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3 70.P0569 大乘玄问答 (12卷)〖日本珍海抄〗

2018-9-23 11:19 8584 0
简介
2303 70.P0569 大乘玄问答 (12卷)〖日本珍海抄〗 No.2303大乘玄问答第一(二谛义上玄第一上)  禅那院越前已讲(珍海)抄  问。于他师义。付判境理言教不同。且光宅所立。大师如何判之耶 ...

2303 70.P0569 大乘玄问答 (12卷)〖日本珍海抄〗


大乘玄问答第九(二智义之余玄第四之下)

  问。大乘意明断惑义耶。
  问。无所得二慧俱断烦恼耶。
  问。金刚无碍佛智解脱断惑障(云云)尔者即以无碍道遮未来惑耶。
  问。金刚无碍道位元品无明俱起耶。
  问。如以金刚为无碍佛智为解脱。以地前为无碍以初地为解脱耶。
  问。地前三十心有断惑耶。
  问。七地已前菩萨有断惑义耶。
  问。唯佛断惑尔前不断(云云)尔依何说成此义耶。
  问。以地持所说清净等三智于权实二智何分别耶。
  问。付加行等三智。且加行智唯地前起之欤。
  问。摄论所说一切智等四智于空有二智何分别耶。
  问。依法花明佛智如来智等四智。尔摄论所说同之耶。
  问。以四无碍智分别真俗二智时。乐说无碍通二智耶。
  问。付婆沙所说我生等四智。且所作已办灭智后。说不受后有苦智。有何故耶。
  问。付法住等五智。且愿智相如何释之耶。
  问。付法住等五智。且无诤愿智依何禅起之耶。
  问。付法住等五智。且边际名如何释之耶。
  问。付法住等五智。且泥洹智以非三界法为所缘境耶。
  问。以法住智何分别四谛智耶。
  问。无诤智以何法为所缘境耶。
  问。以十一智摄入二智时如何分别之耶。
  问。四眼中具二智。佛眼亦具二智(云云)依何文成此义耶。
  问。付十二因缘观。且七十七智从无明观之耶。
  问。四十四智从果起之。有何故耶。
  问。就常无常门。且常智照虚空常者实相虚空欤。
  问。常智还自照智者。后得智照正体智欤。
  问。无常智照常凡有三句。尔照非数灭常义有耶。
  问。无常智照常智义有耶。
  问。初地已上菩萨证真如佛性。尔能证智慧可常耶。
  二十九条。

  大乘玄问答第九(二智义之余玄第四之下)

  问。大乘意明断惑义耶。答。有断不断二义也。问。且付不断义有疑经云。一念相应慧断烦恼习(云云)又若不断烦恼之迷何能得无漏圣慧耶。文理共违者。何得成其义耶。答。玄云。如上推之。即毕竟无断。如此了悟即是断也。所以然者。于一切处求解惑无从。即心无所依。心无所依即众累清净。故名为断也。断与不断不相违(云云)上文云。今请问之。为有惑可断耶。如其实有即不可断。又经云。若法先有后无。诸佛菩萨即有过罪。云何言断。如其无惑竟何所断(等文)问。涅槃经云。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云云)今何云即有过罪耶。答。无生观不坏因缘之义也。
  问。无所得二慧俱断烦恼耶。答。玄云。无所得空有俱能断也。但不二而二开二慧不同。实慧能断方便不断也。问。且付二慧不同义空有权实二慧虽异。何不俱断惑障耶。夫观因缘空者。性执有即断。若观因缘有者执空迷方可断。依之明中假之伏断云。自有中伏假断。如求性有无不可得故名非有非无。目之为中。此但伏性有无犹未断也。次明假有假无即性有无始断。所以然者。识假有假无即知毕竟无有定性有无。故名假断(云云)(亦有假伏中断及假伏假断中伏中断之义具可见文)答。空慧为本故开二慧不同之时。但云以空慧本断惑。可理实空有及中道慧俱断惑也。玄文略如初重答也。
