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8 34.P0171 法华经玄赞要集(三十五卷但缺其中四卷)〖唐.栖复集〗 ... ...

2018-9-28 05:44 22276 0
简介
0638 34.P0171 法华经玄赞要集(三十五卷但缺其中四卷)〖唐.栖复集〗 卍新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妙法莲华经玄赞要集目次卷第一自释疏卷一疏主叙(至)释叙经起之意卷第二自 ...

0638 34.P0171 法华经玄赞要集(三十五卷但缺其中四卷)〖唐.栖复集〗


卍新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三

  镜水沙门 栖复 集

  言后破执者。初以义门分别。后疏释破其迷执。略以六门分别。

  一释名。二出体。三约识有无。四执障宽狭。五三乘伏断。六得果有殊。且释名者。贺云坚执计着。名之为执。声闻之人。计着为究竟。如来为除此迷情执。故说此经。又云操持守摄名执。执谓封着。执谓情不舍劣见。但与心心所相应起者。总名为执。执者计小果而生。执者决定义。声闻四十年前。证得小果。谓与佛等。如人行至宝山。把着瓦石。谓是真金坚执不舍。执若门不开。不肯进修大行。但得小果。谓是真极。于戒缓者。不名为缓。于乘缓者。方名为缓也。

  二出体者。二执皆以染慧为体。成唯识论云。我法二执。以慧为体。谓即恶慧非善慧。此慧起时。无明俱故。若余心所相应起者。总名为执。五见中萨迦耶见为体。此是假法。假法如无。非因缘故。以我法二执俱依一慧。以慧为体胜也。由有无明故。无我之处。妄执为我。无法之处。妄执为法。此通外凡有也。若二乘羊鹿化城本无妄执。为有此心。是法执也。

  三约识者。安慧云。前五第八。唯有法执。而无我执。末那唯我执。谓执赖耶为我。第六意识。具有二执。虽具二执。有间断故。谓此意识五位。无心所依之识。既不有能依之我。亦有间断也。护法云。此理不然。意言执者。执着分别。方名为执。前五任运缘境。赖耶亦任运缘三种境。只有任运分别。随念分别。云何言有执也。护法正义云。一我执八识有无。二法执八识有无。且我执有二。一者俱生。二者分别。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由内缘力。常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此复有二。一者常相续。在第七识。二者间断。在第六识。此二我执。细故难断。后修道中。数数修习胜生空观。乃至金刚心。方能除灭。分别我执者。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分别。唯有第六意识中有。有二。一缘邪教所说蕴相。二缘邪教所说我相。二法执者。略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名义与我执同也。此法执细故难断。后修道中。数数修习胜法空观。即能断灭。护法云。六七二识。具有二执。若常相续在第七。若间断时。在第六识。五八识中。二执俱无。谓是自净无记。若第八识。含诸种子即得。若令起现行。而有执者。无有是处也。若安慧师。八识总有执。五八唯有法执执。第七唯我执。第六通二执也。

  四执障宽狭者。执即狭。障即宽。谓执唯在六七识有。唯除第八。执障俱无。护法云。六七二识。有执有障。五识有障无执。且如前五识。有贪嗔痴三。而无其执。若是不正义。即言执宽障狭。缘执通三性。障唯不善性故狭。正义。即约八识论宽狭。不正义。即约三性。以论宽狭也。

  五三乘伏断者。七方便伏我执。初果断。若大乘。资加二位伏。初地断。又分别我执。见道断。俱生我执。地地皆除。谓十烦恼中。六通俱生。十分别起。初地断分别。兼断一分俱生。乃至佛果。断最后一分。身见是执。第四地断。若障直至十地满足。金刚心断。

  六得果有殊者。贺云声闻断烦恼障。唯得涅槃。菩萨双断。而得二果。菩提涅槃。此中执者。此法执及所知障也。上中二根。及诸罗汉。我执烦恼。先已亡故。谓除法执及所知障。说此经也。上来六。一释名。二出体。三约识有无。四执障宽狭。五三乘伏断。六得果有殊。

  言声闻有二者。标能执人。能执人中。有声闻。有菩萨。两类人中。皆有能执人所执法。且声闻有二。初疏主泛明两种声闻。后依瑜伽法华论。列四种声闻。今且泛明二种者。问疏主何故不同他论家。叙四种空。说两种耶。答此间疏主约实种性。此两种缘增上慢人。是暂有应化。又是不实故。此间唯论二种声闻也。从他闻声。而得解脱。谓于所闻教法声。发心修行得小果。如是种类。故名声闻也。

  言一决定种性者。瑜伽云。有五种决定。一种性决定。二发心决定。有声闻种性。决定发声闻心。三得果决定。四入无余决定。五不成佛决定。今此疏中。具三决定之义。一种性决定。疏言决定种性。二得果决定。疏言得声闻果。三入无余决定。疏言定入无余。定入无余之言。遮一性师入涅槃了。再起身修行成佛。故言定入无余。余是阿罗汉五蕰身。是惑业之余。无彼身故。故名无余。余有三义。一障余。阿罗汉惑业断尽。有余习气在。名障余。又有所知障在。名障余。二者道余。谓戒定慧。有余可修。未满故。三者果余。余者。此阿罗汉身。是惑业之余。名为果余。章敬云。引佛性论云。二乘有三种。一烦恼余。无明住地。二业余。谓有漏业。三果余。谓意生身。此不定性人。说无余涅槃者。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此约小圣。以解有余。若佛有余。虽无实依。而现似有。亦名有余。有漏所依。略有八种。一施设依。谓五取蕰。谓由此故。施设假者。建立有情命者等故。言说句六趣行等。皆依取蕰而建立也。二摄受依。即七摄受事。父母妻子。奴婢僮仆。朋友眷属等故。三住持依。依四食身方住故。四流转依。依四食住。及十二有支。有情流转故。五烦恼依。所谓集谛与苦果为依。六后边依。谓阿罗汉最后蕰。七相续依。四相迁故。八根本依。谓第八识。今依第六后边依。名有余。无学位中。具于四净。谓当苦不生净。烦恼不生净。不造杂业净。舍寂静净。谓六根门。喜不喜。安不安。乐不乐。安住上舍。虽有寂静。有少余依。名有余依。言无余依者。离过得名。离先三余。障余道余果余。及后诸余。名无余涅槃。即此无学。深生乐寂。身如薪。智如火。依无漏定。起智慧火。烧灭自身。其身既尽。智亦随灭。由如灯焰一灭已后。不住方所。不入过去。不居现在。入灭亦尔。问既无身智证。对谁说无余。答得此无余。与有余同时。即是由前有身智时得。故要身智灭位。方显无余。故唯识云。尔时虽无二乘身智。而由彼证。可说彼有。问此无余位。更何所有。答唯识论云。此位唯有清净真如。离相湛然。寂灭安乐。依斯说彼。与佛无差。唯无菩提利乐他业。故复说彼。与佛有异也。灭却色蕰。名灰身。灭却四蕰。名智灭也。

  言故诸经云等者。言经即是庄严论有文。论解于经。从经引来。所以言经也。余人善根者。小乘是大乘之余。唤小乘定性人。作余人善根。即是余有为法。无漏生空智品。八解脱根力。诸功德法也。

  言涅槃时尽者。即是身智俱灭。同大虚空。天亲立三缘起。烦恼业异熟果事。俱舍问云。宁知要由烦恼。能生业耶。答如龙镇池水。常流不竭。烦恼镇业。生续无穷。以此故知。二乘无学。烦恼既尽。发业无由。惑业既无。不招后有。现在异熟。更不感生。故任先因。随业长短。般丧无余。更不受生。名为时尽。亦名趣寂也。

  言菩萨不尔者。身智不无起身。教化众生。故言不尔。菩萨示现。顺同二乘。入无余涅槃。身智不灭。故云不尔。不同二乘身智俱灭也。问佛菩萨示入无余。有何意。答示现入者。引实声闻。令不愚法故。问此不定性。类同彼定性声闻。入无余。身智尽否。答此不同彼留身智。故成唯识云。又彼入无余者。依不定性二乘。而说彼才证有余涅槃。决定回心求无上觉。由定愿力。留身久住。非如一类入无余依涅槃。问如何此法华会诸声闻辈。得授记已。方便更入无余依涅槃。只如双贤法。将以前往。群圣蒙子。而后随迦叶。入鸡足而不归。阿难蹈恒水而长逝。如斯等类。如何会通。答瑜伽论云。方便示现。于无余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实身不灭。化作比丘。于不定性声闻前头。倍加精进。修行在前。于诸人前。示入涅槃。计料同类声闻。欲入涅槃。却出来向伊道。汝知否。无余涅槃之中。都来无事。不如修行大行。令同类不定性。无学咸作是念。往昔耆尊。某年日月。入无余者。今却再来。我等何要更入无余耶。此依五性宗解。问示入无余。是何意。若引一类有大乘种姓人。身中有小性。先发小心。得无学果。恐入无余。玉石俱焚。故引也。若依一性宗。只灭前六识。七八二识在。将用持种。后从彼起。回心向大。若尔与无色界人入灭尽定何别。无色界人。已无色身。又入灭定。灭前六识。身灰智灭。入无余依。依义何在。身智都尽。名无余。既七八识在。何名无余。一性云。但入无余。皆能再起。修行成佛。凡有心者。悉皆当成阿耨菩提。五性宗说。定性声闻。不许成佛。若不定性声闻。不求趣入无余涅槃。只向有余。回心向大。利乐有情。尽未来际(上定性)。

  言二退已还发等者。声闻初发大乘心。后退入二乘。今又回心向大。名退已还发大菩提心声闻。问疏主但言不定性则得。何故言退已还发。答退已还发。约名则宽。约义则狭。是故偏引来。退已还发。具二义。一名退已还发。二名不定性。若不定性。唯具一义。是不定性。不必退已还发。是退已发。必具不定性。所以不定性名狭。退已还发名宽。若约义而论。不定性义宽。退已还发义狭。言不定性。摄得退已还发义。言退已还发。摄他不定性义不尽。义即狭也。只是摄得退已还发之不定性。若是不定性。不曾退已还发。即摄不得也。问疏主何不退已还发与不定性。两类双引来耶。答疏主体上下经意。三周之中授记。尽是退菩提心。所以偏引。问法华会上。世尊说经。既不彼一类。唯不定性者。岂灵山会。无此一类。是不定性。不是退已还发之人。答有一类众生。身中有三乘性。大乘性未熟。不发大乘心。直修小乘行。过去逢俱那含牟尼佛。修解脱分善。迦叶佛边。修加行善。今逢释迦。得有学无学果。问何处经文是耶。答经文分明道。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无量百千万。咸以恭敬心。皆来至佛所。曾从诸佛闻。方便所说法。此文是也。问此类早晚回心。答此一类虽在法华会中。只缘大乘根未熟。未回心。至佛灭后方熟。问此一类大乘根熟时。如来已入灭。弥勒未下生。谁人教化。答世尊道。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则教化不得。现前有佛。必教化得也。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方便教化。令发大乘心。

  言初是定性等者。都结二类人。亦名料简。然定性不定性。无有七类。定性有三。不定性有四。且定性三者。一定性声闻。二定性缘觉。三定性菩萨。次不定性四者。一声闻缘觉性。二声闻菩萨性。三缘觉菩萨性。四声闻缘觉菩萨性。贺云。初定性即指第一决定种姓。后不定性。即指退已还发。一切声闻。不过此二种。故言泛明也。

  言然瑜伽及等者。依论叙四种声闻。然者前二种生起四种之道理。故名为然。然则疏主烈二种声闻。且瑜伽法华论。有四种如何。故言然也。

  言一决定种姓者。法华论也。亦名趣寂者。瑜伽论也。亦字亦疏中道理也。疏主向前。早说定性声闻了。此间引瑜伽论文。又更言趣寂。故言亦也。问何名趣寂。答瑜伽云。一向趣寂。谓从本来。是极微劣慈悲种性故。一向弃背众生事故。于生死苦极怖畏故。唯起安住涅槃意乐。毕竟不能趣大菩提。疏主参彼二论。成其一名。所以言决定种性。亦名趣寂。问决定种性。与趣寂何别。答决定种性。通因通果。趣寂唯果非因。

