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三藏记集 11-20

2018-7-22 06:18 1785 0
简介
  出三藏记集 11-20   11法句经序   未详作者   译文   所谓「昙钵偈」,是对各种经典要义的总集。「昙」是「法」的意思,「钵」是「句」的意思。《法句经》分别有好几部,有九百偈的,有七百偈的,有 ...

  出三藏记集 11-20

  11法句经序

  未详作者

  译文

  所谓「昙钵偈」,是对各种经典要义的总集。「昙」是「法」的意思,「钵」是「句」的意思。《法句经》分别有好几部,有九百偈的,有七百偈的,有五百偈的。「偈」是概括性的语言,如同诗句颂词,是佛因事而发,不是某一时的言语,各时期的偈都有其前因后果,分布在各种经典里。

  佛具有无所不知的智慧,德性极为仁慈,怜愍天下苦难的众生而诞生于世,开示佛教的道理,使众生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其要义集中于十二部经中;另有四部阿含是佛入灭后,由其弟子阿难记诵出来的。佛经不论大小,开头都云:「我在佛处所,听佛如此说」,原原本本地传达佛的说教。此后,有五部沙门,各自从经中摘录四句六句偈文,按其义理分门别类地编排,构成章节,对于十二部经都有摘录,没有适当的名称,因此名为《法句》。各种佛经都是法言,所以《法句经》也是法言。

  近世葛氏传出七百偈《法句经》,偈颂的含义极为深奥,译出之后,其义模糊不清。佛生在古代无法遇到,他的言辞无法听到。加之,佛生于天竺,天竺语言发音与汉语相异,称天竺书为天书,称天竺语为天语,对事物的称谓不同,因此传译实在不容易。唯有从前的兰调、安侯世高、都尉安玄、严弗调把胡文译为汉文,审慎得体,后世很难有这样的后继者。后来的传译者,虽说不能达到严密,但尚能重视经文的实质,大略体现经文的旨趣。

  首先是维?难,他是天竺人,在孙吴黄武三年(公元二二四年)到达武昌,我从他那里得到五百偈的《法句经》,并请维?难的同伴竺将炎译为汉语,竺将炎虽然精通天竺语,但不通晓汉文,他的翻译,有的是音译,有的是意译,语言质朴。开始时,我嫌他的翻译不典雅,维?难则说:「对于佛教的语言,应该把握其含义而不用修饰,领会其道理而不强求文法的严密,对佛经的传译,做到明白易懂,不丧失其义理,那就是好的翻译。」在座的人也都说:「老子云:『悦耳动听的语言不可信,可信的语言不悦耳动听。』孔子也说道:『书不能道尽全部语言,语言不能表达全部思想。』这表明圣人的思想是极为深邃的,现今传译佛经应直接表达梵文的真实义理。」

  因此,自己尽力做到依据译者的口授,依循佛经的本旨,而不加文饰。对于翻译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则阙而不传,所以有多处脱阙,没有译出。然而,此译经的文辞虽然质朴而旨趣深远,经文不多而义理宏富,钩取了众多佛经的要义,每章都有根据,每句都包含深刻的道理。在印度,开始修行佛道的人,如果不先学《法句经》,就称为超越了修行的次第。此经是初学佛道者进入佛道的门槛,是进一步深入修行的深奥宝藏,它可以启发蒙昧、辩明迷惑,诱导人们自立。花费的学习功夫很少,而获得的教益却很多,确实称得上是奥妙的典要。

  以前传来的《法句经》,有些偈文没有译出,竺将炎来后,向他询问,得到此等偈,另得十三品,和前传的相校对,有所增定,编排目录,合为一部,三十九篇,共有七百五十二首偈。希望有所补益,使更多的人开阔眼界。

  原典

  未详作者

  法句经①序

  昙钵偈者,众经之要义,昙之言法,钵者句也,而《法句经》别有数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偈。偈者结语,犹诗颂也。是佛见事而作,非一时言,各有本末,布在众经。

  佛一切智,厥性大仁,愍伤天下,出兴于世。开现道义,所以解人,凡十二部经总括其要。别有四部阿含,至去世后,阿难所传。卷无大小,皆称「闻如是处佛所」,究畅其说。是后五部沙门②,各自钞采经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义,条别为品,于十二部经,靡不斟酌③,无所适名,故曰《法句》。夫诸经为法言,《法句》者犹法言也。

  近世葛氏传七百偈,偈义致深,译人出之,顿使其浑漫。惟佛难值,其文难闻。又诸佛兴,皆在天竺,天竺言语,与汉异音,云其书为天书,语为天语④,名物不同,传实不易。唯昔兰调、安侯世高⑤、都尉⑥、弗调⑦译胡为汉,审得其体,斯以难继。后之传者,虽不能密,犹尚贵其实,粗得大趣。

  始者,维?难⑧出自天竺,以黄武三年,来适武昌,仆⑩从受此五百偈本,请其同道竺将炎⑩为译。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仆初嫌其辞不雅,维?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当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座中咸曰:「老子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⑾仲尼亦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⑿明圣人意,深邃无极。今传胡义,实宜经达。」

  是以自竭,受译人口,因循本旨,不加文饰。译所不解,则阙不傅,故有脱失,多不出者。然此虽辞朴而旨深,文约而义博,事钩众经,章有本故,句有义说。其在天竺,始进业者,不学《法句》,谓之越叙⒀。此乃始进者之鸿渐,深入者之奥藏也。可以启蒙辩惑,诱人自立,学之功微而所苞者广,实可谓妙要者哉!

  昔传此时,有所不出,会将炎来,更从谘问受此偈等,重得十三品。并校(校)往故,有所增定,第其品目,合为一部,三十九篇,大凡偈七百五十二章。庶有补益,共广闻焉。

  注释

  ①法句经:一译《法句集经》、《法句集》、《法句录》、《昙钵经》、《昙钵偈》等,经文采取散见于早期佛经中的偈颂,分类编集而成,在印度被视为佛教初学者入门的读物。通行汉译本有:印度法救撰,三国吴竺将炎、支谦译(按:另有其他说法),二卷、三十九品、七五二偈,为《法句譬喻经》中三十九品之法句。异译本有北宋天息灾译《法集要颂经》四卷。又,巴利文本有二十六品、四二三偈,收在巴利文三藏《小部》中,至今仍为南传佛教信徒的必读书。

  ②五部沙门:即史称的小乘五部沙门。佛灭后百年,付法藏第五世优婆?贫嗝畔掠械茏游迦耍?杂诮渎筛鞅б旒??焓孤刹胤治?迮伞7直鹞?宏嘉薜虏俊⑷?哦嗖俊⒚稚橙?俊㈠纫兑挪俊⑵培蹈宦薏俊?/p>

  ③斟酌:考虑选摘之意。

  ④天书……天语:梁慧皎《高僧传》卷一云:「天竺国自称书为天书,语为天语。」(大正五十·页三二四上)

  ⑤安侯世高:慧皎《高僧传》卷一〈安世高传〉云:「高既王种,西域宾旅皆呼为安侯。」(大正五十·页三二四上)

  ⑥都尉:即安玄。慧皎《高僧传》卷一载:安玄,安息国人,深沈有理致,博诵群经,多所通习,于汉灵帝之末,游赏洛阳,以功号曰骑都尉。性虚清温恭,常以法事为己任,渐解汉言,志宣经典,常与沙门讲论道义,世所谓都尉者也。(大正五十·页三二四中、下)

