]身道则光色一丈。眉间则白毫五尺。开卍字于胸前。蹑千轮于足下。大略以言。三十有二)。

  常自思惟。(标心)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疏】从戒定慧所成就故。故非欲爱。欲爱之生。纯是不净。大集经中。具说受生。皆由为母与己识情。互生爱欲。由是托彼赤白二滴。为识所依。一处和合。名歌罗逻。而渐增长。至于出胎。五谷长养。虽成人相。如革囊盛粪。故云脓血杂乱。阎浮提金。展转比至迦叶身金。犹如聚墨。若比佛身。迦叶如墨。欲爱所招。终非如此。([智论云]佛作何等金色。若铁在金边则不现。今现在金。比佛在时金则不现。佛在时金。比阎浮那金则不现。阎浮那金。比大海中转轮圣王道中金沙则不现。金沙比金山则不现。金山比须弥山金则不现。须弥山金比三十三天璎珞金则不现。三十三天乃至焰摩他化自在金比菩萨身色则不现。如是妙色。是名金色相。诸天光明。在佛光边。不照不现。譬如焦炷。比阎浮檀金)胜相妙绝。知非爱生。思渴瞻仰故求舍爱。愿从佛化。俾易妙身。斯不知以爱舍爱。转增妄矣(按智论明贪法过者。或爱自身他身。或爱善法。如爱佛菩提等。若依大乘。此皆是使。若依小乘。贪着非使。此即长水料简舍爱之义)。

  (△[孤山云]见相实有。生灭宛然。缘此发心。安趋常果。故下经云。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天如补注]阿难见相。乃缘尘分别之见。其所发心。即妄想攀缘之心。后文七徴八辨。重重逐破者此也)。

  (△[中川云]华严十住品。明发心见佛十缘。一形貌容仪。二显色大相。三具随好故。净印经明初发心菩萨。见相庄严而得清净。乃至观佛法身。离于二边等。此经将显真心实际。对拣攀缘。非不以见相之故。而发起菩提也[私谓]如来徴破。首言用诸妄想。见佛发心。复有何过。月公表我见犹在。孤山指生灭宛然。天如斥攀缘分别。人投一药。殊非对症。交光料简天如。别指思惟为病。不闻佛教阿难。当善思惟耶。群言淆乱。吾取中川也)。

  (△[温陵云]答舍爱之因。意显欲漏粗恶。能障妙明。欲复真净。当离爱染。弃浊染。发妙明。正此经缘起。余说则疏矣)。

  (△[私谓]憨大师曰。见相生爱。爱习发现。阿难既爱如来。安得不爱摩登。窃疑此语未圆。僭易之曰。爱习种子。熏染钩率。阿难既爱如来。登伽安得不爱庆喜。云栖云。见如来之相。与见登伽之相。其为相一也。亦僭易之曰。庆喜见如来之相。登伽亦见庆喜之相。见相一也)。

  (○[引证]付法藏因缘经阿难比丘。智慧深妙。总持多闻。至婆伽[婆]成无上道。化诸众生。即自思惟。世间牢狱。不可爱乐。五欲如幻。无有坚实。甚可畏恶。过于毒蛇。盛年勇壮。颜容姿美。悉为老病之所残害。无常迅驶。如瀑河流。吞灭一切恩爱集会。古昔诸王。威德自在。为无常风之所吹坏。忧悲哀恼。众苦相续。爱罗刹女。常欺众生。我当云何。得免斯难。复作是念。如来世尊本。从释氏。出家学道。我今应当往为弟子。即至佛所。哀求出家。佛言善来。便成沙门。即为说法。所谓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出要最善。意即开解。成须陀洹。按阿难从佛出家。即证初果。此文及释论具明。近德苦诤。若初果人。那得堕淫。举此正之)。

  ([?∴]二彰其妄失二)。

  (卍一总彰沦溺)。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

  【疏】久成积苦也([温陵云]众生生死轮转。由不自知常心妙体。妄缠爱想。阿难能知省厌舍。所以称善)。

  (△[熏闻云]一切众生。即下文十种异生也。正指六道。亦兼三乘。以六道受分段生死。三乘受变易生死。皆有轮转义故[私谓]此中生死轮回。当正指六道分段生死。以全经十习因六交报等文。对决可了。指变易生死则迂)。

  (卍二别释由因二)。

  ([○@(?∴)]一迷真)。

  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

  ([○@(?∴)]二认妄)。

  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疏】迷自本真也。无始晦昧。故曰不知。([标指]一念迷真。三细便起。此根本无明。曰不知也)不生不灭。名为常住。离诸妄伪。灵鉴不二。故曰真心。三德具足。为一切法之所依止。故曰性净明体。(摩诃般若解脱法身三德具足。惑者不知)众生悉尔。故曰皆由。用诸下。认他妄想也。下文云。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从无始来。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举世修行。多同此计。故托阿难。总彰其失。

  ○[宗镜录]心有二种。一缘虑妄心。随染缘所起妄心而无自体。但是前尘。逐境有无。随情生灭。(唯破此心。虽云可破。而无所破。以无性故)二常住真心。无有变异。唯是真实如来藏法。即立此心。以为宗镜。(识论云。心有二种。一相应心。谓无常妄识。虚妄分别。与烦恼结使相应。二不相应心。所谓常住。第一义谛。古今一相。自性清净心)以不了不动真心。而随轮回妄识。此识无体。不离真心。元于无想真元。转作有情妄想。(释用诸妄想)。

  (△[翻译集]楞伽云。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此从真起妄也)如风起澄潭之浪。似翳生空界之华。翳消空净。浪息潭清。惟一真心。周遍法界。从上禀受。以此真心为宗。离此修行。尽萦魔罥。别有所得。悉陷邪林。是以能动深慈。倍生怜愍([私谓]宗镜明缘虑妄心。即无常妄识。故知用诸妄想。即六七妄识也。禅源诠云。第八识无别自体。但是真心。宗镜又云。无垢净识。即是常住真心。即指八识如来藏心为常住也)。

  (△[合论]杂华曰。以不了第一义故。号为无明。枣柏曰。以真智无性故。不能自知无性。故名无明。倘能了知。则无生死。是以佛言不知常住真心。相续生死。为要决也。楞伽曰。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夫无性则无生。是以佛言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为明诲也)。

  (△[私谓]经中累言此是前尘虚妄相想。又执汝生死妄想等。皆未克指妄想生起。行相云何。此文首标用诸妄想。经后阴魔文。一一结云。坚固等妄想以为其本。知此经始末。全为发明五阴妄想本因也。三细六粗。俱名妄想。开为五阴。区分为十二类。和合为八万四千颠倒乱想。故曰用诸妄想。最后云。汝应将此妄想根本。传示末法。以五妄想。束五受阴。以一识心。束五妄想。故曰。一界五阴如尺。惟在识心如寸。一经中修行辨魔大义。圆摄于此)。

  (○[引证][宗镜云]万类之中。惟心为贵。如金翅鸟。命终之后。骨肉散尽。惟有心在。难陀龙王取此鸟心以为明珠。转轮王得以为如意珠。一切众生心。亦复如是幻身虽灭其心不坏。祖师云。百骸虽散尽。一物镇长灵。若能了此常住真心。即同获于如意珠宝)。

  ([?∴]三劝其直心三)。

  ([○@(?∴)]一正劝)。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

  【疏】下文识精元明。即是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此体非妄。无有变异。故云真性。研。究穷也。净名云。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今推本意。岂得异想发言。欲正修行。当须确实。故今劝也。

  ([○@(?∴)]二引证)。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

  【疏】诸佛同道。脱苦得乐。皆由直心者。此有二种。一发言无虚假。如此文所劝。净名道场。二向理之心。无别岐路。即如起信三心之直心也。故论云。一者直心。正向真如法故。此为二行根本也。今此经意。须具二焉。始令发言无妄。终成向理心绝方为十方同道([私谓]按肇公解净名无虚假云。直心者。谓内心真直。外无虚假。斯乃基百行之本。直心入行转深。则变为菩提心也。起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心。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贤首云。谓向理之心。无别岐路。即自利利他二行之本。合而言之。净名四心。起信三心。皆一直心为根本。从心发言。因苗辨地。发言无妄。即直心向理中。无虚假之相也。疏以言直心直。开直心为二。未知是不)。

  (△[智论十三]实语之人。其心端直。易得免苦。譬如稠林曳木。直者先出)。

  (○[净名经云]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肇曰。夫心直则信固。信固然后能发迹造行。然则始于万行者。其惟直心乎。是以始于直心。终于净土。譬犹植栽丝发。其茂百围也。直心。树其萌。众行因而成。故言随也)。

  ([○@(?∴)]三结益)。

  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疏】因苗辨地。言直心直。苟或反此。罪非轻小。如下经云。若大妄语。即三摩提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发心曰始。究竟名终。弹指能超。故无委曲(下经云。心地不直。果招纡曲)。

  (△[孤山云]三谛真常。故心直了义顿说。故言直)。

  (△[柏庭云]五十五位。始于干慧。则己中中流入。以至直趣萨婆若海。中中流入者。从中入中。不从偏中入。皆以直心之相也)。

  ([?∴]四审其真妄为正约心见破显之承起科。是中子科下出生母科二)。

  (◑一推妄所在(从此去尽七徴经文)二破妄显真。(起七徴讫后尽破和合文))。

  ([○@║]初中生子科又三初推徴心目所在。二审定心目讨除。三推徴计心无在)。

  ([○@(?∴)]初中分科二)。

  ([○@卍]一问)。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问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问见)将何所见。(审见)谁为爱乐(审心)。

  【疏】心见两门。由兹所问。下既认心不迭。指见谬称。故成二障为缠。三空罔契。故下徴诘。俾识妄源([熏闻云]如来身相。乃因缘所生法也。随机所见。四种不同。谓生灭无生。无量无作。四见虽异。一境是同。今欲破生灭之心。显无作之理。故举所缘之境。以问能缘之见。如医设药先审病源)。

  (△[论补]此经破妄显真。先审色心二法所见即色。爱乐即心)。

  ([○@卍]二答)。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单牒双指。巧略故也)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双答心见)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资中疏]此正陈妄体。由乎心目。故下破此。乃成心见两门【疏】目即眼根。心即意识。根识虚妄。犹如空华。若执有体。能见能乐。岂惟迷于法空。亦起人我见爱。故下文云。六为贼媒。自劫家宝。无始虚习。住地无明。皆由根识。更非他物。想相为尘。识情为垢。生死轮转。莫不由斯。故下推徴。令知虚妄。

  ([○@║]二审定心目讨除三)。

  ([○@(?∴)]一牒前以诘)。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牒)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审)则不能得。降伏尘劳。

  【疏】心目是本。尘劳为末。若迷本之依处。群末难除。染污故名尘。扰恼故名劳。即通指二障也([圆觉钞]尘是六尘。劳谓劳倦。由尘成劳。故名尘劳)。

  ([○@(?∴)]二举事以况)。

  譬如国王。(真性也)为贼所侵。(烦恼迷真也)发兵讨除。(用智也)是兵要当知贼所在(兵。人所执器也)。

  [宗镜]生死所起。不出根尘。因不觉而妄念忽生。迷法界而幻境潜现。从此执人执法。立自立他。随对待而顺逆牵情。逐分别而爱憎关念。遂乃竛竮五趣。匍匐四生。今欲返究妄源。顺明起处。故知心为群妄之源。目是诸见之本。是以生死之本。起惑之初。因迷内心而作外尘。为执妄识而成内我。由我而强为主宰。从想而建立自他。抱幻凭虚。遂成颠倒。一心颠倒。二见颠倒。三想颠倒。心如停贼主人。见是贼身。想是贼脚。根尘是贼媒。内外勾连。劫尽家宝。是以见劫眼根善。声劫耳根善。香劫鼻根善。味劫舌根善。触劫身根善。法劫意根善。法财倾竭。智藏空虚。如怨诈亲。谁有知者。如或识贼。贼无能为。若了境识心。终不为外尘所侵。内结能缚([圆觉疏]因对外境。验得内心。我执犹坚。潜攻相续。虽慧军数举。魔众频摧。且阿赖耶城。难攻主宰。末那常侍。防护牢强。意识谋臣。经营内外。旁监五识之将。以镇六根之门。由是贼主。频通游戏。时时偷号。惑我法王。往往侵疆。扰我观境。虽外怯般若。昼伏夜行。而内挟无明。昼夜不断)。

  (△[补遗]知贼所在。立阴境也。发兵讨除。修止观也)。

  ([○@(?∴)]三示过以问)。

  使汝流转。心目为咎。(示过也。汝合国王。心自合贼)吾今问汝。惟心与目。今何所在(总问所依也)。

  (○[合释][海印云]心目二妄。摄尽五蕴八识。论从生灭门入真如门云。推求五蕴。色之与心。六尘境界毕竟无念。十方求之。终不可得。长水云。先观色者五蕴之首。最初现故。大般若亦复先明受想行识。诸心心所。名为四阴。俱属于心。以此印定经文。此大教之纲宗也)。

  (△[中川云]前已开宗。次当显义。欲夷道梗。先沮心怨。故推七处攀缘。以为入观方便)。

  (○[私谓]经云。发兵讨除。要当知贼所在。贼之所在。心目是已。而可以不知国王之所在乎。下文徴心初首。阿难计心在内。如来且未推破。却先摩顶慰嘱。告示三昧者。以谓推穷妄心。正是发兵讨贼。要必先知国王所在。正位居体然后可以利用行师也。国王者何。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是也。是为心王。亦为三昧王。亦为金刚王。心有真王。则五众魔军。无明贼师。一一皆批根捣穴。何忧乎六贼之媒劫也。经举国王为喻。以此)。

  ([○@║]三推徴计心无在七)。

  ([○@(?∴)]一破在内三)。

  ([○@卍]一正立二)。

  ([?(○/○)]初引他例答)。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标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标目)亦在佛面。

  【疏】下文有十二类。今举大数。([定林云]十二类生。除空散消沉。土木金石为十。是二非心眼伦故。张无尽指四圣六凡。四圣岂可目异生)凡夫造业不同。感果差别。名为异生。([清凉云]异生即是凡夫。梁摄论中。明凡夫性)一切世间者。举依显正也。前举凡夫在内。后指佛眼在面。欲取例已。亦复然也([标指]圣凡心目亦同。译人巧略。凡夫眼亦在面。文略其眼。圣人心亦居内。文略其心也)。

  (△[私谓]永明曰。阿难以推穷寻逐者为心。遭佛诃之。推穷寻逐者识也。若以识法随相行。则烦恼名识。不名心也。如来初徴心目。阿难即云。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如是识心。实居身内。此十类异生识心之总计也。以是缘虑心。通八识故。次云。眼能发识。见是其眼等。以是眼识缘生故。又心居身外。身触身觉等。皆是身识合离知故。是则阿难被佛徴诘。逐处推寻者。皆是此识心也。如来七徴牒结。皆云。汝之心灵一切明了。又云。汝言觉知明了之心。此是第六明了意识。依五根门同缘五尘者。故知如来七处徴心亦徴此识心也。故曰推求五蕴。色之与心。识阴者。心是也。阿难此问。首标识心。一经中推徴宗要在此)。

  (○[释文][净名经]目净修广如青莲。肇曰。天竺青莲华。叶修而广。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大论]真青眼相。如好青莲华)。

  ([?(○/○)]二指已结答)。

  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疏】以眼根净色。是不可见。故指浮根四尘。标眼所在。(资中文)圣凡既尔。在己必然。面与身中。心眼定处也([资中云]浮虚不实。昏翳真性。故曰浮尘)。

  (△[携李云]浮根四尘。即外五根。名浮尘根。内外五根。皆具八法所成。能造四大。地水火风。所造四尘。色香味触。今浮尘眼根中。能造四大不可见。故指所造也)。

  (△[熏闻云]浮谓粗浮。尘以染污为名。染污真性故。根以能生为义。能生五识故)。

  ([○@卍]二正破三)。

  ([?(○/○)]一举事定见三)。

  ([│/○]一问境内外)。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一问)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初答)。

  【疏】堂在园中。林居堂外。内外既分。计宗危矣([直解]观祇陀林。今何所在。要明自内及外。先见内。后见外。当次第见也)。

  (△[孤山云]此三问。将破心目之执。故先定之)。

  ([│/○]二定见先后)。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二问)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次答)。

  【疏】定先后者。欲破阿难在内之心不能如此次第见故([温陵云]欲破在内之心不先见内)。

  (△[直解]佛与众生。见虽先后。总在堂内。如是下。次见外也)。

  ([│/○]三审见因由)。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三问)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终答)。

  【疏】讲堂。身也。阿难。心也。如来大众。五藏也。户牖。根也([温陵云]汝瞩等。且引事辨定。下方牒破)。

  (△[直解]阿难执见由眼。故问因何有见。使其答出。后乃牒破。下经云。汝在室中。门能见不。此中已含下文。见性是心非眼之义)。

  ([?(○/○)]二告示三昧)。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

  【疏】以慈摄也。如父嘱子。拊背而告。此有三意。一安慰其心。令无恐惧。二嘱其谛受。令无忘失。三示今许说。无有虚妄。故舒其手。现慈相也([清凉钞]楞伽云。二者灌顶神力。即智灌心顶。手摩身顶。顶受摩者。上禀尊力故)。

