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8a 57.P0439 A净土疑端 (4卷)〖日本显意述〗

2018-9-23 09:50 3125 0
简介
2208a 57.P0439 A净土疑端 (4卷)〖日本显意述〗 No. 2208 A净土疑端卷第一。  释显意述。  玄义分疑端目录。  一。各发无上心下。三心菩提心同异之事。  二。共发金刚志下。末法时机 ...

2208a 57.P0439 A净土疑端 (4卷)〖日本显意述〗


净土疑端卷第四。

  散善义疑端目录。
  一。三辈散善下。下辈善寻事。
  二。一一品中下。十一门亘九品样事。
  三。意密难知下。意密体寻事。
  四。贪瞋邪伪下。自力心三业调不调共简事。
  五。深信之心下。责今释所据事。
  六。一者决定下。佛法中软心为障事。
  七。二者决定下。三心出观经何信三经耶事。
  八。若佛所说等下。了不了义一代决判相违事。
  九。此名就人下。何句为就人科耶事。
  十。然行有二下。二行俱立信否之事。
  十一。言正行下。二行二修同异决判之事。
  十二。若依礼诵下。观察为助业摄否事。
  十三。过去今生下。何不论未来善耶事。
  付。此中摄前杂毒善否之事。
  十四。及自造罪下。三心退不退之事。
  十五。愿力之道下。道义前后相违事。
  十六。三心既具下。三心愿即行义决判之事。
  十七。又此三心下。三心摄定善义决判之事。
  十八。念佛者即专念下六念念佛可定善事。
  十九。佛恐行者下。三心具足人何可有疑耶事。
  二十。五门相续下。上三品中五门所据寻事。
  二十一。第九门等下。中下一品无来迎由之事。
  二十二。受苦乐二法下。苦法可非净土因事。
  二十三。十二部经下。指一经欤指多经欤之事。
  二十四。所闻化赞下。上来诸品广赞诸行之事。
  二十五。简谤法下。谤法摄不摄之事。
  二十六。抑止门下。弥陀抑止耶释迦抑止耶之事。
  二十七。五逆已作下。已作人指阇王耶彼等他经得脱事。
  二十八。无由得念佛名下。不能观念故似转教口称何言念佛名耶之事。
  二十九。正念归依下。忆念者可观念事。
  三十。付属名号下。诸师经名劝持付属释之事。

  散善义中疑端(三十条)。
  一。三辈散善一门等者。问。何以得知三辈唯是散善人耶。故诸师意谓。是福观双修之人往生即彼国之品类也。又玄义云下辈无善唯知作恶。今何还言三辈散善即以三福为其正因。以分九品为正行耶。若言此辈本虽无善。临终念佛为其善者。玄义非不引念佛文。而言无善。如何会之。又准下文。定散之外明念佛行。如言念佛不同杂散之业等也。若言临终闻经等为其散善者。下品上生念佛之前虽有闻经。下二不然。若彼广赞佛德为说妙法为散善者。下品中生但有散善无念佛耶。下下品云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妙法但是念佛教也。若言世福为下辈善故。今标云三辈散善一门义中。三福为因。九品为行。此明三福对三辈者。此亦难依。世出世善尽属上中二辈因行。下辈既言无有佛法世俗善故。如是推寻。下辈都无应名散善。何言三辈散善义耶。又三福正因文在序中。何言正宗散善义中明此义耶。若言此非序分三福。正宗别有三福正因义者。出何文耶。又准下文。三福九品杂散之业。今言正因正行。云何。
