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经译文

2018-7-22 05:39 1477 0 原作者: 王月清
简介
佛说观无量寿经译文(完整版)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   那时,佛住在王舍城的耆?崛山上,与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及三万二千名菩萨在一起,其中文殊师利菩萨为佛的上首大弟子。   当时,作为摩揭陀国首都的王舍 ...
佛说观无量寿经译文(完整版)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

  那时,佛住在王舍城的耆?崛山上,与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及三万二千名菩萨在一起,其中文殊师利菩萨为佛的上首大弟子。

  当时,作为摩揭陀国首都的王舍城里,有一个名叫阿阁世的王太子,他听从恶友提婆达多的 教唆,捉拿了他的父王频婆娑罗,并把他关闭在七重禁室中,不许诸位大臣前往探望国王。国王的夫人韦提希,非常敬仰热爱国王,常常暗地里沐浴净身后,用酥蜜和?涂在身上,并在佩戴的璎珞饰物中,装着葡萄浆,偷偷地送给国王。每当国王吃过?蜜、葡萄浆并漱过口后,就恭敬地合掌面向耆?崛山方向,远远地向佛礼敬祈祷,并说道:「大目犍连,是我的亲友,希望佛能大发慈悲,派大目犍连来,传授八戒佛法给我。」

  于是,大目键连就像鹰隼一样迅速来到国王跟前,天天为他传授八戒佛法。佛陀又派富楼那尊者为国王宣说佛法。这样,经过了二十一天,国王因为吃了?蜜,又听了佛法,所以显得红光满面、精神焕发。

  这时,阿?世一看,就忙问守门人道:「父王怎么还能活到现在?」守门人就对阿阁世说:「大王,事情是这样的,那国母每天在身上涂着?蜜,璎珞中装着葡萄浆,送过来给国王吃。另外,那沙门大目键连和富楼那也每天从空而降,前来为国王宣说佛法,这些我们都制止不住啊!」

  这时,阿?世一听,就破口大骂其母亲道:「我母亲是贼,竞与贼父王为伍。那些沙门是坏人,也作幻惑?馐酰?谜罪恶的父王多日不死。」说着,就拿起利剑,要去杀他母亲韦提希夫人。

  这时,有一位足智多谋名叫月光的大臣,与耆婆大臣一起上前行礼劝说道:「大王,我们曾听闻《?酬u论经》上说过,在有情世界开始之初,曾有不少恶王为贪图最高王位,杀害了他们的父王,这样的事件有一万八千之多。但是,我们从来不曾听说过恶王害母这样的事,大王今天竟然要做出杀害母亲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沾污刹帝利种的事,我们实在是不堪耳闻。对于这样的暴行逆施,我们觉得不适宜继续在此效力。」二位大臣说完这些话,就手按宝剑,退出去。

  当时,阿?世见状,十分惊恐,忙对耆婆大臣说:「难道你也不想为我做事?」耆婆回答说:「大王,你千万不能杀害你的母亲。」阿?世听罢,最终醒悟自责,忏悔不已,马上扔掉利剑,决定不杀母亲,便叫内官将母亲禁闭在深宫中,不让她再出来。

  这时,韦提希被幽禁后,整天忧愁苦闷,憔悴不堪。她面向耆?崛山方向,远远地向佛礼敬祈祷,并这样说道:「佛陀啊!在过去的那些日子里,你常常派遣阿难等人来慰问我,我如今忧愁重重,佛陀你神通广大,我无法见到你,但愿你能派目犍连和阿难尊者等前来与我相见。」韦提希说罢,泪如雨下,悲痛万分,继续向佛礼敬遥拜。不一会儿,佛陀在耆?崛山上,感知到韦提希的心念,就派大目犍连和阿难一起从空而降。佛陀自己也从耆?崛山上消失,出现于王宫。当时,韦提希礼敬祈祷完毕,刚一抬头,猛然看到释迦牟尼佛全身发放着紫金色的光明,坐在百宝莲花中,出现在韦提希的眼前。大目犍连侍护在佛的左侧,阿难侍候在佛的右侧,帝释、梵王、护世等守护神,出现在虚空中,天花纷飞,以供养佛陀及诸位尊者。

  韦提希一见佛陀,就摘掉身上的璎珞等饰物,五体投地,号哭着对佛诉说:「世尊啊!我前世有什么罪孽,生下了这样凶恶的儿子:世尊又有怎么样的因缘,提婆达多与你结成眷属。只盼世尊能为我广泛宣说排除忧愁烦恼的佛法,好让我往生他国净土,脱离这人间秽土。这个五浊恶世,充满了地狱、饿鬼、畜生,聚积了罪孽和恶行。但愿我的未来世界里,听不到恶声,碰不到恶人。如今我向你五体投地,忏悔祈求,只愿你能示我教化,让我天天观见到清净乐土。」

  那时,释迦牟尼佛的眉宇间放着金色的光明,光明照递十方无数佛土。佛光盘旋在佛的头顶上化为金台,就像须弥山一般。于是,十方诸佛及无数清净妙土都在金台中显现。有的佛土,由七宝和合而成,有的佛土,遍地是一片莲花:有的佛土,像自在无碍的天宫;又有的佛土,如玻璃镜一般的清净。无数个佛国净土的庄严气象,都清晰可见,令韦提希目不暇接。韦提希又对佛说道:「世尊,我看到的这些佛土,虽然全都清净庄严,充满光明,但我乐于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希望你能教我观想正受。」

  那时,释迦牟尼佛听韦提希说完,马上就面带微笑,嘴里发出五色光明,全都照射到频婆娑罗王的头顶上。这时的频婆娑罗王,虽然身被幽禁,却心眼自由无碍,能看到远处的世尊,于是礼敬拜佛,功德自然而然地增进,证得了阿那含果。

  那时,释迦牟尼佛对韦提希说:「你可知道?阿弥陀佛其实离我们并不远,你应当系念一境,用心观想极乐净土的净业所成,就能实现你的愿望。我在此为你方便设喻宣说佛法,也是为来世的一切凡夫中,那些想要修行清净业的人,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应当修行三种福业:第一是孝敬赡养父母、侍奉听从师长,慈悲为怀,不事杀戮,修持十善;第二是信受奉持三归依,遵行佛门诸戒,不违犯律仪:第三是发成就菩提正觉的心愿,深信因果律,读诵大乘经典,劝说策进佛门之修行者。以上三福就叫净业。」佛接着又对韦提希说:「你可知道,这三种福业,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成就净业的根据啊!」

  佛继续对阿难及韦提希说:「请你们仔细听着并好好思惟,我今天为来世一切众生中的那些被烦恼所困扰的人,宣说佛门清净业。韦提希提出上面的要求,是件大好事。阿难,你应当信受奉持并大力宣传我所说的话。我今天教韦提希和未来世所有众生观想西方极乐世界,用我的佛力,他们就能像手持明镜照见自己脸面和身形一样,看到西方清净佛国里的种种极乐景观,继而身心愉悦,很快能达到顿契于佛法真理而安住的离相境界。」佛又对韦提希说:「你是凡夫,心力狭窄,忆念微弱,又没有天眼神通,不能洞见到很远的地方。于是诸佛如来,就使用种种方便,让你能够看到极乐世界。」

  这时,韦提希就对佛说:「我今天有幸凭藉佛的神力,看到了极乐净土。如果佛寂灭以后,那些在这五浊恶世中深受五苦缠绕的芸芸众生,怎么能看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呢?」