  (△[融室云]佛摩顶者。为说大佛顶故)。

  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牒上得成菩提)一门超出。妙庄严路。

  [融室广注]三摩提。即非阿难所请三观之一。乃是一经总相法门。与圆觉经宗。大体是同。彼经云。有大陀罗尼门。名曰圆觉。此云。有三摩地。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准大般若经云。遍摄持者。陀罗尼门相。遍摄受者。三摩地门相。谓摄持一切诸法。持令不失。则是陀罗尼门。故知圆觉一经。所诠总相陀罗尼门。名为圆觉。遍摄受一切诸法。受而不拒。则是三摩地门。故知楞严一经。所诠总相三摩地门。名大佛顶首楞严地。彼经有大陀罗尼门。名曰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今经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者。首楞严王。是诸佛菩萨修因究果之事。故云具足万行。大佛顶。是诸佛所证极果。故云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当知一经大旨。具于经初。其后徴心辨见。示富那妙觉明性。证观音真实圆通。从始至终。若奢摩他三摩禅那等法。总论所归。不出于此([藕益云]阿难所问三摩。即圆觉三摩钵提。略去钵提二字。此云三摩提。即是三昧。梵音楚夏耳。与阿难所问三摩不同)。

  (○[孤山曰]阿难向以三名为请。今如来但举三摩提者。圆融三止。举一即三故。下文奢摩他路。其意亦尔)。

  (△[私谓]自孤山圆师。不知三摩提。是楞严一经大总相法门。误以阿难所请三名。举一即三为解。后学承讹踵谬不复知此经纲领。吴江行师。特标三摩地为一经所诠总相。证明长水克示真三昧之义。其唱言曰。三摩提。即非阿难所请三观之一。圆师误解。有无穷过。一言以蔽之矣。蒙于咨决。少有发明。今复略而言之。明三摩地为遍摄受总相法门者。大般若经。及瑜伽显扬诸论也。明三摩地三摩钵底为别相法门者。瑜伽三摩呬多地中。标列四种。及华严七地品云。诸禅三昧。三摩钵底。皆得现前也。明此经三摩地。非三观中之三摩者。准宝积经云。佛本性者。不可取得。不可观见。是心法性。而能修习一切静虑。解脱。三摩地。三摩钵提。回向佛胜三摩地。大般若亦云。世尊入等持王妙三摩地。诸三摩地。皆摄入此三摩地中。故知此经真三摩地。即宝积之胜三摩地。大般若之妙三摩地。断非阿难所请之三摩也。明三摩地与三昧。名异义一者。智论释三三昧云。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来常曲不端。得是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则直。应法师云。此云等持。等持。即三摩地也。隢法师释三昧。此云正思。瑜伽云。三摩地者。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性故。故知长水悬叙。谓克示真三昧者。亦默摈孤山之缪解也。近师以一经三名。横分三段。谓经初但释奢摩他。不应标大佛顶三摩提总相。而曲为之说曰。随便寄居于此也。舛缪无稽。可为掩口。而犹未免疑误后人。今遍摄受法门。对决分明。此等邪说不攻而自熄矣)。

  (○[释文]三摩。即圆觉经三摩钵提。彼疏云。亦名三摩钵底。此云等至。等持之。中。能至胜位故。又等谓齐等。离沉掉故。至谓至到。到胜定故。三摩地。此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应法师云。三昧。莫盖反。正言三摩地。或言三摩提。三摩帝。皆讹。清凉云。地音田夷反。又音提字也。盖梵音奢切。地与提帝。皆语转耳。清凉又云。论三摩提。即三摩钵底之古译也。略一䟦字。具云三摩䟦提。此则梵音古译。三摩钵底。亦可译三摩提也。然三摩地自有正译。无容以此相滥耳)。

  【疏】下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直道无异。通至宝所。故云一门。([温陵云]首楞三昧。千圣共由。故曰一门)清净果海。从德具足。故曰庄严。([藕益云]圆修妙悟。如印顿成。故名超出。称性所起福慧二严。还庄严一性。性修不二。名妙庄严)真三摩地。因行所履。故名为路([熏闻云]由因通果。妙庄严海。由此而至。故谓之路)。

  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圆觉疏]戒令审谛。勿杂余缘。无以生灭心行。听实相法)。

  (△[私谓]涅槃中佛告狮子吼。一切众生。悉有首楞严三昧。以不修。行故。不能得见。夫以首楞严三昧。十住菩萨不知是常住法。十地菩萨。虽见佛性而不能了。而如来于徴心初首。诘难方兴。随于语次摩顶。慰喻唱言。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不惜郑重标示者。良欲使阿难大众。了知首楞严三昧。即在乱心惑障。六情暗浊。无明覆结之中。宛然具足。奉此心王为宗。则主宰牢强。国土安隐。然后可以发兵讨除。搜穷心贼之窟穴也。华严出现品曰。奇哉奇哉此诸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着。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即与涅槃之旨同也)。

  ([?(○/○)]三引例举失三)。

  ([│/○]一引例正问)。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牒前计案定)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反难)。

  【疏】反常理以致问。引庆喜以直答([孤山云]欲破执心在内。故泛指其人以例之。案定阿难之答也。身喻内心。堂喻人身。林喻外物)。

  ([│/○]二依理以答)。

  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顺答)。

  【疏】只知据理直申。不觉计宗危矣。

  ([│/○]三合喻夺破三)。

  ([?(▽/○)]一正夺)。

  阿难。汝亦如是。(总断前计。心在身内。如人在堂)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牒前正破。如人在堂。先见如来)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牒汝在堂。先见如来。外瞩林园)。

  【疏】心能灵鉴。内外俱缘。故云一切明了。向外既了万缘。在内合知藏腑。颇犹可也。亦语辞也。汝观众生。可有此者(按字书。颇头不正也。差多曰颇多。多有曰颇有。良久曰颇久。此文亦取差多之义)。

  (△[补遗]汝亦如是。举阿难例众生身在堂内。必须先见如来。心居身内。难以不见身中。以此案定而破也)。

  ([?(▽/○)]二纵破)。

  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

  【疏】腑藏内密。设使不知。筋脉肤浅。宁容难了([私谓]清凉明三十六物。一外相十二。谓发毛爪齿等。二身器十二。谓皮血筋脉等。故云筋脉外浮。三内含十二。谓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等。故云心胃内藏)。

  ([?(▽/○)]三反责)。

  必不内知。云何知外(如人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园)。

  【疏】五藏同居。最为亲昵。万象离异。诚谓疏遥。若使不了身中。岂合能观外物。

  ([○@卍]三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疏】境风外动。妄想内熏。识浪潜生。为自心相。空华幻化。起灭无从。不了本如。遂成久执。及推所在。妄谓身中。反覆穷研。理无所据。故佛结指。令悟其非([天如云]但言此心无处却不显斥是妄。要引阿难。处处推呈。令情枯理讫始直告曰。此非汝心也)。

  (△[紫柏云]有内则有外。有外则立潜根。有潜根则立中间。有中间。则立开眼见明。合眼见暗。立开明合暗。则立随所合处。立随处。则立一切无著。初徴内之辨。为六者之本也。内为外待。外为潜根待。潜根为明暗待。反观见内为中间待。中间为随合待。随合为无著待。皆遍计横执。缘待而立七处也。众生执情。特执在内之情难破耳。了内穷则外穷。亏一丧两。此执既破。余何有哉)。

  ([○@(?∴)]二破在外三)。

  ([○@卍]一正立二)。

  ([?(○/○)]一领悟喻显前非)。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

  【疏】身中无救。身外必然。不遇尊言。莫悟斯旨。故稽首于佛。谢非立是也([私谓]标指首楞严王。推破心。不在内。故云如是法音)。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

  【疏】引喻例法。伏受前非也([钟惺曰]灯光之喻。蹑前心在身内。必知内身。此文字映带处)。

  ([?(○/○)]二蹑喻成立今义)。

  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疏】室外之烛。不及内明。身外之心。何能反照。此计心有离身之过。故下破之。身外之理。法喻正齐。以此观之。合无疑暗。佛说了义。可得同乎([私谓]佛言心不在内。我悟心居身外。故言同佛了义)。

  ([○@卍]二正破二)。

  ([?(○/○)]一引例立理二)。

  ([│/○]一一多同饱问)。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

  【疏】前云赴请。此云乞食者。乞食乃是常仪。泛举为喻。又前虽赴请。未必僧尽。余人乞食。故举此也。宿。预也([温陵云]乞食归林。乃举现前方食之众。故云我已宿斋)。

  (△[孤山云]我已宿斋。即我一人已饱也)。

  (○[释文][抟食]净名经为坏和合相故。应取揣食。什公曰。和合相即揣食。揣抟通。并徒官切。古译经律皆名抟食。说文。抟圆也。通俗文。手团曰抟。证真云。其义则局。如浆饭等。不可抟故。义净易为段食)。

  (○[删修][雷庵论补]佛言食饱。独指比丘者。准涅槃随喜品。诸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如来。皆无所食。以佛不同凡夫食藏故。以大菩萨钵饭不儩故。恐有妨难。故先拣而遮之。拣佛不在受斋之列。故云我已宿斋。又拣诸大菩萨。故曰汝观比丘。无尽不善遮拣之诠。删去我已宿斋。及虽阿罗汉等句)。

  ([│/○]二自他殊体答)。

  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疏】前问一食众饱。今答躯命不同。反前问也。意显心若离身。即同他食。他食既非我饱。心知何关我身。身心相外。自他可例(资中文)。

  (△[温陵云]彼食不能饱此。则外心不能知心矣)。

  (△[讲录]若言比丘一食。难令众饱。即此知心若在外。自不知身。阿难之计。将负堕矣)。

  (△[融室云]比丘虽已证果。成阿罗汉。离欲无异。躯命不同)。

  ([?(○/○)]二据理推破二)。

  ([│/○]一以理定相)。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牒也)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

  【疏】定其相外。外。犹离也。心既离身。不相干涉。如前所答。一人食时。不令众饱。则心下。释成其相。心若在外。理合如是。文显可见([桐洲注]心在身外。所知则心不能觉。纵觉在身时。则心不能知。返复而破)。

  (△[私谓]今且以自他喻身。以饱食喻心。既知一食众饱。了不相干。是中知食知饱。复是何物。阿难承问引伏。计宗危矣。如来姑就彼计。案定相外。更以眼见折之。眼见心知。决定相干。则一食众饱。是谁了别。下经云。必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此即一食众饱之通喻。如来妙辨。所谓置我着两处负门中也)。

  ([│/○]二约见验知)。

  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

  【疏】眼属身分。心若离者。合不分别。若分别者。应不离身。以不离故。名为相知。故此责云。若相知者。云何在外。兜罗绵。具云兜沙罗。此云霜。佛手柔软。如兜罗绵。三十二相中一相也([释文]翻译云。兜罗。此云细香。苑音义翻冰。或云兜沙。此云霜。皆从色为名。或云妒罗绵。妒罗树名。绵从树生。如柳絮也)。

  ([○@卍]三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三破潜根三)。

  ([○@卍]一正立三)。

  ([?(○/○)]一述前所破泛立一处)。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双叙别立。文显易知)。

  ([?(○/○)]二问今所立答在诸根)。

  佛言。处今何在。(徴其一处)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惟。潜伏根里。

  【疏】知外而不知内。非根而何。此即妄计识心。潜五根里([补遗]琉璃合眼。应潜胜义根里)。

  ([?(○/○)]三举喻所成复申潜里二)。

  ([│/○]一举喻合法)。

  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

  【疏】璃璃喻眼。根喻于识。([温陵云]琉璃笼眼。喻眼根笼心也)眼根色净。不能碍心。同琉璃不碍于眼。随照一境。心随根知。([桐洲注]牒见佛手。心随根知而分别也)若此成立。乍观可尔。洎乎推破。同喻不成([手鉴云]同喻不成者。法喻不齐。此是因明家缺量也。比量者。须立三支。无过方能成立于法。既无同喻。即三支缺也。或有宗因无喻。或有宗喻无因。或有因喻无宗等皆名缺量。今既喻则远近皆见。法则但见山河。不见其眼。故不可以琉璃为同喻也)。

  ([│/○]二据理成立)。

  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虽不知内)为在眼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而能见外)潜根内故。

  【疏】但知妄计。不觉随语过生。下文即破([温陵云]以在根故。不见腑藏。以根净故。明见外境。是潜根也)。

  ([○@卍]二正破三)。

  ([?(○/○)]一蹑喻定其端倪)。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略牒语简。可以意知)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正当见山河之时)见琉璃不。(亦复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疏】远观物象。近见琉璃。问答极成。故云如是。

  ([?(○/○)]二据法责其独观)。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蹑)当见山河。(当汝见山河时)何不见眼(何不自见其眼)。

  【疏】喻则近远皆见。法则唯见山河。既失近观。何成同喻。法喻不等。潜根理亏。下更纵破。令无所据。

  ([?(○/○)]三纵见不见咸失)。

  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

  【疏】若使见眼。即成敌对。云何前言。随即分别。此有自语相违过也([真际云]喻见琉璃。法不见根。纵许见根。根即是境。若是境者。不得言随。以前云彼根随见。随即分别故)。

  (△[云栖云]纵许见根。根乃成境。但可根见境。不可境见境。斯则随义不成)。

  (△[讲录]彼根随见。随即分别。已含眼见心知之义。佛言眼即同境等。即暗点见非是眼也)。

  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里。如琉璃合。

  【疏】结成法喻不齐过也。二过既彰。潜根理丧。

  ([○@卍]三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四破见内三)。

  ([○@卍]一成立约见内以成立)。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闇。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疏】此中立意。复宗归内。最先所计。心在身中。佛即推徴。不合在内。以不能见身中物故。由此转计。身外潜根。及至穷研。二俱不当。再思理道。在内义长。遂立藏暗窍明。贵无不见内过。七窍明露。五藏黯然。开窍缘明。合眼对暗。明暗若见。内外俱缘。由是在内。决无所惑([熏闻云]初计心在身内。以不见府藏为破。次计在外。复招身心相知之难。又计潜根。且乖琉璃笼眼之喻。今立内外。欲免前三过也。有藏则暗。故见暗时。即名为内。何必须见身内之物。有窍则明。故见明时。即名为外。岂应责外不相干。内外若成。自显此心不在一处。亦异潜根也。虽云见外。所执心体。还成在内。以开眼见明。心自居内。不同灯在室外故)。

  (△[温陵云]复计心在内。故以见暗为见府藏也。下约三节破之)。

  (○[释文][泐潭曰]白虎通云。五脏。即肝心肺肾脾。六府者。即五脏之宫府也。胃为脾之府。膀胱为肾之府。三焦为命之府胆为肝之府。大小肠为心府肺府。庄子曰。人皆有七窍以食息视听。谓眼耳鼻口。今正言眼)。

  ([○@卍]二推破约对眼以推破有二。初难破前计。次难破转计)。

  (△[通释]此中总科。阿难约见暗以成立。如来约对眼以推破。初破前计。若与眼对已下。破内见也。后破转计。若离外见以下。破内对也。破前计中有二。牒云。汝当闭眼见暗之时。阿难双立。意宗见暗。如来单牒。只破内对。是为双立单徴。标云。为与眼对。为不对眼。先约两关按定。下方推破。月师云。对与不对。俱不成理也。是为双徴双破)。

  ([?(○/○)]今初破前计二)。

  ([│/○]一双徴)。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单牒见暗)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徴讫下破)。

  (若与眼对已下。破内见也)。

  ([│/○]二双破二)。

  ([?(▽/○)]初破对二)。

  (▽一对眼不属内)。

  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

  [资中疏]暗若对眼。暗在眼前。岂成于内【疏】对眼在前。前岂成内([融室云]对则非内。在眼前故)。

  (△[讲录]若此暗相。在汝眼前。反成见外。岂成于内)。

  (△[温陵云]此三节。汝当下。问。若与下。难。若不对下。结也)。

  (△二外室成焦府)。

  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资中疏]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按定阿难。汝居室中。室在身外。无日月灯。内外俱闇。室在暗中。应是汝内。责云。此室暗中。皆汝焦腑【疏】若谓不论前后。但是见暗。便即内者。汝处幽室。无三光时。此室黯然。应是汝内。以同暗故。焦腑。即内也。应立量云。汝处幽室。应汝焦腑。以是暗故。同汝见暗([合解]防彼计不以在前为内。但以暗为内也)。

  (△[鹤林曰]若暗与眼为对。又成内者。则暗室之暗。亦与眼对。此暗亦汝阿难之焦腑也。若暗室之暗。对眼必非焦腑。则对暗之暗。亦不成为内也)。

  ([?(▽/○)]二破不对)。

  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疏】未曾见有境不对眼。而称见物([讲录]若此暗相。不与眼。则暗与眼二相乖离。不成见暗。于何成内)。

  ([?(○/○)]二破转计二。若离外见已下。破内对也)。

  ([│/○]一牒计夺破)。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

  【疏】牒转计也。此计由前以暗室暗。例眼前暗。不合成内。恐彼计云。我所见暗。与暗室暗。二体不同。何也。彼暗室暗。是身外暗。名为外见。以是开眼之所缘故。我所见暗。是身内境。名为内对。以是合眼之所缘故。今取合眼所对之暗。名为见内。非同所见室中暗尔。如何不得见暗名内。故此牒也。然诸师叙计。殊不分明。盖译人巧略。但牒而已。有智请详。无执麻矣(按牒词应云。若离外见。非开眼所见。乃合眼所见而成内对者。此文两句。正是译人牒词也)。

  (△[讲录]我道闭眼见暗。不道开眼见暗。何论对与不对。只是离诸外见。返观诸相。谓之内对。此文重牒前计。为难词耳[补遗]前计开眼见明。合眼见闇。乃是外见内对不同。意明离于外见。内对自成。今重牒之。欲使彼所计。外见内对。两相妨难。不得成立。故下破中。应今所牒)。

  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

  【疏】夺破也。设许合眼见暗。名为身中。亦应开眼对明。而见自面。内属于暗。尚许返见。面属于明。岂无返见。一成则俱成。一破则俱破。破曰。若不见面。内对不成([吴兴云]牒计难之。若谓合眼见时。名为内对焦腑义者。何不开眼见明。亦有外对面目之相。外相既无。内义何在)。