  ⑦弗调:即严弗调。临淮(今安徽盱眙)人,与安玄共译《法镜经》,安玄口译梵文,严弗调笔受,理得音正,尽经微旨。安世高称严弗调译出的佛经:「省而不烦,全本巧妙。」(大正五十·页三二四下)

  ⑧维?难:慧皎《高僧传》卷一载:维?难,本天竺人,世奉异道,后有感于沙门神力而信奉佛教。于吴黄武三年与同伴竺律炎来至武昌,携《昙钵经》梵本,应吴地学士之请,与竺律炎译为汉文,但由于炎亦未善汉文,颇有不尽「志存义本,辞近朴直」。

  ⑨仆:「我」的谦称。据《佑录》卷二云:「《法句经》二卷,魏文帝时,……竺将炎共支谦译出」,此处的「仆」可能是支谦。(大正五十五·页六下)

  ⑩竺将炎:慧皎《高僧传》为「竺律炎」。

  ⑾美言不信,信言不美:漂亮的话不真诚,真诚的话不漂亮。见于《老子》第八十一章。

  ⑿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书是不能完全表达作者所要讲的话的,言语是不能完全表达心意的。见于《周易·系辞上》。

  ⒀叙:次序,次第。

  12 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

  释道安

  译文

  我从前在汉阳(即汉水之南襄阳)十五年,讲解《放光般若经》,每年讲解两次。后来到京师(今西安),将近四年了,也是每年讲解两次,未敢懈怠停止。然而每当讲到难懂的地方,由于首尾隐没,不知来龙去脉,总是放下经卷深思,恨不能面见此经的译者竺法护和无叉罗等。

  恰好在建元十八年(公元三八二年)正车师前部王,名弥第,来到前秦,其国师鸠摩罗跋提进献梵文《大品般若经》一部,四O二札,其言有二万首卢,每首卢有三十二字,是印度人计算经文的方法。但仔细数之,只有一万七千二百六十首卢,残缺二十七字,合计五十五万二千四百七十五字。印度僧人昙摩蜱执梵文本,竺法护译为汉文,并相互对校检查,慧进笔受。与《放光》、《光赞》相同的,就不再译出;对于《放光》、《光赞》漏译的经文,加以补正:其意思不同,而又不知谁是谁非的,则两者并存,并加以注释。总共为四卷,加上一纸二纸的不同,别为一卷,合计为五卷。

  把梵文佛经译为汉语时,会出现五种有失于梵文原本的情况。其一,梵文都是倒装句,在翻译时,就要把它颠倒过来,以适合汉语的语法习惯,这是第一种有失于原本的情况。其二,梵文佛经崇尚质朴,而中国人喜爱文辞修饰,要使众人喜闻乐见,易于接受,没有文采是不行的,这是第二种有失于原本的情况。其三,梵文佛经详尽细致,特别是叹咏的颂文,反复叮咛达三至四遍,不厌其烦。而现今翻译时要加以删略,这是第三种有失于原本的情况。其四,梵文佛经有「义记」,近似中国辞赋篇末总结全篇要旨的「乱辞」(「乱曰」),多是对前面经文的复述,文字上没有差别,因此有时千五百字地略去不译,这是第四种有失于原本的情况。其五,梵文佛经中,一件事已经讲完,但在讲述其他事项时又重复前述内容,因此在翻译时只译出前文,将后面重复的话一概删除,这是第五种有失于原本的情况。

  佛经翻译过程中还有三种不易翻译的情形:其一,般若等佛经,是佛以「三达」(天眼、宿命、漏尽)之心,面对众生演说的佛法,必然要随顺当时的习俗,习俗因时代而变易,翻译时删改古代的习俗,以适应现今的习俗,这是第一种不容易的情形。其二,凡愚与圣贤的智慧有天壤之别,圣人之心不可测度,欲使千年之前佛的微言深义,翻译得使百代之后的愚民能够理解,这是第二种不容易的情形。其三,阿难诵出的佛经,离佛入灭不久,德高望众的大迦叶,还要令具备六通的五百罗汉,一再核实书写。现今离佛千年之久,而要以现今的思虑来衡量判断经文。当时具备六神通的阿罗汉尚且战战兢兢,不敢大胆地诵出佛的言教;现今都是未脱离生死的平平庸庸的凡夫,却要以愚思衡量判断经文,这岂不是不知佛法深浅的无知之勇吗?这是第三种不容易的情形。关系到这五种不合原经、三种不易翻译的情况,在把梵文译为汉文的过程中,怎能不小心谨慎呢?也许应当不译为汉文,直接以梵文进行传播,使人们自然通晓,又怎么会产生对译师们的翻译得失的嫌疑呢?这也未尝可知。

  前人传译佛经,如支谶、安世高对梵文原经的审慎态度,是难得为继的。无叉罗、支越可说是对佛经进行巧妙地删削修改的人,虽然作得很巧妙,但恐怕一经删削修改,就伤害了原本佛经。如果认为《诗》烦琐重复、《尚书》质朴,而加以删削使之适合现今的文风的话,那必然是马融、郑玄所深恨的。

  现补译的《经抄》,是想弥补前译中的杂乱。推寻经文的言辞旨趣,唯恐有失于经文的本旨。其中有方言古词的地方,就顺便在文下加以解释。补译的《经抄》,使得原译首尾相连,语句不通之处,如同两符相契合,两截相重合一样,相互贯通了。由此可见前人翻译中的严重失误,同时也为能够通达外域之盛会而欣喜。有了《经抄》,原对于九十章般若经的疑滞之处就荡然无存了,哪怕是毫芒之间也挑不出什么小毛病了。

  礼敬一切佛:过去佛、未来佛、现在佛及佛法智慧。(这是印度礼敬般若的文辞。明,即般若智慧。印度的礼仪有四种:一是?耶,二是波罗南,三是婆南,四是南摸。南摸,即屈体弯腰、跪下。此四种礼拜,对于拜佛、拜外道、拜国王、拜父母,都是通用的。礼敬父母称「南摸萨迦」,萨迦是供养父母的意思。)

  摩诃(是大的意思)钵罗若(是智慧的意思)波罗(是度的意思)蜜(是无极的意思)经抄。(印度佛经前面没有题目,题目皆称「吉法」,吉法是究竟的意思。这个经抄的题目是道安题的。)

  原典

  释道安

  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①序

  昔在汉阴②,十有五载,讲《放光经》,岁常再遍。及至京师,渐四年矣,亦恒岁二,未敢堕息。然每至滞句,首尾隐没,释卷深思,恨不见护公、叉罗等。

  会建元十八年,正车师前部王,名弥第,来朝。其国师字鸠摩罗跋提,献胡大品一部四百二牒,言二十千失(首)卢③,失(首)卢三十二字,胡人数经法也。即审数之,几十七千二百六十首卢。残二十七字,都并五十五万二千四百七十五字④。天竺沙门昙摩蜱执本,佛护为译,对而检之,慧进笔受。与《放光》、《光赞》同者,无所更出也。其二经,译人所漏者,随其失处,称而正焉。其义异,不知孰是者,辄并而两存之,往往为训其下,凡四卷。其一经五卷也。

  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三者,胡经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复,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胡有义记,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恶除,此五失本也。

  然般若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人叵阶⑤,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⑥,迭察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截。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岂将不知法者勇乎!斯三不易也。涉兹五失经三不易,译胡为秦,讵可不慎乎!正当以不开异言,传令知会通耳,何复嫌大匠之得失乎!是乃未所敢知也。

  前人出经,支谶、世高,审得胡本,难系⑦者也。叉罗、支越,?墼渲?烧咭病G稍蚯梢樱?迩铣啥?煦缰闸嘁印H舴蛞浴妒?肺?持兀?浴渡?书)》为质朴,而删令合今,则马郑⑨所深恨者也。

  近出此撮,欲使不杂。推理言旨,唯惧失实也。其有方言古辞,自为解其下也。于常首尾相违,句不通者,则冥如合符,厌⑩如复折⑾,乃见前人之深谬,欣通外域之嘉会⑿也。于九十章,荡然无措疑处,毫芒之间,泯然无微疹,己矣乎!