  佛告诉韦提希说:「你和其他众生,应当专心一境、系念一处,对西方进行观想。怎么进行观想呢?凡是做观想的一切众生,只要不是盲人,凡是有眼睛的人全都见到过日落情景,因此,观想时,要求向西端坐,真切地观想那太阳即将降落的地方,令心坚固,专注不?兀?潭?巯肟醇??粢?渖绞保?湫巫聪窆囊谎??谔炜铡9巯胩?粢院螅?茏龅秸鲅郾昭奂洌?记逦?饷鳎?饩屯瓿闪巳障牍郏?庖步谐豕邸?/p>

  「其次是将前面第一观观想出来的落日,叫它变成水。也就是忆想净水清澄,没有半点浑浊之象,观想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专心系念,此心不散。水观想以后,再作冰想,观想水结成冰时晶莹剔透的样子。继而再作琉璃宝色观想,琉璃宝观想完成俊,再进一步观想见琉璃地,观想见到琉璃地内外透彻,下面有金刚七宝和合而成的金柱子支撑着琉璃地,柱子的八方有八个边角,每个边角,都是百宝和合而成的,上面镶嵌的颗颗宝珠,发放出千道光明。每一道光明,又有八万四千种色彩,在琉璃地上交相辉映,就像千百亿个太阳,也不及这般万种光辉。琉璃地上,黄金为绳,纵横交错,七宝划界,整齐分明。每一个宝物,有五百种光色,光色如鲜花一样烂漫,又似星星月亮一般高悬在虚空,构合成光明台和千万个楼阁房宇,这些亭台楼阁也由百宝合成。再观光明台的两边,有数不尽的花幢?酰?形奘?隼制鳎?构饷魈ǜ???稀S氪送?保?酥智宸纾?庸饷魈ㄐ煨齑党觯?亩?鸶髦掷制鳎?稚?寥疲?菟底趴唷⒖铡⑽蕹!无我等佛法大意。这就是冰想,也就是第二观。

  「第二观想完成后,再仔细理会,直到要观想的景物穷尽了然。要做到睁眼闭眼间,除去吃饭时间,全部忆念观想的内容,力求没有一点散失,这样的观想叫做粗见极乐世界的地相。如果修行,获得正定的极妙境界,十分清楚明了地观想见到那极乐世界,说也说不完,这就是作地想,也叫第三观。」

  佛继续对阿难说:「你应当奉持我所说的这些话,为后世的所有想摆脱苦难的人,宣说这个观地法门。如果人们修行地观,必能消除八十亿劫的生死之罪,来世一定能够往生极乐净土,内心必得相信而没有疑惑。进行这样观想才是正观,如果进行其他的观想则是邪观。」

  佛又告诉阿难和韦提希:「地观想完成后,再观想宝树。你们需一一展开以下的观想,先是观想七重宝树,一行行生长排列在极乐净土上,每棵树都高达八千由旬。棵棵大树,长满七宝,和合而成的花叶,一花一叶都显得光彩纷呈、宝色各异。琉璃色花叶中泛出金色光明,玻璃色的现出红色光明,玛瑙色的现出阵磲的光明,砗磲色的现绿真珠的光明。树上,珊瑚琥珀,无数珍宝,互相映衬,真珠宝网,也覆盖在树上。每棵树上,有七重宝网,每个宝网问,又有五百亿美妙的花,有梵王宫一般的宫殿,随侍诸天的童子自然出现在那里。每个童子身上,都有五百亿个释迦?忱阗つδ岜χ椋?耔?笠谎?鑫?挝铮?χ榉⒊龅墓饷饕材苷丈湟话儆裳?叮?∪绨僖诟鋈赵拢?饷骱秃险丈涫?剑?刀妓挡怀鲇卸啻蟮墓饷鳌V诒ο嗉洌?馍?淮恚?枪馍??凶钌险摺U庑┍κ鳎?行邢喽裕?兑断嘈颍?敝γ?都洌???髦置烂畹幕ǎ?崧?弑λ豆?C科?饕叮?た碛卸??逵裳??涫饕堆丈?е种?啵?饕渡下雎缑览鋈缁??秩天人挂的璎珞。宝树上开满无数美妙的花儿,花儿呈现阎浮檀金色光,像旋火轮一般,在叶间千变万化,冒现出好多妙果,像帝释天所用的宝瓶一样,并光明四射,变化成无数旗幡和宝盖。三千大千世界及一切佛事、十方佛国,全都映现在无数宝盖中。观想完宝树后,再一一观想宝树的躯干,和花果枝叶,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进行宝树观想,称之为第四观。

  「宝树观想以后,再作水观想。观想水时,就观想极乐净土中,共有八个莲花池,每一处的池水都由七宝和合而成。那七宝水非常柔软精细,是从如意珠王生出来的,而且分为十四支流,每一支流又具有七宝妙色。池水流淌的渠道由黄金砌成,渠底全是金刚沙作为沙底。每一处池水都盛开着六十亿?七?alpha;?ǎ?恳?莲花,直径都有十二由句。莲花间的摩尼水在花上来回滚动,又不断地攀援、渗透到宝树间:那微妙的声音,好像在演布宣说苦、空、无常、无我等佛法,也仿佛在赞叹称颂诸佛的光辉形貌。那些如意珠王,放出美妙的金色光明,光明化成各种羽翼缤纷的鸟儿,婉转鸣啁,抑扬顿挫,不停地赞说着念佛、念法、念僧的妙处,以上就是作八功德水观想,也叫第五观。

  「第五观之后,再观想诸多的佛国宝地,每一个地方都有五百亿宝楼,楼阁之中又有无数天界,天乐声声美妙悠扬,并有各种乐器悬挂在虚空中,像天国的宝幢一样不敲自鸣,各种音乐声,都宣说着念佛、念法、念僧的道理。作这种观想完成以后,就可以称为粗见到极乐世界,那些观想的宝树、宝地、宝池、宝楼融为一体,称为总观想,也叫第六观。如果有人能观想这些,就能去除无数亿劫的生死之罪,命终之后,一定会往生极乐净土。进行这样的观想,才是正观,否则就是邪观。」

  佛继续对阿难和韦提希说:「你们认真听听,好好思量,我正在为你们分析解说去除烦恼的方法,你们必须忆念奉持,为广大众生分别解说,弘扬佛法。」佛正说着时,阿难和韦提希只见无量寿佛住立在空中,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一左一右侍立在无量寿佛身旁。他们身上金光灿灿,光明四射,令人眩目,千百种阎浮檀金色也因此而逊色。韦提希看见无量寿佛后,就行接足礼,对佛说:「世尊,今天靠你的神力,我能看到了无量寿佛以及观世音、大势至两位菩萨。但是,未来的芸芸众生,他们如何能够观见无量寿佛以及两位菩萨呢?」