  又上文云。涉有即属方便之巧无者。由般若之力(云云)。
  问。金刚无碍佛智解脱断惑障(云云)尔即以无碍道遮未来惑耶。答。以解脱道遮未来惑。无碍道未遮未来惑也。问。无碍正断位惑障不现前兼遮未来惑。佛智解脱累外而生证其数灭无为。是常途之道理也。若尔遮未来惑事何非无碍道力为解脱道功能耶。答。诚难思。但今以解脱道遮未来惑者。镇无惑之处故名遮断也。若直约令未来惑于此念不起者。可开无碍道之力也。言一念正观惑不现前。即无碍正道断之时。即未来惑于此时不现前义成已。其解脱道非但累外生即镇无惑之处令永不起也。问。佛道最上利根故即以金刚无碍道力令永不起。何辨解脱之力耶。答。根本无明住地常行不断也。然今以无碍道令不现前名为正断。令其永不起方名遮断欤(此义可委习定之)玄云。此义旧有二师。或言金刚心断或言佛智所断。即萨波若断。今明。大品云。菩萨无碍道中行。佛在解脱道中。行无一切暗。详此文意。无碍解脱俱有断不断义。若一念正观惑不现前即无碍正断。解脱出居累外故解脱不断。故云佛在解脱道中行无一切暗也。若言解脱续于无碍镇前无惑之处遮未来惑不得续生。即有遮断故亦名断。无碍正断故得言金刚惑尽。未有解脱遮未来惑得云不尽。故尽与不尽二既不违(文)(无碍道有不尽义即成不断义也)。
  今案。此文依解脱相续全无惑可起时故云镇耳。理实无碍正道力亦令永不起欤。
  梁摄十云。初刹那为次第道。第二刹那为解脱道。初刹那坏现在惑令灭。第二刹那遮未来惑令不生(文)(秘之)。
  问。金刚无碍道位元品无明俱起耶。答。难定。问。两方有疑。若与无明俱起者。无碍正断位惑不现前。又云。无碍正断故得言金刚惑尽。未有解脱遮未来惑得言不尽(云云)不言金刚位中有无明故为不尽。但言未遮未来惑故不尽。故知无有无明俱起也。若言金刚心位现在无惑者。傍释中解金刚心云。未除一念元品已来。一刹那惑在。又云。以因对果。金刚心内犹带分别故惑非永无(云云)良以无明住地难断惑。唯佛智犹深之。等觉金刚犹是因位也。何能得不起耶。况因位是有为般若也。犹未出生灭之迷。又暗惑心体即名无明。如何以生灭妄想心不为无明惑障耶。答。玄云。但了烦恼本因不生今亦不灭即是实相故名会实相断(云云)又云。若了悟金刚本不生灭。即金刚是佛故不转不谢。是故经云。一切众生本来寂灭不复更灭也。出妄谓之心息生灭之见。故名为谢。约了悟之者前谓生灭今悟无生灭。是故名转(云云)今案之有二义。一义云。金刚终一念位犹有无明现前。以是有为般若未得无为般若故。而言无碍道惑不现前故名为尽。而未遮未来故言不尽者。且约与心别体惑言之。其金刚心体即无明者。即无碍道体正悟无生灭中道。即因中究竟亲引果德故。且言惑不现前。理实心体犹是无明亦是不尽也。又一义云。金刚一念了悟心体无生灭故实无无明。而言带无明惑者未来无明容起故。若无解脱道续起镇无惑处者。现虽无惑而后容起故言带生灭。如此义故名有为般若。故仁王疏云。以因对果心内带惑。非是永无故言伏也(云云)既云非是永无。故知约现在得言无惑。与此玄文相会也(二义俱可用之。但后义是玄正意耳)仁王疏云(受持品)第一简因异果者。云习忍至灌顶皆名为伏者。从习忍至金刚未除一念元品已来。一刹那惑尽在。通而言之故名为伏。又云。以因对果心内带惑非是永无故言伏也(云云)一卷疏云。又一云。以因对果金刚心内犹带分别故。惑非永无故云伏也(文)又一卷疏释无碍道无常云。以能无生无灭者明能除彼生灭烦恼。亦可。若知因即非因知起即非起。故云以能无生无灭也。此心若灭则累无不灭者。是元品无明心也(云云)三卷疏云。初云。此心者无明住地心。若灭者无明住地灭也。明因道离生灭也。言则累无不灭者。明累外遣障也(云云)此文明云因道离生灭也。又仁王疏上卷云。生灭空者是无碍道空故。璎珞经云。等觉菩萨与妙觉佛生灭为异。此明法身带于生灭(文)。