  南摸⒀一切佛、过去未来现在佛如诸法明!(天竺礼般若辞也。明,智也。外国礼有四种:一?耶、二波罗南、三婆南、四南摸。南摸,屈体也,此跪也。此四拜,拜佛、外道、国主、父母,通拜耳。礼父母云「南摸萨迦」,萨迦,供养也。)

  摩诃(大也)钵罗若(智也)波罗(度也)蜜(无极⒁)经抄。(天竺经无前题,前题皆云「吉法」,吉法,竟是也。道安为此首目题也。)

  注释

  ①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是对《放光般若经》和《光赞般若经》的补译。《出三藏记集》卷二载:《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五卷,一名《长安品经》,前秦苻坚建元十八年出。东晋孝武帝时,天竺沙门昙摩蜱执胡大品本,竺佛念译出。

  ②汉阴:汉水之南的襄阳。

  ③首卢:又译作首卢迦、首卢柯、室路迦等。印度计数经文,不论经文长短,皆以三十二字为一首卢进行计算。(编按:首卢意译为颂)

  ④此处计算似有误,应为五十五万二千二百九十三字。

  ⑤叵阶:不能达到,不可测度。

  ⑥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⑦系:继续、承接。

  ⑧窍成而混沌终:原出于《庄子·应帝王》中的寓言。寓言云:南海之帝名???焙V?勖?觯?醒胫?勖?脬纭;脬绱??⒑錾鹾茫?┯牒龀锬北ù鸹脬绲亩鞯拢?闵桃樗担?嗣嵌加衅咔嫌美词犹?⒁?澈秃粑???阑脬缥抻校?颐前锼??淦咔习?于是一天开一窍,七天之后,浑沌死了。此寓言说明,对于事物要任其自然而然,不要人为地去改变它,如果人为地去改变它,就必然会伤害它,弄巧成拙。

  ⑨马郑:即马融、郑玄。马融(公元七九——一六六年),东汉经学家、文学家,遍注《周易》、《尚书》、《毛诗》等先秦诸经,使古文经学达到成熟境地。郑玄(公元一二七——二OO年),字康成,东汉著名经学家,从马融学古文经,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集大成者。

  ⑩厌:相称、符合。

  ⑾复折:被折断的两截重新连结时相互吻合。

  ⑿外域之嘉会:可能指印度结集佛经的盛会。

  ⒀南摸:又译为南无、那谟等等。意译作敬礼、归敬、归依。

  ⒁无极:无限快乐的极乐世界,即涅??彼岸。

  13大品经序

  长安释僧??/p>

  译文

  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成就第八地(辟支佛)的必经之路,进而达到第十地(佛地)的正大途径。深广富足的府库不足以说明它的深奥完美,所以权且用「大」来表示它;清水与明镜不足以比喻它的澄澈明朗,所以借助「慧」字来称谓它;竭尽一切造化也不能接近它的边缘,所以借用「度」字来表明它。那么,它的功德穷尽了一切有形和无形,「度」的名称因此而建立;以观照为本,以静寂为末,「慧」的名称因此而产生;恢宏广大,包容一切,由此得到「大」的称呼。

  「大」、「慧」、「度」这三个名称的含义,虽然属于「有」的范畴,但要把握它,却不能靠意识活动,必须以「非心」为前提;「大」、「慧」、「度」的迹象虽然表现为功用,但其功用实际上是不依赖任何对象的。不以意识活动来把握它,所以以心无执着为宗旨;功用不依赖任何对象,所以以心不分别万物为根本。以不分别万物为根本,因此以收敛感知活动为教化的开始;以心无执着为宗旨,所以在修行的每一阶段上都忘却获得的功德。因此,此经开章演说教义,就以心无执着为开始;最后达到三种微妙的智慧,以无所得为终结。

  〈假号章〉是以般若洞照一切事物的真相为因缘和合的假名;〈应行章〉显示修习般若空观,明了万物本质皆空的道理;〈无生章〉揭示以般若获得无生法忍的作用;〈功德章〉显示般若功德的宏深;〈大明章〉证明破除迷暗产生光明智慧是修行般若的必然结果;〈温和章〉讲述经过种种方便修行,而达到无所得即得的最终觉悟。多么宏大呀!真可以称得上是实现大业的通途,是最终成佛的要领。宝物贵重,所以要加强设防;功夫高强,所以较量就多。此经中,释迦之所以再三郑重殷勤地叮嘱人们修行般若波罗蜜,功德才能不断增长,是自有其深刻道理的。般若经典传到中土,开始是用秦地的语言(汉语)翻译的。由于中土典章制度跟印度迥然不同,不能准确地理解印度名词概念的含义,因而愈是迫不及待地进行译传,就愈是丧失佛经的原意,愈是想紧紧地把握其义理,就愈加把握不住。如果遇不上才智高深的匠师,佛法恐怕就要淹灭了。已故法师道安和尚,凿开荒途,开辟道路,树立诸法本性空寂的标帜,抛开各种背离般若的言论,直接把握般若本义,完全不被当时的各种错误的文辞所阻隔,他勤勉不倦的探求精神,使他的思考事半功倍,对般若的理解远远超过他人。

  鸠摩罗什法师,聪颖慧达,早悟佛法,对佛法有超凡拨俗的独到造诣。天魔外道干扰,不能使他动摇;学识渊博者问难,不能使他屈服。弘扬龙树的学说,发出惊世的智慧之声。秦王(后秦姚兴)欣喜他的到来,震醒时世的凝滞。罗什于弘始三年(公元四O一年),即辛丑年的冬季十二月二十日到达长安。秦王姚兴向他请教空宗学说,高僧大德陶醉于他的高深理论。空宗学说的开启,乃有此般若等经文的问世;高深理论的宣敷,方有般若经释论的译出。渭水之滨传布佛的教化,在西明阁从事译经的事业。逍遥园汇集德高的义学僧人,京城(西安)四处传出咏诵佛教的声音。末法时代的佛教转为兴盛,将从此开始吧!