  答。今言三辈散善一门之义者。上十三观答韦提请说定机行。此三辈一门约佛自开福业分上中下根故也。但至诸师释。所见既各别也。不足会通。彼执定散一机行故。不解定善示观玄旨。故尔判也。今师意总而言之。三辈中摄上机上行事不可遮。如观念法门说观佛行者上品往生。又不可遮有福观双修之义。赞中云五门相续助三因等。其意也。然而是皆通门谈也。别论之时。十三定机行。三辈散善机也。次至下辈无善难。此有多义。且述一义意。凡今三辈有二意。若约释迦教论。三福九品因行散善往生一门也。今释宣此义也。若约弥陀教分别之。上六品一切善凡夫也。下三品一切恶凡夫也。玄义遇大遇小遇恶之分别。即显此义也。而以释迦教意下辈令有散善亦有多义。或以念佛为行福为其善。如选择集或以世善为其行。下文云世善上福标其意。是则三福各分三品。为三福正因九品正行义意也。或以临终闻经等为散善义可有。下品上生释闻经如名杂散业。下中品赞佛。下下品妙法。能诠教皆闻经类也。所诠名号即念佛体也。次云三福正因文在序难。三福名言虽在序中。正因实义正宗显故。今就散善一门义中明三福九品因行云也。必非云正宗有三福文明此二义。就义中有二云释可得意也。次云三福九品杂散业难。是有与夺二门。摄入三心回为直因时。与正因正行名。对念佛辨亲疏等时。夺判杂散业也(云云)。
  二。就一一品中皆有此十一者。问。何以得知九品皆有此十一门。且如三心难通九品。何者。至诚心中自利利他想同菩萨。回向心中亦明二利。如是心行大机所能。中下二辈若为具之。又如下辈既言无善。岂有三心中回向心十一门中第五六七八门义耶。
  答。今此十一门。净土行人闻教发心修行遂往生。预见佛闻法之益始终行相也。故以道理推验。九品皆可有此十一门云也。但至难势。三心行相可有广略。释文所述约上辈机广释也。中下辈机必不可同之。只可自利真实往相回向等。彼礼赞所释即其相也。而言三心通九品者。约其心体。不论行相广略也。次至下辈无善难。今作十一门有总料简各料简二途。总料简辙三辈散善故。不可言下辈无善。各料简时。下辈文前标善恶二行言。有十一门中受苦乐二法名言。是则约弥陀教意。善恶皆为机显愿力益故。第六门中。或明善受法。或明恶受法。至第八门。或回恶心。可成十一门义也(云云)。
  三。随机显益意密难知等者。问。随何等机显何等益。又意密者。其相云何。又如次文及前序中。亦有何等为三之问。何特至此作是释耶。
  答。何等机者。定散机也。何等益者。往生益也。意密者。说定散二机往生。其意密在弘愿念佛一道。所谓此三心本愿中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心为体故。彼一念十念行可为正因正行体。此意未显故。名意密。自问自征。后答三心名数。显意密法也。下释云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专称。即此义也。次前后文有何等为三征问云难。今释义所推。彼皆为显意密义也。所谓虽说当修三福。虽标三种众生。佛不自问自征。此等众生面面预往生益义意密难知故也。但彼意密此三心中显故。故付此文作此释也(云云)。
  四。贪瞋邪伪等者。问。五浊凡夫谁免此失。如前文云当今劫末众生恶性难亲等。况深心中自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今此心中作此严诫。岂非二心作鉾楯乎。若言此简身口现善。意业不善。若其三业相应行人。虽是凡夫具足烦恼。非今所简虚假人者。次言虽起三业苦励身心若为消之。又如下文云。真实心中口业赞叹。乃至真实心中意业观察。此历三业皆简虚假劝真实心。何以身口为外意业为内。论其相应不相应耶。又今既对弥陀因中三业真实。诫虚劝实。凡夫纵有随分三业相应之善。争得为净土真实因乎。若言此是引圣励凡。未必全同彼因行已方可生者。道理未尽。既引圣行。简凡夫行以显杂毒善不生由。若其凡夫虽未同圣亦得生者。因岂立乎。
