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大乘论 所知相分第三

2018-7-22 10:22 2469 0
简介
所知相分第三 译文   所知法的依止,已经讲过了,所知相又如何可见呢?这简略来说有三种:一、依他起相,二、遍计所执相,三、圆成实相。   此中什么是依他起相呢?其因缘是阿赖耶为种子,其自性是虚妄分别所摄 ...
所知相分第三 译文

  所知法的依止,已经讲过了,所知相又如何可见呢?这简略来说有三种:一、依他起相,二、遍计所执相,三、圆成实相。

  此中什么是依他起相呢?其因缘是阿赖耶为种子,其自性是虚妄分别所摄,其别相是各个识。这是为什么呢?即身识、身者识、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自他差别识、善趣恶趣死生识。这里所说的身识、身者识、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这些都是由名言熏习种子现起的。假若是自他差别识,这是由我见熏习种子现起的。假若是善趣恶趣死生识,这是由有支熏习种子现起的。由于这些各种识,一切三界、六趣杂染所摄的依他起相的虚妄分别,都可以显现出来。这些各类识,都属于虚妄分别,以唯识为其属性,是无所有的,是非真实意义显现所依的,这就称为依他起相。

  这里什么是遍计所执相呢?在这唯识无境当中,有各种各样似是而非的分别相在显现。

  这里什么是圆成实相呢?在那依他起相上,由于那种似是而非的东西,永远没有自性。

  原典

  所知相分第三①

  已说所知依②,所知相复云何应观③?此略有三种:一、依他起相,二、?碳扑?聪啵??⒃渤墒迪唷?/p>

  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此复云何?谓身④、身者⑤、受者识⑥、彼所受识⑦、彼能受识⑧、世识⑨、数识⑩、处识⑾、言说识⑿、自他差别识⒀、善趣恶趣死生识⒁。此中若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此由名言熏习种子⒂。若自他差别识,此由我见熏习种子。若善趣恶趣死生识,此由有支熏习种子。由此诸识,一切界、趣杂染所摄依他起相虚妄分别,皆得显现。如此诸识,皆是虚妄分别所摄,唯识⒃为性,是无所有非真实义显现所依,如是名为依他起相。

  此中何者?碳扑?聪啵课接谖抟逦ㄓ惺吨兴埔逑韵帧?/p>

  此中何者圆成实相?谓即于彼依他起相,由似义相永无有性。

  注释

  ①所知相分第三,《藏要》本校注称:「以下魏本不分品,陈本作应知胜相第二;隋本作应知胜相胜语第二,又分四章,此相章第一。」

  ②已说所知依,《藏要》本校注称:「以下藏本第二卷,末题所知相品第二,但前后文皆不分品,独题此品,未详何以。」

  ③观,《藏要》本根据藏文本、无性释、世亲释改为见。

  ④身:即身识,包括五色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⑤身者:即身者识,相当于染污末那识。

  ⑥受者识:即无间灭意,是六识生起所依的无间灭意根。

  ⑦彼所受识:即所取的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⑧彼能受识:即能取的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⑨世识:即相续不断的时间。

  ⑩数识:即数目。

  ⑾处识:意谓有情众生的住处。

  ⑿言说识:即依据见、闻、觉、知而起的语言。

  ⒀自他差别识:有情众生之间的自他差别。

  ⒁善趣恶趣死生识:善趣是六趣中的天、人、阿修罗,恶趣是六趣中的畜生、饿鬼、地狱。善趣恶趣死生识是有情众生在善趣恶趣中的生死流转。

  ⒂此由名言熏习种子,《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此语云种子而生故。三本均同,次二句例知。」这里的三本是指:元魏·佛陀扇多译本、陈·真谛译本和隋·笈多等翻译的世亲著《摄大乘论释论》。

  ⒃唯识:意谓世界上只有识,除识以外,别无其他。世间一切都是识变现的,心法是识的自体,心所法是识的相应,色法是识所变,心不相应行法是识的分位,无为法是识的实性。

译文

  这里所说的身识、身者识、受者识,应当知道,这些就是眼等六内界。彼所受识,应当知道,这就是色尘等六外界。彼能受识,应当知道,这就是眼识等六识界。世识等其余各识,应当知道,只是这身识等各识的差别之相。

  而且,上述各个识,都是只有识,都是无境义的。这里以什么譬喻来说明这个问题呢?应当知道,以梦等譬喻来说明这个问题。因为梦中境界,是无其义而唯有识的,在梦中虽然见到各种各样的色、声、香、味、触,以及房舍、树林、大地、高山,似乎是有义相影现,而于此中都没有境义。由这梦喻的显示,应当随即了知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只有识。由于上述梦喻等言说,应当知道还有幻诳、鹿爱、翳眩等譬喻。

  假若在觉的时候,一切时、一切处都如梦中物等一样,只有识,如果从梦中觉醒过来,便会觉得梦中都只有识,何故现在觉的时候,不能转生这样的认识呢?生起真实智觉的时候,也能转起这样的认识。如果在梦中不能转生这样的认识,从梦中觉醒的时候,这种觉悟就可以转起。这样,在还没有得到真智觉的时候,这种觉悟不能转起,得到真智觉的时候,这种觉悟才能转起。

  原典

  此中身、身者、受者识,应知即是眼等六内界①。彼所受识,应知即是色等六外界②。彼能受识,应知即是眼等六识界③。其余诸识,应知是此诸识差别。

  又此诸识皆唯有识④,都无义故。此中以何为喻显示?应知梦等为喻显示。谓如梦中都无其义,独唯有识,虽种种色⑤、声⑥、香⑦、味⑧、触,舍、林、地、山,似义影现,而于此中都无有义。由此喻显,应随了知一切时、处皆唯有识。由此等言,应知复有幻诳、鹿爱⑨、翳眩等喻。

  若于觉时,一切时、处皆如梦等,唯有识者,如从梦觉,便觉梦中皆唯有识,觉时何故不如是转?真智⑩觉时亦如是转。如在梦中此觉不转,从梦觉时此觉乃转。如是末得真智觉时,此觉不转,得真智觉此觉乃转。

  注释

  ①六内界:即眼内界、耳内界、鼻内界、舌内界、身内界、意内界。六内界又称为六根。

  ②六外界:即色外界、声外界、香外界、味外界、触外界、法外界。六外界又称为六尘或六境?

  ③六识界:即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④又此诸识皆唯有识,《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此语文倒云:无义故唯识者。」

  ⑤色:梵文rupa的意译,广义的色是物质的总称,相当于五蕴中的色蕴,有质碍、变化等义。狭义的色是眼识所缘的色境,此中用狭义的色。

  ⑥声:五尘之一,四大所造,属于色法,耳识所缘的外境。声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有情感的有执受大种声和无情感的无执受大种声。

  ⑦香:梵文gandha的意译,音译健达。五尘之一,鼻识所缘的外境。一般分为四种:好香、恶香、等香、不等香。

  ⑧味:五尘之一,舌识所缘的外境。《品类足论》卷一把味分为可意、不可意、顺舍等三种。

  ⑨鹿爱:即阳焰,因受渴鹿深深爱著,所以称为鹿爱。

  ⑩真智:又称为圣智。缘真如实相的智慧。

译文

  还没有得到真智觉悟的人们,对于唯识道理怎样通过推理而知呢?应当通过圣教和理论的推理而知。

  这里所说的圣教,如《十地经》中,佛世尊这样说:「这样的三界,都只有心。」又在《解深密经》中,佛世尊也这样说,在这部经中,弥勒菩萨问世尊说:「各种禅定中的所行影像,它与能缘心,应当说是有差别呢?还是应当说是没有差别呢?」佛告诉弥勒菩萨说:「应当说是没有差别,为什么呢?因为那种影像只是识的缘故。我说是识所缘,只是识所显现。」弥勒菩萨问:「世尊啊!假若禅定所行影像,与这个心没有差别的话,为什么这个心还能缘取这个心呢?」世尊说:「弥勒菩萨!没有少法能够缘取少法,然而就在这心这样生起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影像显现。如依止自己的面目等本质为缘,在水镜中还能见到自己面目的本质,认为我现在见到影像,并认为离开本质另有所见的影像显现。此心也是这样,在它这样生起的时候,所取的义相,似乎是有区别于心所见的影像在显现。」