  我(僧??在知命之年(五十岁),有幸遇上这次佛教传化,不揣冒昧,竭尽自己的一片诚心,担当翻译佛教经论的任务。执笔的时候,再三想起已故道安法师五种丧失原经和三种不易翻译的教诲,心中的担忧和恐惧交加,小心翼翼,提心吊瞻,就是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也不足以形容。庆幸而放心的是,有佛教大师(指罗什)的通盘鉴察,译文虽有偏颇之处,但不会背离核心义旨,于是谨慎地接受了伏案翻译的重任。

  弘始五年(公元四O三年),正当癸卯年四月二十三日,在京城长安北面的逍遥园中开始翻译《大品经》,罗什法师手执梵文、用汉语宣读,对梵语和汉语分别作解释,相互参照以辨明经文的含义。秦王姚兴亲自披阅原有的经书,比较新旧译文的优劣得失,询问是否通达,理清宗旨,并与众多多年研习义理的僧人:释慧恭、僧□、僧迁、宝度、慧精、法钦、道流、僧?薄⒌阑帧⒌辣辍⒌篮恪⒌??等五百余人,详细研究经文旨义,审查译文是否准确,然后书写。于当年(公元四O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全部译出,然后进行检查整理,于第二年四月二十三日结束。

  译文虽已初步确定,但与阐释般若经的《大智度论》相对照,尚存在很多不尽合原意之处,于是又翻译论书,随处加以校正。《大智度论》翻译完毕,经书译文最后才确定下来。译文尚未最后确定时,就已经有人抄写流传,也有人以己意增添和省略,擅自以「股若波罗蜜」为题目的,致使译文错乱,前后相互矛盾。这完全是由于晚学后生不加思量,盲目地相信自我而造成的。

  胡文本《大品经》只有〈序品〉、〈阿?跋致品〉、〈魔品〉这三品的名称,其余的各品不过标明品数次序而已。罗什法师认为品名不是佛本人制定的,所以只保留〈序品〉,将其它二品品名省略了。译文中的名相用语与旧译不同的地方,都是罗什法师依据佛教义理加以改正的。例如:「阴」、「入」、「持」等名称与所表达的义理不符合,因此按照义理进行了改正。「阴」改为「众」、「入」改为「处」、「持」改为「性」、「解脱」改为「背舍」、「除入」改为「胜处」、「意止」改为「念处」、「意断」改为「正劝」、「觉意」改为「菩提」、「直行」改为「圣道」等等,诸如此类,改正的地方甚多。

  胡文音译有不准确处,就依天竺语改正;汉文名称的翻译有错误处,就根据字义来订正;不可改变的,就直接誊写。所以不同的名称杂陈,胡音占了将近一半,这实在是由佛教大师们的严谨和执笔者的慎重态度造成的。真诚地希望那些讲求真实、注重根本的贤达之士能够推量体察,不把译文的质朴看成过失,不把词语的烦杂看成过度谨慎。

  原典

  大品经①序

  长安释僧?雹?/p>

  摩诃般若波罗蜜者,出八地③之由路,登十阶之龙津也。夫渊府不足以尽其深美,故寄「大」以目之;水镜未可以喻其澄朗,故假「慧」以称之;造尽不足以得其崖极④,故借「度」以明之。然则功托(讫)有无,「度」名所以立:照⑤本静末,「慧」目以之生;旷兼无外,「大」称由以起。

  斯三名者,虽义涉有流,而诣得非心;迹寄有用,而功实非待。非心,故以不住为宗;非待,故以无照⑥为本。本以无照,则凝知于化始;宗以非心,则忘功于行地。故启章玄门,以不住为始;妙归三慧⑦,以无得为终。

  〈假号〉照其真,〈应行〉显其明,〈无生〉冲其用,〈功德〉旌其深,〈大明〉要终以验始,〈温和〉⑧即始以悟终。荡荡焉,真可谓大业者之通涂,毕佛乘者之要轨也。夫宝重故防深,功高故校广⑨,嘱累之所以殷勤⑩,功德之所以屡增⑾,良有以也。而经来兹土,乃以秦言译之,典摸(谟)乖于殊制,名实丧于不谨,致使求之弥至,而失之弥远,顿辔重关⑿,而穷路转广,不过渊匠,殆将坠吴。亡师安和尚,凿荒途以开辙,标玄旨于性空,落乖踪而直达,殆不以谬文为阂也。????⒀之功,思过其半,迈之远矣。

  鸠摩罗什法师,慧心夙悟,超拔特诣⒁,天魔⒂于(干)而不能回,渊识难而不能屈,扇龙树之遗风,振慧响于此世,秦王感其来仪⒃,时运开其凝滞。以弘始三年,岁次星纪⒄,冬十二月二十日至长安。秦王扣其虚关,匠伯⒅陶其渊致。虚关既阐(开),乃正此文言;渊致既宣,而出其释论⒆。渭滨流?洹⒇之化,西明(21)启如来之心,逍遥集德义之僧,京城溢道咏之音,末法中兴,将始于此乎!

  予既知命(22),遇此真化,敢竭微诚,属当译任。执笔之际,三惟亡师五失及三不易之诲。则忧惧交怀,惕焉若厉(23),虽复履薄临深,未足喻也。幸冀宗匠通鉴,文虽左右而旨不违中。遂谨受案译,敢当此任。

  以弘始五年,岁在癸卯,四月二十三日,于京城之北,逍遥园中出此经。法师手执胡本,口宣秦言,两释异音,交辩文旨。秦王躬揽旧经,验其得失,谘其通途,坦其宗致。与诸宿旧义业沙门释慧恭、僧□、僧迁、宝度、慧精、法钦、道流、僧?薄⒌阑帧⒌辣辍⒌篮恪⒌??等五百余人,详其义旨,审其文中,然后书之。以其年十二月十五日出尽,校正检括,明年四月二十三日乃讫。

  文虽粗定,以释论检之,犹多不尽。是以随出其论,随而正之。释论既讫,尔乃文定。定之未已,已有写而传者。又有以意增损,私以般若波罗蜜为题者,致使文言舛错,前后不同。良由后生虚己怀薄,信我情笃故也。

  胡本唯〈序品〉、〈阿?跋致(24)品〉、〈魔品〉有名,余者直第其事数而已。法师以名非佛制,唯存〈序品〉,略其二目。其事数之名与旧不同者,皆是法师以义正之者也。如「阴入持」等名与义乖,故随义改之。阴为众,入为处,持为性,解脱为背舍,除入为胜处,意止为念处,意断为正勤,觉意为菩提,直行为圣道,诸如此比,改之甚众。

  胡音失者,正之以天竺。秦名谬者,定之以字义。不可变者,即而书之。是以异名斌然(25),胡音殆半。斯实匠者之公谨,笔受之重慎也。幸冀遵实崇本之贤,推而体之,不以文朴见答、烦异见慎也。

  注释

  ①大品经:亦称《大品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四十卷。与《放光般若经》和《光赞般若经》属同本异译。相当于唐玄奘所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亦称《大般若经》中的〈第二会〉)。

  ②僧?保憾???耍?幽习惭羰腥耍??怂?a href="http://www.foyan.org/fjdy/172.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出家,依僧贤为师,二十余岁博通经论,游历各地说法。曾师事道安,后参与鸠摩罗什译场,为其主要弟子之一。讲《成实论》。为《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维摩结经》、《思益经》、《自在王经》、《禅经》等作序及〈法华经后序〉(大正五十五·页五十七中、下)。世寿六十七。

  ③出八地:出现八地,修成八地之意。

  ④造尽不足以得其崖极:意谓般若智慧能使人渡过生死苦海,到达彼岸,这是其它造化力量所不能达到的。

  ⑤照:以般若空观观察一切。

  ⑥照:这里的「照」指对事物的感知、分别。

  ⑦三慧:这里指三智,即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为断除烦恼、证得真如的三种佛教的智慧。《大智度论》释初品大慈大悲义云:「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大正二十五·页二五九上)

  ⑧沤和:亦名沤和拘舍罗。沤和,意为方便。拘舍罗,意为胜智、善巧。

  ⑨夫宝重故防深,功高故校广:此处是欲说明对般若的修持,要像对待珍宝一样恭敬珍重,要像修练功夫一样不断精进。

  ⑩嘱累之所以殷勤:此经〈嘱累品〉云:「从今以后,当恭敬承事般若波罗蜜。世尊于是从一至三如是嘱累。于般若波罗蜜所以殷勤郑重者。」

  ⑾功德之所以屡增:此经〈功德品〉云:善男子、善女人,持般若波罗蜜,教他人使书持经卷讽诵解说,得其功德甚多甚多。」

  ⑿顿辔重关:驾驭牲口用的缰绳。顿辔重关,安置缰绳、设置关口,喻设法紧紧把握住般若。

  ⒀????:勤勉不倦的样子。??,音?ㄟ。

  ⒁鸠摩罗什……超拔特诣:《高僧传》载:罗什七岁随母亲出家,接触佛教,后来学习各种经论,二十岁左右就有很高的声誉。(大正五十·页三三O——三三三上)