  佛就对韦提希说:「想要见到无量寿佛,必须进行观想忆念。在七宝和合的池上,作莲花观想,观想那片片莲叶上,有百宝和合的光色,八万四千根叶脉像天画一般,叶脉上八万四千道光明清晰分明,皆可看见。那花叶,小的直径也有二百五十由旬,这样的莲花,有八万四千片叶子,片片莲叶问,百亿颗摩尼珠王相互映衬。每颗摩尼珠都光明四射,像七宝和合的宝盖,照遍大地。释迦?忱阗けπ纬闪?ㄌǎ?送蚩懦嗌?慕鸶毡χ樾纬烧嬷橥??笆巫帕?ㄌāA?ㄌㄉ希?兴母?Υ保?扛霰Υ保?拖癜偾?蛞诘男朊稚剑?鄙系谋︶#?拖窆饷骱辙鹊囊鼓μ旃?话悖?钟形灏僖诳啪?肝⒚畹谋χ榻幌嘤呈巍?趴疟χ椋?懦霭送蛩那У拦饷鳎?恳坏拦饷鞫己?邪送蛩那е纸鹕?V种纸鸸馍了副檎赵诟髦直ξ锷希?氏殖銮П渫蚧?淖颂??诜椒矫婷嫠嬉獗湎郑?蛘叱晌?鸶仗ǎ?蛘叱晌?嬷橥??蛘叱晌?踊ㄔ疲?黄鸾?凶欧鹗隆R陨暇褪亲骰ㄗ?巯耄?步械谄吖邸!?/p>

  佛又对阿难说:「这样的妙花,本来是凭法藏比丘的愿力而成。如果要忆念无量寿佛,就应当进行花座观想,从事花座想时,不能心有杂念,应当心系一境,步步展开。每片叶子,每颗宝珠,每道光明,每一座莲花台,每根宝幢,都应观想得清楚明晰,像在镜子面前照见形貌一般。如果能完成这种观想,那么就能灭除五万亿劫的生死之罪,一定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进行这样的观想才是正观,否则就是邪观。」

  佛继续告诉阿难和韦提希:「观想花座完毕后,应当观想佛陀。为什么这样说呢?诸佛如来就是法性身,入于一切众生的心想中,所以众生心念想佛时,此心就是佛的三十二种殊胜容貌和八十种微妙形相。此心作佛,此心便是佛,诸佛的正等正觉都是从心想而生。所以,应当集中心念,仔细观想无上正遍知一切法的佛陀。观想佛时,首先应当观想佛像,睁眼闭眼间,都要观想一座宝像,全身发着阎浮檀金色般的光明,端坐在莲花宝座上。观想佛像后,心眼开通,清晰分明,洞见深远,能看到那七宝庄严的极乐净土,宝地宝池处处,宝树行行,各种宝幔覆盖在上面,各种宝网也张满在虚空中。在如同观于手掌上一般清楚明了地观想以上情形之后,再观想一个大莲花,盛开在佛的左边,与前面的莲花一模一样,再观想一个大莲华盛开在佛的右边。

  然后观想观世音菩萨的身像端坐在佛左边的莲花座上,全身金光灿烂,同样,也观想大势至菩萨的身像端坐在佛右边的莲花座上。以上观想完成时,再观想佛以及菩萨的身像,全都光明四射,金色的光明,照在诸宝树上,棵棵宝树下,盛开着三?粒卡#靠?莲花上,各有一尊佛及二尊菩萨的身像,遍地如此。完成以上观想后,修行者应当闻见到流水潺潺,波光粼粼,宝树摇曳,各种壳雁鸳鸯一齐演说着佛法。无论是入定状态,还是恢复平常状态,都能听到妙法演布,法音不绝。修行者在出离禅定的时候,对于所闻法音也忆念奉持,使自己的意念永远和佛法契合,否则就流于妄想,如果能做到契合佛法,那就是粗见到极乐世界。以上是进行佛、菩萨像观想,叫做第八观。进行这种像观的人,能灭除无量亿劫的生死之罪,能于现世之身中,修得念佛三昧。」

  佛对阿难和韦提希说:「第八观想完成后,下面就应当进一步观想无量寿佛的光明身相。阿难,你们应当知道,无量寿佛的佛身犹如千万亿夜摩天一般,佛身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高,两层之间柔软细泽的白毛宛转右旋,犹如旋螺,鲜白光净,大小有五倍的须弥山那样高广。无量寿佛的眼量像须弥山四大海的水一样青白分明,身上的毛孔全都演放出光明,像须弥山一样,佛头顶上的圆轮光明,像百亿个三千大千世界一般。佛的圆光中,有恒河沙之多的百万亿那由他个化佛。每尊化佛旁,又有众多的化菩萨侍在左右。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种殊胜容貌,每一相中,又有八万四千种微妙隐密的形相,称为随形好。每个微妙形相,又放出八万四千道光明,每一光明,都照遍十方世界,摄受护念那些念佛众生而不舍。佛与众多化佛的光明利益、殊胜容貌、微妙形相,不可一一具说,只能忆念观想,使心眼透亮照见佛的光明相好,并能照见十方世界的一切诸佛,从而证得念佛三昧。进行这样的观想,就叫观一切佛身。因为观见佛身,所以也观见佛心。佛心乃是大慈大悲之心,以绝对真实的慈悲心愿摄受护念众生。进行这样的观想者,舍身他世时,能在诸佛前证得诸法无生无灭之理,并达到安心不动。

  「所以,智者应皆当专心系念,仔细观想无量寿佛。观想时,从无量寿佛的一种胜妙形貌开始,先观无量寿佛的眉间白毫,一旦观见无量寿佛双眉间的白毫,就可以进入心眼明亮的境界,从而自然而然地照见佛的八万四千种殊胜容貌及微妙形相。因此,观见无量寿佛,就是观见十方世界无量诸佛。因为观见无数诸佛,所以,诸佛将显现于面前,为修行此观者授记。以上就是进行遍观一切色身相,称为第九观,从事这样的观想,就是正观,否则就是邪观。」

  佛对阿难和韦提希说:「清楚明了地观想完无量寿佛之后,就应当观想观世音菩萨。观想观世音菩萨,身高八十万亿兆由旬,全身呈现紫金色,头顶上有肉髻相,颈项上有圆轮光明,而每一个方面,都有百千由旬那么大。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佛,每尊化佛,又化现五百尊菩萨及无数诸天,侍护在身旁。五恶趣中一切众生的色身相貌,也都显现在观世音菩萨的身光中。观世音菩萨头顶上有?忱阗つδ岜χ椋?魑??⑹饷畹奶旃冢?旃诘敝杏幸桓錾砀叨??逵裳?恼玖⒆诺幕?稹9凼酪羝腥?成?缪指√唇穑?矫技涞暮料嗑弑钙弑?馍??鞣懦霭送蛩那е止饷鳎?恳还饷鞫加形蘖课奘?偾ё鸹?穑?孔鸹?鹬芪в钟形奘?鸹?腥?塘⒆笥遥?湎肿匀纾?槁??绞澜纭9凼酪舻谋郯蛳衲呛炝?ㄒ话愕难丈??懦霭耸?谖⒚畹墓饷鳎?槌设?笫挝铮?毡橄韵忠磺凶?戏鹗隆9凼酪舻氖终浦谐氏治灏僖诟龈髦指餮?牧?ü馍??值氖?鲋竿返亩ザ耍?扛龆汲氏职送蛩那е窒裼∥囊谎?耐蓟??扛鐾蓟?邪送蛩那е盅丈??恐盅丈?懦霭送蛩那Ч饷鳌F涔饷鹘嗳岷停?檎找磺小9凼酪羝腥?谜馑?κ郑?唇右?谏????志煌粒??Ы攀保?畔掠星Х?窒啵?匀欢?坏鼗?殖晌灏僖诟龉饷魈ǎ凰?浣攀保?薪鸶漳δ岜?ǎ?拇ζ?ⅲ?椴家磺小9凼酪羝渌?矫娴氖馐と菝玻?敕鹜右谎??咦阋磺芯?钚蜗啵?皇枪凼酪羝腥?范ド系娜怊僖约拔藜?ハ喑蒲酚诜鹜印U饩褪枪巯牍凼酪羝腥?恼媸瞪?硐啵?谱鞯谑?邸!?/p>