  原典

  其有未得真智觉者,于唯识中云何比知?由教及理应可比知。

  此中教者,如《十地经》①薄伽梵说:「如是三界,皆唯有心。」又薄伽梵《解深密经》②亦如是说,谓彼经中慈氏③菩萨问世尊言:「诸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佛告慈氏:「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世尊!若三摩地所行影像,即与此心无有异者,云何此心还取此心?」「慈氏!无有少法能取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如质为缘还见本质,而谓我今见于影像,及谓离质别有所见影像显现。此心亦尔,如是生时,相似有异所见影现。」

  注释

  ①十地经:梵文dasabhumika的意译,唐代尸罗达摩译,九卷。异议本是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十住经》六卷、西晋·竺法护译《渐备一切智德经》五卷,是《华严经·十地品》的别译。本经释论是世亲的《十地经论》十二卷、龙树的《十住毗婆沙论》十七卷。

  ②解深密经:梵文sandhinirmocavyuhasutra的意译,唯识宗所依据的六经之一,唐·玄奘译,五卷。异译本有三种: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相续解脱经》一卷、北魏·菩提流支译《深密解脱经》五卷、南朝陈·真谛译《解节经》一卷。

  ③慈氏:梵文maitreya的意译,音译弥勒,即未来佛弥勒菩萨。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佛入灭,上生于兜率天内院,经四千岁(相当于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应当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广传佛法。中国寺庙里供奉的笑口常开胖弥勒,定五代名叫契此的和尚,因为传说是弥勒的化身,所以后人塑像作为弥勒供奉。

译文

  由于上文所引的圣教,在理论上也可以明显出来。为什么呢?在禅定心中,随所观见的种种青瘀等所知影像,实际上所知见的一切,并无心外别物的青瘀等事,只是见到自心。由于这样的道理,菩萨对于一切识中,应当通过推理知道,都只是有识,没有离心的境界。而且,在这样的青瘀等之中,并不是忆持识见到所缘的外境,现前安住于心中。闻、思所成的二忆持识,也以过去为所缘,所现的影像,就可以成立唯识理论。由于这样的推理,菩萨虽然还没有得到真智觉悟,在唯识理论中应当通过推理而知。

  原典

  即由此教,理亦显现。所以者何?于定①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事,但见自心。由此道理,菩萨于其一切识中,应可比②知皆唯有识,无有境界。又于如是青瘀等中,非忆持识见所缘境,现前住故。闻、思所成二忆持识,亦以过去为所缘故,所现影像得成唯识。由此比量,菩萨虽未得真智觉,于唯识中应可比知。

  注释

  ①定:禅定之略,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

  ②比:比量之略,因明术语,即以现量为基础的推理活动。

译文

  就这样已经说过各种各样的识,如梦等譬喻,就在这里所讲的眼识等六识,可以成立唯识理论,眼等六识既然是有色法,也只是有识,怎么见得呢?这也像前文所引的圣教及比量道理。

  假若这根尘各识,其体性也是识的话,为什么是似于色性的状态而显现呢?为什么是一类坚住,相续而转呢?这是为颠倒等各种杂染法为所依处的。假若不是这样的话,在非义中生起义的颠倒,应该是不存在的。这假若没有的话,烦恼、所知二障的杂染就应当是不会有。这假若是没有的话,各种清净法也应当是没有。所以根、尘各识应当这样转起。这里有这样一个偈颂:

  乱相和乱体,应当承认是色识和非色识,假若没有色识的乱相,其余非色识的乱体也没有。

  为什么身识、身者识、受者识、所受识、能受识,在一切身中同时具有和合而转呢?因为圆满受生,由受用所显现。为什么说世识等各识差别而转呢?因为从无始以来,生死流转没有断绝的缘故,各个有情界无数无量的缘故,各种器世界无数无量的缘故,各种所作事展转言说无数无量的缘故,各别摄取各自的根身,受用境界的差别无数无量的缘故,各种爱非爱业果异熟,受用苦乐的差别无数无量的缘故,所受种种生死差别,无数无量的缘故。

  原典

  如是已说种种诸识,如梦等喻,即于此中眼识①等识可成唯识,眼等诸识既是有色,亦唯有识,云何可见?此亦如前由教及理。

  若此诸识亦体是识,何故乃似色性显现?一类坚住,相续而转?②与颠倒等诸杂染法为依处故。若不尔者,于非义中起义颠倒,应不得有。此若无者,烦恼、所知二障杂染应不得有。此若无者,诸清净法亦应无有。是故诸识应如是转。此中有颂:

  乱相③及乱体,应许为色识,及与非色识,若无④余亦无。

  何故身、身者、受者识、所受识、能受识,于一切身中俱有和合转?能圆满生受用所显故。⑤何故如说世等诸识差别而转?无始时来生死流转⑥无断绝故,诸有情界无数量故,诸器世界无数量故,诸所作事展转言说无数量故,各别摄取受用差别无数量故,诸爱非爱业果异熟受用差别无数量故,所受死生种种差别无数量故。

  注释

  ①识,《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此字亦作识,下等识之识则作了别,后文眼识识身识识等,均同此例。」

  ②上述内容是外人提出的疑问。

  ③相,《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此句作因,陈、隋本同。」

  ④若无,《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此二字作色无,陈本同,与二释合。」

  ⑤关于上述内容,《藏要》本校注称:「以下隋本第二品内差别章第二,魏本缺此问答二句。」

  ⑥流转:梵文samsara的意译,「流」意谓相续,「转」意谓生起。有情众生作善业、恶业,得苦乐果报,在六趣轮回不息。《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二称:「诸行因果相续不断性,是谓流转。」

译文

  再者,如何安立这样的各识而成唯识性呢?简略来说,由三相成立唯识性:一、由于唯识理论,而无境义;二、由于相识、见识二性,有相、有见二识之别;三、由于多种多样,有种种行相生起。为什么呢?这一切诸识没有实义,所以能够成立唯识道理。因为有相、见同时现前,所以能够成立二种,假若眼等前五识,以色等识为相,以眼识识为见,乃至以身识识为见。假若是意识,以一切法,从最初的眼,到最后的法,以十二识为相,以意识识为见。因为这意识有分别作用,好像是一切识都生起了。这里有这样一个偈颂:

  唯识、二性、种种的三相,观行人由观察唯识、二性、种种的三相之意而能悟入唯心,那种虚妄分别心的依他相,也能压伏本心,离却法执。

  原典

  复次,云何安立如是诸识成唯识性?略由三相:一、由唯识,无有义故;二、由二性,有相、有见二识别故:三、由种种,种种行相而生起故。所以者何?此一切识无有义故,得成唯识①。有相、见故,得成二种,若眼等识,以色等识为相,以眼识识为见,乃至以身识识为见。若意识,以一切眼为最初,法为最后,诸识为相,以意识识为见。由此意识有分别故,似②一切识而生起故。此中有颂:

  唯识二种种,观者意能入,由悟入唯心,彼亦能伏杂。

  注释

  ①唯识,《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此二字作唯彼,魏、隋本同,于义更顺,今译改文,次下各段例知。」