  言二增上慢等者。指名也。此是凡夫。约位也。问何名增上慢人。答四沙门果。是增上法。增上法上起慢。故名增上慢。今言得第四禅定。名阿罗汉。约胜处说。其实得初禅定。计为初果。乃至第四禅。计为阿罗汉果。准此寡闻比丘。皆是此类。不学三藏圣教。唯乐坐定。名为寡闻。闻道佛教。有四沙门果。便厌下忻上。六行伏惑。得第四禅定。计为阿罗汉果。此是心实境虚也。欲界业尽。不动业成。欲界命终之后。即受上界中有。于彼中有身上起谤。便作念言。我闻罗汉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何故更有中有之身。便起欲界邪见无明等诸烦恼。一时起谤。将知释种无真解脱。由谤解脱。生地狱故。问中本二身。何身之上起谤。答小乘有二说。一婆娑云。本有身上起谤。大乘不许。若本有身上起谤。有三种相违。一缘色界中有色细。唯同类相见。异类不见。非下界眼见上地中有。二者命终心皆散心。故不合见。三者若欲界本有未灭。更有色界中有身。迎来有二趣并生之过。二者小乘经部师。中有身上起谤。与大乘同。问小得谓多得。为增上慢。今此四沙门果。全不得。如何得名增上慢。答若不兼四禅定。亦不得名少得。今既得四禅定。即是少得谓多得。又阿罗汉得真择灭。此得一分非择灭理。亦名少得。三阿罗汉是断惑得。此是伏惑得。亦名少得。问此与邪慢何别。答增上慢。少得谓多得。邪慢。全不得言得。若增上慢。心实境虚。心中实将谓四禅定是阿罗汉果。增上则不是罗汉。此望他心中是错。过失浅也。若邪慢。心境皆虚。心中知不是。计作是。知不得。计为得。此则过深也。问疏言此是凡夫。如何名声闻。答从声起闻。故号声闻。欲拟修四禅定。还因世尊向他说道。有阿罗汉果。我生已尽等言。因彼声教。修四禅定。名声闻。潞云。此是外道。若尔外道教中。无此沙门比丘名目。故非外道也。准对法论。亦言比丘。或初修依佛。后起邪见。故约初心。名为声闻也。

  言三退已还发等者。标也。言退已还发大菩提心。即法华论文。亦名不定种性。即瑜伽文。章云。法华论中。初烈但名退菩提心。结中方言退已还发。瑜伽论名为回向菩提。此论依昔时曾学初说退心。彼论约后必法起趣求。遂言回向。言回向者。谓本来是极微劣慈悲种性。由亲近如来住。故于广大佛法中。起大功德想。熏修相续。离倒究竟。住无偏界。而蒙诸佛觉悟引入加行开导。由此因故。便能发趣广大菩提。虽能发趣。由示寂故。于此加行。极成迟钝。不如初始发心有佛种性者。今法华会。皆是此类也。准此结文。今昔双辨。望昔云退已。望今言还发。亦名不定种性。非二论别名。理亦无失。

  言且法华会等者。指人也。问既言昔退菩提心。今法华会阿谁是。答疏言且法华等。等者等取中下。曾发大菩提心。后时却退。故言此类也。

  言故经自云等者。引证也。证中有四段文。初及后二。皆此经中证不定性也。第一段经文。唯证上根。鹫子昔时行大乘行。不说劫数。不说行位。贺云。佛昔空王佛时。以无上道。教化鹫子。鹫子已发大乘心。今日悉忘昔时大行。才证小灭。已为究竟。非但忘于昔愿。亦乃谬于今大。此证退已还发义也。

  言优婆塞等者。引第二文。证劫数行位时节也。优婆塞戒经者。新云优波索迦。此云近事男。戒即五戒也。经谈彼往事。故受此名。然今如来。于十六王子二万佛时。教化舍利弗。令发大心。学修大行。经六十劫。福智二严。仪容可嬉。面貌端正。正彼修檀波罗蜜。次有婆罗门。来问鹫子曰。人者修菩萨行。鹫子云是(我要之眼精。鹫子施与。婆罗门得已弃地践踏。詈骂而去云云)。鹫子心生悔恨。施他何益故知菩萨行。甚难可修。不如自调早出生死。思惟是已。十住第六心前。遂便生退。向若不悔。难行得过。今既退屈。悔修此行。名退菩提心也。

  言鹫子亦言等者。第三引两段文。方便品化城喻品。通证三根声闻。尽是证退菩提心也。贺云。昔于大通佛时。为十六王子数。已教化。早结大乘之缘。中间遇于恶缘。退败大心。名退心也。

  言由是故者。由是前段经文。证舍利弗等名退菩提心也。

  言非不定性皆等者。问为是定性退已还发。为是不定性退已还发。答疏言非不定性皆是等。于此不定性中。四句分别。一是退菩提心。非不定性。顿悟菩萨。修至六住。未至第七住退。名退菩提心。又有修至七地。亦是退菩提心。非不定性。如七地菩萨。还于行上有退。初地已前。证上有退。问如何菩萨得有退耶。答非是退证二乘凡夫名之为退。只是不证进得向上地。名之为退。二是不定性。非退菩提心。即疏中言。亦有昔日未求于大等文是。三亦是退心。亦不定性。即舍利弗是。四非退菩提心。非不定性。即顿悟菩萨。修至八地。得四不退。如顺水行船。法驶流中。任运转故。章敬云。非不定等者。明法华论所立退名。未能遍摄诸不定性。且依此会。言退无失。若约瑜伽论回向菩萨退心。定当回向。故能遍摄诸不定性。简要云。有是不定性。而非是退。直从小果。回向归大。曾未发于大乘之心。有是退类。皆是不定性。即鹫子等。昔修大行。退求小果也。

  言四应化者。标化名应。化非真。释化名。瑜伽亦名为变化。理亦无殊也。

  言摄大乘说等者。指教也。谓欲化度诸有情故。或诸菩萨。或诸如来。化作声闻也。经云知众乐小法。而畏于大智。是故诸菩萨。作声闻缘觉。

  言富楼那等者。举类也。言等。等取阿难也。问争知富楼那是化。答经云。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折云。有二种化。一显化。若根熟者。人数广多。事须振威神。八相成道。二潜形。密诱化为一人两人根熟者。如佛与比丘同房宿。问佛菩萨化作声闻。有何意。答有二意。一为伏定性声闻慢心。言诸佛菩萨不得我之涅槃。二为化不定性声闻。身中有彼大乘种性。恐入无余涅槃也。故摄论云。如世尊言。汝等苾刍。我忆往昔。无量百返。依声闻乘。而入涅槃。谓调伏彼声闻种性。遂化作其身。同彼种类。现般涅槃。经百千劫。耽寂灭酒。后身从彼起。现授佛记。令诸不定性声闻皆作是心。往昔耆尊入涅槃者。今皆复起。现受佛记。况于我等。不希作佛而入涅槃。问此不定性人。根熟了。自回心来。今既未熟。何须引摄。答根熟是因力。引摄是外缘力。因缘和合。方能回心。趣于大乘。问唯释迦独此教化。他方诸佛还如此否。答遍寻经论。乃知诸佛十方世界恒化有情。一切诸佛。亦同释迦。宜见少者。即现一身。宜见多者。即现多身。观察根熟。无不应者。故名应化。问见同类身。有何文证。答如观音菩萨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等。

  言法华论等者。会本论文。汉云。且五性宗。无性定性。决定不得成佛。本论既言。决定性及增上慢二种声闻。根未熟故。如来不与授记。准此即是决定种性。根有熟时。后当得记。违他一分定性不成佛宗。故此会也。牟云。今详疏主意。用五性宗。以解此经。诸论违文。尚须和会。况于本论耶。法华论云此中唯为二等者。正引论文也。问退心何故与记。答退心为根熟故与记。问应化何故与记。应化者为化故记。此上二根类。与记所由。

  言其趣寂等者。出后二类不得记所由。问何以后二类不与授记。答论云。其趣寂者。及增上慢。一根未熟故。二不分明记国土名号。名佛不记。问佛不与记。莫有诸人与记。答疏言菩萨与记。即常不轻菩萨。奄含与记也。问佛缘根未熟。故不与记。常不轻菩萨与记。岂即根熟。莫是菩萨慈悲多于佛耶。答佛则择根而舍之。根熟者则与记。根不熟者。佛不与记。菩萨不择舍此。缘是初修小菩萨。简择不得。不识根器。奄含总与授记。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当得作佛(一引论了)。

  言虽复总等者。潜通外难。此是奄含受记文。问菩萨奄含受记。有何意。答菩萨有二。一者初修小菩萨。二者久修大菩萨。即是胜鬘荷负四种重任也。小菩萨即常不轻。奄含与记。论云。与记令发心故。问增上慢人。有菩提心可发。许言发心。趣寂之人。无心可发。何言发心。答发心有二。一增上人。发趣向菩提心。二者趣寂之人。发信向心。信向趣向。二种别故。论文略故。同言发心。问何要交趣寂人发信向心耶。答菩萨悲心如此。问趣寂之人。若发信向心。如何经言菩提之心。答两类之人。心缘菩提。名菩提心也(通难了)。

  言退菩提心正当等者。此是出所被根与授记来由。

  言为说一乘者。意解此疑执人中。有人有法也。

  言其增上慢等者。准此既是异生。简不是应化。根现未熟。又简不是退菩提心声闻。故法华会中。佛不与记。常不轻菩萨。昔日与记。为具因记也。不同佛授记记。国土名号成佛等事。

  言异生等者。瑜伽论云。三界所断种子。未永害位。名异生性。婆娑论云。能令有情起异类见。起异类烦恼。造异类业。受异类生。此增上慢人。未获三乘圣法。异圣之生。异于圣生故。名异生也。若依大乘解。菩萨入见道已去。同证圣理。面貌相似。故名同生。问疏主但说增上慢即得。何故加异生之言。答疏主详经意如此。缘佛不与增上慢人授记说经。只缘是异生凡夫身中贪嗔痴慢。只起邪见。造业谤佛。不与说经记。意在于此。所以加言凡夫。又缘根现未熟。具此二因。故佛不记也。

  言菩萨与记者。问佛不与记。缘根未熟菩萨。如何与记。答疏言菩萨与者。即常不轻菩萨。与具因记。具因记者。若准瑜伽论。解具因者。具生了二因。名为具因。具者具足。贺云。即具有本无漏种子。行佛性也。疏中既言后渐发心修行大行。故知具因者。具行性因也。若依一性宗说。具因者。一切众生。具有此性。名为具因。具者总义普义。若依五性宗解。常不轻菩萨。为两种人。若增上慢人。是有种性人者。具生了二因。名为具因。若定性无性。唯具理性。名为具因。若准法华论意。常不轻菩萨。与四众授记。约理性多也。若依五性解。事须约有行性不遍。理性即遍。所以经言。凡有四众。悉礼拜言当作佛。

  言复渐发心等者。常不轻菩萨。交有种性者。发趣向菩提心。修行大行。若无种性者。发信向菩提心。令不愚法。是论主之本意也。问不轻菩萨。行位既小。如何能记于人。答菩萨有二。一者初修。二者久修。久修识达根性。随性与记。如胜鬘经。堪能荷负四种重任。求菩提者。与菩萨乘。求余乘者。授与余乘。若初修菩萨。未议根器。但总发愿。令尽作佛。非如彼言总成佛道(三通论四种了)。

  言应言趣寂等者正会所违。亦云正当论文也。牟问前来疏主言。不可论其熟与不熟。何故今言根不熟故。答此言由无大性。根不熟故。即是无可熟义。若不言由无大性。而但言熟与不熟。即当前难。章云。今正意者。但未熟言。未字稍滥。可当熟者。方言未故。趣寂不然。岂合言未。改言不熟。即无滥也。由不如道无根可熟。更分明。佛不与记。菩萨与记。具理性因。故知菩萨具因记。多取理性也。摄问云。理智双具。方名具因。今但有理。何名具因耶。答此经论云。示现众生皆有佛性。若非理者。云何言皆有。疏主依此。约理名具。具者总也。总有名具。总言渐令信大者。而有二意。定性声闻。发大菩提心。不定性声闻有种性者。发趣大菩提心。论但总言理兼信趣寂者。而言信之。定性无性。欲令信知大乘教而生信。意不愚法。若广慧声闻。生无色界。信有第八识。知不断灭。能入灭定。名不愚法也。若愚法者。恐彼断灭。不生于彼。唯执小乘。不信大乘。有第八识。即名愚法也。只令不迷。知有大乘。不言成佛。如阿罗汉。知有三涂。不愿入定性。虽亦信有大乘。而不求。量云。趣寂声闻是有法。定成佛故。宗。因云。根未熟故。同喻。如增上慢人(反量不书)。答量云。趣寂之人。是有法。定不成佛故。宗。因云。根不熟故。如无种性人。无种性人根不熟。无种性人不成佛。趣寂之人根不熟。同彼无种性人不成佛。