  答。此释意者。凡夫行人不顾自心恶性。自作贤善精进之念。修三业行时。六贼内侵堕虚假杂毒事嫌也。外现者。三业行相也。内怀者。三毒恶性也。故凡夫位欲成真实之业者。于三业善无现贤善精进之相意。于三毒性深识知其过。舍自力归他力。成清净业可思也。虽起三业以下释意。得此旨可见。次引弥陀因中真实意者。为令今行者归佛净业也。言意真实净业唯彼佛因中行也。凡夫若欲成真实业。宜归彼佛成净业也。是则示观缘中随缘起行烦恼贼害简。以专念业名清净业意也(云云)。
  五。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者。问。何以得知是深信心。如起信论。亦明三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也。其中自释第二心云乐集一切诸善行故。又天台释今深心云佛果为深等。今释抑有何所据耶。
  答。今释意者。以此三心合本愿文成其义。两经可一彻故也。故深心彼信乐心深信心释也。诸师意未入此玄旨。猥借诸教义释今意事。非经本意欤。上文云意密难知。盖此意也。若强欲会通。起信三心。总而言之。通诸行法位也。今释意者。别而言之。在往生行之义也。例如四修法约念佛。天台释亦非相违。今深心信佛智法故也。能能可思之(云云)。
  六。一者决定深心等者。问。夫佛法中软心为障。若发此信心必软弱。岂得决定往生心乎。又此品人既言大乘极善凡夫。何意强劝发此言耶。
  答。此净土宗骨也。注心可思。夫净土一门。为根钝障重机云事。一宗大纲也。故入此门人。先信知自身机分可如此。就中今三心弘愿领解心也。弘愿所为无善凡夫也。故专可取此信。但此机上信愿力法。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安心时。更无疑怯心。是则自力机分。无有出离之缘也。归他力顿入佛家。若自心一分力量有思。决定归他力心不可有故也。仍虽大乘极善凡夫。弘愿领解时。必可发此信也。三辈机皆常没凡夫故。极善称且随分善也。又愿力所成正行名也。更非自力功。仍无相违也(云云)。
  七。二者决定深信等者。问。今此三心出自观经。何要须信三经说耶。若信三经为发此心。或有行人。但值观经不闻二经。为之如何。
  答。此难不尔。释意者欲显依今经所发信心相时。方就三经所说述其意许也。必引三经后方可生此心云非。纵依观经一部说取决定往生信。所信法体愿力为本可信要门教。此二尊教亦诸佛证诚了义为体故。自可当信阿弥陀经。纵三经具引。不解二尊诸佛教意。即不发此信人也(云云)。
  八。若佛所说即是了教等者。问。了不了教名通大小。于大乘中。且依涅槃。小乘半字名不了教。大乘满字名了义教。若依深密。纵是大乘。诸隐密语名不了教。诸显了语名了义教。此等皆于佛教分别。未闻佛说偏名了教。菩萨等说总名不了。宗家此判出何经耶。然论师云。素但览言因别意趣。阿毗达磨依法相说。故有灭后四依菩萨。造论申经了其未了。如摄论云。复有四意四依。一切佛教应随决了。即此义也。而今偏劝唯信佛语。言不可信菩萨教者。似拨四依弘经大士。不违涅槃之极诫耶。
  答。今释实异常途说。此依智论五种起说等判欤。以佛自说为胜。余四种说待佛教许佛说故。又寻佛经中有了不了由。佛随自意语了也。随他意语不了也。而随他意语者。顺菩萨等因位情所说方便教也。仍菩萨等教望佛随自说。皆可云不了道理有之。是则涅槃三意语文意也。四依论师依此了义教训。依佛了义随自语。了随他不了教时。有四意四依等分别也。素多览言因别意趣等论文。其义可准之。佛三藏中。阿毗达磨藏决判法相故。灭后论师专所依学也。非云论师说为定量佛说不了。而又灭后诸师互有空有等诤。仍今释意劝唯信佛语。不依菩萨论藏也。依经依论不同自西天有之。彼经部依经为定量。有部依论为指南等也(云云)。