  佛对阿难说:「如果要观见观世音菩萨,就要进行这样的观想。而进行这样的观想,能够避除灾祸,清除业障,灭除无数劫生死之罪。只要听到观世音菩萨这个名号,就可以获得无量福德,更何况真实无妄地观想呢?如果有人要观想观世音菩萨,就先观想观世音头顶上的肉髻,再观想他的天冠,再循序渐进地观想他的其他身相,悉令清楚明了,就像见自己手掌般清楚明了。进行这样的观想,就是正观,否则就是邪观。

  「第十观之后,接着再观想大势至菩萨,大势至的身量大小跟观世音差不多。他顶上的圆光每一方面有二十五由旬宽广,能照射二百五十由旬长。大势至菩萨的全身紫金色的光明,照遍十万国土,众生如果有缘,都能观见。只要观见大势至菩萨一个毛孔发出的光明,就可观见十方世界无数诸佛的无限清净绝妙的光明,所以也称大势至为无边光菩萨。因其智慧光明普照一切世界,能使众生脱离三恶道之苦,获得无上法力,所以就称此菩萨为大势至。大势至菩萨头上的天冠,有五百个宝花,每个宝花,有五百个宝台,每个宝台都显现十方世界诸佛及清净美妙的佛土的宽阔形相。大势至菩萨头顶上的肉髻,就像红莲花一般,肉髻上面有一个宝瓶,装盛着无限光明,显现一切佛事。其他方面的殊胜形貌,与观世音菩萨差不多。大势至菩萨行走时,十方世界全都被震动,大地被震动的地方,盛开五百亿个宝花。每个宝花,高高地显现庄严美妙的形相,就像极乐世界一般。大势至菩萨坐下时,七宝和合成的国土也为之一摇,从下方世界金光佛土,乃至上方世界光明王佛土的无数微尘,都于七宝国土上分身为无量寿佛以及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他们全都云集在极乐净土,充满在虚空中,端坐在莲花座上,为度脱众生而演说着佛法。进行这样的观想,就是观想大势至菩萨,也就是观大势至菩萨的色身相。作这样的观想称为第十一观。进行这样的观想能灭除无数劫生死之罪,能不处于胞胎中,常游于清净美妙的诸佛国土。这一观想完成后,称作全部观想观世音大势至菩萨。」

  附:《佛说观无量寿经》原文

佛说观无量寿经译文(分段解释、注释)   译文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

  那时,佛住在王舍城的耆?崛山上,与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及三万二千名菩萨在一起,其中文殊师利菩萨为佛的上首大弟子。

  当时,作为摩揭陀国首都的王舍城里,有一个名叫阿阁世的王太子,他听从恶友提婆达多的 教唆,捉拿了他的父王频婆娑罗,并把他关闭在七重禁室中,不许诸位大臣前往探望国王。国王的夫人韦提希,非常敬仰热爱国王,常常暗地里沐浴净身后,用酥蜜和?涂在身上,并在佩戴的璎珞饰物中,装着葡萄浆,偷偷地送给国王。每当国王吃过?蜜、葡萄浆并漱过口后,就恭敬地合掌面向耆?崛山方向,远远地向佛礼敬祈祷,并说道:「大目犍连,是我的亲友,希望佛能大发慈悲,派大目犍连来,传授八戒佛法给我。」

  于是,大目键连就像鹰隼一样迅速来到国王跟前,天天为他传授八戒佛法。佛陀又派富楼那尊者为国王宣说佛法。这样,经过了二十一天,国王因为吃了?蜜,又听了佛法,所以显得红光满面、精神焕发。

  这时,阿?世一看,就忙问守门人道:「父王怎么还能活到现在?」守门人就对阿阁世说:「大王,事情是这样的,那国母每天在身上涂着?蜜,璎珞中装着葡萄浆,送过来给国王吃。另外,那沙门大目键连和富楼那也每天从空而降,前来为国王宣说佛法,这些我们都制止不住啊!」

  这时,阿?世一听,就破口大骂其母亲道:「我母亲是贼,竞与贼父王为伍。那些沙门是坏人,也作幻惑?馐酰?谜庾锒竦母竿醵嗳詹凰馈!顾底牛?湍闷鹄?#??ド彼?盖孜ぬ嵯7蛉恕?/p>

  这时,有一位足智多谋名叫月光的大臣,与耆婆大臣一起上前行礼劝说道:「大王,我们曾听闻《?酬u论经》上说过,在有情世界开始之初,曾有不少恶王为贪图最高王位,杀害了他们的父王,这样的事件有一万八千之多。但是,我们从来不曾听说过恶王害母这样的事,大王今天竟然要做出杀害母亲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沾污刹帝利种的事,我们实在是不堪耳闻。对于这样的暴行逆施,我们觉得不适宜继续在此效力。」二位大臣说完这些话,就手按宝剑,退出去。

  当时,阿?世见状,十分惊恐,忙对耆婆大臣说:「难道你也不想为我做事?」耆婆回答说:「大王,你千万不能杀害你的母亲。」阿?世听罢,最终醒悟自责,忏悔不已,马上扔掉利剑,决定不杀母亲,便叫内官将母亲禁闭在深宫中,不让她再出来。

  原典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国太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葡萄浆,密以上王。

  尔时,大王食?饮浆,求水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①。」

  时,目犍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如是时间,经三七日,王食?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

  时,阿?世间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邪?」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太夫人身涂?蜜,璎珞②盛浆,持用上王。沙门目连及富楼那,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不可禁制。」

  时,阿?世闻此语已,怒其母日:「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馐 ,令此恶王多日不死。」即执利剑,欲害其母。

  时,有一臣名曰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白言:「大王,臣闻《?酬u论经》说,劫初②已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害母,王今为此杀逆之事,污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旃?罗④,我等不宜复住于此。」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剑,却行而退。

  时,阿?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邪?」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闻此语,忏悔求救,即便舍剑,止不害母,敕语内官,闭置深宫,不令复出

  注释

  ①八戒:又作八关斋戒。乃佛陀为在家弟子所制定暂时出家的学处。受者须一日一夜离开家庭,赴僧团居住,以学习出家人之生活。此斋戒法,即:㈠不杀生。㈡不偷盗。㈢不淫。㈣不妄语。㈤不饮酒。㈥不以华蔓装饰自身,不歌舞观听。㈦不坐卧高广华丽??座。㈧不非时食。

  ②璎珞:也作缨络,是由珠玉或花等编缀成的饰物,可以褂在头、颈、胸或手脚等部位。在印度,一般王公贵人都佩戴它。另外,据诸经典记载,在净土或北俱卢洲,都可以看见树上垂有璎珞。《法华经·普门品》载:「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

  ③劫初:是指成劫之初,即欲界有情世界成立之初。劫初时,人皆如色界,肢体圆满 ,诸根具足无缺,形色端严,身带光明,能腾空自在,饮食享乐,得长寿久住。至地味渐生,其味甘美,诸人竞食,称初受段食。其后,身渐坚重,光明隐没,乃生日月众星,次有地饼、林藤出现。复生男女根,形相殊异,以宿习力而生非理作意,人中欲鬼即初发于此时。

