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33.P0338 法华经科拾(七卷)〖清.普德立科 智一拾遗〗

2018-9-28 05:41 4956 0
简介
0628 33.P0338 法华经科拾(七卷)〖清.普德立科 智一拾遗〗 卍新续藏第 33 册 No. 0628 法华经科拾  No. 628妙法莲华经科拾卷第一(之上)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奉 诏译  西蜀沙门  ...

0628 33.P0338 法华经科拾(七卷)〖清.普德立科 智一拾遗〗

卍新续藏第 33 册 No. 0628 法华经科拾

  No. 628

妙法莲华经科拾卷第一(之上)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奉 诏译

  西蜀沙门 佛闲勖?大师 立科

  门人 智一雪墩 拾遗

  △第七别解文义遵古分三。初舒光发轫问答智境顿示始终门(即初序品)。二约近迹垂化开权显实令悟一乘门(自方便品至法师品止为正宗分)。三开近显远拂迹入实令广流通门(自见宝塔品至经尽共十八品为流通分)。

  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

  序有证信发起之别。皆为正宗端其蒙也。品者梵语䟦渠。此翻为品。义类同者。集在一处。故名曰品诸品之始。故云第一。

  △文二。初证信。二发起。初中又二初五句证信。二列众证信。

  今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经首五句。皆证信也。由具断疑息诤简邪三义故。缘如古引。阿难尊者。所以能结集者。始由得法性觉自在王三昧。终由得记后。于过现无量诸佛法藏。悉能通达。初言如是者。乃总指冥记无疑之法门。以证信也。谓尊者于结集时。将在昔意之所持悬为指曰如是。一部妙法。自领受来。皆炳现于我心海之内。无遗无忘。故曰如是。若就经宗言信者。以当理之言。言理相顺。故谓之如。则如之一言。通能所诠。含于理事。理者道理。非唯真如。是者。心境相称。无疑无非。深信之谓也。

  我闻者。二约亲领。以证信也。谓诸佛妙法。贵在能传。故次明之。我即阿难自谓。闻是自指耳根。即以我无我之真我。口顺世间。心造真境之妙我。而用根境非一异之能闻。领根境非一异之所闻也。

  一时者。三约嘉会以证信也。梵语劫波云时分。然时无别体。依法假立。若离所依体不可得。今随世俗。说有一时。一者拣异余时。如来说法。时有无量。不能别举。故但言一。乃法王启运嘉会之时。亦可谓机教相扣之时也。

  佛者。四约教主证信也。具云佛陀。此云觉者。而义有三。一自觉。谓双觉理事。如睡梦觉。如莲华开。此拣凡夫。二觉他。拣异二乘。三觉满。拣异菩萨。又离心名自觉。离色名觉他。色心俱离名觉满。乃十号中。三觉圆明之号也。然前教起中。已明佛身。今以佛乃教主。应更略陈。盖由经中前后。应具两异故。以诸声闻于未解前。所见之身。既是脱御着弊之劣化。则于开解后。应见奇特胜应异前。无奈委付家业之长者。竟未见有脱弊着御之明文者。以翳病除。而狂华自灭。故得进悟。此佛乃是即心之佛。全体大用之所现故。此则体因用显。乃不可思议之妙化也。

  住王下。约处证信也。王舍者。昔驳足王统千王。共立舍城。都五山中。遂成大国。故以人名处也。灵鹫是所属之境。故以王舍冠之。耆阇崛此云灵鹫。以峰形似鹫故。言灵者。以前佛今佛。同居此故。若佛灭罗汉住法灭支弗住鬼神住。故俗呼为灵山。言住者。如来内住海印三昧。而摄无量义处三昧及法华三昧等。悉入其中。随机应现。外以身相威仪。住于灵鹫。由此五事可据。故曰如是。一部妙法。皆我亲从佛所闻者。而以师资道合之时。住于鹫头山中。

  △二列众证信二。初列众。二总结。初中四。初声闻。二菩萨。三八部。四王庶初二。初叹德。二列名。

  今初。

  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至)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与者共也。大者器量尊重。为天王人王等大人所敬。有大道故。梵语比丘。或云有翻。翻为除馑。谓众生薄福。在因无法。自资得报。多所馑乏。出家之人。戒行是良福田。能除因果之馑乏。或云无翻。以名含三义。一破恶。二怖魔。三乞士。恐取一失余。故梵语僧伽。此云和合众。谓事和无别众。法和无别理也。由受比丘戒。始得比丘名。以此戒法。是最初出苦之正因故。首以法标人。而有万二千也。

  阿罗汉。或云有翻。翻为无生。亦云无学。谓界内分段生死已尽故。真穷惑尽。无可学故。或言无翻者。名含三义。一云杀贼。贼即界内分别俱生二惑。能劫众生功德法财。夺智慧命。比丘因中。能以定慧。杀之故。罗汉果。名为杀贼也。二云不生者。即比丘怖魔之果号。魔见不生。即大忧怖。恐复化人。则魔界空虚矣。三云应供。乃乞士之果号。由具智断功德。堪为人天福田。故曰应供。

  诸漏下。漏烦恼与结。名异体一。即根随等二十六法。今且指漏为种子。烦恼为现行。种既尽。则无复现行扰乱矣。亦即杀贼义逮得句。以三界因果。皆名为他。而智断。功德。皆名为己。今则己利已得。亦即应供义。诸有之结既尽。则得有为解脱。有为智成。则无为克证。而证无为解脱。既无结缚。心得自在矣。即无疑解脱之无学。亦即无生义也。

  △二列名二。初比丘。二比丘尼。初二。初多知识。二少知识。初又二。初列上首名。二总结。

  今初。

  其名曰阿若憍陈如(至)须菩提阿难罗睺罗。

  阿若者名也。云无知。无知者。非无所知。乃知无也。谓以无生智。知真谛为名也。憍陈如是姓。云火器。其先祀火。从此命族。以火有照暗不生烧物不生二义。邪计祀之。可出生死。或名释摩男。闻法得道最在一切人天二乘之前。佛之最长子也。

  摩诃迦叶云大饮光。以其身光。能饮蔽日月故。阿含云。罗阅祇大富长者。名迦维罗。妇名檀那。子名毕波罗。子妇名婆陀。其家千倍。胜瓶沙王十六大国。无与为邻。毕钵罗是树名。尊者因祷树而生故。以此命名。摩诃一梵。含大多胜三义。即五不翻中。多含不翻也。迦叶种类最多故。标摩诃以拣余族。能行头陀。上行称为第一。

  优楼频螺云木瓜林。伽耶云城。那提云河。三人皆依所居之处彰名。

  舍利弗具云舍利弗怛罗。舍利云鹙。即百舌鸟。亦云春鹭。其母眼之明利似之。弗怛罗云子。依母立名。故名鹙子。又云身子。此女好身形身之所生。故云身子。增一云。智慧无穷。决了诸疑第一。

  大目犍连云。采菽氏。上古有仙。居山食豆。母是彼种。拣余云大。增一云神通轻飞。能到十方第一。

  摩诃迦旃延云文饰。善议论。敷演教道者。文饬第一。

  阿㝹楼陀云无贫。过去弗沙佛末法。曾以一稗饭。施辟支弗。感九十一劫。天上人间。财宝无尽。又因精进失明。佛令系念求天眼。四大净色。半头而发。明暗悉睹见大千界。如观掌果。天眼第一。

  劫宾那云房宿。因祷房宿而生故名。又善占星宿。明识图谶第一。

  憍梵波提云牛呞。以曾为牛王。余习恒肆虚哨故名。又因避人嘲笑招?。恒居天上。受天供第一。

  离婆多云离越。善入禅定。心不倒乱第一。

  毕陵伽婆蹉云余习。以曾久为婆罗门。慢习仍现于今生果中故。

  薄拘罗云善容。容貌端严。寿百六十。以昔曾施一诃梨勒果。今世无病无夭。常乐闲居第一。

  摩诃拘絺罗云大膝。膝骨粗大得名。又呼为长爪梵志。因读十八般经。无暇剪爪故。

  难陀云牧牛。亦云善欢喜。以慕道为名。故云善也。

  孙陀罗难陀孙陀罗云好爱。妻名也。难陀云欢喜。己名也。拣异牧牛故。连妻得名。

  富楼那云满。父名也。弥多罗云慈。母名也。尼乃天竺女子之通称。由连父母受名故。曰满慈子。说法第一。

  须菩提云空生。以生时库藏皆空。得名。解空第一。

  阿难云欢喜。佛得道日生。举国皆喜得名。多闻第一。

  罗睺罗云覆障。一因昔塞鼠穴。一因六日不看婆罗门故。得处胎六年之报。而以覆障名。密行第一。尘余云。阿难闻法时。尚在有学。结集时。始证无生。今列罗汉中。罗云位居沙弥。已证无学。今列大比丘中。以二人乃是众所知识故。

  △二总结。

  如是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

  闻名叹德曰知。见形奉教曰识。知识者多故。云众所知识。又知识有三种。谓教授同行及外护也。

  △二少知识。

  复有学无学二千人。

  三果四向。皆有真可研。有惑可断。名有学。第四阿罗汉果。真穷惑尽。名无学。古谓此但举位名数。而不叹德故。名为少知识。圣与凡交绝本无多知少识之分。特以希高慕远者。以多引之。藏名隐德者。以少引之。决不可以多少之迹。失其本也。

  △二比丘尼。

  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至)亦与眷属俱。

  摩诃波阇波提云大爱道。亦云憍昙弥。云尼众主。乃佛之姨母也。能以硕见首出弱质。先登觉岸故。名大爱道。又道慕于前。例仿于后故。云众主。于佛成道十四年。求出家。佛不之许。阿难为陈三请。佛令阿难传八敬法。若能行者。可听出家。彼云。能行。乃听。耶输陀罗云华色。亦云名闻。以在家为菩萨之妻。舍俗为尼众之首。且证无学故。得名闻之称。

  △二菩萨众二。初标名举数。二叹德列名。

  今初。

  菩萨摩诃萨八万人。

  具足应云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今略取之。菩提云道。萨埵云心。摩诃云大。即大道心也。古释菩提。名佛道。萨埵名成众生。乃以佛道成就众生也。又菩提是自行。萨埵是化他行。如菩萨气类者。有八万人。

  △二叹德列名二。初叹德。二列名。初又二。初总叹。二别叹。

  今初。

  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或云遍。菩提云觉。合云无上正等正觉。乃菩萨修行所期之果也。不退有三。一未成不退。信行地菩萨也。二成不退。初地至七地也。三极成不退。八地已上也。下文云。智慧到彼岸。皆极中之极。于无上觉。得不退也。

  △二别叹二。初供养诸佛。二广利群生。

  今初。

  皆得陀罗尼乐说辩才(至)常为诸佛之所称叹。

  陀罗尼云总持。于一切善法。能持令不忘不失也。又持善不失。持恶不生也。而有三种。一者闻持。于一切言语诸法。耳之所闻。皆不忘失。二者分别。于一切众生。一切诸法。分别不错。三者入音声。于闻骂詈及赞善。毫无喜怒。于诸色声。深达实相故。复有四种。谓法义咒忍四陀罗尼也。

  乐说辩才。即四无碍辩之一。亦名四无碍智。谓菩萨于法于义。于言辞于众生根性。内以智明。外以妙辩。随所乐闻。而为说之。各令欢喜也。

  转不退轮。轮有转义摧碾义。盖转者。既摧自障。更除他恼。皆至不退而后已。

  内凭总持。外以辩才。转不退轮。即是先以法施。而摄财施。上供多佛也。

  于诸佛下。以不离菩提心。上供下化。便资种智故。又植众德本。德之本即菩提心也。惟其德本成就。便得称可佛心。而为诸佛之所称叹。

  △二广利群生。

  以慈修身善入佛慧(至)能度无数百千众生。

  以同体慈。熏修三业。成三不护。即以此无碍三业。择法应根。妙契大权。故曰善入佛慧。重障除大智现。故曰通达。扬般若之风帆。渡烦恼之苦海。到三德之觉岸矣。盛德既隆。佳声亦遍。故名称普闻于无量。而无量界中之众生。不独睹形者。增道损生。而闻名者。亦得福不唐捐。故称能度。总之菩萨行之大致。不越上供下利。皆以智慧为本。