  九。此名就人立信也者。问。前文既长。从何句来为此科耶。无标有结。有别意耶。又言人者是谁人耶。
  答。此有二义。一义云。上二种信心即就人就行二种也。而初略释后广释。故上文又深信者以下。广释第一就人立信也。标文虽略。以结示之。今释前后此例多。此义意信机名人也。一义云。就人就行信心。上第二信下分之也。故初举三经佛语者。第二信总释也。就此三经有能说人有所说行。又深信者以下。就其能说人立凡夫决定往生信。此义意者。人者说人也。说人中有五种。就佛说可取决定信。行者往生行也。此有正杂二行助正二业等不不同。就正行正业可取决定往生信云也(云云)。
  十。就行立信然行有二等者。问。为就二行俱立信耶。为当云何。若言二行俱立信。下文既辨二行得失。就有失行岂立信乎。若言唯就正行立者。既许二行同往生行。何于杂行不立信耶。
  答。有二义中。就正行立决定往生信云义。当文正意欤。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释。并心常亲近忆念不断等所判分明也。但自余杂行回向可生非不信。然而以之不取就行立信欤。例如就人立信。菩萨等说非不仰信。今所信正如有佛说(云云)。
  十一。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等者。问。此中二行与礼赞中专杂二修。同耶异耶。若言同者。正杂二行似约行体。专杂二修应论修相。若尔纵是正行。若杂余行可名杂修。纵是杂行。若专一行可言专修。故知二修二行异也。若言异者。今明正行。即言专依专读专想等。岂非专修名正行耶。若许专修名正行者。杂行亦应杂修名也。又礼赞明二修得失。结言二行得失。明知二行即二修也。
  答。二行二修同异。古来诤论也。取要言之。二行所修行体也。二修能修相貌也。以之为异。而二行二修名义各相依立。非专修无正行名。非正行无专修德。非杂修无杂行名非杂行无杂修失也。故今释云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为正行等。专修行名正行。又云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等。约正行德成专修义。杂行杂修相依立事。翻之可知。所谓可言不专依往生经行行者名为杂行等。是杂修故。其行名杂行意也。释文云自余诸善悉名杂行。显此意也。又云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等。约杂行失显杂修义也。今文如此。礼赞同之。二行二修更无异辙者也。而他门学者于二行各可有二修云。成二行二修各别义。甚乖释义。今一片疑。且借彼见解设假难欤。其误如研核抄中委责(云云)。
  十二。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者。问。观察亦为助业摄耶。若言然者。似乖道理。凡助正者。如世主伴。主胜伴劣。助正亦尔。然观功深。称名浅行。故诸师意。观正称助。今释翻之。有何由耶。若言称名顺彼佛愿故立为正。观则不尔故属助者。愿中乃至十念之言。谁定唯是称念念乎。如彼论注·安乐集等。解十念义正约观念。宗家亦云专心想佛佛知人者。岂非赞彼十念念乎。