  问。如以金刚为无碍。以佛智为解脱。以地前终心为无碍道。以初地始心为解脱道可云耶。答。今谓。不然(云云)问。初欢喜地是分证佛也。法花论为阿耨菩提也。如以金刚为无碍。以十回向终心为无碍。如以佛果为解脱。以初地可为解脱也。依之他师存此义如何。答。准小乘义七方便伏苦忍断之。于圣道中自开无碍解脱大乘。亦尔初地中自有无碍解脱耳。玄云。问。般若为无碍萨般若为解脱者。得言地前为无碍初地为解脱不。
  答。有人云。亦得。如此小乘即苦忍之前。习行未久。但伏非断。大乘地前。修行积时。是时能断也。今谓。不然。大小乘义乃优劣悬殊如来制立大格相似。小乘即七方便伏苦忍断之。大乘三十心伏初地断也。初地中自开无碍解脱。无碍正断解脱遮断。如上释也(文)义章释与今有人义同也。
  问。地前三十心有断惑耶。答(云云)问。两方有疑。若有断惑者。玄云。大小乘义乃优劣悬殊。如来制立大格相似。小乘即七方便伏苦忍断之。大乘三十心伏初地断之也(等文)三十心位不论断惑。明知无断惑也。若言无断惑者。傍文依三藏师释云。十信伏见谛十解断见谛十解伏思惟十行断思惟(文)地前断惑分明于此文也。涅槃义文云。今明。十信伏见一处住地。十解断尽。十解伏欲爱住地(乃至)初地初心断四住地尽。初地已上断十重无明(云云)此文明地前断四住地至初地乃尽见也。地前断惑不可诤之耶。答。准诸文意。地前菩萨断四住烦恼。但云地前伏惑初地断者。依十重无明论之欤。
  问。七地已前菩萨有断惑义耶。答。地上菩萨正断惑障也。问。释论云。初地未舍结七地方断结(云云)解义家专可依龙树解释也(依之他师作此释)答。初地已来但断粗累未除细惑(云云)玄云。问。若地前伏初地断者。何得释论云初地时未舍结七地方断耶。答。众师不同。生公用大顿悟义。唯佛断惑尔前未断。故佛名为觉尔前未觉。瑶师用小顿悟义。七地方断。引向文证之。今明。皆无所妨。大经云。唯佛名眼见佛性。十地已还皆称闻见。即唯佛断惑尔前不断也。初地已来但断粗累未除细惑故云不断。七地除细故言断耳。故各有其义不应偏执(文)涅槃义云。十解断见谛尽也。今云。初地但断粗累者。据习乘及无明住地耳。
  问。玄云。唯佛断惑尔前不断(云云)尔依何说成此义耶。答。玄云。大经云。唯佛名眼见佛性。十地已还皆称闻见。即唯佛断惑尔前不断(文)问。此应是约断惑究竟说眼见佛性。何以之证金刚已还未断惑义耶。仁王般若中说至金刚顶皆名为伏。又即大经云。唯佛一人断有顶种。以如此文可成此义也。答。案义意仁王经意通而言也。故名为伏者。等觉已还通皆有伏惑也。非无断惑故。虽云皆名为伏不可以证无断惑之义也。大经唯佛一人断有顶种文。明尽处之文也。又外证之但云眼见佛性之文可以为证欤。若因位明分断无明义者。应说分有眼见欤。惑亦不遮。仁王亦为因位是伏非永。所以然者。根本无明未永断故。一切烦恼可依之起义故。与言之者。皆伏非永欤。犹可初劳之。末学不应任意立大义矣。
  问。以地持所说清净等三智于权实二智。如何分别耶。玄云。初是实智。后二为权(文)问。且以无碍智可云通权实二智也。以是无功用智故随照真俗。皆可无功用。彼八地已上无功用道俱照二谛。尔者何如此分别耶。
  又法花摄论无功用智通空有二慧也。答。于事法无功用义显故且云尔欤。玄云。次地持论有三智。一清净智。断五住惑尽故云清净。即第一义空智也。二一切智。即照有智也。三无碍智。无功用智。照一切法无后功用故云无碍。初是实智。后二为权(文)(论第三卷无上菩提品)玄分别法花四智云。即法花云。佛智·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也。前二别照空有。后二通空有也(文)(譬喻品所说也)义疏云。自然智者。总明二种智。任运能知空有二境。即是无功用智也(文)。