  ②似,《碛砂藏》本原作「以」,《藏要》本根据藏本和《高丽藏》本改。

译文

  而且,在于此中,有一类论师说只有一个意识,由于彼彼眼等为所依而转起时,就得彼彼眼识等名字,如意思业,称为身语业。而且,于一切所依转的时候,有现似种种相的能取、所取的二种影像而转,这二种影像就是唯义影像和分别影像。而且,在欲界、色界的一切处中,也似现所触的影像而转,在有色界中,就是这个意识要依止身根,就像其余的色根依止身一样。这里有这样一个偈颂:

  不管是远行、独行,还是无身,都寐于窟内(身体),调伏这难以调伏的心,我说这才是真正的梵志。

  又如经中这样说:这样的五根所行境界,意能各个各个领受,意又是那五根的所依。又如佛经中所说的十二处,说六识身都称为意处。

  原典

  又于此中,有一类师①说一意识,彼彼依转得彼彼名,如意思业名身语业。又于一切所依转时,似种种相二影像转,谓唯义影像,及分别影像。义一切处亦似所触影像而转,有色界②中,即此意识依止身故,如余色根依止于身。此中有颂:

  若远行③独行④,无身⑤寐于窟,调此难调心,我说真梵志⑥。

  又如经言:如是五根⑦所行境界,意各能受,意为彼依。又如所说十二处⑧中,说六识身⑨皆名意处。

  注释

  ①一类师:此指一意识师,主张只有一个意识,其余各识没有别体。前五识不能离开意识单独成立,只是意识多方面活动而已。

  ②有色界:即欲界和色界,因为这二界不同于无色界,都有物质。

  ③远行:因为在一切时、一切处,没有不随心而至的,所以把心称为远行。

  ④独行:每个有情,只有一个意识,所以又把心称为独行。

  ⑤无身:因为心没有质碍的色法,所以心又称为无身。

  ⑥梵志:梵文brahmacarin的意译,婆罗门四期之一。志求梵天之法者称为梵志。

  ⑦五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⑧十二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合称十二处。

  ⑨六识身: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识。

译文

  假若这里安立阿赖耶识识为义境之识,应当知道,这里其余的一切识,是阿赖耶识的相识,假若意识识及所依止的染污意,是阿赖耶识的见识,因为由那种相识,是这见识生起的所缘相,当似义现起的时候,能作见识生起的依止事。这就称为安立诸识成唯识性。

  原典

  若处安立阿赖耶识识为义识①,应知此中余一切识是其相识,若意识识及所依止是其见识,由彼相识是此见识生缘相故,似义现时,能作见识生依止事。如是名为安立诸识成唯识性。

  注释

  ①义识,《藏要》本校注称:「勘藏本此是境义,魏本作尘识是也,无性解作因义。」

译文

  各种境义现前,分明显示出来,并非是有,这怎么见得呢?如世尊说:假若诸菩萨成就四法,能够随之悟入一切唯识,都无境义。一者成就相违识相智,如饿鬼、傍生,及诸天神和人,在同一事物上,各有所见,他们所认识的,大有差别:二者成就无所缘识现可得智,如过去、未来的境界、梦中物、水中月影,在这些所缘中,能够有所认识,有境界可得;三者成就应离功用无颠倒智,如果说一切境义都是实有,人们能缘的义识就应当是没有颠倒的,可以不由功用而知真实;四者成就三种胜智随转妙智。有哪三种呢?一、已经获得心自在的一切菩萨和得静虑的声闻、缘觉,随从胜解力,使各种境义显现;二、得了奢摩他修法观者,在他才作意的时候,使各种境义显现;三、已经获得无分别智者,当无分别智现前的时候,所有的一切各种境义都不显现。由此所说的三种胜智随转妙智,以及前面所说的三种因缘,各种义境实无的道理,就能够成立起来。

  原典

  诸义现前,分明显现,而非是有,云何可知?如世尊言:若诸菩萨成就四法,能随悟入一切唯识都无有义。一者、成就相违识相智,如饿鬼①、傍生②及诸天③、人,同于一事,见彼所识有差别故;二者、成就无所缘识现可得智,如过去、未来、梦、影缘中有所得故;三者、成就应离功用无颠倒智,如有义中能缘义识应无颠倒,不由功用智真实故;四者、成就三种胜智随转妙智。何等为三?一、得心自在一切菩萨,得静虑④者,随胜解力,诸义显现;二、得奢摩他修法观者,?作意时诸义显现;三、已得无分别智⑤者,无分别智现在前时,一切诸义皆不显现。由此所说三种胜智随转妙智,及前所说三种因缘,诸义无义道理成就。

  注释

  ①饿鬼:梵文preta的意译,音译薜荔多、闭丽多等,佛教六趣之一,种类很多,经常挨饿,其中有的腹大如鼓,咽喉似针,没人给他们举行祭祀,使之常受饥饿。居于阎魔王的地下宫殿,也居住于人间坟地、黑山洞等处。

  ②傍生:梵文tiryagyoni的意译,音译吉利药住尼,即畜生。六趣之一。

  ③天:梵文deva或sura的意译,光明之义,自然之义,清净之义,自在之义,最胜之义,受人间以上的胜妙果报之所,一分在须弥山中,一分远在苍空,总称为天趣,六趣之一。

  ④静虑:梵文dhyana的意译,音译驮耶演那,为生于色界四禅天所修的一种禅定。

  ⑤无分别智:对真如所得的认识,真如远离名相概念等虚妄分别的认识,对真如的认识能够如实而无分别,属于出世间智和无漏智。

译文

  假若是依他起自性,实际上只有识,这是不真实的似义显现所依止,为什么成为依他起呢?由于什么因缘称为依他起呢?是从自类的熏习种子所生的,因为是依他种子为缘,所以称为依他起。生后刹那即灭,没有功能自然安住,这就称为依他起。假若是遍计所执自性,因为是依依他起,所以实际上是无所有的,只是似义显现。

  怎么成为遍计所执呢?由于什么因缘成为遍计所执呢?由于无量行相的意识,颠倒错误而生的缘相,所以称为遍计所执。自相实际上是没有的,只有遍计所执可得,所以称为遍计所执。

  假若是圆成实自性,是遍计所执性的永无有相,为什么成为圆成实呢?由于什么因缘称为圆成实呢?由于没有变异性,所以称为圆成实性。又由于清净的所缘性,是一切善法的最胜性,由于最胜的意义,所以称为圆成实。

  原典

  若依他起自性,实唯有识,似义显现之所依止,云何成依他起?何因缘故名依他起?从自熏习种子所生,依他缘起故名依他起。生刹那①后,无有功能自然住故,名依他起。若?碳扑?醋孕裕?酪浪?穑?滴匏?兴埔逑韵帧?/p>

  云何成?碳扑?矗亢我蛟倒拭?碳扑?矗课蘖啃邢嘁馐?碳频叩股?啵?拭?碳扑?础W韵啖谑滴蓿?ㄓ?碳扑?纯傻茫?枪仕得?碳扑?础?/p>

  若圆成实自性,是?碳扑?从牢抻邢啖郏?坪纬稍渤墒担亢我蛟倒拭?渤墒担坑晌薇湟煨裕?拭?渤墒怠S钟汕寰凰?敌怨剩?磺猩品ㄗ钍ば怨剩?勺钍ひ迕?渤墒怠?/p>   注释

  ①刹那:梵文ksana的意译,另译一念、须臾,音译乞沙孥。佛教用以表示最短的时间单位,《俱舍论》卷十二称:「何等名为一刹那量?众缘和合去得自体顷,或有动法行度一极微,……如壮士一疾弹指顷,六十五刹那。」