  ⒂天魔:四魔(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之一,为欲界第六天之主,有无量眷属常于人界障碍佛道。「魔」梵语「魔罗」之略,有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意。《高僧传》卷二云:鸠摩罗什留住龟兹,止于新寺,始披读《放光经》时,「魔来蔽文,唯见空牒,什知足魔所为,誓心愈固,魔去字显,仍习诵之。」(大正五十·页三三一上)

  ⒃来仪:古代传说,当要出现太平盛世时,就有凤凰飞来。此处把鸠摩罗什比做飞来的凤凰。

  ⒄星纪:十二星次之一(按:详《中文大辞典》四·页一二九一中。中国文化大学印行,民国七十九年九月八版),在十二支中为丑。弘始三年(公元四O一年),岁星在丑位,这一年为辛丑年。

  ⒅匠伯:语出《庄子·人间世》,有木匠名石,善于识别树木的优劣,不为树木的外形所迷惑。此处指有高深学问的人。

  ⒆释论:阐释鸠摩罗什所译的《大品般若经》的论书,即《大智度论》。

  ⒇?洹:即?园,又译为?陀园,意为胜林。传说佛于此园说法,救度众生。后于此处建塔,供养佛陀。

  (21)西明:即西明阁。罗什到长安后,被姚兴请入西明阁及逍遥园,集众多人才从事译经工作。

  (22)知命:知命之年,意谓不作非分的要求。《论语·为政》: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23)惕焉若厉:小心谨慎地如同面临危险的境地。《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有才德的君子白天勤奋努力,夜晚小心谨慎如居险地,就不会有灾患与过错。)

  (24)阿惕跋致:即阿惟越致,意译「不退转」。

  (25)斌然:疑为「炳然」,十分明显之意。

  14大小品对比要抄序

  支道林作

  译文

  般若波罗蜜,是深藏一切微妙的府库,是一切智慧的玄妙宗主,是神王遵循的解脱途径,是如来观照万法的功德。作为它的思想精要,是以极其虚无、空无一物为宗旨。以无物的心态对待万物,所以能够齐万物于一体;以无思虑的态度对待智慧,所以能自如地运用智慧。因此,消融三解脱门于深奥的玄妙之中,统一万物于同一的空观,明了诸佛本性的永恒实在,通晓众生灵识的虚假无常,就能登上成佛过程中第十地的玄妙阶梯,走上无生无灭之涅??道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依赖于最高的空无,所以有诸多功用。

  那么,所谓「空无」,哪能自己成为空无呢?空无自己不能成为空无,理也不能自己成为理。理不能自己成为理,那么理也就没有那个理;无不能自己成为无,那么无也就没有那个无。同样,玄妙的十地也就没有那个十地,无生也就没有那个无生。玄妙来自于不玄妙,无生无灭来自于有生有灭。因此,十住的称谓,产生于未达到十住的名号;般若智慧,产生于有形迹的言教名称。所以,用语言表达,才有十住的名号产生;设立言教,才有般若智慧的存在。般若智能虽然依存于物(教迹),而般若智能本身是没有迹象的;十住名号虽然产生于语言,而十住之理是不能言说的。

  为什么呢?因为最高的理是虚寂的,属于「无名」的范畴。没有名称、没有开始,是道的本体。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是圣人谨慎遵循的原则。如果谨慎地把握「理」来适应变动,那就不得不使用语言,用语言来说明「理」,用语言表达要表达的内容。一旦与理相冥契,语言就要废弃,忘却对理的觉知,般若智慧才能圆满。如果存有「无」的观念来追求虚寂,希望通过智慧来忘却思想活动,那么,智慧不足以穷尽「无」,虚寂不足以泯除烦恼、安定精神。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思想上存有希望的对象,存有对「无」的追求。思想上存有的对象,不是对象的根本;思想上希求的「无」,不是根本的无。为什么呢?

  因为只知道无就是无,而不知道为什么是无;只知道存在,而不知道为什么存在。通过希求无以忘却无,因而不是本来的无;通过寄托于某种存在以忘却存在,因而不是本来的存在。不如泯除产生无的根本,忘却产生存在的本原。忘却产生存在的本原,就不会对任何存在有所寄托;泯除产生无的根本,就忘却了一切无。忘却了任何无才有玄妙境界;进入玄妙境界,才能达到彻底的无;达到彻底的无,就忘却了玄妙。连玄妙也忘却,那就没有任何思想活动。然后对于现象与本原(迹与所以迹)就都无所寄托,有与无的观念就彻底泯除。所以诸佛都是依据般若的空无观,明了万物自然的道理。众生所以丧失了道,是因为精神沉溺在欲望的深渊之中。运用微妙的般若之道来启发众生的觉悟,教化他们不断地减少欲望,直至达到最高的无,显示高妙的德行来进行广泛的教化,坚守根本的道,以保持心的虚寂,使众生的思想消融于同一的玄妙境界之中,使人们的心灵返回到「本无」的状态。

  据传闻,传出《小品般若经》的,是一名道士,他经常游历外国,由于年代久远,典籍上没有记载,所以不能详知他的姓名。听前辈学者说,释迦牟尼佛入灭后,此人从《大品般若经》中抄出《小品般若经》。世上传说那个人,只认为他道德淳厚,应事灵验,明白其旨趣罢了,也不能窥测其原因。

  道德修养极高的人,通览一切微妙,精神专注于深远的虚寂,以虚寂的精神响应万事万物,感知通达于一切方面;建立同一的道德进行接引教化,设立玄妙的教义来启发觉悟;追述过去的事迹以检查思想滞碍,推演已有的规范以开启未来;或因循变化以求贯通,事业成就,教化便止息;或适应其能力而成全其天分,天分圆满,教化便废止。

  所以,真理是不变化的,变化的不是真理;言教不是本体,本体不是言教。因此,千变万化都在理之外,精神哪里有变动呢?因为它寂然不动,所以能适应无穷的变化,无穷变化的,不是圣人精神,而是具体的事物,会变迁的事物,就不能说是圣人的精神,圣人的精神从来没有变化。

  所以,言教的流传,起因于时代的发展变化;教理的确定,产生于教化的方便。应机接引要依据众生的差异而不同,而佛教的义理最终归于同一。言教法数与其本体有所差别,事相有种种不同。修行的功夫各不相同,是由于人们的资质有千差万别,觉悟或快或慢,无不根源于自己的天分。天资愚钝的人,修行功夫的分量就要加重,言教积累多了才能达到觉悟。天资聪慧的人,领悟敏捷,一接触佛理就心领神会。修厅功夫约轻与重,从来就是与天资相联系的。

  因此,圣人在施行教化时,并不因为修行功夫重,而否定人的天资;亦不因天资聪慧易悟,而轻视修行功夫。所以,千差万别的众生所以能觉悟,是天资与功夫相结合的结果,因而必须重视修行功夫对于通达佛理的作用,根据人的天资进行适当的接引教化,这是对悟者修行功夫的重视,并不是圣人的言教烦琐。