  言非根未熟者。贺云。此定性人。既非大性。有何未熟。后可当熟。于无言未。本无种性人矣。何得论熟也(四正当论文了)。

  言言当作佛菩萨等者。重引论文也。则云此遣妨也。问不轻菩萨。记言汝当作佛。明知趣寂亦可得成佛。答疏言菩萨愿心等有二意。一是菩萨愿心。二方便善巧。佛心弘广。方便权宜。未必无性定性。总得成佛。但是方便化之。令发信意。问菩萨与趣寂人授记。如何言作佛。答此不约有种性人后时根熟言作佛。但是菩萨愿心如此。

  言如般若经等者。引证也。如金刚般若经说。胎卵湿化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此是大乘无余涅槃。有种性者入。无种性者不入。言皆令入者。佛慈悲心也。非皆总入。此是菩萨方便化之。令发信有大乘意。菩萨记于趣寂。亦尔也(五重引论了)。

  言若许趣寂同增上慢等者。遮违理发也。若许趣寂同增上慢。根未熟故。佛不与记。后时根熟。应总成佛。若总成佛。不得名为趣寂。趣者趣向涅槃。寂者寂诸生死。故名趣寂。若交趣寂。从无余再起者。一则身智不灭。二则与增上慢一处成佛。若尔趣寂便是增上慢。非但不得名为趣寂。亦违名言。甚违诸教等者。违教违理。教者。华严世界品云。菩萨于兜率天。将下生时。有十果现。第三相于右掌中。放大光明。名净境界。悉能严净大乘世界。若此世界有无量辟支佛独觉见光者。舍寿命入于涅槃。若不学者。光明力故。从他方世界。又深密经第二云。善男子。一向趣寂声闻种性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坐道场证菩提尊事。何以故。由彼本来唯有下劣种性故。慈悲薄弱故。畏众苦故。问回向菩提声闻。为住无余界中能发趣菩提。为住有余依涅槃界中耶。答唯住有余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无余依涅槃界中。远离一切发趣事业。一切功用。悉皆心息。又涅槃经三十五云。我于经中说。一乘一道。一行一缘。能为众生。作大寂静。永断一切结缚。乃至我诸弟子闻已。不解我意。意道有得。不得方契佛心。庄严论云。余人善根涅槃时尽。菩萨善根不尔。摄论云。十义说于一乘。引摄不定性。不言引定性者。故大论及法华论。说四种声闻。不为趣寂授记。若定性人。同增上慢。

  言根未熟后可熟者。违诸教失。所言违理者。立量云。二乘之果是有法。应有定性。除不定性大乘故。宗。因云。三乘之中随一摄故。犹如定性大乘。定性大乘随一摄。定性大乘得成佛。二乘定性。三乘随一摄故。同彼定性大乘得成佛。又问彼曰。在于灭定。许有七八否。更问无余依涅槃。许有七八否。若不许者。量云。汝灭定是有法。应名无余涅槃故。宗。因云。同无余。无七八故。如彼无余涅槃。无余涅槃七八无。无余涅槃。不再起灭定。七八无同彼。无余无再起。反量云。无余涅槃是有法。应名灭定故。宗。因云。许有七八故。同喻如灭定。灭定七八在。灭定许再起。无余涅槃七八在。应同灭定得再起。又量云。寂寂声闻是有法定。不成佛故。宗。因云。以无大乘因故。犹如虚空。虚空无有因。虚空不成佛。趣寂无大因。同彼虚空不成佛。

  言由趣寂等者。附论立理也。牟云。论之梵本。趣寂增上慢各别。择论之家。体于经意。故合论文。以经言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当得作佛。经文奄含。章敬云。此论意梵言增约。语一义多。即通不熟及与未熟。译主取趣寂增上。同言未熟。且得一边。次下疏为正之。具如前说。

  言正义应言等者。重解论文也。南云。趣寂决定不熟。佛不为授记。若后有熟时。可言未熟。决定不熟。何得言未熟。故此正也。增上慢人。可言未熟。后有熟时也。

  言趣寂者后亦等者。涅槃经第三十五云。须陀洹乃至阿罗汉辟支佛。总作佛。不解我意。总不作佛。亦不解我意。方知有作不作。方解我意。又如三种病人。如迦末罗疾。良医拱手。决定不差。又恒河七人。一人常没。故知不定性作佛。定性人不作佛。胜鬘云。为离善知识无闻非法器。但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所以违涅槃等处处教文也(能执人声闻了次菩萨)。

  言菩萨亦二者。标烈也。一顿。二渐。标烈种类也。亦者。亦前两类声闻。声闻既泛明二种。定性不定性。二菩萨亦有二种。故言亦二。牟云。此疏两种声闻。定不定性。此但亦前数。言亦者。相似之义。如张人起。王人亦起。即以起相似。前二声闻。望经正宗。决定不被。不定即彼顿悟。不彼渐悟。即彼以前相为相似。此即亦前义故。问下疏言义兼为三。及断烦恼。小菩萨疑。答此即正说一乘。授三根记处。为正宗体。顿悟不正为说。故不蒙记。所望义别。不可为难。

  言渐悟有二义者。疏主当日制疏在定州。后讲在幽州。即今范阳善觉寺。讲会之次。令学士明湛法师三义。令学士德感法师徴也。时人传云。湛心感貌。湛法师足文词。感法师端正。湛法师立此顿渐义。疏主见两师徴难。总有道理。所以书在疏中。今此先是湛法师五果回心名渐悟。两师共许。所诤者。即是见道前。资加二位凡夫。湛法师取曾发二心曾修二行。回心向大。是顿悟摄。感法师取曾发二心曾修二行回心。是渐悟摄。此是两师所诤。初湛法师。取得果已去初二三四果及缘觉五果回心向大。方名渐悟。问何名渐。何名悟。答证理名悟。初果圣人乃至辟支迦证理。名之为悟。问何名为渐。答湛云有二义。一者智渐。先得生空智。回心向大。初地门中。得妙平二智。此则先得生空。后得法空。从小向大。名为渐也。二者理渐。先证生空理。回心向大。初地门中。证法空理。先证生空。后法空。从浅至深。名为渐也。问回心已去。从十信至初地。一大阿僧祇劫。未至初地。如何名为悟。答当必证故。亦名悟也。

  言一者若从得二乘果等者。且二乘果者。初果已去。都有八类人回心向大。是此间渐悟中收。第一预流果。预者入义。入圣之流。故名预流。断分别烦恼。南三州及六欲天。是得果处。总有九人。发心向大。名为渐悟。北州无容入圣。故不说悟也。二者极七返。有分别烦恼断尽。得初果已。有余欲界九品俱生。俱生烦恼。共润七生身。南三州六欲天。是得果处。都有五百四个本有身。容得发心归大也。第三家家。得初果已。从家至家。得尽苦际。都有二百一十六个本有身。容得发心。回心向大。名为渐悟。第四一来。断欲界修惑。至第六品解脱道。而得此果。余三品惑在。故于人天。一往一来。即于此义。生六欲天名往。生南三州名来。都有三十六个本有之身。容得发心回心向大。名为渐悟。第五一间。得第二果已。进断修道第七第八品惑。唯有第九品惑。在于天上。唯受一生身。或于人中。唯受一生身。得尽苦际。只九人回心向大。得名渐悟。第六不还果有二。一身在下界。不生上界。三州六欲天。共有九类。各断欲界第九品惑。计有九人。容得回心。二者得不还果。生上八地。于色界十一天。各各断见自九品惑。有九十九人。利钝别开。计一百九十八人。得不还果。总有五类。一者中槃。在上界中有之位。而证无学。其间时促。无发大心。二者生般。此不是生有之生。向本有身上立生般。名以生有。一刹那时促。不容回心。三者无行般。行少加行。证果入灭。故名无行般。四者有行般。由多加行。证果入灭。五者上流般。流是转义。于上二界。流转生故。此有二类。一乐慧上流。唯生色界十六天。除大梵王天无想天也。二者乐定上流。生色界中十一天。及生无色界。不生五净居大梵天及无想天。此二上流。生虽少异。论其发心。唯十一天。第七罗汉有六人。一退法。二思法。三护法。四住法。五堪达。六不动。此六类中。前五钝根。第六利根。就前五中。前四性钝。不堪练根。第五虽钝。堪能练根也。欲界九处。色界十一天。皆有无学退等六种。总有一百二十八发心归大者。渐悟第八。独觉有二。一部行麟喻。此二名居人中三州。许有六人回心向大。名渐悟菩萨。有义。麟喻无回心文。唯取部行。为正也(出渐悟人)。

  言由生数少等者。出渐悟义。未入圣位。生数无穷入圣位已去。初二三果生数少。罗汉辟支生数。全无回心向大。皆名渐悟。初果人有二。一钝根。极七生身名生数少。罗汉独觉名惑全无。又初果利根超得果者。只于初果身上。便得罗汉。即此初果。亦名全无。以彼全无两字通二处有。故置或字。生少与全无。皆名渐悟。问初师何不直将证理浅深解渐悟义。何要更论生数多少耶。答摄云二解。一云湛法师取生数少者。不是解渐悟义。意道回心之中有两类人。一有学。二无学。两类皆许回心。缘疏中云。若从二凡。得二乘果。有彼果字。湛法师恐人疑。将谓疏主空取无学果人。是能回心者。名渐悟菩萨。将谓不取有学之人。所以将生数少证有学。生数全无证无学。皆能回心名渐悟。二云生数多少。或有全无者。摄云。缘湛法师云。不许前三人果受变易。回心向大即许。亦回向心了。缘怕怖生死。事须趣求自乘。无学果了。方始受变易。湛法师忧心恐人疑。前三果人。虽然回心向大。未得无学中间。设使回心。未受变易。不名渐悟菩萨。所以将生数小证有学。或全无证无学。总名为渐悟菩萨。摄自云。前解为胜。何以如此。答少有回心了取无学。方受变易也。若依后解。违佛地论文。论云或于学位。即能弃舍求声闻愿。或无学位。方能弃舍求声闻愿。三潞府云。湛法师取生数多少。正是解渐悟义。何故言不解。且生数多少。显证理用。证生空理是体。生数少是用。凡夫总未证理。生数无穷。圣人由证理。故生数少。初果圣人证最浅。有七生身在。二三果人。证理次深。生数次多。阿罗汉果人。证理最深。生数全无。所以证理浅深。正解渐悟义。生数多少。由证理浅深(出渐悟义毕)。

  言若从二凡等者。指顿悟也。亦云释妨难。二空齐名为顿悟。顿悟都有十九人。第一声闻之人。资粮加行。各有未定生已定生。即此生计有六人。六人之中。随信行则钝根。随法行即利根利。钝成一十二人。缘觉之人。亦有二位。各有未定生已定生。即此生计有六人。缘觉唯利根。不开钝根。所以只有六人。六人帖十二。成十八。又有一人直往者。唯有大乘性。直发大心。修行大行。至初地门中。证二空理。帖成十九人。总名顿悟。二凡者。声闻资粮加行名一凡。缘觉资粮加行两位名二凡。又据声闻缘觉。各有二凡。且声闻资粮位名一凡。加行位名二凡。缘觉亦尔。又有内凡外凡。名二凡。资粮名外。加行位名内。定散别故。若大乘二解。摄云。一者十信已前十善名外凡。十信已去名内凡。二者十住已前名外凡。十住已去名内凡。故言若从二凡而归于大。即顿悟摄。夫论渐悟者。事须五果圣人回心。曾证生空理名悟。回心向大。初地门中。证法空理名渐。若二凡回心向大。名为顿悟。问何以名为顿悟。答以彼初地门中顿证二空理。名显顿也。此七方便人有三过。不名渐悟。一者未曾证悟二乘果故。二者生数由多。三者经中不说具此过。不名渐悟。量云。若从二凡。而归于大。即顿悟摄。是有法。未曾证悟二乘果故。宗。因云。生数由多故。不名渐悟故。同喻。如地前直往菩萨。地前之生数多。修行至果名顿悟。二凡之人生数多。同彼地前顿悟摄。