  △二列名二。初正列。二结属。

  今初。

  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至)宝积菩萨导师菩萨。

  文殊三名。一名文殊师利。云妙德。谓具不可思议微妙种种功德故。一名满殊尸利。云妙首。谓具不可思议微妙功德。在诸菩萨之上故。一名曼殊室利。云妙吉祥。谓具不可思议微妙功德最胜吉祥故。缘如余引。今但释名。余名亦然。

  梵语婆娄吉低税。云观世音。能所圆融。有无兼畅。照穷正性。察其本末。故称观也。世音者。所观之境也。万象流动。隔别不同。类音殊唱。俱蒙解脱。故曰观世音。梵语摩诃那钵。云大势至。以凡投足处。震动三千大千。及魔宫殿。故常精进者。如为一人经劫不能受化。犹无一念弃舍故。不休息者。以恒沙劫。为一日夜。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过千万亿岁。值一佛如是值恒沙佛。修诸梵行。然后受记心亦不休故宝掌者。大士能以右手。遍扪若干世界。出三宝之声。乃至慈悲喜舍等声。更有七宝流出。施给贫乏。始令欢喜。终至涅槃。则财宝法宝。皆一掌之所流出矣。药王者。能以上药。遍治众生身心二病故。勇施等者。虽于财于法。悉达体空。而炽然行施。无厌足故。所证三谛。可贵如宝。能证三智。圆明如月。故能权能实之智体。如月随时而现亏盈之象。光生暗灭。故惑消智满。如晦尽体圆。故三大士。于二利中。同有障寂智朗。除热生凉之德故。并以月喻。体备用周。能救不可救者。故云大力。以大力用。遍应众缘。咸拔众苦。名无量力。出界内分段。超界外变易故。云越三界。䟦陀婆罗云善守。能令闻名者。必获果证故。又云贤首。以位居等觉。为众贤之首故。弥勒云慈氏。自得慈心三昧。能令见者。亦同证得故。诸佛法宝。咸被集积故。随邪道者。以大悲心。引归正道故。

  △二结属。

  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八万人俱。

  问。何以先列声闻。次列菩萨。答。摄末归本故。由小之大故。当机应尔故。

  △三八部众。

  尔时释提桓因(至)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梵语释提桓因。因陀罗云能作。能作忉利天主也。璎珞经云。过此贤劫二千二十四劫作佛。号曰无著明月等。三是帝释内臣。如世卿相。明月即宝吉祥月天子也。普香是明星天子。宝光是宝意天子。四大天王是帝释外臣。如武将。各领二部鬼神。不令恼人。故称护世者。然天有三种。一世间天。即诸国王。虽在人中。而享天福故。二者生天。即因修十善报果生天者。三者净天。即圣弟子。断诸漏染。证清净果者。今是生天。则天者乃天然自然。身胜乐胜之谓也。言天王者。谓为诸天主。统治诸天。非同春秋系王于天也。言天子者。乃天王之子。非父天母地之谓也。自在即第五化乐天。自变五欲境。而自娱乐者。大自在即第六他化天。假他所化五欲。以为己乐者。有指此为魔王天者。而大集经云。欲色二界之间。别有魔天。为魔所居。上于欲界。但列初二天及后二。而不列夜摩兜率者略耳。

  娑婆云忍。由诸众生安忍十恶苦果。不肯出离。依人立名。故云忍土。梵是西音。此云离欲。除下地系。上升色界。故曰离欲。尸弃云顶髻。先举位次指人者。则娑婆世界主梵天王。乃尸弃大梵也。此天居于初禅中间。内有寻伺。外有言说。始能统上冠下。号令一切故。以主字该括。而不细列上二界也。

  龙总名也。统有五种形。一者象形。以善住龙为主。二者蛇形。以难陀龙为主。三者马形。以阿那婆龙为主。四者鱼形。娑楼那主之。五虾蟆形。摩那斯主之。又一切龙。皆有四种热恼。独阿耨池中无。以是七地菩萨。示居其处故。难陀云欢喜。䟦云善。乃兄弟二龙。常护摩竭陀国。雨泽以时。国无饥年。瓶沙王岁设一会。以报之。百姓闻皆欢喜故名。亦即目连所降之龙也。娑伽罗云碱水海。随所居得名也。和修吉云多头。德叉迦云现毒。阿耨达与阿那婆达多。梵语讹略也。云无恼。即雪山顶池名。池中有五柱堂。住此者。即以不受热恼得名。摩那斯云大身。若修罗排海水。淹善见城。此龙能萦身遏而不没。优钵罗云黛色莲华池。住此者。即依处以受名。又树名也。

  紧那罗云疑神。形似人。而头有一角。故号人非人。乃帝释法乐之臣。居十宝山。若身有异相。即上天奏乐。若佛说法。即弦歌而颂法门。以法紧奏四谛。妙紧奏十二因缘。大紧奏六度。持紧总奏前三。皆外现内秘者也。

  乾闼婆云嗅香。以香为食故。亦云香阴。身能出香故。乃天帝俗乐之神也。乐者缘幢倒掷之伎也。乐音鼓节弦管也。管者幢倒中之胜。美音者弦管中之胜者也。然缘幢倒掷。古无注什。

  阿修罗云无端正。男丑女美。又云。非天。所受福报。略次诸天。而无天德。故似而又非。婆稚云团圆。曾与天帝战被缚。因誓得脱复还。故曰团圆。佉罗骞䭾。云广肩胛。即能涌水。淹善见城者。毗摩质多罗。云净心。即舍脂父也。罗睺罗云障持。以日能照眼故。举手障之。世或谓之日蚀。私谓。凡在推步数外所见者乃是。

  迦楼罗云金翅。颈有如意珠。以龙为食。起世经云。此鸟与龙。各具四生。大海之北有树。名居吒奢摩离。高一百由旬。枝叶覆五十由旬。此鸟与龙皆依此树。四面而住。各有宫殿。纵广六百由旬七重垣墙。七宝庄严。其卵生鸟居树之东。胎南。湿西。化北。东鸟欲啖龙时。先上东枝。观大海已。乃下。以翅扇大海。令水自开。二百由旬。取卵生龙而食之。余则不能。胎生鸟。能开海水。四百由旬。取卵胎二龙食之。湿生鸟能开水。八百由旬。取卵胎湿三种龙为食。北居之鸟。能开海水。一千六百由旬。取四生之龙为食。故曰四生之鸟。还食四生之龙。初鸟威慑群龙故。次则身大于群故。三则啖龙须满故。四则颈系如意故。

  △四王庶众。

  韦提希子阿阇世王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韦提希云思惟。阇王母也。阿阇世云未生怨。于未生前。相师占云。此儿生已。定当害父故名。又母妊之日。已有恶心。向瓶沙王故。

  问。前因当机故。先列声闻。次及菩萨。今何先天。次八部。后王庶耶。答。摄末时。必先胜后劣故。上中下根得记。居然有次第也。

  △二总结。

  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天及八部化人听法。凡庸不识。圣眼知之。且针锋之地。能容多众。不相妨碍。故各举类之异。而复数之多也。众皆礼足。众皆一面。圆回之妙。不可思议。礼足者。谓以头面。置佛足上。

  △二发起二。初如来为众发起。二菩萨问答决疑。初二。初说经入定。二放光现相。初四。初四众围绕。二正为说入。三雨花动地。四大众发喜。

  今初。

  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尔时者。望前即四众云集之时。望后即将现六瑞之时。乃佛十种化。不失时中之。第三授菩萨记。化不失时之时也。世尊者。谓以智慧等法。破贪等不善之法。灭生死苦。得无上觉。为世与出世。咸皆尊重。故曰世尊。

  四众者。声闻菩萨八部王庶也。其出家与在家之四。亦不出此。以八部王庶皆在家故。又影响发起当机结缘之四。亦不越此四外。围绕者。若望礼拜言。即因拜后瞻仰不已。而更右旋数匝。乃行家威仪也。若望退坐言。则多指周环。乃坐家威仪也。

  供养为檀度所摄。而有上供下利之分。于下利中。始论资生无畏法。而上供中。复有财供法供及观行供之三种。今对下尊重等。且约财供言之。以运三业。皆可名供养故。则五体志心为恭敬。乃身供养也。一念专注为尊重。乃意供养也。发言称美为赞叹。乃口供养也。

  △二正为说入。

  为诸菩萨说大乘经(至)身心不动。

  为言乃引为也。盖世尊将与声闻授记。复先为菩萨说无量义者。使其从旁闻之生疑。作会权入实之先声。则名虽为菩萨。而实为声闻弄引也。

  大乘经者。大庄严经论。有七种大义。一者缘大。谓菩萨修行大乘之法。以无量契经大法义。而为所缘故。二行大。谓菩萨修行大乘。能行二利大行故。三智大。谓菩萨修行大乘。能达二无我理。于诸境界。善能分别故。四勤大。谓菩萨修行大乘。旷大劫来。期证圣果。精进无间故。五巧大。谓菩萨修行大乘。以善巧方便。垂形六道。化诸众生。去住自在故。六畏大。即无所畏也。谓菩萨修行大乘。智力内充。明了决定。于大众中。说一切法。无所惧故。七者事大。谓菩萨修行大乘。欲令一切众生。了其大事因缘故。数数示现世间。演大妙法。入大涅槃故等。乘以运载为义。谓乘此大乘。自运运他。同到智地。故名大乘。即所诠也。其能诠此妙义者。则名为经。是知大乘经之三字。乃教菩萨法门之通称也。名无量义者。如彼经。佛答大庄严菩萨云。有一法门。能令速证菩提。谓无量义。从一法生。一法者。名为实相。使在座权乘闻而疑曰。既无量法门。皆从一生。则我所乘法。亦应究竟还归一实。是故世尊。将演摄末归本法轮故。先示无量义。以发其端。又此法门。乃佛在昔自所乘。而速得道果者。故为佛所护念。决不轻示于人者。

  佛说下。明入定也。跏趺有二。一以左压右名半跏。若更䟤以右压左。名全跏趺。古往诸佛。尽行此法。然非世间受用法。亦不与外道共。乘此威仪。即能破魔断结。故先跏趺。言入者。如来已离散心。无时不定。其见有出之与入者。特因能见入定威仪。得益者而示之。理实世尊寂照双流。于正说时。又何尝不在定中三昧。名无量义处者。由无量诸法。即是无量义处。乃能契世间常住妙理之深定也。三昧云正受。以能入者。即不受诸受故。若身若心。皆云不动者。特缘妙定莹然通彻内外故。令身心寂而不动。则生身法身。冥同一体矣。

  △三雨花动地。

  是时天雨曼陀罗华(至)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曼陀罗云适意。亦云白华。曼殊沙云柔软。亦云赤华。摩诃云大。即小大白赤。四种华也。震动言六者。以震略吼击动。略起踊合。三声三形故六。然据普佛二字。应如华严有六三十八种震动。今经贵略故。但言六。此之二瑞。若望前则为在昔之人。虽闻一切法门。而罔谙咸从一实所生之旨。今忽豁然妙悟流溢。感彼依报。同现灵瑞。以庆今闻。望后则华有感果之能。为诸三乘。预现道成之兆。动有撼执之力。为彼三乘。先示尽结之徴。