  答。此诸师今师宗义不同也。诸师意。依心起行诸教意以来判故。以定心三昧为主。以口称三昧为伴。是释迦教中一分义也。所谓能请重也。今宗义不尔。乘愿为缘故。以本愿称念行为正业。观察以下为助业也。此亦论中名义相应宗本也。彼五门皆与名义相应可行。是则助业位也。今赞云五门相续助三因。即此义也。而愿中十念体。正闻名信乐一念。助正不离故。或时此念中摄想念。礼赞等念亦尔也。此时从十念中开出五门。法事赞专心想佛释此意也。此摄助从正意也。故先云人能念佛佛还念。显正业体。次云专心想佛等。助正不离故。兼想念也。然而助正别论时。称念为本愿宗可得意也。注论·安乐集解十念时。先约时节。次约观想。后约称名。是非言本愿十念必有此三义。本愿十念为显但称十念。先出时节观想等十念也。可勘见文始末。凡家意。依十住毗婆娑称名易行宗。成败论五门。五门皆名义相应行门得也。故称名正业宗义。全同今解释。不得注意人。观念为宗见欤。甚非注者素意也。安乐集等同之。更不可有异义(云云)。
  十三。过去及以今生等者。问。何不论未来善耶。又问。此中摄前杂毒善否。若言摄者。前文既言回斯求生必不可也。若言否者。普摄自他凡圣诸善。过去自善及他善中。岂无杂毒虚假善乎。又过去善若已真实。何由流转至于今乎。依之而言自善中过去善者。专是杂毒虚假善乎。
  答。不论未来善。若圣道门意者。远期佛果故。至三大僧祇未来善。依彼极果回向。华严等教令回向三世善。往生要集回向门中兼明回向菩提义故。即聚集三际善可回许。今释且期净土门近益故。言过去今生善也。今生中有已修善未修善。未修善名未来善。分摄三世义有之。但净土宗意。远非不期佛果。以此边言者。还可同要集义。况依三世相入道理时。一念回向善无不摄也。无行不成释义深可思之。就次问端答杂毒善摄否。先可解彼杂毒善义也。凡言善者。本来清净。皆净土菩提正因。安心邪时者。立杂毒虚假名。此杂毒位回向必不可也。而今回向真实深信心中云时。安心成正念故。彼杂毒善并归清净业体成净土正因也。仍可言摄杂毒善可判不摄。例如二乘行。本来菩萨道小心时小善也。小善回心入大。彼可云二乘成佛。又可云不成佛。涅槃经中说阐提成佛不成佛义。又如此。不舍彼邪见不成佛。舍又非阐提。故说阐提不成佛。而阐提回心成佛。说阐提成佛。今杂毒善摄不摄。此等道理可例也。取要而言之。可答摄杂毒善也。但是从本立名名也。摄时非杂毒善故也(云云)。
  十四。及自造罪退失者。问。具三心者有退失否。若言退者。何名金刚志乎。若言否者。此文云何又此心既常没位中凡夫所发。岂免退乎。
  答。三心退不退论。古来未决。且存不退义。如一片难。名金刚志故不退也。但至今释。一义会云。是暂退也。非永退。今云。此释非言三心具足人退失。或行一分二分位言退失故。第三回向心未成就位也。守护此退不回顾名回向发愿心故。还是三。心不退文证也。次言常没位凡夫所发难至。论自力心本。退分善心事不及言。然而佛力住持故不退为三心益也。言蒙光触者心不退。即其证也。
  十五。乘彼愿力之道者。问。前言道喻众生愿心。今何言彼佛愿力乎。若言前愿名彼愿力者。此中既言顺二尊意。何指前文言彼愿力。况愿力言甚不相应。如上文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此中合喻岂有异路乎。
  答。此释前后文意者。众生愿心即显佛愿力道也。其故众生愿生心。愿力所成道故。本愿中言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即其文也。西岸人言我能护汝。即转众生愿心我愿力道意也。他门人。今愿力言。行者三心力也云欤。违上乘彼愿力法说。敢不叶文意也(云云)。
  十六。三心既具无行不成者。问。三心但可愿心而已。那忽言无行不成乎。若言具三心已随修诸行。无不成故作是释者。经文为是别时意乎。