  要使纲要简约、言教的功用得以实现,就必须把握纲要以适应各种情况,依据言教来领会玄旨(纲要)。领会了玄旨,就容易贯通;适应变化,就容易从事教化。然而,众人不懂得简约的纲要和应化的言教,这二者本来不是对立的,其目的是一致的道理,便丛言教的多少来划分大与小,以源与流来区分精微与粗浅,把文辞简约的称为「小品」,文辞繁复的称为「大品」,顺应常理称为通达,适应变化称为巧言,墨守辞句称为得道,把握纲要称为失道。而那些咬文嚼字之辈,囿于自己的一孔之见和接受有限的佛教,便一味执着阿含经文,智慧匮乏、天资浅愚,才智不足以把握佛教宗纲。他们以儒墨的立场来理解佛道、规范圣人(佛),思想局限于个别文字词句,责难适应方便教化的言教不统一,说注重要领是通达诚信,而把握纲要是丧失宗旨。

  必须用真凭实据来验证佛教教义的真实性,有了实际的验证,疑惑才能消除。因此,至人(佛)顺应众人的心情来验明佛理,如同赤手于沸油中捞物而手不伤那样灵验。明了《小品般若》的根本所在,堵塞众人的疑惑愚滞,顺从众人相信事实验证,所以显示灵验以适应众人的需要。现今不能因为有一点灵验,就视为淳厚之德;也不能因为验证不合事实,就称之为平庸的人,而未达到神化的地步。统观冥冥之中将来必有报应,明达成就功德可通过不同的途径,运用不同的修行方法达到同一的目标。然而,把不同的修行途径看成宗旨不同,把奇妙神化看成违背真理,把供奉佛法宝藏看作最大的乐趣,把聚积用于周济穷苦人的货物,看成私欲的开始,这都是只知佛教是一种教化,而不知道佛教教化的方式。

  因此圣人于宇宙中树立天地人三才之道的标准,玄妙地区分众生的差别。教化并非只有一条途径,根据对象的不同而有千万种方法,或者损去言教避开虚无,利用机会使之会通;或者把握宗旨来驾御万有,通过语言文字来明白宗旨,推崇佛教典籍为世人修行的法则。那么,对于体悟大道、精神修养极高的人,是不能以言教来询问他的;对于游心于虚无之境的人,是不能以有形的东西来测度他的。因此,道德修养极高的人只是随顺对象而通达事理罢了。

  要明白《大品》与《小品》并不矛盾,通晓玄妙的宗旨要通过不同形式表现出来,顺应教化对象进行教化,而不拘执于某一具体形式。或者以《大品》的形式出现,长篇大论,叙事广泛,旁征博引,深奥宏富,虽然穷究的义理很多,但最终都归于玄妙的同一。因而在阐明统一的宗旨上,是一致而没有差异的。这也是由于释迦佛随机教化和百姓的天资不同所致。既然百姓的天资各有不同,又怎能要求释迦佛只选择一种形式呢?如果选择并非由释迦佛决定,那何不让百姓自己选择言教呢?一万台钟发出的声音,其回响是一样的;千差万别的众生感动圣人(佛),圣人也只是以虚寂来响应。因此声音不是回响,言教不等于圣人,这就十分清楚明白了。

  而且,般若慧能知晓将来,知晓将来的,无非就是般若慧。灵机发动,则般若慧清明;般若慧清明,就有照鉴作用,由此而明晓将来和以往都在照鉴之中。所以至人(佛)鉴知将来难以把握,明晓众生的才智参差不齐,于是以简略的言教来随顺众生,适应于众生智力的情况,使期望把握核心(宗旨)的人容易得其要领,知识少的人容易修行。

  然而,《大品般若经》所言法数丰富而具体,言辞切中要领而繁富,问与对答甚多而深奥,义理统一而宏大深邃。虽然玄妙的宗旨容易探究,而详细事迹难于俱备,由此而知修习《大品般若经》的学者,必须探寻事迹的旨义,关注其用意,研究把握其宗旨,确定其最终志趣所在;然后方能领悟难以理解之处,融会贯通其玄妙的要领。或者需要精心地综合各种提问,究明是如何回答的,探寻其幽微,研求其奥义,穷尽其微妙旨趣所在。或者因为言教法数繁多,难以全部诵读,想要书写崇拜供养,力量又不能达到。诸如此类,人们仰慕之,而能力却有限,窥视明了此《大品般若经》的人就非常的少。

  所以译出《小品般若经》的人,抓住根本宗纲,把众多章节加以简化,把事迹法数加以概括,标明原由和宗旨,称为《小品般若经》,而且言辞和譬喻简明扼要,善于体现义旨。同时,往往通过标示目的归宿来揭示宗旨,从而使宗纲有着落处,于佛理无有减少。如果不是极其精到,又怎能如此明了呢?

  还有,考察其文理,探寻其巧妙的综合,原始要终,深研其奥妙的旨趣,是以《大品股若经》的根本要领,构成《小品般若经》的玄妙标帜。飘飘然,对于佛教玄旨的把握和体味,其精到和完美,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此人将精神沉浸于玄冥的佛道,而形迹表现于万物,其境界不可测度,应该在言辞之处,玄理之上去把握它。

  过去有传闻说《大品》和《小品》都出自本品。本品的文字有六十万字,现流传于印度,没有传到中土来。现在的《大品般若经抄》和《小品般若经抄》这两种抄本,也都抄自于《大品般若经》,而抄出的人不同,《小品般若经抄》是先抄出的。《大品般若经》和《小品般若经》虽然都出自本品,而时常有不同之处。或是《小品》中有的,而《大品》缺载;或是《大品》中有的,而《小品》不备。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对于同一件事,两种版本可以相互依赖,知道都是出自同一原本,所以无须在两种版本中同时出现。《小品》极为简略概括,叙述扼要而标示了宗旨,《大品》语言表达婉转巧妙而不丧失根本旨归。

  原典

  大小品②对比要抄序

  支道林

  夫般若波罗蜜者,众妙之渊府,群智之玄宗,神王之所由,如来之照功。其为经也,至无空豁,廓然无物者也。无物于物,故能齐于物;无智于智,故能运于智。是故夷三脱于重玄②,齐万物于空同,明诸佛之始(始有),尽群灵之本无,登十住之妙阶,趣无生之径路。何者耶?赖其至无,故能为用。

  夫无也者,岂能无哉?无不能自无,理亦不能为理。理不能为理,则理非理矣。无不能自无,则无非无矣。是故妙阶则非阶,无生则非生。妙由乎不妙,无生由乎生。是以十住之称,兴乎未足定号;般若之智,生乎教迹之名。是故言之则名生,设教则智存。智存于物,实无迹也;名生于彼,理无言也。

  何则?至理冥壑,归乎无名。无名无始,道之体也;无可不可者,圣之惧也。苟慎理以应动,则不得不寄言,宜明所以寄,宜畅所以言。理冥则言废,忘觉则智全。若存无以求寂,希智以忘心,智不足以尽无,寂不足以冥神。何则?故有存于所存,有无于所无。存乎存者,非其存也,希乎无者,非其无也。何则?