  言故涅槃等者。问二凡回心名顿悟。有何文证。答疏言故涅槃等者。牟云。意言经说圣人回心劫数。故知得果回心为胜。问何以如此。答缘涅槃经。但说圣人回心。不说异生。异生既无回心劫数之文。明非渐悟。一文足以双证。言圣人回心劫数。初果回心了。更经八万劫。至大乘十信。初心二果六万劫。三果四万劫。阿罗汉二万劫。辟支佛十千劫。至十信初心。八万劫者。即八万火灾劫也。问湛法师引涅槃经来证。为后证渐悟。为后偏证顿悟。答潞云。唯证渐悟也。所以潞府三义。解渐证理。生数少故渐。经中说故名渐。若据牟言。科作引经双证。即是经中说圣人回心。证渐悟。经中不说二凡回心劫数证。即是证顿悟。二凡发心归大。顿悟也。此乃成前渐悟。证后顿悟。准知双证为善。问湛法师义云。初证小乘生空理。后证大乘法空。名渐悟者。且如初果回心八万劫。到十信初心。更经一大阿僧祇劫。方入大乘见道。证大乘理。中间尔许时。未证悟法空理。应不名渐悟人。答但曾证小乘生空理。亦回心了。决定当证大乘法空理。即名渐也。若小乘见道前。虽然回心。无有证自乘理者。一缘未证理。二缘生数多。三缘经中不说。故名顿悟摄也。问未审直往凡夫。回心经多少时。到十信位。答古解云。中品下品发心。钝根精进者。同缘觉十千劫。上品精进者。更不经劫数。到十信路。问云。何故凡夫回心劫少。圣人归大而时长。答凡夫生死无穷。怕怖心强。所以修行只十千劫。圣人不怕怖生死。回心向大。修行所以迟。问有学有生死。尚自修行迟。无学总无生死。修行更无合迟于有学。何故经劫劫少。答凡夫总未曾证理修行。疾初果之人。初果初证理。宝玩稽留。所以劫迟。问初果圣人证理。劣于阿罗汉果。罗汉证理最胜。宝玩稽留劫合更多。修行劫合更迟。何故经劫少。答初果初证生空理。玩着心强。所以迟。第二果人。并前两度证理。玩着心轻。所以修行向大次疾。第三果第四果人。重重证理。玩着心渐渐轻。经时修行最轻。世间五尘境初得时。爱着心强。后渐渐教轻也。贺云。前三果人。宿住智劣。于生死苦。见不分明。怖心稍微。故经劫多。无学宿住智强。怖心稍强。所以经劫少。问凡夫总无宿住智。怖苦不深。修行经劫。合更多于初果。何故修行经劫却疾。答光法师涅槃疏云。意乐别故。贺云二解。经劫有殊。一云前三果人。回心虽受变易。结未尽故。又钝根故。有所物碍。所以迟。无学不然。故经劫少。二者直往凡夫。凡夫大性催故。悲心猛故。虽有烦恼。不彼物碍。经劫小速。到十信前。三果人结渐微细。障碍渐轻。劫数亦渐渐向少。问回心即是初信大乘心。何故八万方到。答虽初发心信未坚固。于小涅槃。时时忻乐。由斯缘发大心。不与十信之名。问初果回心。何不取无学。经二万劫。而经八万劫耶。答创发大心。厌恶小果。故不取彼。今以喻显。如五人夜行失路。各堕一坑。然此五坑。去有人处。远近不等。初坑去人处有八里。乃至第五坑路有一里。彼初坑中人。既悟出已。投趣人处。可依八里路归。不可却入第五之坑。徒归路近意。初果回心。八万劫到。即同五坑喻等。问何不说向等发心趣大。答果是极处。向乃忻求。经处据极说也。问所受劫数。受何生死。答受变易收。胜鬘说八地方受。悲增者说。楞伽说初地受。智增者说。理实。若声闻回心已。或经少生多生劫数等故。皆容得受。得无漏故。佛地说故。

  言二者但从曾发二心等者。标宗也。此明感法师义也。资加二位。凡夫修行。故名但从。牟云。但者对前得果。故言但也。意云。不唯得果。回心名渐悟。但从曾发二心。曾发二心等。皆名渐悟故。皆者总也。总名渐悟也。曾发二心者。一毫之善。回向二乘果。名为曾发二心。曾修二行者。即戒定慧修。名行二乘行也。资加二位。是二乘行行处也。未发二乘心已前。有一类人。身中有三乘种性。不发二乘心。并发大乘心。此是顿悟。此间不摄。若缁州解。是渐悟。设未发二乘心。亦是渐悟。以彼不能一向趣大故。若此中疏。感法师所论。是顿悟摄。以此间修渐悟。不唯空取种性。事须兼行行。方成渐悟。

  言具彼性故等者。出所以也。问但取具性即得。何要行行。答事须具种性行行二因并具也。随阙一因。即便带过。若空具性。便有具性凡夫。为妨也。一量云。七方便人是有法。定能回心故。是自宗。因云。具彼性故。同喻云。犹如五果圣人。五果圣人具彼性。回心向大摄。渐悟七方便人具彼性。同彼五果圣人。名渐悟。问如何将五果圣人回心具彼性。具彼性故是渐悟。证彼七方便人具彼性。具彼性故回心是渐悟。为如对法论中证彼。直发大心凡夫。具彼性。具彼性故是渐悟。证彼七方便人具彼性是顿悟。以彼一类凡夫具二乘性。不曾发二乘心。便直发大乘心。修菩萨行。以不曾发二乘心故。是顿悟收。答修彼行故。方名渐悟。问空取行行。不取具性得否。答便有四五六地菩萨。不具二乘性。伏化二乘行。二乘行是顿悟收。二量云。七方便是有法。以能回心故。是宗。因云。行彼行故。同喻。如五果圣人行彼行。五果圣人行彼行故是渐悟。七方便人行彼行。同彼五果圣人是渐悟。问为如五果圣人行彼行。行彼行故是渐悟。证汝七方便人行彼行是渐悟。为如四五六地菩萨行彼行是顿悟。证彼七方便人亦顿悟。答空行行亦不得。事须兼具彼性行行两法为因也。问具性行行两法。若总具足得否。答亦不得。便有定性声闻。妨也定性声闻具性行行。不是渐悟。以无回趣义故。更取第三因来。归大者方名渐悟。定性声闻。无归来大义。三量云。七方便人是有法。得名渐悟故。宗。因云。具彼性修彼行。来归大故。同喻犹如得果回心。具彼性修彼行来归大故同喻犹如得果回心。具彼性修彼行来归大。得果回心。名渐悟。七方便人。具彼性修彼行。来归大。同彼得果回心。名渐悟。实品有三。一定性声闻。阙宗中向大。二四五六地菩萨。阙因具性。三二种二性。一种三性。便发大心。阙修彼行也(出所已了)。

  言闻亦悟解等者。通妨也。湛法师难云。我宗中取得圣果已。证理名悟。回心向大。先证生空。后证法空。名为渐。汝感法师。取见道前凡夫名渐悟。设能回心。纵成渐。义。何得名悟。答疏言闻思等。悟有二义。一者证悟。二者悟解名悟。今取悟解名悟也。我取见道前七方便人。先将闻思二慧。闻生空教。悟生空教下道理。后时将闻思二慧。闻法空教。悟法空教下道理。此解悟义也。问如何名渐。答我将闻思二慧。先闻生空教。次闻法空教。先悟生空理。次闻法空理。从浅至深。从小向大。即名渐悟。问何不兼取修慧。答宽狭不同。闻思二慧宽。修慧狭。取宽不取狭。或影略说。说闻思。影取修慧也(通妨了)。

  言况复亦有生数少等者。例成也。感云。我本来只将闻思悟解解。渐悟义。其义极成。汝湛法师。无端地。将生数多少解渐悟义。我宗之中。灼然不安。若湛法师。必若安生数多少。我宗中况复亦有生数少者等。疏答也。二云汝湛法师。取生数多少。是证理之用。解渐悟义。云前三果人。证理浅生数少。阿罗汉人证理深生数全无者。感法师答云。我见通前资粮位五停心观。闻教悟理浅。生数无穷。名未定生。别想念观。闻教次深。生数少。名已定生。总想念观。闻教最深。名即此生。更不经生。便入加行。暖位之中。闻教浅。名未定生。顶位中。闻教次深。名已定生。上忍乃至世第一位。名即此生。更不经生。便入见道。五停心观。生数多。回心向大。尚得名渐悟。别想念。生数少。或全无。回心向大。灼然是渐悟。况复亦有生数少者。三云前师语后师云。汝后师义。犹未圆。我宗中有学回心了。事须取无学果了。方受变易。恐人疑道。前三果人。回心了未受变易。不名渐悟。所以着生数多少。显前三果人。总名渐悟。汝义之中。有此义否。后师答云。我宗中亦有。我今取顶位及中下品忍位生数少。同前三果人。望阿罗汉人。亦生数少。上忍起位。及世第一位。更不经生。便入见道取初果。趣中二果。取阿罗汉。阿罗汉果身上受变易。两义恰齐。况复亦有生数少者。上来三义。解第二师义中。兼说生数多少之意。若准摄释意。感法师此间论生数者。意显七方便人。回心之中。有初修久修两类人别。初修久修。皆能回心也。湛法师生数多小。望无学说。感法师生数多少。望见道说。问感法师许已定位。即此生位。便回心向大。修菩萨行。且如忍位之中。已裁生死。只此有七生身。如何经劫长时。答一云。准沼法师意。事须已定生位回心了。入见道。取却初果。然受变易。修菩萨行。若不入见道。如何起得长时之身。二云已定生位。虽裁生死。只有七生。由悲愿力故。资助已裁业种。令生数无穷总得。问疏主此间双尽两师义。何师义长。答若准淄州。取前师义长。证理名渐悟。胜也。疏主符后师义。沼法师问疏主云。只如地前。直发大心。凡夫身中。有大乘性。有二乘性。不曾发二乘心。直发大乘心。修菩萨行。到地前。一大阿僧祇劫。事须广闻广思。若逢着二乘教。若简劫不名广闻广思。闻教之时。事须兼闻二乘教。亦悟解二乘教下道理。尚自得名顿悟。何妨。七方便人具二乘性。闻思悟解二乘道理。亦名顿悟。一种具二乘性。闻思悟解。又总同合得名顿悟。此是沼法师。随大家通途义设难。若沼法师自家义。则此一类是渐悟。疏主却难沼法师云。如地前多事惊怖不定性菩萨。此菩萨。地前一大阿僧祇劫。广闻广思法空教。悟解教下道理。至初地门中。双证二空理。此菩萨身中。具有二乘性。尚自名渐悟。何妨七方便人。具有二乘性。回心了。闻思悟解法空道理。初地门中。顿证二空理。何妨。亦名渐悟。有福先律师。问疏主。今以生数。解渐悟义。为复叙他义。为述自宗。若陈他义。为取不取。答叙他。非疏主意。非疏主意者。设是凡夫具二乘性。或行彼行。及圣回心。皆名渐悟。亦不限以生数等。故下引善勇般若云。未入正性离生者。虽亦回心。据不受变易者说。故不同初师。唯约圣论。不同后师更约生数。故知差别也。

  言谓已定生等者。化度云。谓资粮加行二位之中。各有三品。一下品。即未定生。二中品。即已定生未定生。三上品。谓已定生。依杂集论。辨四种顺解脱分善六种顺决择分善。将此四种六种。配前已定生等三及未具资粮等三。诸德叙释。非不周备。然于初学。恐难领悟。今略述之。且三种资粮者。一未具资粮补特伽罗。逢遇于佛。闻四谛教法。此四谛教。是增上法。缘此增上为境故。论云缘谛增上法为境也。初闻于教。未能深观于理。未损生死。由自望加行。生数无穷。名未定生。此位之中。修顺解脱分善。感无漏果。若持五八戒。名福分善品。招得人天。身非胜故。二者已具未具资粮补特伽罗。此在中品顺解脱分善。望前下品。名为已具。望后上品。名未具。成就中品顺解脱分善。起胜解心。印持四谛增上教法。势力增感。损本识中招生业用。益彼净识功能。望于加行。有齐限故。名已定生。三者已具资粮补特伽罗。缘增上法为境。发起上品顺解脱分善。此既在上品资粮位满。名已具资粮。善根最胜。于此生身。得至决择分。名即此生。名已具资粮也。次依集论。有四种顺解脱分。解脱谓涅槃。分者因义。五停心观等。顺涅槃因。名顺彼分善。缘解脱境。作意相续。烦恼渐伏。解脱渐显也。四种者。一依凭顺解脱分善。初逢诸佛。闻五停心观教法。未能观理。以教法为境。而生一念信心。以此信心。与向后所修善法。而为依凭。未作五停心观已来。皆是此位。二者胜解顺解脱分善。以别境中胜解。印持五停心观教法为境。此位之中。修五停心观。此上二位。名未具资粮。亦名未定生。三受乐顺解脱分善。观解脱境。即所诠理也。与清净喜受相应所修善根。名受乐顺解脱分善。至此位中。名未具已具资粮。至此位中。修别想念。观若不退。更经二生三生。得入加行位。名已定生时。四趣证顺解脱分善。所修善根。名为趣证。能修总想念观。即此名为已具资粮。三种观门。已成办故。于此位中。更不经生。即入加行。名即此生时也(上四解脱了)。