  △四大众发喜。

  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至)欢喜合掌一心观佛。

  比丘比丘尼。乃出家二众。解见前。优婆塞云近事男。优婆夷云近事女。俱于人中。大具正见。能秉佛戒。乘六妙行。速出生死者。故列八部之前。

  天龙下。翻译名义云。夫佛之垂化道济百灵。法之传世慈育万有。三乘贤圣。既肃尔以归依。八部鬼神。亦森然而翊卫。故诸经中多列。此乘急戒缓之流也。天者天然乐胜。清净光明。尊胜无比。故名为天。位列虽多。必以梵释居首者。盖大梵是大千之主。帝释是三十三天之主故。龙者神灵之物。孔雀大云等经。列名虽有不同。而皆言其能护持佛法。夜叉云勇健。有三种。一居天。一居空。一居地。唯天空二居者。能飞行。地居则不能。乾闼婆云香阴。阴即身也。不啖酒肉。唯以香资阴故。阿修等三并见前。摩睺罗伽。云大腹行。即蟒神也。亦名地龙。此八部中有人及鬼畜故。以人非人总结。转轮圣王。即诸国大王。未可。即作轮王说。大众见佛说无量义经。便入无量义定。由说处即是行处。以致天地同归。咸披妙应。此由一人发真归源。所有依报。悉皆化成无上知觉。是以为祥为瑞。而令见者。不知所以然。而然内发大喜。或将拟曰既有希奇之兆。必有非常之事当现。乃整肃三业。不令异缘。故曰一心观佛。须知喜由瑞发。机因喜动。则喜非瑞摄说者察焉。

  △二放光现相二。初放光。二现相。初二。初光所从处。二光照分齐。

  今初。

  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

  天竺最重者。是以相观人。凡人初生。必延师相之故。大人之相。数有四八。唯法王与轮王乃具。又轮王虽具而微。不若法王之显著。以有漏福终乏。无为智以拯接故。白毫是四八中。第三十一相也。在佛两眉之间。以表得证中道。不落二边。故其色白。中表俱空。而有八楞。右旋而住。若明珠覆于额上。太子初生。牵长五尺。苦行时长一丈。得佛道时。长一丈五尺。又始从发心修行。终至涅槃。一切相貌。悉皆影现。今则毫相上。舒金光涌照。

  △二光照分齐。

  照东方万八千世界(至)上至阿迦尼吒天。

  所照横竖。各有分齐。横则四方四维。靡所不周。但照由东始。故先及之。万八千土者。机感使然。可弗约表。如下智胜光照五百。则又何表。竖则上至阿迦尼吒。下至阿鼻。阿迦尼吒云质碍。且指色界顶言。下云。上至有顶。则透过色顶矣。阿鼻云无间。乃造五逆罪者。所生之处。无间有五。谓趣果受苦时及形命。皆无间歇也。而在地之下。故云地狱。

  △二现相二。初现凡相。二现圣相。

  今初。

  于此世界尽见彼土六趣众生。

  趣乃趣向意。其类有六。各有能趣之因。及所趣之果。因果合举。故言六趣。即六凡也。

  △二现圣相。

  又见彼土现在诸佛(至)以佛舍利起七宝塔。

  不离当下。便能见彼闻彼也。并见下。即彼众依教行证也。四众云得道者。乃诸权乘。各至自所求果也。菩萨云行道者。以秉一乘人。未至所求故。因缘等各言种种者。以亲生之因。与疏助之缘。内怀之信解。外现之相貌。各有差别故。涅槃云大灭度。诸佛化缘既毕。故以寂灭果体。为所归故云般。般犹入也。舍利云灵骨。塔婆云圆冢。为藏灵骨之处。始而闻法。终见入灭。乃四圣法界之始终。合上六凡。同是一光所照。能照既其平等被照。应无差别。则平等一乘。平等授记之旨。俱先为一光注破矣。上乃经家。略叙十界因果。皆为一光披露。至下偈中。则为一一指示。以显此光之希有。迥异寻常。

  △二菩萨问答决疑二。初弥勒拟度以问。二文殊原古以答。初二。初经家述疑。二弥勒起问。初二。初述弥勒念。二述大众念。

  今初。

  尔时弥勒菩萨(至)希有之相我今当问。

  等觉大士。未离比观。故云作念。神变者。谓由天心神慧。运之于内。希有之相。变现于外。故名神变。大宝积云。神变有三种。一说法神变。二教诫神变。三神变神变。今即说法神变也。谓如来以无碍妙智。知诸众生善恶业因果报。应以何等法门。而得解脱。如是知已。为现神变。而为说法也。今则甘露将降故。预现神变。令生渴仰。然此渴仰。俱由念始大事因缘。非念不发。故先作念。是何缘有此瑞。则灵山一会。闻法得记之机。皆缘此一念之蒙之所发耳。

  今佛下。谓此种境界。乃不可思议人。于不可思议定中。所现之希有。自属现量所缘。既非我之测度。可拟当更问谁。而谁是能答之者。

  复作下。念问文殊。由所觐之佛既多。于中必有所见。故应问文殊。

  △二述大众念。

  尔时比丘比丘尼(至)神通之相今当问谁。

  四众八部。虽亦念瑞亦念问谁。而不能于谁中择出可问者。则所证之浅深可见矣。变与通虽同是一。释义则别于上。由光是色法。而从灵通妙慧所发。故能彻照障外。非覆盆可能为碍。故曰神通。

  △二弥勒起问二。初长行。二偈文。

  今初。

  尔时弥勒菩萨(至)悉见彼佛国界庄严。

  四众八部。外见光瑞。内发疑念。并为开显得记之基。故世尊于后文中。普授广记于现前也。

  △二偈文二。初叙意。二举颂。

  今初。

  于是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以偈问曰。

  偈即是颂。译人随便取用。然有祇夜伽陀之别。祇夜云重颂者。天竺梵文。有散华贯华二式。如此方序后复有铭也。又因乐散说生解。乐章句生解者之便故。又为后来者。及钝根者。不妨慈悲重为宣说。伽陀云孤起颂者。即与上文。了不相蒙。而另有所说也。此下偈文。虽杂糅相呈。而孤起居多。

  △二举颂四。初总举光瑞。二别列事相。三叹光希有。四释难启问。

  今初。

  文殊师利导师何故(至)身意快然得未曾有。

  因睹光瑞之异。而发何故之问。

  △二别列事相二。初二初以十颂问十界。二四十颂问六度。

  今初。

  眉间光明照于东方(至)求无上慧为说净道。

  十界事相。本无遁藏。由乏妙用。遂至对面千里。无所了别。今如来欲令一切各悟本有。乃于一光。圆摄难思妙用。以加被之。普令法会三业澄清。六根互用。不离跬步。俾法界现事同陈。于见闻觉知之内。是以弥勒。代众一一点出。如指诸掌。以显能照之妙。而有所问。

  能照毫相虽白。其所放之光。则作金色。故被照之处。皆成金色。

  前云阿迦尼吒。今至有顶。则极非非想矣。此天虽无业果色。而定果色中。亦可受化故。中阴经云。如来入中阴中。化无量众生已。忽然不现。舍中阴形。入虚空三昧。于非非想。现形说法。乃至观音势至。发愿思齐。此上从阿鼻至有顶。皆天眼所见之境。今仗佛光。得于肉眼矣。

  又睹下四颂。以深妙音。各于世界。讲说正法。此以主伴仪。说根本一乘也。

  若人下三颂。明诸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也。初为厌苦急求出离者。说四谛法。令得真空涅槃。有福者。从供佛来求胜法。是择法。此从多闻来。以体空智。初观因缘生。继观因缘灭。故名缘觉。行有施戒等六。前曰种种。对前二乘。曰无上慧。虽同上二齐用体空。而能于断分别俱生后。更侵二种习气。所证真空之理最深。是为上智观得菩提也。

  又法会于上所现事相。若即现前。而知彼所念。此融他心智于凡心也。若即现果。而知彼昔因。此融宿命于现识也。若即现因。而见来果。此融天眠于肉眼也。又见六凡是天眼。见二乘之果是慧眼。见菩萨之行是法眼。若一刹那。遍观无遗。则是佛眼。然此胜用。固因佛加。又复须知。此用与佛本有不一不异之旨。以众生心中诸佛。现神加被时。而诸佛心中众生。亦得暂息尘劳。披微露妙。苟使不然。何以山河大地。既不在所照之外。亦应同法会有此闻见之胜用矣。智者思之。

  △二以四十颂问六度二。初约次第问。二约不次问。初二。初以颂半结前生后。二以十六正问六度。

  今初。

  文殊师利我住于此(至)如是众多今当略说。

  初四结前后二生后。

  △二以十六正问六度。

  我见彼土恒沙菩萨(至)破魔兵众而击法鼓。

  初一偈。以种种因缘。总问因华。而求佛果也。次六偈问施。先财次身次命。即本事经之三易也。初四偈以不坚财。贸易坚财也。七宝及辇舆。皆财施所摄。由世间财。聚散无常故施之。而求安乐涅槃。七种坚固圣财。而为诸佛所叹。

  次身肉妻子一偈。以不坚身。贸易坚身也。以父母所生之身。危脆不实。生灭无常故施之。以易无上金刚不坏之身。

  头目身体。即命之所关。虽有寿夭。必同归于尽。若了四谛。深达三轮。施此头目。可易常住无尽之慧命矣。

  人中自在。王独称尊。因闻妙道。欲得法王位。王法国土。得法自在故。舍家出家。被法服登戒品。以为入圣初基。

  比丘外舍愦闹。内处闲静。因诵经典。而了法无生。心不妄动。即谛察法忍也。勇猛有三种。大庄严经论云。一愿胜勇猛。谓发四弘誓。二行胜勇猛。谓乘愿起行。三果胜勇猛。谓乘因得果时。乐与诸佛。平等无二。思惟佛道。即果胜勇猛也。精进亦三。菩萨善戒经云。一庄严精进。谓菩萨勤修梵行。庄严道果。乃至代众生。受无量地狱苦。心不休息。二摄善法精进。谓菩萨修六度时。不为烦恼邪见所动。摄世出世一切善法。心不放逸。三利益众生精进。谓菩萨于一切时。以种种法。化导众生。灭恶生善。纵经尘劫。心不疲倦。今以勇猛精进联称者。由无怯无倦。始能遍䇿诸度。速成佛道。

  禅中二偈。与地藏十轮经中。三种定业轮义等。初偈离欲等者。即彼第一建立修习定业轮。谓定即禅定。业即行业。轮有摧碾义。修禅者必。先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推破惑业。禅定转深。则五通现前。故今首明离欲。终示发通也。次偈即彼第二建立诵习业轮。谓由诵习大乘。心不散乱。即能摧破惑业。今于禅中。说偈至千万之多。与彼始由诵习。终至破惑义等。其第三建立营福业轮。偈虽未及。亦可含于诵习中。以依教修观。最为易故。又定心一念所修。即胜散心久远所修。故可略。

  智度中。初偈明自利。由妙慧明彻。直穷理本故智深。由妙行炽然。了法如幻。故志固。由决择力。故能问。由明记力。故能持。又见下二偈。承上禅智力。故定慧具。而利他行显。故纵倒岳之机。倾湫之辩。转化金刚心中诸大士。以奢摩他。破诸魔众。更复击鼓䇿进。竖道场幡而后已也。

  △二约不次问。

  又见菩萨寂然宴默(至)如天树王其华开敷。

  科云不次者。麈余云。光中所照。本无次第。如登高而望九重。其中绿窗青琐。绣闼雕甍。金碧交辉。冠盖相映。耳目应接。不暇指点。众妙无伦等。是故于约次之后。但随目之所击。即举而为言也。