  徒知无之为无,莫知所以无;知存之为存,莫知所以存。希无以忘无,故非无之所无,寄存以忘存,故非存之所存。莫若无其所以无,忘其所以存。忘其所以存,则无存于所存;遗其所以无,则忘无于所无。忘无故妙存,妙存故尽无。尽无则忘玄,忘玄故无心。然后二迹无寄,无有冥尽。是以诸佛因般若之无始,明万物之自然。众生之丧道,溺精神乎欲渊。悟群俗以妙道,渐积损至无③,设玄德以广教,守谷神④以存虚。齐众首于玄同⑤,还群灵乎本无。

  盖闻出《小品》者,道士⑥也。常游外域,岁数悠曩,未见典载,而不详其姓名矣。尝闻先学共传云:佛去世后,从《大品》中抄出《小品》。世传其人,唯目之以淳德,验之以事应,明其至到而已,亦莫测其由也。

  夫至人⑦也,揽通群妙,凝神玄冥,虚灵响应,感通无方;建同德以接化,设玄教以悟神;述往迹以搜滞,演成规以启源;或因变以求通,事济而化息;适任以全分,分足则教废。

  故理非乎变,变非乎理,教非乎体,体非乎教。故千变万化,莫非理外,何神动哉?以之不动,故应变无穷,无穷之变,非圣在物,物变非圣,圣未始于变。

  故教遗兴乎变,理滞生乎权⑧。接应存物,理致同乎归。而辞数异乎本,事备乎不同。不同之功,由之万品,神悟迟速,莫不缘分。分?则功重,言积而后悟。质明则神朗,触理则玄畅。轻之与重,未始非分。

  是以圣人之为教,不以功重而废分,分易而存轻。故群品所以悟,分功所以成,必须重以运通,因其宜以接分,以为悟者之功重,非圣教之有烦。

  今(令)统所以约,教功所以全,必待统以适任,约文以领玄。领玄则易通,因任则易从。而物未悟二本之不异,统致同乎宗,便以言数为大小,源流为精粗,文约谓之小,文殷谓之大,慎(顺)常之为通,因变之为舞,守数之为得,领统之为失。而彼揩文之徒,羁见束教,顶着阿含,神匮分浅,才不经宗,儒墨大道,域定圣人,志记(局)文句,诘教难拥(权),谓崇要为达谅,领统为伤宗。

  须征验以明实,效应则疑伏。是以至人顺群情以征理,取验乎沸油。明《小品》之体本,塞群疑幽滞,因物之征验,故示验以应之。今不可以趣征于一验,目之为淳德;效丧于事实,谓之为常人,而未达神化之权。统玄应于将来,畅济功于殊途,运无方之一致,而察殊轨为异统,观寄(奇)化为逆理,位大宝为欣王,聚济货为欲始,徒知至圣之为教,而莫知所以为教。

  是以圣人标域三才⑨,玄定万品,教非一途,应物万方,或损教违无,寄通适会,或抱一御有,系文明宗,崇圣典为世轨则。夫体道尽神者,不可诘之以言教,游无蹈虚者,不可求之于形器,是以至人,于物遂通而已。

  明乎大小之不异,畅玄标之有寄,因顺物宜,不拘小介⑩。或以《大品》,辞茂事广,喻引宏奥,虽穷理有外,终于玄同。然其明宗统一,会致不异。斯亦大圣之时教,百姓之分致。苟以分致之不同,亦何能求简于圣哉?若以简不由圣,岂不寄言于百姓!夫以万声钟响,响一以持之;万物感圣,圣亦寂以应之。是以声非乎响,言非乎圣,明矣。

  且神以知来,夫知来者,莫非其神也。机动则神朗,神朋则逆鉴。明夫来往,常在鉴内。是故至人,鉴将来之希纂,明才致之不并,筒教迹以崇顺,拟群智之分,向关之者易统,知希之者易行。

  而《大品》言数丰具,辞领富溢,问对衍⑾奥,而理统宏邃。虽玄宗易究,而详事难备,是以明夫为学之徒,须寻迹旨,关其所往,究揽宗致,标定兴尽,然后悟其所滞,统其玄领。或须练综⑿群问,明其酬对,探幽研赜,尽其妙致;或以教众数溢,讽绩(读)难究,欲为写崇供养力致无阶。诸如此例,群仰分狭⒀,窥者绝希。

  是故出《小品》者,参引王统⒁,简领群目,筌域事数,标判由宗,以为《小品》,而辞喻清约,运旨????。然其往往明宗,而标其会致,使宏统有所,于理无损。自非至精,孰其明矣!

  又察其津途,寻其妙会,揽始源(原)终,研极奥旨。领《大品》之王标,备《小品》之玄致。缥缥⒂焉,揽津乎玄味,精矣尽矣,无以加矣。斯人也,将神王于冥津,群形于万物,量不可测矣,宜求之于筌表,寄之于玄外。

  惟昔闻之曰:夫大小品者,出于本品,本品之文,有六十万言,今游天竺,未适于晋。今此二抄,亦兴于大本,出者不同也,而《小品》出之在先。

  然斯二经,虽同出于本品,而时往有不同者。或《小品》之所具,《大品》所不载,《大品》之所备,《小品》之所缺。所以然者,或以二者之事同,互相以为赖,明其本一,故不并矣。而《小品》至略玄总,事要举宗。《大品》虽辞致婉巧,而不丧本归。

  注释

  ①大小品:即《大品般若经》和《小品般若经》。

  ②重玄:谓玄之又玄,极其玄妙之意。

  ③积损至无:《老子》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意谓为学的方法,是日日增加所知;为道的工夫,是日日减除人欲,减损其外来的物欲和内在的妄心。减除之后又再减除,以至于达到自然无为的境地。但为学和为道并不是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的,两者是可以并行而相得益彰的。

  ④谷神:《老子》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谓虚谷的神妙作用是生生不已的,这叫做玄牝。以其虚,故曰谷;以其因应无穷,故称神。「谷神」为什么不死?因为有生必有死。如人类的存在是有其形体的,有形体就会朽坏;而虚的作用却是没有形体的,自然不会死亡。又,所谓的「玄」,是因虚无的、无形无象、深不可测,所以称为「玄」;所谓的「牝」,乃因能化生万物,故称为「牝」。

  ⑤玄同:玄妙地同一。《老子》五十六章:「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意谓涵蓄着光芒、混同着尘垢,这就叫「玄同」。

  ⑥道士:汉魏时的僧人称为道士,意谓修习佛道之士。后被道教利用,成为道教人的专用称呼。

  ⑦至人:原出《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指具有极高的道德修养,超越一切人之上的人。佛教以佛、菩萨为至人。

  ⑧理滞生乎权:各种教理(指大品般若经和小品般若经)的出现,是为了方便教化不同众生。

  ⑨三才:即天、地、人三者。《周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意谓:从前圣人作《易经》,打算通过它来表达万物的根本法则。因此将天道概括为阴与阳,将地道概括为柔与刚,将人道概括为仁与义。八卦兼备有天、地、人三者的含义,用阴爻和阳爻两种符号来表示,每一卦有六画组成。

  ⑩小介:指《大品》与《小品》的界限、区别。介,界限、疆界。

  ⑾衍:余裕、盛多。

  ⑿练综:细致地选择和综合。

  ⒀分狭:天分狭小,智力有限。

  ⒁王统:最高统帅,即最高宗旨、纲领。

  ⒂缥缥:同飘飘。

  15法华宗要序

  释慧观

  译文

  本体实相是空寂清净的,精神是宁静专一的,一旦发动便离开清净专一,表现出精微和粗劣的区别。于是,心中的各种念头竞相涌现,世俗的欲望在脑中争斗驰骋。人心受世俗欲念遮蔽的程度有深有浅,昏暗与清明泾渭分明。因此释迦自觉悟成佛到演说《法华经》,便适应不同的众生,开启觉悟之道,所以有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这三乘之别。