  ②自相:对共相而言,局于自体之相,称为自相,通于他之相,称为共相。例如五蕴中的色、受、想、行、识,称为自相。空、无我之理,生、住、异、灭等相,称为共相。

  ③有相:对于无相而言,有相即造作之相,虚假之相。《大日经疏》卷一称:「可见可现之法,即为有相。凡有相者,皆是虚妄。」

译文

  再者,有能遍计,有所遍计,遍计所执自性才能成立。这里什么是能遍计呢?什么是所遍计呢?什么是遍计所执自性呢?应当知道,意识是能遍计,有分别的缘故。为什么呢?由于这意识,用自己的名言熏习为种子,并用一切识的名言熏习为种子,所以意识的无边行相分别而转,普遍于一切事物当中进行分别计度,所以称为遍计。而且,依他起自性,称为所遍计。而且,假若由于这相,使依他起自性成为所遍计,这就称为遍计所执自性。由于此相,因为此相是如此的意义。

  再者,能遍计度的意识,怎样遍计呢?缘什么境界呢?取何相貌呢?由何执著呢?由何起语呢?由何言说呢?何所增益呢?意谓缘名为境,于依他起自性中,取那相貌,由见而起执著,由寻起语,由见、闻等四种言说而起言说,于无境义中增益它为实有,由这意识遍计能遍计度。

  原典

  复次,有能?碳脾伲?兴?碳疲?碳扑?醋孕阅顺伞4酥泻握吣?碳疲亢握咚?碳疲亢握?碳扑?醋孕裕康比缫馐妒悄?碳疲?蟹直稷诠省K?哉吆危坑纱艘馐队米悦?匝?拔?肿樱?坝靡磺惺睹?匝?拔?肿樱?枪室馐段薇咝邢喾直鸲???沼谝磺蟹直鸺贫龋?拭?碳啤S忠浪?鹱孕裕???碳啤S秩粲纱讼啵?钜浪?鹱孕猿伤?碳疲?酥惺敲?碳扑?醋孕浴S纱讼嗾撸?侨绱艘濉?/p>

  复次,云何?碳颇?碳贫龋吭岛尉辰纰郏咳『蜗嗝玻坑珊沃粗?埽坑珊纹鹩铮坑珊窝运担亢嗡?鲆妫课皆得??常?谝浪?鹱孕灾校?”讼嗝玻?杉?粗??裳阿萜鹩铮?杉?⑽诺人闹盅运耽薅?鹧运担?谖抟逯性鲆嫖?校?纱?碳颇?碳贫取?/p>   注释

  ①?碳疲悍卜虻耐?椋?毡榧贫雀髦质挛铩!冻晌ㄊ堵邸肪戆顺疲骸钢鼙榧贫龋?拭?榧啤!?/p>

  ②分别:思量识别各种事理,称为分别。这是心法、心所法的自性作用,所以把分别作为心法和心所法的异名。

  ③境界:梵文visya的意译,自家势力所及境土,或所得果报界域,称之为境界。

  ④执著:固著于事物而不离。

  ⑤寻:意谓寻求。于意言境,粗转为性。

  ⑥四种言说:即眼见、耳闻、鼻舌身的知和意的觉。

译文

  再者,这三自性是异,是不异呢?应当说是非异非不异。意谓在依他起性中,由异门而成依他起自性。就此自性,由异门而成遍计所执。就此自性,由异门而成圆成实。由于什么异门,使依他起而成依他起呢?因为依他熏习种子而起的缘故。由于什么异门,使此自性而成遍计所执呢?由于这种遍计心所缘相的缘故,又是遍计所现所遍计的影像。由于什么异门,使此自性而成圆成实呢?因为所遍计的对象毕竟不是有。

  这三自性,各有几种呢?依他起自性,简略来说有二种:一者、依他熏习种子而生起的缘故;二者、因为依他起自性中,杂染和清净都下能成立。由于这二种依他起性的区别,所以称为依他起。遍计所执自性也有二种:一者、是自性遍计所执;二者、是差别遍计所执。由此所以称为遍计所执。圆成实自性也有二种:一者、是自性圆成实,二者、清净圆成实。由此所以成为圆成实自性。

  原典

  复次,此三自性①为异为不异?应言非异非不异。谓依他起自性,由异门故成依他起。即此自性由异门故成?碳扑?矗?创俗孕杂梢烀殴食稍渤墒怠S珊我烀糯艘浪?鸪梢浪?穑恳浪??爸肿悠鸸省S珊我烀偶创俗孕猿?碳扑?矗坑墒?碳扑?迪啖诠剩?质?碳扑?碳乒省S珊我烀偶创俗孕猿稍渤墒担咳缢?碳疲?暇共蝗缡怯泄盛 。

  此三自性各有几种④?谓依他起,略有二种:一者、依他熏习种子而生起故;二者、依他杂染清净性不成故。由此二种依他别故,名依他起。?碳扑?匆嘤卸?郑阂徽摺⒆孕?碳浦垂剩欢?摺⒉畋?碳浦垂省S纱斯拭?碳扑?础T渤墒敌砸嘤卸?郑阂徽摺⒆孕栽渤墒倒剩??摺⑶寰辉渤墒倒省S纱斯食稍渤墒敌浴?/p>   注释

  ①三自性:即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自性和圆成实自性。

  ②缘相,《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此语云缘相,解作因义,三本同。今译所缘,从世亲。」此中「三本」即元魏·佛陀扇多译本、陈·真谛译本、隋·笈多等译,世亲著《摄大乘论释论》。

  ③不如是有故,《藏要》本校注称:「陈、隋本次有一段问答,何义由此一识成一切种识相,勘即前文安立赖耶为义识一段复出。」

  ④此三自性各有几种,据《藏要》本校注,藏本只问依他起自性有几种元魏·佛陀扇多译本、陈·真谛译本、隋·笈多等译,世亲著的《摄大乘论释论》,与藏文本相同。

译文

  再者,遍计有四种:一、自性遍计,二、差别遍计,三、有觉遍计,四、无觉遍计。有觉遍计,是善名言者的遍计;无觉遍计,是不善名言者的遍计。这样的遍计又有五种:一、依据事物的名字,普遍推度事物的自性,认为有这样的名字,就有这样的境义;二、依据境义普遍推度事物名称的自性,认为有这样的境义,就有这样的名字;三、依据已知事物的名称,普遍推度未知事物的名称;即普遍推度未了义事物的名称;四、依已知名之义,普遍推度未知名之义:五、依据已知名、义二种,普遍推度未知事物的名、义二种自性,即普遍推度这种名这种义有这种体性。

  原典

  复次,?碳朴兴闹郑阂弧⒆孕?碳疲??⒉畋?碳疲??⒂芯?碳疲?摹⑽蘧?碳啤S芯跽撸?缴泼?裕晃蘧跽撸?讲簧泼?浴H缡?碳聘从形逯郑阂弧⒁烂?碳埔遄孕裕?饺缡敲?腥缡且澹欢?⒁酪?碳泼?孕裕?饺缡且逵腥缡敲?蝗?⒁烂?碳泼?孕裕??碳贫任戳艘迕?凰摹⒁酪?碳埔遄孕裕??碳贫任戳嗣?澹晃濉⒁蓝?碳贫?孕裕??碳贫却嗣?艘迦缡翘逍寓佟?/p>   注释