  后六种顺决择分善者。决简疑品。择简见品。彼不择故。疑则择而不决。见则决而不择。故无漏慧。而名决择。所顺即决择。能顺即分。持业。择若所顺即决择。决择之分。依主也。一者随顺。顺决择分善。声闻之人。作四谛观。缘觉之人。作缘起观。顺彼见道。立随顺名。即此观行。是无漏智火之前相名暖。从喻为名也。修下品顺决择分善。名未具资粮。此望见道生数由多。名未定生时。第二胜进顺决择分善。此在顶位。转前下品。至此位中。成中品顺决择分善。胜前进后。立胜进名。若准杂集。此位作五根观也。至总观察。故名为顶。此位起下品忍。谛行缘起。明了现前。此亦名已具未具及已定生。此位行人。若无退缘。经一二生。即入见道。名已定生。第三通达顺决择分善。即此善根。转成上品顺决择分善。决定湛能通达谛理。立通达名。杂集云。至此位中。作五力观。声闻缘觉。至此位中。作四谛缘生观。名已具。实更不经生。即入见道。名即此生时。第四移转顺择善。转起余乘。故名移转。至此位中。声闻性人。直入见道。更不经生也。若不定性人。大乘根熟。回心向大。修菩萨行。若缘觉性人。至此位中。便入见道。取缘觉果时。作部行不作麟角。麟角事须向前一百劫练根。第五一生。若于此生。定能通达。更不经生。名曰一生。此据定性。终一期出。必入自乘见道。若约不定性。虽此位不必尽皆能入见道。第六一坐声闻缘觉。皆有一坐。尽于一坐。即入见道。作是念言。我于此坐。不得见道。形枯命谢。终不破膝。念已结跏趺坐。极迟七日。即入见道。临入见道。一刹那心。名世第一。况复亦有生数少者或全无。回心向大。亦得名渐悟。前来皆约小乘圣等说之。非大乘位有此义。问与移转何别。答多于彼转趣余乘。此据少分也。问三位通达何别。答前二位约当通达。此一坐等。约现通达。问两位即此生时。为同为异。答前解脱言即此生者。即一期身论。加行中此生者。约刹那生说。

  言经据劫定但说等者。问若许七方便人回心向大。得名渐悟。涅槃经何不说。但说圣人八万劫等。如何前湛法师取经中说故。便证渐悟。此理不然。答疏言经据劫定等。涅槃经中。据根性利钝。一类相似。经据劫定者。说初果乃至第四果八六四二万劫。此位偏约一类根性利钝齐等者说。只如初果之中极精进者。亦有三万劫二万劫。得到十信位者。于中懈怠者。直满八万劫。极迟不过八万。此一类减八万劫者。汝前师许是渐悟菩萨否。前师答云。灼然是渐悟收。感法师云。若尔经中不说一类是渐悟。经中亦不遮此一类不是渐悟。经中不说不遮。尚得名渐悟。何妨七方便人。涅槃经中。不说亦不遮。何妨亦是渐悟。所以经据劫定。但说圣人。不说异生见道前回心劫数。经虽不说。亦是渐悟也。

  言此经所说等者。牟云。此正明破执。申先释意。亦名辨执宽狭也。准本论意。为二声闻。为一菩萨。疏主意者。准诸论文。及下流通经文。傍被定性声闻并顿悟菩萨。亦未爽理。是此意也。一乘理者。理行果三。总是一乘理。若空取真如理。即太局。若唯取道理。又不普。二皆总取。问大亲造论。解一乘经。未审为几种。答疏言论虽言等。问虽者义含得失。疏主何意。安虽字耶。答意显说经被根之中而有兼正。正为退菩提心声闻名得。兼为应化名失。所以二种声闻之上。安虽字也。兼者不是正。傍名兼。兼者相兼之名。今此退菩提心声闻是实。应化是假。假实两种。总是为正。故名兼也。问说法华经。岂只为退菩提心及应化。有一类不定性声闻。不是退菩提心声闻。何故不为说法华。答世尊在世不妨有。今法华会上。是退菩提心声闻也。

  言此法华一会等者。问争知无。答疏言法华一会等。疏主体经意。意言无所已。疏云法华一会。唯为退菩提心。且说一会之中。唯为退性。又缘满慈子等亦在会故。此两类人。法华会上分明说。问满慈既是应化。无执可破。如何说破。答引实声闻。示相破也(上叙论本意也)。

  言若准摄论合等者。引论准成也。疏意依法华会。叙二种声闻。更详他摄论文者。彼论之中。合以十义。解于一乘。为三种声闻。法华论为二种声闻。摄论十义之中。唯除引摄一类任持所余。余八义想是一分。通定性声闻。所以为三也。问法华论解一乘。摄论亦解一乘。一种是解一乘经。何故摄论为三。法华论唯二。答以彼摄论。例法华论。为文虽不说。道理亦有也。问既为定性声闻说经。如何是理亦无失。答疏言决定种性等。决定种性。不愚法故。即是无失。信有七八二识。信道声闻作佛。问定性声闻。必竟不成佛。遮莫愚法。答佛慈悲心。犹如天雨。枯木干地之上。亦皆沾洒也。决定种性不愚法。故一无失。不定种性迥求大。故二无失也。其应化者。为化者记。故三无失也。问何名化记。答化现与化人记故。故名化记。满慈早是化人。又化现与彼化人记故。故名化记。第二解正佛菩萨。化作声闻。引实声闻。为教化实声闻故。所以化作声闻。今与彼教化授记。故名化记也(上辨声闻宽狭)。

  言虽亦为二菩萨等者。虽亦可为二菩萨。说名菩萨宽也。正宗唯为渐悟者。说名菩萨狭。又正宗唯为渐悟者说名得。义通顿悟名失。有人向正宗之中。不见渐悟菩萨。不得便道只声闻是渐悟。菩萨先虽是声闻。后作菩萨。故回心向大。便是渐悟菩萨。答此解非前来早破声闻执。不可此间又更重破执。两处破执。决定无此理也。一者自有一类渐悟菩萨。多劫行菩萨行。性行时长。拟退入二乘也。此中言唯者。唯渐悟对顿悟。唯名也。此菩提身中。有三乘种性。往往欲退入二乘。为彼菩萨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十方世界中有二。有三乘菩萨。即退十方世界。既无二无三乘。更退何处。知由是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也。二者自有一类不定性声闻。过去俱那含牟尼佛迦叶佛边。闻法华经。破执回心了。今生到法华会上。成渐悟菩萨。闻法华经。名正宗唯为渐悟者说。问彼菩萨早曾过去佛边破执。更何要破。答虽然无执可破。令心坚罕。所以重破也。三者唯沼法师解。从初凡夫身中。具三乘种姓。不发二乘心。直修大乘行。以带彼二乘种性。到头事须却退。鹙子第一利根。到第六住前由退。岂况余人。此是渐悟菩萨也。问既言正宗。唯为渐悟说经。文在何处。答有二解。一云经无明文。准理则有。但说着二乘是权。菩萨执便破。二者经亦有文。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又云。尔时会中进发意菩萨八千人。咸作是念。亦有唤作渐悟菩萨。问何处是兼为顿悟菩萨说经破执处。答正宗实破渐悟。不为顿悟。缘渐悟菩萨常于佛果。执于己无分。往往拟退入二乘。所以正宗唯破渐悟菩萨执。破执说经。经说着二乘作佛道理。中间兼破着顿悟菩萨执也。十方世界中有二。有三乘。我是菩萨。独自成佛。声闻不作。十方世界。既无二乘三乘。声闻缘觉。总得作佛。经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此第一解。唯有大乘性。此定性顿悟者。二者更有一类离顿悟。即有三乘性。始从凡夫。直发大乘心。修大乘心行。名顿悟。由带二乘种性。修行挍迟。佛为说法破执。令修行速。此二类顿悟也。若正宗之中。唯为渐悟者说。拣却顿悟。即将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结若唯理。兼为顿悟。即依通分中十一位。得证一位。发心为证。即取义兼顿悟。于理未爽结也。

  言摄论十义等者。引摄退菩提心声闻。任持渐悟菩萨。问摄论云。任持总不交退得否。答事须退也。以彼鹙子当二万佛时。种种教化不退。不得此间明执行相中。论文稍狭。与向前别。此间唯引正者也。不取兼为者。此声闻中取退心。不取应化也。菩萨唯取渐悟。不取顿悟。前来列能执人中。不方兼正。顿悟渐悟总取。言由不定种性者。双结两人。一引摄退菩提心声闻。二任持渐悟菩萨(引论双标了)。

  言引摄一类者。摄论云。了知不定种姓趣彼解脱。方便引摄。令依大乘。而般涅槃。佛说一乘也。

  言任持所余者。为欲任持其余不定种性菩萨。于大乘精进退坏。佛说一乘。任持令住。此于摄论十义。此是前二。余八义未要是。已不引来。问此中退性。与渐悟何别。答自有退性义。或是渐悟。如鹙子等。自有渐悟。未必是退引。不定性声闻。未发大心。不名退菩提心。亦须引摄。地前不定性。虽非渐悟。亦可任持。问渐悟菩萨授记后。为退不退。若退者。何故论云。为令声闻生决定心故。不退者。何故解摄论任持。所余是渐悟菩萨。欲生退败。还住二乘耶。答此约退菩提心不定性说。彼约唯证声闻回心者说也(上引执人)。

  言退菩提心声闻等者。起执意也。贺云。退大就小。执为究竟。故破此执。说斯妙法也。此标声闻不实渐悟。渐悟之人。是菩萨故。

  言故舍利弗等者。此中引经。唯引退菩提心文。不引应化。文唯引上中二根文。不引下根起执文。举胜摄劣也。初文是鹙子领解中偈文。彼二十三颂释文。初二颂半。处小阶而起叹。五颂半。告大法已兴嗟。十四颂。喜今闻而恼尽。后一颂。佛子而道成。此所引文。即是述喜。今闻而恼尽中。初一颂。叙昔舍邪以归正。经云我本着邪见。为诸梵志师。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后二颂。述今识小以归大。经云尔时心自谓。得至于灭度。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鹫子常行。至十住第六。欲入不退住中。因施眼故。方退入二乘中。又十信第六心若退。尚不生于邪见之家。况至十住第六心。却入梵志之道。舍利弗实不是邪见之人。示现生邪见之家。邪见有二种。一拨无因果。二见理不正。今实邪者。是见理不正。即鹙子是也。

  言迦叶亦言等者。即信解品中。领述文也。初谈往事。经言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等。后释所由。即疏所引文是。言此皆昔时者。都结声闻执也(辨声闻执行相)。

  言即摄论云三种练磨等者。辨菩萨执行相也。即摄论云。三种练磨心。断除四处障等。正是菩萨执行相也。无性摄云。菩萨摩诃萨。将欲趣求所知相。皆以四重徴释也。所知相者。即是三性境。亦是法华经中知见。一云何应见。此总问也。二谁能悟入。问入人。意道。阿难能悟入。答善修福智资粮位菩萨即是。地前六度乱修者。善修福智菩萨。三何处能入。问入位。意道。依何行位能入。答依胜解行位及见修无学位入。四问由何能入。问因由。答由善根力所任持。故虽有善根力。而心或退屈。故说三种练磨心等。由断八种染故。有八句差别。

  言八种染者。三种练磨为一。断四处障为四。帖前成五也。缘法义为一。帖前成六也。正观常恒为一。帖前成七。殷重加行。无放逸成八。疏中所明。即前三种中。三练磨心。缘法义为境。文便引来。只要处障中二乘作意。并所闻思法也。诸疑离疑。又属前文也。骨锁分别。此全不要也(料简讫)。次下依疏解。有说四处障。唯是菩萨执。不是声闻执。设二乘作意。但菩萨作二乘之意也。疏云将三种练磨为能断。四处障为所断。相连续也。此解全非练磨。自有所除之障。以三退屈。为所治也。今解初句。即三练磨。三练磨以五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辨行相。四配位。五问答。

  一释名者。则云。练谓训练。亦曰镕炼。磨谓磨砺。亦曰磨莹。谓训师旅而成功。镕黄金以从革。碎龙泉以剸犀。莹鸾镜以照胆。由斯诸义。并曰练磨。金若练则转妙。镜磨即莹净分明。如众生身中佛性。性本清净。为烦恼尘之所染污。将此三练磨。而涛练之。即得明净。问练磨者何义。答策举其心。令其猛利。对治退屈。是练磨义。亦如练金。复似磨镜。令其纯净。立练磨名。