  答。今此三心非唯愿愿。释成愿行具足愿。待后起行非言无行不成也。他门学者言待后行故。经文堕别时意。如难研核抄。付今义。三心位成愿行具足道理有二义。一义云。言无行不成行者。玄义所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行也。言意者。三心能归心也。即克南无二字。此心所归阿弥陀佛也。彼佛名义功德成往生行体故。无量无边功德名号。是言无行不成也。仍三心一发。一念成无上大利。即便往生也。不知此他力行成辈。可生唯愿见故。释三心既具无行不成等也。一义云。回向心中。回自他凡圣善成得生想释抑诸行无行不成结也。此二义终可会一义。即是其行名义功德。即彼万善体故。真实深信归命心中。回自他善为往生正因故。自他万行佛功德非云事无故(云云)。
  十七。又此三心亦通摄定善之义者。问。此心既在散善门中。何以得知通摄定善义乎。又言摄者。为以三心为能摄摄定善乎。为以定善为能摄摄三心乎。
  答。此三心如来随机显益意密法故。凡得往生者。发此心以无不正因。所谓本愿中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心故也。仍文者虽出散善门。义者通定善门也。次能摄所摄义。二义共可有之。先以三心为能摄义意者。定散万行入三心中成得生故也。次言所摄义者。此三心从定善示观领解出故。可摄定善义也。虽有二义。能摄义可为正(云云)。
  十八。念佛者即专念等者。问。案涅槃说。六念即是念佛三昧也。今言专念阿弥陀佛三业功德等义亦似之。故要集云。十六想观亦不出此。若尔以此属散善者。于义岂无鉾楯失乎。
  答。难势实尔也。但六念行可通定散故。今经暂取散善边为散机行。涅槃约深行者为定善也。要集意。以十六观摄修行六念。其义又在之。仍可存各据一义。并不相违也。
  十九。佛恐行者怀疑等者。问。三心既具。更有何疑。若具三心仍有疑者。纵言我来。岂不疑乎。
  答。是佛大悲深切愍念凡夫行者志述也。故言佛恐行者等。宣恐虑意。必定非言可疑。有义云。此文意。大经疑惑胎生显此经九品行人(云云)此义必不然。辨定三心释义分明故也(云云)。
  二十。五门相续助三因者。问。准余处说。五门五念。三因三心。然此品中虽说三心。五念未见。今依何文作是赞乎。
  答。从修行六念回向发愿二句开出五门也。修行六念始念佛中有三业门。即上释言专念阿弥陀佛口业功德身业功德乃至意业功德。是三念门也。回向发愿即余二念门也。仍如此赞也(云云)。
  二十一。第九门中得生益者。问。于九品中唯此一品不说来迎。有何意乎。纵是文略。释义可存。只言得生。复何意乎。
  答。此品不说来迎可有多由。一者略故不说。其义上上辈文前预解毕。故今是不释也。二者此一品行相有多含义。或可戒福下善。或世福上善也。戒福下善次上中中品来迎可有此品。世福上善边次下下上品来迎即可是。仍此品中暂不说之也。三者此品行人平生善行未闻佛法故。临终始闻法发心。即第八门中含三心义。显正因益时。即便往生故。别不说第九门来迎。仍今释只释明得生益。同上即便往生义也(云云)。
  二十二。受苦乐二法不同者。问。简机堪不受法不同。可在九品正行差别。然其苦法非净土因。何论简机受其法乎。
  答。是有二义。一义云。简机堪不受法不同有二门。一释迦教意定散二善为正行时。简机受法。上中二辈说相正显此义门也。二弥陀教意善恶共为机时。立简机受法名。此时受法唯为显机差别也。行名必非净土因。今下辈言善恶二行文前。言受苦乐二法不同等。此意也。一义云。今言善恶二行。言受苦乐二法。十恶破戒五逆罪障消灭。即显成十善持戒孝善等净体义故。受恶法机差别成。即成分正行差别也。仍如此释欤(云云)。
  二十三。闻经十二部等者。问。经言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者。但可一个大乘经名总名十二部经题耳。如前文中或云与修多罗合。或云与十二部经合。即其例也。然今言闻经十二部等者。以何等经数为十二部耶。若言即以修多罗祇耶等为十二部者。可言十二部名。何言首题名耶。若数花严大集等经假令为十二部者。大乘诸经部类既多。何必以其十二部为数限者乎。又如是数十二部。于余经中有其例乎。