  (△[补遗]前计闭眼见暗。逃于不见心胃之责。今准此义。于开眼见明中。亦立外对见面之义。故曰何不见面)。

  ([│/○]二展转纵破四)。

  ([?(▽/○)]一在空非内同他破)。

  见面若成。([苕溪云]见面若成。即以前难。纵其所计)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若在虚空。自非汝体。

  【疏】设汝执言。能见面者。汝心及眼。应在虚空。以根境相对。方成见故。([补遗]见面若成。且纵汝成于见面之义。恐它计云虽不灼然见面。既识心在眼根中。已与面作对。即是见面外对之义。故今且纵此计也。即破云。若作此计。须是心眼在空可也。若附在面。外对不成也)若许处空。显是在外。如何复执。心居身内。([二楞云]若开眼见明之时。亦能中面。则汝心眼皆在虚空。亦不得反观身见。名内对矣)又若在空。即同他人。自然不是汝之心体。(若心眼既在虚空。则应虚空即是汝体。汝身反不属汝)此之二过。(一者不成在内过。二者不成汝体过)应立量云。汝之心灵。定不在内。见汝面故。犹如他人。破次过者。但改宗云。定非汝体。因喻如前。

  ([?(▽/○)]二他见还同己体破)。

  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

  【疏】汝或执言。虽见我面。定是我体。即复破云。佛亦见汝。应是汝身。([讲录]若言虽在虚空。而见我面。亦应是我之心体。不知汝眼所在。当有汝身。则如来亦见汝面。亦应即是汝身也)应立量云。如来之身。定是汝体。见汝面故。如汝心眼。([补遗]若计在空。已非己有。全同他体。现今如来见汝之面。即应如来亦是汝身之眼)设或不许佛身是汝。汝之心眼。亦非是汝。便同前文。自非汝体也([吴兴云]身合云眼。以眼属身分。故通言之)。

  (△[融室云]又复在空非汝。应同彼身。则佛见汝。亦即汝体。按吴江科经。以上段若在虚空自非汝体二句。连截下三句为一科)。

  ([?(▽/○)]三根身㸦阙。能知破)。

  汝眼已知。身合非觉。

  【疏】又若汝心。能见面者。本分身处。应无知觉。以在眼根。处虚空故。([吴兴云]汝眼在空。空既有知。知既离身。身合无觉)身若有觉。眼必无知。在一不在一。经文巧略。故不言也。

  ([?(▽/○)]四二觉应成二佛破)。

  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疏】必汝现今。眼根自知。身处自觉。非㸦阙者。须有二心。知即心也。凡是有心。定当作佛。岂汝一身。成两佛耶。([温陵云]既在虚空。即非汝体。若执两皆有知。即成两体)。

  (△[补遗]若执心眼各自觉知。应有两心。至成佛时。应有两人成佛)此之四段。展转破逐。皆由前文内对所成。见面之执。妄情纷扰。执计多端。故尽破之。令无所救。([鹤林曰]上来转转穷破。须逆推以明之。既不能成两佛。则知是一也。眼知即是身觉。身既有知。云何更言心眼在空。眼既不在空中。则开眼焉能见面。开眼既不见面。则闭眼亦非对内之暗也。既非内对之暗。则闭眼见暗。不是身中。所计所立。一往负堕矣。按逆推解经之法。出于清凉。此文展转辨明。无返观理。鹤林盖得诸吴中讲席。亦传雪浪之绪言也)。

  ([○@卍]三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吴兴云]不言见明为外者略也。及见外为成见内。从正计结也)。

  ([○@(?∴)]五破随合三)。

  ([○@卍]一成立)。

  阿难言。我常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疏】引教也。([温陵云]引楞伽经义)第八本识。变生三境。故云心生法生。(由阿赖耶。一念不觉故。变起根身器界)境界风动。能起识浪。故云法生心生(又复境界风动。击藏识海。波浪转生)今虽通举。要取后句法生心生以为据也([孤山云]心生法生。境从心起也。法生心生。心逐境迁也)。

  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疏】现今思惟。诚有缘虑。([直解]思惟是第六现行意识。以第六思。量胜故。今认思惟体为自心性。则以第六攀缘为自心也)及推所止。三处元非。([孤山云]应知阿难祗就现前分别事识妄计也。三处番前四计。在内在外二处。兼见明暗内外。中间即潜根)应知随境而生。心与境合。境既不一。心亦随多。颇合佛言。必无虚论([温陵云]以心法相生随境思惟。即是心体。心法合处。即为心在)。

  (△[补遗]阿难意云。思惟之心。实在于我。若求所在。不定一处。但随根尘合处。我心即依根而合前尘。如下文手挃心知。即是身根挃尘。生识心也。若根亲尘疏。则心生于根。若尘亲根疏。则心生于尘。不定一边。故云随合。不同下文中间。定在一处也。言亦非者。谓非定在此三处。但随一而有也)。

  ([○@卍]二推破二)。

  ([?(○/○)]一正破无体)。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牒前计。拣心生法生)是心无体。则无所合。

  【疏】既言因法有心。应知心本无体。([孤山云]心既随合而有。则自无体)无体言合。理必不然。一法云何合。斯之谓矣([中论偈]云一法云何合。释云。若一则无合。若指端不能自触)。

  (△[温陵云]以思惟体为心。特缘想耳。故难其体之有无也)。

  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疏】若汝坚执无体能合。十九界。第七尘。体毕竟无。亦应有合。故云不然([孤山云]以界但十八。尘惟六故)。

  (△[吴兴云]体。犹性也。心性遍在诸法。假缘而生。如火性寄诸阳燧。因与日合。故能出火。若心无自体。假缘而合。状似火无自体。乃出阳燧。岂应尔耶)。

  (○[引证][净名云]如智者见水中月云云。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大集云]如第五大。如第七情。如十九界。无生无灭。无有造作)。

  (△[涅槃迦叶品]魔王化作佛像。语首罗长者言。我先所说真四谛者。是说不真。今当为汝更说五谛。六蕴。十三入。十九界。长者闻已。寻思法相。都无此理)。

  ([?(○/○)]二难破有体二)。

  ([│/○]一内外出入不成破二)。

  ([?(▽/○)]一正夺破)。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挃陟栗切犹也触)其体。汝所知心。为从内出。为复外入。(双诘蹑破)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资中疏]若言有体。以手触身。必先知觉。既言有体。不无所止。内外二处。必从一缘。故今双诘。难同前破。(长水文同)若从内出。还见身中五藏。若从外来。合先见己之面(难同前破者。牒前文不见焦腑。何不见面之二破也)。

  (△[孤山云]既无来处。心体自无)。

  ([?(▽/○)]二破转救二)。

  ([?╳]初救)。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疏】转救也。若如前难。令见面等。理恐不然。以心能鉴觉。但名为知。眼有照明。方称曰见。若将心知为眼见者。必无此理。故云非义([真际云]意谓见自是眼。心但能知。不可以心为见。而不知根不自见。心依根见。故下文破其眼独能见╳二破)。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

  【疏】引喻难也。如世间人。称见外者。必待出门。方名人见。若人居室。门岂自见。门。眼也。人。心也。(人即汝阿难也)汝称根见。理恐不然([真际云]门喻眼。人喻心。室中之门。所以通出入。见内外者。必在乎人。今以眼自能见物。不假于心。正似不假于人。门自能见汝矣)。

  (△[私谓]门能见不。节璇二师解甚明。今师都未能了。下文云。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门能见不。犹云灯能有见也。次以死眼伸破。门死物也。死物不能见人。死人之眼。死眼也。死眼岂能见物)。

  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疏】举事破也。若眼名见。死者眼存。心识离体。岂说有见。有见非死。死必无见。称见在眼。不其谬哉([温陵云]举门。喻能见在心。举死。喻徒眼不见)。

  ([│/○]二一多遍局非理破二)。

  ([?(○/○)]一总徴)。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疏】一多。身体也。遍局。心体也。余文可知([讲录]复蹑上心若有体一义。四分破之)。

  ([?(○/○)]二别破二╳一一体多体义失)。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

  【疏】破一也。心体若一。四处咸同。一处受挃。四应俱觉。设许俱觉。失本挃处。故云无在。([孤山云]谓非定在一支也)若觉元所挃处。一体之义岂存[资中]挃应无在。谓挃头即是挃足。无所在故([补遗]若此心体一者。且如击一支。其三支俱觉不。是则击左。其右无恙。若云俱觉。则欲击汝左。只须击右亦可。故曰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击左必左。何成一体)。

  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

  【疏】破多也。汝心惟一。岂合言多。若许多心。汝亦多体。多体之内。谁为阿难。故云何体为汝([孤山云]若言四支各自有心。故挃一支。余支皆觉。则成四人。何支是汝)。

  (△二遍与不遍理非)。

  若遍体者同前所挃。

  【疏】破遍也。挃一支时。四支应觉。故云同前(同一体破也)。

  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

  【疏】破不遍也。若汝执心不遍身者。头足之触。同时而下。一合有觉。一当不知。今汝咸知。孰成不遍。故云今汝不然([孤山云]既俱挃俱觉。则非不遍矣)。

  (△[补遗]防彼执前一体之义。谓挃一支。四支不觉者。良由心不遍故。此复难俱挃俱觉。则不遍又破矣。此中妨难。为计不遍。其遍义同前一体。但相带来耳)。

  ([○@卍]三结破)。

  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温陵云]当知真心。非一非多。非遍不遍。四义既非。则不可谓随所合处。心随有也)。

  ([○@(?∴)]六破中间三)。

  ([○@卍]一成立)。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

  【疏】引教文也([熏闻云]应是法华前。被机通说。阿难泛引为据[直解]谈实相者。指诸法寂灭之相。为实相也。以方等般若二时。常谈实相故)。

  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

  【疏】合教理也。不相知者。合云外又相知。恐文误耳([融室云]内无所见者。纵不能见心肝脾胃故。外不相知者。身心相外。自不相知故。身心本自相知。在外则不。故云非义)。

  (△[私谓]内无所见。外不相知。阿难总标前二计也。内无知故四句。阿难牒破二自计也。长水疑外不相知。要改又字。雷庵论补驳之。今以吴江解为正)。

  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疏】正立中也([孤山云]相知故。不在外尘。内无见故。不在内根)。

  ([○@卍]二推破二)。

  ([?(○/○)]一就身处以推破二)。

  ([│/○]一定其中位)。

  佛言。汝言中间。(牒)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审定)。

  【疏】若心在中。中应无惑。必有所在。何者为中。故举身处。以定中位([温陵云]此据根境以定中位。身即根。处即境也)。

  ([│/○]二随计斥破二)。

  ([?(▽/○)]一在身无中破)。

  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

  【疏】若于汝身立中位者。身有中边。若居身中。与内何别。应合见内。([标指]身中。如前执心在内)若就身边。边则非中。便有自语相违过也([孤山云]在身边。则中间不成。在身中。则同前在内。盖凡言中者。必对两边。而中之相貌可据。不至迷惑。今欲问阿难中之状貌。故此问起也)。

  ([?(▽/○)]二在处不定破)。

  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重审)无表同无。表则无定。何以故。(徴意云。以何义故。言表则无定也)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疏】若身外处。立中位者。必须约表。何处是中。若不可表。则毕竟无。犹如兔角。若可表示。即成不定。东西南北。皆可道故。能表既乱。心应混杂。理应不然([融室云]心应杂乱。言心无中位也)。

  (△[私谓]表者。即周官土圭测景立表之义。中时者。立时定中。如书言日中星鸟。以殷中春也。立表之法。千里寸差。华竺中边。晷景迥异。斯则四望无凭。表体不定)。

  ([?(○/○)]二就根境以立中二)。

  ([│/○]一救)。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资中疏]身处二种。非我本意。眼色为缘。生眼识者。岂非尊言。眼有分别者。根能照境故。色尘无知者。境处无心故。今约根境两楹之中。以立中位。心在此也(长水文同)。

  (△[温陵云]谓非身处之中。乃根尘之中也)。

  (△[惟识第五]此中教者。如契经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又契经说。若根不坏。境界现前。作意正起。方能生识)。

  (△[真际云]眼能发识。是增上缘。色能率生。是所缘缘)。

  (△[补遗]准大论四缘。一因缘。谓相应因。共因。自种因。遍因。报因。是五因。名因缘。二次第缘。心心数法。次第相续无间故。三缘缘。名所缘缘。心心数法。缘尘生故。四增上缘。诸缘法生时。不生障碍故。准今眼能发识。取无障之义。乃增上缘。从所缘之色。出生贪爱能缘之心。而论率生。是所缘缘也。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据经。五识对五尘也。阿难言眼有分别。下文物非体知。谓眼根有知。眼根是四大色。如何能知。须知此是初刹那时。眼已发识。则眼有分别矣。不同上文。单以胜义为眼根也。曰识生其中者。乃是同时意识。阿难指以为心)。

  (△[二楞云]根境识三。各有能生种子。眼色二种。是生识之缘。非眼色二。即能生识也)。

  ([│/○]二破二)。

  ([?(▽/○)]一总徴)。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定)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

  【疏】以此为中。为复兼带根尘二法。为不尔耶([雪浪云]此之心体。为复兼根尘之二种。为不兼根尘之二种)。

  ([?(▽/○)]二别破二)。

  (▽一破兼二)。

  ([?╳]一若兼成杂破)。

  若兼二者。物体杂乱。

  【疏】因心所兼。根尘相杂。尘亦分别。根亦无知。物即尘也。体即根也([标指]物是境。亦有心分别。体是根。亦带心有分别。世间不成安立)。

  (△[云浪云]若兼根尘之二种。则物体杂乱。物是色尘。无知也。体是心根。有知也。则知与无知。心体杂乱)。

  (△[天如补注]根尘是物。体是心体。知属心体。不知属根尘。佛明言此之心体。古人以体知为根者非也)。

  (△[私谓]准大乘法师百法论释云。体即是根。此五言根者。皆有出生增上义故。则以能造所造八法为体。乃识所依之根也。古师释体为根。其义如此。天如执佛言此之心体。以古释为误。殆非也。体一也。在境则言物体。在心则言心体。佛随意语。安得拘泥如是。经明言眼有分别。识依根立。根能发识。天如定判根尘属不知。亦不应理)。

  ([?╳]二不杂非中破)。

  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

  [资中疏]物无所知。体有所知。故云物非体知。知与无知。相形而立。故云成敌两立。【疏】今若不杂。物自无知。体自照境。宛成相敌。但有二相。中云何存([标指]阿。难救云。虽兼于二。物体不杂。物不知。体自知。若如此。佛破云。物是境。境既无知。体是根。有知。一知一不知。成敌如牛角。安得兼)。

  (△[补遗]凡言中者。双非二边。今以心体兼二。则心同眼识之体。敌彼物尘。只成二边。中义已失)。

  (△[王舜鼎曰]此二段。在后文十八界中。备细披剥。此特。引其端耳)。

  (▽二破不兼)。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

  【疏】不兼根故。名为非知。不兼境故。名非不知([雪浪云]若不兼根。则非有知之根。若不兼尘。则非色尘之无知)二义既非。将何以表心之体性。体性不有。中位自无(所兼既非。能兼不立。即无体性。中何为相)。

  (△[标指]其义转疏也。非知者。去根也非不知者。无境也。根境既无。非犹无也。自无中位。云何分中)。

  (△[孤山云]离知不知之外。复以何相。表心有体。若存根境。可生中间之识。根境既无。教谁识得中之体性。体性既无。名(去声)何为中。故云中何为相)。

  ([○@(?∴)]三结破)。

  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刚修]有人言。徴心第五。说非内外中间三处。不应第六。又计中间。应将五六错简。前后易置。今观阿难设问。次第引经。初云尝闻。次云亦闻。连蹑为辞。何容紊乱。推穷心地。义句玲珑。岂须定破中间。方乃再徴三处。盲师恶慧。自夸定本。转相传授。恐误后人。不得不决定破斥也)。

  ([○@(?∴)]七破无著三)。

  ([○@卍]一成立)。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疏】既非内外中间。即知心无所著。而不知佛意。破妄无体。令识本真。如云。三际求心心不有。心不有故妄元无。妄心无处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不了此意。谬指其文。妄立无著。便谓合教。举世修行。多住此计。但一切时。都无所著。即我真心。而不知执此无著。亦是妄想。楞伽云。无心为心量。我说为心量。故下破之([宗镜]近代相承。不看古教。唯专己见。不合圆诠。先圣教中。一一推破。如云一切无著者。阿难悬知末法。皆堕此愚。楞严会中。示愚起教。无上觉皇。已亲诃破)。

  (△[直解]共转法轮。指般若会上。佛令四大弟子。转教菩萨。故大品云。般若是无住义。若不住着一切法。即是般若。方等会中。净名亦云。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等)。

  ([○@卍]二推破二)。

  ([?(○/○)]一牒计双徴)。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牒)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像。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

  【疏】汝言一切无著。一切不出水陆空行。即汝无著之心。决定于彼一切法上。为在不在。在即着也。若在不在。二俱有过。如下破之([私谓]为在为无。确指一切无著之心体。审其在不。非徴物体之有无也。吴兴云。欲破无著。先以外境定之。天如谓以一切物像。为有为无。难无著计。经文明指水陆空行。一切物像。何以复云。为有为无。同于龟毛兔角。后人。释此章者。遂有徴心徴物之诤。良非通义也)。

  ([?(○/○)]二展转推破三)。

  ([│/○]一不在同无破)。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着。

  【疏】无者。不在也。若此决定不着诸法。何处是心。名为不着。便同世间龟毛兔角。毕竟无体。体既全无。而欲名谁为不着耶([吴兴云]无者。心不见境也。境既本无。心何所离。而云无著)。

  (○[引证][补遗]涅槃云。世间有四种无。第四毕竟无。如龟毛兔角。止观记云。龟毛兔角见者。以此二物。喻于断见一向全无。成论云。兔角。龟毛。盐香。蛇足。风色等。是名为无。大经云。如我人众生寿命知见。乃至如龟毛兔角。等阴界入。是名世谛)。