  问。付摄论所说加行等三智。且加行智者唯地前所有智欤。答。玄云。地地中皆具此三智也(云)问。加行者是方便之名也。以地前三十心拟小乘七方便。故知是地前所有智慧也。初地已上但可有正后二智。既得真证无漏已。若起真智即正体智。若出世谛假名之时乃可是后智。若尔正后二智外有何智而名加行智耶。答。私案之。约自分论正后二智。若望上位先向学之为加行智。即胜进分也。如因位中学佛功德是非加行智耶。余地次第前望于后类此可知之。玄云。次摄大乘论有三智。一加行智。即进求上地心。二正体智。证如之智。谓实智也。三后得智。即寂而动谓权智也。此三智即为次第。前有进求之智。次正得实观。后从实起用。地地中皆具此三智也(文)摄论十二云。前说无分别有三种。一加行。二正体。三后得。加行无分别自有二种。一在地前。二在登地以上。若依此二处加行所得。果是化身。正体无分别从初地乃至佛果皆名至得。若依正体无分别。所得果报是应身果报果(文)。
  问。摄论所说一切智等四智于空有二智如何分别耶。答。前二别照空有。后二通空有也。问。地持无功用智为权智。此何通二智耶。答。可难彼也。玄云。又四智摄入二智者。摄大乘云。一切智·一切种智·无碍智·无功用智。前二知空有。次一不从师。后一无有功用。即法花经云。佛智·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也。前二别照空有。后二通空有也(文)(净名玄引摄论四智云无相智·无功用智云云)。
  问。玄中引法花明佛智·一切智等四智也。尔者摄大乘论所说同此可云耶。答。同之。
  问。考摄论全文。更无明此四智。今所列之四智无于彼文中者。大师之钻仰似误来叶。后人之学窗眼暗卷舒实矣。尔者如何可成之耶。答。显了·平等·回观·作事之四智名虽变改其义同也。难云。显了·平等之四智者。圆镜等四智也。此转有漏八识所得也。与一切智等四智其义既异也。答。宗宗习异也。故今宗意者。显了等四智与法花四智同也。付五阴八识等明转依义者。可是一相之说。能能可思之。摄论第十三云(法身五自在之第五也)五显了·平等·回观·作事智自在。释曰。如来于一切法无有过失。证知非现前境如对现前。譬如人忆持熟习文句。是名显了智。从通达真如以来。于一切众生得平等心。由证平等清净法故是名平等智。能守三摩提陀罗尼门于此法门中所欲取法如意无碍。譬如财主守其库藏取用无碍。是名回观智。能受兜率陀天生及般涅槃。为立声闻及下地菩萨无漏善根能显如来事。是名作事智。于此等事皆得如意故名自在。论曰。由转识阴依故。释曰。识云为识阴。了别为识体故。转识阴依得此自在(文)显了智者。知一切法。即玄所列第二一切种智。平等智者。证真如平等。即玄所列第一一切智。论中云回观智即云所欲取法如意无碍故当玄所列第三无碍智也。论中云作事智。当玄无功用智也。余人于所作事设功用力。佛即不尔。于所作中无功用也。然玄云次一不从师者。当论所列回观智。如财主自在取用不从他求。即无师智义也。玄云后一无有功用者。即论作事智。于佛化业无功用故也。此四智新论云圆镜等四智也。可劬劳之。而终无违之。后案作事智为无师智也。法花譬喻品疏云。求一切智者。谓空智也。佛智者一切种智。谓有智也。一切智或时通于二乘如般若三慧品说。二乘名一切智。若是一切种智。但在于佛故。以佛智标一切种智也。自然智者。总明二种智。任运能知空有二境。