  ①体性:事物的实质称为体,不可更改的属性是性,即自性,体即是性,持业释。

译文

  再者,总的统摄一切分别,简略来说有十种:一、根本分别,即阿赖耶识;二、缘相分别,即色等相而生起的分别识;三、显相分别,即眼识等六识,和六识所依的染意识;四、缘相变异分别,即老等的变异、乐受等的变异、贪等的变异、逼迫时节代谢等的变异、地狱等各趣的变异,及欲界等三界的变异;五、显相变异分别,如前文所说的种种变异,而起的所有变异;六、他引分别,即听闻非正法类和听闻正法类的分别;七、不如理分别,即各种外道听闻非正法类所引起的分别;八、如理分别,正法中的佛弟子们,因为听闻正法所引生的正见分别;九、执著分别,即不如理作意类,以萨迦耶见为本的六十二种见趣相应的分别;十、散动分别,这是诸菩萨的十种分别:一、无相散动,二、有相散动,三、增益散动,四、损减散动,五、一性散动,六、异性散动,七、自性散动,八、差别散动,九、如名取义散动,十、如义取名散动。为了对治这十种散动,所以在一切般若波罗蜜多中演说无分别智。这样的所对治、能对治,应当知道,完全统摄了般若波罗蜜多的意思。

  原典

  复次,总摄一切分别略有十种:一、根本分别,谓阿赖耶识;二、缘相分别,谓色等识;三、显相分别,谓眼识等并所依识;四、缘相变异分别,谓老等①变异、乐受等变异②、贪等变异③、逼害时节代谢等变异④、捺落迦⑤等诸趣变异,及欲界等诸界变异:五、显相变异分别,谓即如前所说变异所有变异;六、他引分别,谓闻非正法类及闻正法⑥类分别;七、不如理分别,谓诸外道⑦闻非正法类分别;八、如理分别,谓正法中闻正法类分别;九、执著分别,谓不如理作意类,萨迦耶见⑧为本六十二见⑨趣相应分别;十、散动分别,谓诺菩萨十种分别:一、无相散动,二、有相散动,三、增益散动,四、损减散动,五、一性散劲,六、异性散动,七、自性散动,八、差别散动,九、如名取义散劲,十、如义取名散动。为对治此十种散动,一切般若波罗蜜多⑩中说无分别智。如是所治、能治,应知具摄般若波罗蜜多义。

  注释

  ①等,此中省略病、死变异。

  ②乐受等变异:即乐受、苦受、不苦不乐的舍受。

  ③贪等变异:即贪、?、痴三毒的变异。

  ④逼害时节代谢等变异:包括杀、缚、拷打的逼害,寒暑新陈代谢的变异。

  ⑤捺落迦:梵文naraka的音译,意译地狱。六趣中的最恶趣。有八大地狱:㈠等活地狱,死而复活,一再受苦;㈡黑绳地狱,以黑铁绳绞勒罪人;㈢众合地狱,以各种刑具配合,残害罪人;㈣号叫起狱,罪人受苦折磨,发出悲号;㈤大叫地狱,罪人受到更重的残害,大声叫唤;㈥炎热地狱;㈦太热地狱;㈧阿鼻地狱,又称无间地狱,罪人不间断地受苦。

  ⑥正法:「正」意谓无偏邪,「法」是三宝中的法宝,教、理、行、果为其体。

  ⑦外道:佛教之外的其他宗教哲学派别,主要是外道六师和九十六种外道。

  ⑧萨迦耶见:梵文satkayadarsana的音译,意译身见、我见。认为我、我所都是真实存在的观点。《大乘广五蕴论》称:「云何萨迦耶见?谓于五取蕴随执为我,或为我所,染慧为性。『萨』为败坏义,『迦耶』谓和合积聚义……无常、积聚,是中无我及我所故。染慧者,谓烦恼俱,一切见品所依为业。」

  ⑨六十二见:外道的六十二种错误见解。佛教经典中说法不一,据《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关于过去世的五蕴见解如下:一、色为常,二、色为无常,三、色为常无常,四、色为非常非无常。受、想、行、识四蕴也有这四句,共二十种见。关于现在世五蕴的见解如下:色有边、色无边、色亦有边亦无边、色非有边非无边。受、想、行、识四蕴也有这四句,共二十句。关于未来世五蕴的见解如下:色为如去、色为不如去、色为如去不如去、色为非如去非不如去。受、想、行、识也有这四句,共二十句。三世共六十见,再加身与神一、身与神异二句,即为六十二见。

  ⑩般若波罗蜜多:梵文prajnaparamita的音译。意谓通过般若智慧,从生死此岸到达涅??彼岸。六度之一,意译为智度。

译文

  假若由于异门,依他起自性有三种自性,为什么说三自性不成无差别呢?假若由异门而成依他起,就不能由此而成遍计所执和圆成实。假若由此异门而成遍计所执,就不能由此成立依他起和圆成实。假若由异门而成圆成实,就下能由此而成立依他起和遍计所执。

  再者,怎么知道依他起自性,就是遍计所执自性的似义显现,而不是称其法体呢?在没有名言以前,境义之觉就不能现起,因为名称与境相之体相违逆。事物的名称有很多,这就随名而为多体了,但事实与此相违。因为名称与表诠之义是不决定的,一名之中就成为杂体了,这也与事理相违逆。这里有两个偈颂:

  因为在没有名言以前,没有境义之觉,事物有多个名称,事物的名称与表诠之义是不决定的。这就分别构成称体相违、多体相违和杂体相违。

  遍计所执性的事物无而可得,圆成实性的无染而有净,应当知道,这些都如幻化等一样,这也很像虚空。

  而且,为什么说如所显现的一切事物,实际上都是无所有呢?而依他起自性所显现的,并不是一切所现的也于一切时中都无所有呢?假若这是没有的话,圆成实自性也就没有了。假若这是没有的话,则一切事物都是不存在的。假若依他起自性和圆成实自性是没有的话,应当成为没有染净的过失。既然现在可得杂染和清净,所以不应当是一切都没有。这里有如下偈颂:

  假若没有依他起自性,也就没有圆成实自性。假若没有三自性,就永远没有染净。

  原典

  若由异门①,依他起自性有三自性,云何三自性不成无差别?若由异门成依他起,不即由此成?碳扑?醇霸渤墒怠H粲梢烀懦?碳扑?矗?患从纱顺梢浪?鸺霸渤墒怠H粲梢烀懦稍渤墒担?患从纱顺梢浪?鸺?碳扑?础?/p>

  复次,云何得知如依他起自性,?碳扑?醋孕韵韵侄?浅铺澹竣谟擅?熬跷蓿?铺逑辔ス省S擅?兄诙啵?嗵逑辔ス省S擅?痪龆ǎ?犹逑辔ス省4酥杏卸?蹋?/p>

  由名前觉无,多名不决定,成称体多体,杂体相违故。

  法无而可得,无染而有净,应知如幻等,亦复似虚空。

  复次,何故如所显现实无所有?而依他起自性非一切一切都无所有?此若无者,圆成实自性亦无所有。此若无者,则一切皆无。若依他起及圆成实自性无有,应成无有染净过失。既现可得杂染清净,是故不应一切皆无。此中有颂:

  若无依他起,圆成实亦无,一切种若无,恒时无染净。③

  注释

  ①若由异门: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是由不同意义和不同观点的异门,来说明依他起自性的。

  ②关于上述内容,《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此句云:由何得知依他自性如遍计自性显现,而非即彼自体耶?」

  ③关于本颂,《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此三句颂作二句云:依他及圆成,一切若非有。无次第而无之义,摄长行不全也,魏本同。」