  答。是有二义。一义云。十二部经者。非一经所具十二分教。下文言以闻如是诸经名故故。释多经也。是则修多罗祇耶等十二部为别经首题。赞叹多经功德欤。即如彼未曾有经大方等。以十二部随一为一经首题。但上文言与十二部经合。大乘修多罗具十二分教名也。各据一义故。劳不及会通。一义云。花严大集等十二部欤。既说诸经名。西天法十二部大乘经受持读诵解说赞叹仪式有之欤。
  二十四。所闻化赞但述称佛等者。问。若尔上来诸品广赞诸行。若为消之。又依此义者。何复还言非但念佛等耶。
  答。上来诸品赞叹诸行。念佛所成正行故也。至今品显其意密时。对所成法赞能成法也。然而用不离体。末必依本。故释非但念佛等也。上化赞显能诠所诠义。下结文述能成所成意也(云云)。
  二十五。今此观经下品下生简谤法者。问。文虽未的言谤法生。而言具诸不善。亦未云除谤法。何以定判简谤法乎。故群疑论云逆谤俱取。师资相违如何通之。
  答。虽有具诸不善言。分明不说谤法。犹是抑止意也。故今释就现文言简谤法也。然而具诸不善言又经重可通。故约摄取密意。群疑论言谤法共取欤。各据一义。并不相违也(云云)。
  二十六。此义仰就抑止门中等者。问。抑止门名出何经论。又此义与群疑论中前遮后开。及与已造业未造业义。同异云何。又问。言抑止者。为是弥陀抑止乎。为其释迦抑止乎。若言弥陀抑止者。理则不然。未造抑止。已造摄取。理合一佛一化始终。若弥陀愿抑止未造。释迦观经摄取已造。于其二佛成道出世中间十劫众生之中。若有已造五逆之者。谁发大悲摄取彼乎。又其中间十劫众生。乃至弥陀未成佛前恒沙劫中十方众生。但知法藏菩萨本愿不摄逆谤摄余十恶四重人乎。若许然者。菩萨本誓即非弘深。谁有归之结其缘乎。此与感师责破信行禅师义同。如何消之。若言释迦抑止者。此亦难思。唯除之言既出愿文。谁言释迦之抑止耶。
  答。抑止摄取名言。诸经律论散在。或云折伏摄受是也。律藏中数有此言(云云)次群疑论所出前遮后开已造未造二义。二家所解也。今释合彼二义成一义欤。所谓未造时抑止。已造时摄取也。次释迦弥陀抑止摄取。古来异义也。即两样疑互成一义。其中今可言释迦抑止摄取也。既上文云如来方便抑止。下文云还发大悲摄取。一佛一化始终事。释义显然也。复约已造未造论抑止摄取事。可有一佛一化内。如一片难势。但至云唯除言出自愿文难。此言既在不取正觉后。还是释尊方便言可消欤。是则愿中十方众生言不漏十恶五逆谤法阐提故。众生憍本愿不惮重罪事恐。释尊且于未造业时虽加说此言。观经时既调达阇王造逆人出来故。还发大悲以本愿十念摄彼重罪也(云云)。
  二十七。其五逆已作等者。问。谁已作耶。若指阇王言已作者。彼至涅槃方修忏悔得无根信。何言今经下品生中摄得生耶。若言其人虽非今经当机。其罪已起为经缘故作是释者。调达五法谤佛正法。何言谤法罪未造故仍抑止耶。若言未必言谁人造。只言抑止约未造罪。摄取约其已造说者。此义不可。若如所解。本愿既约未造罪义双抑止之。观经何不约已造义双摄取耶。又观经中何必五逆约已造摄。谤法约未造更抑止之耶。
  答。此亦有二义。今一义。指调达阇王可为已造人也。但至云彼他经得脱人难。今约发起边虽指二人。正机正在未来故。正说显未来机得益也。次调达五法虽立邪法。既立邪三宝行化故。非上品谤法。只是中下谤法所摄。不说已造欤(云云)。
  二十八。无由得念佛名者。问。经言不遑念佛应称佛名。不能观念故。似转教称念。诸师所见多存此义。今言念名。有何由乎。若其无由念佛名者。后言具足十念称佛名等云何。