  初偈言天龙敬不以为喜者。缘胜定中。自具广大寂静妙境。殊非天龙斯须之敬可动其心。故不为喜。

  林中放光。无缘普度。偏言地狱者。剧苦先悲。如母爱子病者偏怜。

  次进偈中。意识惛熟曰睡。五情闇蔽。四大放倚曰眠。此五盖之一也。众生以此睡眠因缘。不能发生禅定善法。所以沉沦三界。今既不睡。而加经行。正四种三昧中之常行三昧也。梵语般舟云佛立。立有三义。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功德力。能于定中。见十方佛。在其前立。故云佛立。于九旬内。不坐不卧。常行周旋。不息口称弥陀圣号。心想圣容。或先唱后想。或先想后唱。贵勿间断。此三昧力。极能断除宿障。于诸功德。最为第一。今人见此不睡威仪。可以耸人视听。动欲举行。全不明谙。经义应行。何事而反世务纷纭。几成邀名射利之术。殊可慨也。

  戒偈中。即智度十种戒中之二。以初后而该中之八种。初无缺戒。此彼名全同。宝珠有圆明意。即彼第十具足戒也。

  忍辱言力者。以忍有生法之别。恶骂捶打。乃生忍中最粗之行相。故特出之。

  禅偈中。古云。离戏笑。是却掉悔盖。离痴眷属。是除瞋盖。除乱却贪盖。摄念除睡盖。五盖除而所求可疾矣。历亿万岁。若不出光照之一时。此乃因光中之神力。摄九世而归一念也。设因光照。而知其久。此又因光。而发宿住智也。

  次五偈。四事供养三宝也。

  次智中法本无言。故曰寂灭。然无言不碍言。故可说。如空谷无声。不妨响遍世间也。

  由性即相故。可观水成冰也。由相即性。故无二相。冰成水也。上偈约所观境。此约能观智。言无著者。由性即相故性离。由相即性故相离。既被妙观所融。故无所著。此偈亦可双承上三。于所说法及所观境。皆不起法爱。故云无著。

  涅槃中七偈。舍利有二种。一者生身。即佛灭后。由阇维而得者。本由五分妙香熏所成就故。令一兴供者。初获千返生天之报。终得无上佛果。二者法身舍利。即契经也。然生身实由法身而出。今但约供养。统以言之。次六偈。明此人宿种胜因。今乃得值最上福田。是以不惜家宝。广兴供养。所建之塔庙既多。高广之量复倍。内外严饬。并用珠宝。以致八部同兴供养。国界颇异寻常。如天中之圆生树王。于华开时。而天界之妙好。更加殊特。

  △三叹光希有。

  佛放一光我及众会(至)放一净光照无量国。

  初偈总指光中之所见。次言能照之奇特。实由神通智慧之希有。是故于一净光。即照无量国。令法会于不可见闻处。而有见闻。于不可知觉处。而有知觉。是知前文虽似问所照之境。而实问能照之光也。

  △四释难启问。

  我等见此得未曾有(至)瞻察仁者为说何等。

  初半结前。次半启后。请决下之四偈。准古释文殊四种伏难者。谓文殊心内构难。其意有三。一此瑞希有。不可仓卒轻判。二智众如海。谦光推高。三靳固前却生众渴仰。故以伏难拒之。弥勒彰灼释难。意亦有三。一瑞大疑大。若不预释。恐妨正说。二智众虽多。机在仁者。三阖众瞻仁。立诚颇重。所以彰言释难请令时答初伏难者。因请主云。佛子文殊。愿决众疑。文殊仍此。启初伏难云。汝云众疑。众未曾疑。若疑应问。众既不疑。我何所决。弥勒即以第一偈释云。四众欣仰。瞻仁及我。及我欲我问。瞻仁欲得仁答。文殊因此启第二难云。众既有疑。不易可答。待佛出定。然后为答。弥勒复以第二偈释云。若有疑在怀。忧兕不泰。应以时答。如来启定。知在何时。故请时答。决疑令喜。文殊因此。启第三难。我与仁者。同居学地。欲测佛意。微共筹量。独令我答。于理不可。弥勒复以第三偈释云。我亦微心下忖。踟躇两楹。为说妙法。为当授记。文殊因此。启第四难。若如汝说。即是决疑。何烦我答。弥勒复以第四偈释云。安得以我犹豫之心。判此大事。故云。示诸佛土。此非小缘。文殊伏难既穷。谦光亦止。此发问中。文殊伏难是潜。弥勒四释为显。则文殊为宾。弥勒为主矣。

  又瞻仁乃意索也。为欲说此等。乃口索也。然在法说名索果记。在喻说明索果车也。

  末偈。结成众请。

  悬序中。明如来之光有多种。独以为说法华所放之光。为希有光者。以能发起大事因缘故也。

  △二文殊原古以答二。初长文。二颂文。初三。初惟忖略答。二详示所同。三会通结答。

  今初。

  尔时文殊师利(至)难信之法故现斯瑞。

  文殊古佛。既迹示等觉。则智属比观。故曰惟忖。惟即思量。惟昔如今也。忖即筹度。忖今如昔也。由古今之时虽异。而古今所见之瑞则同。故以初一句。约法标。语弥勒曰。由我惟昔于见瑞。后即闻大法。故忖今佛。于现瑞后。亦应演说大法。文殊且以此拟说。大法一句。略答所问。而决弥勒及大众之疑。下复以三喻。叠释说大。所以谓世尊在昔。为诸众生。说三乘法。虽令各获果证。然非大法。故拟此后。应有一味平等法雨。普润人华。同圆极果。故以喻释曰。将雨大法雨。而为溥润。又世尊在昔。为诸菩萨。虽说大乘法。而有五性差别。亦非大法。故拟此后。自应改号点权即实。开显一乘。故喻释曰。将吹大法螺。而为改号。又世尊在昔。虽依一性。为说一乘。犹未彰灼显废昔权。而于实体。终属不足。亦非大法。故拟此后。直舍方便。但说无上。指归宝所。故喻释曰。将击大法鼓。而为䇿进。末乃结云。特以雨能普润。螺能改号。鼓能䇿进。皆大法中所具之义。我故拟世尊于出定后。当演大法中之实义。要之由我昔在光中于见所未见。后即闻所未闻。既今得如昔见。亦应当闻希有矣。统上三喻一结。总释标中欲说大法一句之旨。而决其疑耳。下详示所同一大段。不过引古。证成欲说大法之意也。

  问前弥勒约二事腾疑。何今止答说法耶。答。说法授记。皆一大事摄。既说大法。于领解后。必为授记。故可略也。

  诸善男子下。先以曾见。略证说大之拟见。非胸臆言。咸闻难信者。由诸会众。皆是一类自小之大之机。而谓定有三乘五性之别。若闻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乘之语。则真为难信矣。欲说难信故。现希有之瑞。

  △二详示所同三。初因机设教与今佛已同。二入定放光与今佛现同。三说法授记今佛当同。

  今初。

  诸善男子如过去(至)所可说法初中后善。

  竖论时分。除现前一念。为现在外。已往者名过去。将至者名为未来。阿僧祇云无数。劫波云时分。今指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数劫之前。尔时有佛降灵。别号日月灯明。会悬引玄赞云。日有二能。一导明。二成熟。月有二能。一除热。二清凉。灯有二能。一破暗。二传照。别号以此彰名者。表彼佛能导迷至觉。成器熟根。除烦恼之热。得涅槃之凉。永破愚痴化生传法也。缘日月之照。不足以喻彼佛之智明。复加以能照屈曲之灯。聊借三光片。喻难思之智。故曰日月灯明。

  如来下。十种通号也。以佛佛道同。皆具此十。故十号之文。布于一经。兹于经初。合当广略释之。略则无虚妄名如来。良福田名应供。知法名正遍知。具三明名明行足。不还来名善逝。知众生国土名世间解。无与等名无上士。调他心名调御丈夫。为众生眼名天人师。知三聚名佛。具此十德。名世间尊。若依佛说十号经广释者。则合世间解无上士。以为一号。虽有开合。其义则一。今两存之。一如来义有三。谓法报应。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法身如来也。转法轮论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如来也。成实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应身如来也。二应供。谓万行圆成。福德具足。应受天上人间供养。饶益有情故。三正遍知。谓以一切智。于一切法。无不了知故。又以一切法平等。开觉一切众生。成无上觉故。号正等觉。四明行足。明即三明。行即身口意。正真清净。于自愿力。一切之行。善修满足故。五善逝者。即妙往义。谓以无量智慧。能断诸惑。妙出世间。能趣佛果故。六世间解。无上士。世间解者。诸世出世间。因果诸法。无不解了也。无上士者。谓业惑净尽。更无所断。于人天凡圣之中。第一最上无等故。号世间解无上士。七调御丈夫。谓具大丈夫力用。而说种种诸法。调伏御制一切众生。令离垢染。得涅槃故。八天人师。谓非独与四众为师。所有天上人间。魔王外道。释梵天龙。悉皆皈命。为弟子故。九佛云觉。谓智慧具足。三觉圆满故。十世尊。谓以智慧等法。破贪嗔痴。灭生死苦。得无上觉。世出世间。皆尊重故。于时彼佛。既现身轮。复以口轮。腾音声轮。演说正法。而被一类渐机。令其由小之大。初中后三时所说。皆能契理契机。无往而不善也。然三善之名。遍于诸经。释义亦别。今欲切照下文。当以所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法门。即为三善。应作通别二义。而释通者。则初说四谛。能令闻者。得声闻乘故善。次说因缘。令得缘觉乘故善。后说六度。令得一切智故善。此以彼佛一代圣教。约通义分为三善也。若别明者。则三乘法门。应各具三善。初说声闻乘。以知苦断集为初善。修八正道为中善。证灭名后善。说因缘令观流转还灭为初善。修七十七智为中善。证灭名后善。若菩萨则以不舍菩提心为初善。不念下乘为中善。回向一切智名后善。

  其义下。显说法之德相。其义深远者。谓能引发利益安乐故。其语巧妙。谓善缉缀名等身故。不与外道共故纯一。义丰圆满故无杂。一刹那自性解脱故清净。多刹那相续。亦解脱故鲜白。梵行相者。谓八圣道支。以灭谛名梵。道谛名行。此之八道。与灭为因故。曰梵行之相。

  为求下。正引初佛因机设教。显已同也。四谛者。四即苦集灭道之四也。谛乃审谛诚谛义。谓以析空观谛审。佛说世间之苦集。出世之灭道。皆是真诚谛实之语。故依之修行。即度生死至涅槃。辟支佛云缘觉。以所觉十二支。皆名因缘者。由展转感果为因。互相由藉为缘故。如以过去无明行二支为因。感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为果。复由现果中。起爱取有三支。为现在因。感未来生及老死二支为果。三世相续。循环不已。以故十二俱名因缘也。是故闻此法门。于缘有觉。故名辟支佛。六波罗密者。六即施戒忍进禅智之六也。波罗密云到彼岸。烦恼大海。以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若能以施戒等六。为舟楫为浮囊。则可免烦恼海之漂沉。而度彼岸。令得菩提。成一切种智。种智即佛智。谓能以一种智。知一切道。一切种也。上引一佛因机设教。与今佛已同。

  次复下。更引二万佛。亦与今佛已同。二万佛同号者。或是因中同时开解。同蒙记莂。与今五百弟子。得同号普明之记者相等。颇罗堕云利根。以彼佛现身。时非五浊故。从道德姓中。舍家出家。具十号称法王。而说初中后善之法。

  △二放光入定与今佛现同四。初王子发心出家。二如来说经入定。三如来放光现瑞。四大众腾疑欲决。

  今初。

  其最后佛未出家时(至)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善本。

  王子之名。皆在俗所起者。谓心之所向曰意。有意者。非质禀中耎之。无所向者也。善意者。意之无恶也。无量意者。意在广远。而非浅近劣识者比也。宝意者知自重其意。不敢苟趋也。增意者增高其意。不甘于卑微也。除疑意者。即意所向。而能决诸惑也。响意者。敏捷如响之应声也。法意者。意惟在法。不在非法也。后云发大乘意。咸由此在世意。而起出世意也。