译文

  诸佛世尊在大乘中说方广教,在此教中有这样的话:应当怎样知道遍计所执自性呢?应当知道,这是依无所有的异门而说的。应当怎样知道依他起自性呢?应当知道,譬如幻化、阳焰、梦、像、光影、谷响、水月、变化。应当怎样知道圆成实自性呢?应当知道宣说四清净法。有哪四种清净法呢?一者、自性清净,即真如、空、实际、无相、胜义、法界;二者、离垢清净,即远离一切烦恼、所知障垢;三者、得此道清净,即一切菩提分法、波罗蜜多等;四者、生此境清净,即大乘佛教绝妙的正法教诲。因为这种正法教诲,是清净因缘,并不是遍计所执自性。因为是最清净的法界等流之性,所以不是依他起自性。这样的四法,能够统摄一切清净教法。这里有两个偈颂:

  以幻等譬喻说于生的生,是说没有遍计所执性。假若说四清净,这就是圆成实自性。

  清净与离垢,是清净道所绿,一切清净法,都由这四?嗨?成恪?/p>   原典

  诸佛世尊于大乘中说方广①教,彼教中言:云何应知?碳扑?醋孕裕坑χ?烀潘滴匏?小T坪斡χ?浪?鹱孕裕坑χ?┤缁谩⒀妗⒚巍⑾瘛⒐庥啊⒐认臁⑺?隆⒈浠?T坪斡χ?渤墒底孕裕坑χ??邓那寰环ā:蔚让??那寰环ǎ恳徽摺⒆孕郧寰唬?秸嫒纰凇⒖闸邸⑹导盛堋⑽尴啖荨⑹ひ澧蕖⒎ń纰撸欢?摺⒗牍盖寰唬?郊创死胍磺姓瞎福蝗?摺⒌么说狼寰唬?揭磺衅刑岱症喾ā⒉?廾鄱啖岬龋凰恼摺⑸?司城寰唬?街畲蟪嗣钫?ń獭S纱朔ń蹋?寰辉倒剩??碳扑?醋孕浴W罹环ń绲攘餍怨剩?且浪?鹱孕浴H缡撬姆ǎ?苌阋磺星寰环ň 4酥杏卸?蹋?/p>

  幻等说于生,说无计所执,若说四清净⑩,是谓圆成实。

  自性与离垢,清净道所缘,一切清净法,皆四相所摄。

  注释

  ①方广:梵文vaipulya的意译,大乘佛经的总名,「方」意谓方正,「广」意谓广博。因为大乘佛经开显广大甚深的教法,所以称为方广教。

  ②真如:梵文tathata的意译,又称为如、如如等,早期佛经译籍中译为本无。意谓事物的真实属性、真实状况。与性空、无为、实相、法界、法性、实际、真性、实相、佛性、法身等同义。一般解释为永恒真理或本体。《成唯识论》卷九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此性即是唯识实性。」

  ③空:梵文sunya的意译,音译舜若。意谓客观物质世界是虚幻不实的,其理体空寂明净。一般讲三空:一、我空,没有起主宰作用的灵魂;二、法空,物质世界是因缘和合而有,虚假不实;三、空空,是说连空也要否定。

  ④实际:真如的异名之一,意谓事物的实际状况。

  ⑤无相:与有相相对,「相」是事物的表相或概念,与名相同义。无相即摆脱人世间的有相认识,而得到的真如实相。《金刚经》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⑥胜义:超越世间或世俗的殊胜妙理,此称胜义。

  ⑦法界:梵文dharmadhatu的意译,音译达摩驮多。与真如、空性、实际、无相、实相等概念同义,意谓事物的真实属性或成佛的原因。《辨中边论》卷上称:「此中说所知空性,由无变义说为真如,真性常如,无转易故。由无倒义说为实际,非诸颠倒,依缘事故。由相灭义说为无相,此中永绝一切相故。由圣智境义说为胜义性,是最胜智所行义故。由圣法因义说为法界,以一切圣法缘此生故。此中界者,即是因义。」

  ⑧菩提分:梵文sambodhi-anga的意译,又称为菩提支、觉分、觉支等。意谓觉了、觉悟,共七种,称为七菩提分或七觉支,是达到成佛觉悟的七种次第:㈠念觉支,经常明记佛法,明记定、慧而不忘怀;㈡择法觉支,以佛教智慧分辨是非善恶真为;(三)精进觉支,以勇猛之心,努力修行,坚持不懈,远离邪法,修行佛教真法;㈣喜觉支,由于觉悟了佛教善法,而使心生欢喜,㈤猗觉支,又称为轻安觉支,因为修止观,断除烦恼粗重,使身心轻松安适愉快;㈥定觉支,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思悟佛法,使贪欲忧患灭除;㈦舍觉支,又称为行舍觉支,舍除一切妄谬,舍除一切虚妄分别,以佛教正法平等看待一切事物,心无偏邪。

  ⑨波罗蜜多:梵文paramita的音译,意译为度。共六种,意谓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是六种从生死此岸到达涅??彼岸的方法或途径,是大乘佛教徒修行的主要内容。六度如下:㈠布施,梵文dana的意译,音译檀那。包括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㈡持戒,梵文sila的意译,音译尸罗;(三)忍,梵文ksanti的意译,音译羼提;㈣精进,梵文virya的意译,音译毗梨耶,意谓努力不懈;㈤定,dhyana的意译,音译禅那;㈥智慧,梵文prajna的意译,音译般若。

  ⑩四清净:即前文所说的自性清净、离垢清净、得此道清净、生此境清净。

译文

  再者,经中为什么以幻等譬喻来说明依他起性呢?为了破除人们对于依他起自性虚妄法的疑惑。人们为什么对依他起自性的虚妄法,产生疑惑呢?因为人们对于依他起自性的虚妄法,有这样的疑惑:依他起自性,实际上没有境义,为什么成为心法和心所法的所行境界呢?为了消除这样的疑惑,所以要说幻事譬喻。如果依他起自性,没有真实的境义,为什么心法、心所法依之而起呢?为了消除这种疑惑,所以要说阳焰喻。假若依他起自性,没有实际境义,为什么会有爱、非爱的受用差别呢?为了消除这种疑惑,就说所梦喻。假若依他起自性,没有实际的境义,为什么会有净业、不净业所招感的爱果、非爱果的差别而生呢?为了消除这种疑惑,就说影像譬喻。假若依他起自性,没有实际境义,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识转变而生呢?为了消除这种疑惑,所以说光影譬喻。假若依他起自性,没有实际境义,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戏论言说转起呢?为了消除这种疑惑,所以要说谷响喻。假若依他起自性,没有实际境义,为什么会有真实可取的各种三摩地所行境界转起呢?为了消除这种疑惑,就说水月譬喻。假若依他起自性,没有实际境义,为什么诸菩萨,以无颠倒的正心,为了成办有情众生的利乐事业,故思于受生呢?为了消除这种疑惑,所以说变化的譬喻。

  原典

  复次,何缘如经所说于依他起自性说幻等喻?于依他起自性为除他虚妄疑故①。他复云何于依他起自性有虚妄疑?由他于此有如是疑:云何实无有义而成所行境界?为除此疑,说幻事喻。云何无义心、心法转?为除此疑,说阳焰喻。云何无义有爱、非爱受用差别?为除此疑,说所梦喻。云何无义净、不净业爱、非爱果差别而生?为除此疑,说影像喻。云何无义种种识转?为除此疑,说光彩喻。云何无义种种戏论言说而转?为除此疑,说谷响喻。云何无义而有实取诸三摩地所行境转?为除此疑,说水月喻。云何无义有诸菩萨无头倒心,为办有情诸利乐事,故思受生?为除此疑,说变化喻。

  注释

  ①虚妄疑故,《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此语作于虚妄疑惑,与无性合。」

译文

  佛世尊为什么以密意在《梵问经》中说:如来不得生死,不得涅??呢?在依他起自性中,依据遍计所执自性和圆成实自性,生死和涅??没有差别密意。为什么呢?就是依他起自性,由于遍计所执自性分成生死,由于圆成实自性分成涅??。