  答。诸师释实尔也。而今释深意者。下下品机显至极障重下机时。于念佛三昧中。犹有失念位事令知也。就之有二义。一义云。上云不遑念佛意念也。次云具足一念口念也(云云)一义云。上念口念也。而云不遑。行者自不相续故云不能也。依之知识加力惊劝。令具足十声欤(云云)。二义中始义顺文欤。后义亦非无其理(云云)。
  二十九。何况正念归依者。问。经言忆念。应是观念。若尔可言正念观察。如观音观言何况谛观等。今只言归依有何意乎。
  答。此释最有深意也。诸师所解如所难。今即不尔。比校显胜意。观佛念佛相对显念佛胜故。云但闻佛名。显观佛三昧闻位益。是依能诠方便闻所诠佛名位也。何况忆念者。住所诠法安心起行位也。故约念佛三昧行释正念归依也。示观缘中云依下观门专心念佛意也。但此念佛位非全无观念。即正助合行忆念亘观念也。所谓上专心念佛注想西方义也。然而今取正业体正念归依释也(云云)。
  三十。付属弥陀名号等者。问。诸师意云。前立经名有二。于中劝持初名故。云持无量寿佛名也。此乃诸经有其例故。且如观佛经。立多名已言汝好受持等。只是劝持经名也。此义云何。
  答。诸师所解纵言劝持经名。不顺今经文相者。不可依用。今经说相从观门入念佛。比挍题胜。又若念佛者当知此人等赞叹毕。付属持无量寿佛名。无诤劝持佛名也。但经名中无量寿佛即亦佛名。释名门释南无阿弥陀佛毕。仍纵付属经名。释佛名更非相违。观佛经等例必不可一同欤(云云)。
  观经义中百二十疑讫。

  此释一部四卷。净教之枢键也。但以文义幽隐意趣源玄。浅智疑端不可称举。今且略出一百二十条。可谓九牛之一毛矣。然此中有旧疑有新疑。有实疑有假疑。有深疑有浅疑。虽有此等差殊。莫不为决一宗要义以成安心住行者也。然则诸方明匠对此迷方指其径略焉。时也宝历癸未春三月日。
  西郊隐士显意谨记。

  右疑端者。去年(壬午)因有学者请出之。然彼诣于一两人所乞其答释。数日淹留书写而已。不敢解之(云云)故又彰名字遣信求决。有言。条数繁多不遑具释(云云)仍更以朱墨点次第略之。朱点四十八伴。墨点一十六条。重请诸贤。随意答之。于此犹拒不答者。谁信前所陈乎。又若言问非故不答者。此亦不然。答法非一。何其不作反诰答哉。此数件问。岂唯一向应舍置乎。抑求决之意。不为自举凌他。今闻诸方学者不论自门他流。互有臆说妄谈。欲令彼等见此警策入于正路故。扬短疑请师高判。幸有于宣正法之人。何不同此志也。
  癸未冬日。显意珍重。

  凡斯草书者。着净家之明法。而以极厥规摸之大矣。其书虽存。而转写者鲜矣。为济堕弱者。令此镂良梓而已。
  时正保(乙酉)历舞射吉辰。
  愿主三阳员外小比丘愚翁。

1234
收藏 分享 邀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此篇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more
联系我们
  • 45-47 Auburndale Lane,Flushing, NY,11358,USA
  • 718-461-1052 (证仁法师)
  • wenmao68@hotmail.com
  • www.xifangju.com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西方居 -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Copyright © 2000-2017 Metropolitan Buddhist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