  ④旃?罗:意译为严炽、暴厉、执恶、险恶人、执暴恶人,主杀人、治狗人等。印度社会阶级种姓制度中,旃?罗居于首陀罗阶级的下位,是最下级的种族,专事狱卒、贩卖、屠串、渔猎等职。根据《摩奴法典》所载,旃?罗是指以首陀罗为父、婆罗门为母的混血种。

  译文

  这时,韦提希被幽禁后,整天忧愁苦闷,憔悴不堪。她面向耆?崛山方向,远远地向佛礼敬祈祷,并这样说道:「佛陀啊!在过去的那些日子里,你常常派遣阿难等人来慰问我,我如今忧愁重重,佛陀你神通广大,我无法见到你,但愿你能派目犍连和阿难尊者等前来与我相见。」韦提希说罢,泪如雨下,悲痛万分,继续向佛礼敬遥拜。不一会儿,佛陀在耆?崛山上,感知到韦提希的心念,就派大目犍连和阿难一起从空而降。佛陀自己也从耆?崛山上消失,出现于王宫。当时,韦提希礼敬祈祷完毕,刚一抬头,猛然看到释迦牟尼佛全身发放着紫金色的光明,坐在百宝莲花中,出现在韦提希的眼前。大目犍连侍护在佛的左侧,阿难侍候在佛的右侧,帝释、梵王、护世等守护神,出现在虚空中,天花纷飞,以供养佛陀及诸位尊者。

  韦提希一见佛陀,就摘掉身上的璎珞等饰物,五体投地,号哭着对佛诉说:「世尊啊!我前世有什么罪孽,生下了这样凶恶的儿子:世尊又有怎么样的因缘,提婆达多与你结成眷属。只盼世尊能为我广泛宣说排除忧愁烦恼的佛法,好让我往生他国净土,脱离这人间秽土。这个五浊恶世,充满了地狱、饿鬼、畜生,聚积了罪孽和恶行。但愿我的未来世界里,听不到恶声,碰不到恶人。如今我向你五体投地,忏悔祈求,只愿你能示我教化,让我天天观见到清净乐土。」

  那时,释迦牟尼佛的眉宇间放着金色的光明,光明照递十方无数佛土。佛光盘旋在佛的头顶上化为金台,就像须弥山一般。于是,十方诸佛及无数清净妙土都在金台中显现。有的佛土,由七宝和合而成,有的佛土,遍地是一片莲花:有的佛土,像自在无碍的天宫;又有的佛土,如玻璃镜一般的清净。无数个佛国净土的庄严气象,都清晰可见,令韦提希目不暇接。韦提希又对佛说道:「世尊,我看到的这些佛土,虽然全都清净庄严,充满光明,但我乐于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希望你能教我观想正受。」

  那时,释迦牟尼佛听韦提希说完,马上就面带微笑,嘴里发出五色光明,全都照射到频婆娑罗王的头顶上。这时的频婆娑罗王,虽然身被幽禁,却心眼自由无碍,能看到远处的世尊,于是礼敬拜佛,功德自然而然地增进,证得了阿那含果。

  原典

  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崛山,为佛作礼,而作是言:「如来世尊,在昔之时,恒遣阿难来慰问我,我今愁忧,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遣目连、尊者阿难,与我相见。」作是语已,悲泣雨泪,遥向佛礼。末举头顷,尔时,世尊在耆?崛山,知韦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佛从耆?崛山没,于王宫出。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宝莲华。目连侍左,阿难侍右,释梵①、护世②、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华,持用供养。

  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③共为眷属④。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世界,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⑤。」

  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或有国土,七宝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华;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复有国土,如玻璃镜。十方国土,皆于中现,有如是等无量诸佛国土,严显可观,令韦提希见。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⑥,教我正受⑦」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二光照频婆娑罗王顶。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

  注释

  ①释梵:指帝释与梵王。这两位天王归依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经论中常见的守护神。

  ②护世:即护世四天王,这四天王是持国(东方)、增长(南方)、广目(西方)、多闻(北方)四天王。这四天王居住在须弥山四方的半腹,常守护佛法,护持四天下,使诸恶鬼神不得侵害众生,所以称之为护世。

  ③提婆达多:是斛饭王之子,阿难之兄,佛的从弟。四月七日食时生,身长一丈五尺四寸。出家学神通,身具三十相,诵六万法藏,为利养造三逆罪,生堕地狱,但其本地为深位菩萨,于法华受天王如来的记?。

  ④眷属:眷是亲爱的意思,属是隶属的意思,眷属即指亲近、顺从者。佛陀有大眷属与内眷属;内眷属指其出家以前车匿、瞿?骋?热耍?约翱嘈惺钡奈迦烁?獭⒌玫朗钡陌⒛训龋淮缶焓粼蛑舍利弗、目犍连等诸圣,及弥勒、文殊师利等诸菩萨。

  唐代善导在《观无量寿经疏》(即《观经四帖疏》)中,将佛陀的眷属分为在家、出家二种,佛陀有伯、叔四人为在家者称为外眷属,佛弟子为出家者称为内眷属。

  如果广义言之,则凡是闻道受教者均是佛的眷属。

  ⑤清净业处:这里指的足以清净业所感得之处所(净土)的意思,可以看作是净土的异名。

  ⑥思惟:是思考推度的意思。思考真实的道理,称为正思惟,是八正道之一;反之,则称邪思惟(不正思惟),是八邪之一。

  ⑦正受:指远离邪想而领受正所缘之境的状态,也即入定时,以定之力使身、心领受平等安和之相。又定心而离邪乱称为「正」,无念无想而纳法在心称为「受」,犹如明镜之无心现物。隋代慧远的《观无量寿经义疏》卷末及智凯的《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下等,就「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之语有所论述,认为散善之三福业为思惟,定善之十六观为正受。

  译文

  那时,释迦牟尼佛对韦提希说:「你可知道?阿弥陀佛其实离我们并不远,你应当系念一境,用心观想极乐净土的净业所成,就能实现你的愿望。我在此为你方便设喻宣说佛法,也是为来世的一切凡夫中,那些想要修行清净业的人,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应当修行三种福业:第一是孝敬赡养父母、侍奉听从师长,慈悲为怀,不事杀戮,修持十善;第二是信受奉持三归依,遵行佛门诸戒,不违犯律仪:第三是发成就菩提正觉的心愿,深信因果律,读诵大乘经典,劝说策进佛门之修行者。以上三福就叫净业。」佛接着又对韦提希说:「你可知道,这三种福业,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成就净业的根据啊!」

  佛继续对阿难及韦提希说:「请你们仔细听着并好好思惟,我今天为来世一切众生中的那些被烦恼所困扰的人,宣说佛门清净业。韦提希提出上面的要求,是件大好事。阿难,你应当信受奉持并大力宣传我所说的话。我今天教韦提希和未来世所有众生观想西方极乐世界,用我的佛力,他们就能像手持明镜照见自己脸面和身形一样,看到西方清净佛国里的种种极乐景观,继而身心愉悦,很快能达到顿契于佛法真理而安住的离相境界。」佛又对韦提希说:「你是凡夫,心力狭窄,忆念微弱,又没有天眼神通,不能洞见到很远的地方。于是诸佛如来,就使用种种方便,让你能够看到极乐世界。」