  ([│/○]二有体成着破)。

  有不著者。不可名无。

  【疏】若此不着之心。是有体者。则不可言不在一切。无犹不在也([吴兴云]有不著者。心见其境也。境若是有。心则成着。岂名为无)。

  ([│/○]三双指二过结责前非)。

  无相则无。非无即相。

  【疏】无相则无。指初过也。无即不在也。相即一切也。不在诸相。则是无体。如兔角等。非无即相。指次过也。非无。有体也。体若必有。即在一切。故云即相([吴兴云]无相则无。谓境亡则心灭。非无即相。谓心存则境生)。

  (△[融室云]物无有相。则谓之无。物若非无。即为有相)。

  相有则在。云何无著。

  【疏】结前非也。相若有心。则名为着。云何妄立不着义耶([吴兴云]夫相不自有。由心在故有。心不自无。由相尽故无。是以有相而言无著者。理不可也)。

  (△[融室云]有相无相。皆出汝心。相若是有。其心则在。心既在物。云何无著)。

  (△[紫柏云]以无著名心。有四种过。当因成假时。已说不得无著。刹那而相续。刹那而相待。至于相待假时。已离不着三重矣。于炽然有待之后。而曰无著。非四重过乎)。

  ([○@卍]三结破)。

  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此上七段。破妄所依竟)。

  (○[合释七徴])。

  (○[宗镜云]若云心同境空。了不可得者。如今介尔心起。果报非虚。岂同外色前尘。性是无记。依心假有。体毕竟无。若缘虑心。即应是有。答此一念心。亦不孤起。依他假有。内外皆空。此一念瞥起。觉了能知之心。如阿难妄执。在其七处。世尊一一推破。俱无所在。然因依之处。不过此七。世人同执。熏习坚牢。若非子细推寻。情见无由可脱。此七处既破。则一切处皆无。即今生灭身中。妄心无寄。现量所知。分明无惑。可谓顿悟真心。直了无明矣)。

  (○[长水疏云]然凡情所计。虽复万差。因依之处。不过此七。欲推妄体。先破所依。其犹城陷则贼亡。巢倾则卵覆。徴虽有七。处则惟五。第四第七。无别处故。随合无著。似破能依。正意在所。详之可见)。

  (○[孤山云]总此七番。似破四性。在内潜根见内。似自性。在外。似他性。中间似共性。随合无著。似无因性。如来七番徴破。使介尔妄心。无逃避处妄贼既除。真王得显。无生之理。于兹见矣)。

  (○[吴兴云]若四性未破。此觉了心。世而非谛。破性执已。乃名世谛。世谛虚假。犹存于相。若破此相。方名真谛。亦名第一义谛。智者大师云。世谛破性。真谛破假。破假即相空。性破即性空。由是言之。经文七番。义含二空也)。

  (○[寂音论云]心法之妙。不可以情求。不可以识辨。学者舍情识。则茫然而惧。世尊哀之。件件披剥其体段。而使之谛见。谛见则肯自住。今纵其词。所以尽其解也。七处穷诘。不见归宿。则情识自枯。善财童子。登妙峰顶。不见德云比丘。及见德云比丘。乃在别峰之上。法华会上。指示化城之人宝所。不言其方。而言在近而已。使峰顶便是德云。宝所决有定方。则心体应有住相矣)。

  (○[中峰或问]如有一人。曾于七处住止。人问月出没于何地。首则曰。月自水东出而水西没。谓昔居水国。乃尔见之。又云。月自山顶出而山下没。曾居山中见之。又云。自城头出而城中没。昔居城中见之。又或指月出没舟之左右。楼之上下。村之前后。郭之东西。皆常居而见之。遂成执于胸中。而智者咸不许具说。当知彼所指处。未尝非月也。月实不于此七处出没。原其所指之谬。虽处处见月。惟未仰天一见耳。如阿难所指处不曰非心。但未回光一照耳)。

  (○海印憨山大师科经总义或问)。

  (○问曰。楞严经文。从初至二卷中。无推破五蕴之明文。憨山大师通议。判七处徴心为破色受二蕴。下文以次破想行识三蕴。古人未有议及者。何也。答曰。如来出世。但为救度系缚五蕴。沉溺生死之众生。楞严一经。乃对治五蕴之方药也。经初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所谓用诸妄想者。即五阴坚固虚明融通幽隐颠倒诸妄想也。第三卷。反覆推徴五阴六入等。皆如来藏妙真如性。第七卷。详辨阴魔。正明五阴五浊。超越次第。经末结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一经始末。修因证果。全归五蕴。宁有徴心辨见。破妄显真。重重开示。不以推破五蕴为宗致者耶。大师科判。乃如来说法切要之关键。虽古人所未发。实今人所未了。无怪乎诸方卷舌而不谈也。然大师议解。出之悟后。信笔发挥。其中分支落节。容有贴释未尽处。今以管窥之见。疏通证明。期不孤大师之智灯耳。问曰。经文辨魔。先销色阴。次尽爱阴。今约徴心。乃云兼破色受二蕴者。何也。答曰。起信云。推求五阴。色之与心。色者。五蕴之首也。心者。四蕴之总也。如来徴心。先徴心目。目即色蕴。心即受蕴也。以八识具相见二分。最初见分。搏取四大少分。为我根身。迷此色身。取为内我。色受二蕴。正是执受所依之处。今推穷七处攀缘。使心目二妄。皆无所依。即破色蕴。而受蕴兼破。此灸穴倒根之法也。天亲曰。色法者。识之所依所缘。夫言所依所缘。非受蕴领纳而何。论又曰。从本已来。色心不二。傅大士曰。未有无心境。曾无无境心。迷则兼迷。破亦兼破。故经云。生因识有。灭从色除。曰从色除。则破色蕴时。不但破色蕴明矣。问曰。想行识三蕴。大师逐节推破。科判历然。其义云何。答曰。大师云。心即妄想。为六识想蕴。见乃八识见分。为七识行蕴。八识见精为根。为识蕴。故心目二妄。该尽五蕴八识。以起信纲要。印定经文。此大师科经之关键也。今循览大师科判。参详经文。窃谓应以七徴了毕。阿难白佛。世尊放光。乃至如是见性。是心非眼。为第三破想蕴之文。大师判。(从上至二卷如来说为可怜愍者为斥妄心破想蕴之文)应以世尊开五轮指。诲敕阿难。乃至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为第四破行蕴之文(大师判从二卷阿难承佛悲救深诲乃至于一毛端遍受十方国土为辨妄见破行蕴之文)应以阿难言妙明真心。云何无还。乃至开示二种妄见。为第五破识蕴之文(大师判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乃至无得疲怠妙菩提路为非见精破识蕴之文)问曰。初破想蕴云何。答曰。经文先示真妄二种根本。言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以前七转识。名攀缘心故。言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以第八阿赖耶为识藏。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故。论云。名句文身熏习为缘。种种名言。皆由于想。故知攀缘能生。皆想蕴功能也。佛咄阿难。此非汝心。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乃至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此破想蕴之明文也。阿难重请三昧。谓由二障所缠。以分别俱生二见。根识相依。总属妄想故。佛以眼见灯观。种种诘辨。结以是眼非灯。是心非眼。正明见灯见眼。皆是前尘虚妄相想。所谓想念摇动。妄情结成。乃想蕴行相也。上文心目二妄。至是委破。色受二蕴。亦重结于此。问曰。次破行蕴云何。答曰。行以迁流为义。念念不停。初徴客义。住名主人。不住名客。不住。非行而何。次徴尘义。尘质摇动。虚空寂然。摇动。非行而何。佛言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乃至匿王自伤发白面皱。殆将不久。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移。渐至于此。后经云。化理不住。运运密移。甲生发长。气销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此皆行蕴之明文也。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乃行蕴行相也。复次。又以寄宿旅亭。喻迁流不住。以掌亭不去。显妙明不还。是故破行蕴之文齐此。问曰。次破识蕴云何。答曰。此中见精明元。即二根本中识精元明。八识之精元。本自圆明者。明暗通塞诸相。正显此识精。能生诸缘。缘所遗者。如来揩定见量。指示见源。从日月宫至七金山。种种物像。皆是八识现量。清净见精所嘱。将阿难于中推择。领取见性。于是辨舒缩。定方圆。发明二种精见色空。见见非见。良以见精乃八识自体。亦即是根本无明。此所谓识蕴也。以二种分别妄见证之。山河国土。即梨耶识。能见相分。见病目眚。正属无明。能了根本无明。见眚无咎。则五蕴实法不存。八识全体洞然。因缘自然。和合不和合。了无觉后余疑。而五蕴皆为如来藏矣。如是乃为破识蕴。如是而后为破五蕴也。问曰。大师以五蕴八识。为所破之妄。于色受二蕴破五识。于想蕴破六识。于行蕴破七识。于破识蕴灭第八识。今但明五蕴。不言分破五识等。何也。答曰。五蕴色心。开合不同。开则色法惟一。心法有四。合之则惟一识蕴也。教家取五识等。分配四蕴。亦约略之谈耳。若指五属受。五由六而方生。生起处同是一识。五不定五也。若指六属想。意识缘外境时。必依末那为染汗根。六不定六也。若指七属行。第七缘六带八。七无本位。七不定七也。若专指第八属识蕴。赖那识起。必二识相应。识蕴不俱第八也。永明言前五识及第八。俱缘现量。即现前不生灭性。六七二识。落在比非二量。即念念常生灭。故曰。识在根笼。犹鸟处罗。识之与根。乍出乍入。啄一舍一。不可执常。境为识境。识为境识。如来说法。当体相应。如何执有一蕴。能破一识。分疆画界。克定破立之法耶。仁王般若云。众生识初一念。识异木石。于中生不可说不可说识。成众生色心根本。色名色盖。心名识盖。想盖。受盖。行盖。盖者。阴覆为用。身名积聚。以此文证举。识蕴。则该五蕴矣。除破识蕴。别无破五蕴之法。则此经除破五蕴。亦别无破八识之文矣。大师方便点示。为行人指迷。愚者执为实法。斯认指为月者也。问曰。大师立破识蕴。灭第八识。此义云何。答曰。论云。所言灭者。唯心相灭。非心体灭。惟识云。由斯永失阿赖耶名。说之为舍。非舍一切第八识体。颂曰。大圆镜智同时发。其可灭乎。大师意在破八识见精。显如来藏。一真法界。即起信惟心相灭之灭。亦即惟识永失名舍之义。非可与近德破识用根之曲说。同条共贯也。佛明言五阴六入等。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永明云。首楞严经。以如来藏心为宗。如来藏者。即第八阿赖耶识。依圣言量。楞严一经。终始皆归五蕴也。于大师之判奚疑)。

  (经文。即应如来。长水及诸本并同。温陵本作为应如来)。

  (即汝一身。应成两佛。定本云。佛字当改物字义圆。今人缪妄如此。举以立戒)。

  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卷第一(之二)

  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卷第一(之三)

  海印弟子 蒙叟钱谦益钞

  (○蹑前审其真妄子科中出生母科二)。

  (◑初推妄所在。次破妄显真(从此去尽第二卷破和合经文)是中子科又二)。

  ([○@║]一破妄心显真心。二破妄见显真见(二科皆起从此去尽二卷中经文分其分剂))。

  ([?∴]初中一阿难伸请二)。

  (卍一责躬遭难)。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疏】此经家叙咨求法要。恭敬之仪也。梵汉两仪。听众咸坐。欲有请问。从座而作。(如礼。请益则起。更端则起。将有承听。必须复坐。经有退坐一面。儒有居与尔言。皆令摄仪。受法无谬也)言座起者。从法空体。起悲济用也。袒。肉袒也。致敬之极。(西方俗仪。见王者必肉袒。佛教亦随此用)然此以表将荷大法之重担耳。右膝着地。胡跪也。(亦云互跪。着地。示?相他)屈智就理。期证入故。(膝表智地表理)皆言右者。随顺义也。合掌。信解冥符。俾悟入也。(二手合一。表不散诞。专一至心。又合掌。即冥心也)上皆身业。恭敬意业。白佛口业(此上皆经家缀葺)。

  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指。

  【疏】斛饭之子。得道夜生。于诸弟中。是最小故。见惑虽除。俱生全在。至下方得第二果故。真实边际。即至极义。此即大教所指示处。悔过责躬。遭难未证。盖由不知此所指处。即如来藏体也([智论云]大德阿难本愿如是。我于多闻众中最第一。亦以诸佛法。阿罗汉所作已办。不应作供给人。共佛解脱床上坐故。阿难种种诸经。听持利观故。智慧多。摄心少。二功德等者。可得漏尽道。以是故。阿难是学人须陀洹。复次。贪供给世尊故。若早取漏尽道。便远世尊不得作供给人。以是故。虽能得阿罗汉。自制不取)。

  (△[私谓]涅槃言。如来僧中求侍。五百罗汉中。独取阿难。大目连定中。观如来心。在阿难许。如日初出。光照西壁。蒙佛慈爱。正其事也)。

  (○[释文]真际所指。诸本皆作所诣。今从长水古本)。

  (卍二请示修行)。

  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

  [融室广注]真际乃空寂之法。欲得者。必资至静之行。于是阿难启请世尊。开示最初方便。三观之中。奢摩他路([私谓]阿难请最初方便。佛责不知常住真心。常住真心。即真际也。欲悟明常住真心。要先知奢摩他路。所谓最初方便也。世尊将说此法。先于面门放光。照破根尘识界。翻破无明。密示大定全体。正表奢摩他路。出离生死。是最初方便。不同余法也。憨大师亦云。由此二执。缠绵生死。故今愿出生死。先破二执。为最初方便)。

  (●按融室憨师。皆指奢摩他路。为最初方便。但未彻底拈出耳)。

  (△[中川云]奢。摩他路者。所以入真际之门也。杂集论云。无倒所缘。说名实际故。涅槃明奢摩他五义。一名能灭。能灭烦恼结故。二名能调。能调诸根故。三名寂静。三业寂静故。四名远离。远离五欲故。五名能清。能清贪等三浊故[圆觉䟽云]此翻云止。定之异名。寂静义也)。

  【疏】涅槃经云。一阐云信。提云不具。信不具足。名曰阐提。或云焚烧善根。此即断善根众生也。([梵行品云]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在。及未来世。不亲善友。不随诸佛所说教诫。如是之人。诸佛世尊所不能治。如世死尸。医不能治[疏曰]古来云阐提。具含众恶。不知的翻。惟河西翻为极欲。言极恶欲之边故。例如涅槃。名含众德。而翻为灭度)弥戾车。此云乐垢秽人。([清凉云]三藏云恶中恶。亦云奴中奴。皆义翻耳)此等全不识佛法。即边邪不正之见。由不正见。即谤正法。死堕边地。永不识佛。([慈恩传]北印度北境。皆号篾戾车。唐言边地[智论云]佛虽大慈等及。以沤祇尼等诸大城。是边国故不住。又弥离车地。弊恶人多。善根未熟故)阿难请意。自得正修。识知真际。即离邪见。庶几成佛。亦冀展转。令无信根。断善众生。毁灭邪见。识佛正法。自利利他。始为正请([吴兴云]意请如来开示圆妙。毁不信拨无之恶见)。

  (△[寂音云]边地垢秽。乃阐提报地。若阐提能知奢摩他路。即隳报地)。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仰。(倾心渴仰翅诚伫望)钦闻示诲。

  ([地持云]五轮至地而作礼也[阿含云]二肘两膝及顶。名为五轮轮谓圆相。五处皆圆。能令上下回转。生福转多。故为轮也[清凉云]五体着地。皆愿众生得正觉道。第五首顶着地。愿诸众生。悉得成就无见顶相)。

  ([?∴]二如来现瑞)。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

  【疏】将陈法利。宜先表报。警动令信也。([融室云]如来欲示奢摩他正修行路。先用放光。表种种胜相也。亦表智光被物机故)前放顶光。表体无说。此从口放。欲显言诠。(口是面之门故。表教从佛口所流故)种种百千。具足众德。(表所说之义非一)破无明暗。如日之照(表智慧日。齐彰并照)。

  (△[定林云]将从见根。说是本觉明心。故面门放光。如百千日)。

  (○[清凉云]面门即口者。以昔有解云。面门即面之正容。非其口也。又云鼻下口上。以梵音呼面及口并门。并云目佉。是故译者解人。取文非一。今经云众齿之间。则口真定解)。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疏】三种世间。不离本觉。名佛世界。四大分湛。诸根妄生。故云六种。无明坚厚。土石成形。震动既属佛光。妄本必为智拔。六震动相。如华严说([彼疏云]震即是声。动即是形。声兼吼击。形兼起踊。故有六种。此六各三。成十八相。摇?不安为动。自下而上为起。忽然腾举为踊。隐隐出声为震。雄声郁遏为吼。砰嗑发响为击。十八相者。惟一方动。直尔名动。四方若次第若一时动者。名为遍动。若八方次第或一时动。名普遍动)。

  (△[定林云]此大因缘法尔动地。故六种震动。众生或喜或骇则心动。心动则身动。勤或不遍。遍或不等。等遍动则甚矣。震亦如之。佛说妙法。有大因缘。则诸天魔梵。人与鬼神。或喜或骇。身心震动。故地应之如此。众生身与地。通一性耳)。

  (○[引证][智论云]诸阿罗汉及诸天。亦能动地。不能具足动。惟佛世尊能令大地六种震动。欲动三千大千世界。出诸恶道众生。着二善道中故。欲令众生知一切皆空无常故。复次。如人欲染衣。先去尘土。佛亦如是。先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见佛神力。敬心柔软。然后说法。是故六种震动)。

  (△[法华文句]地六种动。表圆家六番破无明。无明磐礴。未曾侵毁。方将破坏。故动地以表之。地相坚固。如六根冰执。未尝入大乘之道。动难动之地。表净未净之根。东涌西没等。表六根功德烦恼。㸦生㸦灭。六动者。一一中又有三。表十八种动。即表十八界也)。