  一四天下。乃为一金轮所王。既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下妙光法师。为人演说。劫满八十。足见彼佛所化之土。不独疆域之广。更见人之寿命亦长矣。窃谓八子既舍王位出家。则显彼佛是刹利种姓。似与二万佛。不同一姓。父王成佛。由于出家故。亦随出家。发大乘意。即发菩提心。修梵行是自利。为法师是利他。八子所以能于现前一身。觑破世缘。才一舍家。即具二利者。缘彼已于过去多佛所。植众善本。乃得如是。

  △二如来说经入定。

  是时日月灯明佛(至)欢喜合掌一心观佛。

  欲显法华一实相理。而先说无量义者。乃密示原始要终意也。令悟无量义。既始从一实相生。则实相中妙义无穷。而无穷之义。未有往而不复者。是故彼佛先说无量义经。复入无量义处三昧。由此三昧。能观无相理故。处谓处所。盖无量诸法。即是实相。实相即无量义。故说真理名处。复为教所诠显。故经名义。为智所诠定名义。处为智所亲证。

  是时下。明天地现瑞。大众欢喜也。问。世尊说经入定。何器界亦现瑞耶。答。缘诸法会。白无始来。于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乃于器界。不能超越。今由即心之佛。度即心之众生。先以智拔。次以定动。令其得未会有。则正报已有发蒙之兆故。令依报亦将化成无上知觉。而先现此相故。首楞云。根尘同源。缚脱无二。

  △三如来放光现瑞。

  尔时如来放眉间(至)如今所见是诸佛土。

  二万佛序。已同现同。最后佛序。出定说经。始终互略。译人高手。

  △四大众腾疑欲决。

  弥勒当知尔时会中(至)欲知此光所为因缘。

  乐欲听法人。皆称菩萨者。拟是结集人。据已经开显得记后。而称之者。所动之疑。全因光相之希有而发故。独以光为问。而他非所急也。

  △三说法授记与今佛当同四。初出所说经名。二明说经时分。三明唱灭付烛。四明弘经作佛。

  今初。

  时有菩萨名曰妙光(至)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智光微妙。能导权实二机。故曰妙光。因妙光而说者。由妙光能以自心为智灯。烛经之幽致。且善为传化故。大乘经。乃诸佛教化菩萨法门之通称也。论列大乘有十七种名。今文具三。妙法莲华之名。在第十六。取莲华为喻者。盖此妙法。权实一体。而莲华则华果同时。可喻妙法双融之义。第四名教菩萨法者。谓此妙理。能化一切善根成熟菩萨。随顺法器。令得佛果故。第五名佛所护念者。谓实相妙理。生佛等有。佛虽先觉。每欲开示。但以众生根钝。不敢轻示故。为佛所护念也。

  △二明说经时分。

  六十小劫不起于座(至)若身若心而生懈倦。

  彼佛于一时一处说经。与今佛之二处三会不同。如食顷者。外蒙佛加。内与理冥。故令六根齐转法华。顿超时劫之外。虽经久远。得如食顷。

  △三明唱灭付烛。

  日月灯明佛于六十小劫(至)入无余涅槃。

  古谓六十小劫。最后一日。晨旦说经竟。便唱灭者。显彼时所化之机。校今为胜。不似我佛更须捃拾入无余等者。以圆断界内界外二障之子果故。

  时有下。为德藏授补处记。于十号中。略举其三。令大会有所依止也。问。德藏所受之记。明是补处。文中全无授声闻记之说。何以科云说法授记。与今佛当同耶。答。科准弥勒所拟。故双举。文殊准标辞而释。故可略也。

  △四明弘经作佛二。初明利根弘经。二明钝根弘经。

  今初。

  佛灭度后妙光菩萨(至)其最后成佛者名曰然灯。

  妙光弘经。满八十劫。足见彼时。人寿甚长。不属五浊。然前言六十。与今八十。皆约今显古。以见时之久。须知彼时人寿。即以今之一劫。准为彼之一日。亦未可知。而华严次第校诸刹时分。有日劫相倍之。别可以参看。佛灭后。八子皆师妙光者。以妙光是不可思议人。如初出定因妙光而有说者。由彼佛既别为一类渐机。已说三乘。今至成熟。当为会归一乘。非妙光。不能互相鼓扬。故因妙光而普告一切。今其弘通于佛灭后。又非妙光。不能坚固无上。故皆师之。最后成佛名然灯。皆展转得补处记者。有以世代祖孙论者。陋矣。

  △二明钝根弘经。

  八百弟子中有一人(至)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心游于外。不达诸法如幻。始于利养。深生贪着。于诸经典。纵有信心乐欲读诵。由无胜解故不通利。由无明记故多忘失。遂被世轻。加以求名之号。更缘法音经耳。成闻之力。亦得渐次种善。得值多佛。

  上引初后二佛互显。三同文中。但示佛佛道同。必说大法。以决众疑之大略。倘逢缘即配曰。此如今之某。又如今之某。则法王亦不得于法自在矣。何也。以法属死常故思之。

  △三会通结答。

  弥勒当知尔时妙光菩萨(至)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由会通文。则知前于二万佛中。独引最后佛。而明现同当同者。弥勒于彼。始得参预法会故。其先后说小说大一事。既亦在昔。同见同闻。何以独令我答。是故觌面指名。决列今佛定后。亦必相同。

  △二偈文三。初颂入定放光。二颂出定说法。三结判劝待。

  今初。

  尔时文殊师利于大众中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世(至)各各自相问是事何因缘。

  共十八颂半。初曰我念者。文殊以大智。穷刹那际。其未至者。尚能摄归现前。况已曾经。自应随念炳著于心。故曰我念。则凡昔所有诸缘。并从此念中。一一指出。此下诸偈。与弥勒问中大同。但前无天鼓鸣略也。其古今之不同处。惟玻璃色与今之金色耳。

  知法寂灭。则不可说。而又说法求道者。无言不碍言故。又法即色心等法。当体即是实相。故口欲言而辞丧。心将缘而虑忘。诸相圆灭。惟智所知。

  △二出定说法。

  天人所奉尊(至)妙光法师者今则我身是。

  彼佛出定。即以世间眼赞。则正法眼藏。俱属妙光矣。

  六十劫不起座。是说法之时。亦如今以七载纪我佛说法华时也。彼佛最后垂范。独以精进二字为诫者。由未见一善。从懒堕懈怠中生故。

  无漏实相者。以无生灭等行相。故名实相。体即性净涅槃。性净者。谓智虽能证。而不能净。以无法可灭故。本性净故。又惑漏虽能依。而不能染。以无法可生故。性本净故。今取一分离过义。名无漏实相。下句复取一分能证智义。名通达之心。

  问。据其次作佛。仍是记补处。岂彼竟不授二乘记耶。答。有二意。一已如上。拟说法与授记。本是一事。故属可略。一或因彼时非五浊。众生诸根猛利故。一闻开解。便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此上上机。何劳更与授记。

  薪尽火灭。喻方便净涅槃也。谓能感之机如薪。随机之应如火。由能感见佛闻法之善根既尽。而如来之应形。亦随之而灭。并从无生灭圆寂体中。而巧示有生灭。是名方便净也。

  结会古今校长文稍广者。正见此段因缘。本是我与汝。在昔同所见者。又文殊恐四众。疑其所引事。属久远。无复可稽。故将彼时同会之人。并渠之往迹。班班指出。以证所引。见非虚诞。此正以今人证往事。以往事证己所判也。

  △三结判劝待。

  我见灯明佛(至)佛当为除断今尽无有余。

  前弥勒以偈伏难。令文殊必定有答。今文殊亦以四偈。断伏疑。使弥勒莫复更问。初疑者。因文殊广引先佛曾说法华。故弥勒潜疑欲问。诸佛赴缘。人时各异。古佛虽名法华。今佛何必如此。文殊即以第一偈断云。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弥勒因此。又疑自有名同义同。自有名同义异。此名何所显召。文殊即以第二偈断云。今相如本瑞。是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弥勒因此。又疑实相无相。何人能会。文殊乃以第三偈断云。诸人今当知。合掌一心待。佛当雨法雨。充足求道者。弥勒因此。又疑佛雨法雨。止洽菩萨。亦润二乘。文殊即以第四偈断云。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弥勒联翩构难。文殊频烦为断。既事穷理尽。即得之于怀。可谓善于问答。具二庄严。

  前弥勒。以四偈通伏难。乃光宅之巧思。今文殊。答中亦以四偈断伏疑。乃天台之巧思。并录之。以见其长。

  前问中有索果记意。今答中佛当雨法雨。即许与义也。

  妙法莲华经科拾卷第一上

  妙法莲华经科拾卷第一(之下)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奉 诏译

  西蜀沙门 佛闲勖?大师 立科

  门人 智一雪墩 拾遗

  △二约近迹垂化开权显实令悟一乘门三。初法说授记。二喻说授记。三因缘授记。初二。初法说。二授记。初二。初无问略说显诸佛智教甚深。二三请广说显佛乘唯一无余。

  初二。初自叹以众以显众生不知。二自止以显能知唯佛。

  初二。初总叹诸佛智教。二别叹自证智教。初三。初双标。二双徴。三双释。

  今初。

  方便品第二

  正宗分初。以方便两字。题品之首者。盖以今之妙法。有能摄取一类渐机。令入佛慧之善巧故。窃谓。妙法莲华四字。固是一经之都名。而方便二字。复是题中之要旨。原古德见世之莲华。有为莲故华意。遂取出。以喻妙法为实施权之用。作方便之前相。又以见有华开莲现意。更可取喻妙法开权显实之用。而作方便之正体。是故译家进收在昔所施之权。以为所开所显。而以今能开能显之妙法。特授方便之名。以能决了昔之覆相故。以能点昔之三权。即是一实故。大约此中所有开显文字。皆从甚深方便之所流。故以方便。而揭品目也。其第二周。不过为未了者。更藉譬喻。以喻此方便。第三周。不过引昔缘之未坠。而显有今之方便也。

  尔时世尊从三昧(至)辟支佛所不能知。

  如来十八不共法中之第五。无不定心。谓如来行住坐卧。恒不离甚深胜定。今言起定者。示于定内已自缘理鉴机。定起之言。无不机投理契矣。又不共中之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谓佛现诸胜相。调伏众生等。今明起定之威仪。而曰安详者。殆显身业胜相中一种。舒徐之貌耳。告舍利者。将欲破小故。先呼智首。以撼群机也。

  诸佛下。先叹二深也。夫灵山一会。本为开显而设。今于未开显之前。即叹二深者。由迷者不达妙法。权实双融。即权即实之旨。而返认权为实。不复前进故。先叹其不知。而令动执生疑。以为发悟之基。何为二深。谓证道及教道也。证即诸佛能证实相之智道。今由智外无如故。唯约能证言。又此智中虽权实双融。复由实外无权故。且约实智言。亦是自行方便。遂不对机。而暵其甚深无量。以能竖穷实相之渊底故。又横该其涯际故。

  其智下。叹教道深也。教即阿含。本是妙智所流故。叹教即叹智也。而以门为喻者。生公云。夫知智在说。说则为门等。即指诸佛在昔。所施三乘之教。令秉此者。可为入实之渐。无奈诸人不识如来设权之别意。而反认权以为究竟。是故叹智慧门之难解难入。此是利他方便故。对机而兴叹也。下颂说不退菩萨。亦不能知。今由二乘执重故特举声闻辟支也。