  这时,韦提希就对佛说:「我今天有幸凭藉佛的神力,看到了极乐净土。如果佛寂灭以后,那些在这五浊恶世中深受五苦缠绕的芸芸众生,怎么能看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呢?」

  原典

  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不?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①,谛观彼国,净业②成者。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③,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④,读诵大乘,劝进行者⑤。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善战韦提希,快问此事。阿难,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⑥。」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赢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得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注释

  ①系念:指心念系于一处而不思其他东西。

  ②净业:指清净的行业,即世福、戒福、行福的三种福业,这三福业也就是以下经文所要提的孝养父母、受持三归、发菩提心等,这三福业是众生往生净土的正因,也是菩萨净佛国土的无漏修因。

  历史上,对本经文中「谛观彼国净业成者」一语,各家解说不同:㈠据隋代慧远的《观无量寿经义疏》载,彼国是指彼土的依报,净业成者是指彼国佛菩萨及往生人等的正报。㈡宋代元照的《观无量寿经义疏》中,以彼土的依、正二报,总为净业所成。㈢善导的《观经序分义》,主张众生根机有定、散二种,如来方便开显三福,以应散动的根机;而「欲生彼国」旨在揭示「所归」的意义,「当修三福」则特为揭示「行门」的意义。

  ③三归:即三归依。归依含有救护、趣向、请求救护,以求解脱一切苦的意思。三归就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成为佛教徒所必经的仪式。三归可分为两种,一是翻邪三归,即翻邪道而入正道时,所受的三归;二是受戒三归,有五戒三归、八戒三归、十戒三归、具足戒三归等四种。如果提到五种三归时,则是指四种三归加上翻邪三归。关于归依三宝的旨趣,《俱舍论》卷十四说,归依三宝能永远解脱一切苦厄。

  ④因果:指原因与结果,也就是因果律。因果律是佛教教义体系中,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佛教认为,一切诸法的形成,「因」定能生,「果」是所生,也就是说,能引生结果者为因,由因而生者为果。就时间的因果关系而言,因在前,果在后,称为因果异时;就空间而言,因果相倚相依,存在着广义的因果关系,称为因果同时。因果律是佛教重要的基本教理,在诸经典中常对此理加以阐释说明,并以善恶的因果报应如影随形而相续不绝,来劝导人修行佛道,超脱有漏的境界,达到无漏的寂静地。

  ⑤行者:是指观行者,或者泛指一般佛道的修行者,又称行人、修行人。一般修净土念佛法门的人,称「念佛行者」。

  ⑥无生法忍: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能安住且不动心。

  译文

  佛告诉韦提希说:「你和其他众生,应当专心一境、系念一处,对西方进行观想。怎么进行观想呢?凡是做观想的一切众生,只要不是盲人,凡是有眼睛的人全都见到过日落情景,因此,观想时,要求向西端坐,真切地观想那太阳即将降落的地方,令心坚固,专注不?兀?潭?巯肟醇??粢?渖绞保?湫巫聪窆囊谎??谔炜铡9巯胩?粢院螅?茏龅秸鲅郾昭奂洌?记逦?饷鳎?饩屯瓿闪巳障牍郏?庖步谐豕邸?/p>

  「其次是将前面第一观观想出来的落日,叫它变成水。也就是忆想净水清澄,没有半点浑浊之象,观想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专心系念,此心不散。水观想以后,再作冰想,观想水结成冰时晶莹剔透的样子。继而再作琉璃宝色观想,琉璃宝观想完成俊,再进一步观想见琉璃地,观想见到琉璃地内外透彻,下面有金刚七宝和合而成的金柱子支撑着琉璃地,柱子的八方有八个边角,每个边角,都是百宝和合而成的,上面镶嵌的颗颗宝珠,发放出千道光明。每一道光明,又有八万四千种色彩,在琉璃地上交相辉映,就像千百亿个太阳,也不及这般万种光辉。琉璃地上,黄金为绳,纵横交错,七宝划界,整齐分明。每一个宝物,有五百种光色,光色如鲜花一样烂漫,又似星星月亮一般高悬在虚空,构合成光明台和千万个楼阁房宇,这些亭台楼阁也由百宝合成。再观光明台的两边,有数不尽的花幢?酰?形奘?隼制鳎?构饷魈ǜ???稀S氪送?保?酥智宸纾?庸饷魈ㄐ煨齑党觯?亩?鸶髦掷制鳎?稚?寥疲?菟底趴唷⒖铡⑽蕹!⑽尬业确鸱ù笠狻U饩褪潜?耄?簿褪堑诙?邸?/p>

  「第二观想完成后,再仔细理会,直到要观想的景物穷尽了然。要做到睁眼闭眼间,除去吃饭时间,全部忆念观想的内容,力求没有一点散失,这样的观想叫做粗见极乐世界的地相。如果修行,获得正定的极妙境界,十分清楚明了地观想见到那极乐世界,说也说不完,这就是作地想,也叫第三观。」

  佛继续对阿难说:「你应当奉持我所说的这些话,为后世的所有想摆脱苦难的人,宣说这个观地法门。如果人们修行地观,必能消除八十亿劫的生死之罪,来世一定能够往生极乐净土,内心必得相信而没有疑惑。进行这样观想才是正观,如果进行其他的观想则是邪观。」

  原典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曰初观。

  「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 。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华,又似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楼阁千万,百宝合成。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意。是为冰想,名第二观。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若得三味①,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是为地想,名第三观。」

  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注释

  ①三昧:指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家状态。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这就是三昧的状态。达三昧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所以称此三昧修而达到佛之圣境者为三昧发得或发定。另外,一般俗语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时,常以「三昧」称之,这是套用佛教用语而发生的转意,与原义迥然不同。

  译文

  佛又告诉阿难和韦提希:「地观想完成后,再观想宝树。你们需一一展开以下的观想,先是观想七重宝树,一行行生长排列在极乐净土上,每棵树都高达八千由旬。棵棵大树,长满七宝,和合而成的花叶,一花一叶都显得光彩纷呈、宝色各异。琉璃色花叶中泛出金色光明,玻璃色的现出红色光明,玛瑙色的现出阵磲的光明,砗磲色的现绿真珠的光明。树上,珊瑚琥珀,无数珍宝,互相映衬,真珠宝网,也覆盖在树上。每棵树上,有七重宝网,每个宝网问,又有五百亿美妙的花,有梵王宫一般的宫殿,随侍诸天的童子自然出现在那里。每个童子身上,都有五百亿个释迦?忱阗つδ岜χ椋?耔?笠谎?鑫?挝铮?χ榉⒊龅墓饷饕材苷丈湟话儆裳?叮?∪绨僖诟鋈赵拢?饷骱秃险丈涫?剑?刀妓挡怀鲇卸啻蟮墓饷鳌V诒ο嗉洌?馍?淮恚?枪馍??凶钌险摺U庑┍κ鳎?行邢喽裕?兑断嘈颍?敝γ?都洌???髦置烂畹幕ǎ?崧?弑λ豆?C科?饕叮?た碛卸??逵裳??涫饕堆丈?е种?啵?饕渡下雎缑览鋈缁??秩缣烊斯业蔫?蟆1κ魃峡??奘?烂畹幕ǘ??ǘ?氏盅指√唇鹕?猓?裥?鹇忠话悖?谝都淝П渫蚧??跋殖龊枚嗝罟??竦凼吞焖?玫谋ζ恳谎??⒐饷魉纳洌?浠?晌奘?灬?捅Ω恰H?Т笄?澜缂耙磺蟹鹗隆⑹?椒鸸???加诚衷谖奘?Ω侵小9巯胪瓯κ骱螅?僖灰还巯氡κ鞯那?桑?突ü?σ叮?龅角迩宄???髅靼装住U饩褪墙?斜κ鞴巯耄?浦??谒墓邸?/p>

