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大乘论 增上戒学分第七

2018-7-22 10:23 1420 0
简介
增上戒学分第七 译文   这就讲完了因果修差别,这里的增上戒殊胜,云何可见呢?如《瑜伽师地论》的(菩萨地)正受菩萨律仪中所说。   而且,应当知道,简略来说,由于四种殊胜而有此殊胜:一、由差别殊胜,二、 ...
增上戒学分第七 译文

  这就讲完了因果修差别,这里的增上戒殊胜,云何可见呢?如《瑜伽师地论》的(菩萨地)正受菩萨律仪中所说。

  而且,应当知道,简略来说,由于四种殊胜而有此殊胜:一、由差别殊胜,二、由共不共学处殊胜,三、由广大殊胜,四、由甚深殊胜。

  关于差别殊胜的问题,意谓菩萨戒有三品之别: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这里的律仪戒,应当知道,是摄善法、饶益有情二戒建立的所依。摄善法戒,应当知道,是建立在修集一切佛法的功德上。饶益有情戒,应当知道,是建立在利益成熟一切有情众生的基础上。

  关于共不共学处殊胜问题,菩萨对于杀、盗、淫、妄一切性罪,不再生起现行。与声闻乘比较起来,有一部分是共通的。但是,关于遮罪的不现行,菩萨与声闻不共。于此学处,有声闻犯菩萨不犯的,也有菩萨犯声闻不犯的。菩萨具有身业、语业、心业之戒,声闻只有身业、语业二戒,所以菩萨心也有犯戒的可能,诸声闻没有犯戒的可能。扼要地说:一切饶益有情众生的事业,只要是无罪的,不管是身业、语业,还是意业,这一切,菩萨都应现行,都应当修学。这样,就应当知道,称为共不共殊胜。

  关于广大殊胜的问题,又由于四种广大:一、由于种种无量学处匿大,二、由于摄受无量福德广大,三、由于摄受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广大,四、由于建立无上正等菩提蜜大。

  原典

  如是已说因果修差别,此中增上戒殊胜,云何可见?如(菩萨地)①正受菩萨律仪中说。

  复次,应知略由四种殊胜故此殊胜②:一、由差别殊胜,二、由共不共学处殊胜,三、由广大殊胜,四、由甚深殊胜。

  差别殊胜者,谓菩萨戒有三品别: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二、饶益有情戒。此中律仪戒,应知二戒建立③义故。摄善法成,应知修集一切佛法建立义故。饶益有情成,应知成熟一切有情建立义故。

  共不共学处④殊胜者,谓诸菩萨一切性罪不现行故,与声闻共。相似⑤遮罪有现行故,与彼不共。于此学处,有声闻犯菩萨不犯,有菩萨犯声闻不犯。菩萨具有身、语、心戒,声闻唯有身、语二戒,是故菩萨心亦有犯非诸声闸。以要言之,一切饶益有情无罪身、语、意业,菩萨一叨皆应现行,皆应修学。如是应知,说名为共不共殊胜。

  广大殊胜者,复由四种广大⑥故: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三、由摄受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广大故,四、由建立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故。

  注释

  ①菩萨地:《瑜伽师地论》(亦称《十七地论》)的第十五地,此中有一戒品,详细解说菩萨的律仪。

  ②此殊胜:「此」指菩萨的增上戒;菩萨戒殊胜于小乘戒。

  ③建立,《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此语作依止义,陈、隋本同,与无性合,次文例知。」

  ④学处:可学之个处。 《菩萨地持经》卷一称:「菩萨于何学处?学有七处:一者自利,二者利他,三者真实义,四者力,五者成熟众生:六者自熟佛法,七者无上菩提。」

  ⑤相似,《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无此相似二字,魏、陈本同,今译从世亲。又『似』字原作『以』,今依世亲及丽刻改。」

  ⑥四种广大:下文的第一广大是依律仪数量上的广大,第二广大是依摄善法戒的功德,第三广大是依饶益有情戒意乐上而说,第四广大是以上述三种广大为依,建立无上正等菩提。

译文

  关于甚深殊胜的问题,意谓诸菩萨由于这品类方便善巧行杀生等十种恶业,这不但没有罪,反而生无量福,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而且,诸菩萨的现行,变化身、语二业,应当知道,这也是甚深尸罗。由于这种因缘,当菩萨示现作国王的时候,示行种种逼恼有情的事,而安立有情众生在昆奈耶中。而且,现行种种本生之事,示行追恼一部分有情众生,真实摄受另一部分有情众生,先使摄受的有情众生深生净信,然后展转软化,使之成熟,这就称为菩萨所学尸罗甚深殊胜。

  这里由于简略说明的四种殊胜,应当知道,菩萨尸罗律仪最为殊胜。

  这种差别的菩萨学处,应当知道,又有无量差别,如昆奈耶藏中的《瞿沙方广契经》所说。

  原典

  甚深殊胜者,谓诸菩萨由是品类方便善巧行杀生等十种作业①,而无有罪,生无量福,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又诸菩萨现行变化身、语两业,应知亦是甚深尸罗。由此因缘,或作国王示行种种恼有情事,安立有情毗奈耶②中。又现种种诸本生事,示行逼恼诸余有情,真实摄受诸余有情,先令他心深生净信,后转成熟。是名菩萨所学尸罗甚深殊胜。

  由此略说四种殊胜,应知菩萨尸罗律仪最③为殊胜。

  如是差别菩萨学处,应知复有无量差别,如毗奈耶《瞿沙方广契经》④中说。

  注释

  ①杀生等十种作业:即十恶,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瞠恚、邪见。

  ②毗奈耶:梵文vinaya的音译,意译为律。

  ③最,《碛砂藏》本原刻下衍略字,《藏要》本根据藏本和《高丽藏》本删。

  ④瞿沙方广契经,该经没有汉译。

收藏 分享 邀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此篇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精彩阅读

推荐资讯

推荐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more
联系我们
  • 45-47 Auburndale Lane,Flushing, NY,11358,USA
  • 718-461-1052 (证仁法师)
  • wenmao68@hotmail.com
  • www.xifangju.com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西方居 -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Copyright © 2000-2017 Metropolitan Buddhist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