  三乘的分别只是方便说法的需要,并非各自真实独立,最终是要会合的,会合必然同一个源头,所以三乘归根到底只是一乘,唯是一乘,至高无上,所以称为「妙法」。偈颂云:「是乘微妙,清净第一,于诸世间,最无有上。」佛说的此经典妙不可言,必须以形象来比喻,形象最美的要属莲花,而莲花中最秀美的是盛开时的白莲花,此经典是一切佛法中最微妙的,所以喻为盛开时的白莲花。

  以《妙法莲华经》作为经典,指明启发愚昧,不能谈论它的宗极,是阐释适应众生根机而方便说法的根由;把握宗极,不能秘而不宣,所以开示实相以显示宗旨目标。方便说法彰显,原有的迷惑执着自然消除;终极目标显示,对真理的体悟自然发生。由此而能使不同根机的众生会归一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同时并进。同时共进的三乘会归一致,就成为一佛乘的开始。觉悟的智慧成就圆满,是佛乘的鼎盛状态;泯灭幻相,使精神清净澄明,是佛乘的最终结果。

  虽然如来以无量方便为众生说法,然而有贯穿其中的主体,这个主体的根本,名为「智慧」。所以此经以真实智慧为本体,称为「微妙第一」。因此释迦牟尼佛一开始演说佛法妙音,便称赞佛的智慧极为深奥,于是,多宝塔中发出「善哉!善哉!」的声音,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偈颂云:「为了宣说佛慧的缘故,诸佛出现于世间,只此佛慧是实,其余二乘全非真实。」那么,佛慧是唯一真正实相,是成就万乘之体,微妙至足,是华开时最秀美的。虽然借花来表示其微妙,而实际上其玄妙之道是超出形象之外的;虽然称为精微,而其体相是没有精粗的。所以偈颂云:「此微妙法不可宣示,离开一切言语、形相。」

  因此,声闻、缘觉二乘所以止息思虑,补处菩萨所以断绝尘想,只有诸佛才能穷其究竟。所以无数如来感悟妙道而云集,已寂灭之佛振其遗存精神而显示妙果。信服佛法的奥妙,穷究精神的妙境,应该就是这部经吧!

  慧观我幼年诵习万法归于一乘的言教,长大后玩味贯通于佛法的要旨,然而对佛法要旨的思虑愈是精勤,佛法要旨愈加隐匿不显,因而常常面对灵鹫山遐想连篇,凝视关于佛教的撰述而感慨万千,实是由于枝末之说偏离了佛法的根本,错误的撰述背离了真正的佛法。

  有一位西域佛教大师鸠摩罗什,具有超群的胸襟和才智,有神奇非凡的悟解力,其学识如大海一样深广,其善辩妙语如玉珠一样散飞。沿着释迦佛的踪迹,传布释迦的佛教,秉持佛教的神圣之火,照亮众生沉寂的心灵,扭转将要衰微的佛教宗纲,拯救在生死中沉浮不定的众生,高举佛教的智慧之灯,来照耀中土之境。后秦弘始八年(公元四O七年),在长安大寺聚集四方研习佛教义理的僧人二千余人,重新译出《妙法莲华经》,并与众僧详细研究。罗什手持梵文佛经,口译为汉语,顺从地方语言,而不违背梵文佛经的本来旨趣。从文字表面所彰显的义理,已使人们领会大半,好比是用拨开云雾阳光普照,也不足以比喻。但罗什还认为,语言彰显而义理隐没,事迹展现而宗旨疏远。于是罗什又揭示言辞背后隐藏的义蕴,以适应人们探求奥义的需要,虽然我的愚暗之心未开悟,但已开始进入玄奥的大门。

  最高的善是平等的滋润,佛法雨露着重均等普施于众生,因此我仰而感怀释迦佛的累累嘱咐,低头感慨众生尚未同闻佛法,所以录述此经的宗旨要义,传布给未闻此经的人们,但愿佛教的*轮能运转到远方,运转到以前未到的地方,使十方众生一同觉悟,彻底通达一乘佛法,故此而为序。

  原典

  法华①宗要序

  释慧观②

  夫本际冥湛,则神根凝一,涉动离淳,则精粗异除。于是心辔竞策③,尘想诤驰。翳有浅深,则昏明殊镜。是以从初得佛,暨于此经,始应物开津,故三乘别流。

  别流非真④,则终期有会,会必同源,故其乘唯一,唯一无上,故谓之妙法。颂曰:「是乘微妙,清净第一,于诸世间,最无有上。」夫妙不可明,必拟之有像,像之美者,莲华为上,莲华之秀,分陀利⑤为最,妙万法而为言,故喻之分陀利。

  其为经也,明发蒙不可以语极,释权应之所由;御终不可以秘深,则开实以显宗致。权应既彰,则扃(局)心自废,宗致既显,则真悟自生,故能令万流合注,三乘同往。同往之三会,而为一乘之始也。觉慧成满,乘之盛也。灭景澄神,乘之终也。

  虽以万法为乘,然统之有主,举其宗要,则慧收其名。故经以真慧为体,妙一为称。是以释迦玄音始发,赞佛智甚深,多宝称善,叹平等大慧⑥。颂曰:「为说佛慧故,诸佛出世间,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然则佛慧乃一之正实,乘之体成,妙之至足,华之开秀者也。虽寄华宣微,而道玄像表,称之曰妙,而体绝精粗。颂曰:「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

  二乘所以息虑,补处⑦所以绝尘,唯佛与佛乃能究焉⑧。故恒沙如来,感希声以灵(云)萃⑨,已逝之圣,振余灵而现证。信佛法之奥区,穷神之妙境,其此经之谓乎,此经之谓乎!

  观少习归一之言,长味会通之要,然缅思愈勤,而幽旨弥潜,未尝不面灵鹫以遐想,临辞句而增怀,谅由枝说差其本,谬文乖其正也。

  有外国法师鸠摩罗什,超爽俊迈,奇悟天拔,量与海深,辩流玉散,继释踪以嗣轨,秉神火以霜烛,纽颓纲于将绝,拯漂溺于已沦,耀此慧灯,来光斯境。秦弘始八年夏,于长安大寺集四方义学沙门二千余人,更出斯经,与众详究。什自手执胡经,口译秦语,曲从方言,而趣不乖本。即文之益⑩亦已过半,虽复霄云披翳,阳景俱晖,未足喻也。什犹谓,语现而理沈,事近而旨远。又释言表之隐,以应探赜之求,虽冥?形纯??桃训闷涿乓印?/p>

  夫上善等润⑾,灵液尚均,是以仰感嘱累⑿,俯慨未同,故采述旨要,流布未闻,庶*轮遐轸,往所未往,十方同悟,究畅一乘,故序之云尔。

  注释

  ①法华:即《法华经》,是《妙法莲华经》的略称。据学者研究,此经典大约产生于公元前二世纪左右的古印度。此经传入中土后,先后经过多次翻译,现存有三个译本,即: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东晋时期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八品;隋代?那崛多、达摩笈多译《添品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七品。而世代广泛流传、讲解注疏,多据罗什译本。此经译出后,遂流传开来,与前此译出的《般若经》和稍后译出的《大般泥洹经》成为东晋南北朝时

收藏 分享 邀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此篇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精彩阅读

推荐资讯

推荐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more
联系我们
  • 45-47 Auburndale Lane,Flushing, NY,11358,USA
  • 718-461-1052 (证仁法师)
  • wenmao68@hotmail.com
  • www.xifangju.com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西方居 -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Copyright © 2000-2017 Metropolitan Buddhist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