即是无功用智也。无师智者。前之三智并不从师得故云无师智。此释意于摄大乘轮也(文)摄论十四云。所作佛事皆自然成无惓无难故言无功用(文)同卷云。一切一切佛○释曰。一切者即自智人(云云)法花疏第三云。四智如譬喻品说(云云)摄论十三云。以一切相灭故清净真如显现。即是智德。如理如量智圆满故。谓具一切智及一切种智至得一切相自在即是恩德。依止一切相中所得自在。由此自在如意能作一切众生利益事。三德并以此转为依止(文)(第四果圆满转云此转也)同十云○如佛所说法相及世间所立法相菩萨皆能了达。即是如量智。如其数量善以如理智通达无分别相。此二智能照了真俗境故名善法光明。此二智果是无功用。修所得(云云)(已上二文可对上四智之文得意欤)。
  问。以四无碍智分别真俗二智时。以乐说无碍可云通二智耶。答。乐说及辞皆世谛智(云云)问。随众生乐欲说法是名乐说无碍。若为乐闻真谛者说之亦可真谛智。何云世谛智耶。答(云云)玄云。次四无碍智。此有两门。今略举一义。知世谛为知法。知第一义为知义。此即二智乐说及辞皆世谛智也(文)十地论□□。
  问。依毗婆沙说分别我生等四智。且于所作已办灭智后说不受后有苦智。有何故耶。
  答。玄云。先灭现在过患后不受未来苦报。故前灭后苦(云云)问。案婆沙意。证无学果时。于未来一切生得非数灭。后入无余时。灭现在苦报。何今云先灭现在过患后不受未来苦报耶。若言约断集因云灭现在过患者。与我生已尽之断集智何差别耶。答。此以断现在惑因名所作已办也。故正释此智文云。所作已办是证灭智。断惑证灭名为所作。无学证果功成名为已办(文)但与断集智异者。彼直约断集因。此约证灭故无相滥也。
  问。付法住等五智且愿智相如何释之耶。
  答。玄云。愿知未来一切事即便得知。名为愿智(文)问。三世中事皆随愿可知之。何唯云愿知未来耶。答。实可知三世事也。然言愿知未来者。且从加行位论之欤。谓先欲起愿智时。愿知未来世事故。且云尔欤。意者现在同时易知故。于加行位愿当起此智知同时境故。云愿知未来。若望智体应是现在境也。又愿名约当来立之。故且约未来论之欤。杂心解愿智云。缘一切法普境界故(文)成实五智品云。于诸法中无障智名为愿智(云云)涅槃疏十七云。舍利弗以愿智力观前后各八万劫(略抄之)摄论十四云。此半偈明愿智。于三世一切事欲知力愿。如来皆能证知力智(文)。
  问。付法住等五智且无诤愿智依何禅起之耶。答。但第四禅起(云云)问。智论中云。愿智依欲界及第四禅。无诤智依欲界四禅之五地(云云)今何违之耶。答□□婆沙四十三云。欲界具有一切功德相似法故(云云)。
  问。付法住等五智且边际名如何释之耶。答。
  报身最后名为边际(云云)问。依边际定修得故可立此名如何。答(云云)成实云。以一切禅定勤修增长。若于增损寿命等中得自在故力名边际智(文)杂心颂云。于彼最后得六智自在性。长行释云。于彼最后得者。若起后智时○于第四禅从软至中从中至增。于彼增上第四禅后起愿智(等文)此明边际智也。六智者。三无碍际辞无诤愿智后边际智之正从定可名也。而以寿名边际是傍义也。
  问。付法住等五智且第二泥恒智以非三界法为所缘境云者欤。答。前二以三界法为所缘境(文)问。知于灭谛名泥洹智(云云)何云缘三界法(云云)答。约三界法辨其灭道。如云法智缘欲界四谛法智缘上二界四谛也。
  问。以法住智·泥洹智如何分别四谛智(云云)。
  答。知苦集名法住。知灭道名泥洹智。又知苦集道名法住智。知灭谛名泥洹智也(二释也)。
  问。且付后释道是苦集之对治也。故知灭道二谛俱可名泥洹智。道智非知生死相续何名法住智(云云)答□□。