  在《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这样说:法有三种:一、杂染分,二、清净分,三、杂染、清净二分。依据什么这样说呢?在依他起自性中,遍计所执自性是杂染分,圆成实自性是清净分,就是说,依他起自性是杂染、清净二分。依这种密意而这样说。在这种意思中,以什么譬喻来说明呢?以金矿为譬喻来说明。譬如世间金矿中有三种东西:一地界,二、土,三、金。在地界中,土并非真实而有,但现时可得。金是真实而有,但不可得。当用火烧链的时候,土相就不显现了,金相显现出来。

  而且,这地界土显现的时候,是虚妄显现。金显现的时候,是真实显现,所以说地界是杂染、清净二分。识也是这样,当无分别智之火还没有烧炼的时候,在此识中,所有虚妄的遍计所执自性显现出来,所有真实的圆成实自性不能显现出来。假若此识被无分别智烧炼的时候,在此识中所有真实的圆成实自性显现出来,所有虚妄的遍计所执自性不显现出来。所以说,这种虚妄的分别识依他起自性有杂染、清净二分,如金矿中所有的地界。

  原典

  世尊依何密意①于《梵问经》②中说:如来不得生死③,不得涅???于依他起自性中,依?碳扑?醋孕约霸渤墒底孕裕??馈⒛??无差别密意。何以故?即此依他起自性,由?碳扑?捶殖缮?溃?稍渤墒捣殖赡??故。

  《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说:法有三种:一、杂染分,二、清净分,三、彼二分。依何密意作如是说?于依他起自性中,?碳扑?醋孕允窃尤痉郑?渤墒底孕允乔寰环郑?匆浪?鹗潜硕?帧R来嗣芤庾魅缡撬怠S诖艘逯幸院斡飨裕恳越鹜敛匚?飨允尽F┤缡兰浣鹜敛刂腥?ǹ傻茫阂弧⒌亟纰埽??⑼粒??⒔稹S诘亟缰型练鞘涤校??挚傻谩=鹗鞘涤校??豢傻谩;鹕樟妒保?料嗖幌郑?鹣嘞韵帧?/p>

  又此地界,土显现时虚妄显现,金显现时真实显现,是故地界是彼二分。识亦如是,无分别智火未烧时,于此识中,所有虚妄?碳扑?醋孕韵韵郑??姓媸翟渤墒底孕圆幌韵帧4耸度粑?薹直鹬腔鹚?帐保?诖耸吨校??姓媸翟渤墒底孕韵韵郑??行橥?碳扑?醋孕圆幌韵帧J枪剩?诵橥?直鹗兑浪?鹱孕杂斜硕?郑?缃鹜敛刂兴?械亟纭?/p>   注释

  ①密意:于佛意有所隐藏,而且,佛意深密,一般人难以测知,所以称为密意。

  ②梵问经:全称《思益梵天所问经》,四卷,姚秦·鸠摩罗什译,「思益」是梵天之名。本经的内容是说大乘实义,破除小乘偏执。

  ③生死:有情众生,生了死,死了生,不断受苦。

  ④地界:四大(地、水、火、风)之一的地大,因为和其他三大有区别,所以称为地大。其属性是坚,其作用是能持。

译文

  世尊在有的地方说一切事物是永恒的,在有的地方说一切事物是非永恒的,在有的地方说一切事物是非永恒非不永恒的,依据什么密意这样说呢?因为依他起自性中,由于圆成实自性,所以世尊说一切事物是永恒的。又由于遍计所执自性,所以又说一切事物是非永恒的。又由于遍计所执、圆成实二分,所以又说一切事物是非永恒的非不永恒的。只是依此三自性的一自性密意,才这样说的。如常、无常无二,如是苦、乐无二,净、不净无二,空、不空无二,我、无我无二,寂静、不寂静无二,有自性、无自性无二,生、不生无二,灭、不灭无二,本来寂静、非本来寂静无二,自性涅??、非自性涅??无二,生死、涅??无二,也是这样。如是等类差别,都是一切诸佛的密意语言。由三自性的见解,都应他所说的,而给以抉择明了,如前文所说的永恒、非永恒等门类一样。这里有多个偈颂:

  如果事物的实性非有,如果显现的不是一种,这就是非法非非法,所以说是无二的意思。

  依据依他起自性中的染、净一分开示显现,或者是有,或者是非有。依据染、净二分而说,是非有非非有。

  如果显现非有,所以说为无。由于这样的显现,所以说为有。

  自然无,自体无,自性不坚住,如执取不有,所以应当承认没有自性。

  由于没有自性,前前即为后后所依止,没有生灭,本来寂静,所以各种事物的自性本来就是般涅??。

  原典

  世尊有处说一切法常,有处说一切法无常,有处说一切法非常非无常,依何密意作如是说?谓依他起自性,由圆成实性分是常,由?碳扑?葱苑质俏蕹#?杀硕?址浅7俏蕹!R来嗣芤庾魅缡撬怠H绯!⑽蕹N薅?伲?缡强唷⒗治薅??弧⒉痪晃薅??铡⒉豢瘴薅??摇⑽尬椅薅??啪病⒉患啪参薅??凶孕浴⑽拮孕晕薅???⒉簧?薅??稹⒉幻鹞薅??纠醇啪病⒎潜纠醇啪参薅??孕阅??、非自性涅??无二,生死、涅??无二,亦尔。如是等差别,一切诸佛密意语言,由三自性应随决了,如前说常、无常等门。此中有多颂:

  如法实不有,如现非一种,非法②非非法,故说无二义。

  依一分开显,或有或非有,依二分说言,非有非非有。

  如显现非有,是故说为无。由如是显现,是故说为有。

  自然自体无,自性不坚住③,如执取不有,故许无自性。

  由无性故成,后后所依止,无生灭本寂,自性般涅??。

  注释

  ①无二:即非常非非常。

  ②非法,《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此句云如是法非法。结成上二句,魏本同。」

  ③住,《碛砂藏》本原作「位」,《藏要》本根据藏文本和《高丽藏》本改。

译文

  又有四种意趣、四种秘密,对于佛所说的一切话,都应当随他所说而给以抉择了别。所说的四意趣如下:一、平等意趣,比如这样说:从前,我曾经在那个时候那个地方,就称为胜观正等觉者;二、别时意趣,比如这样说:如果多多读诵乡宝如来名号者,就肯定能够得到无上菩提;又比如这样说:只是由于发大誓愿,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三、别义意趣,比如这样说:假若已经逢遇、承事、礼拜、供养多如??伽河沙数的诸佛,对于大乘佛法才能理解其义:四、补特伽罗意乐意趣,比如对某一补特伽罗,佛首先为他赞叹布施,后来佛又毁訾布施;如果对于布施,对于戒律及一分修的世间禅定,应当知道,也是这样先赞后毁。这样,就称为四种意趣。

  原典

  复有四种意趣、四种秘密,一切佛言应随决了。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谓如说言:我昔曾于彼时彼分,即名胜观①正等觉②者;二、别时意趣,谓如说言:若诵多宝如来③名者,便于无上正等菩提④已得决定;又如说言:由唯发愿⑤,便得往生⑥极乐世界⑦;三、别义意趣,谓如说言:若已逢事尔所??伽⑧河沙等佛,于大乘法方能解义;四、补特伽罗⑨意乐意趣,谓如为一补特伽罗先赞布施,后还毁訾。如于布拖,如是尸罗⑩及一分修,当知亦尔。如是名为四种意趣。