  二出体者。问能练磨。以何为体。若则云练磨。即以闻思二慧及以精进。而为自体。由闻于他。发心修行。引他例已。䇿发自心。比量知故。是闻思二慧也。克体后解为胜。既三引他。方例于己。明知比量非是现量。若兼修慧。即现量。不可定中比量知他故。况详由彼定心。伏外障染。何妨练磨而通修慧。若据眷属。非唯修慧及精进。同时五蕰。诸心心所。而为其体。如听法生闻。思惟生思。如法修行。坐禅等生修。以理而推。莫过精进。三慧三精进。如何能克(此论好)。问所练磨。以何为体。答谓菩提心。二利行也。论中自说练磨其心。故所练磨。是菩提心也。问何名所退屈。答退谓退还。屈谓屈伏。若小鸟望高风而退性。将对穹庐而屈膝。由斯义故。故得退名。无性释云。练磨心者。谓䇿举其心。令其猛利。对治退屈。无其怯弱。名不退屈。问所练磨三退屈。以何为体。答则云退屈。以法执染慧及懈怠。而为自体。唯识疏云。并以我法为体。地前顿悟。二障二执。地前渐悟。一障一执。由横思量。谓果难得。故是法执。克性懈怠。而为体性。三练磨是能治。三退屈是所治。所治者。一是放逸。二是懈怠。三是无明。初一菩提。后一转依。果上生退中。一因上退。即万行难修也。

  三辨行相者。则云总释。引论云。无量诸世界。无量诸有情。刹刹那那证等觉无上正等菩提。是为第一练磨其心。由此意乐。能行施等波罗蜜多。我以获得如是意乐。我由此故。少用功力。修习施等波罗蜜多。当得圆满。是名第二练磨其心。若有成就诸有障善。于命终时。即便可爱一切自体。圆满而生。我有妙善无障碍善。云何尔时不当获得一切圆满。是名第三练磨其心。以诸菩萨。闻于无上正等菩提。最胜甚深广大。难可证得。心便退屈。对治此故。修第一练磨其心。又诸菩萨。闻所修行波罗蜜多。最胜甚深广大。难可证得。心便退屈。对治此故。修第二练磨其心。又诸菩萨。于甚深广大之教。思议决择。善增转时。如是思量。无上正等菩提。难可证得。心便退屈。对治此故。修第三练磨其心。且第一菩提广大屈。引他况己练。唯识第九云。一闻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深远。心便退屈。此即悟佛知见之上而退屈。广者无边十方故。大者无上超三界故。深者难测。等觉菩萨。不能测知。远者时长。三无数劫时长远故。意言无量世界诸有情。于念念顷。皆能发心。证菩提果。我与彼同。何不发心趣求。引他况己。证大菩提。练磨自心。勇猛不退。无性偈云。十方世界诸有情。念念速证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退谓退转。屈谓低屈。菩提涅槃宝山。高而且大。大而复峻。二乘凡夫。闻此不敢造修。心便退屈。且趣二乘三生六十四生一百劫。求二乘果。二万行难修屈。省己增修练。唯识云。二闻施等波罗蜜多甚难可修。心便退屈。省己意乐。能修施等。练磨自心。勇猛不退。作是念言。我于无量劫。虚堕地狱。且如大悲菩萨救苦无休。唯闻其声。我今所修。皆得佛果。何不修也。汝须省责己身。自从无量劫。受诸苦恼。正法念经云。地狱之中。煎煮众生。臭气冲人。即皆僻地。汝于多劫。长时受此种种诸苦。复有何利益。将此行行。比彼受苦。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如何少行得佛果。正生退屈耶。故彼偈云。汝已恶道经多劫。无利勤苦上能趣。少修妙行得菩提。大利不应生退屈。三转依难证屈。引粗况练。唯识云。谓闻诸佛圆满转依。极难可证。心便退屈。引他粗善。况己妙因。练磨自心。勇猛不退。且如欲得人天之身。尚须修持五八等戒。岂有无上菩提妙果不修而得者乎。颂云。薄地凡夫初发心。尚拟趣向菩提果。汝已修习经多劫。不应退屈却沉沦。此即开佛知见上。而生退屈。

  四配位者。问此三练磨在何位。答疏主意。此三通在资粮内三位之中。问如何得知在资粮位。答唯识云。在资粮位。即四十心。未入加行。正应修此。故论云。此位二障。虽未伏除。修胜行时。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练磨其心。于此证修。勇猛不退。准此即在资粮位中。问若资粮位修练磨者。如何前说我有一切十种地中。妙善积集福智资粮等。答据初为论。修之不退。必当得故。义无违也。

  五问答三练磨与四处障。如何相摄。答此三练磨。自将对治三退屈鄣。不对治四处障也。问三退屈与四障。皆是其障。如何三练磨。不断四处鄣。但对治三退屈耶。答练磨自有所治三退故。或由三退屈。起初二障。故练磨心。即断二障。言断四障。文势故来。

  言断除四处障者。问何名四处。答菩萨观行。有四名四处。处谓处所。断四鄣所。由二乘化意等四个染法。是障。障他菩萨四种观行。是四处之障。依主释。二云准论文无障字。只言四处。若无障字。即二乘作意等。即是四处。四处即障。持业也。伏故名断也。牟云。问谁为能断。答由于四观。即无相及三种智为能断。问何名障。答初二障。障彼厌小忻大之行。后二障。障彼舍与证真之行。故得障名。

  言缘法义为境者。即能诠教。义者是所诠义。缘是一切众生及菩萨能缘之心。缘如来后得成所作智本质教中义。缘既不着。即反起影像缘之。只得言似法似义非真实。故名缘法义为境。似文似义者。释云似外相转。实唯在内。以有似无。以内似外。如牛角似菟角。如牛毛似龟毛。此护法义。若安慧。即以无似有。以外似内。如戏人似实人。摄论解云。此位菩萨观其法者。唯是意言。遗其所取见分意言。亦无自性。遗其能取。故言缘法义为境。由先多闻熏习力故。从此后时。如理作意。心中影像。似于本质。法义等相。从权而生。名之为似。此显意识之上变起法义。名似法似义。即以内似外也。实非在外。唯内识故。此能缘心。即以寻伺观寻伺。名寻伺义。自性差别。假有实无。名义相异。故别寻求二相。二相同故合思察。前二谓名义。后二谓自性差别。即显名义二法之上有自性差别。由此论中。初标法义。后遂开四种。或开或合。于理无违。问修此观时。为在何位。答唯识论云。在加行位四善根时。能修此观。?顶二位。作四寻伺。忍世第一。为四如实智观。故论云。?等四法。依四寻伺。四如实智。初后位立。依明得定。发下品寻伺观。无所取。立名?位。依明增定。发上品寻伺观。无所取。立顶位名。此位重观所取名等。皆自心变。依印顺定。发下品如实智。于所取无决定印持。无能取中。亦顺乐忍。既无实境。离能取识。言有实识。离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印顺忍总得名为忍。印前顺后。立印顺名。忍境识空。总名为忍。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印。二取定空。名世第一。谓前上忍印能取。今此双印。从此无间。必入见道。实生法中。此最第一。故名世第一也。?顶二位。依能取观所取无。下忍起时。印所取空。中忍起位。能观取识。如境是空。以乐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双印二空。未能证实。故说菩萨诸上位。由于现前安立少物。偈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故言缘法义为境也。

  言二乘作意者。一初心菩萨。厌生死苦。忻涅槃乐。障他菩萨。修二利行。菩萨之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既见有生死涅槃差别。此是二乘家作意。名二乘作意障。障大菩提故。二者阿罗汉果人。执自果为极。不肯回心向大。名二乘作意。三者前前三果人。不肯回心修大乘行。忻趣自乘无学果。亦名二乘作意。四者七方便人。不肯回心向大。忻趣自乘无学果。名二乘作意。五多事惊怖性。行广时长。欲退入二乘。名二乘作意。此五之中。若论的当。多事惊怖。并小菩萨。厌生死忻涅槃者。此两类正要。正是二乘作意中收也。余三种作此所要。若准摄释。有五解分二。一者二乘作意忻慕。二者二乘作意凌忽。初修菩萨。并有无学七方便人。四类人名忻慕。忻慕二乘故。第五解便是顿悟菩萨。住二乘者。不得作佛。名凌忽也。

  言二诸疑等者。第一疑既不一。名为诸疑。能断此疑。名为离疑。二者声闻名诸疑。顿悟菩萨离疑。合言之。三者第六住前。不定性菩萨。疑佛果菩提。为得不得。名诸疑。纵退入二乘。心生决定。名离疑。四于三乘隐密言教生疑。复执一是。便拨余非。名离疑。此四解中。正取于三乘法上生疑执一为是便拨余非。今取诸疑是障离疑不是障为正。

  言三于所闻思法中等者。于闻思所闻之教。于思慧所闻之义。于所闻思法中。不了文字假有实无。执法有性。正障初地门中法空智观。欲入所相。事须先断。

  言四于骨锁乃至等者。此观有二。一者小乘之中。制伏贪欲。作白骨观。二者四五六地菩萨。伏化二乘。作此观行。令此地前菩萨学作此观也。此是分别障。有总有别。总即于一切分别之法。别则唯是此忍一位。能观之智。名为分别。即此分别之鄣。入初地时。息灭名断。问何须断此忍位分别观智。答由此加行。虽离能所执分别。自有微细分别。鄣彼初地无分别智。故须断也。论云现前安立如是境界。然有二。一者染境。染境有二。一者山河大地等。业所引境。二者定境。即骨锁等观。定所引境也。三者净境。净境有二。一者净法假境。即是诸佛五蕴假者身。二净法实境。即菩提涅槃波罗蜜法也。于此境上。能执分别。悉能永离。此明离净境分明。据实。骨锁向上。亦执着分别。于菩提向上。品亦执着分别。所以言乃至意通两处也。问四处各障何法。答二乘作意。诸疑离疑。正障修大乘行。于所闻思法中。言我能然。正障大乘法空观。四于骨锁分别。正障大乘无分别智。问何位断四处障等。答二乘作意。十信位断。由离小乘心故。二者诸疑离疑。在十行位断。由于大乘。而行正行离惑。三于所闻思法中。言我能然。在十回向乃至忍位断也。四骨锁乃至分别。在世第一断也。问何故三练磨。即开为三。四处障即合为一。答三练磨对治三退屈。以能治行实故。所以别开为三。断四处障。所退虽四。能断不殊。故合为一。问断四处。得何择灭。答虽断四处。未得择灭。但伏不起。名之为断。问具几义得入见道。答具八义方入见道。三练磨为三。四处为一。五缘法义为境。六止观长时。七殷重加行。八无放逸故。疏引初五也。

  言二乘作意等者。破声闻执。二乘之人。观生死涅槃有所忻厌。一向舍生死欣涅槃。由此作意。障大乘二利。作意即障也。

  言渐悟菩萨执佛等者。渐悟菩萨执也。

  言又复顿悟诸小菩萨执等者。明顿悟执也。

  言今破此执者。破顿悟小菩萨执也。

  言显二乘非极者。破渐悟小菩萨执也。

  言住二乘者亦得作佛者破顿悟菩萨执。彼二乘不得作佛故。

  言故说是经者。故为顿渐悟二菩萨。破执说经也。

  言由此摄论等者。重配论文。由此者。由有顿渐两类人有执。所以菩萨造论破执。安慧由此之言也。

  言四处言者。诸抄解云云。且金云。第一段疏云。二乘作意者。执二果为极。第二段渐悟菩萨。执佛菩萨于己无分。第三段又复顿悟诸小菩萨等。先从前牒。此三假文讫。后将摄论三段文。次第结疏中三段文也。即是二乘作意。二诸疑离疑。三言我能然。余不能尔。第四骨锁。非此所要也。二摄释科云。取第一段疏中二乘人。并第二段渐悟菩萨。此二类人。同二乘作意中结也。论云。二乘作意。一句论文。结前两段。疏文次合。便到第二句诸疑离疑。今且不引。直取第三段言我能然余不能尔者。结前顿悟也。

  言即此二种者。二乘人并渐悟菩萨为一种。顿悟菩萨为二种也。

  言诸疑离疑等者。问何故不配第二句诸疑离疑耶。答诸疑离疑。自是破疑执门中事。非此所要。指在前破疑门中。破菩萨之疑处也。问何故前列即说四般。今结文唯说二种。答骨锁之文。不须属当。文便故来。诸疑离疑。即向破疑执门摄也。故结云即是前也(破疑执毕)。