  问。无诤智以如何法为所缘境耶。答。玄云。无诤智者。但以欲界嗔心为境(文)问。考论藏云。缘欲界缘事烦恼为境(云云)何局云嗔心为境(云云)答□□杂心智品云。无诤者烦恼相违故○缘欲界未来烦恼。谓贪恚痴慢自相烦恼非总相(文)又云○我于往昔烦恼力时。彼等于我起烦恼故受不爱果。况离欲(等文)于圣者身起嗔过重故。且云嗔欤。又。成实五智品云。不与他诤故名无诤。有人言。慈心是也(等文)。
  问。以十一智摄入二智时。如何分别之耶。
  答。有二意。一者。十智是权智如实智是实智也。二者。十智中具二智。如实智亦具二智也。问。且付初义十智中。知空无我理应是实智。又如实智者。是离增上慢智也。何局实智。设虽知世谛假法。至佛果得离增上慢智时。亦可是如实智(云云)依之论中十智在四眼。如实智为佛眼(云云)四眼中慧眼应是实智。又佛眼中岂无权智(云云)答(云云)玄云。十智照四谛是差别智属权智摄。如实智照一实谛即是实智。谓无差别智。故属实智也。又论云。十智在四眼。如实智为佛眼。若尔四眼中具二智。佛眼中亦具二智(文)。
  问。四眼中具二智。佛眼中亦具二智(云云)依何文成此义耶。答。引论文云。十智在四眼。如实智为佛眼(云云)依此文云尔也。问。次上文云。十一智摄入二智者。十智照四谛是差别智属权智摄。如实智。照一实谛即是实智。谓无差别智。故属实智也(文)若尔十智在四眼。四眼应唯权智。以如实智为佛眼。佛眼应唯实智(云云)然何以此文四眼中具二智佛眼中亦具二智云(云云)答。论云。四眼至佛果方名佛眼。若尔四眼在因位故具二智。佛眼至果故如前。四眼亦具二智也。如此云意者。四眼中具二智。十智应具权实二智。即此四眼至佛果名如实智故如实智亦具权实二智云。然玄文略故但云四眼中具二智不云十智具二智。亦云佛眼中具二智不言如实智亦具二智。但次上文是别义也。又论云。以下是第二别义也。上文但云十智为权智。今即异之云通权实。上文但云如实智为实智。今即异之云亦具二智也。玄云。十一智摄入二智者。十智照四谛。是差别智属权智摄。如实智照一实谛即是实智。谓无差别智故属实智也。又论云。十智在四眼。如实智为佛眼。若尔四眼中具二智。佛眼中亦具二智(文)如实智者。谓离增上慢智也。
  问。付十二因缘有四十四智七十七智。且七十七智从无明观之。答。从老死起(云云)问。七十七智观因能生果故从无明观之。依之中论疏云。利根人观十二有七十七智。谓无明缘行乃至七十七际老死(云云)净名玄云七十七应从无明起(云云)成实论文云。是中不说老死性(七十七智品意也)答。玄云。七十七智不从无明起。但从老死起。其观易成(云云)成实论七十七智品云。问曰。经中说七十七智。谓生缘老死不离生有老死○乃至无明缘行亦如是。是中何故不说老死性及灭道等耶。答曰。为利智者故如是说。但开其门耳(云云)但中论疏不依成论说。但以义释之。既明因能生果道理。应从无明观之。必可有此义也。古人会云。大乘玄者正义也。论疏傍义也。今谓。论疏但以义立故云傍也。
  问。四十四智从果起之。有何故耶。答。玄云。以具四谛故。若从无明起无复因。云何得具四谛耶(文)问。即以无明为因以行为果。何不得具四智。如从老死起即以老死为果具四智耶。若言无明上更无因故不具因者。亦可是老死上更无果。何得具四智耶。答。四谛观时必先观苦其上寻因。故先于老死观苦次观老死之因。即以生为因也。若以无明为初者。于无明观苦已更无其因故。不得观集云耳。