  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俱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疏】六情妄隔。国土殊形。妄执既融。大方开现。([定林云]此心现圆。则觉遍法界。十方开现。将令会众。悟根隔合开故)妄执未融。六情殊隔。真智一发。法界洞然。谁为自他。故成一界。即欲说如来藏心之先瑞也。([融室云]众生本觉法界。六根互用。根尘门头。既无隔碍。故能合多为一)。

  (△[定林云]阴阳不测之谓神。神在万物。更为可测。不可测者。惟佛而已。故佛言威神)因果不二。不二之体。本周法界。名大菩萨。无明即明。无所移动。名住本国。冥合此理。随顺不逆。名合掌承听。([定林云]十方菩萨。同学此法。故各住本国。合掌承听)。

  (△[孤山云]菩萨皆住本国者。表圆人行门虽殊。皆以奢摩三观为本因地)。

  (△[海印云]照用现前。不劳动步。即登道场。住持本地。故光中菩萨。皆住本国承听)大众将悟斯理。故今预此表示。法华说一乘竟。十方世界。通为一佛国土。亦表十方佛土中。惟有一乘法。第三末经。大众领悟。是此所表也([海印]向下破妄显真。显此一段光明法界)。

  (△[直解]由前七徴审破。此是入观初门。故表此瑞)。

  (○[私谓]准智论云。佛欲现智慧光明初相。故先出身光。众生知佛身光既现。智慧光明。亦应当出。复次。一切众生。常着欲乐。五欲中第一者色。见此妙光。心必爱着。舍本所乐。令其心渐离欲。然后为说智慧。阿难自陈。如是爱乐。用我心目。正是着色病根。故七徴之后。如来即从面门放光。破其爱着。次下开示奢摩他路。只显出光明藏。照破生死。后来几度放光。通身通界此佛彼佛。同是一光。正现此智慧光明也。涅槃中。文殊言。如是光明。名为智慧。智慧者。即是常住。光明者。即是一切声闻缘觉不共之道。岂但云表法而已)。

  ([?∴]二正为开示三)。

  ([○@卍]一双示真妄二源二)。

  ([?(○/○)]一总斥不了)。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

  【疏】凡夫外道。常等四倒。(以非常计常。乃至非净计净等)声闻缘觉。无常等四。(以常计无常。乃至净计不净等)故云种种。[资中疏]梵语恶叉聚。此言线贯珠。无始无明。熏习成种。种必有果。子子相生。熏习不断。綖贯珠。其子似没食子。生必三颗同蒂。喻惑业苦三。同时具足。([长水疏]应法师云。恶叉。树名。其子形如没食子。彼国多聚以卖之。如此间杏仁。故以为喻)。

  (△[惟识云]一切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经云。诸法于识藏。藏于法亦然。更㸦为果性。亦常为因性(长水文同)。

  (△[手鉴云]无明熏习者。以二障各有三。一现行。二种子。三习气。种习最细。惟佛断尽。经云诸法。即一切色心。漏无漏法也。识藏。即黎耶也。七为能熏。八为所熏。现行色心是果性。熏成种子是因性。后时现行。还成因性。故曰更互也。喻惑业苦三者。三子曰聚。生时三颗共蒂。以表三道同时具足。由惑润业。由业招苦。无始已来。一念迷真。二道流转。若细开三道。即九相粗细。十二因缘等)。

  (△[圆觉疏]心识狂乱。背觉合尘。倒有所执。颠但荒狂。由颠故倒。如由迷自。故认他也。惑业苦枝末三重。一由根本无明故。起种种烦恼。惑乃烦恼道也。二由烦恼故。造种种业。三由业成故。受六道种种生死苦报。佛名经云。独头无明。为烦恼种。又此三障。更相由藉。由烦恼故起恶业。由恶业故得苦果)。

  (△[海印云]惑乃发业润生。二种无明。故名业种)。

  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疏】失正堕邪也。不叙五道。故云乃至。二乘心行理外。亦同邪见。([百论云]顺声闻者。皆悉是邪)不入正理名外。但修邪因名道。皆由下。明失所以也。迷真习妄。种苦求甘。沙饭异因。宁论劫数。心期正觉。果入迷伦。自谓真修。焉知妄习。不循至教。但纵臆谈。一失通涂。莫返幽径。悲夫([桐洲注]声闻悟明四谛。厌有为行。迷真法界。名定性声闻。缘觉观十二因缘。作流转还灭二种观法。亦迷法界。诸天。如圆觉云。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人天。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故。不成圣道)。

  ([?(○/○)]二别示二源二)。

  ([│/○]一示妄源)。

  云何二种。(总徴)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标指也)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正显也)。

  【疏】众生受身。轮回五道。莫穷初际。故云无始。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故曰攀缘。受苦乐报。死此生彼。皆因此心。故曰根本。不了是妄。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故云为自性者。吁哉世人。莫不用此攀缘妄心。以为真性。执妄心为佛心。恃此修行。转增我慢。故涅槃云。是诸外道。无有一法不从缘生。计为常者。悉是颠倒。

  ○[宗镜]此二种根本即真妄二心。一者无始生死根本者。即根本无明。([讲录]生死根本。第八识中根本无明也)此是妄心。最初迷一法界。不觉忽起而有其念。忽起即是无始。如睛劳华现。睡熟梦生。本无元起之因。非有定生之处。皆自妄念。非他外缘。从此成微细业识则起转识。转作能心。后起现识。现外境界。一切众生。同用此业转现三识。起内外攀缘。(攀缘心前七识也)因此生死相续。以为根本([证真钞云]攀缘心。即有为缘生。生灭心也。此心揽尘为体。缘会即有。缘散即无)。

  (△[私谓]准楞伽经云。水流处。藏识转。识浪生。释曰。言藏识如水流注。转为七识。犹彼海水。变为波浪。则诸识之浪。汹涌而生也。又云。外境界风。飘荡心海。识浪不断。因所作相。异不异。合业生相。深入计着。释曰。言因者。即第八如来藏识也。所作相。谓第七转识。从第八所生也。清凉释众生心海种种攀缘转云。众生藏识。皆名心海。前七转识。名攀缘转。转谓转生。亦流转也。缘境非一。立种种名。以二文证。知经言。用攀缘心为自性者。正指第七转识也。六识遍缘五尘。名攀缘识。清凉释心海。独指第七者。以第七识四惑常俱。名染污意。思量第八。度量为我。惟第七有。余识无故。以意识缘外境时。必内依末那为染污根。方得生起故。取清凉心海之释以证此文。无余义也。近师谓攀缘心。通指八种识见相二分。又云兼指六七二识。今一依宗镜楷定)。

  (○[引证][清凉云]烦恼菩提。二俱无始。若言先妄后真。真则有始。若谓先真后妄。妄何从生。若妄依真起。真亦非真。若妄体即真。真亦无始。为破终始。立无始言。故中论云。大圣之所依。本际不可得。生死无有始。亦复无有终)。

  ([│/○]二示真源二)。

  ([?(▽/○)]一正示)。

  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标指也。何者是耶。下云)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正显也)。

  【疏】菩提智果。涅槃断果。二果本具。故云无始。本来不与妄染相应。故曰元清净体。第八黎耶。于识中最极微细。名为识精。此微细有二种义。一者觉。二者不觉。觉义。即是此文元明。元明者。本觉也。不觉。即是无明生灭。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合。非一非异。名为识精。从此变起根身种子。器世间等。名生诸缘。识相既现。元性即隐。名缘所遗者。遗。失也。故下文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对法经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斯之谓矣([讲录]生死根本。真际即在第八识中。悟知识精元明。菩提涅槃。一切法俱了。疏引对法意如此)。

  △[宗镜]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者。此即真心。亦云自性清净心。亦云清净本觉。以无起无生。自体不动。不为生死所染。不为涅槃所净。目为清净。此清净识。是八识之精元。本自圆明。([温陵云]识精。陀那性识也。元明。本觉妙明心也)以随缘不觉。不守性故。如空谷任响。随缘发声。此亦如然。能生诸法。则立见相二分。心境互生。但随染净之缘。遗此圆常之性。如水随风。作诸波浪([孤山云]随染缘则成九界。随净缘则成佛界。故云能生诸缘。染净俱缘。得失两异。此别指染缘。故云缘所遗者)。

  (△[私谓]准楞伽第四。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起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以赖耶持种含藏。作总报主。建立有情无情。发生染法净法。故曰。能生诸缘缘所遗者。又曰。如海浪身。常生不断。离无常过。离于我论。自性无垢。毕竟清净。古人翻为无没识。又为无垢识。是为识精元明。即是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摄论以地譬八识。具染净二分。以土譬七识。为生死染分。以金喻九识。为涅槃净分。第九。即别取第八净分言之。此中识精元明。非专指赖耶而何。赖耶体性微细。名为识精。在眼则为见精。在听则为闻精。故曰。元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近师谓通指八种识中。各具见相二分。名为识精。然则一精明。应为六精明耶。起信业识。亦应有八个业识耶。今以长水为宗。依永明楷定。多言乱听。请从翦削)。

  (△[雪浪云]识精元明。能生一切万法之缘。缘生炽然。所遗下者。即此真理也。譬如金沙混同。沙去而遗下者即金也)。

  ([?(▽/○)]二斥迷)。

  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疏】本明周遍。含裹无余。妙觉湛然。斯须匪离。步步是道。故云虽终日行。日用罔知。故云迷不自觉。真所谓持珠乞丐。怀宝迷邦。枉受沦踬。诚可怜愍。

  △[宗镜]由此众生。失本逐末。一向沉沦。都不觉知。枉受妄苦。虽受妄苦。真乐恒存。任涉升沉。本觉不动。如水作波。不失湿性。惟知变心作境。以悟为迷。从迷积迷。空历恒沙之劫。因梦生梦。永昏长夜之中([云栖云]众生终日在本明中。如鱼在水而不知水。以迷其本有。即成遗失。如力士额珠。非失云失。故云遗失真性。颠倒行事)。

  (△[定林云]未分六和合。惟有一精明。识精者性识也。元明。即本明也。以本觉所起。谓之本明。以根元所受。谓之元明)。

  (△[圆觉钞]法华华严名如来知见。楞严名妙明本明圆明。此名圆觉。约体约用。各是一义。安立名相)。

  (△[熏闻云]以后文见精明元。例此识精。则亦第二月也。由性在妄中。是故能生诸缘[融室云]元明带识而言。楞伽谓迷如来藏为识藏。未可谓本觉本明也)。

  (△[讲录]佛因阿难请问真际。就根本指出识精元明。要使由第八识而证真常也。然识精元明。离六根六尘。亦无觅处。后文观河不变。如第二月。见非是见。以至六解一亡。皆识精也。此识精。在眼而未杂色。即名见精。在耳而未杂声。即名闻精。随于一根脱粘内伏。归元在此。故向后多寄见精以指真际也按苕溪已后诸师。多判识精为带妄。此师和会。庶几近理)。

  ([○@(?∴)]二正显真妄二体三)。

  ([○@卍]一推徴妄体四)。

  ([?(○/○)]一屈指推徴四)。

  ([│/○]一举拳以问)。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

  【疏】奢摩他。即出生死。到涅槃之道路也([融室云]奢摩他为至静之法。生死乃极动之性。若知其静。则出其动。由上言二种根本。将欲开示出生死。入涅槃之路。故有欲愿出知之语)。

  (△[私谓]如来此问。双推二种根本。克示最初方便。一经之钤键在此。经云。经微尘劫。犹如转轮。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能停寝。故言愿出生死)。

  今复问汝。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

  【疏】地水火风空轮。各对一指。又一一指端有千轮相。故云轮指。([观佛三昧经云]一一指端有十二轮现。指端各有万字相。万字点间有千辐轮相)屈指问见。意欲推心([融室云]举拳问见者。佛意令就拳处。开晓性空。奢摩他路)。

  ([│/○]二约见以酬)。

  阿难言见。(审定见不)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审定心目)。

  【疏】佛手金光。耀我心目。此即心目俱见。

  ([│/○]三再审谁缘)。

  佛言。汝将谁见。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审定眼见)。

  【疏】举拳初问。便言耀我心目。再审谁见。又却独不言心。意引推徴。明露妄想。师资善巧。共破物情。善哉大权。悬知今日。

  ([│/○]四别推心见)。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牒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

  【疏】当。犹对也。汝目显然。故云可见。又汝眼实可见我拳相。意欲推心。且许其眼。眼即可见。何者是心。研核至穷。妄想显须([讲录]以何为心。如云将心。来与我看)。

  ([│/○]二正陈妄体)。

  阿难言。如来现今。徴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

  【疏】能推之心。攀缘妄想。生死轮转。是此为根。固执既深。河沙叵算。故今呈露。必待破除([智觉云]楞严会上。为阿难拣别详矣。而汝犹故不信。阿难以推穷寻逐为心。遭佛呵之。推穷寻逐者识也)。

  (△[孤山云]正以攀缘妄想为心)。

  (△[温陵云]金拳举处。直下要识本明。尘相未除依旧认贼为子)。

  ([│/○]三顿诃令问)。

  佛言咄。(呵声也)阿难。此非汝心。阿难矍然。(逸起貌)避席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疏】世尊现相以诃叱。过之深也。阿难惊起以避座。执之重也。情之主宰。皆谓我心。今被顿呵。孰不惊愕([海印云]奢摩他乃空观之名。如来藏清净真心。本无一法。即空观之体也。此观更无别法。心见既破。但了缘生无性。即是真心。阿难未了空藏。犹执攀缘为心。如来说法四十九年。惟向阿难施此一喝。如金刚王宝剑剿绝命根。此后方开示奢摩他路。正显大定之体)。

  ([│/○]四克示非真)。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宗镜古释]能推者即是妄心。皆有缘虑之用。亦得名心。然不是真心。妄心是真心上之影像。故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释下惟心所现)若执此影像为真。影像灭时。此心即断。故云。若执缘尘。即同断灭。(释下前尘变灭)以妄心揽尘成体。迷水执波。波宁心灭。迷镜执像。像灭心亡。故知诸佛境智。遍界遍空。凡夫身心。如影如像。若执末为本。迷妄为真。生死现时。方验不实【疏】前尘之相。本自虚妄。从识变生。犹如影像。而复引起念想缘虑。名之为心。心之与境。二俱虚妄。此心及境。即真如海中。一浮沤耳。故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浮尘既现。实体即隐。能覆能暗。故云惑汝真性([熏闻云]相即前尘。想即分别。二俱不实。故曰虚妄)。

  (△[圆觉疏]六尘是境。识体是心。心对根尘。有缘虑相。虑相如影。举体全无。自心灵明。本非缘虑。今认缘虑谓是自心。如珠明彻。本非青黄。对青等时。即有影像。愚执其色。谓是真珠。如迷自心。认缘影也)。

  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疏】此之妄想。能损法身。能伤慧命。功德法财。由之丧失。名之为贼。迷而不识。认为真常。将谓嫡生。欲期嗣世。反遭破丧。历劫贫穷。故失元常。受轮转也。故下文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弃之大海。惟认浮沤等([孤山云]执妄为真。如认贼为子)。

  (△[圆觉疏]贼若在外。犹可堤防。养之为儿。如何检慎。又知贼是贼。贼无能为。认之为儿。宁免破败。以喻六根取境。犹可制御。藏识妄我。难以辨明)。

  ([○@卍]【疏】[二显示真心]者。真心之体。本周法界。非妄非真。绝言离相。能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然具三大。通二门。若约真如门显此心者。则亡因果。绝染净。口谈辞丧。心缘虑亡。无法可破。无法可会。此则惟显体大义也。若就生灭门显此心者。则彰染净。明体用。显真妄。论因果。有修有证。或破或会。如斯显示。皆为随顺。入于真如。真如之体。即一心也。一心真如。及生灭相。无二无别。门虽立二。真妄无殊。生佛元同。名不思议。今之所显真心相者。依生灭门破妄显也。破会之相。诸经论中。具有此二。盖随执心轻重。根有利钝。乘有顿渐。教分权实。若执重根钝。理须破斥。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若根性调柔妄情轻薄。指相即性。一切皆如。犹良马见鞭。影动即正。今经先破后会。俾轻重二执皆尽。利钝两根俱入。如此段经。即明心能生法。自性元常。不同前尘分别影事。但随境转。体是无常。下经又明见与见缘。本无所有。元是菩提妙净明体。又云生灭去来。本如来藏。此则先令明识真妄。后令了妄即真。洎乎开悟。无妄可了。即云皆即菩提妙明元心。维摩法华。皆有此意。如调马善医。适时御物。在座根性既殊说者理须兼二。如来善巧。妙达时机)。

  (△文二)。

  ([?∴]一阿难伸疑三)。

  (卍一发心修行疑)。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

  【疏】此先叙难也。起意修行。亲近善友。即是发菩提心。如来常教。令发此心。今复何故。说为非心。故叙为难。准涅槃经。发菩提心。不是佛性。师子吼云。若一切众生。先有佛性。何故复有初发菩提心者。佛言。菩提之心。实非佛性。是无常故。乃至虽念念灭。相续不断。名为修道。犹如灯焰。虽念念灭。亦能破暗。菩提之心。亦复如是。今经欲明如来藏心。常住真性。即是涅槃正因佛性。发菩提心。乃是缘了。体是无常。是故阿难同师子吼。以缘了性。难正因性。此则不辨三因常无常义。妄以为难也(今按三因。即正缘了三因也。泐潭标指别举顿教因地。三重修证之因。似非疏义)。