  注释

  ①胜观:梵文vipasyin的意译,另译种种观、种种见等,音译昆婆尸、昆?尸、微钵尸、?婆尸、昆婆沙、维卫等,过去七佛(昆婆尸佛、尸弃佛、昆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的第一佛。又称为弗沙或底沙。释迦菩萨第三阿僧只僧满时,遭此佛初修百大劫种相之福,以为七佛之首。又由于赞其佛之精力,超九劫而成佛,由此可知此佛出世,在九十一大劫之前。

  ②正等觉:诸佛的无上正智称为正等觉。「觉」意谓觉知各种事物的智慧。其智没有偏邪,称为正。无偏称焉等。《七佛经》称:「昆婆尸佛应正等觉。」

  ③多宝如来:东方宝净世界之佛,因无人请而入涅??,入灭后发誓以其全身舍利和七宝塔证说《法华经》。《大智度论》卷七称:「有诸佛无人请者,便入涅??而不说法。如《法华经》中多宝世尊,无人请故,便入涅??,后化佛身及七宝塔证说《法华经》故,一时出现。」

  ④无上正等菩提:梵文anuttara-samyak-sambodhi的意译,另译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无上正等正觉等,音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佛智的名称。指真正遍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

  ⑤愿:梵文pranidhana的意译,音译尼底,意谓志求满足。《法界次第》称:「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也。」

  ⑥往生: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称之为往,化生于彼土莲华中,称之为生。「往生」虽然通于各种受生,但是一船指生于极乐世界。

  ⑦极乐世界:梵文sukhavati的意译,音译苏诃啭帝、须摩提、须阿提等。又称焉西方净土、极乐国土、安养净土等。即阿弥陀佛的净土。据称,从人世间经过十万亿佛土,即为极乐世界,生于此者,享受各种快乐,如佛那样具三十二相,并具神通,心中舒畅清凉,心中闻法,供养佛陀,即得开悟。

  ⑧??伽:梵文ganga的音译,另译强伽、琼伽、恒伽、恒架等,意译天堂来、恒河等。印度东北部的大河,发源于雪山南部。

  ⑨补特伽罗:梵文pudgala的音译,意译为人我。又音译为富特伽罗、福伽罗、补伽罗、富咖罗、——咖罗、富特迦耶等,又意译为众生、数取趣,意谓在六趣中一再轮?。

  ⑩尸罗:梵文sila的音译,意译为戒,即佛教徒应当遵守的戒律。

译文

  听说的四秘密如下:一、令入秘密,于声闻乘中或大乘中,依据世俗谛的道理,说有补特伽罗,并说有各种事物的自性差别:二、相秘密,在这里说明各种事物的相状时,显明三自性;三、对治秘密,佛在这里针对有情众生的烦恼行,说对治的八万四千法门;四、转变秘密,即在这里以其别的意思,说诸法诸字,就在这所说的字句中,显示另一种意义。比如有的偈颂这样说:

  觉了这不坚的调柔定为坚,善住于颠倒错误之中,被极烦恼所恼,就可以证得最上菩提。

  原典

  四秘密者:一、令人秘密,谓声闻乘中或大乘中,依世俗谛①理说有补特伽罗及有诺法自性差别:二、相秘密,谓于是处说诸法相②,显三自性;三、对治秘密,谓于是处说行,封治八万四千③;四、转变秘密,谓于是处以其别义,诺言诸宁即显别义。如有颂言:

  觉不坚为坚,善住于颠倒,极烦恼所恼,得最上菩提。

  注释

  ①世俗谛:二谛(俗谛、真谛)之一,又称为世谛或俗谛,即对俗人听讲的真理,

  ②法相:泛指事物的相状、性质、名词、概念及其含义等,《大乘义章》卷二称:「一切世谛有为无为,通名法相。」

  ③八万四千:即八万四千法门。有情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法中有八万四千对治法门,就能诠之教称为法藏,就所诠之义称为法门。

译文

  假若有人想造大乘法教的解释,简略来说,应当由三相造其解释:一者、由说缘起:二者、由说从缘所产生的法相;三者、由所说言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缘起,比如说:

  从名言熏习所产生的各种事物,这种名言熏习又从那一切事物的熏习而成。所以,异熟阿赖耶识与转识,展转更互为缘而生。

  原典

  若有欲造大乘法释,略由三相应造其释:一者、由说缘起;二者、由说从缘所生法相:三者、由说语义。此中说缘起者,如说:

  言熏习所生,诸法此从彼,异熟与转识,更互为缘生。

译文

  再者,从那阿赖耶识为种子所生起的转识相法,有相分、有见分,相分和见分都以识为其自性。而且,遍计所执性和圆成实性都以依他起性为其所依,以依处为相。以能遍计的所执为相,圆成实性以法性为相,由此显示三自性的相。如偈颂所说的「从有相分、有见分,应当知道三自性的相」。

  再次,应当怎样解释那三相呢?逼计所执相,在依他起相中实际上是无所有的,圆成实相在依他起相中是实有的。由于遍计所执相的非有和圆成实相的有二种,在还没有见到真理的同一时问,逼计所执的非有是可得的,圆成实自性的有是不可得的。在已经见到真理的同时,遍计所执性的非有是不可得的,圆成实性的有是可得的。就是说,在依他起自性中,没有递计所执自性,有圆成实自性。所以,在依他起自性中,随染随净而转的时候,假若凡夫得到了那种遍计所执自性,就不能得到这圆成实性了。假若圣者得到了这圆成实自性,就得不到那种遍计所执自性了。如偈颂中这样说 在依他起自性中,遍计所执自性是没有的,圆成实自性在依他起自性中是有的,所以有得、不得两种情况,在依他起自性中,凡夫和圣人二者是平等的。

  原典

  复次,彼转识相法,有相①、有见②,识为自性。又彼以依处为相,?碳扑?次?啵?ㄐ寓畚?啵?纱讼允救?孕韵唷H缢担捍佑邢嘤屑??χ?巳?唷?/p>

  复次,云何应释彼相?谓?碳扑?聪啵?谝浪?鹣嘀惺滴匏?校?渤墒迪嘤谥惺涤小S纱硕?址怯屑坝校?堑眉暗茫?┘?鸭??嬲咄?薄N接谝浪?鹱孕灾校??碳扑?垂剩?性渤墒倒省S诖俗?保?舻帽思床坏么耍?舻么思床坏帽恕H缢担?/p>

  依他所执无,成实于中有,故得及不得,其中二平等。

  注释

  ①有相:意谓有似所取的相,即相分,是识所变的影像。

  ②有见:意谓有似能取的见分,相分相当于客观,见分相当于主观。

  ③法性:梵文dharmadhatu的意译,与真如、实相等同义,特指现象的本质、本体。

  《成唯识论述记》卷九称:「性者体义,一切法体,故名法性。」

译文

  关于语义问题,是先说初句为总纲,然后以其余各句分别说明第一句的意思。或由德意趣,或由义意起。关于由德处的问题,是说佛的功德。最清净觉是初句的总标,以不二现行到穷生死际等二十一句进行解释,即不二现行、趣无相法、住于佛住、逮得一切佛平等性、到无障处、不可转法、所行无碍、其所安立不可思议、游于三世平等法性、其身流布一切世界、于一切法智无疑滞、于一切行成就大觉、于诸法智无有疑惑、

收藏 分享 邀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此篇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精彩阅读

推荐资讯

推荐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more
联系我们
  • 45-47 Auburndale Lane,Flushing, NY,11358,USA
  • 718-461-1052 (证仁法师)
  • wenmao68@hotmail.com
  • www.xifangju.com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西方居 -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Copyright © 2000-2017 Metropolitan Buddhist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