  △二双徴。

  所以者何。

  此句双徴何故实智甚深。而慧门又难入。

  △三双释。

  佛曾亲近百千万亿(至)随宜所说意趣难解。

  佛曾下。先释实智所以深者。由近佛之多故。福足而转。资种智之深。由尽行诸佛之道法故。令妙慧满足。共济其深也。复次近佛。即瞻其化仪而行道。由聆其化法。以诸如来。有如是之妙因故。令果智竖横匹测。

  勇猛下释权智。上以难解难入。叹慧门之深。今释二难之所以。缘诸二乘。不能勇猛精进故。难解难入。由我往昔遍䇿诸度。勇猛精进。是以解所难解。入所难入。而于因中。已得名称普闻。而泽被无疆矣。此约勇进。释得深之所以也。

  成就下结成二深。谓由此广大因缘故。致果上得此甚深未曾有法。此结实智也。复由体大用大。致随宜所说之意趣。故皆难解。所以难解者。以是四种意趣中之别意意趣。故经云。虽复说三乘。但为教菩萨。即别意也。

  △二别叹自证智教三。初约权智释教显益。二约实智遍收总叹。三约二利双结二智。

  今初。

  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至)知见波罗蜜皆以具足。

  初句所标之佛。且指菩提场道成之身。已来二字显曾经之时。种种下。亦且指此身所演之教。因缘是能起法会之由。譬喻是况显正说之助。言教即是正说。凡所对机。若于正说。有所未明。即加以譬喻。或更藉过未因缘。而始有惺处。则三周说式。不独一经有矣。方便字应对上。三外凡有摄取众生之善巧。皆名方便。如冥加及光相等。皆约种种及无数说者。以众生处处着故。不达诸法实义。故非以种种因缘。及无数方便。断不能令其得益也。

  所以下。释能令得益之因。由如来果上之方便。若道种之知。法眼之见。究尽药病。已到彼岸故。

  △二约实智遍收总叹。

  舍利弗如来知见(至)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文亦先标次释。舍利弗如来。不但利他之权智。究竟具足。即自证之佛知佛见。莫不广大深远。竖穷横遍。

  无量下。以能具德。释深广之由。如膏益盈。而炷益彻也。以凡佛地中。所有之四无量心。四无碍辨。十力四无所畏。深禅大定。诸解脱门。诸三昧门。莫不深入。以致无际可穷。若更括之。即一切未曾有法。悉皆成就。是故知见。广而更广等。

  △三约二利双结二智。

  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至)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初节以悦所利。结显能利之权智。已得曲尽善巧故。非二乘之所能知。

  次节取要。结显实智。由悉成就自利未曾有法故。令实智广大深远。更非二乘等所能知者耳。

  △二自止以显能知唯佛二。初长文。二偈文。

  今初。

  止舍利弗不须复说(至)如是本末究竟等。

  止犹杜也。上未曾有法。乃亡言之境也。非亲证者。纵倾河辨为说。决不能知。故藉以响止响之辞。而自杜其口曰止。不须复说。欲答徴中。以难解释。不说之故。而文有二转。一以是第一希有。故难解。二以难解释不说。纵说亦不知故。其能知者。唯佛与佛。其所究尽者。即诸法实相。此句出第一希有之体也。意谓。若自高远求之。无怪其难解。今于极寻常法中。皆忽略于当下。特为拈出。方见第一希有诸法。岂非寻常诸法当体。即是实相。宁非难解。

  何等诸法即实相。所谓诸法有如是相。表于外。如是性。据于内。六根之体。功能之力。施设之作。亲生之因。疏助之缘。赴感之果。满果之报。皆有始终本末究竟处。虽法法互遍十界。悉是如来妙智。所究尽处。既诸法即相性等。而相性即实相。岂非希有。又岂离于当下。类此而推。则现前之松直棘曲。鹄白乌玄。无非实相。我故曰。诸法实相。皆我之所得。尔辈之所昧者。据此则一乘平等之旨。已跃然于言外矣。

  问。前自叹中。既约智说。今自止中。何约实相言耶。答此正终实教中。理事无碍之旨。由智外无如故。初文约智。由离所证。无能证故。今但约理明。其犹离水无冰。离冰无水。同成一味义也。

  △二偈文五。初颂众生不知。二颂能知唯佛。三申明众生不知。四申明能知唯佛。五结实劝信。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世雄不可量(至)及佛诸余法无能测量者。

  一切众生。皆雌伏于烦恼山中。唯诸佛。以雄猛实智。断尽烦恼。证穷实相。超出有顶。乃可称为世雄。况复具足无量功德。讵诸世间所能测量者。

  △二颂能知唯佛。

  本从无数佛(至)除诸菩萨众信力坚固者。

  二佛因中。虽具行诸道。而于妙法。犹然难见难了。直经多劫行道。已于果位中。始能悉知悉见。如此言绝果报等。唯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此即相无相。即言亡言之旨。岂诸众生。可以取解。要知入佛智慧。唯有信力及智力。信力如舍利弗可入。智如不退之不知。故知信穷因位。智在极果。因智尽处。方可论知。

  △三申明众生不知。

  诸佛弟子众(至)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

  共九颂半。皆倍增以显不知故。约人则由下位。以至上位。约数则由少以及多。又于多人多数处。加以长时。似于此处。宜当尽知。而返少分。亦不能知。不独见佛智之难知。亦更见行文之巧妙。文中既曰。唯佛能知。旧注犹约藏通别。论不退意。谓别教初地。圆教初住。能知耶。经中以圆教菩萨。皆称之曰佛耶。

  △四申明能知唯佛。

  又告舍利弗(至)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

  实相法中。若染污及不染污无知。悉皆不干。故曰无漏。亦非心口所能及。故绝思议。虽等觉亚圣。犹隔罗縠而窥故。曰甚深微妙。唯我及十方佛。乃具妙智。乃能知此。

  △五结实劝信。

  舍利弗当知(至)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初引诸佛无异之语。先断其疑。次于己所说。劝生大信。世尊下。正为显有实说。谓我自鹿苑迄今。多是方便说法。未言真实。今在既久之后。要当为其显发。此但许说。非正显也。次二颂。申明不为说实之故。而特题出三乘之名告者。盖灵山法会。众海云集。机宜颇伙。以此三辈。乃是正为故。于众中指名告之。曰汝等三乘。须知一向所秉之教。皆非真实。以尔贪爱深厚。于界内法。处处染着。真实妙法。未敢遽说。故先以方便说法。引之且令出界。今既善根成熟。理合开显。为说妙法。此正吹大法螺。改号之谈。俾诸闻者。大生惊疑矣。

  △二三请广说显佛乘唯一无余三。初初请二止。二二请三止。三三请广说。初二。初初请。二二止。初二。初长文。二偈文。初二。初经家叙疑。二身子陈请。

  今初。

  尔时大众中有诸闻(至)而今不知是义所趣。

  初举已得小果之千二。次举正求二乘之四众。所以疑者。因闻久后要说真实。并斥昔说。俱是方便。遂疑何故。殷勤称叹方便。然方便无二。何以既斥复叹耶。以权实双融。非所能知。是以称叹。复缘执权为实者。故复斥方便。而实警其人也。

  而作下疑实也。有所下疑权也。

  佛说下。疑己所得也。一解脱即二乘同证之果法。义乃三乘教之所诠。我已如说而证。则我之所得。亦是佛之所证。同到涅槃。今忽斥为不解。故云不知是义所趣。殊弗谙。器皿中之空与大空。体虽是同。而浅深小大之别。安可同日语耶。

  △二身子陈请。

  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至)甚深微妙难解之法。

  初陈己疑。今者下陈众疑。惟愿下请决也。

  △二偈文二。初叙述前法。二陈疑启请。

  今初。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慧日大圣尊(至)智慧甚微妙诸佛之所得。

  △二陈疑启请二。初陈疑。二启请。初二。初众疑。二己疑。

  今初。

  无漏诸罗汉(至)是事为云何愿佛为解说。

  △二己疑。

  于诸声闻众(至)为是究竟法为是所行道。

  为是究竟二句。约二义生疑。若是诸佛究竟之法。诸佛所证。诸佛之道。诸佛所行。我等或不能知。若是同一解脱。得到涅槃。乃如佛所说。而证得者。如何不知。我等所知。亦佛所示。而何云有所言说意趣难解。如前之叹。必有因缘。

  △二启请二。初身子独请。二代众普请。

  今初。

  佛口所生子合掌瞻仰待愿出微妙音时为如实说。

  口有二义。一以口属佛。若云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则此口属佛。若以口饮法乳。咀嚼法味。则口属身子矣。

  △二代众普请。

  诸天龙神等(至)合掌以敬心欲闻具足道。

  上云示以三乘教。今补求佛诸菩萨。则知三乘同有疑矣。

  △二二止。

  尔时佛告舍利弗(至)诸天及人皆当惊疑。

  连以二止者。一恐执小故止。一恐疑大故止。

  △二二请三止二。初二请。二三止。初二。初长文。二偈文。

  今初。

  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至)闻佛所说则能敬信。

  连声唯愿者。应二止也。释徴中。以曾见佛。显有宿福。以根猛利。显其能信。堪为法器。

  △二偈文。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法王无上尊惟说愿勿虑是会无量众有能敬信者。

  △二三止。

  佛复止舍利弗(至)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

  疑与慢惑也。不敬信。因惑所造之业也。大坑即五无间。是业所感之苦果。应当护念此辈。

  △三三请广说二。初三请。二广说。初二。初长文。二偈文。

  今初。

  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至)长夜安隐多所饶益。

  △二偈文。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无上两足尊(至)是等闻此法则生大欢喜。

  信为善根之首。依明了智慧。则易起欢喜。乃四悉之一。所以为生善灭恶。入理之阶故。每云敬信及欢喜。

  △二广说三。初世尊许说。二大众承旨。三如来正说。

  今初。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至)汝今善听当为汝说。

  初是顺许。汝已下。诫许也。说此下。拣许也。先明上慢退席。法不罕有。不令人退。前因此辈在座故三止。今将说故。以威德遣去。所以下。经家释退去之故。即是显不制止之故。若南山云。为进增慢之俦。则是显法众也。约亦曾闻许开显。即结缘众也。尔时下结许也。以枝叶振落。则贞干坚实。梁栋之材得显。故许以堪受大法。

  △二大众承旨。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唯乃应声之速也。

  △三如来正说二。初长文。二颂文。初四。初叹法劝信先示佛语不虚。二牒前释成略显唯为一事。三广明诸佛唯一佛乘。四拣伪敦信开除灭后。

  今初。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至)佛之所说言不虚妄。

  先指出能诠诸法之全体。曰如是妙法。法即教法。而言妙者。以权实隐显故。非下位所能思议。故如莲之华实双含。不可作同异见。故下以灵瑞现。喻说此法之时。能令人得记成佛。如优昙开。而轮王现舍利弗下。再谆劝者。以久闻权教。恐不能顿改故。

  △二牒前释成略显唯为一事。

  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至)无有余乘若二若三。

  初标难解。次释徴言。非思量等者。正由唯佛与佛乃知。显非尔等之思量所能。亦非教绝言默会也。所以下。由重徴。乃洞示本怀。见佛之出世。唯为一大事因缘也。大疏释一大事因缘云。若约绝待。则非二非三。曰一。佛因佛果。曰大。因能感果。果能酬因。因果干。能俱能令物解脱。曰事。次以二义。释因缘二字。初将因缘。作所以释。属于如来。谓佛因此缘此。出现于世。二将因缘。属于大事。则因亲缘疏。因即正因。缘即缘因。又因即了因之所了。缘即生因之所生。因即佛种。必仗缘方启。故佛出现。起斯佛种。是则大事二字。通因通果。因缘但语于因耳。