  (卍二谤法退善疑)。

  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

  【疏】依之修行。能成佛道。因之谤法。永作阐提。佛说非心。诚为难信([标指云]谓无始时来。善恶业行皆用此心)。

  (△[孤山云]谓起善谤法。皆由推穷寻逐之心。不因推寻。安起善恶。此但执妄心能造。不知真心本具。偏教之解也)。

  (卍三无心土木疑)。

  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

  【疏】土木不能了知。不能修谤。为无此心。此若非心。土木何异。

  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大悲。开示未悟。

  【疏】此总结请也。不了正因体遍。通情无情。但执修谤之心。便见土木无性。洎被诃责。此非汝心。由不早辨。遂至惊怖。然阿难岂谓不知。直为末世多作此计。用妄心即是佛心。惑者既群。卒难领悟。故再三疑难。请为开示。

  ([?∴]二如来正显二)。

  ([○@(?∴)]一约现法随缘以显心)。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

  【疏】阿难疑问。将谓无心。今若开示。必知体遍。冥合此理。了法无生。印可决定。名无生忍。([证真云]无生法。即真如理。忍即智也)得此忍时。通达一切法门。成就一切佛法。此非小缘。故摩顶安慰。警动其意。

  (○[智论云]菩萨得无生忍故。一切名字生死相断。出三界。不堕众生数中)。

  (△[华严十忍品]颂曰。观察一切法。悉从因缘起。无生故无灭。无灭故无尽。此忍最为上。了法无有尽。菩萨住此忍。普见诸如来。同时与授记。斯名称佛职)。

  (○[释文][智论云]师子座是号名师子。非实师子也。佛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若床若地。皆名师子坐。譬如今日国王坐处。亦名师子坐。师子四足兽中。独步无畏。能伏一切。佛于九十六种道中。一切降伏无畏。故名人师子)。

  如来常说。诸法所生。惟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疏】总标色心。故云诸法。无别生处。故曰惟心。此法生起。谓由真如不守自性为因。无始妄想熏习为缘。因缘和合。成梨耶识。从此变生根身种子器世间等。如水起波。如镜现像。故云惟心所现。一切因果者。别举正报。(十法界中因果。谓之正报)圣凡总该。故云一切。世界微尘。别指依报。(十法界中微尘国土。谓之依报)一切之言。亦通此转。既由真心随缘所现。亦依真心以为自体。如像不离镜。波不离水。下文云。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惟心所现。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故云因心成体([孤山云]一段经文。正为点示惟心性具。因心本具。随缘成造。故所造法。全能造心。依正既是一心。一心实无能所。金錍云。故知不识佛性遍者。良由不知烦恼性遍。意谓点示在迷。妄心性具。故云诸法惟心。惟心之言。岂惟真心)。

  ([○@(?∴)]二约自性不变以显心二)。

  ([?(○/○)]一举况)。

  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

  【疏】世间妄有。不出色空。色中小者。草叶缕结。草叶有根种。缕结因丝麻。太清为名。显色是貌。妄相尚尔。况真心耶([翻译集][孤山曰]涅槃说空有四名。谓虚空。无所有。不动。无碍也。貌谓体貌。如杂集论空一显色[沇疏曰]小乘以明暗为体。大乘以空一显色。及极迥色为体)。

  ([?(○/○)]二正显)。

  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无自体。

  【疏】清净。拣异妄染。妙净明心。即三德具足。灵鉴无昧也。虽能随缘成一切法。而一切法不能变动。若变动者。即无诸法。以不变故。为诸法性。如镜现像。不为像变。若为像变。则不能现一切诸像。以不变故。为像所依。此亦如是。故云性一切也。岂得妄想不实。真亦无体。故此责云。而无自体([孤山云]性一切心。即常住真心。能为九界妄心之本性)。

  (△[定林云]离垢而净曰清净。即垢而净曰妙净。此心亦即。亦离。故曰清净妙净明心。此明心者。一切心皆受性于此)。

  (△[宗镜]佛告大慧。此是三世如来性自性第一义心。以性自性第一义心。成就如来世出世间上上之法)。

  (△[清凉云]心性是一者。谓心之性故。是如来藏也。又心即性故。是自性清净心也)。

  ([?∴]三重破执情二)。

  ([○@(?∴)]一就执明其有性)。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

  ([疏]牒其所执也。坚守不舍。故云执吝。汝必以此为真性者。下即语云)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定其有性也)[资中疏]分别。谓藉缘托尘。以立分别觉观。即寻伺也。分别觉观。并是依他假合。如划水印空。随手即灭【疏】色香等即是事。境有牵心用。故名为业。([真际云]事业即色等六尘。牵起内心。为染净缘。而成业用)既因境有。自性元无。若保为真。离尘应在([温陵云]分别觉观。即能推心也)。

  (△[惟识云]觉观。即寻伺二心所。令心匇遽。于意言境。粗转名觉。令心匇遽。于意言境。细转名观。此二并用思慧一分为体)。

  (△[智论云]觉观虽在一心。二相不俱。粗心粗念。是名为觉。细心分别。是名为观。譬如撞钟。初声大时名为觉。后声细时名为观。佛说有觉有观三昧。是觉观。能生三昧。亦能坏三昧。譬如风能生雨。亦能坏雨)。

  (○[进趣大乘方便经云]佛言。众生心体。从本已来。不生不灭。尽于十方虚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状。无一区分而可得者。但以众生无明痴闇。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着。所谓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谓有。起觉知想。计我我所。而实无有觉知之相。以此妄心。毕竟无体。不可见故。若无觉知能分别者。则无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别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但依妄心分别故有。然此妄心。无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谓缘念觉知前境界故。说名为心。又此妄心。与前境界。虽俱相依。起无前后。而此妄心能为一切境界原主。所以者何。谓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说心有无明。依无明因故。现妄境界。亦依无明灭故。一切境界灭。当知一切诸法。悉名为心。以义体不异。为心所摄故。一切诸法。从心所起。与心作相。和合而有。以一切境界。但随心所缘。念念相续故。而得住持。亦暂时而有)。

  ([○@(?∴)]二就因显其惟尘二)。

  ([○@卍]一正示惟尘二)。

  ([?(○/○)]一例对五尘显)。

  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

  【疏】因声分别。全性元无。色香味触例此可见([手鉴云]杂论分别有三。一自性分别。二随念分别。三计度分别。第八及五。皆惟现量。即自性分别。随念。即因声也。计度。即独散也)。

  ([?(○/○)]二单就法尘显)。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疏】五境不对。明了不行。既绝外缘。故云内宇幽闲也。当尔之时。不无分别。若便将此内分别心为全性者。不知此全由第六法尘影像。事境所发。亦非全性。乃是意识在独散位。比量别缘。取独影境。非是明了。同五所取。故云纵灭见闻觉知等。([手鉴云]在独散位者。谓一意识。有明了独散梦定之四。四之所缘。即性及独影带质三境也。颂云。独影惟从见者。影像由前五落谢尘。无自种等为伴。独自而有。此境皆从现分而有故。别缘者。与五同缘。名比量境。不与前五。名别缘。以意识独自缘落谢影像。此亦比量摄。又独影亦通。谓与五缘假五尘时。则有质独影。若缘空华毛轮等。即无质独影。若独散意识。多取独影。若定中。通于三境。若梦中。定惟独影)[真际]纵灭见闻觉知。前六不行也。([肇公曰]六识略为四名。见闻眼耳识也。觉。鼻舌身识也。知。意识也)意有四种。定位。明了。梦中。觉寤。(第六意识中有四。一定三散。定即根本事禅等)所取法尘。乃散位独头也。不缘外境。泯迹藏用。故曰内守幽闲。(所取法尘。即内守幽闲也。既非入定。又不缘境。故曰散位独头)祗此虚想。是名法尘影事([法苑]意识所缘之境。名曰法尘)。

  (△[如相讲师云]第六意识。逆缘前五尘落谢影子。为生法尘。不缘过未影子。内守幽闲静境。为灭法尘。小乘但知明等为六尘。不知暗等灭境。亦属六尘。故佛破云。汝纵能息灭六识分别攀缘。不缘前五落谢影子。所守所灭。幽闲境界。仍是过去法尘中之灭尘。能守能灭。分别幽闭者。即意识一半分别之心也。尘如形。识如影。故云法尘分别影事)。

  (△[交光云]法尘分别有二。一者境是法尘。体非本有。一不分别。境即沉没。彼幽闲境。全托分别而得内守。如无波之流。望如恬静。而实不住也。二者凡外权小。皆依六识思惟为观。六识印持为止。离六识。无别入观之体。根本元是分别。自谓寂定。实全流注也)。

  ([○@卍]二遣其自揣二)。

  ([?(○/○)]一尘亡体在容是真常)。

  我非来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

  【疏】我今非是不徇理道。强制勒汝。执为非心。([孤山云]我所诃斥。非强令汝。执同土木无心)意显如来言无抂逼也。但。犹独也。此劝不由他人。独于自心。谛审揣度。研摩理道。理长即就也。若汝研穷此分别体。离六尘外。实有性者。我即容许是汝真心。(劝其揣摩分别之心。乃暂纵之词)世人只知即心是佛。曾不子细度量。此心刹那变异。犹如猿猴害马。纷然乱想。无暂停时。故楞伽云。当于静处。观此妄想。流注生灭。凡夫不觉。妄谓不动。故下经云。如湿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起信亦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已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故佛再令微细揣摩。楷定真伪([定林云]此亦是心。但达本心。则此亦是妄)。

  ([?(○/○)]二境去心空足彰虚妄二)。

  ([│/○]一正示)。

  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

  【疏】若离六尘。无此分别。足显分别。宛是妄想。自性本无。属于前尘。故可名为分别影事。如下文云。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斯则岂惟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

  △[宗镜古释]妄心以六尘缘影为心。无性为体。攀缘思虑为相。此缘虑觉了能知之妄心。从能所生。因分别起。发浮根之暂用。成对境之妄知。本无自体。但是前尘。圆觉云。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故此能推之心。若无妄缘。则不生起。若离前尘。此心无体。

  (○[圆觉钞]古释云。既离尘无体。则知是前尘分别影事也[疏云]六尘无实。犹如影像。从识所变。举体即空。故此缘心。亦无体也。佛顶经云。此是前尘别影影事)。

  (△[孤山云]六尘如形。分别如影。影由形有。故无自体。心因尘有。岂有体耶)。

  ([│/○]二释成)。

  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疏】心因尘有。尘属无常。尘既无常。必归变灭。皮之不存。毛将安傅。若汝坚执无常之心。是真性者。应令法身。同于断灭。以法身体即真性故。法身若断。依何修行。证无生忍。若了如来藏心。本周法界。本无生灭。含裹十方。宁有方所。凡夫身心。如影如像。执此影像为佛性者。一何鄙哉。

  ○[宗镜古释]以妄心揽尘成体。因境而起。全境是心。又因心照境。全心是境。因境起照。境灭照亡。随念生尘。念空尘谢。故云若执缘尘。即成断灭。若将此影事而为佛身。既为虚妄之因。必成断灭之果([圆觉钞][古释]既是前尘之影。尘变灭时。心即变灭。灭时既无。心如龟毛等。谁证法忍)。

  (△[孤山云]心随尘灭。修证者谁)。

  (△[王舜鼎曰]阿难言。离此觉知。更无所有。意恐离此觉知。便落断灭。不知惟妙明真心。周遍法界。离尘有体。岂容断灭。但必执此分别觉心。便为真心。翻成断灭。以分别觉知心。离尘无体故。以尘非常住。有变灭故)。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

  【疏】初闻佛斥此非汝心。则惊疑设难。将谓无心。洎乎显示清净妙明。性一切心。本来遍圆。而为世界因果微尘。平等体性。佛虽开示。又恐久执尚坚。再约缘尘。重研妄想。离尘无体。岂是元真。若坚执不融。法身应断。修证法忍。必无所依。阿难虽未悟真。且知执妄是失。故云默然自失。

  ([○@(?∴)]三结示执妄过失)。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

  [长庆说文]涅槃云。九种三昧。所谓九次第定。四禅四空。及灭尽定【疏】九定通名次第者。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入一禅。心心相续。更无异念。可间杂故。([释禅门次第云]行者定观之法。修练既熟。能从一禅心起。次入一禅。心心无间。不令异念得入。乃至灭受想定。名九次定。亦名炼禅)然修此定。能成无漏。今言不得漏尽。乃通指世间有漏心。修欲界未至。及四禅四空定耳。凡夫修禅。多生味着。随禅感果。不出三界。故非无漏。非别指于灭尽等九。亦可别斥前之九定。虽通无漏。俱是不了。问。既修此定。能得无漏。何故云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答。此明不得大乘阿罗汉也。缨络经中。初欢喜地。名鸠摩罗伽。秦言逆流。乃至七地。名阿罗汉。秦言过三有。故知今言不得漏尽。乃指不断二障之漏。不证大乘罗汉也。况究竟无学。佛地始称。故佛三号有阿罗诃也([私谓]长水初解。不依台家法界。除灭尽定。而指欲界未到地定。及四禅四空为九。次解。则别明九次第定。虽已得灭受想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准妙玄及四教义等文。阿罗汉不得灭尽定者。但是慧解脱。得灭尽定者。名俱解脱。释签云。得灭尽定。但名俱解脱人。以未修缘念处。终非无[疑]解脱也。慧俱并小。无[疑]乃名大阿罗汉。此言不得漏尽。似正明俱人。但得灭尽定者也。涅槃师子吼品。明奢摩他。复有九种。所谓九次第定。四禅四空及灭尽定三昧。证知此文。是明奢摩他中九次第三昧也。又下经四空天人。不能成阿罗汉者。即九次第定中。从非有想非无想。入灭受想定者也。与第九卷天趣。阶位相通。张无尽谓不必广引。亦不违长水次解耳)。

  (△[融室云]四禅四空。凡夫禅定。灭受想定。小乘禅定。故皆不得漏尽圣果)。

  (○[引证][惟识第七]灭尽定者。谓有无学。或有学圣。已伏惑离无所有贪。(无所有已下诸贪灭)上贪不定。(已上贪未灭也)由止息识想作意为先。令不恒行六识。恒行染污第七。心心所灭。(上二识俱不行)令身安和。故亦名定。由偏厌想受。故名灭彼定)。

  (△[显扬第一]灭尽定者。谓已离无所有处。或入非非想处定。或复上进。入无无想定。或复上进。由起暂者想。作意前方便故。止息所缘。不恒行心心法灭。及恒行一分谛心心法灭也)。

  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疏】若了真实。达法界性。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终不误执生死根本。以为真实。由是不辨。认妄为真。久处轮回。不成圣果。然阿难亦得初果。以未究竟。故云未得。若入大乘。故无所惑(按阿难已入预流。教有明文。疏云已得初果。可订近师之谬)。

  (○[私谓]此中结过之文。结归九次第者。盖专指第九定之灭尽定也。由前文云。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内守幽闲者。小乘修定。灰心灭智。求证涅槃之行相也。在独散位。六识不行。息灭见闻觉知。趣进乎四禅四空。上进不已。不过得灭尽定而止。灭尽定之行相。能令六七二识。心心所俱灭。终不能断尽二障。作无漏大阿罗汉。则所证之果。即内守幽闲之极位。所灭尽之受想。亦灭尽一切见闻觉知之顶地而已。故曰灭尽定。亦曰二乘灭尽定。肇公曰。小乘入灭尽定。大乘入实相定。经言未得漏尽。克指小乘灭尽定而言。即上文所谓诸修行人。不能得成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等。错乱修习者。是也。若知奢摩他路。得首楞严大定。能出生死。则八定九定。皆属邪定。此如来所以克责行人。误为真实也)。

  ([○@║]二破妄见显真见。蹑上破妄显真科中第二子科。从此去尽第二卷破和合经文。是中生起第三约破计执广辨见性。又为母科)。

  (◑生子科二)。

  ([○@│]一略示见性惟心。二广约诸相辨释。第二科又生起母科三)。

  (◑一对境粗明真见。二破倒渐明真见。三约缘广显真见。第三科文重生母科四)。

  (◑一显缘心非性。二示真见无还。三约体用重明。四就疑难广破。第四科下生起子科五)。

  ([○@║]一破见性缩断疑。二破见性离身疑。三破因缘自然疑。四破见见非见疑。五破和合非合疑。齐此破妄见显真见一科方尽。上来正显心见以破显。本分中大子科。亦尽于此)。

  ([○@║][疏]二破妄见明真见者。由前佛问入道发心。遂答因睹如来胜相。由眼观见。心生爱乐。洎乎举拳再问。复云耀我心目七处徴诘。三疑拒抗。但且论心。未言其见。盖心为万法之源。见为六根之首。心有真妄。见具正邪。故前破妄心。显如来藏。即一真法界。离缘绝相。是所观境。境既已说。次明能观之智。智即是慧。慧用差别。说名为见。见有正邪。故须料拣。故下文云。惟愿如来开我道眼。得清净眼等。此盖先体后用。法如是也。然体用二法。不相舍离。体是即用之体。用是即体之用。故前后经文。明心则约见而辨。显见则就心而论。故知一法。义分二也)。

  (△[天如云]上破妄心竟。此破妄见。以至会见归真也。妄心本。无自性。依真发现全体即真。所谓破无所破。无明即明。真无别真。一念即是。如镜现像。全像是镜。此经之圆旨也。佛言不知常住真心。用诸妄想。又言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妄想果非真心耶。若根利惑薄者。了达妄想之体。直下便是真心。是犹因像悟镜。无像而不是于镜。因镜悟像。无镜而不具于像。阿难示迷。大似不识镜体。即认去来之像。执以为镜。故假重重破斥。扫荡物情。以会妄而归真也。文三)。

  ([?∴]一承前开示责己求哀二)。

  (卍一责己无修二)。

  ([○@(?∴)]一正叙)。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般若音义]三昧。正言三摩地)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

  【疏】初心入道。罔解克修。恃赖亲因。将惠正受。岂知身戒虽从佛得。心定宜当自证。本不相代。斯之谓与。([熏闻云]出家是身。三昧是心。二事各行。无相替理)涅槃云。汝诸比丘。身虽出家。而未曾染大乘法服。虽复乞食。经历多年。初未曾求大乘法食。衣严法体。食资慧命。不识本常。衣食俱失([无尽云]若有三昧可惠。即是悟从他得)。