  问。就常无常门。且常智照虚空常者。可云实相虚空耶。答。今且据事以虚空为常(文)问。释论云。虚空即是实相(云云)何不论此实相虚空。若事相虚空者。但是众生妄心所取也。何为常住佛智之所照耶。答。常智照实相者别句也。故为异彼句今取事虚空论所照境也。玄云。二常智照虚空常境。如大经云。一切常中虚空第一。今常智照此常境也。若以实相。即是虚空如释论中说。虚空非有非无。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即是实相。今且据事以虚空为常(文)问。大经云。一切常中虚空第一(云云)即应是实相。若事虚空何言第一耶。三无为中何以虚空为第一。三无为外更有何常法劣于虚空(云云)。
  问。常智还自照智者。后得智照正体智欤(权智照实智欤也)答(云云)问。两方有疑。若权智照实智者。玄云。三者常智还自照智。即是反照智义也(云云)既云反照。故知但是一智反照自体非二智也。若言一智反照自体者。实智照实相。权智照其实智。是则常智照常智也。何非此义耶。答。私推之。总有二义。一者以权智照实智。而权智只是实智之用更无二体。故言反照也。此对上二句示境智二义也。此能所照俱是智故云反照。了二者。佛果权智反照权智。即是一念反照也。若据实智是第一句。以常智照实相境故。非今此句义也。
  问。无常智照常凡有三句。尔者以无常智照非数灭常义有耶。答。不明此义也。问。三无为是常途说也。何不明此义耶。答。私案云。世俗法毕竟不生者。属虚空欤。若论生死烦恼等灭者。约实相上立之欤(可寻之)。
  问。无常智照常智义可有耶。答。无此义也。问。应迹无常智慧可照报身智慧也。又因位智慧照法身时。何非照常智耶。答。玄云。次无常照常凡为三句。一照虚空之常。二照实相境常。三照法身佛性常。但是照境非照智常。以因中未有常智故也(文)又云。次常照无常凡有二义。一照众生无常。二照应迹无常也(文)应迹无常故今取此为维也。然案之云。应迹虽无常而智是常。以佛智故(可劬劳之)菩萨智不能照佛智。设仰愿果德常者。但以心想取。不能照知之。以因位智不能知佛智故也。
  问。初地已上菩萨证真如佛性。尔能证智慧可常耶。答。若以能证之智为法身常者。是事不然(文)问。既证真如佛性。又从佛智慧出。何以真悟之智慧不为常住耶。答。玄云。释论云。在菩萨心名般若。在佛心变名萨般若。若是常者则无明昧。不应有改变也。又涅槃经云。此常法摄属是如来长寿品。凡简三法。常义。一者外道。二者小乘。三者菩萨。并无常住故。以佛性常为法身者。此是论江南旧宗。非北方异说也(文)。
  此评北土师义之文也。今难云。智体虽常住。随无明厚薄。其相有明昧何妨耶。答。若与无明合。即心生灭门义也。况大经云并是常住也。

大乘玄问答第九

  右此十二帖自师延英御方相传毕则其加修福毕。
  文明十一年九月三日。
  三论沙门英宪(生年十七)

收藏 分享 邀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此篇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more
联系我们
  • 45-47 Auburndale Lane,Flushing, NY,11358,USA
  • 718-461-1052 (证仁法师)
  • wenmao68@hotmail.com
  • www.xifangju.com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西方居 -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Copyright © 2000-2017 Metropolitan Buddhist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