  若不解我为大事出现。即不解我所说法。是故前于双叹后又止而不说也。次呼名自徴。复自释也。知见即上智慧也。先约四义释。次结无他事。四者初以开字。约理智性相二对。双明开三显一者。论云。开者无上义。谓一切众生。本有无上菩提智果。即知见之相。本有无上涅槃理果。即知见之性。而皆堕在二乘污泥浊水之中。如来为欲开除能覆之惑障。使本有得清净故。出现于世。二以示字约果法。单明会三归一者。论云。示者同义。谓二乘等所有法身。与我法身。平等无异。今各证差别小果无人能示。如来为指示佛知见之性。大平等果故。出现于世。三以悟字约行法。单明摄三为一者。论云。悟者不知义。谓一切众生。不知惑体本空。凡诸小行。皆可作一乘之因。感实报之智身。如来欲令众生。自了知见之相。即报身故。出现于世。四以入字约教法。双明废三立一者。论云。入者因义。谓诸众生。虽有能证之智。及所证之理。而未能显。如来欲荡权乘之滞迹。依了义教。令入初地。以能证智。为菩提因。以所证理。为涅槃因。故出现于世。此上四节。双约论文及大疏会释也。然据大疏。唯废立二字。局于教上。余则通三。今文且约局义显也。舍利下。先结释。佛告下。复通结云。诸佛出世。别无他事。但为教化菩萨。此约人结果。法唯有一乘也。诸有下。结行法。摄三为一。舍利下。结教法。废三立一。不结理者。影在前故。又四字中。唯约示悟。而该前后两字。南山云。统降灵之本。致正指此文。

  △三广明诸佛唯一佛乘三。初通明三世开显。二别明释迦开显。三释明说权所以。

  今初。

  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至)入佛之知见故。

  初横显十方道同。次竖显三世道同。舍利下。大疏云。开除惑障。显示真理。令悟体空。证入真理。今文但略开义。以真理必先。由于除障故。文于三结处同有是法皆为一佛乘句。虽述昔之施权除障。而却为今之显实。亦即点权为实意也。

  △二别明释迦开显二。初开权。二显实。

  今初。

  舍利弗我今亦复(至)方便力而为说法。

  性即深心所著。习成于过去者。依此性。发起现前欲乐。而为能感。我则随其性顺其机。以种种缘。而权为说法。以渐导之。

  △二显实。

  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

  亦与上点权即实之意相等。皆始令闻种种。终令得一乘也。一切种智者。谓能以一种智。知一切诸佛之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也。

  △三释明说权所以。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至)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言尚无及何况者。即约遮诠。直显唯有一乘。亦非有所对待。然后言一也。舍利下。正出说三所以。因佛现身于五浊故。劫波云分别时节。浊即扰乱义。能使心性。失其澄湛。但劫无别体。唯依四浊增剧时。得名烦恼。以五钝使为体。见以五利使为体。众生。则揽见慢果报。不孝父母。不畏恶道。信受邪法也。寿短苦长命也。缘五浊障重。成就不善。使明利净慧。不得现前。不堪作大法器。是故以善巧方便于无三处。而说有三乘。问。既于无三处。而说有三。宁不与华严唯说一乘义违耶。答。一乘妙法。权实双融。法身大士。纵闻说三。更助实用。诸钝根人。于说一时。纵有所闻。亦成己见耳。

  △四拣伪敦信开除灭后三。初拣成真伪。二开除释疑。三结显唯一。

  今初。

  舍利弗若我弟子(至)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

  初约不顺师法者。拣真。谓若果是弟子。未有知始说。而不知终者。汝虽自谓是我弟子。我何得认以为真。遂摈于法海之外。故连以三非遣之。以不顺师法故。

  又舍利下。约不肯增进者。成伪。谓若自谓已得无生。认此分段是最后身。舍此身即究竟涅槃。便置变易身。所有生死。于度外不复发心愿求无上者。当知此辈。与未得言得者何异。此增上慢人。自应斥住我慢山中。与诸上慢。同成侣伴。此上二节。准古敦逼使信义释也。

  △二开除释疑。

  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至)于此法中便得决了。

  上文约佛在世。不闻不信者。即成上慢。此下开除佛后。纵有不信者。可容不成上慢。以此法虽复流传。而能解义人。实难得故。

  若遇下。恐有疑云。佛灭后。解义人既难得。其得罗汉者。宁不永入灭耶。又宁不与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乘说违耶。释云。世尊以利他成事智。为舍果缚之者。现变化净土。为彼所依。亦于彼为现变化身。即于彼中。为说此法。令其决了唯一之旨。余者。对我佛而言他佛也。准此会初退席者。谅亦不在彼土之外矣。

  △三结显唯一。

  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至)无有余乘唯一佛乘。

  先约己言。次约诸佛。以显师子吼决定说也。

  △二偈文二。初叙意。次举颂。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二举颂三。初拣别伪流叹众贞实。二正颂长文显法唯一。三赞法流通信喜作佛。

  今初。

  比丘比丘尼(至)此众无枝叶唯有诸贞实。

  慢有七种。一单名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劣慢。七邪慢。文具五六。出家二众。言增上者。谓未得上人法。未证上人理。便言已证已得。在家言我慢者。或恃种族及才能也。女智浅劣。易被邪僻所惑。虽闻正法。难于生信。戒有三种。一者律仪。通于圣凡定散。二者定共。通于圣凡。不属散心。三者道共。通学无学。言有缺漏者。于律仪有失。如器缺。则易见。于定道有失。如器渗漏。则难见。即内起恶觉如玉含瑕。外动身口。如玉露玼。糟无合欢之味。糠乏充饥之实。取此喻彼。显不堪受大法也。

  唯有下。叹唯存贞实也。

  △二正颂长文显法唯一二。初颂牒释。二颂广明。

  今初。

  舍利弗善听(至)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

  初六颂。颂开权诸佛所得。若权若实。并皆寂灭离言。非假方便。何能有说此能应也。众生下。颂能感也。佛悉下。颂说法应机。先令得欢喜益也。或说下显所说有种种也。修多罗云契经。然有通别之异通即圣教之都名。别即十二分中。直说法相者。今文指此。伽陀云孤起。本事说本昔世界事也。本生说本昔受生事也。未曾有佛现种种神力。众生怪未曾有也。因缘若己若他。缘起事也。譬喻以比况显法也。祇夜云重颂。重颂上直说修多罗也。优波提舍云论议。上皆随宜所说也。又十二分教。皆通大小乘。今文且以四十年中。属权小之九部言之故。曰随顺众生说有云。小之九部。除十二中之方广。自说。授记。大之九部。除十二中之因缘。譬喻。论议。乃一往之说也。我设下。颂开权。所以下。颂说大。所以有佛子下。正颂今日障除心净。堪受大法也。又既许能闻一偈。成佛无疑。则前闻许开显。后退席者。亦应有分矣。

  △二广明二。初通明诸佛以己释成。二别明三世以己释成。初二。初通明诸佛开显。二以己释成开显。

  今初。

  十方佛土中(至)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

  初以七句。明施权说实。大疏释无二无三云。若直望经意。但立一乘为真。趣举二三。悉皆不许。不论小大。如说世中此人独立。更无与比。非要别指张王二人。下句释疑。假名虽无实义。若藉为引导之梯。亦所不废。上明诸佛。亦唯一乘。诸佛下五句。更显唯一事实。不以小乘济度。佛自下。约诸佛自证。以释一乘一事意。如来定慧双游。深心契寂。利智贯达。以此二法。既庄严自所得之法身。复以所证。转入教道。利他既自证大乘。若以小法。乃至化一人。则堕悭贪矣。殊为不可。是以凡能归信者。我必以清净三业应之。口无欺诳。不轻未学。意无贪嫉。不妒彼胜。故于十方。以无畏相严之身。为说一实相印。印定一切。唯一实相。所谓无相。同证无上至一之道。

  △二以己释成开显四。初原始要终。二明五浊障重。三说小治障。四障除显实。

  今初。

  舍利弗当知(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

  初引本所发之誓。次颂。且约一期得说。以明愿满。非括尽一切言满也。

  △二明五浊障重。

  若我遇众生(至)亦不闻正法如是人难度。

  初明隐实所以。诸佛心内众生遭苦。众生心内诸佛兴悲。故得相遇。遇时本欲尽以佛道教之。其奈无智者。迷而不受。则虽遇如不遇耳。然无智乃五浊之源。故先揭之。次明五浊之相。夫自人寿八万减至二万。则入五浊矣。当本师降神时。寿已减至百岁。正值五浊。咸臻之际。是故经中。竖将五浊。分属三世。以明众生久被汩没。诚为难度。文有三节。初用烦恼众生二浊。以明过去。善本即智未修。善本则唯用识情。要知无智即为入浊之源。故众生于五欲境。或憎或爱。咸生热恼。即烦恼浊也。此属惑道。复由境迷惑现。发动七支业行因缘。致令堕于三恶六趣。其能趣恶趣者众生也。以身受遍诸苦。即众生浊也。上约二浊。该惑业苦三于过去世。受胎下。二约命浊见浊。以明现在。谓于往昔。设有片善。感受人中胞胎微形。更缘业重福轻。于世世中。亦不能逃于命浊。但受命短苦长之报。即或发心。厌苦求脱。又复误入邪见稠林。信受断常等说。深着不舍。纵有正法在前。而由我慢充满。闻亦不信。成阐提种。堕于见浊之内。于千下。三独显邪见过重。转成劫浊。谓此邪见。不但障蔽现生。亦障未来。千万生中。不闻佛名。正法之善。故曰难度。如此论浊。庶不与下文重叠矣。

  △三说小治障。

  是故舍利弗我为设方便说诸尽苦道示之以涅槃。

  特以障重。不堪说大法。故以谛缘之法。先为治障之方便。尽苦道即尽智也。

  △四明障除显实。

  我虽说涅槃(至)诸佛语无异唯一无二乘。

  初直显昔果非真。诸法下。释非真义。谓诸法本来寂灭。无可取舍。若见有苦可舍。有灭可取。则乖一理齐平之旨矣。若佛子能依此旨行道。已未来成佛。其若返掌。方名真灭。特以小能治障。大教方兴故。以方便开示三乘。然后说一。十方诸佛。咸遵此式。须知诸佛能诠之语。彼此皆同。其所说之法。亦惟有一。

  △二别明三世以己释成二。初别明三世开显。二以己释成开显。初三。初明过去。二明未来。三明现在。初二。初颂诸佛开显。二以方便助显。

  今初。

  过去无数劫(至)化无量众生令入于佛道。

  △二以方便助显二。初总明。二别明。

  今初。

  又诸大圣主(至)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

  异方便。且约事度言。助显字即释异义。以去开显时遥故明异也。亦即影显前开三显一。乃正方便也。

  问。人天因可以称异。其前后为实所施之权。既均属事度。何得抑前扬后耶。答。据终教的旨。凡咳唾拈示。既皆业识。即如来藏显发第一义处。有何差别。今以善根成熟。近开显之权。即摄入正方便中。其最初引令发心之权行。则名为异。以去开显时甚远故。

  △二别明二。初以三乘助显。二以人天助显。

  今初。

  若有众生类(至)如是诸众生皆已成佛道。

  此中止取能闻六度。一念之善。及见佛灭。一念善软之心。不可约修六度深言。而如来即因此一念之微。或因一念之随喜。藉此以为可教之基。即将之护之。令其不昧。渐渐推广。从微之着。所谓助显也。故异中之权。不得与最后所开之权平看。便该至通别二教。

  于佛灭。能发一念之善软。不被强扩难调之烦恼所制者。亦为将护至成熟位。必为开显。俱已成佛。

  △二以人天助显二。初约缘因显实二约了因显实。初十。初志心起塔。

  诸佛灭度已(至)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

  余谓能于舍利塔前。一兴供养。当获千返生天之报。况造塔者。自然蒙报。遐劫之后。所有余福。渐当开显。

  △二戏沙作塔。

  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于尘劳中。虽是戏沙为塔。亦如凿石火发。而燎原烈?。何尝离此一星之外。据此则知上文六度皆约最初效法一念言。更有深意。是故经中。前言志心。后言戏心。下皆仿此。