  (△[温陵云]世尊三昧。迦叶不知。迦叶三昧。阿难不知。故不可相代也)。

  (○[引证][诸法无行经]文殊言。若不发出家心者。当教汝真出家法。何者。若求出家。是求三界及以五欲未来报等。彼不见心。故不证法。心无为故。故不发心。释曰。若证自心。即入无为之理。若是无为之理。则无心可发。斯则真发心。是真出家矣)。

  (△[傅大士曰]出家之法有二。一形出家。所谓剃除须发。同于法身。一心出家。出一切攀缘诸有结家。复有事理出家。事出家者。出悭家。出瞋家。乃至出三界家。出一切有为诸结家。理出家者。出八圣道十力四无畏等家。乃至出佛法僧家)。

  ([○@(?∴)]二喻显)。

  譬如穷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

  【疏】穷子舍父喻也。绝无功德法财。以养法身慧命。故云穷子。不识本真。背清净觉。故云舍父。轮转五道。往而不返。故云逃逝。因佛指示。方知过误。故云今日乃知[资中疏]迷真习妄。五道转轮。此与法华喻意少别。彼喻于人。以背佛为舍父。皆于佛边。曾结大缘。犹如父子。退大流浪名之。今譬于法。以迷真为舍父。真妄相关。亦犹父子([圆觉钞]迷头舍父。悟有易难。言迷头者。歇即菩提。穷子二十年中除粪。不肯早信是长者子。是为难也)。

  (△[宗通]然穷露他方。冀指衣珠。骎骎乎有还家之望矣)。

  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疏】说食不饱喻也。前法后喻。合之可知。夫修行者。必须内修理观。外助多闻。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若偏文字。不习观门。说食何异。故大论云。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譬如大暗中。有目无所睹。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多闻利智慧。是所说应受。无闻无智慧。譬如人身牛([引证][华严偈云]佛子善谛听。所问如实义。非但以多闻。能入如来法。如入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每一喻下有此十字)如人设美膳。自饿而不食。如人善方药。自病不能救。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如有生王宫。而受馁与寒。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如盲缋众像。示彼不自见。譬如海船师。而于海中死。如在四衢道。广说诸好事。内自无实德。不行亦如是)。

  (△[宗镜]所行非所说。所说非所行。心口自违。相应何日。闻之不证。解之不行。虽处多闻宝藏。如王宫饿死。虚游诸佛智海。如水中渴亡。比况可知。应须改辙)。

  (卍二述迷求解)。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

  [资中疏]烦恼所知。名为二障。烦恼障。谓根本及随也。所知障。亦名智障。障一切种智故。([圆觉云]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疏曰。事是烦恼。烦恼即障。又能续生死故。烦恼即障。持业释也。理是所知。所知非障。障于所知理故。所知不即是障。被障障所知。所知之障。依主释也)烦恼名数。与前不别。但应名法贪法瞋等。此等正约界外见思言之。即无明住地也。([四教仪注]界内惑。对界外得名。见思润有漏业。招三界生。故云界内。无明润非漏非无漏业。招变易生。故[疏]云界外。尘沙则通界内外也)由烦恼障心。心不解脱。造业受报。由所知障障慧。慧不解脱。迷法空理。([圆觉疏]众生旷劫漂沈。是烦恼之过患。此障涅槃。或堕邪小。不成种智。是所知障之过患。此障菩提)若了本性常寂。诸法元空自然扰恼不生。业性不结。谁曰生死。谁为涅槃。涅槃生死。犹如昨梦。今为所缚。实为不知。二障名体。如常所辨([清凉云]所知头数。与烦恼同。烦恼障粗。二乘所断。所知障细。惟菩萨断。前即烦恼即障。今所知之障。二障别义之本。在我法二字。故二我言。即是二障。二障各二。一者分别。二者俱生。此又二种。一者现行。二者种子。二障气分。即熏习所成。拣异现障。故云习气。习气有二。谓因及果。言粗重者。违细轻故。然粗重有三。一现起粗重。二种子粗重。三粗重粗重。断道有二。一根本无分别智。能断二种种子现行。二后得无分别智。断彼修所断迷事随眠)。

  (△[空印云]不动曰寂。即拣尘义。不变曰常。即拣客义。下文见无开合。见无摇动。显本寂也。根灭不灭。形迁不迁。显本常也)。

  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牒心)开我道眼(牒眼)。

  【疏】无财之极曰穷。无上可覆曰露。既无功德法财。非穷如何。既无权实父母。非露如何。发妙明心。破烦恼障也。开我道眼。破所知障也。既开道眼。见妙明心。二障若亡。二执随遣。近成住地。远至妙觉。善哉妙请。不亦至哉([空印云]妙心是本觉。道眼始觉)。

  (△[吴兴云]前破妄心。但离粗执。故今请发妙明心。将破妄见。欲显真见。故复请开我道眼。又则眼见必由识心。故心眼双举。叩佛音教。其旨甚微。问。何故先破妄心。后破妄见。答。应有三义。一者心为迷妄之元。复是人执之本。须先破之。二者心为王数。通乎三性。故在前破。见惟眼识。但属无记。故在后破。三者所破妄心。且离缘尘分别想相。而未说心性常住。今破妄见。则引盲人瞩暗等。以彰见性不灭。乃至举手飞光。皆显性无摇动。当知如来善巧方便。从粗至细。自浅而深。开示阿难奢摩他路也)。

  ([?∴]二放光灌顶许为宣说二)。

  (卍一放光灌顶)。

  即时如来。从胸万字。(今本并作卍字)涌出宝光。

  【疏】前光从口。此光从胸者。前文从说显心。此文从心发见。万字者。表无漏性德。梵云阿悉底迦。此云有乐。即是吉祥胜德之相。有此相者。必受安乐。(考[翻译集][夕*ㄙ*ㄙ]字音万。苑师云。此是西域万字。佛胸前吉祥相也。音万。是吉祥胜德之相。由发右旋而生。似字。梵云塞缚悉底迦。此云有乐。有此相者。必有安乐。据此。则有乐非胸臆之相。与长水翻异也)则天长寿二年。权制此字。安于天枢。其形如此。卍音为万字。([华严音义]卍字。本非是字。大周长寿二年。主上权制此文)佛胸前有此之形。然八种相中。此当第一。谓吉祥万德之所集也。

  (○[引证][华严相海品]如来胸臆有大人相。形如卍字。名吉祥海云。摩尼宝华以为庄严。放一切宝色。种种光焰轮。充满法界。普令清净。复出妙音。宣畅法海)。

  (○[经律异相]引佛胸卍字经云。如来游于妙乐世界。欲现智慧。广极无极。与弟子菩萨。释梵天龙。集于精舍。放卍字光音。清净远彻。五法大音。一度人大乘之音。二度人无彼此之音。三度人无缘觉之音。四度人不断清想善权之音。五度人迷入生死解其尘劳说法之音。按此即华严复出妙音之相。此会上。胸卍放光。正以此光音。说法度人也)。

  (○[释文][清凉疏钞]静法云。室离靺瑳。本非是字。乃是德者之相。正云吉祥海云。智德深广如海。益物如云。古来三藏。误翻洛刹曩为恶刹攞。遂以相为字。洛刹曩。此云相。恶刹攞。此云字。声势相近。致使有误。梵本是室离靺瑳洛刹曩。合云吉祥海云相也。此相为吉祥万德所集成。因目为万。语略意含。合云万相耳。结成意云。纵汝吉祥海云为万。合云万相。不合云万字)。

  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

  【疏】体既具德。用不离体。用亦具德。故云有百千色。一时周遍者。无漏净眼。普见十方。智照无遗。微尘皆遍。遍灌佛顶。智果必同。及诸大众。乘因不二([孤山云]胸有万字。表自心中道。为万法之源。涌出宝光。表从中理。发于中智。有百千色。表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周遍十方。表十界等照。遍灌佛顶。表佛佛理齐。旋及大众。表彼彼性等)。

  (△[定林云]对说如来藏心。应阿难等所问。故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如来藏心。含摄一切。故有百千色。十方如来。同此顶法。今将普示法会。故遍灌十方佛顶。旋及阿难大众)。

  (△[融室云]灌诸佛顶。表说大佛顶故。旋及阿难等。表大佛顶被群机故。大法幢。即大佛顶也)。

  (卍二许为开显)。

  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结心)得清净眼(结眼)。

  【疏】根本大智。因兹显发。能建大义。名大法幢。三德秘藏。不纵横并列。故曰妙。十地见之。如隔罗縠。故曰微。惟佛与佛。乃能究尽。故曰密。心即体也。眼即用也([寂音云]世尊曰。我今说此顶法。使一切众生。明见佛性。是为建大法幢)。

  (△[孤山云]圆顿大法。超出偏小。喻之以幢)。

  (△[定林云]幢以摧伏异类。表示我所建立。如宝积经。所谓心性清净)。

  (△[无尽云]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妙庄严路。妙奢摩他。理之妙也。微妙开示。微细分别。智之微也。令诸小乘。开秘密藏。行之密也)。

  (○[释文][清凉云]幢有五义。一高出义。表三贤十圣位极故。二建立义。大悲大智。建立众生及菩提故。三归向义。大悲摄生。智愿摄善。归向菩提及实际故。四摧殄义。如猛将幢。降伏一切诸魔军故。五灭怖畏义。如帝释幢。不怖惑业故)。

  ([?∴]三约破计执广辨见性。是破妄见显真见下第三科。今重为母科。生起且示见性惟心广约诸相辨释子二科。其第二科。又生起子母多科。部分最广。齐如来建大法幢下。尽二卷末经。为辨释见性之广文)。

  (○[寂音论云]经起吾今为汝建大法幢。至下文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体。义分九段。皆世尊大慈。以智方便。令微细观照。破灭无明。圆觉曰。永断无明。方成佛道。马鸣曰。以大智慧。破灭无明。无明略说有二。种一者根本。二者现行。何谓根本无明。曰。谓一切不知故。喻如生而盲者。以生即无所见故。无所复疑。众生不知有佛性。亦复如是。世尊悲怜于此。如世神医。以金錍刮目。发其光明。使其分辨诸境界。晓然无惑。如叙动静。叙断常。叙正倒。叙彼我等。是也。故初自举手飞光。以显发动静二相故。第二观河呈见。见不生灭之地。分断常故。第三示正倒手。明随顺妙觉。名正遍知。否则性颠倒故。第四指非是物。而见不见者。即自体故。何谓现行无明。曰。横生种种疑故。喻如夜行之人。暝无所见。以无所见故。则有疑心。众生疑以障道。亦复如是。世尊携之于此。如世导师。执照火炬。破其疑暗。使其昭然。亲证无惑。如叙大小。叙前后。叙坚执。叙成坏等。是也。第五自观四天王宝殿。退居室中。见非舒缩故。第六择其见精。出是非是。无前后故。第七使自甄明。有自然体。破坚执故。第八示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非因缘所成就故。又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诃强记无益。说二种颠倒见妄。是为九段义。方起下文。以示五阴行相之义)。

  (○[私谓]古师科判。各有经宗。长水立显如来藏心科。本诸馆陶。次立正约心见以破显。即孤山之别破心见也。总约诸法以会通。即孤山之总破诸法也。二师盖并宗馆陶。或源或委。咸有从来。焉可诬也。正约心见科中。长水立广辨见性。文长义博。自后寂音九段。广破无明。北峰三科。初开圆解。虽复遮表不一。咸归于破妄显真。明如来藏心耳。近师不安旧文。苦诤十番显见。此立彼破。章门日烦。窃谓诸师巧借寂音。多生知见。不若北峰因依长水。顺导经宗。破见正以显见。经云。是眼非灯。是心非眼。非显见而何。显见即是显心。经云。获净明心。得清净眼。非显心而何。但欲去故标新。自出手眼。不惮多知巧见。别立科条。清凉言无益经文。但盈纸墨。斯之谓与。今兹钞略。不改旧章。依长水之正诠。资寂音为旁解。余皆翦截。无取烦文)。

  (○文二)。

  ([○@│]一且示见性惟心二)。

  ([?∴]一举前问答引出常情二)。

  ([○@(?∴)]一举前所答问其因由二)。

  ([○@卍]一问因)。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牒前。耀我心目)此拳光明。因何所有。(问光)云何成拳。(问拳)汝将谁见。(问见)。

  【疏】此问有三。正在谁见。余即兼耳([桐洲注]佛愍拳相。有为难晓。此就光明体虚。重示奢摩他路)。

  ([○@卍]二答由)。

  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大赤色。许力反)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答光)我实眼观(答眼)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答拳)。

  【疏】先光。次见。后拳也。不从问次。文便故也。([讲录]虽拈举拳前问。亦暗指见三十二相之见源也。阿难见无迁改。故云清净所生。即前云非欲爱所生也)阎浮檀金。正云染部捺陀。此西域河名。其河近其树。其金出彼河。此则河以树名。金以河称也(或云阎浮果汁。点物成金。因流入河。染石。为金。其色赤黄。兼带紫焰故也。观经疏说。阎浮檀金。超过紫磨金色。百千万倍。惟圣所知。佛身光明。犹如聚日。紫磨必不如此)。

  (△[大论云]阎浮。树名。提名为洲。此洲树林中有河。底有金砂。名阎浮檀金)。

  ([○@(?∴)]二且约无拳例其无见二)。

  ([?(○/○)]一约无拳以例问二)。

  ([│/○]一告语)。

  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

  【疏】无智之人。纵喻难明。故举智者。因喻开悟([法华文句]譬者。比况也。喻者。晓训也)。

  (△[海印云]利根即法作譬。钝根以譬拟法)。

  (○[引证][涅槃经]佛。有八喻。一顺喻。二逆喻。三现喻。四非喻。五先喻。六后喻。七先后喻。八遍喻。又非喻者。如无比之物。不可引喻。有因缘故。可得引喻。如经中说面貌端正。如月盛满。白象鲜洁。犹如雪山。满月不得即同于面。雪山不得即是白象。不可以喻喻真解脱。为众生故。故作喻耳)。

  ([│/○]二正例)。

  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

  【疏】以其情见必然。故顺情而问。待其伸答。后乃夺之([标指]人若无手。必无其拳。人虽无眼。岂是无见)。

  ([?(○/○)]二据常情以类答)。

  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疏】果然情见。不出于斯。故答相类([海眼注]无眼无见。无手无拳)。

  (○[释文]不成我见下。流俗本云。以我眼根。例如来拳。古本并无以我眼根四字。勘对经文。无此四字。语意具足。知是俗人妄添耳)。

  ([?∴]二约盲缘境以破夺六)。

  ([○@(?∴)]一夺)。

  佛告阿难。汝言相愿。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

  【疏】意明盲虽无眼。心中有见。后自释之([标指]无手毕竟无拳。无眼心见不昧。故云非见全无)。

  (△[交光云]手外无拳。故手无拳灭。眼外有见。故眼灭见存。非见全无者。但缺见明。尚能见暗故)。

  ([○@(?∴)]二验)。

  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惟见黑暗。要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疏】盲虽不见明。还能见暗。即此见暗。亦名为见。故云见何亏损([温陵云]见暗即见矣。盲非无见。但无眼耳)。

  (△[熏闻云]盲。茫也。茫茫无所见也。前尘自暗。此有二义。一指种种色为前尘。以无明缘故暗也。二暗即前尘。以眼之所对故)。

  ([○@(?∴)]三难)。

  阿难言。诸盲眼前。惟睹黑暗。云何成见。

  【疏】常情见暗。不名为见。故以此难。

  ([○@(?∴)]四徴)。

  佛告阿难。诸盲无眼。惟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黑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徴讫)。

  ([○@(?∴)]五通)。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疏】无眼见黑。与有眼见暗。二见无别。故知见即是心。不惟在眼([温陵云]二暗无别。则暗非由根。由尘暗耳)。

  ([○@(?∴)]六释三)。

  ([○@卍]一牒向疑情)。

  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

  【疏】无眼见黑。有眼见尘。汝必许此。是眼所见。

  ([○@卍]二引灯例破)。

  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正例)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纵破)。

  【疏】此正例。无灯见黑。有灯见尘。亦应许此。是灯所见。(若灯下)此纵破。设或汝许。名为灯见。灯若有见。应名为人。不合为灯。又若灯见。彼暗中人。得灯光时。不合名见。灯自见故。([融室云]又复灯观。观自属灯。于汝了无干涉。无此理故)应知因灯见色。灯不名见。因眼见色。眼不是见。灯之与眼。但是见缘。体非是见也([标指]在人身。肉眼为见缘。在人眼。日月灯为助缘)。

  (△[清凉钞]灯眼四句。一有眼无灯不。见二无眼有灯不见。三无眼无灯不见。四有眼有灯则见。则眼为因。灯为缘。因缘合。方得成见。随缺则不成见)。

  ([○@卍]三结归心见)。

  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疏】举前有眼。在暗室时。因灯显照前尘境界。眼方得见。此名眼见。([桐洲注]有眼人。灯能显色。指眼见是眼非灯)此举盲者。得眼光时。因眼显照前尘境界。心方得见。以前例此。应知见性。是心非眼也。(无眼人眼能显色。指见性是心非眼)。

  (△[空印云]灯之与眼。俱是净色大种所成。故能显色。灯能显色。助我眼见。例眼能显色。助成心见。灯与眼。俱是见之增上缘耳)[资中疏]穷其根本递递相推。心为其主。余是助缘。以常情只知眼见。不识是心。今此且令知其本末。未辩真妄。既知见性属心。渐明真见矣(长水文同)。

  (△[熏闻云]世尊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空明心眼。今举三缘。但心为主。灯眼是助。第六意识。已为前文所破。今正指眼能见之性。名之为心。是心无记。去真稍近。若深说者。即见精明元也。但此中未确示。且通漫云心耳)。