  「宝树观想以后,再作水观想。观想水时,就观想极乐净土中,共有八个莲花池,每一处的池水都由七宝和合而成。那七宝水非常柔软精细,是从如意珠王生出来的,而且分为十四支流,每一支流又具有七宝妙色。池水流淌的渠道由黄金砌成,渠底全是金刚沙作为沙底。每一处池水都盛开着六十亿?七?alpha;?ǎ?恳?莲花,直径都有十二由句。莲花间的摩尼水在花上来回滚动,又不断地攀援、渗透到宝树间:那微妙的声音,好像在演布宣说苦、空、无常、无我等佛法,也仿佛在赞叹称颂诸佛的光辉形貌。那些如意珠王,放出美妙的金色光明,光明化成各种羽翼缤纷的鸟儿,婉转鸣啁,抑扬顿挫,不停地赞说着念佛、念法、念僧的妙处,以上就是作八功德水观想,也叫第五观。

  「第五观之后,再观想诸多的佛国宝地,每一个地方都有五百亿宝楼,楼阁之中又有无数天界,天乐声声美妙悠扬,并有各种乐器悬挂在虚空中,像天国的宝幢一样不敲自鸣,各种音乐声,都宣说着念佛、念法、念僧的道理。作这种观想完成以后,就可以称为粗见到极乐世界,那些观想的宝树、宝地、宝池、宝楼融为一体,称为总观想,也叫第六观。如果有人能观想这些,就能去除无数亿劫的生死之罪,命终之后,一定会往生极乐净土。进行这样的观想,才是正观,否则就是邪观。」

  原典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一一华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阵磲光,阵磲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问,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忱阗つδ幄伲?晕??螅?淠δ峁庹瞻儆删洌?倘绾秃习僖谌赵拢?豢删呙??诒?浯恚??猩险摺4酥畋κ鳎?行邢嗟保?兑断啻危?谥谝都洌??蠲罨???献匀挥衅弑??R灰皇饕叮?莨阏?榷??逵裳??湟肚???邪僦只??缣扈?蟆S兄诿罨??餮指√唇稷谏??缧?鹇郑?鹱?都洌?可?罟?绲凼推竣郏?写蠊饷鳎??纱贬ξ蘖勘Ω恰J潜Ω侵校?诚秩?Т笄?澜纭⒁磺蟹鹗隆⑹?椒鸸??嘤谥邢帧<?耸饕眩?嗟贝蔚谝灰还壑??奂?骶ァ⒅σ丁⒒???粤罘置鳌J俏?飨耄??谒墓邸?/p>

  「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④,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有杂色金刚,以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句。其摩尼水流注华问,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复有赞叹诸佛相好⑤者。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众宝国土,一一界⑥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⑦,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宝楼,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若见此者,除无量忆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注释

  ①释迦?忱阗つδ幔杭词湾?忱阗つδ岜Γ?话阋庖胛?凼统郑?馑际堑凼吞熘?? ,又译作能胜、离垢等。摩尼是宝珠的总称,即帝释天的颈饰,常能放光,经典中亦以之为释尊、观世音、弥勒等佛菩萨的庄严具。《大法炬陀罗尼经》卷五<忍较量品>中说,须弥山顶有威花、释迦?忱阗ぁ⒈???Γ?渲?忱阗けκ谴空娼鹕???聘????匀坏裼ǎ?艹龉?朊稚蕉サ拟崂?齑Α⒁鼓μ齑Α⒍德侍齑Γ?∮阼蠊?黄腥?友指√嵘?德侍欤?陨聘?Γ?吮?醋匀簧?隗嬷校??心?伦匀欢?坏叵???/p>

  ②阎浮檀金:阎浮即阎浮树,落叶乔木,原产于印度,四、五月间开花,结深紫色果实,稍带酸味,种子可作药用。据说流于此树林间的诸多河多含沙金,所以称为阎浮檀金。

  ③帝释瓶:又叫贤瓶、德瓶、天瓶、吉祥瓶。即帝释天所用的宝瓶,此瓶可随心所欲,变现各种东西。

  ④八池水:指有八个莲花池,而池水具有八种功德。这八种功德是指: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等。

  ⑤相好:相,是指佛肉身所具足特殊容貌中的显而易见者,可分三十二相;好,是佛肉身形貌的微细难见者,共有八十种好。两者并称,就是相好。佛于过去世百大劫间,曾修相好业,故于此生成就相好。

  ⑥界:是梵语的意译,含有层、根基、要素、基础、种族诸义。界一般作为各种分类范畴的称呼,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而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合称十八界,又如地、水、火、风、空、识称为六界。此外,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为三界,此「界」有接近于「境界」的意思。

  ⑦伎乐:是音乐的意思。在净土、法华诸经中,强调以香花、伎乐作为供养,这就禁止以娱乐为目的之伎乐,而承认以供养为目的之伎乐。

  译文

  佛继续对阿难和韦提希说:「你们认真听听,好好思量,我正在为你们分析解说去除烦恼的方法,你们必须忆念奉持,为广大众生分别解说,弘扬佛法。」佛正说着时,阿难和韦提希只见无量寿佛住立在空中,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一左一右侍立在无量寿佛身旁。他们身上金光灿灿,光明四射,令人眩目,千百种阎浮檀金色也因此而逊色。韦提希看见无量寿佛后,就行接足礼,对佛说:「世尊,今天靠你的神力,我能看到了无量寿佛以及观世音、大势至两位菩萨。但是,未来的芸芸众生,他们如何能够观见无量寿佛以及两位菩萨呢?」

  佛就对韦提希说:「想要见到无量寿佛,必须进行观想忆念。在七宝和合的池上,作莲花观想,观想那片片莲叶上,有百宝和合的光色,八万四千根叶脉像天画一般,叶脉上八万四千道光明清晰分明,皆可看见。那花叶,小的直径也有二百五十由旬,这样的莲花,有八万四千片叶子,片片莲叶问,百亿颗摩尼珠王相互映衬。每颗摩尼珠都光明四射,像七宝和合的宝盖,照遍大地。释迦?忱阗けπ纬闪?ㄌǎ?送蚩懦嗌?慕鸶毡χ樾纬烧嬷橥??笆巫帕?ㄌāA?ㄌㄉ希?兴母?Υ保?扛霰Υ保?拖癜偾?蛞诘男朊稚剑?鄙系谋︶#?拖窆饷骱辙鹊囊鼓μ旃?话悖?钟形灏僖诳啪?肝⒚畹谋χ榻幌嘤呈巍?趴疟χ椋?懦霭送蛩那У拦饷鳎?恳坏拦饷鞫己?邪送蛩那е纸鹕?V种纸鸸馍了副檎赵诟髦直ξ锷希?氏殖銮П渫蚧?淖颂??诜椒矫婷嫠嬉獗湎郑?蛘叱晌?鸶仗ǎ?蛘叱晌?嬷橥??蛘叱晌?踊ㄔ疲?黄鸾?凶欧鹗隆R陨暇褪亲骰ㄗ?巯耄?步械谄吖邸!?/p>