  言彰记行有二者。问起者兴起意。意者意况意旨。未审佛说经。更有何意。答说经之意。而有五般。今当第三彰记行。如来说法华经。彰者明显之义。记谓记别。分别解释之义。四十年虽说余经。未彰声闻授记。今与声闻。明显授记。故实彰记。问如来与声闻授记。有何意。答声闻四十年前。疑自身不得菩提。见佛在大众。名闻满十方。广饶益有情。自惟失此利。我常于日夜。每思惟是事。欲以问世尊。为失为不失。又云我常见世尊。称赞诸菩萨。以是于日夜。筹量如此事。中根四人。临欲授记。尚自云。如从饥国来。忽遇大王膳。心犹怀疑惧。未敢即便食也。世尊所以说当来佛果菩提。指示与内德成满。外立庄严。说法同今。劫名异即。又云。彼即是汝身。宜应自欣庆。既知己身作佛。事须行行。若疑自身不得成佛。即行行不决定。今与授记。令决定行一乘行。是故如来彰记行也。问世尊欲得与声闻授记。但与声闻授记即得。何要与经说耶。答一切菩萨阿耨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佛果菩提。三身功德。菩萨万行。具在此经。欲拟授记。事须说经。说经之时。便是说因说果。即是初周开示悟三为果。入佛知见为因。第二周中牛车是因。第三周中宝所是果。又安乐行品并涌出。明一乘行。寿量品明一乘果。欲拟彰记行。所以说经也。问此能彰所彰何别。答能彰是教。所彰是行。故别也。

  言佛自成道等者。标彰记意。意中分二。一四十年前未授记意。二法华会与授记意。合名彰记意。向下引经文处。亦双证也。佛自成道来。为声闻授记未记意。今为授记授记意也。问佛成道七日。即为提谓等五百价人授记授记。于五百人中。岂无一人是声闻种性者。若有一人有声闻种性者。即是与声闻授记。如何言无。答彼言总意别也。言中总道五百人记。意中唯为提谓授记。言当作佛也。所以经言。未曾说汝等。当得成佛道。问为约有种性者与授记。为约无种者与授记。若约无种性者与授记。言通成佛。世尊成虚妄。若约有种性众生与授记。是他决定成佛。何要与授记。答一为彼不定性修行大行有进退。为令生决定心故与记。二者与声闻记者。令时会余人起忻慕佛果菩提心也。故经云。大智舍利弗。今得受尊记。我等亦如是。必当得作佛。又本论云。佛从定起。独告鹙子。不告菩萨者。为令余人善思念故(上标记意)。

  言故下经云我设等者。此引方便品七偈半偈。令住中分四。一颂标。二颂释。四颂半会。一颂劝住。此即初标释文。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至成佛道。标也。今正是其时等。释也。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证今为授记。灵山会上。根法相符。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未曾说汝等。当得成佛道。所以未曾说。说时未至故。说未为授记意。言四十年前。汝根未熟。权设方便。令求小果也。今正是其时。决定说大乘。证今为授记。是故说是经。问经言未曾说者。且如过去十六王子说法华经。闻一颂。明皆得成佛。何言未为授记。答自退入声闻已来。未为授记。先所为说。亦已忘失。故经云。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谓已得灭度。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所行道故。为诸声闻。说是大乘经等。问昔日有何所吝。不为声闻说。何以今日即为说记耶。答佛不说者。由有多失。如经言。钝根乐小法。贪著于生死。于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众苦所恼乱。为是说涅槃。今所以说者。由五德故。下经云。有。

  佛子心净。柔软亦利根。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为此诸佛子。说是大乘经。为此因缘。比者不说。今日方说也(上引上根文)。

  言又迦叶言等者。问何故不引下根经文。答下根文。配向中上根收。举胜摄劣也。此所引文。是信解品领述文。彼处科四人领述。法喻合等。初彰昔不悕。后显今获得。显今获得。昔不希中。初略后广。广中初谈往事。后释所由。中有二意。一我道已满。苦灭心安。经言世尊令我等出于三界。得涅槃证。二年已朽迈。齿过屈。于其大乘。生绝分心。如得小王之位。以为自足。更不希转轮王位。经言于阿耨菩提。不生一念好乐之心。证未为授记文(上引未记文也)。

  言又云或说修多罗等者。此证未记文。此论彰记。亦各合说。授记三根声闻。经兼有自说方广。文便故来。若是彰行。但说其行。后即兼论五种般若。并是疏文意。方便品中六偈。偈说初四颂半述。所以者何下释文。此文分一颂无数方便。二颂种种因缘譬喻亦言词。颂云。众生心所念。种种所行道。一颂半演说诸法。颂云。或说修多罗。伽陀及本事等。疏引此文也。修多罗者。小乘契经也。一则契理。二则契根。总名契经。伽陀者讽诵。以妙言词。赞美咏德。本事者。宣说圣弟子等前际事。名本事。本生者。宣说世尊过去事。名本生。未曾有者。宣说圣弟子等八部所有奇特惊异之事。名未曾有。因缘者有三。一因请而说。二因犯制戒。三因事说法。譬喻经者。谓经律中所说。令本义分明。故说喻也。祇夜者。此云应颂。有二。一为益后来。二显前未了义。优婆提舍。此云论义。修环研窍诸法性相。唯为声闻。说于九部。不说授记。若约记别。深密之义。亦说也。不说方广。理正曰方。包弘曰广。非无正法广陈之方广也。无问自说者。谓于请中。不显请者。为令当来正法久住。不请而说。问第二第三。皆论授记事。法华会上。方记声闻。何者是未记文耶。答未曾说汝等当得成佛道。即是未与授记。不假有授记字(上来三段总是未记文)。

  言故此已前等者。即指法华会前。结前未记。

  言今为授记者。即指法华会上。缘昔来未记。今为授记。结前授记。故说是经。正是经也(上彰记了)。

  言后彰行者。彰由明也。行者即是七地四菩萨行也。前门彰记。即是说果。既识果已。要知因行。故有彰行也。

  言说菩萨一乘之行者。今说菩萨一乘之行。依人显行。一乘正是菩萨行故。依行显人也。问何故安须说一乘之行。答一乘正是菩萨行故。菩萨行不过七地。四菩萨行。总束一处着。不越一乘行。一乘行既在此经。为彰菩萨行故。故说是经。问何不说余经彰菩萨行。答若说诸经。说他菩萨行不尽。问为复菩萨总未行一乘行。安世尊说经彰。为复已修行行。更要世尊说经彰行耶。若约未修。要彰行者。顿悟菩萨。已修一乘之行。何要世尊彰行。答虽已行一乘之行。若不彰行。菩萨修行不得广大。欲令菩萨修行广行也。为声闻彰行有二意。一缘四十年前所修二乘行。不知是一乘行。所以悔修。今日彰行。意遣令知。二者。问声闻前。说菩萨修行广大行。欲令二乘之人见贤思齐。又过去虽已修。当时不分明与他解说。今时分明向说令知。故彰行也。问降伏行中。菩提分法行。与此门中彰二乘行。何别。答未说经前。二乘行。只是阿罗汉因。只招得阿罗汉果。亦说着法华经。彰着二乘行。便与佛果菩提为因。能招佛果。便是环丹一粒。点铁成金。总是菩萨行也。缘二乘之人。昔日不知。今日交知。所以彰行也。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

  言故下经云有佛子者。众中彰行。经文都有三段。第一段是方便品偈文。七颂半。述长行令住。分四。一标。二释。三会。四劝住。今疏中引者。是第三会分三。一颂显示法非真。说为大本。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等。二一颂半显大法胜妙。为胜人说。有佛子心净等。二颂结成胜妙。我记如是人。来世成佛道。以深心念佛。修持净戒故。第二段又云。声闻若菩萨等。此是颂令住中。第四段劝住经文。第三段又云。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等。是依何等义中。有标有释。今是释文金且。第二一颂半显大法胜妙。为胜人说。问此间何要引五德佛子来证彰行耶。答缘而行深妙道一句经。正与此间同。故引来。

  言佛子者。顿渐二悟菩萨。五德者。一心净。专求大乘佛之智慧。非乐下劣。除二障故。二柔软。以定摄心。离散心故。故若柔耎能利于物。堪耐劳倦。能作大业。精勤不息故。三亦利根者。利根聪睿。性多拔苦。能与他乐。一切均平。闻法速入。四无量诸佛所。久遇良缘。恒自磨莹。五而行深妙道。齐修福慧规真。若有佛子具此五德。可为说大乘令其发趣。问声闻具彼五德否。答具五德。一断烦恼名心净。二见天雨四华故柔耎。三闻法速入故利根。鹙子一闻便解也。四无量诸佛所。即千百万亿世世。已曾从佛受化。五而行深妙道者。直至第六住前。名行深妙道摄。问若无先未行。今说令行。方名彰行有佛子。心净等。即是先已行。如何如今言说经彰行。答须举大行先行。令后小者亦慕高踪。举胜引劣。欲令二乘见贤思齐。疏引但说经彰行文。不论令行未行。前科言显大法胜妙。为胜人说。摄难非疏意。应作四句分别。一有善而不耎。如高心(律师)二有耎而不善。即一切事官人等。三亦耎亦善。即此有佛子心净等是。如言良马。疋之君子。上善若水。逐器方圆。四不善不耎。即一阐提是。

  言为此诸佛子等者。结上五德。由此五德。正是彰行也。

  言又云声闻若菩萨等者。第二段经也。问闻经一偈。是教。如何作此间彰行。答今说虽闻一偈即是教。能闻一偈之心。即是行也。便是十法行一行也。又云取一偈教下所论行。前解为胜。

  言又云舍利弗诸佛如来等者。等第三经文也。问此经教化声闻。如何但言教化菩萨。答先虽声闻。后作菩萨。故回心向大。总是菩萨。显行二乘行总是一乘行也。问疏中偏引此三段文。不增不减。是何意。答第一段引五德佛子。而行深妙道。正是菩萨声闻所修一乘之行也。第二段劝彼顿渐二类人。住于大乘。大乘正是菩萨行也。第三段经文。但教化菩萨。彰顿渐菩萨行也。诸有所作。即二乘行也。常为一事。即佛果菩提。名一事也。即前二段是因。第三段果也。从因至果。义将周是也(明行也)。

  言要由修福慧等者。问未知何行行而成佛。答疏言要由修等。牟云。据理广陈也。章云。此六句疏文。结前三段文。既安故字。即知文从前起也。若不尔者。此六句疏文。有似孤起。故作此科为善也。初二句安由修福慧照有空。结前有佛子心净。至而行深妙道。五德。

  佛子。修行不过福慧空有也。二寻教诠。究玄理。结前声闻若菩萨等。三真解起。悟一乘。结前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至一事。真解起入道。结前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也。故知此解与疏相当。若料为据理广陈。疏文疏断诸意。与牟同。摄四解。一云要由修福慧。眷属般若。照有空。境界般若。寻教诠。文字般若。究玄理。实相般若。真解起。观照般若。前五为因。第六悟一乘果也。二云要由修福慧。资粮位乱修六度。多依外门。修菩萨行。故唯识九云。菩萨为此资粮位中二粗现行。虽有伏者。而于细者及二随眠。止观力微。未能伏灭。既言于止。明亦得定。照有空。寻教诠。究玄理。在加行位。依内门修菩萨行。故此位之中。欲拟照有空。事须寻教诠。观似文似义。名寻教诠。即依此教。观自性等。假有实无。名究玄理。得入见道。达二空理。生起妙平二智。名真解起。证遍行真如。名悟一乘。三云能观所观解。要由等前五度是福。第六是慧。修慧之时。事须观空有为境。空有摄一切尽。故云照有空。既知有空。未知修行。如何次第。所以事须寻教诠也。既寻教已。依教必能悟理。所以究玄理。依理必能起行。所以真解起。依行必能克果。所以悟一乘。四云要由修福慧。初修之人。未能忘相。且修福慧也。多时修习。方能观空达有。欲知空有甚深道理。事须寻教。方能决择。三藏妙旨。名究玄理。由前四事。正智得生。名真解起。由前五种。方悟所诠理。名悟一乘。贺问。本彰于行。何故说彼理果耶。答虽言于行。要由教理等。若不由诠。行从何起。不知理果。而何所忻。故说无失。若配五位。虽摄久习。初修不该。如三根等。悟解一乘。授当佛记。然未至十信。初心于何位摄。并皆不依。今别解者。安由修福慧者。为修六度。前五名福。第六名慧。虽行施等。须知三事体空。菩萨执有情可度。菩提可求故照有空。虽照空有。若不依教。恐无所凭。故寻教诠。终有所归。故究玄理。理非独照。必假智鉴。故真解起。若如斯。名悟一乘。化度云。要由修福慧智慧伴。照空有智慧境。寻教诠智慧因。究玄理智慧性。真解起智慧智慧相。由此五种。方悟一乘。贺破金云。若配五慧。即阙福行。牟云。亦非?福。何以且六度二。皆通福慧二种。论云。六种波罗蜜多通相皆二。又言配五位。不摄初修者。配位之家。所望各别。良以疏主先标因行之乘。即经言乘此宝乘。直至道场。乃至初地之牛车。入佛知见。故以五位。配福慧等。悟一乘者。证悟为言。三根之人。悟一乘者。悟解之悟。非此所摄。各是一解。何必非何也。