  △三志心造像。

  若人为佛故(至)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

  造像功德。经明十一种功德。一者世世眼目清洁。二者生处无恶。三者常生贵家。四者身如金色。五者丰饶珍玩。六者生贤善家。七者生得为王。八者作金轮王。九者生梵天住寿一劫。十者不堕恶道。十一者后生还能敬重三宝。又云。若人临终发心造像。乃至如麦?能除三世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据此言。报虽不唯在天乘。今文且约天说。

  △四戏心画佛。

  乃至童子戏若草木及笔或以指爪甲而画作佛像。

  五结成显实。

  如是诸人等(至)但化诸菩萨度脱无量众。

  亦但以己昔被开显之法门。而度多众也。

  △六约诸尘供养。

  若人于塔庙(至)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七散心献供。

  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

  △八明身业礼敬。

  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

  △九结两番大益。

  以此供养像(至)入无余涅槃如薪尽火灭。

  △十明随口称敬。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南无或云那谟。或云南摩。皆梵音楚夏也。此翻归命。或云度我。大品云。佛言若有一人。称南无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

  △二约了因显实。

  于诸过去佛在世或灭后若有闻是法皆已成佛道。

  于过去佛法中。但得一闻此法。即成了因智种。为开显之基矣。宗镜云。如世井泉。以海为体。若人饮者。皆得海味。一体无异。但随业力。而得咸味。具信人闻。便得如来法身。大悲智味。阐提之人。无所堪任。然如来智。亦作生因。如泥蛤生天。厩象悛恶是也。

  △二明未来。

  未来诸世尊(至)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

  初明友便说法。

  一切下。引权入实。

  诸佛下。明本愿。

  未来下。正明说一。诸佛下。释说一所以。大疏云。以唯一性。故说一乘。此一性者。即以能证之智。遍知色心等法。从本已来。性相寂灭。于自他共非即非离。湛然常住。有来即无。非推之使无。故曰常无性。则常无性。即所证之理耳。此无性理。即是中道成佛种子。亦即正因佛性。是了因之所了者。缘即缘因佛性。是生因之所生者。体即六度万行。以此智教之缘起彼正因。令得佛果。上约因种种释。若约果种释种性。关中云。佛报唯佛。其理不差。即性义也。说法度人。类皆相似。此种义也。果之种性。从真理生。故云从缘起。意云。佛缘理生。理既无二。是故说一乘。所谓证理成佛。称理说一也。是法下。重释上偈也。谓是法即前所知之法。所以常无性者。由住真如正位。世法即如。故皆常住。谓因乖常理。成三界无常。若解无常之实。即无常而成常矣。则常与无常。二理不偏。故涅槃经。况之二鸟。今于道场。证知一切世间。无常即真常理。犹悬镜高堂万像斯鉴。二而不二。不可言宣。以方便力。假以言说。一尚假说。焉有二三。

  △三明现在。

  天人所供养(至)譬喻亦言辞随应方便说。

  真如一心。本来寂灭。非轮回生死之灭。亦非对治之灭。故称第一。于一心寂灭。无可说处。以方便力作种种说。

  △二约以己释成四。初以二偈标起。二观机起悲。三应机说法。四正舍方便。

  今我亦如是(至)方便说诸法皆令得欢喜。

  台家指此二偈。为下说譬之本。私谓。下喻不过将上法说画出一图。与之重为比明而已。何必克指亦如是等者。正以己释成。三世诸佛开显之道。皆同也。

  △二观机运悲。

  舍利弗当知(至)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

  法性土中。佛眼圆鉴群机。普应万有。兹为一类渐机。应以先权后实法门摄受。乃脱御现身于五浊。须知。此下横论五浊。正申明上劫浊乱时。众生垢重之相。显是五浊同集之时。致令障重执深。与世尊悲愿。更相关涉。是以惊入火宅。

  六道为无福慧者行处。众生浊也。

  险道中易于数数丧身失命者。命浊也。

  外被欲尘所蒙。内以贪爱自蔽而堕。正如?牛因爱尾之被害。此烦恼浊也。

  唯佛始能破浊。既不求佛。则堕于劫浊矣。

  深入邪见。既被见浊所蔽。纵有甘露。亦不肯饮。是以苦楚相连。无复能出。恶人恶法。恶时恶世同集。正众生垢重。劫浊搅乱之际。安能不起大悲。而为拔济。

  △三应机说法四。初念自所得法。二念诸佛用权。三明诸佛现赞。四明敬顺佛教。初四。初明所得微妙。二明所化根钝。三明释梵请法。四明无机息化。

  今初。

  我始坐道场(至)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

  道场在摩竭提国西南。去泥连河不远。佛初在此。修治得道。故云道场。始者约时而明。若约佛赴机。无时不始。机若无感。则无有始。又登地圣人。恒见常说一味之经。唯见有始。而无终穷。就佛而言。无始不始。若约方便。皆从一乘印中。现差别相也。坐道场者。古今情亡。心无初相。名之曰始。无身现身。无住而住名坐。即无念而照。见心常住。名坐道场。此约终实义言也。始教则以八相示成名化。四智创圆名报。为坐道场。小中则以三十四心断结。五分法身初圆。以丈六身。于木树下。名坐道场。约顿则无成无不成。譬如世界。乃有成坏。而虚空则无增减。若约圆者。则以十佛法界之身云。遍因陀罗网无尽之时处。念念初初。为物而现。摄三世间。主伴具足。名坐道场。今指未开显前事。何约小说。余四因便故来。观树者。感在树下坐。得成佛道之恩故观察。经行者。念地德故。皆欲赛泽意也。于三七下。通考诸经。如普曜密迹二经。皆云。于第二日说三乘。四分律六七。兴显经七七。五分律八七。智论五十个七日。十二游经一年。时既不定。说亦不同。皆随机宜。以致见闻有异也。今云三七者。如因果经云。佛成道初。一七日思惟。我法微妙。无能受者。二七思惟众生上中下根。三七思惟谁应先闻佛法。独彼经与今说稍合。但据今之思惟。专以法大机小为言。故欲涅槃。须知言思惟者。俱是循机所见。如来已离觉观故。现量缘境故。是五浊中所见故。

  △二明所化根钝。

  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

  △三明释梵请法。

  尔时诸梵王(至)恭敬合掌礼请我转法轮。

  凡佛出世。皆有梵王请法程规。

  △四明无机息化。

  我即自思惟(至)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

  灭虽无益。而校因说有损差胜。故曰宁不说而入灭也。

  △二念诸佛用权。

  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

  仍念过去佛。既用方便渐诱。不忍顿舍。我又何不取法。大凡诸佛。为一类渐机。虽同用先权后实法门摄受其所被机。仍有难度易化者。以所出现之时。有不同故。且如今贤劫千佛之首拘楼孙如来。出于人寿五万岁时。拘那含四万岁。迦叶二万。纵皆先权后实。特缘时胜机胜。皆为易化。本师应在人寿一万时出现。特缘无机可度。是以下延人寿减至百岁。乃为降灵。虽有可度。奈众生色心俱劣。更被五浊同时敦逼。故诸众生。洵为难度。纵法诸佛。更须曲济。

  △三诸佛现赞。

  作是思惟时(至)虽复说三乘但为教菩萨。

  由方便体同。感应相宜故。蒙现赞言。第一者。缘现身五浊。曲济慈悲。化所难化。故据大论。称释迦文尼。则文字乃牟字之楚夏也。

  △四敬顺佛教。

  舍利弗当知(至)生死苦永尽我常如是说。

  闻赞而称南无佛者。答以敬顺意也。

  思惟下。明顺机设化。波罗奈。中印土境。乃河名也。去河不远。造立王城。或翻江绕城。而国亦因此得名。又古世曾豢鹿于此。故又名鹿苑。三七后。即趣此说法。分明隐略菩提场一段事。显声闻未曾见闻华严来。故下天人亦祇举二种法轮。如来于下文。亦祇举宅内许三。出宅与一之喻。

  诸法下。正明设化。诸法森然在目。似可敷陈。而由当体即是寂灭实相。胡可言宣。虽不可言。然亦不着无言。故以方便。先为五人。趣波罗奈。一夏调根。初为陈如。说四谛得道。次为頞鞞䟦提。说布施生天福乐。二人同时证果。三为迦叶拘利二人。亦如前说。皆得圣果。是为三番度五比丘。今为夙缘所追。故先得度。

  是名下。明三宝之名初现。轮有运转摧碾二义。佛今转自心中法。入于他心。摧其烦恼。转凡成圣。故名转法轮也复缘弟子受行。烦恼断处。涅槃名生。则以能说者名佛。所说者名法。依法得果者。名罗汉僧伽。于是小乘三宝之名。初现世间。

  从久下。释疑云。此辈所以初闻即能得果者。以我从久远。鉴其乐小。乃为赞小。故今一闻得称本习。即能速证。然久远义。亦密含化城寿量矣。

  △四正舍方便二。初明机宜叩圣。二明正舍方便。

  今初。

  舍利弗当知(至)为说佛慧故今正是其时。

  今于未开解前。突指三乘。为佛子者。直据正因言也。言志求者。应约二种人言。一约二乘虽于往昔退大。而愿珠未失。今至成熟位中。言志求也。一约权教大乘。于出界后。不见果法。故言志求。皆索果意也。咸以敬心来。即指说无量义经时也。言曾闻者。此又指有夙缘矣。然索果由于机发。应有四句如旧注。

  我即下。正明障除机发。应三请之索起嘉运。为说佛慧也。是其时者。谓有障已除。而大机已发者。亦有障虽未除。而大机已熟者。况复小智已出。唯有利益矣。

  △二明正舍方便。

  舍利弗当知(至)我今亦如是说无分别法。

  言喜者。枝叶已去。唯有贞实。故可直舍方便。但说无上。则薝卜林中。不闻余香矣。于菩萨中。此约一因会三果归一果也。舍方便。乃约教明废三立一也。文殊前云。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今闻三世诸佛。唯以平等佛慧说法。彼诸权乘菩萨。定性二乘。及无性阐提。舍不成佛之疑矣。千二罗汉。一向自谓涅槃。无所堪任。今闻皆当作佛之言。正昔所未闻。而今始闻也。菩萨除疑。罗汉作佛各说一边也。

  如三下。顺上总结以己释成之意。

  △三赞法流通信喜作佛。

  诸佛兴出世(至)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

  初明佛难值。悬远者。且无论过无量劫。空过无佛即如今贤劫第三迦叶如来。于人寿减至二万时。乃出现。此后过百年。减一岁。过百减一。如此减至百岁时。始逢我释尊出世。其间所经岁月。安可计算。故云悬远。文总在重显难。而意重能听之人难得。故引喻释成。能以一言赞善者。便如供养三世佛。犹过灵瑞现之希有。今得手捧目观口诵心惟之人。倘不生难遭想。其辜己灵多矣。

  汝等下。劝当因人信法。

  汝等下。劝当因法知要。

  以五下。拣非器不求并记。不信人堕苦。

  有惭下。劝若得法器。应当广赞。

  舍利下。先为当机敦信于权。唯习学人。能知如来方便说法。

  汝等下。普对三乘。令其回视在昔之方便。再睹今日之说实。既于权实无疑。应当自知作佛矣。

  妙法莲华经科拾卷第一下
收藏 分享 邀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此篇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more
联系我们
  • 45-47 Auburndale Lane,Flushing, NY,11358,USA
  • 718-461-1052 (证仁法师)
  • wenmao68@hotmail.com
  • www.xifangju.com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西方居 -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Copyright © 2000-2017 Metropolitan Buddhist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