  佛又对阿难说:「这样的妙花,本来是凭法藏比丘的愿力而成。如果要忆念无量寿佛,就应当进行花座观想,从事花座想时,不能心有杂念,应当心系一境,步步展开。每片叶子,每颗宝珠,每道光明,每一座莲花台,每根宝幢,都应观想得清楚明晰,像在镜子面前照见形貌一般。如果能完成这种观想,那么就能灭除五万亿劫的生死之罪,一定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进行这样的观想才是正观,否则就是邪观。」

  原典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①解说除苦恼法,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无量寿佛及二菩萨?」

  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池上,作莲华想,令其莲华,一一叶上,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句,如是莲华,具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释迦?忱阗けΓ?晕?涮ǎ?肆??ǎ?送蚪鸶照缡邋缺Β阼竽δ岜γ钫嬷橥??晕?J巍S谄涮ㄉ希?匀欢?兴闹?Υ保?灰槐Υ保?绨偾?蛞谛朊稚剑?鄙媳︶#?缫鼓μ膦酃??从形灏僖谖⒚畋χ椋?晕?呈巍R灰槐χ椋?邪送蛩那Ч狻R灰还猓?靼送蛩那б熘纸鹕?R灰唤鹕?槠涫瞪希?ΥΡ浠??髯饕煜啵?蛭?鸶仗ǎ?蜃髡嬷橥??蜃髟踊?疲?谑?矫妫?嬉獗湎郑?┳鞣鹗隆J俏???耄??谄吖邸!?/p>

  佛告阿难:「如此妙华,本是法藏比丘愿力所成。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此想成者,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注释

  ①分别:此处当分析、区分、类别的意思讲,也就是欲分类、分析教法,而由种种立场研究考察的意思。

  ②甄叔迦宝:即赤色宝,是宝石之一,因为这赤色宝石与甄叔迦树的花相似而美,又是赤色,所以有此名。窥基的《弥勒上生经疏》中说:「甄叔迦者,状似赤琉璃宝珠。」琉璃的颜色有多种,以红色最殊胜。

  ③夜摩天:夜摩,梵名意译为善时分、善时、善分、妙善、妙时分、妙唱、唱乐等。

  夜摩天是欲界六天的第三天,又叫焰摩天、须炎天、离诤天等。此天界光明赫奕,无昼夜之分,居于其中,时时刻刻受不可思议的欢乐。信仰夜摩天王,始于印度吠陀时代以后,此天界因充满欢乐光明世界,为印度民族所憧憬,也成为亡者所欲往生之处。其后夜摩天逐渐演变为人死后的审判官,而成为鬼趣、地狱之主,即所谓的阎魔王,并相信其天界在天空的上层,但该信仰被引入佛教之后,乃置其位于六欲天的第三天。

  译文

  佛继续告诉阿难和韦提希:「观想花座完毕后,应当观想佛陀。为什么这样说呢?诸佛如来就是法性身,入于一切众生的心想中,所以众生心念想佛时,此心就是佛的三十二种殊胜容貌和八十种微妙形相。此心作佛,此心便是佛,诸佛的正等正觉都是从心想而生。所以,应当集中心念,仔细观想无上正遍知一切法的佛陀。观想佛时,首先应当观想佛像,睁眼闭眼间,都要观想一座宝像,全身发着阎浮檀金色般的光明,端坐在莲花宝座上。观想佛像后,心眼开通,清晰分明,洞见深远,能看到那七宝庄严的极乐净土,宝地宝池处处,宝树行行,各种宝幔覆盖在上面,各种宝网也张满在虚空中。在如同观于手掌上一般清楚明了地观想以上情形之后,再观想一个大莲花,盛开在佛的左边,与前面的莲花一模一样,再观想一个大莲华盛开在佛的右边。

  然后观想观世音菩萨的身像端坐在佛左边的莲花座上,全身金光灿烂,同样,也观想大势至菩萨的身像端坐在佛右边的莲花座上。以上观想完成时,再观想佛以及菩萨的身像,全都光明四射,金色的光明,照在诸宝树上,棵棵宝树下,盛开着三?粒卡#靠?莲花上,各有一尊佛及二尊菩萨的身像,遍地如此。完成以上观想后,修行者应当闻见到流水潺潺,波光粼粼,宝树摇曳,各种壳雁鸳鸯一齐演说着佛法。无论是入定状态,还是恢复平常状态,都能听到妙法演布,法音不绝。修行者在出离禅定的时候,对于所闻法音也忆念奉持,使自己的意念永远和佛法契合,否则就流于妄想,如果能做到契合佛法,那就是粗见到极乐世界。以上是进行佛、菩萨像观想,叫做第八观。进行这种像观的人,能灭除无量亿劫的生死之罪,能于现世之身中,修得念佛三昧。」

  佛对阿难和韦提希说:「第八观想完成后,下面就应当进一步观想无量寿佛的光明身相。阿难,你们应当知道,无量寿佛的佛身犹如千万亿夜摩天一般,佛身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高,两层之间柔软细泽的白毛宛转右旋,犹如旋螺,鲜白光净,大小有五倍的须弥山那样高广。无量寿佛的眼量像须弥山四大海的水一样青白分明,身上的毛孔全都演放出光明,像须弥山一样,佛头顶上的圆轮光明,像百亿个三千大千世界一般。佛的圆光中,有恒河沙之多的百万亿那由他个化佛。每尊化佛旁,又有众多的化菩萨侍在左右。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种殊胜容貌,每一相中,又有八万四千种微妙隐密的形相,称为随形好。每个微妙形相,又放出八万四千道光明,每一光明,都照遍十方世界,摄受护念那些念佛众生而不舍。佛与众多化佛的光明利益、殊胜容貌、微妙形相,不可一一具说,只能忆念观想,使心眼透亮照见佛的光明相好,并能照见十方世界的一切诸佛,从而证得念佛三昧。进行这样的观想,就叫观一切佛身。因为观见佛身,所以也观见佛心。佛心乃是大慈大悲之心,以绝对真实的慈悲心愿摄受护念众生。进行这样的观想者,舍身他世时,能在诸佛前证得诸法无生无灭之理,并达到安心不动。

  「所以,智者应皆当专心系念,仔细观想无量寿佛。观想时,从无量寿佛的一种胜妙形貌开始,先观无量寿佛的眉间白毫,一旦观见无量寿佛双眉间的白毫,就可以进入心眼明亮的境界,从而自然而然地照见佛的八万四千种殊胜容貌及微妙形相。因此,观见无量寿佛,就是观见十方世界无量诸佛。因为观见无数诸佛,所以,诸佛将显现于面前,为修行此观者授记。以上就是进行遍观一切色身相,称为第九观,从事这样的观想,就是正观,否则就是邪观。」

  原典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①,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③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见此事已,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

收藏 分享 邀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此篇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精彩阅读

推荐资讯

推荐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more
联系我们
  • 45-47 Auburndale Lane,Flushing, NY,11358,USA
  • 718-461-1052 (证仁法师)
  • wenmao68@hotmail.com
  • www.xifangju.com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西方居 -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Copyright © 2000-2017 Metropolitan Buddhist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