  (△[中峰或问]眼对前尘。既不名见。今我眼中谓之无见。可乎。答。山青水绿。鉴在机先。夜暗昼明。视超色表。举眼消为自己。纵横肯堕前尘。苟不如斯。定为颠倒。岂不闻如来。若曰眼见。诸已死人。亦有眼在。又譬如有人。忽得眼光。乃至是心非眼等。于斯了悟眼实何见之有哉)。

  (○[引证][瑜伽论]明三种色。谓显色。形色。表色。开显色为十三。谓青黄赤白。光景明暗。烟云尘雾。空一显色)。

  (△[破色心论云]以彼梦中。于无色处。则见有色。于有色处。不见色故。释曰。无色境者。梦中境也。有色境者。寤时境也。梦中之色。非色处之境。故云眼非见也)。

  ([○@│]二广约诸见辨释科。次又生母科三)。

  (◑一对境动摇粗论真见。是中又生起子科二)。

  ([○@║]一问悟客尘引其开解。二放光屈指辨其静摇。从此去尽第一卷经文。今初)。

  ([?∴]一阿难伫佛慈旨)。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疏】虽知见性惟心。未识真妄。若言是妄。如来又许获妙明心。得清净眼。若谓是真。前文广破非真。乃云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进之又不可。退之又难明。?羊触蕃。斯之谓矣。心既未了。口即默然。密冀如来。慈音开示([真际云]大众默然伫诲。良由真妄未明。若认见性之心。前来已夺。若谓本真之见。岂假根尘。口既亡言。心希开悟)。

  (△[融室云]阿难所执。能推者心。能见者眼。不知前文。佛令得清净眼。正在肉眼中。发明心见。如此所说。信而未领。盖因理深。顿未开悟。不解言请。亦能念请。所以词穷口默澄心久伫)。

  ([?∴]二如来广为开示三)。

  ([○@║]一问悟客尘引其开解二)。

  ([○@(?∴)]一如来问悟因由)。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来阿难。及诸大众。

  ([释文][大论云]五者手足指缦网相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指则不现[华严回向品云]愿一切众生。得光藏指。放大光明。照不可说诸佛世界。愿一切众生。得善安布指。善巧分布网缦具足)。

  我初成道。于鹿园中。

  (即波罗奈国鹿野苑中。五仙所居修行处也。佛成道后。先入此园。度五人耳)。

  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疏】五比丘者。谓阿若憍陈如。摩诃男。頞鞞比丘。婆提。婆敷。此五。(陈如亦名拘邻。頞鞞亦阿说。此云马胜。法华文句。婆提即摩诃男。诸经论列五比丘。名次不一。恐繁不叙)佛初出家。雪山修道。父王忆恋。遂召彼往。亲近承事。([新娑沙论]佛为菩萨时。净饭王命释种五人。随逐给侍。二是母亲。拘邻頞鞞。执受欲乐行得净。三是父亲。马星摩男拘利。执苦行得净)彼疑非真。相次舍去。同在鹿园。习外道法。(菩萨修苦行时。母亲二人。心不忍可。即便舍去。菩萨后舍而受食羹饭酥乳。习处中行。父亲三人。咸谓狂乱失志。亦复舍去)佛成道后。思欲先度彼劳苦者。天眼观见。在仙人苑。故往开示。(世尊成佛。念欲酬报。为何所在。天即白言。今在婆罗痆斯国。仙人鹿苑。彼说佛是最胜仙人。皆于此处初转法轮。故名仙人轮处)三转法轮。说生灭四谛。苦集灭道。([法华文句]往波罗柰。为五人说四谛。初教二人。拘邻法眼净。第三说法时。拘邻五人。八万诸天。远离尘垢。五人得无生。佛三问知法未。即三答云已知。地神唱。空神传。乃至梵世。咸云已知。是为三番度五比丘。拘邻最前。初见佛道相。初闻法鼓。初入法流。阎浮提得道。最在一切人天阿罗汉前故。分别功德论云。佛最长子。即陈如也)。

  (△[手鉴云]三转十二行法轮。一示转。谓此是苦等。二劝转。谓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三证转。谓苦我已知。不复更知。乃至道已修。不复更修。三转皆生眼明智觉。成十二行。能摧烦恼。故名法轮。但是苦集灭道四谛之境。准天台立四种四谛。谓生灭。无生。无量。无作。今且指生灭四谛也)今言客尘者。即别指集谛。分别烦恼。粗动如客。俱生微细。难辨如尘。此俱喻烦恼障也。若下圆通。陈如述证。即通大乘。客如烦恼。尘如所知。二义无在。

  △[资中疏]言客尘烦恼。即见思二惑。非无始无明也([吴兴云]此中所问。且约昔时。小乘所悟耳。意令答出客尘是动。主空不动。欲将动以警妄。不动喻真。下文屈指飞光。义亦如是。或曰。此教既经开显。法今问答客尘二义。即是根本无明者。非也)。

  (△[补遗]法华文句云。断客尘烦恼。令无知不生。玄文云。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不为客尘所染。维摩疏消经。菩萨断除客尘烦恼云。无明不有而有。名为客尘。能覆自性之心。最胜王经。烦恼随惑。皆是客尘。法性是主。无去无来。显以客尘为烦恼障。是见思惑也)。

  (△[中川新疏]俱舍论说。见惑烦恼。迷理谛起。易断不退。此客义也。修惑烦恼。依粗事生。难断易退。此尘义也。佛性论云。客尘烦恼有九。一贪。二瞋。三痴。四上心惑。五无明。六见所断。七修所断。八不净地惑。九净地惑。此总释一切凡圣客尘义)。

  ([○@(?∴)]二陈如述已领解二)。

  ([○@卍]一标所悟)。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言。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

  【疏】德长腊高。最初度故。名为长老。佛转法轮。五人之中。陈如先悟。佛问解否。答言已解。故得解名。(憍陈如。名阿若多。此云解[大哀经]具云解本际。佛问解否。陈如最初答解。净居诸天。亦言其解。故云我初称解[大论云]佛初转法轮。憍陈得道。声彻梵天。故名梵轮)悟此见修。如客如尘。([四教仪]二集谛。即见思惑。又云见修)证得无为。生空涅槃。湛然不动。如主及空。因即获果([中川云]经论所说客尘之义。约有四种。一约所显。成实云。经言客尘者。以显心性是常。二约所修。圆觉云。修奢摩他者。觉识烦动。静慧发生。客尘永灭。三约所证。佛地论云。为断客尘。证净法界。四约所离。佛地又云。圆镜智者。正净无垢。离客尘故。胜鬘云。如虚空净心。常明无转变。为虚妄分别。客尘烦恼染)。

  ([○@卍]二述所解二)。

  ([?(○/○)]一述客义)。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止客舍也)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俶始也前进也)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

  【疏】此明客义。匆匆不遑停住。喻分别烦恼。数数造业。流转五道。未尝暂息。三界旅泊。受果始毕。又造新业。故曰。食宿事毕。俶装前途([温陵云]以生灭不灭。暂托五蕴蘧庐而止。故譬行客投寄旅亭)。

  (△[融室云]烦恼作业。流转三界。毕故造新。出趣入趣。虽入诸趣。中有安住无攸往者。所见之道主人翁也。陈那述客义如是)。

  ([?(○/○)]二述尘义)。

  又如新霁。清阳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疏】此举新晴。太阳高照。光入牖隙。见空中尘。摇动不息。此喻俱生烦恼。微细难见。自非观智照现。终不觉知。与身俱生。与心同事故([温陵云]粗障易遣。细惑难明。必由性天澄霁。慧日舒光。乘五阴隙。照本空性。方觉于中。妄自扰动。此则思惑俱生。幽深微细。故譬入隙之尘也)。

  (△[融室云]惑障破灭。观慧发明。如新霁阳升。悟我空理。了俱生惑。以隙空寂然。尘质摇动。了惑惑尽。空理现前。陈那悟尘义如是)。

  (△[私谓]释论明十喻中如焰。焰以日光。风动尘故。旷野中如野马。无智人初见谓为水。又云。结使烦恼日光。诸行尘。邪亿念风。生死旷野中转。此之设喻。皆以日光发明尘相。正同此经清阳照隙之义。温陵谓观慧发明。以性天慧日为解。似于贴文。或有未惬)。

  佛言如是。

  【疏】此烦恼体。全是生灭。虚妄不息。主人及空。俱喻真性不动之义。始佛问悟客尘。比欲陈如明其行相。意引阿难闻而开解。了真见常寂。身境动摇。陈如剖㭊。甚合佛心。故此印可。言如是也([吴兴云]小乘客尘。喻见思生灭。主空。喻真谛寂然。真谛理一。主之与空。不可分二。见思惑异。客之与尘。应须有别。何者。客义粗故。喻迷事之惑。尘义细故。喻迷理之惑。又亭客过迟。如钝使难破也。隙尘易过。如利使易断也)。

  (△[温陵]云客尘之喻。有通有别。通喻烦恼所知二障。分别俱生二惑。随境生灭。非真常性。皆客也。污染妙明。浊乱澄寂。皆尘也。别则客喻分别之粗。尘喻俱生之细。分别是旅亭之客。违之犹易。俱生为幽隙之尘。拂之且难)。

  (△[幻居云]阿难请问寂常心性。故示客尘。令显主空。主空。即寂常也)。

  (○[合释][幽溪云]客尘是生灭法。主空是常住真心。不生灭法。此中手自开合。头自摇动。客也。尘也。见无摇动。见无舒卷主也。空也。次下匿王观河章。则以河沙无异为客。以身中贸迁为尘。以观河见性。不皱不变者。为主为空。乃至历下文九科。尽见性非性章。逐段举扬。皆备显客尘主空之义。阿难扣击转深。如来辨㭊转妙。言不顿彰。文无孤起。斯则如来开示奢摩他路。了义之极谈也。按交光幽溪。共立十义显见。后人治定。转益纷拿。今略存幽溪一段。其他并从翦削)。

  ([○@║]二屈指飞光辨其静摇二)。

  ([○@(?∴)]一约境开合以辨见三)。

  ([○@卍]一引手问答)。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

  ([标指]屈开五轮指。表圣人出入五道也[融室云]世尊三度。以手指法。各有表故。初则握拳。表妄合于真。次则舒手。显真非是妄。此则或开或屈。表真妄双现也)。

  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论掌。众中开合。

  (问答可知)。

  ([│/○]二就见推穷)。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自开自合。

  【疏】审定境有开合。见无开合。

  (▽三再审动静)。

  佛言。谁动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佛言如是。

  【疏】阿难已闻客尘摇动。虚空与主。常自寂焉。今遇此问。例知见性无动无静。若以动静相形。则佛手是动。见性是静。若只就见体所明。本不曾动。今亦无静。此答稍符于真。故佛印言如是([王舜鼎曰]阿难此时呈解。住与不住。不动与动。一齐放下。较陈那所解。更为亲切。故如来两印之[旁论曰]古人言金拳开处。言下要识本明。如来说法善巧。从眼见中指示。阿难言下。悟知见性无静住。无止动。佛遂两印如是。则阿难果从眼见门中。屈指飞光处荐取。认得常住真心矣。次下经家叙云。念无始来。失却本心。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比阿难当徴辨后。初首悟门。经家标叙。何等郑重。而后人一往埋没。当绎长水稍符于真之旨。思之)。

  (△[温陵云]粗惑随境起灭。故以佛手喻对心之境也。开合明摇动之尘。动静明不住之客。皆在境不在心。故曰。性非开合。性无静住【疏】二约身摇动以辨见。上来明境有门合。见无动静。此约对外境以辨。义则易显。向下只于内身自分动静。动中有不动。意明境之与身。俱是生灭。而凡夫人执身执境。不了空无常故。于此造业。流转无穷。本真自性。迷而不识。圆觉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下经亦云。诸可还者。自然非汝。又云。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此等皆明身境无常。见性常住也。不见性常二乘所执。不知无常。凡夫迷倒。下自双破。至文当知。然此所明对境对身以辨见性。一往粗浅。若原佛意。非离此见。别有性常。性常真体。只就此显。以见与见缘。无体可得。本同空华。元是妙明无生灭故。下经观河之见。亦复如是。良以诸疑未断。执情深重。是故。且就浅近。寄明深旨。至下文殊为问。方显其意。学者知之)。

  (△[资中云]此寄粗相。密谈真见。分别显了。并在后文。文二)。

  ([○@(?∴)]一放光左右以辨头)。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盻。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盻。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

  ([○@(?∴)]二约头摇动以明见)。

  阿难。汝盻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佛言如是。

  【疏】阿难认见不移。若无相形。亦无动止。故佛印可([标指]无住者。本自不动也。尚无有止。谓真性不逐缘生。非因境有)。

  (△[温陵云]细惑与身俱生。故即阿难己头。喻对境之相也。亦明摇动之尘。不住之客。皆在性不在相。故曰。性无有止。谁为摇动)。

  (△[中川云]无尽意经云。奢摩他者。寂近寂密。不动不摇。则真空观之体也。佛地论云。圆镜智者。依缘法界。穷生死际。相续不断。名为动摇。则根本智之用也。释曰。奢摩他者。以静为体。以止为相。而阿难悟知尚无有静。尚无有止。所谓知奢摩他路者。如是。故佛两印之)。

  ([○@(?∴)]三双结会通以责失二)。

  ([○@卍]一双结会通)。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摇动。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

  【疏】初结陈如悟客尘。客尘动摇。俱喻烦恼。次结阿难答身境。手有开合。头自动摇。身境客尘。同一生灭。更无二别。应知客必有主。尘处有空。对佛手之见。形头动之性。未尝动静。岂成去来。前后会通。其揆一也([孤山云]举手开合。飞光左右。现兹二相。祗是证成陈那之义开示阿难也)。

  (△[海眼注]阿难结真而略妄。陈如结妄而略真。译人语巧。前后相承)。

  (△[私谓]陈如所悟客尘。既经印可。正须决定悟入。荐取寂常心性。如其不尔。但取口头解了。句上分明。名之为尘。名之为客。内摇外逸。依然故吾。画空问影。有何交涉。如来因明指迷结劝认取。故曰。汝观阿难。又云。汝又观我。与若复众生四字。吃紧呼应。皆叮咛諈诿之词也)。

  ([○@卍]二总责迷失)。

  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

  [宗镜释]若达万法。惟此一心。观此心性。尚未曾生。云何说灭。尚不得静。云何说动。故知见性不迁。理周法界。但是认物为己。背觉合尘。若以动为身。以动为境。则颠倒行事。性心失真。境实不迁。惟心妄动。可谓云驶月运。舟行岸移矣【疏】总责也。总责凡夫二乘。无常计常。常计无常。凡夫不了身境无常。妄执实有。计我我所。起惑造业。流转三界。受于一切身心大苦。尚不知生灭。岂知本如来藏。故云。以动为身。以动为境。念念生灭等。此即责无常计常也。二乘虽知一切无常。而不悟知本常妙性。湛然不动。故云遗失真性。既不识真。亦不辨妄。故云颠倒行事。其犹弃海。认浮沤耳([天如云]只一身境。所计不同。凡夫计为实有。二乘未悟真常。故佛告大众而总责之)。

  (△[海印云]以动为身二句。凡圣齐驱。即此无常之身境。岂可妄认为常。责凡夫人也。此身境本是真常。岂可坚认无常。兼责二乘也。此文总结二种颠倒。按长水疏。以动为身四句。分责凡夫。遗失真性二句。分责二乘。天如海印二解。皆宗长水。而曰总责齐驱。则略拣分配之义)。

  (△[雪浪云]云何以动为身等。言既知动者为客为尘。不动者为主为空。动者是妄。不动者是真。何故日用之间。以动为身。以动为境。执着不舍。逐妄迷真。念念生灭也)。

  (△[吴兴云]此因阿难知身境有动。见性不动。寄斥大众。迷真常而见无常也。智论明无常有二种。谓相续法坏。及念念生灭。今云从始洎终。盖言从生至死。即相续法坏也[交光云]从始洎终者。近则生始灭终。远则无始为始。多生非终也)。

  (△[手鉴引][圆觉疏]然此迷失。总四对颠倒。四大非身认为身。无相法身而不认。是第一对。六尘如幻。本无而见有。三谛真实。本有而见无。是第二对。想念生灭认为真心。真心了然而不自认。是第三对。想念如镜中像。全空而见有。真心如镜中明。实有而见无。是第四对。一三我执。二四法执也)。

  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疏】结失也。不了性一切心。即是失真。此斥二乘不知常也。认物为己。此指凡夫以动为身等。下文身之与心。皆是真心中所现物。执为自己。颠倒斯甚。自体不识。妄取他缘。怀宝求乞。谁之过与。故云自取流转([吴兴云]颠倒行事。但是为物所转。正斥能迷之心。认物为己。又斥所认之境。为我我所也。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尘劳之境。何由得出。故曰轮回是中等)。

  (△[桐州注]不知性净明体。理无动摇。而认幻身为己。性失真也。不知常住真心。本无往来。而认幻心为己。心失真也)。

  (经文皆由不知真际所指。乾道绍兴。及海眼温陵。并云真际所诣。惟长水本作所指)。

  (说此非心。温陵本云。说非我心)。

  (既无我眼。不成我见句下。长水温陵。及乾道绍兴二本。俱无以我眼根四字。会解添出。流俗本仍其误耳。定本却注云。藏本阙此四字应补。其陋如此)。

  (长水本非我见性。自开自合。诸本作有开有合。乾道绍兴。及温陵等并同。今且从长水)。

  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卷第一(之三)
收藏 分享 邀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此篇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more
联系我们
  • 45-47 Auburndale Lane,Flushing, NY,11358,USA
  • 718-461-1052 (证仁法师)
  • wenmao68@hotmail.com
  • www.xifangju.com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西方居 -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Copyright © 2000-2017 Metropolitan Buddhist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