  言又且一乘有因有果者。是总标兼果。以明显行非虚。必克其果故。彰行故兼果。以明斯则疏主深意。若行此行。必获斯果。故举其果。显行非虚。夫欲克果。必须行因。因若不修。果从何起。经云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皆已成佛道。又云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因。故亦名为一乘。

  言因即七地四菩萨者。正明其因。七地五门分别。一列名。二出体。三配位。四辨相。五属经。一列名者。瑜伽五十九云。一种性地。二胜解行地。三净胜意乐地。四行正行地。五决定地。六决定行地。七到究竟地。二出体者。唯识云。如是总摄有为功德。以为自性。此心品是有为智。无为是理。七地者因中有漏无漏慧种。现为体种性住。唯以有漏无漏种子为体。胜解行住。通有漏三慧现行及本有。无漏种子为体。及别境中胜解为体。从净胜意乐地。行正行地。以有漏无漏智种现为体。后三地以无漏智种现为体。克实唯以慧为体。若相应即二十二心心所法为体。眷属五蕰为体。三配地位者。一者一种性地者。亦名种性住未发心住。即是本性住种性。未入僧祇。有此种性。此是凡夫。所以名种性地。上性体也。下姓类也。即无漏类也。种子即无漏种子。无始时来。依附本识。未曾熏习令其增长。本体来住。此菩提种子。姓类差别。不由今有也。二胜解行地。即第三胜解行住。发信心已去。至世第一末。论云。此位未证唯识真如。依胜解力。修诸胜解。应知亦是证行地摄。谓发胜解决择分善。名胜解地。从十信乃至加行。此即别境中胜解。数发殊胜行解。决定印持。名胜解行。三净胜意乐地。亦名欢喜住。在初地。四行正行地。亦名增上戒住。从初地出心已去。至七地满心。五决定地。亦名无加行无功用住。第八地。六决定行地。亦名无碍解住。在第九地。七到究竟地。亦名最上成满菩萨住及如来住。在第十地及佛地。第十地因究竟。佛地果究竟。三身具足。四智圆明。四辨行相者。一种性地。即本性住种性。未入僧祇劫。即十信已前。凡夫位中。无漏种子。无始时来。依附本识。法尔而有。不由熏生。处种性位。名种性地。由有此种性。性自仁贤。性自成熟。菩萨功德。不起上上烦恼缠。造无间业。不断善根等。二胜解行地者。在地前位。谓发解脱决择分善。名胜解行地。即别境中胜解数。即是印持义。有三胜解。菩提涅槃所是有因果。皆印持故。二或于甚深妙理。所有境界。决定印持。三于圣法有闻思修。决定印持。总名胜解行地。疏主唯识记云。谓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初地。论云此位未证唯识真如。依胜解力。修诸胜解。名胜解行地。三净胜意乐地者。亦名极喜住。在于初地见道。谓此见道证百法明门。断分别二障。证二空理。生大喜故。喜有三。一日喻照明喜。断分别烦恼。证二空如。如日光明破世间暗。证百法明门。获十种平等。得生佛家故大喜。二舍难证易喜。谓见道前所修胜解法。是为难行。证见易法。三顿证明门喜。谓入见道。百法明门。二空妙理。皆是顿证。由此三喜。名极喜住。又解断分别烦恼。名净超过。地前名胜。随愿自在。证百法明门。名意乐。四行正行地者。路云。从初地住心已去。至第七地末心。名行正行地。此摄六住增上戒住。第二离垢地。增上心住。第三发光地。觉分相应增上慧住。第四焰慧地。诸谛相应增上慧住。第五难胜地。缘起流转。止息相应。增上慧住。第六现前地。无相有功用住。第七远行地。总此六地名行正行地。谓第二地修持净无误犯。三业得增上名。此有三种。一意业微细戒。菩萨不起犯戒之相。凡所举心动作。总皆胜戒故。菩萨在此能离微细戒垢。二住色支戒。此地菩萨防非止恶。得无表戒故。三住轨则。此地菩萨修持时。不犯轨则。若破轨则。则是犯戒。由此三义。名增上戒增上心住。第三地能住定故。此有三义。一住八相故。二能离退定。三能发三慧。谓得胜定。能发慧光。慧光能破闇故。第四地中。能作菩提分法观。第五地菩萨。能作真俗二谛四谛观。第六地菩萨。能作十二缘生观故。第七地菩萨。能作破相空观。仍有加行。第五决定地。亦名无加行无功用住。此在第八地。有三决定。一种性决定。二发心决定。三不虚行决定。谓第八地菩萨。功用创绝。住无相理。所有万行。任运增进。刹那刹那。无有空过名不虚行也。第六决定行地。亦名无碍解位。第九地谓此地菩萨。证得总持无碍辨才。训释法义。利他之行。能遍十方。此地菩萨。无量世界有情。各以异文异义。问难菩萨。菩萨说一字之法。能断众疑。第八地只得名决定地。不得名决定行地。第七到究竟地。即是最上满菩萨住。及如来住。于第十地及于佛地。第十地因究竟。佛果位中果究竟。今此说菩萨行。只取因究竟。不取果究竟。第十地行满。开敷盛果。到于佛地。穷真实性。达法界源。惑业皆亡。证无边果。论云诸根相好。一一无边无限善根所引生故。四菩萨行者。一波罗蜜行。即六度是。二成就有情行。即四摄四无量是。三菩提分法行。即三十七菩提分法行是。四神通行。即六神通是。此中初二。是菩萨自乘之行。后二是降伏行。自乘行有二。一为成自利行。修六度等。二为成利他行。修四摄法。是也。降伏行亦二。一菩提分法行。是降伏二乘行。声闻之人。修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分等法。以为自行。菩萨既为五趣之师。作三界主。无一法而不知。故降伏二乘。修菩提分法行。若不修彼行者。声闻之人。即言我菩提分法行。菩萨不知。唯六度四摄等。是菩萨行。我亦不知。彼彼此互阙。行应齐等。由此义故。故修彼行。降伏二乘。非菩萨所行之行也。二神通行。降伏外道行。诸外道等。多以神通为德。在世化物。世间愚夫多归。此疏依彼菩萨具彼此行。化诸众生。回邪入正故。亦是十八反中。制他神通摄也。

  言下随所应等者。问但明七地四菩萨行即得。何要配下经文耶。答为彰行故。说法华经。法华经是一乘。一乘通因通果。若不配下经文。疏主恐人疑云。既说七地四菩萨是一乘因。法华经中。为有为无。所以今配下经文。显此经因亦摄尽。果亦摄尽。亦不定配地位。但义相应。即便配属。一种性地者。雨喻经云。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名种子无上。又法师品中。八部授记。如是等类。咸于佛前。闻妙法华经一句一偈。发阿耨菩提。名种姓地。二胜解行地者。资粮加行。经云复有八世界微尘数众生。发阿耨菩提心。即资粮位。经云复有四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四生当得等。即加行位。不轻品云。乃至见四众。亦复故往礼拜。而作是言。我不敢轻于汝等。论主配在资粮位。临命终时。具闻威音王佛前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六根清净。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加行位。合前二重。总是胜解行地也。三净胜意乐地者。经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即是初地证四不坏信。是名极喜地。生如来家。住极喜地。当此之时。名真佛子。若是地前三贤位。伏忍圣胎三十人。如在胎中未生也。四行正行地者。从初地住心出心。至七地满心已来。经云复有千倍菩萨摩诃萨。得闻持陀罗尼门。此初得在三地。相续在九地。圆满在佛地。虽初三地同世间正行。经文唯有三地之下。经云种种相貌。相貌既遍十地。故得通四五六地也。经云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百千万亿旋陀罗尼门。即第七地正观有时。微得观空。正观空时。微得观有。回旋空有。名旋陀罗尼。五决定地者。经云复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能转不退法轮。疏云具四不退。即当第八地。前言得无生法忍。五地已前。有相观多。无相观少。六地无相观少。七地纯无相观。虽是无相。有功用动。至第八地。无相无功用位。名不虚行。法驶流中任运转故。得色自在。即俱生无作行意生身。随类现身等。六决定行地者。即第九地名大法师。经云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乐说无碍辨才。四辨七辨说法等。此菩萨得心自在。说法无碍。七到究竟地者。一因究竟。经云复有二千中国土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能转清净法轮。疏主解无染离障。为清净体。即当第十地。二果究竟。如寿量品三身经文。是果究竟。配四菩萨行者。一波罗蜜行者。经云或有行施金银珊瑚等。二成就有情行者。经云此法华经。南阎浮提病之良药。三菩提分法行。经云右手执持除粪之器。菩提是果。分是因义。四神通行。天雨四华。动地放光出水等。则云。此应配行。而局配地。地为所依。行为所习。举地显行。彰行义成也(因毕)。

  言果即佛位菩提涅槃者。问本彰于行。何须说果。答虽言于行。若不明果。何所欣趣。故次辨果。令有所归。菩提有四。即所转得中所生得。唯识论云。一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忘不愚。一切相体性复净。离诸障染。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从喻立名也。二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像差别。妙观察智。不共所依。无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续。穷未来际。三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摄观无量总持定门。及所发生功德珍宝。于大众会。现无边作用差别。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从因立名。四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配因立名。问此四智何位初起。答妙平二智。初地初起。余二智品。果位方生。问本新何种起。答妙平二智。第一刹那。唯本有生。第二刹那。本新合起。余二智亦尔。涅槃亦四者。即所转得中。所显得也。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应真如理。虽有容染。而本性清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伺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影永寂。故名涅槃。此约二乘说。或如来佛身所有色心功德。无漏之依。是有漏之余。虽无实依。而现似有故。三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亦约二乘论。佛解脱道起时。一切有为有漏善无记性。及劣无漏。皆永弃舍。名无余依。由此二种。圆寂义别。故涅槃云。舍无常色。即是无余。由此不同二乘所得有余无余依也。四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益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由大悲故。不住涅槃。由大智故。不住生死。名无住处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无学容有前三。唯我如来可言具四。或涅槃者。三事大般等所成也。在三身者。一自性身。谓清净法界。二受用身有二。一自受用身。谓诸如来三无数劫。所修福慧。感得无边真常功德。心同法界。量等虚空。色像周圆。亦无限极。尽未来际。常受法乐。二他受用身。谓诸如来随十地菩萨所宜。现十重他受用身。转正法轮。令他人受用大乘法乐。名他受用。合此自他。名受用身。三变化身。谓诸如来随地前类二乘凡夫异生。现通说法。名变化身也。问何名在三身中等。答前言涅槃。即自性身。前言菩提。即自受用身。余之二身。但自受用身所现非实也。若论三事涅槃法身。一种即自性身。摩诃般若。是自受用身。解脱通在三身。

  言此皆摄尽者。便有诸抄。同唯识五法。摄三身门便说。大圆镜智与清净法界摄法身。平等性智摄报身。成所作智摄大小化身。此解不正。正义云。清净法界摄法身。大圆镜智摄自受用报身。平等性智摄他受用身。成所作智摄大小化身。妙观察智净秽两土说法正。此义云经之中菩提涅槃三身也。经云一切菩萨阿耨菩提。皆属此经。即是此经方便品开示悟三。寿量品三佛菩提。摄尽一切经教所说菩提涅槃三身也。故言此皆摄尽也。

  言又三周等者。周者周圆具足之义。如世尊法说。鹙子领解。如来述成授记。所应作事。方得周圆也。初十二品。明一乘境。方便品至持品。次二品明一乘行。安乐一品所行行。涌出一品能行行人。能行所行。皆一乘行。寿量等五品。明一乘果。寿量品极净圆明果。至不轻品。引已曾证果。

  言明境等者。问何要说境行果三耶。答疏言明境令发声闻心等。

  言因此方期者。期者期会。因修菩萨行。方期会得佛果功德也。

  言为彰菩萨者。总结也。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三
收藏 分享 邀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此篇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more
联系我们
  • 45-47 Auburndale Lane,Flushing, NY,11358,USA
  • 718-461-1052 (证仁法师)
  • wenmao68@hotmail.com
  • www.xifangju.com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西方居 -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Copyright © 2000-2017 Metropolitan Buddhist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